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4篇

时间:2022-11-29 21:10:02  来源:网友投稿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4篇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 2022年第2期 32 当“非遗”走进扶贫就业工坊——基于缂丝扶贫车间的思考 范玉明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4篇

篇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

22 年第 2 期

  32

  当“非遗”走进扶贫就业工坊 ——基于缂丝扶贫车间的思考

 范玉明1

 范辰霄 (范玉明缂丝工作室

 苏州

 215161)

 摘

 要:2020 年 8 月 12日,兵营镇举办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技艺培训班暨联营签约仪式 [1] ,该项目由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牵线搭桥,由苏州缂丝协会、竹溪县巴山楚韵大漆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运营 [1] 。第一期的培训中,共有 37 名留守妇女参加。该项目成功引进,将为本地就业和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竹溪县缂丝扶贫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缂丝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帮扶。

 关键词:非遗;扶贫就业;竹溪县;缂丝;思考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9910(2022)02-32-03

  作者简介:

 范玉明,1973 年出生,苏州东渚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江苏省乡土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苏州市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领办人;苏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缂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引言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织造历史当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古代手工艺者精湛技艺的传承。缂丝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宋元明清以来,一直作为宫廷专用的生活用品。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于 2006年 5 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 。

 1 非遗与扶贫的内在关联

 1.1 缂丝行业现状分析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之间,苏州缂丝艺术发展快速,是缂丝技艺的辉煌时期 [2] 。一代代缂丝手艺人的努力使缂丝从复苏到兴旺,苏州缂丝艺人沈金水、王金山及王金山的师弟们等人对缂丝技艺深入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发展缂丝技艺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苏州刺绣研究所曾成功地复制定陵出土明代万历皇帝缂丝龙袍,使现代缂丝艺术迈出了一大步,直接展示了苏州缂丝艺人的实力。上世纪 80 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其中工艺美术的外贸出口任务猛增,各缂丝厂家纷纷增加工人和添置缂机设备,苏州缂丝人员达 1 万之众,缂丝行业蓬勃发展,几乎达到“村村有工厂,家家有机台”的盛况 [3] 。不过,上世纪 90

 2022 年第 2期

  33 年代之后,市场的新变化导致缂丝生产急剧萎缩,仅存屈指可数的几家小厂 [3] 。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现如今的缂丝技术逐渐没落,从事这一项行业的手艺人、传承人逐渐减少。缂丝的传承面临以下问题:第一,传承人年龄的增加、体力的衰退,缂丝技术后继乏人。第二,复杂精湛的工艺、较为昂贵的生产材料等使缂丝传承难度加大,缂丝产业形成断层。第三,在知名度上,缂丝虽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其知名度以及影响力远远不及苏绣等其它非遗文化。面对以上问题,苏州市政府和市文化局积极行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保护、支持缂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将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有效结合,对缂丝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缂丝扶贫的传承意义和发展必要 现如今国家多角度的宣传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民群众对缂丝的认知度也在逐渐的提升,政府、企业以及传承人的互相协作,形成了崭新的产业链。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单单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并且也是主要的经济资源,促使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将非遗产品和扶贫有效的结合,有利于帮扶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术,促使贫困人口再就业,助力实现脱贫目标。

 非遗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记忆与精神寄托,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针对缂丝文化,一方面,缂丝织造技艺繁杂,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织造过程甚至有点乏味和辛苦,并且待遇一般。另一方面,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学习一个好专业,毕业后能从事“高大上”的工作。以上种种,使得从事缂丝的人越来越少,手艺人出现断层,人才严重缺乏,像过去一样缂丝成了家传的技艺 [2] 。可以看出,传承缂丝文化的任务是艰巨的,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2] ,将对缂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想要培养缂丝人才,我们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更多的人接触缂丝、了解缂丝、学习缂丝,从而传承缂丝,助力缂丝人才的培养。

 针对缂丝现状,我们需从零开始,多措并举,发挥多方力量,让缂丝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除了以工作室、老师带学生、师傅带徒弟的形式传承之外,想方设法为传承缂丝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5]。例如,结对贫困村,无偿提供学习缂丝技艺的机会,形成产教融合模式,发扬非遗文化的同时,为贫困人口提供致富的门路。

 作为一名缂丝工作者,十几年来,本人对缂丝技艺深入研究,从中感受到缂丝前辈们的文化修养及高超的技艺水平,为自己从事缂丝行业感到骄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缂丝爱好者,有责任和义务将缂丝技艺与人们逐渐提高的精神需求相结合,提升自身在缂丝领域的创新能力,促进缂丝技艺不断发展。

 1.3 进一步发挥地区资源的优势 文化内涵是地区主要的扶贫资源,非遗项目体现了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具有地方性特点。在贫困地区挖掘地方资源,开发非遗产业项目,使用更少的成本、最优的资源助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近几年,很多贫困地区都开发了独具自身特色的产业化非遗项目,持续不断的整合区域特色文化资源,提高区域的整体文化竞争力,带领当地居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4] 。竹溪县就有着丰富的缂丝生产材料,较多的劳动力,这些都为非遗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4 充分运用扶贫经济政策 首先,贫困地区的非遗保护中心需要积极的分析和研究国家的扶贫项目政策,对政策的了解有利于扶贫非遗项目的开展。其次,在提升非遗项目文化属性及产品品质的技术基础上,利用国家扶贫政策促使地区非遗品牌走进市场,采用扶贫宣传方式有效的推广非遗资源,较大力度的提升非遗文化社会影响力。最后,应利用扶贫政策努力拓展贫困地区的非遗宣传途径,以特殊的形式服务于地方的非遗项目,充分展现贫困地区非遗项目的内涵和特色。综上,科学的依靠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能够有效的提升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2022 年第 2 期

  34

 2 竹溪县缂丝扶贫策略

 2.1 注重非遗人才的培养 第一,注重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训工作。提升非遗传承人扩大项目影响力的能力,激励非遗项目传承人采用新闻、报刊等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展示非遗项目,创新式地丰富非遗项目传承形式。第二,建立专业化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培养制度。促使项目传承人和企业、高校等进行合作,以创设专业课程、聘请专家举办知识讲座、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和帮扶贫困人口以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学习和继承非遗技艺。第三,引进管理型人才到非遗项目的产业开发中。以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场所开展以学带学等活动,提高非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更好地借助非遗项目实现脱贫的整体目标 [5] 。

 2.2 提高工艺水平 作为非遗项目的典范,竹溪县开创了非遗项目的崭新模式,当地政府、企业、传承人相互协作,将该项目归入扶贫车间技能培训范畴,同时,竹溪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也参与前期的缂丝技能培训,并依据政策和规定积极落实培训补贴等相关事宜,使贫困户成为非遗扶贫的主人。非遗扶贫不仅使当地村民成为了产品的供给者,而且也重塑了地方自信。在传承非遗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制造车间,运用科学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充分发挥传承人的作用,促进非遗走向市场,让贫困户在参与中切身感受非遗扶贫的成效。

 2.3 未来发展建设展望 竹溪县缂丝扶贫车间的构建,不仅使缂丝技艺获得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扶贫工作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缂丝扶贫车间,从缂丝的历史起源、发展、创新、工艺等各方面进行详细介绍,让从业者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缂丝文化。此外,在高校的艺术课程当中,应设立缂丝的相关课程,激励和缂丝有关的研究和创新,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了解缂丝,使古老的缂丝技艺焕发生机。

 3 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扶贫工程已然步入了决胜时期。将缂丝技艺和精准扶贫有效结合,构建特色的扶贫产业体系,不仅对传统手工业的传承有着促进的作用,同时也以崭新的理念、崭新的业态、崭新的产业链解决贫困问题,从而建立起扶贫就业、产业发展以及文化振兴的多赢架构,逐渐实现非遗扶贫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成.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技艺项目落户竹溪县兵营镇[N].竹溪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2020-08-13. [2]郜莉.苏州缂丝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4. [3]郑丽虹.中国缂丝的源流与传承[J].丝绸,2008. [4]王丹.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模 式 [J]. 中 南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 人 文 社 会 科 学版),2020,40(05):64-69. [5]华满蹊.创新传承让扶贫之路更宽[N].宁夏日报,2020-09-17(002) .

篇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

dquo;十四五”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i ,, , 4 电 2 、. 目 lj 昌“十四五”是河北省全面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的关键五年,是加快实现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跨越发展的重要五年,也是全面提高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四五”河北省非遗保护规划,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并结合我省实际编制,主要阐明全省非遗保护工作重点,激发非遗传承活力,是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21-2025 年。一、发展基础(一)“十三五”发展取得的成就“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显著成效。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2 一

 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力度,增强依法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能力。牵头制订并由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会同省委宣传部、河北省财政厅制定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制定了《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和《河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命名与管理暂行办法》,非遗保护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健全。保护传承制度不断完善。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既提高了全社会对非遗的广泛认知和认同,也宣示了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决心和责任。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唐山皮影戏、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等6 项非遗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63 项非遗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作名录,省政府批准公布了七批共 990 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市公布了 2818 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各县(市、区)公布了 6810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省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 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873 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758 人、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5658 人。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显著提升。“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工作理念深入人心,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建设成效明显。推荐全省 3所院校积极参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累计举办研修、- 3 一

 研习、培训 17 期,培训学员 640 人次。扎实推进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组织开展了 54 位包括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等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工作, 6 项记录成果荣获“全国优秀建设项目奖”。分类保护措施更加有效。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18项传统工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高校、企业和相关单位,在全省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了 8 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传统戏剧类、曲艺类非遗项目分类保护持续推进,女娟祭典、太吴伏羡祭典列入文化和旅游部“中华民族文明发源文化发祥重点项目”重点培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井怪拉花、西河大鼓、衡水内画和丰宁满族剪纸共 4 项被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优秀保护实践案例”。衡水内画和丰宁满族剪纸 2 个项目在 2020 年抗击疫情中的实践做法,被文化和旅游部作为中国非遗抗疫优秀案例,推荐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播推广。非遗服务国家战略成效显著。围绕精准扶贫国家战略,会同省扶贫办在全省深入开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建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405 个,参与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5047 户、 6248人,线上线下共开展培训 I 6 301 次、培训人数 87038 人,取得良好实效。长城沿线非遗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非遗保护进一步加强,雄安新区非遗普查调研高标准完成,非遗服务国家战略能力进一步提升。- 4 一

 保护传承意识不断深入人心。不断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加强对非遗的宣传、传播和普及,引导推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的相关活动主题鲜明、丰富多彩,成为河北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成果的重要节日。“河北非遗胸物节”“京津冀非遗联展”“长城脚下话非遗”等品牌活动影响深远。面向青少年的非遗普及教育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优秀非遗项目进入校园、进入课堂。保障条件更加充分。累计争取国家非遗专项资金约 1. 38 亿元,对全省 95% 的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给予了资金补助;省级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累计投入约 5400 万元,用于省级传承人传习补助、重大传播活动举办、重点省级代表性非遗项目补助、传统工艺工作站运营补助等;市县级财政累计投入约 1. 35 亿元,工作基础逐步务实。(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四五”时期是河北省由文化旅游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迈进的重要五年,一方面河北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对非遗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些项目生命力不强,传承存在困难;非遗保护基础相对薄弱?市县级财政投入相对短缺,工作机构、人员队伍不够健全,非遗资源活化利-5-

 用水平不高,非遗保护工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等。“十四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提升非遗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取得更大进步。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工作方针,充分发挥非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水平,使非遗成为展示燕赵优秀传统文化和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为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和旅游强省助力赋能。(二)基本原则一一坚持以人民为中 J 心。尊重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表达权利,推动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让人民群众参与保护传承、共享非遗保护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认同感、获得感。- 6 一

 一一坚持服务和融入新阶段发展战略。围绕新时代新任务,统筹协调非遗保护传承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的关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做好各项工作的衔接配合,促进非遗系统性保护。一一坚持实施整体性保护。既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开展整体性保护,保护非遗及其得以发展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一一坚持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推进非遗和旅游在理念、业态、机制上的融合发展。激发非遗创造活力,推动品质和品牌建设,坚持非遗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非遗相关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总体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时期,长城沿线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协同机制建立健全,统筹推进全省长城非遗保护传承利用作用进一步发挥,将“长城脚下话非遗”活动纳入长城非遗保护机制区域性品牌活动。在大运河沿线成功创建 1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 3 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整体性保护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创建 1 个国家级乡村振兴试点,在全省建设 8 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设立 600 个以上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实现 4A 级以上景区设非遗专区、出非遗一 7 一

篇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

省非遗就业工坊推荐申报书 申报单位名称:(公章)

 年 月 日 工坊名称

 工坊建设 主体单位

 工坊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涉及非遗 代表性项目名单

 吸纳非遗代 表性传承人 名单

 固定场所面积(㎡)

 脱贫人口/从业人员平均月收入(元)

 脱贫人口/从业人员占比(%)

 脱贫人口

 名单及 身份证号

 县乡村振兴局(盖章)

 年

 月

 日

 工坊概况

 (主要介绍工坊选址、基础设施建设、巩固脱贫成果、融入乡村振兴、运行模式、销售途径等情况,500 字左右)

 图片清单 1. 2. 3. 4. 5. 6. 7. 8.

 县级文化旅 游主管部门

 审核意见

  县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市级文化旅 游主管部门 推荐意见

 市级文化旅游主管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省级文化旅 游主管部门 审批意见

  省文化和旅游厅

  年

 月

 日

 备注

 注:此表可扩展。

篇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

20.3一、问题的提出2020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继续“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同年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

 要实现全面脱贫目标,同时确保脱贫后不返贫,必须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助于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收,且具有就近就业、灵活就业的独特优势,是当前产业扶贫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文化扶贫工作精神,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推动非遗助力脱贫。

 2018 年 6 月27 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同年 7月 11 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在全国选取 10 个“非遗 + 扶贫”重点地区,探索通过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以下简称“非遗工坊”)实现就业脱贫。2019 年 12 月,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在总结前期试点地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旨在“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支持设立一批特色鲜明、 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 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2019 年全国共设立 2310 个非遗工坊,非遗扶贫项目合作网络的创建过程与运行机理探究 *—— —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王雪丽 彭怀雪(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摘要: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文化扶贫”思想的指导下,各类非遗项目助力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但也存在潜在风险。

 非遗扶贫项目是多元行动者在合作网络中经由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利益联盟,呈现出典型的政府主导特征。

 作为核心行动者,地方政府通过设置强制通行点(目标路径)方案,能够快速促成合作网络的形成。

 然而, 政府的过度参与会降低项目后续运行中的韧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因此,政府在“扶上马”“送一程”之后,宜选择合适时机出让核心行动者身份,引导非遗扶贫项目从主要依靠政府行政推动转向主要依靠市场驱动。关键词:非遗产业;文化扶贫;政府主导;行动者网络理论中图分类号:

 C913.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862X ( 2020 )

 03-0018-008本刊网址·在线杂志:

 www.jhlt.net.cn*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高天津市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能的对策研究”( TJGL17-023 );国家级大创项目“古‘针’新‘线’:非遗传承与乡村‘绣娘’居家灵活就业联动发展模式探究”( 201910069018 )作者简介:王雪丽( 1978 —),女,辽宁海城人,博士,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天津商业大学地方政府与治理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公共文化服务与地方政府治理;彭怀雪( 1995 —),河南信阳人,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产业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8DOI:10.16064/j.cnki.cn34-1003/g0.2020.03.003

 带动 46.38 万人就业, 20 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此脱贫。( 1 )

 可见,非遗产业扶贫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诉求,同时也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原生动力。[ 1 ] 本文拟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尝试打开非遗扶贫项目合作网络创建过程的“黑箱”,为非遗助力扶贫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研究涉及非遗扶贫项目的合作网络,合作网络创建过程中的行动者参与和相互作用,行动者参与网络的动机(目标),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维护网络的稳定性,保障非遗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二、行动者网络:研究的理论视角行动者网络理论 ( Actor Network Theory , ANT )由法国科学社会研究者米歇尔·卡隆 ( Michel Cal-lon )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首次提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布鲁诺·拉图尔( Bruno Latour )和约翰·劳( John Law )。[ 2 ] 行动者网络理论最初用于科技技术研究( STS )

 和科学知识社会学( SSK )

 [ 3 ] ,后逐渐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

 国内学界对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关注始于 21 世纪初。

 2001 年浙江大学的谢周佩撰写的《两种文化与“行动者网络理论”》 [ 4 ] 一文比较早地将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视角引入中国,随后郭俊立( 2007 )

 [ 5 ] 、吴莹等( 2008 )

 [ 6 ] 又进一步对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哲学意蕴和理论方法进行了更为系统和全景式的阐释, 为后续更多学者应用该理论研究社会科学问题奠定了比较好的研究基础。

 截至目前,行动者网络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如旅游管理(张环宙等 [ 7 ] , 2008 )、虚拟社区创建(周桂林、何明升[ 8 ] , 2009 )、城市治理(赵强 [ 9 ] ,2011 ;汪雪[ 10 ] , 2018 )、教育研究(左璜、黄埔全 [ 11 ] ,2012 )、社会互助组织(陈东平等[ 12 ] , 2013 )、志愿服务(刘威[ 13 ] , 2019 )、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戴祥玉、杜春林 [ 14 ] , 2017 )、乡村治理(谢元、张鸿雁 [ 15 ] ,2018 ;邹明妍等 [ 16 ] , 2019 )、公共项目运行(赵宇翔等[ 17 ] , 2018 )、媒体融合发展(赵高辉 [ 18 ] , 2019 )等社会科学的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之中。行动者网络理论涉及三个关键概念,即行动者( Actor )、转译( Translation )和网络( Network )。其基于广义对称性原则 ( General Symmetry Princi-ple ), 将人类行动者与非人类行动者全部纳入网络,并置于相对平等的位置,通过转译过程来分析各行动者的利益、进入网络面临的障碍,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作用和影响。

 随后,将各行动者的利益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行动者利益联盟。

 (图 1 所示)(一)行动者根据广义对称性原则, 无论是人类行动者,抑或是非人类行动者,只要在网络创建中发生作用,均可被视作合作网络的行动者。

 行动者网络理论给予非人类行动者以十分独特的地位,非人类行动者可以通过有资格的代言人( spokesmen )来获得主体的地位、资格和权利。

 所有行动者的参与能力在本体论上没有区别, 不存在主动被动、主体客体之分。[ 19 ] 无论是人还是非人行动者,都被看作具有能动性。[ 20 ]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相比于其他行动者,核心行动者在网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是共同目标和强制通行点( ObligatoryPassage Point , OPP )

 ( 2 )

 方案的提出者,是网络中各个行动者之间矛盾与冲突的协调者。(二)转译转译是指行动者网络创建的过程,包括问题化 ( Problematization )、 利 益 相 关 化 ( Interesse-ment )、征召( Enrollment )、动员( Mobilization )四个主要环节。[ 21 ] 这四个阶段均有可能出现需要克服的异议 ( Dissidence )。

 问题化是转译的第一个步骤。

 在此期间,核心行动者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问题,提出解决当前问题的广泛策略,设置强制通行点,同时强调该问题的解决会影响到其他行动者各自问题的解决,以使其自身成为网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核心行动者实际上已经把自己置于网络的核心地位。

 问题化阶问题化利益相关化征召形成动员行动者网络非人类行动者人类行动者转译核心行动者 强制通行点异议图 1 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非遗扶贫项目合作网络的创建过程与运行机理探究19

 2020.3段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明确核心行动者, 进而建立有助于各方问题解决的强制通行点(目标路径)。利益相关化的阶段主要是由核心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在网络创建过程中的获益情况进行分析,进而说服其他行动者相信由核心行动者定义的利益与他们自己的利益是一致的 [ 22 ] ,从而提升其他行动者参与网络的动力。

 征召的过程就是各个行动者加入网络的过程。

 在这一环节,核心行动者通过与各行动者的协商将其吸引到网络中, 并给每个行动者分配相应的任务。动员是核心行动者采取各种措施将网络中的所有行动者高效地组织起来,在即将创建的网络中按既定安排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利益联盟的过程。异议不是转译的具体环节,但在网络创建与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产生。

 异议是对核心行动者的代表性质疑、讨论、协商、拒绝等所有表现形式。[ 23 ] 异议产生时,其他行动者拒绝跟随核心行动者, 不接受方案中的角色定位和行动承诺,表现出对网络的“背叛”。

 因此,无论异议发生在哪个环节,都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影响到合作网络的创建和稳定运行。(三)网络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网络”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实质性网络,既不同于 Internet这样的技术网络,也不是非正式联结的结构化网络,而是一种对连接方法的描述。[ 24 ]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网络” 的主体是行动中的行动者,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追踪行动者的行动轨迹,呈现行动者彼此联结的行动过程。

 由于不同的行动者在网络中表现出来的利益取向、行为方式等是不同的,也有学者称之为“异质性网络”( Heteroge-neous Network )。正是由于网络所具有的异质性特征,需要我们格外关注不同行动者在网络创建过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三、非遗扶贫项目合作网络的创建依托非遗文化产业实现非遗传承与就业扶贫双赢的“非遗扶贫”模式,是在扶贫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商务无缝对接,实现贫困户增收的一种扶贫创新模式。[ 25 ] 无论是河北丰宁的“满族剪纸”,还是四川成都的“蜀绣”,抑或是贵州赤水的“赤水竹编”,当非遗遇上扶贫,不仅可以使非遗在濒临困境之时重新焕发生机,而且有助于形成非遗传承、产业发展和就业扶贫的多赢格局。

 从项目管理和推广的角度,客观呈现非遗扶贫项目合作网络的创建过程与运行机理,有助于揭示可能影响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风险,并进行提示。成都市高家湾村“蜀绣扶贫”项目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蜀绣,由当地政府牵头创建起一个多方协作的行动者合作网络,采取“免费培训 +居家灵活工作 + 包销产品”的方式运作,初步探索出一条非遗助力扶贫的发展之路。本文选取高家湾村“蜀绣扶贫”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以点窥面,借助行动者网络理论的分析框架,剖析各个行动者在合作网络中的角色与分工,全景解析非遗扶贫项目合作网络创建的转译过程。(一)问题化( Problematization )—— — 确定核心行动者与强制通行点问题化是行动者网络创建的首要环节。

 核心行动者需要指出每一个行动者在实现各自目标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而使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案成为其他行动者实现目标的强制通行点。

 因此,在问题化阶段首先要明确谁来作为核心行动者。随后,核心行动者需要对其他行动者面临的问题与目标进行逐一呈现,并提出实现共同目标的强制通行点。以高家湾村“蜀绣扶贫”项目为例,该项目合作网络的创建过程涉及地方政府、以村两委为代表的村集体、蜀绣企业、村民、蜀绣五类行动者。其中,蜀绣作为非人类行动者,不具备成为核心行动者的可能性。

 村两委虽然在动员村民方面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在协调与企业主体的争议方面缺乏权威性,不是核心行动者的最佳选择。

 基于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的双重考量,蜀绣企业是该项目的积极参与者,但在项目运行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消除其他行动者进入网络障碍的能力,暂时也不适合作为核心行动者。

 村民是该项目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其知识、技能和经验的局限性无法保证其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最终参与项目,并且村民对同处于网络节点中的其他行动者也无法起到足够的约束与示范作用, 因此,也不可能成为该网络的核心行动者。

 作为项目的发20

 地方政府 乡村集体 非遗企业 村民 非遗 主体问题目标集体经济薄弱缺少合作伙伴,劳动力匮乏赋闲在家,增收困难技艺断层,发展危机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获取经济利益就业增收非遗传承与发展OPP图 2 非遗扶贫项目中各行动者面临的问题、目标与强制通行点( OPP )起方与主导者,地方政府的地位相对超脱且具有公权力属性,使其很容易获得其他行动者的信任与支持, 拥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协调各行动者之间的矛盾与争议,能够提出被其他行动者认可和接受的强制通行点方案,因此,地方政府可以视为该项目合作网络创建初期的核心行动者。作为核心行动者的地方政府需要对其他行动者面临的问题与目标进行逐一呈现,以便将自身的目标(也可视为网络的共同目标)与其他行动者的目标相关联, 进而让其他行动者相信:只有加入合作网络, 并通过政府设置的强制通行点,才能实现其各自的具体目标。

 行动者的目标不同,其实现目标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同。

 在“蜀绣扶贫”案例中,高家湾村没有二、三产业,农业以传统种植业和渔业为主, 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仍在“补欠账”,缺乏好的项目和致富带头人,资源优势无法转化,这是摆在高家湾村村集体面前的一道难题。

 蜀绣企业面临的问题有两个:其一,在运营中缺少好的合作伙伴与其共担风险、共谋发展;其二,由于蜀绣人才存在“断层”,企业缺乏足够的绣工人才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家湾村的村民则面临着赋闲在家、增收困难的问题。

 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蜀绣,随着继承人的老龄化和新生力量的匮乏,依靠口传心授的技艺面临技术断层的挑战,发展危机逐渐显露。

 作为核心行动者的地方政府提出了解决所有行动者面临的问题的强制通行点—— — 实施并推进“蜀绣扶贫”项目运行。作为非遗扶贫项目的一个缩影,“蜀绣扶贫”项目在问题化阶段呈现出来的特点...

相关热词搜索: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方案 扶贫 就业 方案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