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6篇

时间:2022-11-28 21:20:02  来源:网友投稿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6篇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2005年5月 第16卷第2期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LongdongUniversity(SocialScien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6篇,供大家参考。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6篇

篇一: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05年 5月

 第 16 卷第 2期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urnal of L ongd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M ay . 2005 V o1 . 16 N o. 2 清末新政时期张2 洞的教育改革思想及其实践

 裴 庚 辛 (兰州大学 近代中国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

 张之洞是近代一个有影响、 论者褒贬不一 的人物。在研 究张之洞的众 多著述 中, 其入 主 学部 的情 况 比较 少被 涉及 。在 张之 洞 的生命 最后 两年 中, 他 将 相 当 多的精 力 和 心血 倾 注 于 学部 事务 , 这恰 恰也是 他从 封疆 大 吏进入 权利 中枢 , 对 国家决 策发挥 作 用与影 响最 直接 的 时期 。本 文力 图以他 入值 军机 处兼 管学部 前后 的教 育 改革思 想 的 变化 为 线 索, 试 图对 张之 洞 晚年 思想 的 延 续与

 变化 发表 一点 自己的见解 。

 关键 词 :

 张之 洞 ; 晚清 学部 ; 教 育改革 中图分 类号 :

 K 252文献 标识 码 :

 A文章 编号 :

 34009/ S (2005)02—0067—05 收 稿 日期 :

 2004一l 2一l 7 作者 简介 :

 裴庚 辛( 1974一 ) , 男 , 河 南洛 阳人 , 硕士 , 主要 从事 中国近现代 史研 究。

 张 之 洞 ( 183 7 ~有 无 竞 居 士 、 壶 公 、 香 岩 、 抱 冰 等 别 号 。

 直 隶 南 皮

 县 人 , 道 光 十 七 年 八 月 三 日 ( 183 7 年 9 月 2 日 ) 出 生 于 其 父 张 瑛 任 职 所 在 的 贵 州 兴 义 府 官 廨 。

 同 治 二 年 ( 1863 年 ) 入 京 会 试 得 中 一 甲 第 三 名 ( 探

 花 ) 、 朝 考 列 一 等 第 二 名 , 授 翰 林 院 编 修 。

 同 治 六

 年 ( 1867 年 )任 湖 北 学 政 , 同 治 九 年 ( 1870 年 )任 满

 回京 。

 同 治 十 二 年 ( 1873 年 ) 任 四J II学 政 , 任 内 著 《 率 酋(音 由 )轩 语 》 、 《 书 目答 问 》 , 光 绪 二 年 ( 1876 年 ) 任 满 回 京 。

 光 绪 七 年 ( 1881 年 ) 授 山 西 巡 抚 , 光 绪

 190 9 ) , 字 孝 达 , 号 香 涛 , 又 -p 年 署 两 广 总 督 , 光 绪 十 五 年 接 任 湖 广 总 督 。

 1894 年 、 1902 年 两 次 兼 理 两 江 总 督 。

 1907 年 入 值 军 机 兼 管 学 部 大 臣 。

 1908 年 督 办 粤 汉 铁 路 , 宣 统

 元 年 ( 1909 年 ) 10 月 病 逝 。

 张 之 洞 历 经 清 末 封 建 王 朝 的 许 多 重 大 事 件 ,

 是 中 国 近 代 史 上 颇 有 影 响 的 重 要 人 物 。

 X" -j"于 ig_ 样 一 个 历 史 人 物 , 学 术 界 历 来 毁 誉 参 半 , 莫 衷 一

 是 。褒 者 认 为 , 张 之 洞 是 学 者 , 是 “ 新 学 ” 的 代 表 ,

 资 产 阶 级 改 良派 的 先 驱 。

 贬 者 则 集 中 反 映 在 50、

 60 年 代 的 一 些 文 章 中 , 认 为 应 X" -j"张 之 洞 的 洋 务 思

 想 进 行 剖 析 、 批 判 。

 在 探 讨 张 之 洞 与 中 国 近 代 化

 问 题 上 , 多 数 学 者 是 从 一 个 领 域 或 一 个 方 面 对 张

 之 洞 的近 代 化 贡 献 作 探 讨 的 , 如 沈 继 成 的 《 张 之

 洞 与 中 国近 代 军 事 教 育 的 兴 起 》 , 俞 定 启 的 《 “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的 思 想 与 中 国 近 代 教 育 制 度

 的形 成 》 , 黄 新 宪 的《 论 张 之 洞 与 中 国 近 代 学 制 的 建 立 》, 魏 丽 安 的 《 中 体 西 用 与 中 国 近 代 化 》 , 刘 猛

 的《 “ 洋 匠 ” 来 华 与 张 之 洞 的 近 代 化 工 业 》 等 , 这 些

 文 章 在 考 察 了 张 之 洞 从 事 新 政 改 革 的 动 机 和 效

 果 后 认 为 , 张 之 洞 企 图 用 资 本 主 义 的 学 术 、 政 术 ,

 维 护 君 主 专 制 统 治 , 是 有 违 历 史 发 展 而 无 法 实 现

 的 。

 但 他 大 张 旗 鼓 地 兴 办 近 代 军 事 工 业 、 近 代 工

 矿 交 通 业 、 近 代 文 教 事 业 、 编 练 新 军 以 及 进 行 诸

 多 方 面 的改 革 , 却 在 客 观 上 滋 长 了 中 国 社 会 的 资 本 主 义 因素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推 进 了 中 国 的 近 代 经 济 、 近 代 教 育 、 近 代 学 制 改 革 , 推 动 了 中 国 近 代 化 的 历 程 。

 对 张 之 洞 的 教 育 思 想 , 学 术 界 向 来 褒 多 于

 贬 。

 因 为 引 进 西 方 科 学 知 识 、 派 遣 留 学 , 兴 办 新

 式 学 堂 . 不 论 怎 么 说 都 不 能 完 全 说 成 是 坏 事 。

 所

 以 , 张 之 洞 有 “ 我 国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教 育 制 度 重

 要 的 ’ 奠 基 人 ” ’ 的 美 誉 。

 上 学 者 们 认 为 , 尽 管 张 之

 洞 办 教 育 的 目 的 , 是 为 了 “ 借 富 强 以 保 中 国 ” , 造

 就 一 批 专 门 人 才 , 富 国 强 兵 , 维 护 摇 摇 欲 坠 的 封

 建 统 治 , 但 在 客 观 上 他 的 “ 中 学 为 体 , 西 学 为 用 ” 的教 育 思 想 , 却 对 于 西 学 的 引 进 和 传 播 , 对 -y 打 6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破 四 书 五 经 一 统 天 下 的 局 面 , 起 到 了 一 定 程 度 的

 积 极 作 用 , 不 可 避 免 地 在 客 观 上 带 有 资 本 主 义 因 素 和 色 彩 。

 张 之 洞 以 翰 林 起 家 , 曾 典 试 提 学 , 做

 过 两 任 学 政 , 先 后 主 管 湖 北 和 四 川 1 两 省 的 教 育 2V _

 作 , 后 来 担 任 山 西 巡 抚 以 及 两 F - 、 湖 广 和 两 江 总

 督 , 创 建 了 一 批 著 名 的 书 院 和 洋 务 学 堂 , 并 大 力 提 倡 留 学 教 育 。

 晚 年 供 职 中 枢 , 主 管 学 部 。

 在 四

 -t- 余 年 的 仕 宦 生 涯 中 , 几 乎 一 直 没 有 中 断 过 教 育

 活 动 。在 中 国近 代 教 育 领 域 , 几 乎 当 时 开 展 的 每 项 重 大 的 兴 革 , 都 与 他 的 奏 议 和 参 加 有 关 。

 尤

 其 是 他 主 持 制 定 的 我 国 第 一 个 正 式 颁 行 的 近 代

 学 制 -__ 1903 年 学 制 (癸 卯 学 制 ) 和 在 此 后 提 出 的 一 系 列 教 育 主 张 和 学 堂 改 ~g ; b - 案 , 使 带 有 资 本

 主 义 因 素 和 色 彩 的 教 育 制 度 在 形 式 _tz 得 以 i E 式

 确 立 。至 于 张 之 洞 的 留 学 观 则 被 认 为 是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冲 破 了 闭 关 自 守 的 封 建 旧 局 面 , 酿 成 了 留 学 外 国 的 社 会

 t 2-理 和 社 会 潮 流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促

 成 了教 育 的 x, -t ~"l-YF放 , 客 观 上 造 就 了 不 少 反 对 清 王 朝 的 新 型 知 识 分 子 和 革 命 者 , 为 清 王 朝 的 灭 亡

 准 备 了 自 己 的 掘 墓 人 , 从 而 充 当 了 推 动 历 史 发 展

 的 不 自觉 的 21 2具 。

 张 之 洞 还 是 晚 清 军 事 教 育 的 奠 基 人 之 一 。

 一一、清末 新 政 前期 (1901 ~ 1907 年 ) 张之 洞 的教 育 改革 1清 政 府 的 教 育 改 革 及 张 之 洞 的 教 育 改 革

 思 想

 义 和 团 战 争 后 , 清 政 府 为 了 继 续 取 得 帝 国 主

 义 的 扶 植 , 安 抚 统 治 阶 级 内 部 各 派 系 和 资 产 阶 级

 上 层 人 物 并 欺 骗 人 民 以 维 护 自 己 的 统 治 合 法 性 ,

 发 布 改 革 上 谕 , 逐 步 推 出 了 改 革 官 制 、 改 革 兵 制 、

 改 革 学 制 、 奖 励 工 商 等 诸 项 新 政 措 施 。

 I901 年 , 清 政 府 宣 布 “ 新 政 ” 上 谕 。

 6 ~ 7 月 间 , 张 之 洞 与 刘 坤 一 上 《 江 楚 变 法 三 摺 》 。

 11 月 ,

 张 之 洞 与 刘 坤 一 会 奏 改 革 科 举 。

 清 政 府 开 始 废

 除 八 股 文 章 , 代 替 它 的 是 要 求 更 清 楚 地 解 说 《四 书 》 、 《 五 经 》 以 及 论 述 中 国 历 史 、 政 治 和 西 方 政 治

 及 艺 学 的 策 论 , 并 在1902 年 的 各 省 考 试 中 开 始

 实 行 。

 1901 年 6 月 , 张 之 洞 与 刘 坤 一 会 衔 上 奏 关 于

 新 政 的 三 个 奏 折 , 称 为 《 江 楚 变 法 三 摺 》 。

 第 一 折

 《 变 通 政 治 人 才 为 先 遵 旨筹 议 折 》

 此 折 提 出 变 法 图 强 , 以 人 才 为 先 的 主 张 , 指

 出 中 国 不 贫 于 财 , 而 贫 于 人 力 ; 不 弱 于 兵 , 而 弱 于

 志 气 , 并 提 出 育 才 兴 学 四条 办 法 :

 设 文 武 学 堂 , 酌

 改 文 科 举 , 停 置 武 科 举 , 奖 励 游 学 。

 第 二 折 《 遵 旨 筹 议 变 法 谨 拟 整 顿 中 法 十 二 条

 折 》

 此 折 从 十 二 个 方 面 提 出 对 中 国 旧 的 法 规 法

 6 8 则 加 以改 革 , 即 提 倡 节 俭 , 打 破 资 格 限 制 , 停 止 捐 纳 , 考 核 官 员 并 增 加 俸 禄 , 改 进 官 员 诠 选 , 取 消 书 吏 和 差 役 , 改 善 刑 狱 , 筹 八 旗 生 计 , 裁 撤 屯 卫 , 绿

 营 等 等 。

 第 三 折 《 遵 旨 筹 议 变 法 谨 采 用 西 法 十 一 条

 折 》

 此 折 提 出应 当 采 纳 的 切 实 有 用 的 西 法 有 :

 广 派 官 员 出 国 考 察 , 编 练 新 军 , 改 良 农 业 , 提 倡 212艺

 制 造 , 制 订 有 关 矿 业 、 铁 路 、 商 业 、 交 涉 等 法 律 , 货

 币 改 用 银 圆 , 征 收 印 花 税 , 推 行 邮 政 , 多 译 各 国 书

 籍 等 。

 从 1901 年 开 始 的 清 末 新 政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一、改 革 官 制 。

 1901 年 设 外 务 部 , 1903 年 设

 商 务 部 、 练 兵 处 , 1905 年 增 设 巡 警 部 、 学 部 , 同 时

 裁 撤 了 一 批冗 衙 。但 官 制 改 革 丝 毫 没 有 触 动 N - 建 专 制 的 政 体 , 当 然 也 就 不 能 革 除 清 政 府 腐 败 、

 无 能 的 种 种 弊 病 。

 二 、 改 革 兵 制 。

 1901 年 清 廷 下 谕 停 止 武 举 ,

 命 各 省 筹 建 武 备 学 堂 , 并 决 定 裁 汰 绿 营 和 防 勇 ,

 建 立 新 式 常 备 军 。

 三 、 奖 励 工 商 。

 主 要 是 为 工 商 业 的 振 兴 立 法

 和 给 予 兴 办 实 业 卓 有 成 效 者 以 奖 励 。

 但 除 “ 立

 法 ” 与 奖 励 外 , 清 政 府 并 没 有 采 取 任 何 振 兴 实 业

 的 实 际 措 施 。

 四 、 改 革 学 制 。

 主 要 包 括 “ 停 科 举 ” 、 “ 设 学

 堂 ” 和 “ 奖 游 学 ” 三 项 内 容 。

 应 诏 陈 言 的 张 之 洞 、 刘 坤 一 在 《 江 楚 会 奏 变

 法 三 折 》 中 强 调 要 “ 设 文 武 学 堂 , 酌 改 文 科 举 , 停

 止 武 科 举 . 奖 励 游 学 ” 。

 1901 年 , 清 廷 谕 令 从 1902 年 起 各 省 科 举 要 考 试 能 够 解 说 四 书 、 五 经 和 论 述

 中 国 历 史 、 政 治 及 西 学 政 治 、 艺 学 的 策 论 , 废 除 八

 股 文 章 ; 将 各 省 、 府 、 州 、 县 的 书 院 改 设 大 、 中 、 小 学 堂 , 学 生 毕 业 后 可 以 取 得 功 名 ; 选 派 留 学 生 出 国 留学 , 毕 业 后 “ 分 别 赏 给 进 士 举 人 出 身 ” , 自 费 留 学 生 也 “ 一 体 考 验 奖 励 ” 。

 1902 年 , 清 政 府 派 张 百 熙 为 管 学 大 臣 , 并 颁

 布 由 张 百 熙 主 持 制 定 的 《 钦 定 学 堂 章 程 》 , 称 为 “ 壬 寅 学 制 ” 。该 学 制 分 学 校 为 7 级 :

 蒙 学 堂 4 年 ,

 寻 常 小 学 堂 3 年 , 高 等 小 学 堂 3 年 , 中 学 堂 4 年 ,

 高 等 学 堂 或 大 学 预 科 3 年 , 大 学 堂 3 年 , 大 学 院

 无 定 期 。

 儿 童 6 岁 入 学 至 大 学 毕 业 共 H - 22 年 。

 因 学 制 本 身 的 种 种 原 因 , 此 学 制 虽 经 颁 布 但 迟 迟

 未 得 推 行 。

 1903 年 . 张 之 洞 、 袁 世 凯 会 奏 , 请 将 科 举 中 额

 逐 年 递 减 , 三 科 减 尽 。

 1905 年 , 袁 、 张 再 次 会 奏 ,

 请 “ 自 丙 午 ( 1906 年 ) 科 为 始 , 所 有 乡 会 试 一 律 停

 止 , 各 省 岁 科 考 试 , 亦 即 停 止 ” 。

 :

 2:

 1905 年 9 月 , 清

 廷 准 诏 , 下 令 从1906 年 起 停 止 一 切 科 举 考 试 , 随

 后 命 令 各 省 学 政 专 管 学 堂 事 务 , 并 在 12 月 设 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学 部 , 延 续 一 千 多 年 的 科 举 制 度 终 于 废 除 了 。

 科 举 制 度 的 废 除 是 一 项 具 有 深 远 意 义 的 重

 大 举 措 , 它 大 大 加 速 了 新 式 学 堂 建 立 的 步 伐 , 留 学 生 人 数 也 有 大 幅 度 的 增 长 。

 2入 主 学 部 之 前 张 之 洞 的 教 育 实 践

 早 年 的 张 之 洞 是 “ 清 流 派 ” 的 代 表 人 物 , 后 来

 在 主 政 一 方 的 过 程 中 逐 步 变 成 了 洋 务 派 的 首 领

 之 一 。

 他 特 别 注 重 地 方 教 育 , 尤 其 是 中 法 战 争 后

 注 重 兴 办 新 学 。

 1896 年 , 张 之 洞 仓J . 1办 江 南 储 才 学 堂 、 南 京 陆

 师 学 堂 、 铁 路 学 堂 , 并 选 派 40 名 留 学 生 去 英 、 德

 学 习 。

 并 在 江 西 高 安 设 立 蚕 桑 学 堂 。

 在 湖 北 开

 办 湖 北 武 备 学 堂 , 改 订 自 强 学 堂 章 程 。

 1897 年 , 张 之 洞 筹 建 湖 北 农 务 学 堂 。

 1898 年 , 创 立 农 务 、 工 艺 学 堂 。

 1899 年 , 改 两 湖 书 院 、 经 心 书 院 、 汉 江 书 院 课

 程 , 设 立 西 学 各 门 。

 1901 年 , 张 之 洞 与 刘 坤 一 合 办 江 楚 书 局 。

 1902 年 , 两 江 、 两 湖 合 设 江 楚 编 译 局 于 江 宁 。

 张 之 洞 改 两 湖 书 院 为 两 湖 大 学 堂 , 自 强 学 堂 为 文

 普 通 中 学 堂 , 武 备 学 堂 为 武 高 等 学 堂 。

 并 设 立 湖

 北 师 范 学 堂 。

 1903 年 , 奏 设 三 江 师 范 学 堂 。

 3 月 与 袁 世 凯

 会 奏 变 通 科 举 。

 6 月 任 会 订 学 务 章 程 大 臣 , 并 奏

 定 《 约 束 出 洋 游 学 生 章 程 》 、 《 奖 励 游 学 生 章 程 》 。

 强 调 , 2 T ,ei~...

篇二: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姓名:

 张雷声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专业:

 历史文献学指导教师:

 武菁2009-10

 摘要清末新政是当时的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 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

 对清末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 一直到20 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 这场曾经关系重大的改革开始得到重视, 对其研究也逐渐热起来, 特别是对其中的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的大震荡促使人们深刻反思, 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 维新思维风起云涌, 救国图存成为时代呼声。改革受时势所迫, 势在必行, 但改革也使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困难重重, 面临崩溃边缘, 这是一种两难抉择, 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 清朝统治者别无选择, 不得不实行改革。在教育改革方面清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的重大举措:

 停废科举考试, 标志着制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的障碍被扫除, 成为近代教育政策调整的里程碑; 建立了一系列新型教育制度, 颁发了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 形成了中国近代教育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 确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框架, 奠定了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基石; 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与原来的士子截然不同, 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和能力, 并积极投入到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当中。清未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仍然是洋务派长期以来所倡导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学堂教习的仍是“以四书五经、 纲常大义为主, 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 艺学为辅” 的教学内容, 但是毕竟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和内容, 迫切向世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中国人很快就发现改革步新就要彻底进行。

 清政府通过政权的力量, 将资产阶级改良派改革旧教育的主张逐渐付诸实践,使中国社会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 瓦解了封建士绅阶层, 造就了新的知识群体,促进了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短短十年, 清未的教育改革实际上造就了一大批不同与原来封建士大夫阶级的新兴知识阶层, 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历史命运。

 清末新政实行的时间虽然不长, 但它带来的社会变革的广度、 深度是以往的变革无法比拟的。

 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留下了许多被继起的民国所接受的有形成果, 而且还加速了社会的分化, 使近代文化和思想在逐渐扩大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特别是对现代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深远。

 这次变革不仅废除了沿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 而且彻底打破旧式书院的教育模式, 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四书五经的樊笼, 系统传播了先进的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 通过这次改革, 将世界先进教育理念、 进步思想文化、 发达科学技术引入我国, 为知识阶层接受和传播, 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也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的目标进发!关键词: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影响U

 A b str a ctT h eN e wD e a l in th ela teQ in gD y n a styis aso cia l r e f o r ma n dself - ren ew a l o fth eQ in gD y n a styex ecu tedb yth eru lers a t th a t tim e. Itp r o m o te sth e f m a l tr a n sf o r m a tio no fth eQ in gD yna sty’ Stra d itio n a lso cietytOth e m o d e m o n e. T h er esea r chO il th eN e wD e a lh a s b e e nn eg lectedtill 19 9 0 s. T h e nw ithth em o d e mr e f o r mg o in gd e e p e r ,m u c him p o rta n ceh a s b e e n a tta ch ed toit,a m o n gw h ic h th e ed u ca tio n a l reform h a s b e e nstu d iedsy stem a tica llya n dth o r o u g h lyw ithm a n y sig nifica nt a c c o m p lish m e n tsa ch ieved .A f ter th eO p iu mW a r,C h in aw a sr e d u c e d tO th e sem i・・co lo nia l a n d sem i・・f eu d a lso c ie ty . S u c ha so cia lu p h e a v a lm a d eth eC h in e sep e o p lec o n sid e rca r ef u lly . A n dinth isincrea sing ly g r a v en a tio n a l crisis, th eth o u g h to freformsp rea dlik e astO r ma n dsa v in gth e n a tio n f r o mex tin ctio nbeca m e th e v o ice o f th e tim es. R ef o rmb e c a m en e c e ssa r ya lth o u g hit m a d e th e r u le r s co n f r o n tedw ith d if f icu lties a n db e o nth ev e r g eo fco lla p se . H o w e v e r ,u n d e rsu c hh isto rica lcircu m sta n ces, th eseru lers w h oW C I'eth eninad ile m m ah a dn och o ice b u ttOim p lem en tth eN e w D ea l.A s f a r a s th e ed u ca tio n a l reform is co n cem ed , th e Q m g D y n a sty a d o p tedsu ccessiv elya series o fsig nifica ntn麟u∞s. T he first W a s th e a b o litio n o f th eim peria le x a m in a tio nsy ste m , w h ic hm a r k e d th e r e m o v a l o f th eg r e a te sto b sta clerestrictin gth e m o d e r n iz a tio n o fe d u ca tio n in C h in aa n db e ca m e th e m ilesto n eo f th ea d ju stm en to f th e C h in e se m o d e m ed u ca tio na l policy. T henth ere w a sth eestablishm ento faseries o fn e wed u ca tio na lr e g u la tio n sa n dth ep r o m u lg a tio no f th efL rS tc o m p le tem o d e med u ca tio na lreg u la tio nP r e se n te dS c h o o lR eg u la tio n , w h ichW a sen f o rcedf o r m a lly th r o u g h o u tth ecountry. T husth ec o m p le te sy ste mo fth e C h in e sem o d e med u ca tio na lreg u la tio n sW a sform ed , theba sic m o d ea n df r a m e o fth e C h in e sem o d e m e d u c a tio nw e r esh a p eda n dth e. co rn ersto n eo fth e m o d ern iza tio no fed u ca tio nin C h in a W a s la id d o w n. T h e tr a in e e s o f th e n e wed u ca tio na l institu tio ns w e r ed if f eren t f r o mth o se o f th e o ldo n e s, w h on o to n lyh a dth ep r elim in a r y th o u g h tsa n da bilities to m e e tth er eq u ir em en tso fth ed e v e lo p m e n to fth etim esa n dth eso ciety ,bu ta lsoth l℃wth e m se lv e sa ctiv elyin toth etid e o fso cia lp ro g ress.m

 田地g u id elin eo fth e e d u c a tio n a lr e f o r ma m o n gth eN e wD e a l w a sstill th eth eo r yo f ‘'ta k in gth eC h in e secu ltu r e. a n did e o lo g ya s th e m a inb o d ya n dth ew e ste r no n e s a sa n a ssista n ce” a d vo ca tedb yth e w ester n iz a tio ng r o u p . A lth o u g hth e v ie wo f ‘"ta k in gth e F o u r B o o k s a n dF iv e C la ssicsa n d th e C h in e setra d itio n a l e th ic s鹤th ep rin cip a l,th eH isto ryB o o k sa n dp o liticsa n da r tsb o thh o m e a n da b r o a d a s th eseco n d a r y '’ W a sstill f o llo w e d inte a ch in g , so m en e wsu bjectsa n d n e wc o n te n t w e r e a d d e d . T h eC h in e sep e o p le w h o w e r e e a g e rto lea m f r o m th ef o reig na d v a n ced scien tif icte ch n o lo g ya n d a d v a n ced cu ltu re f o u n d th a t th e r e f o r m sh o u ld b e ca rried o u ta bso lu telya n d th eQ m g D y n a sty p u t th ro u g hth ep o w ero f th eg o v er n m en tth ebo u rg eo isref o rm ists’ id ea s a b o u t r e f o r m in th e o ld ed u ca tio na lsy ste min to ef f ectT h u s th e f e u d a lb o n d a g eW a s elim in a ted f r o mth e C h in e seso cietya n dw ith th e cla sso f th ef e u d a lg e n tr y d isinteg ra ted a n d th e n e win tellig en tsia a p p ea r in g , th etr a n sf o r m a tio n a n dd e v e lo p m e n to f th eC h in e se m o d e med u ctio n w e r eim p ro v ed .A ctu a lly ,d u r in gth ese te ny ea rs, th eed u ca tio na l r e f o r mp r o d u c e dala rg e g r o u po fn e win tellectu a ls, w h o , d if f eren tf r o mth ep r ev io u sf eu d a l sch o la r- b u rea u cra ts, w erem o r eco n cem eda b o u tth e h isto rica ld estinyo fC h in a .A lth o u g hth eN e wD e a l in th e la teQ in g D y n a styw a sn’ t ca rried o u t f o rlo n g ,th e e x te n siv e n e ss a n dd e p tho fth e so cia l r e f o r m s c a u se db yit w e r ein co m p a ra b le.T h e se r e f o r m s ex ecu ted in d if f eren t f ield s o n th e o n e h a n d crea ted so m eta n g ib lea c h ie v e m e n ts w h ic h w e r ea ccep ted b yth esu cce e d in g R e p u b lico f C h in aa n do n th eo th ersp e d u pth ed isin te g r a tio no fth eso ciety ,m a d eth em o d e mcu ltu re a n did e o lo g ym o v e o n w h ilep ro p a g a ted in crea sin g ly w id esp rea da n d ex ertedg rea tin f lu en ceu p o nth e m o d e med u ca tio na lsy ste ma n d th e m o d e mm o d e o fp e r so n n e l tr a in in g . T h ised u ca tio n a l r e f o r ma bo lish ed th eim p eria le x a m in a tio nsy ste mw h ic h w a s f o llo w edf o r th irteen h u n d redy e a r s, sm a sh e dth e ed u ca tio na l m o d e o f th e o ld - f a sh io n eda ca d em ies a n db r o k eth ro u g hth e c o n f in e m e n to f th eF o u r B o o k sa n dF iv eC la ssic s intea ch in g . B esid es, it p ro p a g a ted sy stem a tica llyth e w esterna d v a n ced n a tu r a l scien cea n d h u m a n isticid eo lo g y . T h ro u g hth is r e f o r m th e a d v a n ceded u ca tio na lv iew s, th ep ro g ressiv e id e o lo g ya n d c u ltu r eto g eth erw ith th ed e v e lo p e dscien tif icte c h n o lo g yinth e w o r ld n o to n lyentered C h in a ,b u t a lso w e r ea ccep teda n dp r o p a g a te db yth eIV

 in tellectu a ls, w h ich in f lu en cedp r o f o u n d lyth e h isto rica ld e v e lo p m e n to fC h in a a n du r g e dit tog oto w a r dth e a imo fm o d em iza tio n .K e yW o rd s:

 th e N e wD e a l in th e L a teQ in g D y n a sty ; th eed u ca tio na l ref o rm ;in f lu en ceV

 绪论绪论一、 选题缘起中国的近代化一般都认为是从洋务运动开始, 并由19 19 年规模巨大的由知识分子参与和领导的“五四” 运动推动的, “五四"运动确实改变了中国, 那么这数以百万计的充满理想、 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是从何而来的呢?究其根源是与清末十年新政的教育改革密不可分的。

 所以在探寻中国近代化发展时, 不能仅仅回溯至“五四” 运动, 晚清还有一段只存在短短十年却又气象万千的新政时期。清末新政实施后, 各方面均发生了极大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19 0 6年重新更定官制, 除内阁、 军机处仍称旧名外, 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学部、 商部、 法部、 练兵处、 巡警部、 民政部、 度支部、 农工商部、 邮传部、陆军部、 海军部、 军咨府、 资政院、 审计院等, 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化的开始。通过清末新政, 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变化十分突出:

 结束了科举制度,兴办了新式学校, 出现了留学的热潮, 思想界文化界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 在中国僵化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体系中透进了一缕民主的霞光。

 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 又是在中国外受屈辱、 内陷混乱的乱世, 是如何不可思议的取得这么多成就呢?这些都充满了许多急需了解的“迷题” , 给我们留下了尚待研究的空间。在做我的硕士论文选题时, 因为我一直对清末历史非常感兴趣, 再加上我的父亲曾经主持编写过我们临泉县的教育志, 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我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 所以就想从清末的教育入手进行研究。

 在导师武菁教授的指导下, 对论文的选题反复思考、 数次论证, 最终确定下《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 这个题目。二、 学术梳理清末新政内容丰富, 是当时的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 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 并最终完成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

 对清米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 因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这次改革被认为是受时局所逼, 不得不为之的仓促之举, 因此20 世纪8 0 年代之前的历史书几乎都把这个波澜壮阔的改革掩盖不提, 即使提到这次变革, 也只把它放在其他章节

 清束新攻教育改革及其影响里面, 只论失败, 不谈功绩。

 再加上当时的改革又是刚刚进入高潮清政府就被推翻了, 当局还来不急对改革进行系统的梳理, 很多资料在其后的动荡中散失, 给后人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 对清末新政的研究一直比较缓慢。最早的研究有据可查的是中国教育界很有名望的“东南大学之父” 郭秉文校长, 19 14 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中, 专门论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章节。

 ①民国时期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开始有所增多, 主要是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其中舒新城19 28 年编辑出版的< 近代中国教育史料》 、 丁致聘19 34 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 对当时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编; 陈宝泉19 28 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 、 陈翊林19 30 年出版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 、 舒新城19 33年编著的《近代中国留学史》 、 周予同19 34 年编辑的《中国现代教育史》 、 姜书阁19 34 年编著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 、 陈青之19 36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 等分别就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普通教育、 学制改革、 留学教育、 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比较详实的历史资料。建国后到8 0 年代中期, 关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几近停顿, 只是●对一些历史史料进行了重新的编辑整理, 19 61年重新编辑出版舒新城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 19 8 6年朱有谳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 19 8 6年陈学恂主编出版《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 等。

 同一时期, 台湾学者开始关注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 6 9 年陈启天主编的《近代中国教育史》 、 19 8 0 年王焕琛编辑出版的《中国留学教育史料》 等,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 并对这次改革给予肯定。随着学术界对清末新政的重视, 清术新政教育改革研究在20 世纪九十年代逐渐热起来。

 19 9 1年琚鑫炎主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 19 9 1年黄新宪著《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 、 19 9 3年侯宜杰著( - - 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米立宪运动史》 、 19 9 4 年张连起编著《清末新政史》 、 19 9 4 年胡福明主编《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19 9 4 年郑登云编著《中国近代教育史》 、19 9 6年田正平编辑出版《中国教育近代化研究丛书》 、 19 9 8 年吴春梅著《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关于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 、 2000年关晓红著《晚清学部研@ 张洪涛、 但n 爿 彬I郭秉义博I:

 的办学理念》 [ J], 《湖北函授火学学报》 20 0 5年第3期2

 绪论究》 、 20 0 8 年李刚著《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清末新政始末》 等对清末新政, 特别是其中的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 同时期对清末新政中教育改革进行研究的各类论文层出不穷, 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对清末新政教育领域的研究方面, 一类是综述性的研究, 对教育改革的前因后果, 方方面面做出比较详实的探讨。

 比如:

 郭世佑、 蔡玲的《在历史进步的背后——请末“新政” 初期困境浅析》 、 郭世佑的《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 的内在联系及其他》 、 彭平一的《晚清政治改革的文化思考》 、 马鸿儒的《清末“新政” 与教育改革述评》 、 黄加文的《论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其影响》等; 一类是对学制改革的研究, 对壬寅学制、 癸卯学制的出台、 举措、 办法、 条款、 特点、 实施等进行比较、 分析和评价, 代表性的作品有:

 刘虹的《( 癸卯学制)百年简论》 、 李听揆的《癸卯学制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品格的形成》 等;一类是对废除科举制度的进程、 措施、 影响、 得失进行讨论, 其中比较重要的论文有:

 关晓虹的《晚清议改科举新探》 、 《科举停废与清末政情》 、 马勇的《从废八股到改科举:

 以189 8年的争论为中心》 、 沈洁的《废科举后清末乡村学务中的权势转移》 、 郑若玲的《废科举的教育影响》 、 杨齐福的《科举制度的废除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文化的演进》 、 丁保华的《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等; 再一类是对清末新政推行期间各地方兴学的具体情况的研究, 在包括边疆地区在内的各省市的兴办新学研究几乎部有, 比如赵云田的《清末新政期间新疆文化教育的发展》 、 史万兵的《对东北近现代教育的历史反思》 、 吴洪成的《试论清末重庆的职业教育》 、 史全生的《论清末新政与江苏的教育运动》 、 杜鹤的《论清末新政间河南的教育改革》 等; 还有就是对当时教育改革的一个方面或具体措施所进行的研究分析, 比如对体育教育、 音乐教育、 师范教育、 社会教育、 女子教育、 留学教育以及课程改革、 教科书改革和一些改革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研究, 像陈晴的《清末教育考察对体育的引进及其价值》 、 胡艳的《清末、 民国时期的免费师范尘制度》 、 戚少枫、 郝延军的《清未教育改革与社会公共领域的扩张》 、 田正平的《清术毁学风潮与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的受挫》 、 薛玉琴、 刘正伟的《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义务教育的兴起》 、 张亚群的《论清末留学教育的发展》 、 周棉、 李冲的《论庚款留学》 、 杨晓的《晚清新政社会教育及其影响初探》 、 程美宝的《由爱乡而爱国:

 清术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 、 杨瑞的《近代中国基督...

篇三: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新政下的教育改革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1901 年 1 月 29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在西安颁布了“预约变法”的上谕揭开了清末新政的序幕。教育改革是新政改革的重要方面。

  一清末学制的建立

  一壬寅、癸卯学制的制定

  1901 年拟行新政后各地官绅纷纷响应清廷的兴学诏书设立了不少新式学堂这些学堂或自立章程或转抄酌改他校章程程度、课程、年限参差不齐。同时纳科举于学校也被提起公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学制系统来确立标准加强规范消除分歧已成为清廷和办学者的共同愿望。清末颁布学制始于《钦定学堂章程》而成于《奏定学堂章程》。

  1902 年 在管学大臣张百熙的主持下拟定了学制系统文件共六件 8 月 15 日奏呈颁布统称《钦定学堂章程》。因该年为壬寅年又称“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学堂 4 年、寻常小学堂 3年、高等小堂 3 年。规定儿童从 6 岁起入蒙学堂毕业后方可升入小学堂学习小学堂宗旨“在授以道德知识及一切有益身体之事。”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共 7 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七年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 4 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 年设政、艺两科大学堂 3 年设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共七科各科下又分若干专业大学堂之上设大学院年限不定以研究为主不立课程不主讲授。不算大学院整个学制年限长 20 年。

  由于主持制定“壬寅学制”的张百熙以偏护新学遭批评 同时由于该学制制定仓促 存在一些不足公布后即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壬寅学制”公布后未能得到实行。

  1904 年 1 月 13 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订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奏定学堂章程》。因公布时在阴历癸卯年 又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

  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 4 年、初等小学堂 5年和高等小学堂 4 年。蒙养院是幼儿教育机构招收 3-7 岁幼儿将其纳入学制系统标志我国学前幼儿教育已进入到国家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段儿童 7岁进入学龄期后理应一律进入“使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童”“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高等小堂则“以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 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 5 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 年分第一、二、三类大学堂 3-4 年分为经学、政法、文学、商、格致、工、农、医共八科京师大学堂八科全备设于各省至少备其中三科通儒院 5 年属研究院性质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新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宗旨。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 20-21 年之久。在主系列之外的各类学堂中主要有还有实业类和师范类学堂等。

  二清末学制的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清末学制的制订是近代以来学习西方教育的系统性成果 在中国教育近代化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在制订过程中直接参考日本间接吸纳欧美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诸多

 特点。学制整体结构仿照西方流行的三级学制系统模式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学制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迫教育的目标反映了对教育的普及性和平等性要求在学制的各阶段特别是初等教育阶段教育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三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三育”模式设置了众多的实业学堂以适应和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师范教育加强教师职业训练将分年课程规划、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等等。

  但是清末新政毕竟是封建王朝的自救性改革严重受到封建思想的支配因此又表现出浓厚的封建性。以癸卯学制为例学制的指导思想仍是洋务教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延续没有本质上的突破“读经讲经”课的比重过大各级各类学堂尽管无明确的等级限制但进入大学堂附加稻种担保条件无形中维护了教育的封建等级性广大妇女被排斥在学校教育之外 章程中明确指出 “惟中国男女之辨甚谨 少年女子断不能令其结队入学游行街市”。

  清末学制包含了资本主义和封建性因素 是传统性和近代性的综合产物。

 学制的制订特别是癸卯学制的颁布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为新式学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 癸卯学制颁布后又作过一些补充和修正 影响最大的一点是在学制中开放了“女禁”。

 《奏定学堂章程》对女学的限制不得人心振兴女学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慈禧太后也不得不正视这一事实1906 年 2 月面谕学部振兴女学。1907年学部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虽离全面开放女子学校教育相差甚远但这是我国女子教育在学制上取得合法地位的开始。

  二、废科举、兴学堂

  科举制度一直是清末影响新式学堂发展的重大障碍 所以在制定学制的同时 就开始了如何处置科举考试的讨论。

  1898 年百日维新中已出台了设立经济特科、取消八股考试的措施但戊戌政变后均一笔勾销。1901 年拟行新政后又重新确认了这两项改革措施。与此同时一些官僚和封疆大吏则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请求 如同年 7 月由刘坤一、 张之洞联衔发出的“江楚会奏三疏”第一疏中就明确提出“俟学堂人才渐多即按科递减科举取士之额为学堂取士之额”寓示科举将最终废除。1903 年 3 月张之洞、袁世凯上书疾呼废科举要求确定废科举的最后期限、具体步骤和时间表并提出按科递减“学政岁科试分两科减尽乡会试分三科减尽。

 ”并最终通过了十年后停止科举的方案。

 但时代对新学人才的热望已使部分官僚感到时不我待时隔不到两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各省督抚会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迫于形势光绪帝于 1905 年 9 月 2 日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上谕“著即自丙午科1906 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 1300 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

  科举的废除 配合了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 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兴办新学的热潮。至 1909 年各级各类新式学堂的数量已达五千多所在校学生超过 160 万人。科举废除后学校与科举之争仍在继续清末民初不断有人提出改造、恢复科举的建议。

  三、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为保证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1904 年《学务纲要》规定专设总理学务大臣。1905年 12 月清廷批准成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内分为五司即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设视学官专任巡视京外学务。学部附设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高等教育会议所、教育研究所等机构整体上注意到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的联系注重实业教育的地位。1909 年又颁布了《视学官章程》规定不再设专门的视学官 而以部中人员和直辖学堂管理人员充任 并将全国划为十二个视学区每区二至三省每三年为一视学周期。

 地方教育行政也相应作了改革。清朝官制在

 各省设立提督学政管理教育1904 年后部分省份根据《学务纲要》规定设立学务处。1906年 4 月上谕各省设提学使司作为各省专管教育的行政机构长官为提学使。各省提督学政和新设学务处撤销。提学使司下设有省视学 6 人巡视各府厅州县学务。同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年为各级教育行政机关 县设视学一人并兼任学务总董。

 至此形成了一套新的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系统。

  维新运动开始后涉及教育宗旨的议论逐渐多起来张之洞等在 1904 年奏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时也声明“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此项宗旨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1906 年 3 月学部针对民权思想的流行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拟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五项教育宗旨经奏请朝廷认定宣示天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宣布的教育宗旨。

  在学部宣示教育宗旨的同年 王国维从受教育者的基本素质要素出发 提出以体育培养人的身体之能力智、德、美三育培养人的精神之能力相应发展真善美之理想以期培养“完全之人物”。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德、智、体、美四育并重的教育宗旨对以后教育目标模式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留学教育的勃兴

  在清末新政的激励下 近代留学教育在进入 20 世纪后骤然勃兴 首先是在 1906 年前后形成了规模盛大的留日高潮其次是在 1908 年美国实行“退款兴学”政策后留美潮流逐渐兴起。

  ● 留日高潮的兴起

  甲午战争后 中国的士大夫们认识到日本早期派遣的大量留学生对日本的富强起了重要作用认为中国必须仿效。并以日本路近费省文字接近西书已由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等原由将日本作为中国派遣留学生的首选国。到 1901 年 1 月清廷议行新政前通过各种途径到日本留学的学生已不下二百人。

  1901 年议行新政后清政府多次倡导留学留日学生逐年增多。1905 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酿成留日高峰。综合各种文献的记载估计 1901年底在日留学生约 280 名1904 年约 3000 名1906 年达 8000 名以上之后人数逐渐减少。

 清末留日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普遍较缺乏日语基础和普通西学知识 到日本后一时很难选定专业以进入初、中等学校为主。在选修的专业中以法政、武备科占大多数。他们在输入近代西方科技方面整体层次不高 但他们充实了新式学堂的师资 壮大了实业技术人才的队伍翻译了大量日文西学书籍较广泛地传播了资本主义思想观念。特别是以日本学生为骨干形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群体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暴发 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 “退款兴学”与留学潮流的转向

  1901 年《辛丑条约》规定中国付各国战争赔款共计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史称“庚子赔款”。1906 年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提醒美国政府应当采用一种“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来控制中国的发展。

  1908 年 美国国会通过议案 决定从 1909年起 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一部分以“先赔后退”的方式退还给中国 并建议中国政府以所退庚款发展留美教育。

 美国的这一举动后来被部分相关国家仿效 这就是所谓的“庚款兴学”或称“退款兴学”。

  为了实施庚款留美计划中国政府专门拟定了《遣派留美学生办法大纲》在华盛顿设立“游美学生监督处”作为管理中国留美学生的机构 在北京设立“游美学务处” 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并从 1909 年起实施。原计划每年派遣 100 名后因考试成绩不佳

 实际为 1909 年 47 名1910 年 70 名1911 年 63 名。游美学务处在直接选派留美生的同时又着手筹建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 于 1911 年 4 月 29 日正式开学 正常情况下招收十三岁左右的儿童入学 隔年招收十名女生 其西学教师基本来自美国 课程设置、 教材选用、教学方法、学生生活习惯都仿效美国。

  通过“退款兴学”美国达到了“把中国的留学潮流引向美国”的目的 中国留学生的流向结构从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篇四: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维新与清末“ 新政” 教育改革之比较杨文建( 盐城市第四中学江苏盐城224000)摘要:戊戌维新与清末“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因其在不同程度上改革、废旧( 科举) 而终止了一个施行了1000多年的教育制度,又因其倡新( 学) 而开启了近代中国教育的新篇章,所以在中国教育史上地住特殊。因此,鉴于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性,笔者想作一次尝试,试从两者的相通与变通之处作一粗浅的比较,从而试图得出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关键词:戊戌维新;清末“ 新政” ;教育改革随着清王朝政治衰败过程的不断加快和深化,N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政治上的衰败已经开始威胁到清政府的统治。为了扼制住这种衰败,清政府开始了“ 自救行动” ,将政治衰败的挽救主要集中在两次维新运动上,即戊戌维新与清末“ 新政的推行。这两次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都明确提出了改革主张,但由于诸多原因,各项改革大多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教育改革方面的成绩则相对比较显著。鉴于它们在教育改革方面的显著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两次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进行比较,从中体会其对创立我国近现代意义上的教育新体系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当今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启示。一、相通之处首先,两者产生的时代背景相同。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日趋尖锐,中国思想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一股改良主义思潮。甲午战争后,这一思潮终于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人士认识到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康有为在上书光绪皇帝时多次指出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强调变法维新、救亡图存己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1898年6月11日戊戌维新运动由此开始。而对于清末“ 新政” 而言,也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在戊戌维新失败以后,清王朝衰败的进程加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深深感到,再象过去那样固循粉饰已经不行,因而于1901年1月19日发出了“ 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 的“ 新政” 谕令,“ 新政” 开始推行。其次。两者最终目的相同,即企图通过封建统治内部的改革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这就意味着两次教育改革都是为政治服务的。戊戌维新期间,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教育改革作为实现他们政治思想,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手段。康有为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就是“ 开民智” ,提高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他在《上清帝第二书》中就明确指出:“ 夫才智之士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 。同样。“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主张也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救亡图存。从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推行“ 新政” ,在清政府的诏书中说:“ 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 。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和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明确指出“ 学生他日成就,均上知爱国,下足立身,始不负朝廷兴学之意” 。因此,“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其目的也是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第三,两者改革内容具有一致性。首先,在创办学堂、改革书院方面,维新时期采取了广设学堂,变通书院的政策。光绪帝在诏书中谕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饬令各省、府、州、县开设中西学堂,而且将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的学堂。“ 新政” 期间,清政府下“ 兴学诏” ,下令各省所有书院均改设大学堂。这其实就是对维新时期书院改革的翻版与重申。其次,在改革科举、废除八股方面,维新时期下令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 新政” 时期,清政府于1901年明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并且对科举制度作出重大变革,从科举改革到废止科举。所以,在学堂、书院、科举、八股等改革的基本内容方面,两次教育改革有它们的一致性。二、变通之处第一,就改革的执行程度和取得的成效来讲,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在封建顽固势力大力阻扰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下仓促启动的,变法的主力只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些先知先觉者.依靠的也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这就决定了改革最终是失败。相比较而言,“ 新政”由于是以慈禧为首的实际统治者发起的,具有政治上的“ 权威性” 和“ 合法性” ,改革执行的程度和成效是巨大的,对于我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创立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第二,从确定的教育宗旨来看,两者明显不同。维新时期所确定的教育宗旨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对于维新派来讲,“ 中学” 是指君主,“ 西学” 是指立宪,可见当时的教育宗旨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而“ 新政” 时期,其教育宗旨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佼教育服从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1906年清政府将“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确立为教育宗旨。这个教育宗旨的目的在于维护即将倒台的清王朝的统治和封建社会制度。因此不难看出,维新倡导君主立宪,“ 新政” 则维护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差别必然导致教育宗旨方面的差异。第三,两者对中国的影响不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特别是康、梁等利用学堂宣传进步思想,这对当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却对中国近代教育新体系的创立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科举制度的废除,大力发展近代新式学堂以及开设大量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课程等方面,其在力度、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维新时期,它使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更加完善,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体系自此建立。因此,可以说“ 新政” 是在戊戌维新基础上进行的更加全面的变革,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更时务策论。深入,范围更广泛。三、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第一,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必须要依靠强有力的政府来推行。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大,就是因为维新派所依靠的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皇帝,改革遭到了当权派的强烈反对,最终失败。而“ 新政” 时期情况截然相反,在当权派的推动下,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所以,联系当今的教育改革,要想取得成效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政权。第二,在当今教育改革中,一定要处理好创新和除旧的矛盾问题,努力创新,彻底除旧。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受到了保守派的严重阻碍,改革势力与守旧势力力量悬殊,旧传统观念大大扼杀了维新人士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主张。“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虽取得很大的成效,但由于统治者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制万方数据

 音乐教育的“ 第二课堂”——博物馆教育在基础音乐教育中的价值邹议李小毅(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广西南宁530022)摘要:本文通过对博物馆教育的定义,以及对国内博物馆现状的了解,阐述了博物馆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形成“ 第二课堂” 。文中以中国音乐博物馆为例,讲述了博物馆教育的直观呈现模式,自由灵活的传授模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吸收知识,并自主运用。笔者认为,运用好国内有利的音乐博物馆硬件条件,形成音乐教育的“ 第二课堂” 将是基础音乐教育模式的一次新变革。关键字:博物馆教育;音乐教育;第二课堂早在三百多年以前便已经诞生了第一所以“ 教育” 为使命的博物馆,其职能从最初对物的关注逐渐转向了对人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教育和为公众服务” 这一理念是美国博物馆协会对于博物馆工作中心的定义,完成教育与为公众服务的手段是收藏,其本身已不是主要目的。随着素质教育成为我国热点的教育话题,教育模式改革的开展,非传统教育环境受到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把教育作为自己最为重要的任务,博物馆教育作为一种非传统模式教育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和研究。一、博物馆的教育首先,我们要区分开“ 传统模式教育” 与“ 非传统教育” 这两个概念。1.传统模式教育一般指代学校教育,是在课堂中教师传授知识,场地仅限于室内学校,较为单一:2.非传统模式教育即不仅仅属于学校教育类别,教学场地没有特有的限制,教学模式灵活自由,博物馆教育就是非传统模式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博物馆教育的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定义,本文选取了以下三种较具代表性的定义:1.“ 博物馆应该抓住一切机会发展其作为教育资源为各阶层人群服务的职能。博物馆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吸引更多来自各个阶层、不同社区、地区以及团体的目标观众,并应该为一般社区、特殊人群及团体提供机会,支持其特殊的目标和政策。” 这是国际博协( ICO M ) 对博物馆教育进行的描述。2.美国首都博物馆的托马斯· 福特为:“ 博物馆教育就是让来博物馆的人自由参观、比较、提出问( Thom asFord) 则认题、自己学习,而博物馆按照每个来馆者的需要、情趣,为其选择最适当的教育服务。”3.“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机构,具有教育的目的,包括资料( 如绘画、标本、历史手工艺品等等) 的收集展览设计和产生、特殊活动以及教学会议的安排。”这是英国博物馆学家格林黑尔( [ 100per教育所下的定义。以上定义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诠释了人们对博物馆教育的理解。国际博物馆协会的描述虽然说明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涉及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具体范畴。而托马斯的定义则强调自我学习与教育服务职能。格林黑尔的定义便强调了具体的教育内容。综上可知,博物馆教育具有丰富的实物教育资源,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传统教育之外的第二教育系统,形成学生的第二课堂,但又不仅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伸,理念、素材和教育模式的区别决定了博物馆教育模式的独特性。二、国内音乐博物馆的现状我国是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在这复原辽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56各民族,以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狱特色,共同描绘着色彩斑斓的华夏文明。音乐,作为人类最早创造的文明形式之一,在我国有着久远得历史。多年来各地出土的极为丰富的音乐遗产均散见于各省市的综合类博物馆中。集中收藏我国音乐文物的唯一机构,是组建于1950年、正是成立于1954年的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即后来的中国音乐研究所,如今的中国艺术研究音乐研究所。是我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音乐学术研究的机构。直至2006年1月22日,国内第一家音乐博物馆——《黑龙江音乐博物馆》正式成立,填补我国博物馆领域的一处空白,随后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三家共建的中国民族音乐博物馆,以及如今杭师大玉皇山校区转型而成的中国音乐博物馆等。由以上现状可见,我国音乐博物馆在一个发展阶段,从博物馆的教育定义中可了解,博物馆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与博物馆的所有活动都G reenhi 11) 对博物馆意义,如何运用音乐博物馆的有利硬件改进教学上的旧有模式,度,封建纲常没有得到任何改变,这也大大限制了改革的发展。所以,在当今教育改革中,一定要处理好创新与除旧的关系,在彻底除旧的基础上努力创新,新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成效。第三,教育改革还离不开政治改革的进步。教育改革与政治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政治改革滞后,就如同“ 新瓶装旧酒” ,教育改革难以取得成效。拿“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来说,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清政府只是想通过教育改革来挽救统治危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封建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统治者没有意识到政治改革才是挽救危机的关键,一旦政治改革滞后,教育改革进行得再顺利,也无法挽救清朝的衰亡。因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切不可忽视政治改革进步的重要性。结语戊戌维新和清末“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是清末统治者为挽救统治危机、救亡图存而采取的改革手段之一,这两次教育改革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都未能挽救清朝的衰亡,这反映了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尽管这样,但我们说戊戌维新和清末“ 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在中国教育史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对中国近代教育体系的创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无论是研究近代教育改革,还是从事当今教育改革,都不能忽视它们的借鉴作用。参考文献:1刘玲,《试析清代的三次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年7月,第3期。2王建军、陈汉才、周德昌,《中国教育史纲》,1998年版,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3汤志钧、陈祖恩,《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戊戌时期教育》,1993年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万方数据

篇五: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建立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留学教育的勃兴

 一、 “壬寅” 学制和“癸卯” 学制 1902年, 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 , 亦称“壬寅学制” , 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

 但壬寅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次年(按阳历为1904年)

 又颁布了一个新学制 次年(按阳历为1904年)

 又颁布了一个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 , 也叫“癸卯学制” 。

 “壬寅” 学制(1902)《钦定学堂章程》张百熙

 “癸卯学制” (1904) 张百熙、 张之洞、 荣庆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中国近代第整、 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个较完《奏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 (1904)“癸卯学制” 的学校系统“癸卯学制” 的指导思想“癸卯学制” 的学校培养目标“癸卯学制” 的课程设置“癸卯学制” 的特点“癸卯学制” 的意义“癸卯学制” 的历史局限“癸卯学制” 的补充与修正

 “癸卯学制” 的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 5年24岁27‐28岁高等段三级三段七级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 等 小 学 堂4年中学堂 5年高等学堂 3年7岁12岁16岁21岁中等段 一级初等段 三级

 “癸卯学制” 的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 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 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均以忠孝为本,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 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 练其艺能” 。

 “癸卯学制” 中的 初等小学堂:

 “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 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 并强调儿童身体, 令其发育” 。 高等小学堂:

 “培养国民之善性, 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识, 强壮国民之气体” 。 中学堂:

 “施较深之普通教育, 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事业, 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 。

 “癸卯学制” 中的蒙养院:

 游戏、 歌谣、 谈话、 手技等初等小学堂: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字、 算术、历史、 地理、 格致、 体操。高等小学堂: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算术、中国历史、 地理、 格致、 图画、 体操。中学堂: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国语、 历史、 地理、 算术、 博物、 物理及化学、 法制及理财、 图画、 体操。

 “癸卯学制” 的“癸卯学制” 的特点:

 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 实有浓厚的封建性。近代新学制的特点:

 仿照西方建立三级学校系统;规划了义务教育强调普及性与平等性; 培养目规划了义务教育, 强调普及性与平等性; 培养目标上确立了德智体协调发展; 重视实业教育与师范教育; 将分年课程规划、教学组织形式; 要求尊重儿童个性, 禁止体罚。封建性:

 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强调封建伦理道德教育; 读经讲经课比重较大; 入学具保; 奖励功名; 排除女子教育; 封建管理条例等。班级授课制作为基本

 “癸卯学制” 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 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依据。

 新式学堂不断涌现, 旧式的官学和书院普遍改为新式学堂, 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对旧教书先生进行国文对旧教书先生进行国文、 算术、 体操等科目的培训, 使其能开设简易小学应开设的课程。

 到1909年, 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5 万多所, 学生超过百万人; 中学460所, 学生4 万多人。

 高等学堂127所, 师范学堂514所, 各种实业学堂254所。

 可见, 学制的颁行, 使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算术体操等科目的

 “癸卯学制” 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 有许多不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地方。如学制冗长如:

 学制冗长强迫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 的补充与修正 设女学程》 , 开放女子初等教育, 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 年, 仍然不平等。

 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 于是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教师任教, 于是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 。

 女校不仅单独设立, 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 男性只能担任外勤工作人员, 年龄须在50岁以上, 在校外选址办公, 非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全科可删课程, 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1907年, 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视实际情况, 完返回

 二、 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清政府下令:

 “自丙午(1906)

 科为始,所有乡 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标志着自隋朝起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完全停止。 1905年(张\袁)奏折:

 “科举一日不停, 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 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

 民间更相率观望, 私立学校者绝少, 又断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 学堂绝无大兴之望” 。

 “科举不停, 学校不广, 士心既莫能坚定, 民智复无由大开, 求其进化日新难矣。

 故欲补救时艰, 必自推广学校始; 而欲推广学校, 必自先停科举始。

 ”返回

 三、 改革教育行政 1905年12月清政府批准成立学部, 将原来的国子监并入,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机构。

 设尚书和左右侍郎, 首任学部尚书是荣庆, 下设5司12科, 即总务、 专门、 普通、 实业、 会计。

 1909年科, 即总务、 专门、 普通、 实业、 会计。

 1909年始设视学。 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学使司, 在府、 厅、 州县设立劝学所专管各地方教育事务。

 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返回

 四、 厘订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 “至于立学宗旨, 勿论何等学堂, 均以忠孝为本,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 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练其艺能, 务期他日成才, 各适实用, 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 慎防; 流弊之意。

 ” 这是中国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颁布了“忠君” 、 “尊孔” 、公” 、 “尚实” 、“尚武” 的教育宗旨。

 五条之核心为“忠君” 。各适实用以仰付“尚

 “尚公” 、 “尚实” 、 “尚武” 针对中国之弊端:

 “私、 弱、 虚” 尚公:

 爱国如家、 视人如己 尚实:

 学以致用, 培养可农可工可商之才, 下益民生上裨国计益民生、 上裨国计。 尚武:

 养成守纪律、 养威重、 刚健耐苦的体格。 与《奏定学堂章程》 立学宗旨一样, 典型的中体西用。

 五、 留学教育的勃兴 一、 留日高潮的兴起。1896年驻日公使裕庚因缺日语翻译, 便从国内选派了13人到日本学习(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

 ,主要学习日语、 外交知识及西学知识, 这是中国主要学习日语、 外交知识及西学知识, 这是中国最早官派性质的留日学生。 不仅有中央派遣的, 也有地方政府及教育机构派遣的。

 直隶总督、 湖广总督、 北洋大臣、 两江总督和浙江省也分别派遣了6名、 20名、 6名、 30名和4名留学生到日本学习军事。

 浙江求是书院 、南洋公学和天津学堂 。

 (学习军事 )

  《劝学篇》 :“至游学之国, 西洋不如东洋, 一、路近省费可多遣; 二、 去华近易考察; 三、 东文近于中文, 易通晓; 四、 西书甚繁, 凡西学不切要者, 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

 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无过于此”易仿行, 事半功倍, 无过于此” 。

 因此,径于东洋, 力省效速” 。 一是不仅有官费生, 也有很多自费生; 二是学法政和师范的人占压倒多数。 留日学生1901年266人, 1904年增至3000人, 1906年达7283人, 达到了高峰。

 合计4.5万人。

 弘文学院被称为“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大本营”因此“我取“我取

 不足之处: 1、 青年为主, 还有不少儿童和老人; 2、 私费略超过官费生; 3、 普遍缺乏日语基础和普通西学知识; 4、 大部分学法政、 武备、 师范等专业。

 意义: 1、 充实了新式学堂的师资; 2、 壮大了实业技术人才的队伍; 3、 翻译了大量日文西学书籍; 4、 传播了资本主义制度思想观念,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二、 “庚款兴学” 与留美高潮 1、 “庚子赔款” 2、 兴起背景(维护美国在华的长远利益)兴起背景维护美国在华的利 “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的领袖的方式” 3、 1908年美国决定从1909年起将庚款用于留美教育。“先赔后退”

  4、 游美学务处, 负责留美学生的考选派遣事宜。

 (严格挑选。

 47, 70, 63) 5、 清华学堂。

 1911年4月29日。

 总结 20世纪的最初十年, 也是清王朝统治的最后十年,是中国教育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传统教育被近代教育所取代的时期。

 尽管这个时期过于姗姗来迟,而且仍然保留了封建教育的许多阵地而且仍然保留了封建教育的许多阵地, 但是毕竟建立起近代学制和教育行政体制, 新的课程、 教学和管理制度, 从而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

 不过, 封建专制的清王朝不可能使教育全面走向近代化, 这一过程要到后来的民国时期才最终完成。但是毕竟

 思考题 名词解释 1.学部 2.教育宗旨(清末) 简答题 1.癸卯学制特点是什么? 2.简述清末“新政” 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篇六: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姓名:张雷声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历史文献学指导教师:武菁2009-10

 摘要清末新政是当时的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对清末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一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这场曾经关系重大的改革开始得到重视,对其研究也逐渐热起来,特别是对其中的教育改革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取得许多重要研究成果。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大震荡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在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中,维新思维风起云涌,救国图存成为时代呼声。改革受时势所迫,势在必行,但改革也使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困难重重,面临崩溃边缘,这是一种两难抉择,但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清朝统治者别无选择,不得不实行改革。在教育改革方面清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的重大举措:停废科举考试,标志着制约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的障碍被扫除,成为近代教育政策调整的里程碑;建立了一系列新型教育制度,颁发了正式在全国实行的第一个完整的近代学制《奏定学堂章程》,形成了中国近代教育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确立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框架,奠定了我国教育近代化的基石;新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与原来的士子截然不同,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和能力,并积极投入到社会进步的滚滚洪流当中。清未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仍然是洋务派长期以来所倡导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学堂教习的仍是“ 以四书五经、纲常大义为主,以历代史鉴及中外政治、艺学为辅” 的教学内容,但是毕竟增加了许多新兴学科和内容,迫切向世界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中国人很快就发现改革步新就要彻底进行。清政府通过政权的力量,将资产阶级改良派改革旧教育的主张逐渐付诸实践,使中国社会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瓦解了封建士绅阶层,造就了新的知识群体,促进了近代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短短十年,清未的教育改革实际上造就了一大批不同与原来封建士大夫阶级的新兴知识阶层,他们更加关注中国的历史命运。

 清末新政实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带来的社会变革的广度、深度是以往的变革无法比拟的。各个领域的改革不仅留下了许多被继起的民国所接受的有形成果,而且还加速了社会的分化,使近代文化和思想在逐渐扩大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对现代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深远。这次变革不仅废除了沿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而且彻底打破旧式书院的教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突破四书五经的樊笼,系统传播了先进的西方自然科学和人文思想,通过这次改革,将世界先进教育理念、进步思想文化、发达科学技术引入我国,为知识阶层接受和传播,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的目标进发!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影响U

 AbstractTheN ewD eal i n the l ateQ i ngD ynastyi s a soci al reformand sel f-renew al of theQ i ng D ynastyexecutedbythe rul ers at that ti m e.Itprom otesthe fm al transform ati onof theQ i ng Dynasty’ Stradi ti onalsoci etytOthe m odem one.The research O i l the N ewD eal has beennegl ectedti l l 1990s.Then w i th the m odemreformgoi ng deeper, m uchi m portancehas been attached toi t, am ongw hi ch the educati onal reformhas beenstudi edsystem ati cal l yandthoroughl yw i thm anysi gni fi cantaccom pl i shm entsachi eved.After theO pi umW ar, Chi naw as reduced tO the sem i · · col oni al and sem i · · feudalsoci ety.Sucha soci al upheaval m ade the Chi nesepeopl econsi dercareful l y.Andi nthi si ncreasi ngl y gravenati onalsavi ngthe nati on fromexti ncti on becam e the voi ce of the ti m es.Reformbecam ecri si s,the thoughtof reformspreadl i ke a stO rmandnecessary al thoughit m ade the rul ers confronted w i th di ffi cul ti es and be on thevergeofcol l apse.H ow ever, undersuch hi stori cal ci rcum stances,these rul ers w ho W CI" e theni n a di l em m a hadno choi ce but tOi m pl em entthe N ewDeal .As faras the educati onal reform i s concem ed,the Q m g D ynasty adopteda seri es of si gni fi cantn麟u∞s.The fi rst W as the abol i ti on ofsuccessi vel ythei m peri alexam i nati onsystem ,w hi chm arked the rem oval of thegreatestobstacl erestri cti ngthe m oderni zati on of educati on i n Chi na and becam e the m i l estone of theadj ustm entestablishm ent of a seri es of neweducati onalregul ati onsand theprom ul gati onof theoftheChi nese m odem educati onalpol i cy.Thentherew asthefLrStcom pl etem odem educati onalregul ati onPresented School Regul ati on,w hi chW asenforcedform al l y throughoutthecountry.Thusthecom pl ete systemof the Chi nesem odemeducati onalregul ati onsW as form ed,the basi c m ode and fram e of the Chi nesem odem educati onw ereshapedandthe.cornerstoneof the m oderni zati on of educati oni n Chi na W as l ai d dow n.The trai nees ofthe new educati onali nsti tuti ons w eredi fferent fromthose of the ol dones,w ho notonl yhad theprel i m i nary thoughtsandabi l i ti es to m eet therequi rem entsof thedevel opm entof the ti m es andthesoci ety, butal sothl ℃w them sel vesacti vel yi nto the ti de of soci alprogress.m

 田地gui del i neof the educati onal reformam ongthe N ewD eal w as sti l l thetheoryof‘ " taki ngthe Chi nesecul ture.and i deol ogyas the m ai nbodyand thew esternones asan assi stance” advocatedbythe w esterni zati ongroup.Al thoughthe vi ewof‘ "taki ngthe Four Books and Fi ve Cl assi cs and the Chi nese tradi ti onal ethi cs鹤thepri nci pal ,theH i storyBooks andpol i ti csandarts both hom e and abroad as thesecondary" ’ W assti l l fol l ow ed i nteachi ng,som enewsubj ects and new content w ere added.TheChi nesepeopl e w ho w ereeagerto l eam from theforei gnadvanced sci enti fi ctechnol ogy and advanced cul ture found thatthe reform shoul d becarri ed outabsol utel yand theQ m g Dynasty put through thepow er of thegovernm entthebourgeoi sreform i sts’ i deas about reformi n the ol d educati onal systemi nto effectThus the feudalbondageW as el i m i nated fromthe Chi nesesoci etyand w i th the cl assofthefeudalgentry di si ntegratedand thenewi ntel l i gentsi aappeari ng,thetransform ati on anddevel opm entof the Chi nese m odemeducti on w erei m proved.Actual l y, duri ngthese tenyears,theeducati onal reformproducedal arge groupofnewi ntel l ectual s,w ho,di fferentfromtheprevi ousfeudal schol ar-bureaucrats,w erem ore concem edabout the hi stori caldesti nyof Chi na.Al though the N ewD eali n the l ateQ i ng Dynastyw asn’ t carri ed out forl ong,the extensi veness anddepthof the soci al reform s causedbyi t w erei ncom parabl e.These reform s executed i n di fferent fi el ds on the one hand created som etangi bl eachi evem ents w hi ch w ereaccepted bythesucceedi ng Republ i cof Chi na and on theothersped upthedi si ntegrati onof thesoci ety, m adethem odem cul ture andi deol ogym ove on w hi l epropagated i ncreasi ngl y w i despreadand exertedgreati nfl uenceuponthe m odemeducati onalsystemand the m odemm ode of personneltrai ni ng.Thi seducati onalreformabol i shed thei m peri al exam i nati onsystemw hi ch w as fol l ow edfor thi rteen hundred years,sm ashed the educati onal m ode ofthe ol d-fashi onedacadem i es and brokethroughthe confi nem ent of the Four Books and Fi ve Cl assi cs i nteachi ng.Besi des,i t propagated system ati cal l ythe w estern advanced natural sci enceand hum ani sti ci deol ogy.Throughthi s reformthe advanced educati onal vi ew s,theprogressi ve i deol ogyand cul turetogetherw i th thedevel opedsci enti fi ctechnol ogyi nthe w orl d notonl yentered Chi na, but al so w ereacceptedandpropagated bytheIV

 i ntel l ectual s,w hi ch i nfl uencedprofoundl ythe hi stori caldevel opm entof Chi na andurgedi t togotow ardthe ai mof m odem i zati on.Key W ords:the N ew D eali n the LateQ i ng Dynasty;theeducati onalreform ;i nfl uenceV

 绪论绪论一、选题缘起中国的近代化一般都认为是从洋务运动开始,并由1919年规模巨大的由知识分子参与和领导的“ 五四” 运动推动的,“ 五四"运动确实改变了中国,那么这数以百万计的充满理想、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是从何而来的呢?究其根源是与清末十年新政的教育改革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探寻中国近代化发展时,不能仅仅回溯至“ 五四” 运动,晚清还有一段只存在短短十年却又气象万千的新政时期。清末新政实施后,各方面均发生了极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1906年重新更定官制,除内阁、军机处仍称旧名外,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新设学部、商部、法部、练兵处、巡警部、民政部、度支部、农工商部、邮传部、陆军部、海军部、军咨府、资政院、审计院等,是清朝政权机构迈入近代化的开始。通过清末新政,在思想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变化十分突出:结束了科举制度,兴办了新式学校,出现了留学的热潮,思想界文化界也随之发生极大变化,在中国僵化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体系中透进了一缕民主的霞光。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又是在中国外受屈辱、内陷混乱的乱世,是如何不可思议的取得这么多成就呢?这些都充满了许多急需了解的“ 迷题” ,给我们留下了尚待研究的空间。在做我的硕士论文选题时,因为我一直对清末历史非常感兴趣,再加上我的父亲曾经主持编写过我们临泉县的教育志,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又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所以就想从清末的教育入手进行研究。在导师武菁教授的指导下,对论文的选题反复思考、数次论证,最终确定下《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及其影响》这个题目。二、学术梳理清末新政内容丰富,是当时的统治者运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社会变革和自我更新,并最终完成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巨大转变。对清米新政的研究很长时间是不被人们重视的,因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次改革被认为是受时局所逼,不得不为之的仓促之举,因此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历史书几乎都把这个波澜壮阔的改革掩盖不提,即使提到这次变革,也只把它放在其他章节

 清束新攻教育改革及其影响里面,只论失败,不谈功绩。再加上当时的改革又是刚刚进入高潮清政府就被推翻了,当局还来不急对改革进行系统的梳理,很多资料在其后的动荡中散失,给后人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对清末新政的研究一直比较缓慢。最早的研究有据可查的是中国教育界很有名望的“ 东南大学之父” 郭秉文校长,1914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时的论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中,专门论述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一个章节。①民国时期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开始有所增多,主要是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其中舒新城1928年编辑出版的<近代中国教育史料》、丁致聘1934年编辑出版的《中国近七十年来教育记事》对当时相关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汇编;陈宝泉1928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学制变迁史》、陈翊林1930年出版的《最近三十年中国教育史》、舒新城1933年编著的《近代中国留学史》、周予同1934年编辑的《中国现代教育史》、姜书阁1934年编著的《中国近代教育制度》、陈青之1936年出版的《中国教育史》等分别就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普通教育、学制改革、留学教育、教育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比较详实的历史资料。建国后到80年代中期,关于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几近停顿,只是●对一些历史史料进行了重新的编辑整理,1961年重新编辑出版舒新城的《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1986年朱有谳编辑出版了《中国近代学制史料》、1986年陈学恂主编出版《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等。同一时期,台湾学者开始关注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研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969年陈启天主编的《近代中国教育史》、1980年王焕琛编辑出版的《中国留学教育史料》等,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并对这次改革给予肯定。随着学术界对清末新政的重视,清术新政教育改革研究在20世纪九十年代逐渐热起来。1991年琚鑫炎...

相关热词搜索: 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教育改革 新政 时期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