工作计划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4篇

时间:2022-11-16 08:30:05  来源:网友投稿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4篇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形考1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试题11932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4篇,供大家参考。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4篇

篇一: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

 试题 11932 年 10 月,当时的教育部门正式公布《幼稚园课程标准》,将有关科学教育的内容纳入(

  )(1936 年更名为“社会与常识”)课程当中,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确认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体系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A.格物与致知 B.常规与习得 C.社会与自然 D.测量与科学 正确答案是:社会与自然 试题 2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这一时期强调分科教育,主张让所有人都学会基本原理、概念等,因此这一时期又称为(

 )时期。A.科学的大众B.综合课程 C.作为探究取向的科学时期 D.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正确答案是: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

 试题 3《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于 2012 年 10 月颁布,该《指南》强调儿童的科学学习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理解事物本质和事物间关系的过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和(

 )A.科学认知 B.数学认知 C.常识认知 D.心理认知 正确答案是:数学认知 试题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这说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学前儿童的科学氛围 B.提升学前儿童的科学思维 C.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D.培养学前儿童的科学技能 正确答案是:培育学前儿童的科学素养

 试题 5 以下不是儿童朴素理论基本观点的选项是(

  )A.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B.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 C.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形成了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D.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

  正确答案是:儿童的科学认识必须要经过大人的指导 试题 6 以下哪一点不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特点(

 )A.在教育目标上,现代科学教育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且训练人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态度,提高科学探究和创新能力等 B.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需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C.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实践性,让学生动手、动脑,参加实践活动并获得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和态度 D.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正确答案是:在教学方法上,强调让儿童完全模仿科学家科学探索的过程,从小就能体验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

 试题 7 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多种角度,但以下哪个从来没有成为过阐述科学定义的角度(

  )a.科学是态度价值观 b.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c.科学是知识体系 d.科学是探究过程 正确答案是:科学是对未知的敬畏

  试题 8 强调“科学和工程实践”“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内容的是(

  )国的科学教育体系。A.美国 B.挪威 C.英国 D.日本 正确答案是:美国 试题 9 我国机构化、制度化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肇始于(

  )A.清朝末年 B.改革开放时期 C.解放初期 D.民国初年 正确答案是:清朝末年 试题 10 提倡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选取教育内容,设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课程体系的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是(

 )A.陶行知 B.张宗麟 C.杨贤江 D.陈鹤琴 正确答案是:陶行知 试题 11 日本 2018 年出台了新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新纲要延续了原有大纲对教育内容所做的划分,其中与科学教育相关的领域是(

 )A.人际关系 B.健康 C.表现 D.环境

 正确答案是:环境 试题 12 杜威认为,儿童具有四类本能、兴趣或冲动,其中(

  )方面的兴趣与儿童科学教育密切相关。A.谈话或交际方面的兴趣 B.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 C.制造东西或建造方面的兴趣以及 D.艺术表现方面的兴趣 正确答案是:探究或发现东西方面的兴趣 试题 13 狭义的科学指的是(

  )A.现代科学 B.工程科学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是:自然科学 试题 14 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

  )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选择一项:A.已有科学认识 B.自我观察 C.成人指导 D.核心经验 正确答案是:已有科学认识 试题 15(

  )认为儿童学习科学主要是在已有科学认识基础上,通过自身与客体(环境)的主动的相互作用(通常表现为探究)而实现的,他们通过对周围世界的不断感知、观察乃至动手操作,完成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马卡连科 D.布鲁纳 正确答案是:皮亚杰

 二、判断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试题 161981 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此纲要规定幼儿园继续采用分科教育模式,设置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六科。(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172007 年 7 月 8 日至 12 日,在澳大利亚帕斯市召开的有世界 50 个国家 1000 多名科学与技术教育工作者参加的“世界科学与技术大会”并发表了《科学与技术教育帕斯宣言》 (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182012 年,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科学”列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五大领域之一,幼儿园科学教育进入“科学领域”课程阶段。(

 )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1920 世纪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出现了第一次改革浪潮,又称为“作为学科知识的科学”时期。(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20 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 “教学不仅可以跟随发展,不仅可以和发展齐步并进,而且可以走在发展的前面,推动发展前进,并在发展中引起新的形成物”(

  )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1 儿童朴素理论认为基于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理论的“概念转变”的策略,是围绕“日常概念”与“利学概念”之间的差异展开的。(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2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要充分发挥儿童自主性,不需要成人的引导、支持和帮助(

 )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3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通过感官的观察来摄取外界信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24 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他们进行的科学学习比较浅显,科学探究比较简单,就不能苛求他们像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一样具备应有的态度、品质等价值观。(

  )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5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26 科学教育就是传授科学知识的教育(

 )

 正确答案是“错”。

 试题 27 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正确认识和知识体系,同时也是人们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还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28 美国在 1996 年发布的《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就特别指出,学校,包括从幼儿园到 12 年级(k-12)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质”的人。(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29 美国学者乔·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他在“当代情景下”定义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

  )

 正确答案是“对”。

 试题 30 陈鹤琴在 20 世纪 20 年代提出了“活教育”的教育思想,并就以此为基础的“五指活动课程”进行实践研究。(

  )

 正确答案是“对”。

 三、问答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

 试题 31 简述科学的本质与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

 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发现或发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各种物质通过这种联系组成特定的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功能。儿童科学学习的特点 1.认识处于不分化的混沌状态。2.认识带有模仿性,缺乏有意性。3.认识带有明显的拟人化倾向。4.认识带有表面性,片面性。

 试题 32 简述美国儿童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美国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掌握一些知识,而是重视教给学前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强调教师应该帮助儿童理解科学,不仪包括认知体系,还包括探索过程和科学活动所持的价值观。认为,如果只教儿童知识,不重视科学探索过程和技能的培养,就会使儿童只会享用知识,不会发现和创造知识。如果忽视对科学正确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就会影响儿童对科学的信仰与热情,以及从事科学活动的道德标准。所以,只有从以上三个方面立体地进行科学教育,才能使儿童真正掌握科学。强调学前儿童自身兴趣的作用,让学前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观察、了解和认识周围环境。因此,学前儿童的个别的科学探索活动是其中的重要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作少量的指导,培养和激发学前儿童的兴趣,并伴有少量的有计划的小组和集体探索活动。注重环境的创设和实验用的各种材料的准备,为学前儿童提供观察和接触大自然的充分机会。

 四、理论知识应用(分析)题(本题 11 分)

 试题 33 试结合儿童科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分析儿童的科学朴素理论。

 很多研究发现,很小的婴儿对外部世界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系统看法,学龄前儿童能区分物理世界、生物世界和心理世界,并对这些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能依据这三个不同领域中各自的原则进行恰当的因果推理。这些早期的“朴素理论”是幼儿用以解释周围环境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儿童的“朴素理论”可以增加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心,降低事物的不确定性。研究者把儿童的认知发展看作是儿童的朴素理论的发展,这种观点强调了领域的特殊性,强调了知识经验的作用。研究结果使得人们对婴幼儿的能力重新评价,更加深切地关注婴幼儿究竟知道些什么,人类自身生命早期的潜力有多大。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谢弗认为,儿童拥有与成人很不一样的思想和认识,在不断生成、验证和修改有关世界的理论过程中,儿童的认知会得到发展。婴儿自出生起就能理解某些类信息的能力,但这些先天固有的知识需要真实的经验来建构对现实的认识,在理解世界怎样运作时,婴儿如同科学家一样,首先设想出一些以此有关的概念或“理论”,然后不断地验证和修改这些理论,

 直至形成的心理模式与客观现实相似为止,儿童的知识被组织为一种内聚的、具有解释机制的系统,这就是儿童的朴素理论。威尔曼和格尔曼认为,“朴素理论”是指人们对某一组信息、事物、现象等日常的理解。

 形考 2 试题 1“兴趣、好奇、好问”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方面的目标。a.科学情感与态度 b.科学知识 c.科学方法与能力 d.科学经验 正确答案是:科学情感与态度 试题 2“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这是哪个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

  )a.5-6 岁 b.4-5 岁 c.2-3 岁 d.3-4 岁 正确答案是:3-4 岁 试题 3“引导学前儿童在操作、探究中发现并理解三脚架稳定的特性”,该活动目标表述是从(

 )的角度?a. 教育行政机构 b.教师 c.学生 d.幼儿园 正确答案是:教师 试题 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号记录”,属于(

  )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目标。a.2-3 岁 b.5-6 岁 c.4-5 岁 d.3-4 岁 正确答案是:5-6 岁 试题 5“预测与推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方面的目标。a.科学知识 b.科学经验 c.科学方法与能力 d.科学情感与态度 正确答案是:科学方法与能力 试题 6《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发展水平把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分为科学探究和(

  )两大维度,并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做了进行了进一步分解。A.科学认知 B.科学实验 C.数学认知 D.数学训练 正确答案是:科学认知 试题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中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不包括哪一项(

 )。a.科学方法与技能 b.科学思想 c.科学态度 d.科学知识 正确答案是:科学思想 试题 8《纲要》和《指南》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范围,分别暗含在《纲要》的内容与要求 和《指南》的(

  )部分。A.前言 B.后记 C.教育建议 D.附录 正确答案是:教育建议 试题 9 在《纲要》和《指南》中多处强调“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周围环境”“季节变化和常见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和影响”等,这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

 )的特点 a.常规性 b.环境性 c.日常性 d.生活性

 正确答案是:生活性 试题 10 夏天雨季,突降暴雨,学前儿童立即被下雨所吸引,雨后地面出现小水洼,蚯蚓钻出来了,树叶挂着露珠.......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暂停了原本准备的课程教学计划,而是与儿童一起观察雨并进行引导教学,这体现了科学教育课程的(

  )特点.a.启蒙性 b.偶然性c.生成性 d.突发性 正确答案是:生成性 试题 11 大班科学活动《地下的秘密王国》的目标表述为:(1)观看森林冬景图。(2)说说都看到了哪些动物。请问这个目标表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a.混淆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b.目标表达没有从儿童视角 c.目标的制定没有体现年龄适宜性 d.目标表述不清晰 正确答案是:混淆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试题 12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强调让学前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来获得有关的经验与体验,使其在此基础上形成表象水平的(

  )概念。A.关键核心 B.初级科学 C.认知探索 D.基本认知 正确答案是:初级科学 试题 13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通过(

 )来摄取外界信息是获取第一手资料最直接的方法。A.感官的观察 B.成人的教导 C.丰富的媒介 D.自身的思维 正确答案是:感官的观察 试题 14 科学态度和精神...

篇二: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学与技术

 复习试题

 科学与技术

 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归结为四种基本的相互作用, 即引力、弹力、电磁力和( C )相互作用。A.地磁力

 B.分子力 C 强力

 D.结合力 2.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 D )的最小功能单位。

  A.细胞

 B.蛋白质

 C.氨基酸

 D.遗传物质

  3. 1996 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面世,这是世界上首次利用( A )技术而培养出的克隆动物。

  A.细胞核移植

 B.细胞融合

  C.细胞培养

 D.细胞膜嫁接 4.由无数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巨大集合体称为( A )。

 A.星系

 B.星空

  C.星云

 D.星际 5.光纤通信利用光纤来传送( C ),它是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A.电

 B.声

  C.光

 D.机械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6.科学是技术发展的__理论__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他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7.我国 863 计划中,被评选列入该纲要的 8 个技术群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

  8. 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是以__信息技术为先导的。

  9. 板块构造说的理论是在__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的。

  10. 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1.核能是在原子核变化过程中,从变化前后原子核质量亏损的质量差转化来的能量。

  12.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lo-g 米)

 ,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13.地球外部圈层结构指地球外部离地表平均 800 千米以内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14.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5.简述科学认识发展的动因。

 (1)科学认识发展的外部动因(8 分)

  恩格斯曾经指出:

 “经济上的需要曾经是,而且越来越是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展的主要动力” 。

  一般地说,在 19 世纪中叶以前,科学是落后于生产和技术的,它的发展是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

 而从 19 世纪下半叶以后,科学理论研究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还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进入二十世纪以后,现 代科学产生了空前的先行作用,科学变成了超越一般技术进步的因素。

  (2)科学认识发展的内部动因(7 分)

  科学作为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体系,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和继承积累关系。科学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是它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

 1)新事实和 1 日理论的矛盾。

 2)各种不同观点、假说和理论的矛盾。

 16.简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16.简述新材料发展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总是不断地对材料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新材料的发展有以下几点:

  (1)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即新材料应是结构和功能上较为完美的结合。

 (3 分)

  (2)智能型材料的开发。

 所谓智能型是要求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模仿生命体系的作用,既具有敏感又有驱动的双重的功能。

 (3 分)

  (3)少污染或不污染环境。

 新材料在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甚至废弃后,应尽可能少地对环境产生污染。

 (3 分)

  (4)能再生。

 为了保护和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开发可再生材料是首选。(2 分)

  (5)节约能源。对制作过程能耗较少的,或者新材料本身能帮助节能的,或者有利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新材料优先开发。

 (2 分)

 (6)长寿命。新材料应有较长的寿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维修或尽可能不维修。(2 分)

 、

 五、论述题(共 30 分)

 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7.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9 世纪的下半叶,马克思在考察了近代欧洲科学技术发展和产业革命的历史以后,提出了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的著名论断。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提出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论断强调了在现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当今,高科技及其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指数规律,即:物质生产力一(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十管理+……)高科技。显然,这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最直观描述。

 (15分)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

 18世纪中叶产生的蒸汽技术革命,导致了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工业革命。19 世纪 70 年代, 以电能的开发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在世界范围展开了新的工业革命的浪潮。20 世纪下半叶,以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已经拉开帷幕,科技进步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革命的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也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改变着人的知识能力,创造了现代文 五、论述题(共 30 分)

 明。导致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15 分)

  科学与技术

 复习试题

 试卷号 1177 试卷号 1177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1. 科学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动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存在于科学外部的,是社会的

 经济发展-需要;二是存在于科学内部的,是科学认识本身的逻辑。

  2.原子核的半径约为__10 -14__m。

  3. 基因是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4.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 本质和发展的一门新兴生物学科。

 5. 宇宙中最主要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 D

  )。

  A.元素

 B.分子

  C.原子

 D.物资 2.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是(

 B

 )。

  A.染色体复制

 B.DNA 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的确立

  C.核酸组成

 D.遗传因子 3.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是地壳、地幔和( B )。

  A.地貌

 B.地心

  C.海沟

 D.内核 4.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 B

  )技术。

  A.超导

 B.微电子

  C.纳米

 D.生物 5.安全炸药的发明者(

 D

 )。

  A.爱因斯坦

 B.达默

  C 牛顿

 D.诺贝尔 三、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电力革命指从 19 世纪后半叶到 20 世纪初,新兴的电能开始作为主要的能源形式支配社会经济生活。

 2. 纳米材料就是用特殊的方法将材料颗粒加工到纳米级(10_9 米)

 ,再用这种超细微粒子制造的材料。

 3.遗传信息表现为生物性状的过程。

 4. 计算机语言就是一套计算机能识别的指令系统。

 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1.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说明了什么? 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

 2m)c(E

  式中 E 为能量,m 为质量,c 为光速。光的速度为 c-3×l08 km/s,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从公式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 E/cEmm的 质 量 , 就 意 味 着 释 放 出2m)c(E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科学与技术

 复习试题

 ,相应的惯性质量2;反之,每减少必定增加

  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核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质能关系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

 2. 简述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宇宙大爆炸的过程。

 “宇宙大爆炸理论” 是现代宇宙学中最著名、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种学说,它是到目前为止关于宇宙起源最科学的一种解释。大爆炸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然后突然发生大爆炸,使物质密度和整体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宇宙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不断膨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最初那次无与伦比的爆发就被称为大爆炸,这一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则被称为宇宙大爆炸理论。

  根据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观点,宇宙演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宇宙的极早期;第二个阶段是化学元素形成阶段,大约经历了数千年;第三个阶段是宇宙形成的主体阶段。

 五、论述题(共 30 分)

 你如何理解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的说法? 你如何理解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 的说法?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冲击和破坏, 它具有两重性。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 分)

  科学技术是现代物质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如今,高科技及其产 业不仅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而且高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突破都会带动一大批新 产业的建立,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的技术面貌。因此,许多学者赞同如下的描述公式:

  物质生产力= (劳动者十劳动资料十劳动对象+管理+……)高科技。

  (2)科学技术进步改变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8 分)

  工业革命、电力革命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和新材料为核心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过去显得更加强烈。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例如,通过计算机网络,人们可以查询最新、最快的、遍及全世界的信息、资料,扩大人们获得教育的机会。人们又可通过上网、娱乐、游戏,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导致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3)科技革命与自然环境的冲击和破坏(7 分)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膨胀,对自然的索取更加变本加厉。在过去一百多年中,人类大规模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不仅直接消耗大量资源,还把大量的废弃物返还自然,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现象接踵而来。被人类破坏的环境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条件产生不利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现在,我们必须对科技发展的模式进行深刻的反省。

  (4)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7 分)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场所。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 然的过程中,必须关心自然和爱护自然,学会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因 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必然的选择。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科学与技术

 试题 科学与技术

 试题 2010 年 1 月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10 分)

 1.科学是技术发展的 理论 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它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 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以最新的 科学发现_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 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

 原子核衰变、原子核裂变和 原子核聚变 4.现代化学的特点是: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 研究方法由定性向 定量 发展;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5.宇宙的年龄大约在 150 亿年。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6.工业革命是于(

 B

 )发生的。

  A. 20 世纪中叶

 B. 18 世纪后期 C. 19世纪

 D.21 世纪 7.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A

 )。

 A.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B.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

  C.非晶态合金、形状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 D.半导体陶瓷、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 8.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D

 )。

  A.蛋白

 B.酶

  C.细胞

 D.氨基酸 9. 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

 A

 )、微波背景辐射、宇宙元素的丰度、宇宙的年龄等等。

  A.星系红移 B.星系兰移 C.星系黄移D.星系绿移 10.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 酸雨和(

  A

 )。

  A.臭氧层破坏

 B.火山爆发 C.洪涝灾害

 D.沙尘暴 三、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

 11.原子核裂变, 一般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为两个质量为同一量级的碎块,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

 12.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物质。

 13.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 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并能使之稳定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地遗传给后代。

 14.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15.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 相对立的物质世界。

 四、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6.什么是科学? 16.什么是科学? 答(1)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后,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并通过概念系统形成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科学在分析、研究事物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又不断地以事实为依据,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汪确性,自我矫正的探索过程。

 (3)现在的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项国家事业。因为当今科学活动的规模迅速加大,研究的课题领域越来越复杂,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体现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因此科学木仅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相关活动和科学家的事业,而且是一项整个人类社会的事业。

 17.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

 17.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

 答: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首先,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再次...

篇三: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 科学与技术

 试题 2010 年 1 月 一、 填空题(每空 2 分, 共 10 分)

 1. 科学是技术发展的 -------- 基础, 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 它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相互转化。

 2. 高新技术通常是具有突出的社会功能及极高的经济效益, 以最新的-----------_为基础,具有重要价值的技术群。

 3. 原子能释放的方式有三种:

 原子核衰变、 原子核裂变和-------------- 4. 现代化学的特点是:

 研究层面由宏观向微观发展; 研究方法由定性向____发展; 研究对象由静态向动态发展; 研究结果由描述性向推理性发展。

 5. 宇宙的年龄大约在-----------------

 亿年。

 二、 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 工业革命是于(

 ) 发生的。

 A.

 20 世纪中叶

 B. 18 世纪后期 C. 19 世纪

 D. 21 世纪 7. 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是(

 ) 。

 A. 塑料、 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B. 纳米材料、 超导材料和稀土材料

  C. 非晶态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和贮氢合金 D. 半导体陶瓷、 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 8.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

 A. 蛋白

 B. 酶

  C. 细胞

 D. 氨基酸 9. 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的依据有(

 ) 、 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元素的丰度、 宇宙的年龄等等。

 A. 星系红移 B. 星系兰移 C. 星系黄移 D. 星系绿移 10. 全球主要环境热点问题是温室效应、 酸雨和(

 ) 。

 A. 臭氧层破坏

 B. 火山爆发 C. 洪涝灾害

 D. 沙尘暴 三、 名词解释(每题 4 分, 共 20 分)

 11. 核裂变 12. 材料 13. 基因工程 14. 计算机病毒 15. 自然 四、 简答题(每题 15 分, 共 30 分)

 16. 什么是科学?

 17. 简述电力革命的意义。

 五、 论述题(共 30 分)

 l8. 新技术革命的意义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试卷代号:

 1171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 科学与技术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 填空题(每空 2 分, 共 10 分)

 1. 理论

  2. 科学发现

  3. 原子核聚变 4. 定量

  5.

 150 二、 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10 分)

 6. B

 7. A

 8. D

 9. A

 10. A 三、 名词解释(每题 4 分, 共 20 分)

 11. 原子核裂变, 一般是指一个重原子核分裂成为两个质量为同一量级的碎块, 并释放出能量的现象。

 12. 材料是人们用来制造有用物品的各种物质。

 13. 基因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 采用与工程设计十分类似的方法, 按照人类的需要进行设计, 然后按设计方案创建出具有某种新的性状的生物新品系, 并能使之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14. 计算机病毒是仿造生物病毒建立起的概念, 它是指可以制造故障的一段计算机程序或一组计算机指令。

 15. 自然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 相对立的物质世界。

 四、 简答题(每题 15 分, 共 30分)

 16. 答(1) 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后, 将这些认识综合起来, 并通过概念系统形成的知识体系。

 (2) 科学是一个产生知识和形成知识体系的过程, 科学在分析、 研究事物过程中, 不断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又不断地以事实为依据, 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汪确性, 自我矫正的探索过程。(3) 现在的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是一项国家事业。

 因为当今科学活动的规模迅速加大, 研究的课题领域越来越复杂, 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结果, 体现了 整个人类社会的智慧和劳动的结晶, 因此科学木仅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相关活动和科学家的事业, 而且是一项整个人类社会的事业。

 17. 答:

 电力革命是继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首先, 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再次大大促进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以电能为

 动力, 有效促进了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使社会生产力呈直线上升。

 其次, 电力革命深刻改变了 人类的生活。

 有线电报、 电话和无线电通信的先后发明, 使人类快速传递消息成为可能; 电灯、 留声机、 电影等发明, 更使人们享受了 文明生活。

 电能已经充分渗透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再次, 电力革命在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产业结构发生了 深刻变化。

 电力、 电子、 化学、 汽车、 航空等一大批技术密集型产业兴起, 使生产更加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 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

 五、 论述题(共 30 分)

 18. 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整个社会的影响(10 分)

 信息技术作为新技术革命的先导与核心, 对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面貌起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成果可以概括为“3C 如革命和“3A” 革命。“3C” 革命是指通信、 计算机化和自动控制技术革命, 它们将人类社会推向了划时代的信息社会。“3Al" 革命是指工厂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3A” 革命的深入发展, 将整个人类社会全面推向自动化。

 同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遍及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 使电话、电视、 计算机连为一体, 将世界变成为地球村。

 其他高新技术也同样改变了 世界图景。

 材料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新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将加速社会发展的进程; 生物技术的进展, 使人类获得了 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 新能源技术将解决困扰人类社会的能源危机;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 标志着人类社会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公民时代”, 进入一个陆海空立体新时期。

 (2)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0 分)

 新技术革命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 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新技术革命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 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 新技术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新技术革命推动了 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 使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 并且推动了 第三产业(通信、 运输、 商业、 金融等服务性行业)

 迅速发展。

 总体来说, 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 使世界经济的运行进入了 知识经济的时代。

 (3)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0 分)

 新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还引发了人的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如:

 现代交通工具大大缩短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跨度,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 加强了 人们的社会联系, 互联网络更加扩大了 人们交往的范围和信息交流的速度, 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关系更加密切并日趋一体化;

 机械化、 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大提高了 劳动生产率, 导致社会生活和业余活动内容及结构的变化;

 家庭电气化和家务劳动自动化, 从而改变了 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

 总之, 新技术革命

 为人类生活提供了 先进而高质量的物质条件。

 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还对人类的传统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人们的伦理观念、 价值 观念和需求观念也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与此同时, 人们的思维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一维走向多维, 从单层次走向多层次多角度, 从片面走向全面, 人们视野将变得更开阔。

 人类还将更加重视创造性思维, 富于创新精神。

 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 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 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 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 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 如:

 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将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

 1、 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 3 个主要方面。

 答:

 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与如下 3 个主要方面密切相关:

 一、

 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

 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形成;

 三、

 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见第 6 页)

 2、 简述 1994 年美国教育传播协会(AECT)

 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的内容。

 答:

 1994 年美国教育传播协会(AECT)

 发表的教育技术定义为: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在这里,“设计” 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 包括从学习者的特征出发, 对教学系统、教学讯息和教学策略的设计; “开发” 是每时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 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制作, 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 ……(详见第 9页)

 3、 简述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取得的主要经验。

 答:

 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经验大致有如下 5 条:

 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发展教育技术; 二、 发展的不仅是装备与规模, 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三、教育技术发展的重点是现代教学媒体教材建设; 四、 教育技术发展的关键是人;五、 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是发展教育技术的先导。

 (见第 14 页)

 4、 教材中对于信息加工学习原理可以描述为哪 4 个方面的内容?

 答:

 信息加工学习原理认为, 一、 认知系统的对象是信息流; 二、 人的加工信息的能量是有限的, 故学习者会对信息作过滤选择; 三、 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编码方式又往往取决于学习任务的性质, 编码还涉及“组块” 问题; 四, 回忆部分地取决于提取线索。

 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许多思维过程。

 (见第 16 页)

 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哪 4 个要素?

 答: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包括如下要素:

 一、 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

 整个人(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

 都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二、 学习是自我发起的。

 即便学习的推力或刺激来自外部, 基本的学习要求来自学习者个人;

 三、 学习是渗透性的。

 学习会使学生的行动、 态度及至个性都发生变化; 四、 学习是自我评价的。

 (见第 18 页)

 6、 简述现代建构主义观的学习具有哪 6 个特征?

 答: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现代建构的学习有以下 6 个特征:

 一、 学习应该是积极的——强调学习者积极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 学习是建构性的——心智的表征具有真实的本体状态(即外部世界) 、 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 个人在建构知识时必须依靠人际的意义共享与协商、 建构过程必须科学;

 三、 学习是累积性的——学习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可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 而且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 突破、 超越或质变;

 四、 学习是目标定向的——学习的目标形成于学习过程的内部, 由学习者自己设定, 与学习任务有关。

 五、 学习是诊断性的——自己控制学习;

 六、 学习是反思性的——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行动进行思维。

 (见第 19 页)

 7、 简述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内容 答:

 此模式阐明了信息传播的一般原则, 是对传播活动过程中基本要素之间关系的最直观和最简洁的描述。

 从中我们得到传播研究的五大内容 1. 控制分析:

 研究“谁” , 也就是传播者, 进而探讨传播行为的原动力。

 2. 内容分析:

 研究“说什么” , 也就是传播的信息内容, 以及怎样说的问题。

 3. 媒介分析:

 研究传播通道, 除了研究媒介的性能外, 还要探讨媒介与传播对象的关系。

 4. 对象(受众)

 分析:

 研究庞大、 复杂的受播者, 了解其一般和个别的兴趣与需要。

 5. 效果分析:

 研究受播者在接收信息后所产生的意见、 态度与行为的改变等。

 8、 简述施拉姆交互模式的内容。

 答:

 香农—施拉姆模式:

 在香农的传播模式中加入反馈环节, 并强调只有信息源与信宿的经验领域内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 传播才能完成。

 施拉姆模式:

 传播的循环模式, 强调反馈, 并且突出反馈的双向性。

 (见第 22 页)

 9、 简述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

 答:

 考夫曼的教育应用模式为:

 教育系统方法可以分成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

 先确认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必备手段, 逐步进行有关的分析:

 使命分析、 职能分析、 任务分析、 方法和手段分析。

 再从备选方案中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

 , 组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进行实施, 评价效果, 对系统的整体或部分作必要的调整或修改。

 (详见第. 29 页)

 10、 斯金纳根据强化作用理论提出的程序教学包含哪四个组成要素?

 它的构造包括输入、 输出、 贮存和控制四个部分 11、 简述发现学习有哪 4 项优势和作用?

 答:

 1、 提高智力的潜力; 2、 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3、 学会将来做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 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布鲁纳观点, 见第 34 页)

 1.

 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1、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这种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

 2、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进行的, 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

 3、 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的知识经验, 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

 4、 学生的学习要发展能力, 培养品德以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 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 简述加涅提出的学习过程的 8 个内部阶段。

 接受神经冲动的模式、 特征的选择性知觉、 短时记忆贮存、 长时记忆贮存、 提取、反应组织、 作业反馈、 强化。

 3. 皮亚杰提出, 外界刺激与主体反应的关系不是简单的 S→R, 而是 S→AT→R。试述 S→AT→R 的含义。

 AT 是主动同化刺激 S 于结构 T 的结果, A 是大于 1 的系数, 刺激 S 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 T, ...

篇四: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卷代号:125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学期“ 开放本科 ” 期末考试

 混凝土构造设计(A A )试题

 1 月

 一、单向选取题( 每小题2 2

 分,共计 40

 分,将选取成果填入括弧)

 1.

 现浇楼盖是指在现场整体浇筑楼盖,关于其优缺陷表 述不对的是()

 A.整体刚性好 B.抗震性差

 C.防水性能好 D.构造布置灵活

 2.

 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若 4 表达短边计算跨度, 乙表达长边计算跨度,则()。

 A.

 当[2“i42 时,可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B.

 当人/《〈I 时,不适当按双向板进行设计

 C.

 当/2“122 时,可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D.

 当 2</2“]<3,宜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3.

 关于井式楼盖特点,下列论述错误是()。

 A.需较多地设立内柱 B.

 能跨越较大空间

  C.

 合用于中小礼堂、餐厅以及公共建筑门厅 D.用钢量和造价较高 4.

 关于无梁楼盖特点,下列论述错误是()。

  A.荷载由板直接传至柱或墙 B.使房间净空高、通风采光 好

 C.施工时支模复杂 D.用钢量较大

  5.

 依照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经验,另一方面梁经济跨度 为( )。

 A.

 2〜4 米 C.5〜8 米 B.

 4〜6 米 D.7〜10 米

  6.

 在计算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 内力可以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这是考虑到()。

 A.在板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某些荷载 B.塑性内力重分布有利影响

 C.

 次梁对板约束影响

 D.

 浮现活载最不利布置也许性较小

 7.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考虑,钢筋混凝土持续梁破坏标志 是()。

 A.某截面钢筋屈服B.整个梁成为几何可变体系 C.浮现第一种塑性较 D.某截面浮现裂缝 8.

 单层厂房构造体系中,纵向平面排架构造体系是由()

 构成。

 A.屋面梁或屋架、纵向柱列和基本等B.屋面梁或屋架、横向柱列和基本等

 C.纵向柱列、地基、连系梁、吊车梁和柱间支撑等 D.纵向柱列、基本、连系梁、吊车梁和柱间支撑等

 9.

 作用在厂房构造上大某些荷载都是通过()传给基本、 再传到地基中去。

 A.屋盖 B.纵向排架C.牛腿 D.横向排架 10.()是为了避免厂房因基本不均匀沉降而引起开裂 和损坏而设立。

 A.防震缝 B.伸缩缝C.沉降缝 D.隔离带 11.关于单层厂房中纵向水平支撑作用,下列论述对的 是()。

 A.加强屋盖整体刚性B.保证屋架侧向稳定 C.

 将山墙抗风柱所承受纵向水平力传至两侧柱列上

 D.

 加强屋盖构造在横向水平面内刚度,使横向水平荷载 沿纵向分布

 12.单层厂房构造中,()作用是支承墙体重量, 连系纵向柱列,增强厂房纵向刚度传递纵向水平荷载。

 A.连系梁B.圈梁C.基本梁D.过梁 13.

 在单层厂房排架计算中,屋面活荷载不涉及()。

 A.屋面均布活荷载 B.风荷载 C.积灰荷载 D.雪荷载

 14.

 在单层厂房中,牛腿弯压破坏多发生在( A.当().75<。/为《1 且箍筋配制局限性时B.当“/&W0.1 且箍筋配制局限性时

 C.

 当 0.75<“/小 41 且纵筋配制局限性时

 D.

 当“/%<0.1 且纵筋配制局限性时

 15.

 采用(),其长处在于开间布置比较灵活,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楼板跨度也较大,因而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较 少。

 A.横向框架承重体系B.纵向框架承重体系C.斜向框架承重体系D.混合承重体系 16.()是指梁、柱、楼板均为预制,通过焊接拼装连接成框架构造。但整体性较差,抗震能力弱,不适当在地震 区应用。

 A.现浇式框架 B.预制装配式框架C.现浇预制框架构造 D.钢框架构造 17.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 I 时应考虑现浇楼板对它影响,为以便设计,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取为(

 )。(I。为矩形截面梁截面惯性矩)

 A.Io B.1.21o

 C.1.51()

 D. 21o18.框架构造在()作用下, 各杆弯矩图都呈直线形,且普通均有一种弯矩为零反弯点。

 A.竖向均布力 B.水平均布力

 C.节点竖向集中力 D.节点水平集中力

 19.

 在进行框架构造设计时,在内力组合之前,可对梁 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矩恰当调小 B.仅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负弯矩恰当调小 C.仅对竖向荷载作用下梁端正弯矩恰当调小 D.仅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梁端正弯矩恰当调小

 20.

 在框架构造梁端弯矩调幅计算公式中,B 为弯矩调幅 系数。对于现浇框架,B 可取( )。

 A.0.8 〜 0.9B.0.7 〜 0.8

 C.0.6 〜 0.7D.0.6 〜 0.8

 二、判断题( 每小题

 2 2

 分,共计

 30

 分 。将判断成果填入括弧,以 J 表达对的,以*表达错误)

 21.

 肋形楼盖荷载传递途径是板一次梁一主梁一柱或墙 一基本一地基。()

 22.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理论计算办法与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办法相比,前 者计算成果更偏于不安全。()

 23.

 对单向板肋梁楼盖板,可沿板长跨方向取出 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代表整个板受力状态。()

 24.

 钢筋混凝土静定构造“破坏”标志不是某个截面“屈服”(浮现塑性较),而是形成几何可变体系。()

 25.

 无梁楼盖特点在于传力体系简化,楼层净空增大, 底面平整,模板简朴,便于施工。()

 26.

 排架构造形式是指钢筋混凝土排架由屋面梁(或屋 架)、柱和基本组合,排架柱上部与屋架较接,排架柱下部 与基本刚接构造形式。()

 27.

 作用在厂房构造上大某些荷载(屋盖上竖向荷载, 吊车上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横向风荷载或横向地震作 用,某些墙体和墙梁自重以及柱上设备等荷载)都是通过横 向排架传给地基、再传到基本中去。()

 28.

 伸缩缝从基本顶面开始,将两个温度区段上部构造 完全分开,留出一定宽度缝隙,当温度变化时,构造可自由 地变形,防止房屋开裂。()

 29.

 有楝屋盖体系由小型屋面板、楝条、屋架和屋盖支

 撑构成,该体系具备较好整体性和刚度,合用于大中型单层 厂房。()

 30.

 单层厂房排架柱内力组合时控制截面应为上柱底部 截面、牛腿顶部面和下柱顶部截面。()

 31.

 横向框架承重体系中梁刚度比较大,有助于提高房屋横向侧移刚度。由于纵向跨度不大于横向,故而楼板跨度 不够经济合理。()

 32.

 民用框架构造房屋惯用柱网尺寸普通在 6〜9 米之间, 工业建筑柱网尺寸普通在 6〜12 米之间。

 ()

 33.

 现浇式框架整体性强、抗震性能好,因而在实际工 程中采用比较广泛。但现场浇筑混凝土工作量较大。()

 34.

 采用分层法进行框架构造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时,可近似地按有侧移框架进行分析。()

 35.

 框架构造中,如果柱上下端转角相似,反弯点就在柱高中央;如果柱上下端转角不同,则反弯点偏向转角较大 一端,亦即偏向约束刚度较小一端。()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 5

 分,共计

 20

 分 )

 36.

 什么是现浇楼盖?其有何优缺陷?

 答:

 37.

 单层厂房普通在什么状况下应设立沉降缝? 答:

 38.

 何谓钢筋混凝土持续梁塑性内力完全重分布? 答:

 39.

 框架构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什么办法?该办法需做哪些假定? 答:

 四、阐述题 ( 10

 分 )

 40.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为什么可以 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办法? 试卷代号:1258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学期“ 开放本科 ” 期末考试

 混凝土构造设计(A A )试题答案及评分原则

 (供参照)

 1 月

 一、单项选取题( 每小题2 2

 分,共计 40

 分,将选取成果填入括弧)

 1.B2.A 3.A4.C 10.C

 5.B6.C 7.B8.D9.D

  11.D12.A13.B14.C15.B16.B17.D

  :

  18.D19.A20.B

  二、判断题( 每小题

 2 2

 分,共计

 30

 分 。将判断成果填入括弧,以“丫”表达对的,以“*”表达错

 21.J 22.* 23.* 24.* 25.J 26.J27.*28.J29.义 30.*

  31.* 32.J 33.J 34.* 35.J

 三、简答题( 每小题

 5 5

 分,共计

 20

 分 )

 36.

 什么是现浇楼盖?其有何优缺陷?

 答:现浇楼盖是指在现场整体浇筑楼盖。其长处是整体刚度好,抗震性强,防水性能好,构造布置灵活;其缺陷是由于混凝土凝结硬化时间长,因此施工速度慢,耗费模板多, 受施工季节影响大。

 37.

 单层厂房普通在什么状况下应设立沉降缝?

 答:当相邻厂房高差较大,两跨间吊车起重量相差悬殊, 地基土压缩性有明显差别,厂房构造类型有明显差别处等容易引起基本不均匀沉降时,应设立沉降缝。

 38.

 何谓钢筋混凝土持续梁塑性内力完全重分布?

 答:钢筋混凝土持续梁在荷载作用下可以按预期顺序浮 现塑性较,并按照选定调幅值形成破坏机构,且其承载能力 达到预测极限荷载,这成为内力完全重分布。

 39.

 框架构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什么办法?该办法需做哪些假定? 答:框架构造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可近似地采用 分层法。该办法假定:(1)作用在某一层框架梁上竖向荷 载对其她楼层框架梁影响不计,而仅在本楼层框架梁以及与 本层框架梁相连框架柱上产生弯矩和剪力。(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不考虑框架侧移。

 四、阐述题 ( 10

 分 )

 40.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为什么可以 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办法? 答:在进行钢筋混凝土持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

 理论计算办法得到内力包络图来选取构件截面及配筋,显然是偏于安全。由于这种计算理论根据是,当构件任一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即以为整个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理论对于脆性材料构造和塑性材料静定构造来说是基 本符合,但是对具备一定塑性超静定持续梁、板来说,就不完全对的,由于当这种构件某截面受拉钢筋达到屈服进入第HI 阶段时,只要整个构造是几何不变,它就仍有一定承载力, 依然可以继续加载。只但是在其加载全过程中,由于材料塑性性质,各截面间内力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这种状况就是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运用该现象可以充分发挥材料强度储备,因而,在构造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2021 年国开电大政府经济学自测答案

 题目为随机抽题请用 CTR1.+F 来搜索试题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正确答案是:各级政府 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正确答案是:社会公共权力

 1776 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正确答案是:《国富论》

 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 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正确答案是:政府

 政府经济学属()范畴,既有对政府经济活动的理论概 括,更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正确答案是:应用经济学

 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是:政府收入,政府支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需要。

 正确答案是:社会公共

 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学习方法的是()。

 正确答案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的任务是解决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正确答案是:规范分析 ()要求在政府经济学的学习中有广阔的视野,能够从

 政府经济的过去、现在,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并进行相应 的理论概括。

 正确答案是: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政府机构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强弱,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财政集中的财力多少。()

 正确答案是:“错”。

 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 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正确答案是:“对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活动就是为了解决企业、 个人不能或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克服市场缺陷。()正确答案是:“对 政府经济活动仅仅关系到政府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 以及政府职能的实现。()

 正确答案是:“错”。

  政府经济以私人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而企业、个人的 经济行为是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

 正确答案是:“错”。

 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

 产品市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 供求关系时所产生的垄断属于()。

 正确答案是: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 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正确答案是: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 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正确答案是: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 性

 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入和社 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 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 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上述政策选择 属于()。

 正确答案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 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正确答案是:寡头垄断

 下列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是:公共物品,信息的不对称性,外部效应 下列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

 正确答案是: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政府在决策过 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在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中,政府运用的 一系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主要包括( 正确答案是: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工资制度,财 政补贴下列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的是(正确答案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经济稳定与发展 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以 ()的思想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 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为主要职能。

 正确答案是:管理就是服务

 自然垄断是由于企业在一定时期掌握了某些生产技术, 如专利权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能对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进而对资源配置发生作用。()正确答...

相关热词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科学与技术形考答案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 技术 论述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