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4篇

时间:2022-12-04 12: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4篇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 JOURNALOFTHECHENGDUMUNICIPALPARTYCOLLEGEOFCPC党的建设研究■宋超目标导向: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4篇,供大家参考。

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4篇

篇一: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

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党的建设研究■宋 超目标导向: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兼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历史演进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践勇气,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从“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演进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新时期各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加以分析研究,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强国建设;建设目标;历史演进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8A K S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收稿日期:2019-04-16作者简介:宋超,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学说与建设原理。

 (北京,100091)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79(2019)03-0060-05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 。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导向,指明了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崛起的根本方向,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出一幅前景光明的宏伟蓝图。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回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历史演进,科学把握其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现实意义。一、历史演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发展脉络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中国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近四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国情,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相继作出了科学调整和合理补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和方向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一)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建国以后二十多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些发展促使中国共产党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认知。叶剑英同志在1979年的国庆30周年大会上提到:

 “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60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3期党的建设研究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3]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

 “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4] 这是改革开放后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最初形成。表1 与“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确立相关的会议及文献(二)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5] 在十二大确立的“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基础之上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了建设目标的科学性和具体性。这是党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也是党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的生动体现。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强调:“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6] 。党的十三大确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建设目标在此后的历届党代会得到了延续和发展,也为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目标导向。表2 与“富强、民主、文明”确立相关的会议及文献(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外部国际环境和内部国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面临来自多方的考验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前人经验探索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认识和阐释。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7]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8] 正式确立了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目标。将“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道确立为建设目标,是党基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标志着党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有了更科学的安排和部署。表3 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确立相关的会议及文献(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10月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61

 JOURNAL OF THE CHENGDU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党的建设研究开幕,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9] 正式提出将“美丽”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方向作出了新的拓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相继确立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力提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契合度和衔接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位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导向。表4 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确立相关的会议及文献二、时代价值: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大意义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论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质上就是坚持以“五大目标”建设理念来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发展目标来推进“现代化强国”的总体工程建设。富强,即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我国建设成为国富民强、实力雄厚的经济强国;民主,即政治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我国建设成为机制健全、自由民主的法治强国;文明,即精神文明发展的衡量指标,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我国建设成为文化繁荣、内涵丰厚的文化强国;和谐,即社会稳定状况的衡量指标,要持续推进和谐社会工程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安全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大国;美丽,即生态文明建设的衡量指标,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我国建设成为绿色集约、持续发展的美丽大国。(一)新目标是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创新成果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人执政68年以来,始终把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置于全党工作的核心地位,不断推动全党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相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持久活力的思想理论。确立“五大目标”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的又一次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归纳和总结,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探索和道路实践。从最初的“三大目标”建设理念发展到今天的“五大目标”建设理念,从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演进到十九大报告论述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一发展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内涵丰富和理论飞跃,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念创新和经验总结。(二)新目标是新时代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相继进行了多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三步走战略”,再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共产党人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的轴线镌刻了历代共产党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和艰难探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滞后,国民生活困难, “解决温饱问题”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头等重任;改革开发以来,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经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中心”;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社会生产活力得以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质量获得极大改善,国民生活总体状况迈入新的阶段。面对世情、党情、国情和民情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审时度62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第3期党的建设研究势、勇于变革,积极响应实践发展要求,极富创造性地提出了“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2] 。从而进一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五大目标”建设理念,完善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观理论框架,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新目标是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理论保障中华民族是一个灿烂辉煌、熠熠生辉的民族。从近代倍受列强欺辱到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从“东亚病夫”到“东方醒狮”。重回历史巅峰、实现民族振兴是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和奋斗理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响应人民呼声,相继提出了“中国梦”理念,作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规划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也更有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梦的顺利实现,离不开有力的理论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3] ,精准描绘了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要求和量化标准,全面勾勒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五大目标”建设理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理念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和建设模式,为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方向性的理论指引,为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提供了根本性的制度保证。三、目标导向: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时代发展需要领航者,民族复兴需要领路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势必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14] 。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紧紧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导向,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期建成的重要前提。(一)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邓小平同志说:

 “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5] 中华民族的复兴崛起也势必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以丰硕的执政业绩赢得了历史和人民对其领导核心的认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时代背景下更加需要明确党的执政地位和历史地位。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6] 。这一论断深刻阐明了关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历史之问。明确以“五大目标”为建设理念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基础之上更加凸出“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更加注...

篇二: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

现 而努力奋斗

 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梦,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2、知道“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3、了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目录章 第一篇章 筑梦章 第二篇章 追梦章 第三篇章 圆梦

 第一篇章 筑梦. 1. 首次提出:. 3. 含义:. 4. 基本内涵:2012 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5. 实现途径:

 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 系统阐述 :

 2013 年——中国梦宏伟蓝图

 回顾历史,根据表格提示,完成表格,并思考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史实 结果 坚持中国道路原因“走西方的路”“走自己的路”洋务运动都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民族振兴、国家富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取得革命的胜利三个代表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历史经验证明是合乎发展规律的。因此,只有坚持中国道路,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中国梦。

 6 6 、奋斗目标Step1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

 第二篇章 追梦2012 年 —— 提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 提出 全面深化改革2013 年—— 提出 全面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 2014 年习近平强调 全面从严治党 2014 年 12 月中共十八大. 1. 提出过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经济发展,完善民主,增强文化,提高生活水平,社会建设等方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部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 度改革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党的共同任务推进党的建设和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 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 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法制 保障战略目标

 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材料一:当前,虽有量子计算、高铁等部分领跑项目后发先至,但我国科技创新跟跑的领域占多数。与欧美等国家相比,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较薄弱。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

 ——吕薇《科技日报》基尼系数衡量一个国家的收入差距。基尼系数最大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最小等于“0”,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均。②贫富差距大①原始创新能力较弱材料二:

 ③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材料三:

 第二篇章 追梦 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创新、 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协调发展,就是要“补短板”,注重解决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提出:

 2015 年, 中共第十八届五中全会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开放发展,就是要在“引进来”“走出去”上双向发力,注重解决好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针对 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回答 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关系 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三 圆梦 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①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②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③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科技创新。1. 成就:

 ①对内改革:创新 宏观调控 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 , 积极推进 科技创新 ,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②对外开放:加快构建 开放型 经济新体制(事例:一带一路、亚投行、自贸区、人民币国际化等)2. 举措: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综合国力的持续性增强,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通过我们的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合作探究: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哪些努力?(1 1 )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2 2 )刻苦学习,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 ;(3 3 )增强民主法制意识和主人公责任感,积极为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

 实现中国梦举措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梦内涵两个一百年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筑梦 追梦 圆梦

 随堂检测1 1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 ……”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 )A A .国家富强 B B .民族振兴 C C .人民幸福 D D .和平共处2 2 .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 会”是( )A A .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 B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C C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 D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D DD D

 3.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以上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全面从严治党 B.不断为民造福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A AB B

 5.“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经济增长 B.维护世界和平C.增进民生福祉 D.共建精神家园6.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1大学三个代表C.和谐社会 八荣八耻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C CD D

篇三: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

13 年第 2 期 ( 总第 15 期 )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J ournal of S ocial S cience of Harbin Norm~Unive~ ity N o. 2 ,20 13 T otal N o.15 新中国小康社会的 发展历程及其实质 杨 晓 光 ( 辽宁大学 ,辽宁沈 阳110031) [ 摘要]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 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 目标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小康梦 想终于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 了实现人民的小康梦,坚定不移地带领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尊 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聪明才智,不断实现着小康社会的各个 目标。梳理小康社会发展的脉络,

 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强和坚定,可以更好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为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

 [ 关键词] 新中国;小康社会;发展历程 ;实质 [ 中图分类号] D61 9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2095 — 0292 (2013) 02 — 0021— 03 小康社会思想自古有之,但真正把小康社会作为国 家建设 目标的是邓小 平 。邓小 平在领 导 中国人 民实现 国 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现代化过程中,吸收和借鉴国内外 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基础上 ,把实现中国人 民的幸福和 中国国情相结合而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目标。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 目标 ,经历了提出设 想,到进入小康社会 ,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到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过程,彰显了党领导人 民建设中国 特色的伟大气魄和实现 目标的坚定信心 ,是我们党和国 家领导人民坚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过程中,

 在新 的历史时期要 完成 的重大历史 任务 ,该任务 事关 社 会主义事业建设全局,关系到中国人 民的民族 自信和自

 强,需要亿万中华儿女发挥聪明才智,以拼搏进取的精 神和攻坚克难的勇气才能实现的伟大任务。

 一、 由四个现代化到提出实现小康社会的探 索 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

 提 出了把我 国由农 业 国推进到工 业化 国家 总的 目标 ,最 后完善表述为实现 “ 四个现代化” 。早在 1953 年 ,毛泽 东提出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现 代化的发展 ,可以实现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并提 出把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

 从而为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打下基础。没有工 业的现代化 ,就无法建成农业和国防的现代化,可以说,

 工业现代化是其他领域现代化的基础。根据毛泽东的思 想,周恩来把工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交通运输 的现代化和国防的现代化,这个观点提 出的维度涉及工 业、农业 、交通运输到国防,这是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早 期提法。鉴于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在现代 化的进程中,毛泽东又把科学文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建 设的一个方面,为此,他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要把我国建 设成一个在工业、农业和科学文化都具有高度现代化水 平的社会主义 国家 。在 经过 多年 的探索 和实践 后 ,周恩 来代表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上向全国人民宣布,我国要建成的社会主义强国,要在 农业 、工业 、国 防、科 学 技术 方 面都 具有 现 代化 水 平 。

 从这个宣告中,我们可 以得 出我国的现代建设的维度,

 就从开始的注重实现工业现代化,发展到实现农业 、国 防和科技现代化的比较完整的体系,可以说这是我国在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第一代中央领导 人审时度势 提 出的符 合 中华 民族 富强 的科 学发 展 目标 ,

 具有现实可行性 ,具有号召性,成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 下凝聚亿万中国人 民为之不懈奋斗的动力和源泉。第一 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是针对我国近代遭受剥 削压迫的关键因素,即工业、国防和科技落后的现实情 况 ,而提出的是民族发展之路。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科学把 握当代国际社会的主题,准确判断世界大战在一定时期 内打不起来 ,中国应该抓住机遇,把发展作为我国建设 [ 收稿日期] 2012 —12 —27 [ 作者简介] 杨晓光,鞍山师范学院讲师,辽宁大学2012 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2 1 —

 的主题。发展为了人 民,发 展依靠 人 民,邓小平 把 中国 人 民追求现代化的梦想 与实现 自身的幸福 生活结 合 ,提 出了 “ 小康社 会” 的现代化 建设 目标 。邓小 平认识 到现 代化建设道路的漫长 ,在会 见外 国友 人 时,邓小 平提 出 我国的现代化是向西方现代化的接近,这就需要至少五 十年。邓小平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基础薄弱,提出的现代 化从某种意义上 ,不完 全等 同于西方 的现 代化。在 1979 年会见 1 3 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把现代化思想与小 康思想结合起来进行 了阐述 。邓小 平说 ,中国要实现 的 四个现代化 ,与 1 3 本 的现代 化概念 不 同,我们 的现代 化 是要实现 “ 小康之家” ,并且到 20 世纪末,中国的现代 化即使实现了现代化的某些目标,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 值水平与 1 3 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到时候我们会达到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大约一千美元,也就是比第三世界国家 稍微 富裕一点而 已。随着我 国生 产力 的发 展 ,邓小平 根 据我国发展建设的实际,适时提出小康社会的人均国民 生产总值标准,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 800 美元。

 800 —1000 美元人均国民收入 ,是邓小平根据当时世界 中等发达国家收人水平而制定的我国小康社会人均收入 标准。在这里 ,邓小平不仅提出了中国现代化 的 “ 小 康” 思想,让中国人民在思想上把握未来好 1 3 子的名称 概念 ,而且划定了小康社会 中国民生产总值人均的具体 标 准 ,调动 了人 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 的积极性 。

 总之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 人民通过社会 主义 改造 ,实现 了新 民主 主义 社会 向社会 主义社会的转变,通过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小康社会 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准备和宝贵经验。以 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 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借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 两方面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走改革开放 道路 ,带 领人 民大步 奔小康 ,成 功开创 了中 国特 色社会 主义。

 二、小康社 会建设是 由两个 “ 三步走” 接 续发 展构成 的主 线 小康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 目标 ,它的实现需要时 间,也需要过程。可以说,小康社会和更高水平 的小康 生活是通过两个 “ 三步走 ” 战略接续实现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实 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 力 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 ;1987 年,党的十 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 “ 三步走” 的发展战略:第一 步,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比1980 年翻 番的基础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在实现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比 1991年翻一番基础上,实现小康 ;

 第三步 ,再经过半个世纪 的发展 ,实 现 国家 的富强 和人 民的富裕,即基本实现现代化。在邓小平同志制定的 “ 三步走” 战略中的第二步,我国可以说开始步入小康 社会。“ 三步走” 战略的实施 ,是国富民强的过程,是 中国人民奔 向富裕生 活的过程 ,这 给了 中国人 民以巨大 的希望和鼓舞 。在进入小 康社会 之后 ,如何 实现更 高水 一一22一

 平的小康,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 党 的十五大报告上 ,提出了新 的三 步走 战略 :到 2010 年 实现国民生产 总值 比 2000 年 翻一 番,人 民 生活 更加 富 裕 ,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到 2021 年建党 100 周年 时,经济更加繁荣,制度更加健全;到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上,江泽 民提出 ,我 国要 在 21 世 纪头 20 年 ,抓住 战 略机 遇期 ,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民主进程 ,促进科技进步、文化繁 荣和社会和谐,从而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 口的更高水 平 的小康社会 。在党 的十七大报 告 中,胡锦 涛提 出了为 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目标。从十五大 到十七 大,中国共产党不 断丰富扩展 小康社会 的实 现 目

 标 ,而且让中国人民感觉为之奋斗了几千年的小康社会 距 离 自己越来越近 了,中国人 的梦想终 于要实现 了。

 三、小康社会建设从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所 体现的精神实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目标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概括为经济、

 政治、文化 、社会和生态等五位一体。五位一体建设布 局的提出,是在小康社会建设三位一体布局上发展而来 的。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 的三位一体 布局 ,到党 的十六届六 中全 会,增加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布局。小 康社会从提出,到初步实现,到实现更高的小康水平,

 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气魄和坚强决心,体现了党 的精神实质 ( 一) 小康社会 的发 展体 现 了党 的求真 务 实的精 神 实质。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毛泽东提出各个国 家 由于历史文化的不 同特 点 ,要把马克思 主义 同 自己国 家国情结合起来搞建设。现代化建设 目标是在正确分析 了我 国人 民内部的主要矛 盾和提 出正 确处理十 大关 系基 础上提出的,符合当时的国情和发展需要。虽然社会主 义建设 中经历 了曲折 ,但是 毛泽东思想 的精神 实质 中所 蕴 含的实事求是 的思想 路线是 中国革命 的成功经 验 ,也 是 指导社会 主义建设取 得巨大成 就的关键 因素 。改 革开 放之初,邓小平认为党和国家不能迷信、思想僵化,否 则就会亡党亡国,在经历思想解放的大论战后,社会主 义各项事业在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指导方针下 ,

 获得了勃勃生机,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十三届四中 全会 以后 ,江泽 民深刻思 考了当 时我 国面 临的 国际 国 内

 形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变化 ,注重创新 ,把与 时俱进作为党的理论本质,认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 ,

 就无法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为此要推进信息化建设 ,

 占领科技制高点,强调 自主创新的重要。胡锦涛同志在 党的十六大以后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的思想路线,提出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断推进 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

  (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目标 的提 出体现 了党的人 民主体地位 在我国革命时期,无论是面对装备精 良的日本侵略 者 ,还是面对美式装备 的 国民党武 装 ,我党 靠小 米加 步 枪能够取胜,原因很明确 ,真正的武器是人民,正是党 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 旨,调动了亿万中华儿女的 积极性 ,发动 了人 民战争 ,建立 了与人 民群众 的血 肉联 系,才使我党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没有人民的参与,

 就不会有革命的成功,也不会有改革开放的成功和中国 特色社会 主义 事业 的全面推进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 目标的提出,彰显 了我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人民自己的事业 ,社会发展和 历史进程的推进,会促使人民群众队伍的扩大。人 民群 众历史主体地位的最集中表现是,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 创造者,又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民群众是历史 的起 点和前提。人民群众为了生存和发展,创造了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其中的精神财富成为我国民族特色的一部 分,物质财富成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同时,人民 群众作为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也必然会随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民族特色建设而获得发展。我党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 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理念。

 经济发展解决人民吃饱问题,给人民享有其他权益打下 了基础,政治发展解决人民享有更多民主政治权利问题 ,

 文化发展解决人民理想 目标和精神状态问题 ,生态建设 体现了人民的生存环境问题。无论哪一方面,都体现了 人民的利益至上,真正把人民作为社会的主人来体现。

 (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 了我党领导人民展现 民族特色,融入世界的自信 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是中华民 族几千年来民族梦想的实现,这意味着一个 国家富强、

 人民富裕的东方大国,终于以觉醒的姿态展现于世人。

 在我国古代,儒家提出过 “ 天下为家” 思想,道家提出 过 “ 小国寡民” 的思想;在近代,康有为提出过 “ 升平 世” 的思想,孙 中山提出过 “ 天下为公”等。虽然视角不同,但其实质都含有对小康社会的一种 追求。这种小康梦一直萦绕在 中华儿女的心头,小康思 想的提出本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思想的体现。在实现途 径方面,我们不是一味追求 口号,而是把小康社会与国 情相结合 ,深刻把握我 国处 于社会 主义初级 阶段 的实 际 ,

 从解放发展生产力,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合 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两手抓,到现在政治权利、社会权益和生态权益的全面 发展,体现的是党和国家在深刻认识中国国情的基础上 ,

 解决中国发展问题上的日益深化,把人民作为主体,依 靠人民建设 ,由人民去享受发展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 的思想;等 会的目标根植于人民,真正发挥人民的才智 ,提升人民 的精神面貌,只有通过人民的积极投身建设而得到实现。

 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既能让中国人民也能够享受世界 文明成果,又能让世界人民分享中国人建设 自己家园的 经验。中国人民富裕幸福之时,就是我国发展繁荣之时,

 就是向世界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时。中国特...

篇四: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

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奋斗史, 即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明末清初开始, 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 闭关自守, 固守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制度使中华民族痛失了发展机遇封建专制主义的腐朽制度, 使中华民族痛失了发展机遇。三个历史历史向进入20世纪的中国提出了两个重大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前仆后继、 流血牺牲, 不屈不挠、 坚韧不拔。

 中华民族历次兴盛繁荣时期第一次在公元前8世纪, 周朝的天子向外分封很多诸侯。这些诸侯共同拥戴周朝王室隆基造成大堂帝国的盛世这些诸侯共同拥戴周朝王室,达成了封建的统一。

 是有史以来首度繁荣的盛世。

 大周800年(西周275年, 东周51 4年)第二次在公元前1 世纪, 汉武帝刘彻, 把封建的统一改变为郡县的统一, 并且采取强硬太祖朱元璋出身平民, 十余年为郡县的统, 并且采取强硬的态度, 对付时常入侵的匈奴,使大汉声威远播, 成为十分强盛的帝国。

 231 年。第三次在公元7世纪, 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曾孙唐玄宗李隆基, 造成大堂帝国的盛世,国力雄厚, 独步亚洲。

 289年。第四次在公元1 4世纪,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平民, 十余年间, 推翻元朝蒙古人的统治,恢复中华王朝。

 276年。1 368+700=2068, 21 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 工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国防现代化、 科学技术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探索史, 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代化建设、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面临的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 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大国。慈禧溥仪袁世凯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

 新民主主义时期, 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 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 反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路线和纲领, 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思想。

 工人成为国家资产的主人, 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

 新中国成立后, 在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经济、 文化、 政治等各方面建设的规律, 试图走出一条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成绩令人鼓舞, 经历曲折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实行改革开放,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制定分“三步走”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磕磕碰碰, 摔过跟头、 有过失误, 自我纠正。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自身建设史, 即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 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历史变迁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民主革命时期, 党建是“伟大工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党建是“新的伟大工程”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求真务实、 改革创新, 艰苦奋斗、 清正廉洁, 富有活力、 团结和谐。

 近一个世纪以来, 中国先后发生了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伟大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 即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二次革命, 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 , 成立了中华人共和国,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途和制度基础。经济领域:

 公有制为主体;政治领域:

 人民当家作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 即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第三次革命, 是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民富国强(201 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2万1 千元, 北京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5万元(2.3——1 9.2万)

 , 全年国家GDP为40万亿元,国家财政收入超八万亿元)

 1 .

 第一件大事, 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 推翻了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2.

 第二件大事, 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制度,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使古老的三件大事3.

 第三件大事, 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提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 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 .

 第一次飞跃和成果, 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2.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改革开放以来, 主要成果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飞跃两次飞跃, 是辩证把握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是对中国国情和马克思主义认识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两次历史性创新, 使对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如何进行革命、 建设、 改革得出规律性认识的两大成果。

 中国的电力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落后20-30年的距离。

 西方国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750千伏超高压电网技术已经成熟, 而我们国家直到这一世纪的2005年才建成投运。

 这四十年的漫长岁月尤其是前三十年, 中国电力一直是制约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中国幅员辽阔, 煤炭资源和水力资源大多蕴藏中西部地区。

 而工商业发达,用电量最大的东部和中南部电力资源紧缺, 因此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 环保、 节约、 集约化、 低成本、 可持续的能源发展道路, 既是国家战略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的职责家战略, 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的职责。

 特高压工程就是节能降耗、 环保、集约解决电力远距离输送的问题战略工程。特高压工程就是节能降耗环保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的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起于山西晋东南(长治)

 变站, 经河南南阳开关站,止于湖北荆门变电站。

 全线单回路架设, 全长654公里, 跨越黄河和汉江。

 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系统标称电压1000千伏联合会组织评定报国务院批准的奖项)万千伏安。

 系统标称电压1000千伏, 最高运行电压1100千伏, 静态投资约57亿元。

 这条线路于2006年8 月开工建设, 历经28个月建设完工。工程于2006年8月取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的项目核准批复文件, 同年底开工建设, 2008年12月全面竣工, 12月30日完成系统调试投入试运行, 2009年1月6日22时完成168小时试运行投入商业运行。最高运已经投产的特高压设施2011年4月28日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荣获中国工业大奖(每三年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组织评定报国务院批准的奖项)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的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起于四川复龙换流站, 止于上海奉贤换流站。

 工程新建±800千伏换流站两座, 额定输送功率640万千瓦; 新建±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一回, 输电距离1907公里, 途经四川、 重庆、 湖南、湖北、 安徽、 浙江、 江苏、 上海八省市, 四次跨越长江。

 工程计划2009年底全线基本架通2010年7月8日双极建成投运划2009年底全线基本架通, 2010年7月8日双极建成投运, 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总投资已经投产的特高压设施

 南方电网公司管理的±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该工程西起云南省楚雄州, 途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东至广东省广州市, 输电距离1373公里, 额定电压±800千伏, 额定容量500万千瓦, 由楚雄换流站、 穗东换流站、 直流线路、 两侧接地极和接地极线路五大部分组成。已经投产的特高压设施

 另外,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西起宁夏银川东换流站, 东至山东青岛换流站, 线路长1333公里, 经过宁夏、 陕西、 山西、 河北、山东等5省区46个县市, 输电容量400万千瓦, 动态总投资103. 85亿元。

 据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同智介绍, 宁东直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流输电工程是世界上第个±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已经投产的特高压设施

 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 期间, 计划投资5000亿元(有说3000亿元的)

 用于特高压建设, 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 重点加快华北、 华东、 华中(三华) 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建设。

 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 主网架, 即锡盟、 蒙西、张北、 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个纵向特高压交流通道东纵锡盟——南京中纵张北——南昌西纵蒙西——长沙(锡盟~北京东~南京, 中纵张北南昌, 西纵蒙西天津南~济南~徐州~南京、 张北~北京西~石家庄~豫北~驻马店~武汉~南昌、 陕北(蒙西) ~晋中~晋东南~南阳~荆门~长沙)

 。

 向华北、 华东、 华中地区送电, 北部煤电、 西南水电通过三个横向特高压交流通道北横陕北——潍坊, 中横靖边——连云港, 南横雅安——上海(蒙西~晋北~石家庄~济南~潍坊、晋中~豫北~徐州、 雅安~乐山~重庆~长寿~万县~荆门~武汉~皖南)

 。

 向华北、 华中和长三角特高压环网送电。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 特高压建设规划长沙(锡盟北京东

 特高压双环网为:

 淮南~南京~泰州~苏州~上海~浙北~皖南~淮南长三角。在特高压直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 配合西南水电、 西北、华北煤电和风电基地开发, 建设十三条特高压直流线路, 锦屏—江苏、 溪洛渡—浙江、 哈密—河南、 宁东—浙江 、 宝清—唐山、蒙古—天津呼盟—山东酒泉—湖南蒙古天津、 呼盟山东、 酒泉庆、 彬长—山东、 蒙西—江苏、 陇东—江西等直流输电工程。国网能源研究院权威专家表示, 国家电网“十二五” 期间将投资约2. 55万亿(有说1. 7万亿)

 用于电网建设, 其中将有5000亿元用于特高压电网线路的投资, 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横三纵” 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回长距离直流输电工程, 初步建成以特高压电网为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5000亿元用于配电网线路的投资, 另外约1. 55万亿元用于其它电压等级的电网线路投资。锡盟—南京准东—重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 特高压建设规划湖南、 锡盟南京、 准东重

 而在“十一五” 期间, 国网用于电网投资的额度仅为1. 5万亿元, “十二五” 电网投资额同比提升了68%, 电网建设的“加码”将带动特高压及智能电网相关设备市场的大幅提升。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 特高压建设规划

 消息人士透露, “十二五” 期间, 我国特高压交流电网投资将达到2700亿元, 智能化投资将达到1900亿元。对于特高压规划, “十二五” 期间, 国家电网将围绕华北、华中、 华东负荷中心, 建成“三华” 同步电网, 形成以“三华”为受端, 以西北750千伏、 东北500千伏电网为坚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到2015年“三华” 特高压同步电网将建成“三纵三横”步电网。

 到2015年,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将建成网架结构。

 建成投产13条直流输电工程。

 跨区输电规模达到2. 5亿千瓦, 国家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 经济运行效率、 安全水平、 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运行三纵三横

 目前全国电网运行情况是, 东北与华北经直流背靠背连接(高岭--天马两回)

 , 华北与华中经1 000千伏特高压连接(长治—南阳—荆门)

 ,华中经直流与华东(葛洲坝—上海3回)

 、 经330千伏换流站背靠背与西北连接, 西北经直流与华北连接(宁夏银川—山东青岛)

 ,南方电网公司经直流与华中经直流与华中连接(三峡—广东)

 1.

 特高压直流应用的目的(送电距离远、 输送容量大、 节省架线走廊、 中间无落点、 线损小、 谐波影响小、 稳定无问题)2.

 不赞成 “三华” 电网的理由(技术的稳定问题和政治的垄断问题)

 , 质疑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工程的基本理由,一是稳定问题283万千瓦维持了1秒钟, 二是投资太大, 预计5000亿元。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运行3.

 智能电网的未来(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 需求侧响应、 分布式电源、 储能装置, 极高的供电可靠性、 避免大面积停电, 与通信信息系统广泛结合、 能源、 电力、 信息综合服务)

 , 推进各个行业全面发展。

 特高压的建设记载了国家电网人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的风采,彰显着中国人民自力更生, 顾全大局, 协同作战的民族精神。

 它揭开了中国电网输电技术和坚强电网崭新的一页。

 所以, 希望广大员工发扬特高压建设精神, 为实现现代公司建设, 积极工作

 谢谢!谢谢!

相关热词搜索: 新中国成立多少年时我国建成国富民强 国富民强 年时 新中国成立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