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新一百年计划9篇

时间:2022-12-12 17:15:06  来源:网友投稿

新一百年计划9篇新一百年计划国际经济剧变下压铸业生存发展之道宋才飞国际风云剧变,压铸业欲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真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适时调整经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一百年计划9篇,供大家参考。

新一百年计划9篇

篇一:新一百年计划

国际经济剧变下压铸业生存发展之道宋才飞国际风云剧变,压铸业欲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认真研究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始终保持清醒头脑,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首先,从我国经济和压铸业现状入手,分析世界经济动荡对压铸业的影响,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优势,探索在国际经济剧变下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从而找出压铸业生存发展的空闻、机遇以及应对的策略。1.中国压铸业发展的现状2004年至2008年全国压铸件产量与汽车产量年份2004盔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汽车(辆)50705005707700728000088824009345100其中轿车( 辆)23163002767722387000047386005037334压铸件(吨)778600864200102400011889201302600压铸增长率9.97%10.99%18.49%16.10%9.34%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2008年,战胜两场特大自然灾害,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9%,其中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仅增长6.8%。2008年9月份起,由于国外订单大幅度减少,压铸生产增长率回落。2.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特点我国近百年来贫困落后所蕴藏的要翻身的巨大能量,这种“ 后发优势” 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形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居民在“ 衣食” 温饱后,以“ 住行” 为主的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开始启动。按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百户城镇居民汽车拥有量为40%左右,届时汽车保有量至少达到12000万辆,加上更新超过15000万辆。而200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仅达到6467万辆,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城镇人12将增加3亿,约需住房100亿平方米,加上现有5.6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由原来25平方米提高到35平方米,约需增建住房56亿平方米,两者合计共需新建住房156亿平方米,我国大规模城镇化建设将延续30余年.中国人民决不会因为国际金融危机而放弃奔向“ 小康社会” 。只要看看,亿万农民工的呼声,千万大学生的渴望,这种为了改变命运、追求幸福的拼劲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的。昔日美洲新大陆就是那些移民和黑奴开创了历史和繁荣;今朝神州,万众一心奔小康,历史潮流不可挡! 国际金融危机,只是给我们增添困难,却改变不了我们前进的方向!.13. 3.压铸业当前的处境和希望前景充满希望,现实却很严峻。进出13贸易大幅度下降,外向型压铸企业处境艰难。但机遇也同时存在。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标增长8%左右;扩大内需,国家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均为压铸业提供了辽阔的发展空间.2009年汽车市场呈现回暖迹象,1.5月份国产汽车产销量逼近500万辆,全年有可望达到1250万辆水平,这将成为压铸业强大的后盾。跨国汽车公司将中国汽车市场作为“ 避风港” ,加大在我国的投资。2008年9月通用汽车公司投资2.5亿美元建设通用汽车中国园区及技术科研中心;丰田汽车宣布,投资5.84亿美元在长春建设年产l O 万辆的中国第四工厂.丰田计划2010年销售100万辆:福特汽车表明在中国市场的长远战略规划不变;克莱斯勒积极寻求在中国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9月,德国采埃孚集团与中国客车制造商字通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相继又与两家主流的中国商用车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德国另一家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也与中国重汽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即使受金融危机影响,进程可能有所调整,但总的发展方向是不会改变的。此外,摩托车、电器电讯、家电五金、机电仪表、轻工等行业振兴规划的实施,均为中国压铸业的生存发展提供新的机遇。4.中国压铸业生存发展的策略事物总是一分为二,压力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动力.经济危机时期,将促进压铸行业结构优化,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小、散、乱的局面,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有利于促进行业资源整合,加速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素质。压铸业,当前应低负债、慎投资.稳定现金流,以应对危机。中长期则应以产品为中心,以龙头企业为推动力,抓“ 产业链” 的建设,推动高效整合。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在大气候不利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小气候搞好;在整体欠佳的情况下,争取局部突破取得佳绩.逆势而上的企业就是这样走出困境的,在不平衡中找突破口.营造优势、闯出一片新天地。经济危机时期,更需转变经营观念,进行战略创新,实行精细经营,开拓利润空间.密切关注市场需求,研究“ 细分市场” ,打造“ 差异化” .注重长远效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1审慎的投资策略当前应以挖潜为主,保证资金流的通畅.即使经济形势好转亦应采取审慎的投资策略:包括资金分段投入化解风险策略、引进设备模具带进技术策略、进12设备与国产设备搭配策略、进入汽车采购体系联姻发展策略、和谐合作发展求得双赢策略以及开拓民用市场多方发展策略.4.2创新的产品策略创新是获利的法宝。通过工艺、材料、外观、生产方式等创新,开拓新的 利润源。“ 打时间差” ,领先一步,夺取主动权.这就要敏锐地注视市场动态,抓住刚萌芽的市场机遇,开拓新的领域。“ 棋看三步” ,产品投入市场、新品研制开发、策划新品方案,三环紧密衔接,不断形成新的竞争优势.4.3独特的经营策略“ 生意” 者,“ 新意” 也,以新的思路、新的视野,洞察潜在需求,发现新的市场。用户为本,攻心为上,欲取先予,服务开路,将生意做在友好互利往来中.运用“ 逆反思维” ,独辟蹊径,从事别人不能做、不敢做、不愿做的生意,形成“ 无竞争对手” 的局面。这就必须信息灵通,技术过硬,组织力强,经营别具一格。4.4鲜明的品牌策略品牌是独特价值内涵的凝聚、物质价值的超越。所有经营运作都应贯穿于品牌价值核心.巧树形象,结合产品特点发表论文,将公司和产品形象,深深融入用户心中.4.5精细的管理策略以“ 规模化” 、“ 标准化” .“ 精细化” 以及高效率低成本的“ 供应链” 取胜。通过对产品每个环节、要素的分析和管理,使成本最低化和利润最大化.实行精细作业,在产品设计中,合理用料、优化工艺:在采购过程中,降低进价,减少库存;在制造过程中,改进生产流程,节约能耗物耗,提高产品质量,设备高效运行:在经营过程中,细分产品市场,加速资金周转,挖掘利润潜力。4.6和谐的企业文化经营取胜在于企业文化,文化领先才有经济领先,正确观念是经营的重要资源.“ 以人为本” ,人是不断再生的资源,不仅培养技术业务能力,更要注重培养精神活力。经营理念是企业运营的根本动力,人本资源、愿景凝聚.经营策略、管理制导.执行保障.创新活力.心智培育、团队协同等构成企业生态“ 八环一体” ,企业生态良好,事业兴旺发达。5.中国压铸业满怀信心走向未来人为万物之灵,每能绝处逢生,正是因为认识到力量和机遇,以积极务实的态度、勇气和智慧促使事物转化.压铸,由于有色金属资源的可循环性和少无切削工艺的先进性,特别符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国策” 的要求;与其他铸造工艺相比,对环境影响较小,只要我们振奋精神,以科学发展观,辩证对待危机,认真处理好“ 精神” 和“ 物质” 的关系、“ 环境” 与“ 发展” 的关系,采取正确的经营理念和策略,必能战胜危机,将我国压铸业推向稳健发展的康庄大道。作者简介宋才飞,时年八十,从事压铸五十余年,历任上海市铸造协会有色压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铸造学会压铸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最新著作Ⅸ中国压铸过去现在将来》论丛,由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编印出版。电话\传真021—56886242电子邮件.son2cai fei @ yahoo.com .cn.网址.http://i .cn.yahoo.com /songca—i f—ei.1 5.

篇二:新一百年计划

“一个梦想引领、 三大自信保障、 一条路线落实”——通过解读《时事报告》 浅析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及施政措施主讲教师: 李卫成同时欢迎大家光临我的空间86335465 1 51 531 1 2789 梦想与路径形势与政策考核要求上课方式《形势与政策》 在大一大二两个年级开设, 以专题形式上课, 每学期学习二个专题, 大二年级共开设四个专题。考核方式该门课程每学年考核一次, 即每学年学完四个专该门课程每学年考核题后考核, 实行百分制。

  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 、 考勤与课堂表现。

  其中迟到、 早退不超过3次、 旷课2次以上直接定为不及格, 旷课一次扣20分,迟到一次扣5分。2、 服务学习占: 30%3、 论文: 70%次, 即每学年学完四个专 本学期学习的专题内容1、 罗金凤、 马欣欣: 浅析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影像22、 王岳喜、 李卫成: 解读《时事报告》 大学生版王岳喜李卫成解读《时事报告》 大  一、 《时事报告》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 受教育部社科司、 思政司委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 二、 帮助我们正确分析时代与形势的发展, 了解和把握更多的社会热点问题。 三、 顺应形势与政策的发展、 找准目标、 做好定位。时代的大发展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 最大上限,时代的大发展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 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 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 影响具体而深远。民国时期最著名的商人、 身体力行实业救国的张謇(被票选为民众最敬仰的人物) , 1926年临终时留下这样的遗言: “不幸而生中国, 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 四、 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 深刻的理解力, 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与能力, 实现自我大发展。

  (针对大一新生, 大二跳过不重复讲)为什么要学习“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 201 4-1 0-265  你知道中国梦吗? 你认为中国梦和你个人有什么关系吗? 憧憬一下实现了中国梦的中国是什么样子?  教育部2013年6月 5日 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201 2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

  2012年有关十八大的流行热词引起大家的关注, 其中第一个词就是“中国梦”中国梦” 。 新华网 2013年06月 18日 报道,议赞扬支持议。

  赞扬、 支持、 期待者有之; 曲解、 疑虑、 甚至敌意者也不少。

  “中国梦” 在国外舆论界已形成了激烈争论态势。“中国梦” 引发全球热曲解疑虑期待者有之甚至敌意第一部分 “一个梦想” 引领201 4-1 0-26201 4-1 0-2677 请看调查结果: 84. 8%的中国公众认同目前阶段存在“中国梦” 。

  67%的中国公众认为, 与以往各个时期相比, 当前的中国是最容易实现梦想的历史时期。201 4-1 0-26201 4-1 0-2688 二、 中国170多年的追梦之旅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明, 长期居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

  据有关学者测算, 直到18世纪末期, 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 相当于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但近代以来, 在西方坚船利炮的侵略下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侵略下, 中华民族遭受了深重苦难、 付出了重大牺牲, 辉煌不再, 尊严难立, 中华儿女也从此开始了百年“中国梦” 的辛苦求索、 艰难追寻。付出了重大 中华民族的昨天, 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 。---寻梦如铁。寻梦 1.折戟沉沙之洋务运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军” 梦创办军事工业——求强 一场甲午战争, 割地赔款。

  覆灭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军” 梦, “中国梦” 胎死腹中。 2.出师未捷身先死之百日维新运动——资产阶级中上层的“宪政梦” 3.革命尚未成功之辛亥革命——半途夭折的“民主共和梦”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中华民族的今天, 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逐梦沧桑。---逐梦 4.曙光再现之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复兴的奠基之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再过四十五年, 就是二千零一年, 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 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中国应当这样。

  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 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大的贡献。

  而这种贡献, 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

  这使我们感到惭愧。

  ”---毛泽东1956年《纪念孙中山先生》在过去个长时期内 5.康庄大道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复兴的胜利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 终于找到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的道路, 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

  ”---习近平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是我们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的明天, 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圆梦会有时” 。

  --圆梦  “自1840年以来, 我们持续奋斗, 在中国大地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大家都能感到: 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 我们现在比历史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习近平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非凡历史———— 追梦的历程追梦的历程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要建设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 我估计要花100多年1840年1921年1949年1961年百年屈辱百年渴望掀开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新篇章1984年实现翻两番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三、 “中国梦” 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 1. 1. “族复兴、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族复兴、 人民幸福、 社会和谐, 中华民族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作出更大贡献。

  。

  ————五位一体五位一体“中国梦中国梦” ” 的本质内涵: 是实现国家富强、 民的本质内涵: 是实现国家富强、 民中华民族对世界 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基本内涵基本内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梦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人民梦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保障, 不断提高国家梦社会主义中国更加繁荣富强 2.“中国梦” 的时代特征:“自强梦” —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复兴梦” —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幸福梦” —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和谐梦” —更为重视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特征”“和平梦” —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和平共处特征”(以德服人)  3. 3.中国梦三部曲:中国梦三部曲:简单的来说简单的来说————““双百一实现双百一实现” ”  第一部曲第一部曲——100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用 用2020年时间,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年时间,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  第二部曲第二部曲————再花再花3030年时间, 到新中国成立年时间, 到新中国成立100100周年周年, 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  第三部曲第三部曲—大复兴。大复兴。—在整个在整个21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 四、 实现中国梦路径四、 实现中国梦路径 1 1、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色社会主义道路。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中国特 2 2、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3 3、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基本国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人均年消费石油:2桶多VS22桶军备竞赛对外输出革命坚持科学发展、 自主发展、开放发展、 和平发展、 共同发展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民族精神神时代精神56个民族, 13亿多人紧紧凝聚小岗村的红手印“深圳速度” 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二部分 “三大自信” 保障 一、 “三大自信” 的提出: 1、 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 2、 习近平同志又于2013年1月 5日 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 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 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研讨班 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 全党同志要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3、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强调“三大自信” , 并以实际行动体现之。

  (彭丽媛出访着民族品牌的民族风服饰)全党同 二、 “三大自信” 的重要意义: “自信源于所拥有的一切基础和实力” , 中国的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体系和社会主义制度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自信” 必将“自信” 必将成为凝聚力量、 攻坚克难,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  1、 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和实践探索建立、 发展起来的, 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道路。它以(科学) 发展为主线,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力, 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实现了粮食“九连增” , 取得了神十升天、 天宫交汇、太空授课、 蛟龙潜海、 航母入列等世界瞩目的成就; 它以公平为保障, 不断推进着城乡一体化进程、 完善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创新着社会管理体制; 它以和平为基调, 睦邻友好、 合作共进,不断践行着“和谐中国” 、 “谐和世界” 的美好理念。实现了  2、 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 真理的力量是巨大的。

  马克思说: “一旦理论的阳光照射德国, 德国这个高卢雄鸡就会引吭高歌” 。

  马克思还说: “理论只要彻底, 就会征服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它帮助我们探索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路, 取得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成就, 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它指导我们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 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 要清正廉洁、 勤俭节约; 它引领我们走和平发展、 改革开放、 实干兴邦的发展之路, 以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精神指引着我们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 3、 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这就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 创造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 ,集智聚力克服了汶川之灾, 破解了航母之谜, 登上了广寒之宫; 它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这就有利于攻坚克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继续创造粮食“十连济可持续增” 的佳绩; 它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有利于增强党的凝聚力、 向心力和战斗力, 共同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现国强民富; 它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国家统一; 它的基层民主制度, 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保持基层活力、 加强社会管理, 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山之言—台湾导游亲口所言展续粮食连  提问: 有了这些, 是不是我们就一定能够闭着眼睛、 躺在床上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中国梦” 的美梦呢? 不能! ! ! 为什么? 一则, 梦有好坏之分, 有“美梦” 也有“噩梦” , 如何趋利避害? —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噩梦” 出现?则梦有好坏之分有“美梦” 也有“噩梦”如何趋 二则, 任何理论构想、 设计(无论多么科学、 完美、 无暇) , 必须要“落地” 、 “落实” 。

  —靠什么? 所以 第三部分 “一条路线” 落实 一、 “噩梦” 的致因(祸根) —“内” 、 “外” “内” : 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 (本人认为就此两点, 其他的诸如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不过是这两者的衍生品或者说是必然结的衍生品或者说是必然结果) 原因: 1、 官僚主义→ 腐败-举例, 近来的反复成果显示, 涉腐官员无一不公权私用, ←官本位思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官僚主义作祟!官僚主义公权私用利益固化腐败既得利益团体 官僚主义所导致的利益固化进而形成的既得利益团体, 必将反作用于官僚主义本身—加深其危害、 增深其程度其程度, 扩张其影响扩张其影响既得利益团体攫取利益范例合法范围, 从而对改革产生最大的阻力; 而这也正是中央领导同志最近强调的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重大意义之所在!(未必合理)违规不违法违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个别职位的近水楼台地位高考录取分数的地区差异公权私用行政乱作为乱用职权 中石化总部办公楼内部豪华装修垄断国企利益集团。

  我国的垄断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世袭的利益群体, 这些垄断行业不仅千方百计地不让其它社会资本进入,就连招工有的也只招他们的子弟, 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 甚至世袭的、 阻碍社会收入分...

篇三:新一百年计划

丰泽区“十四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 目录 前言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面临形势 1.科技创新“双风险”交织叠加带来的新挑战 2.创新发展“双转型”的新趋势带来的新要求 3.国家科创“双规划”的新谋划带来的新机遇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重点科技领域 (一)高端装备制造 (二)软件信息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 四、主要任务 (一)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二)汇聚科技创新要素 (三)提升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五)完善科技创新发展机制 (六)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七)提升区域创新文化 五、重点工程 (一)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壮大工程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工程 (三)军民科技深度融合示范工程 (四)科技成果转化工程 (五)科技金融创新融合工程 (六)知识产权提升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落实科技创新资金投入 (二)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 (三)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 (四)加强规划评估和动态调整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进一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 一个五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强调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发展顶层设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治理能力,推动丰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与“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整体部署,编制丰泽区“十四五”科技发展和创新驱动专项规划。规划基期为 2020 年,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丰泽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模式,为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全力促进科技创新提质增效,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十四五”跨越发展提供了全面有力支撑。

   1. 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十三五”时期,丰泽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基础先行,不断完善创新政策体系,优化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促进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在产业培育、创新环境和人才集聚等方面为科技发展与创新驱动提供精准支持。《丰泽区实施科技领航计划的若干措施》(泉丰委〔2019〕12 号)、《丰泽区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试行办法》(泉丰政综〔2020〕2 号)等一系列创新政策文件的制定和出台,有效地促进了我区高新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创新环境,解决了创新人才实际困难,加快创新创业资源集聚,激发区内创新活力,为丰泽区新兴产业规模的扩大、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技术创新的进步提供了制度保障。

   2. 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十三五”时期,丰泽区规模以上工业 R&D 经费投入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 2016 年 1.95%平稳增长至 2019年的 5.24%,五年间获得省级科技奖 1 项、市级科技奖 2 项、 专利奖 3 项、政府企业创新奖 1 项。累计专利授权数共计10598 件(其中发明 1283 件、实用新型 6005 件、外观 3310件),专利授权总数较“十二五”期间增加 193.9%。智慧丰泽(一期)PPP 项目 2016 年开始建设,2018 年开始运行,是全市首个区县级大数据中心,获中国信息协会授予“2020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2017 年成功评为泉州首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形成了以“人才+资本”服务周边产业转型为特色,融汇“创新、创意、创业”的“丰泽双创模式”。

   3. 新兴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十三五”以来,丰泽区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以泉州软件园、海西电子信息产业育成基地、华创园等园区为载体,集聚了软件信息、数控装备、文化创意和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其中泉州软件园成为泉州市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核心园区,已入驻联誉信息、兰台、毅通软件等 131 家软件企业,涵盖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系统集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引进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业研究院、天津大学泉州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泉州)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等优质创新平台。全区软件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全市占比超 60%,综合竞争力指数居泉州市前列。 建设华侨大学(丰泽)创新创业园,培育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挥华创园政策、服务的“溢出”效应,吸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向华侨大学周边聚集。初步形成了软件信息、工业设计、检验检测、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有效服务泉州制造业发展,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发展格局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

   4. 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在政策支持和引导下,丰泽区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显著增长,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十三五”期间,丰泽区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12 家,全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36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145 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 36 家。

   5. 创新载体建设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丰泽区不断强化创新载体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良好。一是创新创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现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为1家、3家、6家,国家级、省级、市级众创空间分别为 6 家、12 家、22家(我区数量居全市第 1 位)。二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拥有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为 1 家、11 家。福建(泉州)哈工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南京大学环保产 业研究院、天津大学泉州集成电路及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泉州)特种机器人研发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落户丰泽,为丰泽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服务型制造平台带动作用凸显。现有讯网、品尚金融、六合儿童等 3 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国信、中纺检测、讯网、品尚金融等 4 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涵盖技术、检测、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助推我区中小企业发展。

   6. 创新人才支撑日益增强 丰泽区科教创新资源丰富,区内汇聚华侨大学等 6 所优质高校及各类产业服务和研究机构 20 多家,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哈工大工研院等“大院大所”的建设,强化了丰泽区对高层次人才的承载能力和培育能力,借助研究院“娘家”强大的院校资源,本土企业精准招引硕博创新人才,丰泽区逐步成为全市高端人才聚集和科技创新的高地。同时,丰泽区积极落实“人才港湾”计划、“筑巢引凤”计划,建立 5000 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和 10 个人才工作联系点,搭建市级以上人才平台 196 个,区内布局建设 9 个区域性“人才之家”,其中 5 个入选市级“人才之家(社区)”,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十三五”期间,丰泽实现了高质高效的人才队伍打造目标,新增国家“万人计划” 科技创业领军人才 2 人,省级各类高层次人才 133 人,市级高层次人才 684 人,科技特派员 47 人,工匠型高技能人才900 名、创业团队 80 个,泉州工匠 2 名,建立“丰泽工匠”认证指标体系,完善配套激励措施,不断壮大我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二)面临形势 1.科技创新 “双风险”交织叠加带来的新挑战 科技创新发展跨界融合、底层延伸、基础迈进的新趋势,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给企业带来技术层面的挑战。当前,全球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空间技术等颠覆性、战略性技术在不断发展,产业变革处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许多科创型企业更将面临市场与价格的双向压力。在非技术层面,现代技术迭新不断加速重构了全球创新版图,多节点、多中心、多层级的“块状”全球创新网络正在形成,给科技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竞争压力,一个自主、安全、可控的科技创新体系亟需加速构建。“双风险”交织下,丰泽区多数企业由于技术更新转化慢、企业组织管理难度大、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仍无法适应新技术、新市场以及顾客需求的高速变化的趋势,加上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慢,科技成果转化程度不足,换道 超车缺乏强大驱动力,更需适应发展需要,及时合理规划,下好创新发展“先手棋”。

   2.创新发展 “双转型”的新趋势带来的新要求 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研发和创新管理范式转变。随着海量数据的出现,研究与开发正在向“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的范式方向发展,基于数据驱动的新动能正日趋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为当前的创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在创新管理上越来越以“数据为中心”进行思考、设计和实施,技术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也越来越依赖于对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处理。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使数字经济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不断从消费向生产,从线上向线下拓展,传统行业加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使科技创新日益向“扁平化”、“深化”、“极化”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三者的边界更加模糊,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周期不断缩短。丰泽区作为泉州首个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拥有全市一半数量的本科高校及国家级孵化器、六分之一数量的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科创资源要素密集度高于全市其他县市区。但目前丰泽区也存在传统产业不强、新兴产业规模小、高端科创平台人才资源相对匮乏、高科技企业创新引领作用不足、科创转化 能力不强等问题。在面临创新发展“双转型”的新趋势时,如何利用自身区位优势补足短板,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区内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引进高端创新人才,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推动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将成为丰泽区当前重要又迫切的任务。

   3.国家科创 “双规划”的新谋划带来的新机遇 《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与《泉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作方案》的出台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省市科技事业的发展,显著提升了省市整体科技水平。当前福建省以及泉州市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从科技规划到科技创新规划,从立足眼前到兼顾长远,从“象牙塔”到创新全链条,从局部示范到多层次推进,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融入世界,作了全面部署,特别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为丰泽科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丰泽区未来要进一步将自身科技创新发展更加紧密地置于福建省、泉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中,加强与泉州市规划衔接,既要落实好泉州市战略使命,也要依据丰泽区实际情况沿着泉州市战略方针推进丰泽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泉州市“十四五”总体战略部署,准确把握科技创新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中的新使命、新定位,系统谋划创新驱动、追赶超越的目标思路,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继续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低质低效生产向质量品牌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等“四个转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完成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知识产权运用、人才团队引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等“七大改革任务”。推动丰泽区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模式,打造丰泽区科技创新新发展形态。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进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项目带动,促进优势产业高端集成 发展,持续扩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限度释放丰泽区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调整一切不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生产关系,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坚持开放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合作创新,精准选择合作创新领域,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搜寻外部可能的创新源并加以充分利用,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效。

   坚持人才驱动。统筹各类创新人才发展和完善人才激励制度,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深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加强科研生产一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三)发展目标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初步形成创新型经济格局,培育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创新主体竞争活力不断提高,创新体系高效协同,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有效助推我区传统行业创新转型升级。

   到 2025 年,实现: —创新主体数量持续增加。加大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力度,促进创新型企业群体加速壮大,国家高技...

篇四:新一百年计划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下的中柬教育协同目标探析 [提 要]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来提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中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教育协同指明了方向,定下了目标,需要在“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上高质量推进。

  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剧烈演变,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正加速布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疫情防控、突发事件、区域冲突等全球性问题对人类社会和文化交流带来的影响波谲云诡,我们面临的激烈竞争前所未有。

  截至 2022 年 3 月 23 日,中国已经同 149 个国家和 32 个国际组织签署 200 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规模最大的合作平台。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来提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要求,擘画出“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的新图景。同时,这也为中柬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教育协同指引了方向,定下了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为实现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中柬教育协同高标准建设的“硬联通” 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的“硬联通”。柬埔寨是最早对“一带一路”表示赞同和进行合作的国家之一。2016 年 10 月,中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倡议与柬埔寨“四角战略”以及《2015—2025 工业发展计划》《柬埔寨教育2030 路线图》等高度契合。因此,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柬教育协同高标准建设既是新发展阶段的基本要求,也是中柬教育协同发展到今天所必须提升的内在驱动,而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的援建成为教育建设合作“硬联通”的具体体现。

  中国对柬埔寨的援助从 1956 年开始后一直延续至今。不仅跨度时间长,而且受柬埔寨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大;援助模式也从早期无偿援助为主转变为以提供优惠贷款为主,从而带动投资和双边贸易合作等以促进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从 2003 年开始,中国对柬埔寨援助的重心转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公共建筑、道路桥梁和水利工程等偏重于生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而在与普通民众所关心的民生工程上偏少;援建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而民间力量有限;援建的标准以国内为主而与柬埔寨实际建设标准存在偏差。在中柬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以来,中国在关乎柬埔寨民生工程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援建上,成绩斐然。柬埔寨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基础设施等在整体上与东盟国家有一定差距。近年来,中国援建的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主要有:桔井大学(包括教学楼、阶梯教室、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等,以及食堂、农机实习、设备用房等 11 个单体建筑及相关室外工程,总面积约 6650 平方米);柬埔寨教育环境与设施改善项目(项目覆盖金边、干拉、磅湛三省 27 所学校,将建设 23 栋教学楼、17 栋实验办公综合楼、1栋宿舍及足球场、篮球场、水井等基础设施,并提供部分教学设备、 家具和供水设施);“丝路学校”项目(包括柬埔寨24 省市内 35 所学校 239 间教室、140 卫生间及 24 处教师宿舍 72 房间);暹粒省荔枝山国父国母中小学校舍项目等等。 这既是在实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有关“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的具体体现,也是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教育领域“要夯实发展根基”的基本保障,更是“民心相通”的“硬”保障。

  柬埔寨“四角战略”的第四个战略四角形是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其中的第一角就是加强教育质量。而解决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寻求外国援助,帮助提供教学器材、图书馆和实验室,为学生建宿舍,特别是女生宿舍。随着中国对柬埔寨教育、文化、农业、医疗等领域的综合性援助的延伸和中柬教育协同的深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硬联通”不仅打下了“软联通”的基础,而且为“心联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稳固的根基,高标准势在必行。首先,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中国形象的 “硬”展示和“软”提升。外国援建的项目在柬埔寨比比皆是,这些项目不仅帮助柬埔寨发展了经济、提升了基础设施水平和方便了民众,其质量优劣更是相关国家国家形象的直接比拼,成为各国“讲故事”的直接窗口。而西方国家在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援助相对较少,这为我们在教育基础设施方面的高标准建设不仅提供了树立中国标准的机会,而且可持续在柬埔寨几代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尊重柬埔寨教育方面的现实需要。柬埔寨《四角战略》《全国战略发展规划》《教育战略规划》《高等教育 2030 政策愿景》《高等教育政策 2013》《柬埔寨发展、就业、平等和效率的矩形战略》《2019—2023 年教育战略计划》《2024—2028 年教育战略规划》《柬埔寨高等教育路线图——2030 及更远》《通识教育与技术教育的课程框架》等一系列战略规划文件,其内容几乎都涉及到教育基础设施和提升教育质量,显示了迫切需求的愿望。在中柬“一带一路”合作框架指导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援建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既是中柬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到行动,从愿景到现实的具体体现,更是为构建中柬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发展动力的基石。再次,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符合柬埔寨教育促进经济和社会繁荣的技术时代的基础。根据《柬埔寨教育 2030 路线图》,“柬埔寨的国家教育愿景是通过开发知识渊博、能力强、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有技能、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有创业精神,有高尚的道德标准,有团结统一的民族愿望……柬埔寨的 2030 年课堂愿景:柬埔寨的学校教室将逐步转变为智能教室,配备良好的教育和技术资源,为所有人提供精心组织、安全和有利的学习环境”。而要达到这样的愿景,没有高标准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技术,根本无法达到。中国援建的柬埔寨各级各类学校,不仅充分考虑到柬埔寨的现实需要,还结合柬埔寨教育愿景,满足其未来发展要求。所以,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是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也是必须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最后,是打造“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教育合作样板工程的需要。教育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中国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的援建,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不宣扬任何意识形态或价值观,有的是实实在在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如援建的桔井大学,不仅为柬埔寨东北地区开展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弥补了柬埔寨教育资源的不足,而且对培养高端现代化技术人才、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起着不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示范效应显而易见。

  二、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可持续的“软联通” 可持续是“一带一路”包括教育规则标准在内的“软联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关于编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规划纲要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已满五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硬联通”是过去五年的重点,而向规则标准“软联通”的转变则是当下或者今后合作的重心。相比较于教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硬联通”,规则标准互联互通的“软联通”则更紧要、更持久、更具挑战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所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核心内涵,中柬在教育规则标准“软联通”高质量发展协同上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确保中柬在教育上的可持续互联互通。

  首先,在国际规则标准的“软联通”建设方面亟须加强教育合作。“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既是推动沿线各国务实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多边合作平台,也是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的国际合作机制。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区域冲突、文明冲突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全球经济秩序进一步失衡、多边主义严重受挫,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体系正在重塑,规则标准建设亟待加强。教育作为直接沟通的有效途径,需要中国在对柬埔寨教育 援助及协同上要加强除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华文教育之外的更广泛教育交流与合作,为中柬培养更多高级综合型人才。这样,中柬在规则标准上才能够更好地排除外部干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和高质量发展。

  其次,柬埔寨各级各类教育是较为开放和多元国际化的,加强教育规则标准建设是更好服务中柬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需要。目前,我国在柬埔寨有比较完整的华文教育及师资培训体系,在华文教育规则标准制定参与上不可替代,但却缺乏对柬埔寨本土文化、风俗和教育差异的深入调研,从而使华文教材、 培训内容、规则细则等方面与柬埔寨实际有不少出入,严重影响了高标准的落地。而在柬埔寨各级各类本土教师的教育、培训等体系中, 我们的参与和影响则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虽然目前在“一带一路”合作的背景下有所加强,但离影响甚至参与其各级各类教育规则标准制定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基于教育或者教育之外的规则标准“软联通”的建设。

  再次,要加大柬埔寨高层次人才来华留学的比例,为规则标准的可持续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在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生源结构不断优化、中国政府奖学金吸引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教育部出台了《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文件,依法依规保障来华留学质量提升,保证了包括柬埔寨来华留学生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随着奖学金向“一带一路”国家倾斜,来华柬埔寨留学生开始向除学习中文之外的医学、工学、经济和管理等发散,成为柬埔寨国家战略人才和人脉储备的重要渠道,为中柬规则标准“软联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

  最后,要警惕西方所谓“规则破坏论”炒作,建构包括教育在内的可持续规则标准话语权。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通过教育援助,“不仅影响着柬埔寨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才培养这一核心活动来提升这些国家在该国乃至东南亚区域的影响力”。所以,一些西方国家炒作中国所谓“规则破坏论”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不希望中国在柬埔寨教育援助上取得话语权,不希望中国参与到柬埔寨教育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因为“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是更好的规则标准建设者和遵循者,介入了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让中国介入的包括柬埔寨教育在内的领域。所以,我们需要在教育规则标准上有更高的标准,才可能有更好的可持续协同的机会。

  三、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惠民生的“心联通” 惠民生是中柬教育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心联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民心相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的基础。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谈到“一带一路”时认为,“人民之间的交流是增进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关键,政党、立法机构、金融机构、教育机构、青年之间要进行更加密切和有效的交流,以构建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交流网络”。印证了“心联通”的重要性。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除了对柬埔寨教育基础设施援建外,孔子学院“中文+”教育理念也在柬埔寨实践,柬埔寨第二所孔子学院马德望大学孔子学院(由马德望大学和中国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共同建设,2019)和第三所孔子学院柬华理工大学职业教育孔子学院(由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与柬埔寨王国柬华理事总会、柬华理工大学合作建设,2021)相继成立,既可以进一步增进中柬教育协同、中柬文明互鉴,深化两国人民友谊、密切两国文教领域合作,也可以在中柬民间外交、民间交流上发挥积极作用。为满足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中国企业在柬埔寨投资发展的人才需求,中国-柬埔寨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柬埔寨职业教育合作联盟、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柬华师资培训中心等一大批人才培训类机构应运而生,不仅为柬埔寨培训了大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而且缓解了中资企业的人才...

篇五:新一百年计划

石家庄市新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草案) 2021 年 2 月 前 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华区进入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经济强区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经济政治形势新特点、新趋势,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推动“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本规划纲要依据《中共新华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四五”期间新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主要任务,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新华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区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展望到 2035 年。 目 录 第一篇 新起点 新目标 ................................ ...... 1 1 第一章 坚实发展新成就 .................................... 1 一、综合经济实力在坚实发展中显著增强 ................... 2 二、创新驱动活力在转型升级中有效激发 ................... 3 三、城区承载能力在综合创建中显著提升 ................... 3 四、生态环境质量在强力治理中明显改善 ................... 4 五、营商环境质量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优化 ................... 5 六、群众幸福指数在统筹兼顾中大幅提升 ................... 6 七、平安新华建设在社会治理中扎实推进 ................... 7 第二章 率先发展新形势 .................................... 9 一、面临的形势 ......................................... 9 二、问题和挑战 ........................................ 10 第三章 科学发展新目标 ................................... 13 一、指导思想 .......................................... 13 二、基本原则 .......................................... 14 三、发展目标 .......................................... 15 第二篇 新征程 新任务 ................................ ..... 20 第四章 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 20 一、优化发展空间布局 .................................. 20 二、打造国际现代化商贸物流中心 ........................ 25 三、构建全方位现代金融中心 ............................ 28 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新格局 ........................ 29 五、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31 六、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 35 七、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 35 第五章 提升城市品质,打造高质量省会中心城区 ............. 38 一、打造“魅力新华”名片 .............................. 38 二、打造“智慧新华”名片 .............................. 39 三、打造“人文新华”名片 .............................. 40 第六章 强化科技创新,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44 一、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 44 二、大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45 三、大力优化创新生态 .................................. 46 第七章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依托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 ..... 49 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 49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49 三、扩大有效投资 ...................................... 50 四、大力促进消费升级 .................................. 50 第八章 构筑绿色生态新城区,宜居宜业新家园 ............... 52 一、强化环境保护和治理 ................................ 52 二、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 54 三、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 56 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58 第九章 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现代化新城区 ................... 60 一、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 .............................. 60 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 63 三、全方位加强重点领域对接合作 ........................ 64 第十章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 66 一、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 66 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 68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 69 第十一章 着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构筑和谐发展新局面 ....... 70 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70 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 72 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76 四、全面推进健康新华建设 .............................. 77 五、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 ................................ 79 六、完善其他领域民生事业 .............................. 81 第十二章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扎实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83 一、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83 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83 三、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 ................................ 84 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 84 五、加强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 85 第三篇 新机制 新保障 ................................ ..... 87 第十三章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切实营造良好政治、法治和社会环境 ....................................................... 87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 87 二、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 88 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88 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 88 五、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89 六、加快法治新华建设 .................................. 89 第十四章 建立规划实施新机制,形成规划实施新保障 ......... 91 一、加强统筹协调 ...................................... 91 二、强化规划衔接 ...................................... 91 三、完善配套保障 ...................................... 92 四、注重评估管理 ...................................... 92 五、推动规划落实 ...................................... 93 六、强化政治监督 ...................................... 93 — 1 — 第一篇 新起点 新目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新时代全面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的关键五年。制定“十四五”规划,必须坚持政治站位,认真总结经验,深刻把握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全区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第一章 坚实发展新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各种困难矛盾的考验,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前所未有冲击,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批示精神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发展为动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 — 2 — 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区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区上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开启新时代“产城融合、宜居宜业”魅力新华建设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综合经济实力在坚实发展中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雄安新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合理增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截止 2020年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 460.4 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2 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 36.6 亿元,是“十二五”末的 1.3 倍;服务业增加值实现 419.3 亿元,是“十二五”末的 2.7 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277.6 亿元,是“十二五”末的 1.4 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 45346 元,是“十二五”末的 1.4 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两个翻番”目标全面实现。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第一抓手,谋划建设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层次高的大项目、好项目,石家庄新华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产业园区挂牌运行,斯特龙幕墙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中控系统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顺利投产,中关村创业大街、天河商业广场等一批项目建成投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 3 — 二、创新驱动活力在转型升级中有效激发 “十三五”期间,始终坚持产业立区的发展导向,明确了“2+2”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由“十二五”末的 73.9%增长至91.1%,服务业成为新华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断融合,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19 年科技创新能力跃升至 A类县(区),排名全省第三、市内区第一。大力实施科技型企业倍增计划,五年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221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043 家;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 274 项,专项资金 1.1亿元。截至 2020 年底,全区共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 3 家、国家级星创天地 2 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1 家、院士工作站 6 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7 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10 家、省级研发机构2 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1 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 家、省级众创空间 6 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7 家、市级众创空间 12 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3 家、市级创新平台 22 家。

  三、城区承载能力在综合创建中显著提升 “十三五”期间,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以工匠精神建设城区,以绣花功夫管理城区,全面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城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市委 1 号工程中央商务区建设进展迅速,新华集贸市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民族路商业步行街被商 — 4 — 务部列为第二批“全国示范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全力推进旧城改造提升“十大工程”,累计投资 2.8 余亿元,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315 个,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197 万平方米,惠及居民 8 万余户;大力推进“串改并”,改造供热管网 639.3 万平方米,供热效果连年提升;新建道路 9 条,实施 13 条道路排水设施改造,消除了存在多年的大马村黑臭水体,封闭了影响交通的中华北大街快速路南高基路口;启动了柏林庄、西三庄等 9 个村城中村改造,实施了二中宿舍等 12 个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工作全市领先。建成全国首个“家风家训”主题公园,全省最大、全市唯一的党建主题公园和国防教育示范街,高标准建设了民族路商业步行街和清真寺民族风情步行街。城区管理更加精细,“红黑榜”机制、数字城管系统等模式有效实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被评为首批“省级文明城区”。

  四、生态环境质量在强力治理中明显改善 “十三五”期间,围绕“煤、车、尘、企、烟”问题,精准发力,铁腕推进,始终保持大气污染防治高压态势,实施“气代煤”7698 户、“电代煤”291 户,清洁取暖实现全覆盖。2020年 PM 2.5 平均浓度 59 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 7.8%,优良天数189 天,同比增加 33 天,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6.04,同比下降 14.2%,改善率市内四区第一。狠抓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治“散乱污”企业 322 家,辖区“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对 13 家涉 VOCs 排放工业企业进行提 — 5 — 标改造,北方油墨、东源羊绒实现退城搬迁;重点区域内 132家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67 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在建工地 PM 10 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设施全覆盖;治理重型柴油车 504 辆,淘汰黄标车和国三重型柴油车 1.7 万余辆。突出抓好水源地污染隐患整治、加油站双层罐(或防渗池)改造、医疗废水排放监管、危险废物监管、...

篇六:新一百年计划

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汇编(17 篇) 目录 1.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3 2.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8 3.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10 4.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17 5.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22 6.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26 7.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29 8.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32 9.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36 10.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39 11.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42 12.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45 13.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48 14.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50 15.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52 16.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56 17.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 58 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这次结合召开庆“八一”军地座谈会,我们邀请 xx 市党政领导来到 xx,在野战条件下过“军事日”,主要考虑就是为了更好地感受部队生活、加强沟通了解、增进军地感情。xx 书记、xx 市长和军分区领导对这个活动也非常重视,亲自过问、多方协调,活动本身就体现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和深厚的军地情谊。刚才,xx 市各位领导冒着酷暑观看了课目演示、参加了实弹射击、参观了野战设施,现在又和驻 xx 部队领导一起,共话军地友情、共商双拥大计,我感到非常有意义。首先,我代表 xx 党委首长和全体官兵,对各级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刚才,听了 xx 书记的讲话,我们很受启发、很受鼓舞。我到 xx 部队接近八年了,xx 市双拥工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总的感到,我们 xx 一直有着很好的拥军传统,关心国防事业、支持军队建设的氛围非常浓,措施也非常实。从市里到各县区,从领导班子到职能部门,工作都很主动、很得力、很辛苦,形成了“立体支前、深度拥军、一体联动”的拥军经验和“政府帮扶部队特困官兵、部队帮扶驻地特困军属”等很多有特色的做法,为部队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年以来,xx 市在新一届党委班子领导下,军政军民交流更 加密切,拥军优属工作更加活跃。xx 书记一到任就带队走访慰问驻 xx 部队,在我们 xx 承办 xx 等大项工作上,书记、市长都非常关注,给予了大力支持,对拥军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都让我们非常感动。在此,对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们的无私支持和关心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九大特别是十九大以来,我们国家和军队建设出现了新局面、新气象,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风险并存,这种形势下,双拥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我理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坚强领导,而要维护党的坚强领导,一靠经济建设,二靠强大国防;一个是富国,一个是强军。国富才能军强,军强方可卫国。这两个方面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要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就必须依靠密切的军政军民团结,就必须发挥双拥工作的特殊作用。所以说,双拥工作责任重大、大有可为,我们没有理由做不好,也不能做不好。我感到,一名领导干部,就应该始终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看待和把握双拥工作,作为党委领导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既要在重大问题上亲力亲为,又要在具体落实上跟踪问效;既要协调军地共同努力,又要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支持,共同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当前,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赋予了双拥工作新的内涵。如何适应形势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拓展新内容、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是需要我们领导干部认真研究思考的一个现实 课题。结合这几年工作实践,我感到,当前双拥工作应该突出四个重点: 一是把增强国防意识作为重点。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精神力量。从我们部队有些工作来看,社会上国防观念不强的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当兵冷、征兵难和涉军维权难等现象还比较突出,这里面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还是国防意识淡化,有的地方群众支持国防建设、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还不够高,依法服兵役、为国尽义务的责任感还不够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措施,在维护部队形象、国防教育引导、拥军实践引领、舆论环境熏陶等方面,加强军地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强化全社会的国防意识。

   二是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点。社会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稳定,什么都干不成;没有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是军地双方共同的政治责任。当前,自然灾害难以预测、社会事件燃点低爆点多、网络舆情容易失管失控,和谐 xx、平安军营建设成为军地领导共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双拥工作的重要领域。特别是在联防联治、抢险救灾、应急处突和重大安保等方面,如何实现信息及时共享、行动实时协同、军地综合用力,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思考。

   三是把促进“两力”建设作为重点。这“两力”,一个是服务生产力增长,一个是服务战斗力提高,也是我们抓双拥 工作的基本方向和中心任务,这个原则什么时候都不能偏移。这方面,我觉得,军地双方都应该紧紧围绕“两力”建设,推动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长,不断探索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努力构建军地资源共享、良性互动、互惠双赢的发展格局,使国防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更有力的支撑,经济建设从国防建设中获得更可靠的保障。

   四是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我感到,双拥工作是个大事,也是个具体事,有时候很琐碎。不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双拥工作就没有支撑,就不会有好的效果。作为领导干部,既要善于加强宏观领导,推动面上工作发展;又要善于做好具体工作,把军地的需求愿望一点点变为现实。作为我们部队来讲,主要还是发挥组织严密、突击力强等优势,积极支援地方重大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力所能及为驻地解决现实问题。同时,地方也应加大政策拥军、社会拥军力度,在干部转业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干部子女入学等问题上提供更多的优惠条件。

   以上四点认识,是我通过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战斗力建设实践,对军民共建和双拥工作的一些思考,与各位领导一起做个交流,不一定很全面、很准确,但我觉得这几点还是非常重要的。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拥政爱民这个光荣传统,继续秉承“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父母”这个理念,在集团军 和驻潍部队中叫响“热爱 xx、建设 xx、奉献 xx、保卫 xx”的口号,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我们 xx 部队不仅是党的军队、国家的军队、人民的军队,也是 xx 人民的军队。支持地方发展,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也是我们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请你们多赋予任务,我们共同把地方经济建设搞上去、把部队战斗力提上去。同时也恳请 xx 市各位领导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帮助我们,积极协调解决矛盾困难,为部队建设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最后,衷心祝愿 xx 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更大成绩,祝 xx 市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祝驻 xx 部队各级领导和全体官兵节日快乐!谢谢大家! 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八一”座谈会,共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5 周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代表市 xx 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 xx 局的各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共建单位 xx 医院以及 xx 系统全体军转复退军人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今年来,xx 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深化xx 建设,以”xx”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 xx 建设和管理。今年由我局负责实施的 xx,经过全局上下半年来的奋力攻坚,至 xx 月底共完成 xx,占年度计划 xx%。一大批事关 xx 发展大局、关系民生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如 xx 等都取得了很好的形象进度。同时,行业管理也取得明显成效,xx保持平稳发展,xx 符合调控预期;xx 监管得到进一步加强;xx 运行平稳,xx 大幅提升。围绕庆祝建党__周年开展了丰富的”xx”活动,党的各项工作也获得丰硕成果,治理”慵懒散”等效能、廉政建设也使绩效工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得到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好评。这是全系统干部职工特别是军转复退军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更与各单位的关心和支持分不开。

   今年来,我局与 xx、xx、xx 等单位深入开展了丰富的共 建或联谊活动,延伸了双拥的内涵。全系统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为推动全局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体现了革命军人的优良传统,展示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在此,我再次向你们表示感谢! 下半年,xx 工作依然面对着诸多复杂问题,形势多变,特别是 xx、xx 等关键工作,仍需我们全身心去应对、去克服、去解决,迎难而上,这对全局上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发扬革命军人吃苦耐劳,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在各自岗位上为 xx 发展再立新功。

   最后,祝 xx、xx、双拥办以及 xx 系统全体军转复退军人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祝 xx 全体官兵节日快乐!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在“八一”座谈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热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5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大会、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 xx 多万各族人民,向军区、军区空军、xx 市军区、武警 xx 市总队的各位领导,向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全体指战员、武警官兵、预备役军人和广大民兵,致以节日的祝贺,向军队离退休干部、革命伤残军人、转业复退军人以及烈军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战斗业绩的人民军队。xx 年来,人民军队始终与中华民族命运共系,与中国人民血肉相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为人民解放、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卓越功勋。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愧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不愧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不愧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不愧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子弟兵。长期以来,驻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大力弘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圆满完成各项军事任务的同时,积极支持、参加地方的改革和建设,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人民 子弟兵的英雄本色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光辉形象,赢得了全市人民的爱戴和赞誉。xx 各族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在我市的重点建设工程、维护稳定、扶贫帮困和许多急难险重的任务中,都得到了驻地部队和武警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共投入兵力 xx 万人次,出动机械车辆 xx 台次,完成义务劳动日 xx 万个,有力地支援了xx 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其中治理荒山荒坡 xx 多亩,建设了一批国防林、民兵林和双拥林等工程;建立扶贫点 xx 多个,援建援助“希望小学”xx 所,参加抢险救灾 xx多次。军民携手共建精神文明示范点 xx 个,共建治安模范小区 xx 个。尤其是在去年我市 xx、xx 一带发生 xx 灾害,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 xx 多名指战员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在气温低、生活条件差困难条件下,连续奋战 xx 多天,抢救转移受伤群众,拆修危房,搭建帐篷,拉运建筑材料,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援了灾后重建工作。所有这些,都对 xx 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的大力支援下,xx 的经济社会有了历史性的长足发展。实践证明,xx 的发展离不开军政军民团结,离不开军地的共同努力。在这里,我代表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向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和武警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是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为了 进一步加快发展,实现市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市委提出一系列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等重大举措。现在,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带动发展、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发展的喜人局面。我们热切希望驻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继续关心、支持、参与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为加快全市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这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当前,我们正处于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努力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作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继续大力加强国防建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关心国防就是关心国家利益”,“服务国防就是服务大局”的观念,切实抓好国防教育,从组织建设、军事训练、教育管理和基层建设等各个方面,抓好民兵和预备役工作的调整改革,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新路子,为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作出新的努...

篇七:新一百年计划

萍乡市装备制造业“十四五” 发展规划 2022年 9月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 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发展和国防建设提 供技术装备,是萍乡市的特色优势和重要支柱产业。为抢抓国 家“十四五”规划新一轮发展机遇,奋力开启“十四五”工业 强市建设新征程,促进萍乡市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 《萍乡市装备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本规划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江西省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江 西省“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计划》《江西省“十 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共萍乡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 建议》《萍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 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萍乡市“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萍乡市“1+2+N”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结合萍乡市 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是指导萍乡市装备制造业 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规划期限为 2022-2025年。因环保装备已纳入《萍乡市节能环保产业“十四 五”发展规划》,本规划所指装备制造业不包括环保装备。

   目录 一、积淀与潜力抢抓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1 (一)萍乡装备制造业的百年征程........................................................... 1 (二)“十三五”发展成效与现状........................................................... 3 (三)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 7 (四)“十四五”发展机遇与挑战.........................................................10 二、使命与愿景绘就赶超跨越新蓝图 ...................................................12 (一)指导思想.............................................................................................12 (二)发展原则.............................................................................................13 (三)发展定位.............................................................................................14 (四)发展目标.............................................................................................15 三、整合与拓展塑造先进装备制造新体系 ..........................................17 (一)提升电瓷电气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 ...........................................19 (二)构建全国影响力的压缩机产业集群 ...........................................21 (三)打造中国地下特种工程装备产业基地.......................................23 (四)培植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新优势................................................25 (五)布局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新兴领域 ...........................................27 四、转型与突破谱写装备制造重镇新篇章 ..........................................28 (一)实施龙头培引工程,打造产业快速发展新引擎.....................28 (二)实施创新强核工程,全面提升产业创新实力 .........................31 (三)实施织链造网工程,奋力建设特色产业集群 .........................33 I (四)实施兴企立柱工程,持续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37 (五)实施数字赋能工程,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39 (六)实施提质升级工程,助推质量品牌整体跃升 .........................42 (七)实施园区强基工程,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45 (八)实施融合联动工程,加快推动产业融通发展 .........................47 (九)实施开放共创工程,构建产业区域协同新生态.....................50 (十)实施人才固本工程,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53 五、组织与支撑强化规划落地新保障 ...................................................56 (一)加强组织领导....................................................................................56 (二)创新管理机制....................................................................................56 (三)加大资金支持....................................................................................57 (四)推进监测考核....................................................................................57 (五)创新招商模式....................................................................................58 (六)优化营商环境....................................................................................59 附件1:萍乡市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图.........................................................60 附件2:萍乡市主要装备制造企业名录.....................................................63 附件3:萍乡市装备制造业项目清单.........................................................65 附件4:萍乡市装备制造业精准招商清单................................................70 II 一、积淀与潜力 抢抓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一)萍乡装备制造业的百年征程 1.“黑白灰红金”奠基的资源繁荣时期(1898-1977) 萍乡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江西装备制造业发 展的沃土。自1898年中国近代工业先驱盛宣怀引进国外先进技 术和设备开办安源煤矿,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建成投 产的中央、省属国营工业企业萍乡矿务局,中国煤矿“北有开 平,南有萍乡”闻名世界。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生产原煤近 8 亿吨,“江南煤都”萍乡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能源保障立下了汗马 功勋。1946年在高坑小冲开办了小冲机械修理厂(江西矿山机 械制造厂的前身),1954年依托煤矿基础成立了萍乡钢铁厂,萍 乡装备制造业由此起步。萍乡作为因煤而立、因钢而兴的百年 老工矿城市,在煤矿、钢铁的基础上向陶瓷、建材、烟花等资 源型产业领域拓展,逐渐形成了“黑白灰红金”对应的煤炭、 陶瓷、建材、烟花、冶金五大传统产业。

  2.“三江”引领的装备重镇辉煌时期(1978-2000) 依托传统资源优势和“三线建设”等发展契机,萍乡迎来 布局装备制造业的历史性机遇,通过积极争取江西机床厂、江 西发动机总厂等布局萍乡,发展形成了产品门类较为完备、品 种较齐全的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之后,以江西机床厂、 江西发动机总厂、江西矿山机械厂“三江”为代表的机械装备 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江西发动机总厂曾是国内第二大汽油发 动机厂,1990年492Q发动机获国家质量银奖;江西矿山机械厂 1 的久久牌梭式矿车和潜孔钻,江西机床厂的江机牌普通车床和 数控车床,江西液压机械厂的 TPA干粉压机等产品都曾威振同 行、风靡全国;安源客车曾占到上海公交市场总量的近四分之 一。20世纪90年代初期,萍乡市机械工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达 到鼎盛,机械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40%,生产规模和效益仅 次于南昌市、位居全省第二,萍乡市以“四小”的人口和面积 跻身全省经济总量四强。

  3.产业转型升级的再出发时期(2001-至今)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全面开放发展新时期,萍 乡市机械装备制造业经受外资涌入带来的新技术、新管理等冲 击,以及国企改制大潮、沿海地区加工贸易替代等不利因素影 响,装备制造业进入低迷曲折的转型发展阶段。“十二五”“十 三五”时期一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陆续布局萍 乡,装备制造业规模得以较快增长。2015年,我国实施制造强 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 2025》以来,萍乡市深入推进工 业强市建设,加快发展矿山机械、电瓷电气、压缩机、汽车零 部件等装备制造业。当前,萍乡迎来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同 发展的新一轮战略性机遇,全市装备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化、服 务化、绿色化的智能制造方向靠拢,萍乡市装备制造业进入全 新发展阶段。重振萍乡装备制造业,既是百余年来萍乡先驱薪 火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时代赋予萍乡人民的责任担当,更 是继往开来中实现萍乡工业发展新跨越的应有之义。

  2 (二)“十三五”发展成效与现状 1.“十三五”发展的主要成效 装备制造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大力实施工业强市 战略,装备制造业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 业,产业整体实力稳步提升。2021年,全市装备制造产业规模 以上企业141家,实现营业收入242.04亿元,同比增长12.5%;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幅 1.5个百分点,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71.6%,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超过 1/5;产 业实现利润总额18.18亿元,同比增长11.9%。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进展。“十三五”时期围绕打造国家产业 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方向指引,积极推动矿山机械、电瓷电气等 传统优势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空气压缩机、新能源 汽车、智能装备等新兴领域,芦溪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 中国“电瓷之都”称号。积极引导装备制造企业利用 5G、大数 据、物联网等技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新一代 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全市装备制造业有11家省级两化 融合示范企业,鑫通机械、中材电瓷电气、中铁国材等 3家省 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装备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稳步推进,绿色 园区、绿色工厂建设成效明显。

  装备企业创新能力攀升。“十三五”期间,全市装备制造企 业研发投入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进展,产品研发实现新突 破。搭建芦溪电瓷电气产业等共性技术平台,与西安交通大学 3 合作共建江西高端压缩机产业研究院,与中南大学共建成果转 化基地等。蓝翔重工获得国家级科技荣誉,鑫通机械在岩巷快 速掘进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德博科技拥有已授权专利 50项; 电瓷产品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奖 2项,获省级以上奖励 12项, 8项新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鑫通机械、德博科技等获批国家 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园区平台载体建设提速。“十三五”期间园区载体加速建设, 园区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园区坚持“亩产论英雄”,开展了“节 地增效”行动,加快“腾笼换鸟”。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1500余 亩,建成标准厂房 110万平方米,其中上栗县建设 10万平方米 电器产业园标准厂房、科创大楼(先进制造产业研发中心)等 基础设施,水、电、讯、气、网等基础设施均已大幅完善,新 型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布局。安源、湘东、上栗三个产业园更名 为工业园,并与芦溪工业园先后实现调区扩区,莲花县建成 1200 亩压缩机产业园。

  区域协作配套初显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市装备制造业在 赣湘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积极探索,区域协作配套 发展成效初显。2015年 4月,赣湘两省签署《共建赣湘开放合 作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拉开区域合作大幕;2016年 9月, 赣湘合作产业园落户上栗县城东北部,率先引进 40余家湘企落 户。大力推动本土企业与湖南装备龙头骨干企业合作配套的同 时,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装备制造 产业链企业落户。

  4 2.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四大优势 战略叠加优势。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萍乡市装 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迎来多重国家区域战略叠加的政策利好。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纵深推进,萍 乡市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 基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 政策落地,改革红利和发展动能持续释放,为新时代萍乡市装 备制造业赶超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区位交通优势。萍乡是江西的“西大门”,素有“湘赣通衢” “吴楚咽喉”之称,处在长株潭都市圈的辐射核心区域,接受 泛珠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辐射。萍乡交通优势日益凸显, 渝长厦高铁将贯通萍乡南北,与沪昆高铁并站打造为赣西高铁 枢纽,境内沪昆铁路横穿市内腹地与京广、京九两大动脉相连。

  沪昆高速、萍洪高速贯穿全境,319和320国道呈十字型在市区 交汇通过,市中心城区距长沙黄花机场仅 120千米。优越的区 位交通条件为全市装备制造业集聚要素资源、承接产业转移、 跨区域协同发展等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教融合优势。萍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产教深度融合基 础厚实,以工学为特色优势的高校及职校资源丰富,全市拥有 应用型本科院校1所(萍乡学院)、高职院校3所(江西工业工 程职业学院、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萍乡卫生职业学院)、中 职学校10所,在校生规模达6.8万人,是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 队伍的有力支撑。全市围绕 10个产业链组建了 10个政校企“产 5 教融合联合体”,有 29家企业被认定为产教融合型企业,企业 订单班模式发展成熟,现代学徒制正被广泛推广,将为萍乡市 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提供科教源头活水和...

篇八:新一百年计划

目 录 1、通用电气:百年军工巨头,回归专注航空.......................................................- 4 - 1.1、公司概况:百年历程成就军工巨头...........................................................- 4 - 1.2、股权结构.......................................................................................................- 7 - 1.3、主营业务.......................................................................................................- 7 - 1.4 、财务分析:航空与医疗保健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11 - 1.5 、股价复盘:从过度金融化回归航空主业..................................................- 15 - 2、军品领域角逐变循环,商用领域保持市占率领先.........................................- 17 - 2.1 、以对手发动机故障为契机切入主力战斗机动力市场..............................- 17 - 2.2 、通用电气与普拉特·惠特尼在战机动力选型中持续竞争........................- 18 - 2.3 、通用电气占据全球商用宽体客机发动机过半市场..................................- 22 - 2.4 、与赛峰集团合力打造窄体客机发动机全球龙头......................................- 24 - 3、核心竞争力:掌握先进核心机技术,军转民衍生系列型号.........................- 28 - 3.1 、先开发核心机、再衍生发展系列型号的发展路径被广泛使用..............- 28 - 3.2 、“积木式”发动机 GE1 衍生出战机、轰炸机、商用机和舰船动力.........- 31 - 3.3 、持续提升核心机性能,为开发新品铺平道路..........................................- 34 - 4、风险提示............................................................................................................- 36 - 图目录 图 1、通用电气九大主要业务起点.........................................................................- 5 - 图 2、通用电气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要事件....................................................- 6 - 图 3、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通用电气重要股东持股情况................................- 7 - 图 4、2021 年通用电气主营业务营收(亿美元)及营收占比.............................- 8 -图 5、2021 年通用电气航空分部细分业务营收(亿美元)及营收占比.............- 8 -图 6、2021 年通用电气分地区营收(亿美元)及占比.........................................- 8 - 图 7、2021 年通用电气可再生能源分部细分业务营收(亿美元)及营收占比- 10 -图 8、2021 年通用电气电力分部细分业务营收(亿美元)及营收占比...........- 10 -图 9、LM2500 舰用燃气轮机的系列化发展.........................................................- 11 - 图 10、2006-2021 年通用电气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12 - 图 11、2004-2021 年通用电气分部营收(亿美元)及占比................................- 12 - 图 12、2008-2021 年通用电气分部利润率...........................................................- 13 - 图 13、2014-2021 年通用电气商用和军用发动机交付量(台)及增速............- 14 -图 14、2014-2021 年通用电气航空分部分业务营业收入(亿美元)及占比....- 14 -图 15、2014-2021 年通用电气航空分部服务和设备营业收入(亿美元)及占比... - 14 - 图16、2016-2021 年通用电气航空分部自投研发费用(亿美元)、自投研发费用占 总研发费用比例及总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 15 - 图 17、2021 年通用电气各分部及公司来自客户和合作伙伴的研发费用(亿美元)及占比......................................................................................................................- 15 -图 18、1981-01-02 至 2022-09-15 通用电气股价走势复盘..................................- 16 - 图 19、变循环发动机结构示意图及两种工作模式..............................................- 19 - 图 20、F136 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21 - 图 21、1970 年以来通用电气商用发动机产品.....................................................- 22 - 图 22、2021 年全球宽体飞机发动机市场份额.....................................................- 23 - 图 23、2025 年全球宽体飞机发动机市场份额预测.............................................- 23 - 图 24、2021 年全球主要商用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交付量(台).........................- 27 - 图 25、2021 年全球主要商用航空发动机生产商在手订单量(台).................- 27 - 图 26、2021 年底空客机队航空发动机按生产商统计(台).............................- 27 - 图 27、2021 年底波音机队航空发动机按生产商统计(台).............................- 27 - 图 28、美国 F119 发动机核心机及其他重要部件................................................- 28 - 图 29、美国核心机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30 - 图 30、核心机衍生发展航空发动机产品的 4 种主要技术途径..........................- 31 - 图 31、通用电气GE1 验证发动机衍生系谱图....................................................- 33 - 图 32、GE90 系列、GEnx 系列和 LEAP 系列发动机技术演进路线..................- 35 - 表目录 表 1、通用电气主要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品..................................................- 9 - 表 2、LM2500 系列燃气轮机在国外舰船上主要应用情况.................................- 10 -表 3、近三次通用电气与普拉特·惠特尼在先进战机动力选型中竞争情况......- 20 -表 4、被选为波音飞机唯一动力装置的通用电气发动机....................................- 24 - 表 5、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通用电气商用发动机联合研制情况..........................- 25 - 表 6、采用CFM56 系列发动机的波音和空中客车飞机.....................................- 26 - 表 7、美国航空发动机研制方式的演变...............................................................- 29 - 表 8、美国主要验证核心机发展情况...................................................................- 30 - 表 9、核心机衍生发展模式的主要优点...............................................................- 31 - 1、通用电气:百年军工巨头,回归专注航空 1.1 、公司概况:百年历程成就军工巨头 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GE)于 1892 年由托马斯·爱迪生通过合并几家电气产品公司而成立;作为一家高科技工业公司,通用电气主要在航空、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四个领域开展全球运营,目前在全球的影响力覆盖九个不同的行业(水电发力、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电网、风力发电机组、工业互联网、制造、健康、材料科学)。截至 2021 年底,通用电气公司及其合并附属公司雇佣约 16.8 万人,其中航空、医疗、可再生能源和电力部门分别雇佣了约 40000、 48000、38000 和 32000 人;公司客户遍布超过 175 个国家和地区。

   航空发动机业务全球领先。通用电气航空作为世界领先的发动机及飞机集成系统供应商,设计、开发和制造用于军用、商用、公务与通用飞机的喷气发动机、部件和集成系统,以及用于船舶应用的航空衍生型燃气轮机。

   计划分拆业务,聚焦于航空。2021 年 11 月公司宣布一项战略计划,将拆分为三家独立的公司,分别专注于航空、医疗和能源。该计划包括: 1. 免税拆分 GE 医疗,在 2023 年初成立一家以精准医疗为核心业务的公司。

  2. 将现有GE 电力、GE 可再生能源和GE 数字集团三大业务合并,计划在 2024年初免税拆分,组建以引领能源转型为核心业务的公司。

  3. 完成上述这些交易后,通用电气将转型成为一家以航空为核心业务的公司,聚焦打造未来航空。

   图 1、通用电气九大主要业务起点 资料来源:通用电气官网,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航空发动机业务以涡轮增压器起家:一战期间,美国政府寻找公司开发第一台飞机发动机增压器,通用电气凭借涡轮增压器 Liberty 打败对手赢得合同,1919 年 通用电气涡轮增压器首飞,通用电气开始涉入航空领域;截至 1943 年美国军用飞机累计已配备约 10 万个通用电气涡轮增压器。

  发动机技术不断创新,广泛应用于经典军民用飞机 军用喷气式发动机力助美国军用飞机实现多个里程碑。1941 年通用电气制造了喷气发动机 I-A,次年为美国第一架军用喷气式飞机贝尔 P-59 战斗机提供动力,美国由此进入喷气时代。1949 年公司推出 J47 发动机并开发第二条生产线,为几乎所有新的前线军用飞机提供动力,随着朝鲜战争对需求的增加,J47 成为当时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喷气式发动机。1957 年 J93 发动机成为第一种在三倍声音速度下工作的发动机。1970 年通用电气的第一台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 F101 被选中为美国空军的新型 B-1 轰炸机提供动力,其高效紧凑的核心架构被集成到未来流行飞机平台上的军用发动机(F110 和 F118 系列)和商用发动机(CFM56 系列)中。

  1987 年,通用电气凭借 F110 发动机打败竞争对手普拉特·惠特尼,开始为美国空军为 F-16 战斗机提供动力,服务至今。1998 年推出 F404 发动机,为 F/A-18 “大黄蜂”、F-117 隐身飞机等战机提供动力。2020 年,竞标 F-35 战机新一代动 力的XA100 变循环发动机首次点火。

   商用宽体飞机发动机是通用电气的传统优势。CF6 系列发动机交付超过 8500 台,是宽体飞机最受欢迎的发动机之一。1995 年,当时世界上最大推力商用发动机 GE90 投入使用。2013 年,波音公司选择 GE9X 作为其 777X 商用飞机的唯一发动机。

   图 2、通用电气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要事件 资料来源:通用电气官网,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直升机发动机应用广泛。1954 年公司研发了美国第一台直升机涡轴发动机T58。

  1978 年,通用电气交付首台 T700 发动机,为西科斯基“黑鹰”直升机提供动力,该系列涡轴发动机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民用和军用直升机发动机之一。

   横向延伸,多领域齐头并进。1949 年通用电气推出美国第一台燃气轮机。1975年,通用电气燃气轮机首次配备于美国海军驱逐舰。通用电气在水电发力、电网、风力发电机组、健康等领域也长期耕耘。

   强强联手,通过合作开发实现创新。1974 年,通用电气与斯奈克玛(Snecma,赛峰集团前身之一)以 50/50 的出资比例成立 CFMI 公司(CFM International)。据 CFMI 公司官网,其研发生产的 CFM-56 系列发动机已经交付逾 33000 台,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商用航空发动机。2008 年,CFMI 公司推出了 LEAP 发动机,为窄体飞机提供更经济的动力。2021,通用电气和赛峰集团宣布技术开发项目 “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创新”(RISE),通用电气与赛峰集团的合作伙伴关系延长 至 2050 年。

   1.2 、股权结构 通用电气作为一家业务涵盖航空、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和电力领域的历史悠久的高科技公司,其四名持股超 5%的重要股东均为美国知名投资机构,截至 2021年 12 月 31 日,普信集团、领航集团、贝莱德集团和富达管理与研究公司分别持有通用电气 10.48%/7.46%/6.19%/5.76%股份。

   图 3、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通用电气重要股东持股情况 普信集团, 10.48% 领航集团, 7.46% 贝莱德集团, 6.19% 富达管理及研 其他, 70.11% 究公司, 5.76%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1.3 、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四大分部,分别为航空、医疗保健、可再生能源、电力,2021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28.72%、23.89%、21.16%、22.78%。

   图 4、2021 年通用电气主营业务营收(亿美元)及 营收占比 图 5、2021 年通用电气航空分部细分业务营收(亿 美元)及营收占比 3.45%, 其 28.72%, 22.78%, 他, 25.61 航空, 电力, 213.10 169.03 21.16%, 23.89%, 可再生能 医疗保健, 源, 156.97 177.25 13.2%, 系 统及其他, 28.14 67.4%, 商 19.4%, 军 用发动机 用, 41.36 和服务, 143.60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整理 分区域来看,2021 年在美国收入占比 44.26%,其次在欧洲营收占比 20.14%,在亚洲地区营收占比 20.02%(含中国)。2019 年起公司在中国的营收独立披露, 2019-2021 年在中国营收分别占比 8.25%/9.20%/9.09%。

   图 6 、2021 年通用电气分地区营收(亿美元)及占比 9.55%, 中东和 6.03%, 美洲 非洲, 70.85 (不包括美国), 44.76 10.93%, 亚洲 (不包括中 44.26%, 美国, 国), 81.07 328.38 9.09%, 中国, 67.44 20.14%, 欧洲, 14...

篇九:新一百年计划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做到“两个维护”,奋力开创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充分认识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的坚强决心党的二十大,对鼓舞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这个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航中国,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党的二十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一批德才兼备、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进入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这是一个体现全党意志、凝聚全党共识、反映人民期待、值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信赖的领导集体,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充分体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的领导集体,这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活力、能够适应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需要的领导集体!这是新时代新征程领航者的自信,这是百年大党的 担当,这是伟大民族复兴的希望!党的二十大的选举结果,充分体现了“两个确立”已经深入党心军心民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巍巍巨轮一定会向着更加光明的前景,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胜利抵达辉煌彼岸!二是科学擘画了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了大会的主题,这是大会的灵魂,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总纲。这个主题明确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大会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那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会科学谋划了未来 5 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三是广泛汇聚了亿万人民创造伟力,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地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会是惊涛骇浪。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在二十届一中全会、在二十届 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重要讲话和大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和工作的指导性。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一是深刻领会和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过去的五年,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给予我们无比宝贵的智慧和力量,赋予我们无比坚定的底气和自信。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放到 40 多年的改革开放史、70 多年的新中国史、100 多年的中国共产党史、500 多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5000 多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去考察,凸显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这个地位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第二,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第四,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深层次、根本性的,是全方位、开创性的,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之所以能取得这些历史性成就,发生这些历 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是历史和时代的结论,“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根据时代发展和实践变化,形成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立场观点方法,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这 6 条经验,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灵魂。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要真学真懂真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又要真学真懂真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三是深刻领会和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期探索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式现代化以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中国式现代化以民族复兴为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历史夙愿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中国式现代化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我们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理解其创新性、创造性。四是深刻领会和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品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自我革命。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也写入了“十个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这一思想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新时代的十年,我们党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 阻、砥砺前行,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我们党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正是风华正茂。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五是深刻领会和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三、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实践要求,不断推动新时代党史和文献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结合新时代党史和文献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在我院和全国党史文献部门兴起学习贯彻的热潮。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抓好学习培训,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我院是党中央直属的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专门机构,要自觉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第一方阵。院务会及成员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深学一层,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全院各部门、院属学会、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要在第一时间认真组织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通过集中研讨、举办培训班、“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二十大召开期间、二十届一中全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章是党内的根本法,是全党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和文献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同学习党章结合起来,突出领会好党的二十大报告蕴含的重大创新点、关键点,在学深悟透上持续发力、在融会贯通中加深理解、在以知促行上求得实效。 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切实抓好宣传宣介,把学习贯彻引向深入。要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内宣和外宣,全方位多渠道加强对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宣介。要运用好我院主管主办的各种刊物以及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阵地平台,通过刊发宣传文章等形式,为全党全社会的学习贯彻服好务;加强正面引导,对错误观点和歪曲解读及时辨析,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增强宣传宣介的针对性、生动性、思想性,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要按照中央统一安排,认真做好二十大文件的多语种文本翻译和出版工作;充分发挥“理论中国网”等外宣窗口作用,占据对外宣介话语权制高点;密切关注国外关于二十大的舆情动态,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作为参考,主动服务外宣工作大局。三是发挥专业优势,切实抓好研究阐释,把党的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清楚说明白。要立足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高端平台独特优势,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思想观点、重大论断、重大部署,深化研究阐释,进一步讲清楚历史性变革中蕴藏的深刻逻辑,说明白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学理支撑;要以智库项目、课题研究、专项引导资金等为重要抓手,有计划组织安排专家学者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有影响、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增强学习宣传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增进人们的政治认同、思想 认同、情感认同。四是聚焦主责主业,切实抓好学用结合,把学习成效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要把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体现到党史研究、文献编辑、著作编译、宣传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高质量完成我院承担的一系列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课题。特别是要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编辑编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将之作为不可动摇的中心工作和首要职责。我院主管的各个学会有独特优势,要继续加强统筹协调...

相关热词搜索: 新一百年计划 计划 新一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