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9篇

时间:2022-12-03 15:2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9篇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福建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乡镇行政管理专业(专科)《乡镇行政管理》课程实施细则 2005年秋 一、课程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9篇,供大家参考。

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9篇

篇一: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电大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乡镇行政管理专业 (专科) 《乡镇行政管理》 课程实施细则

  2005 年秋

 一、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乡 镇行政管理》 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乡 镇行政管理专业“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必修课。

 本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

 教学内容既包括了 本学科的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 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 同时, 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 是一门内容丰富、 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教学上要求既要给学生以理论指导, 又要辅之以实践,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把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结合起来, 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

 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加深对我国行政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 提高行政管理的实际能力。

 本课程 5 学分, 课内学时 90, 其中 VCD2 学时, 一学期开设。

  二、 教学资源的配置与使用 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基本教材。

 文字教材是由齐明山主编的《公共行政学导论》 一书,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齐明山教授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6 月出版, 系统地体现了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具体教学内容, 是组织教学与考试的主要依据。

 中央电大赵菊强编著的《公共行政学学习指导》 一书, 《乡 镇行政管理》 课程可以参考使用, 该书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6 月出版, 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即每章的知识结构图、 每章的综合练习题及部分题的参考答案、 与本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法律、 法规等, 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音像教材:

 《乡 镇行政管理学习指导》 VCD, 共 2 讲, 100 分钟, 专门为学习本课程做的重难点辅导, 由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所的齐明山教授主讲。

 该 VCD 随书发售。

 另外, 中央电大为学习《行政管理学》 课程的各专业学生录制的 20 学时录像教材, 是由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所的齐明山教授主讲, 为系统讲授型, 主要就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辅导。

 该录像

 教材由中央电大和长春空军飞行学院 2004 年 9 月联合录制, 乡 镇行政管理专业同样可以参考使用该教材。

 电大在线网上资源有:

 课程说明、 教师介绍、 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方案、 参考资料、 网上文本辅导和视频直播等。

  进入课程途径:

 (1)

 登录:

 一村一名大学生用户在电大在线学习网首页(http: //www. open. edu. cn)

 使用统一帐号进行登录, 登录帐号如下:

 用户名:

 only_one

  密码:

 123456

 (2)

 资源浏览:

 使用帐号登录后, 可直接进入一村一名大学生页面, 点击您要查看的课程或专业计划,即可浏览相关资源。

 录像教材的学时分配如下:

 序号 教学内容 主讲 课内学时 录像学时 1

 第一章

  绪

 言 齐明山 6 2 2 第二章

  行政环境 齐明山 4 1 3 第三章

  政府职能 齐明山 8 2 4 第四章

  行政体制 齐明山 5 1 5 第五章

  行政组织 齐明山 8 2 6 第六章

  行政领导 齐明山 5 1 7 第七章

  人事行政 齐明山 5 1 8 第八章

 机关行政

  齐明山 3 1 9 第九章

 行政决策 齐明山 7 1 10 第十章

 行政执行 齐明山 7 1 11 第十一章

 行政监督 齐明山 6 1 12 第十二章

 公共财政 齐明山 3 1 13 第十三章

 法治行政 齐明山 5 1 14 第十四章

 行政方法 齐明山 4 1

 15 第十五章

 行政效率 齐明山 7 2 16 第十六章

 行政改革 齐明山 7 1 合计

  90

 三、 教学过程指导

  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包括学员自学、 小组学习、 集中面授辅导、 期末考试等环节。

 1、 自学建议: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课程学习计划, 严格执行。

 建议每周自学 5 学时。

 自学以文字教材为中心, 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电视节目观看, 如《焦点访谈》、《央视论坛》、《今日说法》 或当地电视台与本课程相关的一些电视节目 , 这些栏目的内容很多与我们课程内容相关, 通过观看有关节目 ,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有条件的话, 可以到当地一些政府部门去参观、 实习, 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学习要多思考、 多练习、 多提问。

 学习中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利用本课程的其他媒体资源来强化对重点、 难点问题的掌握。

 2、 小组学习建议:

 学生可根据可能组织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体会,讨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或就某个行政管理的案例进行分析, 也可组织实地考察等等, 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可以多样, 目的是互教互学, 吃透并掌握有关的知识。

 建议小组每月 活动 3 学时。小组活动应有记录。

 3、 集中面授辅导建议:

 各教学点应安排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辅导教师。

 建议每月 集中辅导两次, 一学期约 20 学时左右。

 建议在理论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 采用讲解、 讨论、 答疑等方式, 理清思路, 提示要点, 讲清重点, 解决疑点。

 同时一定要强调实践性, 要结合实际中发生的事情来探讨理论问题, 使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可以引导学生看《焦点访谈》、《央视论坛》、《今日说法》 或当地与我们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电视节目, 引导学生思考。

 要指导学生使用好各种教学媒体, 尤其是要指导学生利用“电大在线”教学平台提出问题、 参与讨论、 寻求学习辅导资料, 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 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结业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两者的比例分别为30%和 70%, 成绩按百分制上报。

 平时形成性考核内容要求是:

 独立完成中央电大编制的《乡 镇行政管理学》 课程形成性考核册里的四次作业。

 辅导教师要认真评改、 评分。

 每次满分 25 分。

 本课程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 闭卷。

 期末考试的基本题型包括填空题、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

 考核要求在形考册里。

 四、 教研活动计划及教学联系方式 中央电大或省校通过课程 BBS 讨论板为学生提供个别化学习指导, 网上答疑讨论有适时的和非适时的。

 适时讨论的时间、 内容另行通知。

 各教学点在教学、 管理过程中如有疑难问题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电话等手段向中央电大或省电大教师咨询。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齐明山老师的电话:

 010—62511027, 主持教师赵菊强老师的 电话:

 010—66490552, E-mail: zhao0805@hotmail. com /zhaojq@crtvu. edu. cn zhao0805@sohu. com

  省电大责任教师林育明的电话:

 0591-87841085 (每周二、 四下午和一、五上午), E-mail:lym@fjrtvu. edu. cn

  。

篇二: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州市“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的现状调查与思考 一中共彭州市委党校 课题组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 了彭州市“一村 (社 区)一名 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情况 、取得 的效果 、存在 的问题 ,并在 此基础上提 出 一些初浅 的建议。

 关键 词 :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 :培训指导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 示码 :B 文章编号 :1008—679(2007)06—0051—03 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的目的在于通过选拔 优秀的大学生到农村(社区)工作和服务,把先进的观念、管理 和技术带到基层,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引导城区人 才向农村(社区)基层流动,破除城乡人才二元分割,优化人才 配置,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和人才全面、持续、协调发展,为推进 城乡统筹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

 为贯彻实施这一计划,根据中央、四川省、成都市的有关 精神,彭州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 ,先后制定了《彭州市“一村 (社 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志愿者管理和考核办法(试行 )》、 《关于进一步加强“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志愿者工 作的通知》(彭团联发 『2007]4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 “一村 (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志愿者有关政策的通知》(彭团联发 『2007]5号 )等文件,目前,正在拟定《彭州市关于进一步切实 加强“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管理实施意见》。我市 于 2005年 11月上甸正式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正式 录取了20名大学生。2006年 9月彭州市“一村(社区)一名 大学生计划”全面启动,招募志愿者 174名。今年招募大学 生志愿者 144名,并把特岗教师计划纳入 “一村(社区)一名 大学生”计划管理,拟招 20名农村特岗教师。彭州市委党校 课题组对彭州市“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情况 作了较深入的调查,本文现对调查的相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初浅的建议。

 一、 彭州市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所取得的效果 (一 )改善了村级干部队伍结构 实施“一村(社区 )一名大学生”进一步改善了我市农村 村级干部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促进 了城乡人才协调发展。

 我市农村村级干部和人才队伍年龄偏大 ,文化程度较 低,观念落后。公开招募的大学生志愿者学历较高,具有本科 学历的占招募总数的 23% 专业齐全 ,涵盖了生物工程、建 筑、规划、畜牧兽医、林业、计算机、市场营销等 年龄适中,平 均年龄为 23岁 来 源广 泛 ,毕业于成 都理 工大学 、西华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各类高校,从而使基层组织 的实力大为增强,人才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推动了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为我市发展现代农 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农学专业的大学生为农村带 来了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新的农业发展观念。帮助和 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住蒙阳镇凤霞村的大学生志愿者 罗万华2006年 4月协助该村成立了 “蒙阳镇空心菜协会”,

 并于今年 6月成功注册“紫霞”商标。2006年 8月在凤霞村 启动了 30亩的年产量 2万头的凤霞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

 建立了计算机培训基地,9个月中免费培训400多失地农民 和下 岗职工。

 留学归国博士黄永准备在我市部分乡镇建立无公害蔬 菜生产基地,基地以彭州市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大学生创业 园)为中心,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利用农户的田地为生产地, 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现有大学生志愿者 [收稿 日期]2007—11—08 ※ 由中共彭州市委党校课题组完成 。课 题组成员 :舒绍英(执笔 )、贾华 。

 51

 四名,其中三名大学生分别负责蔬菜品种的选育、蔬菜组织 培养和蔬菜产品的配送。

 (三 )传播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促进了民风民俗的转 变和村民思想觉悟、认识能力 高以及法律意识的增强。

 如开展了“防治爱滋病 宣传教育活动、以“预防青少年 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活动。这些公益活 动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示范带动作用,另 一方面增长了村民的各类知识,增强了村民的法律意识,促 进了村民思想观念和乡风 民俗的转变,对农村的和谐稳定和 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 )促进了村级事务的规范化办理 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 计划提高了我市村级行 政管理水平。大学生志愿者都有较强的文字书写和计算机 应用能力,许多大学生村干部协助住村村委会建章立制,完 善了村规民约和各项管理制度,对村务实施计算机管理,促 进了村级事务的规范化办理,提高了办公效率。

 住蒙阳镇凤霞村的大学生志愿者罗万华向村支两委建 议完善村级来信来访登记制度,制定了来信来访登记表,做 到一事~查一复,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答复,不能及时解决的 注明缘由,争取获得来访人员谅解,力争将一切问题留在基 层解决,无上访事件发生。

 在远程教育设备即将安装时,他向党委政府建议建立村 级动态信息库,将和谐家庭档案录入微机,有利于村级人口普 查、农田调整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第一手资料。此举 获得党委政府赞赏,并在蒙阳镇远程教育涉及村普及实施。

 (五 )培养、储备了一批人才 实施“一村(社区 )一名大学生 计划培养、储备了一个了 解基层实际、精通基层工作方法、拥有基层工作经验和能力 的人才队伍,促进了青年人才在农村基层成长成才。大学生 自愿者经过两年在乡镇的社会实践,磨练了他们的意志 ,增 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了解社 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住蒙阳镇凤霞村的罗万华、住致和 镇红瓦村的刘江等自愿者成为了乡镇干部和广大村民关注 的优秀青年。

 二、彭州市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期存在的主 要问题 (一 )上岗前培训时间短内容少 上岗前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农业基本知识、政策法 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政务礼仪等内容的培训 ,但时间短、 内容少,不够深入。缺乏对他们进行针对我市农村实际及农 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系统深入培训。一些大学生志愿者不 了解我市农村实际情况,大学生与镇村干部和村民不容易沟 通了解,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特别是调解农村纠纷的协调能 力较弱。

 据被调查的镇村干部和村民反映,大部分大学生志愿者 刚从学校出来,不了解农村实际,缺乏工作经验,虽然有满腔 52 的工作热情,但在解决农村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村民纠纷 和一些遗留问题时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 )“学 ‘用 结合的选派用人制度有待完善 部分大学生专业不对口,对在农村工作缺乏心理上的准 备和知识上的储备。在我市招募的大学生村官中,学农的所 占比例太少,去年仅占7%。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农 业、农 民急需的实用技术不相吻合 ,使他们一方面不能有效 解决村民在农业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使他们 缺乏对农村工作的整体规划。“学 ‘用”结合的用人制度有待 进一步完善。

 (三)缺乏选拔使用的长效机制 部分大学生志愿者是因为在社会就业较难的情况下,作 出了当村官的临时性抉择。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对其前景感 到迷茫和不确定。他们大多想参加国家公务员招考或学校、 医院等事业单位招考,不打算长期留在农村。政府出台了对 在基层工作优秀的、在未来选拔时优先考虑的政策和加分政 策是他们参加志愿者的主要原因。

 通过政府和事业单位招考就业的人毕竟是少数 ,大部分 大学生志愿者对两年过后的出路感到迷茫和担忧。特别是缺 乏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没有健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留住人才。

 (四)到位监督力度不够 大学生志愿者既然是做村官,按理应该长住村上,为所 住村工作。但因为多种原因致使他们留在镇政府工作的时 候多,而到村上的时间较少。一是乡镇政府经过拆并、机构 精简等改革,人员减少了许多,大多数工作人员年龄较大,缺 乏年轻有能力有活力肯干事的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恰好 填补了这个空缺,他们在镇上做了大量的如各种摸底、拆迁、 实名制录入、水费名单录入以及拆院并院等工作 ,完成了本 应由镇政府做的大量的琐碎工作,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完成作 为村干部的本职工作。二是大多数村上没有固定住所及相应 办公条件,他们与村民沟通也较难,村上许多事情插不上手, 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平时在镇上做一些日常工件,只有较少时 间到村上完成一些突击性的任务。

 三、对进一步贯彻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期 的建议 我国目前的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村民的教育和培训等都急需大批人才,特别是 2007年 6月 成都市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这为大 学生志愿者提供了发挥其才能的大舞台。因此应进一步采取 措施,稳定队伍,留住人才。

 (一 )加强培训和指导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上岗前的培训和实际工作 的指导。通过岗前培训使大学生志愿者对我市农村实际有 较全面了解,学习党和政府在农村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法律 法规 ,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工作 目标、初步掌握农村工作方 法 ,尽快进入角色。

 大学生志愿者到岗后,各镇应把对他们的培训经常化制

 度化 ,应安排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工作指 导,选择较好的村干部进行传、帮、带,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 者们交流 工作经验和方法。

 (二 )提供较好 的工作和 生活条件 一是提供创业 平台。建立并完 善市委组 织部和市人劳局 帮教、市财政局帮扶、镇村干部帮带和团市委联系的“三帮一 联”制度,为大学生在基层成长与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设立 一村一名大学生创业成才基金,对有创业激情、创业项目合 理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资金扶持,成立大学生科技示范园区。

 二是促进“学”“用”结合。应进一步结合大学生志愿者所 学专业和各镇实际,把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选派到需要 这种专业的镇上去,使二者之间能够得到有机结合 ,为有专 业特长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

 三是解除后顾之忧。为解除大学生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应争取把他们纳入社会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范畴。

 (三 )采取多种形式培养 市委政府可以把年龄在 35岁以下,高中毕业的有条件的 农村青年纳入教育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及党校、电 大等各类学校的成人教育范畴,拨出专项经费,支持他们通过 现代远程教育和本地的教育资源,接受高等教育,培养熟悉村 情、懂农业生产技术与管理 “留得住、用得上”的土专家。

 (四)完善考核用人制度 进一步完善并认真执行《彭州市“一村(社区)一名大学 生”计划志愿者管理和考核办法(试行 )》,完善考核用人制 度,给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向上发展的空间。是正式党员的可 任村党支部委员,具备条件的可以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 委会主任助理等职务:考核特别优秀的可由上级党组织指派 为党支部书记或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为村委会主任 :两年后考 核优秀 ,在基层带领村民致富有实效 ,为群众服务有突出事 迹或创业成功典型的大学生村干部,可直接进入我市事业单 位担任工作人员:在村上担任村支书或村主任一年一上,经 组织部门考核为优秀者,且带领村民致富有突出贡献的,可 直接进入 乡镇领导班子 :在公务员录用时,享受最大条件的 优惠政策 。

 (五1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对于那些“水土不服”,向上发展可能性较小的大多数大 学生志愿者,政府应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培训 ,

 寻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就业空间。

 随着国家 80万吨乙烯项目落户彭州 、成都市被 确定 为全 国统筹城乡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政府可引导大学生抓住这 干载难逢 的大好 时机在发展化学工业 、市 民培训 、社 区建设、 物业管理、商品流通等方面施展才能,推进我市城乡统筹,加 快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更广泛领域寻求就业空间。

 责 任 编 辑 孙 鸣 (上接第 42页)要是反帝爱国,争取民主。新中国建立初期,

 民主党派成为实际意义的参政党后,其职能是参、代、监、改。

 即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参加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的协商和执行 :代表其成员和所联系群众的合法利益,反映 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对共产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发挥监督作 用:对其成员和所联系群众,通过学习和实践,进行自我教育 和自我改造。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提出民主党派的职 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并明确了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

 规定 了民主监督 的总原则 。2002年 各 民主党派召开新世纪 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修改了各自的章程。各民主党派的章程 都明确规定,民主党派的职能主要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

 2005年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民主党派参政 的基本点,进一步对参政议政的形式和描施进行了规范,着 力完善 了民主监督 的有 关规定。

 实际上 ,从 历史 、现实和我 国政党制度有关规定的精神来看,参政党还有一个重要的职 能 ,这就是政治协商的职能 。

 最后,初步概括出参政党功能的明确涵义。在功能主义 分析方法看来,“功能指的是与行为方式的目的过程有关的 影响,简单地说 ,就是产生特定影响的行为结果。结构与功 能密切联系,不可分离。”可见,这种“功能”,除了作用的涵 义外 ,还涉及 “系统”、“结构 ”和 “行 为 ”等等 因素。就政 党功 能来说,不同类型系统、结构条件下的政党承担着不同的功 能,不同的政党组...

篇三: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3卷第4 期V 0 1. 13 N o . 4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 u rn a l o fS h a y a n gT e a c h e r sC o lle g e2 0 12 年8 月A u g . 20 12创新教育理念, 服务新农村建设——荆楚理工学院“一村一名大学生” 特色办学王学民, 朱德艳( 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湖北N I'G 4 4 8 0 0 0 )摘要: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划是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新型农村实用性人才, 培养“留得住、用得着”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村级管理者、 农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技术应用带头人, 推动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阐述了荆楚理工学院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过程取得的一些成绩及一些建议。关键词: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新农村建设; 特色教育中图分类号:

 G 6 4 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 7 2—0 7 6 8 ( 20 12)0 4 —0 0 0 5—0 4“一村一名大学生” 工程是我省贯彻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旨在培养懂科学、 有技能、 会管理, 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为建设“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荆楚理工学院是20 0 7 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 是由原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两所学校合并成立的, 位于素有“荆楚门户” 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荆门市。

 我校自20 0 7 年开始承担国家“一村一名大学生” 人才培养任务, 为了将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几年来, 我校不断探索, 采取多项措施, 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一、 成立新农村科技学院。

 搭建服务地方经济的平台为了更好地服务“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划, 我校专门成立了二级学院——新农村科技学院。

 该学院旨在统筹我校所有涉农优势学科, 整合教学科研团队, 服务于“一村一大” 的教学。

 在此基础上, 成立新农村教育研究院, 对农村创业人才的培养进行系统研究, 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同时, 与市农办、 市农业局、 市林业局、 市畜牧局、 市农机局、 市卫生局等多个部门协作, 形成“校一院一政府” 的合作办学模式。重点面向农民、 农村基层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龙头企业, 以服务为办学宗旨, 是学校对外服务的窗口和平台。( 一)整合社会资源, 建设服务“三农” 人才库新农村科技学院整合了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主要是从事农村问题、 区域经济、 农村文化、 旅游以及种养殖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教师。

 聘请了荆门市知名农业技术领军人物、 龙头企业领航人、 种养殖大户带头人、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负责人以及涉农部门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校校联合办学机制, 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定期到校授课, 如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国内知名“三农” 问题专家为我院客座教授。

 着力打造一批“专业教师+ 农业企业家+ 知名学者+ 政府官员” 的教师队伍, 为办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创新教学理念, 培养创业型人才收稿日期:

 20 12—0 8 —0 l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项目: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教学改革, 培养实用型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 20 0 9 328 )。作者简介:

 王学民( 19 64 一), 男, 河北唐山人, 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教授, 硕士。5万方数据

 为了培养应用型、 复合型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人才, 本着实际、 实用、 实效的基本原则, 构建了“大专业、 小模块” 的课程体系。

 …所谓“大专业” ,即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 所谓“小模块” , 即课程体系由“综合素养课程” 模块、 “专业基础课程” 模块、 “专业技术课程” 模块三部分组成, 还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分多个子模块比如病虫害防治技术、经济作物种植技术、 水产养殖技术、 经济管理技术、 产品营销技术等模块。

 同时, 在教学形式上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课堂放在龙头企业、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的田间地头等,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还通过开设选修课、 举办系列讲座、 调研考察、 座谈讨论等形式, 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学习, 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又能提高学员的创新、 创业能力。

 [ 21( 三)狠抓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 搭建产学研平台就实验室而言, 我校建有生物基础实验室、 食品工艺实验室、 生物制药实验室、 植物克隆技术中心、 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实验中心等, 完善了我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平台。

 就实验基地而言, 我校多方筹资将我校占地近10 0 亩的植物园建成一个“智能化” 的种苗繁育实验室和10 0 0 平方米的智能生物农业种植、 栽培、 育苗综合大棚, 以及一个10 0 0 平米的智能立体养殖场, 加大对果蔬类、 农产品的深加工、 精加工的研究和推广。

 上述建设,为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 以“三创” 教育思想为核心。

 完善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求职” 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 旧1最早是19 8 9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来的。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完善支持自主创业, 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的目标。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是教育部于20 0 4 年启动的专门培养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创业人才的教育项目, 是贯彻党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我校提出以“三创” 教育思想为核心, 进一步完善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即创新思维、 创造能力、 创业素质。

 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举办农村创业讲坛,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活动中的最高的一种思6维方式。

 为了培育“一村一大” 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与地方电视台合作举办农村创业讲坛, 聘请农民企业家、 合作社理事长、 示范村党支部书记以及种养殖大户、 在农村创业成功的大学生等, 来我校做创业报告。

 这些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报告深深吸引了莘莘学子, 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热情。

 龙头企业家、 种养殖大户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 合作社理事长鼓励大学生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荆门市人大代表、 湖北白鹿春实业股份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为我校一千余名师生做了“农村创业, 大有可为” 的演讲; 中共十七大代表、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了题为“践行科学发展观, 艰苦创业谋发展” 的报告; 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作了题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一荆门调研的学习体会” 的报告会。

 这些创新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0 7 级不少学生毕业后迅速开展创业活动, 有承包荆门郊区农地30 余亩种植蔬菜的; 有毕业后盖了鸡舍, 养鸡达5000余只的;还有在20 亩地上搞起了苗木花卉种植的等等。( 二)开展新农村建设系列讲座, 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教育方式很多, 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然而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难以使学生满足。

 为了让“一村一大” 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农村, 从而选准创业目标, 提升创造能力, 我们努力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把新农村建设讲座列入教学计划, 每学期安排“三农” 研究的知名学者、 对农村工作有深入研究的政府官员、 合作组织的负责人、 示范村的乡村干部以及我校各领域的专家主讲,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讲述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知识, 包括国内外农村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 让学生了解认识新农村建设, 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经过系统的学习, 学生了解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创业或规划创业, 如0 7 级有学员生产的蔬菜是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产品直接进入荆门市各大超市; 学员刘某某请专家对全村的旅游资源进行规划, 对外招商引资; 有学员利用当地的泉水生产纯净水和种植蔬菜; 还有学员打造京山板栗品牌、 申请注册商标等。

 这些学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宏观视野, 不局限于小打小闹, 起点高, 产业辐射性强, 带动作用明显, 成为真正的农村致富的带头人。( 三)制定创业规划, 发起创业实践活动, 培万方数据

 养学生创业素质创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在创造能力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 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的教育。

 ” 1我们要求每一个学员在进校之初就开始制定自己的创业规划和学习计划, 并在校内外组织了一个专家顾问团队, 在学员中发起了“创业大讨论” 活动, 帮助学员修正规划。

 而且以班干部、 党团员为核心, 采取年长的联系年轻的、 干部联系非干部、 党员联系非党员等多种帮带形式, 让所有学员都能融入学校的集体生活, 建立亲密的同学友谊和未来创业的人际资源。在此基础上, 组织兴趣相投的学员组成了相应的“种养加” 项目学习小组, 待条件成熟便可发展成各个专业合作社或协会, 发挥团队创业力量。学员都制定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学员进校后不久就开始创业, l:

 t女H , 学员陈某某的养猪场在他第三学期就竣工投产, 学员邓某某在校期间就担任了村养鸡合作社理事长。

 同时还组织学员外出考察学习, 主要考察了我市各种类型的种养殖大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龙头企业等。

 经过创业教育, 0 7 级、 0 8 级涌现出了大量的创业典型, 如0 7 级某学员利用当地丰富的水产资源发展养殖业, 在村里养鸡、 养猪、 养鱼, 带领村民逐步走上致富的道路; 0 8 级某学员巧做土地文章, 发展了大棚养殖, 并成立了京山增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社员规模达一百余户, 养鸡50万只,走出了一条“穷村走出发展困境的一条新路子” 。三、 以合作、 开放办学为抓手。

 切实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近年来, 我校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校村合作以及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 将服务地方经济的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一)承担“一村一名大学生” 计Jr'】

 , 致力培养基层人才从20 0 7 年开始, 我校承担国家“一村一名大学生” 培养任务, 主要培养对象为来自我市各县、市、 区的农村党员、 村组干部或村组后备干部、 退伍军人; 农业科技示范户、 农业产业化骨干龙头企业技术人员; 农村高中毕业生回乡优秀青年。

 为了培养一批懂技术、 会经营、 善管理、 通市场、 扎根农村、 服务“三农” 的高素质人才, 我校组织教师和专家, 深入到有关县市区组织部门、 农业部门、村干部、 青年农民中调研, 了解全省农业、 农村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状况, 了解各地、 各区域行业、产业特色, 根据生源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制定教学计划, 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授课, 既注重理论教学, 又注重实践教学,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活动。

 荆门电视台教育频道《农林苑》 栏目先后两年多次报道我校农村创业典型20 余人, 产生强烈的反响, 激励了我校“一村一大” 学生的创业热情。

 在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办学水平的评估中, 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专家们的充分肯定。( 二)结合地方经济发展, 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近年来, 我校依靠荆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 积极培训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生态农业、 村镇规划、 乡村文化建设、 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实用人才。

 先后举办了荆门市150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培训、 东宝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培训、 荆门市农村旅游人才培训、 农业产业化技术人员培训、 荆门市新农村全科医生培训以及国培计划(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等等。

 同时我校专家教授参加湖北省委组织部在彭墩村举办的全省农村干部培训, 还选派了年轻老师到企业、 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挂职。

 每年还定期组织师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 编印实用技术信息, 向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 致富信息, 宣传三农政策、 农村卫生知识等, 服务田间地头。( 三)积极开展校地合作、 校企合作、 校村合作我校与一些县市区签订了协议, 与企业签订协议, 进行产学研合作。

 如实行校企共建实验室、校地共建实习基地、 校地共办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 采取“定向培养” 、 “订单培养” 方式, 造就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应用, 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技术扩散型人才, 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功。目前已与湖北汇澄茶油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智能农业研发实训基地, 申报油茶树苗快繁、 种质保护、树种选育项目以及人才培训等合作; 与京山鑫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共建细胞工程实验室; 与荆门听泰农民专业合作社、 绿盛柑橘合作社等合作社进行技术合作, 共同开发草莓育苗技术和系列果酒开发项目等, 取得明显效果。

 此外还建立了荆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信息平台, 加强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 强强联合及资源互补,扩大合作社对外营销途径; 与荆门市新农村建设7万方数据

 示范村钟祥市彭墩村、 沙洋县王坪村等7 个村签订校村合作协议。参考文献:[ 1]朱德艳, 王学民. 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教学改革, 构建模块教学体系, 培养实用型新农村建设创业人才[ 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 10 ,( 4 ):

 18 —20 .In n o v a tio n o f E d u c a tio n a l Id e a f o r[ 2]丁立群. “一村一名大学生” 开展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J]. 辽宁高职学报, 2007 , 9 ( 12):

 33—35.[ 3]何洁, 刘艳房. 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办学模式[ J].教育探索, 2005, ( 19):

 47 —48.[ 4 ]魏汉琴, 李宝江. 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 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 ( 1):

 67 ~68.( 责任编辑:

 李丽)S e r v in gN e wR u r a l C o n str u c tio n——U n iq u eF e a tu r e ‘‘O n eC o H e g eS tu d e n t f o r O n eV illa g e’ ’ o fJin g c h u U n iv e r sityo fT e c h n o lo g yW A N GX u e —m in g , Z H UD e —y a n( Jin g ch u U n iv e r sityo fT ech n o lo g y , Jin g m en , H u bei, 4 4 8000, C h in a )A b str a c t:

 T h eim p le m e n ta tio no f th e “o n ec o lle g estu d e n t f o r o n ev illa g e ” isto f o ster w e ll—e d u ...

篇四: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dquo;一村一名大学生”、 “三支一扶”志愿者”管理服务工作总结 根据 2012 年 2 月 11 日 XX 地区贯彻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暨石宗源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XX 县委组织部及时组织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团县委等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联系会议, 对春节期间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 “三支一扶志愿者”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明确工作职责, 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研并开展走访慰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县内“一村一名大学生”及“三支一扶志愿者”基本情况

  2010 年以来, XX 县采取公开招考、 择优选聘等方式, 共选聘 141 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 目前在岗人数 103 人, 其中 2010 年选聘了 30 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目前在岗人数 9 人; 2011 年选聘了 40 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目前在岗人数 23 人; 2011 年聘用 5 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全部在岗; 2011 年选聘了 50 名高校毕业生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16 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

 全县在岗服务的志愿者共 42 名, 其中西部计划志愿者 12 名, “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 30 名。

 二、 真情关心, 切实做好春节期间慰问工作

  春节期间, 为进一步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及“三支一扶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工作, XX 县委组织部、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团县委共同制定了春节期间“一村一名大学生”及“三支一扶志愿者”慰问通知, 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广泛开展了一次调研走访慰问活动, 在给“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三支一扶志愿者”送去关怀和温暖的同时, 指导他们要注意安全, 平平安安过好春节。

 县委组织部、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在县委四楼综合会议室召开了 XX县 2011 年“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春节慰问座谈会。

 在座谈会中, 103 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就参加学习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体会、工作和生活中的感受以及近期的思想情况作了交流发言

 县委常委、 常务副县长钱超国同志作了重要讲话, 县委常委、 组织部部长陈萍同志认真听取了每一位大学生村干部关于工作、 生活及思想汇报, 并提出了要求及希望。

 在会上, 邀请了县计生局、 安监局等部门领导对“一村一名大学生”进行了培训, 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 103 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发放了慰问品, 折合金额 10300 元。

 团县委通过实地走访、 编发手机短信等方式对全县志愿者全部进行了慰问, 累计编发手机短信 84 条, 发放挂历 42幅, 发放慰问金 1000 元; 并组织有志愿者服务的乡镇对志愿者进行了慰问, 累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折合人民币 31000 元。

 团县委在走访慰问的过程中, 还对志愿者住宿环境、 防火防盗、 饮食卫生、 出行安全等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排查。

 三、 落实政策, 切实做好报酬发放工作

  按照选派或选聘时的有关文件规定, XX 县“引导办”严格按照省、 地有关文件精神, 及时兑现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在村工作期间的经济、 政治、 考试、 创业等待遇, 确保大学生村干部生活补贴按时发放, 落实大学生村干部的食宿, 努力营造了暖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做好“一村一名大学生”2012 年的各项保障经费预算, 并积极协调地区“引导办”、 县财政局、 县人事局以及各乡镇, 已于 2 月 10 日前将 1、 2 月份报酬全额发放到 103 名大学生村官手中。2010 年、 2011 年选聘到村工作目前仍在岗的“一村一名大学生”, 2011 年度的年终一次性生活补贴、 交通费将在年度考核结束后发放; 2011 年新选聘的 50 名“一村一名大学生”和 16名“选聘到村任职大学生”一次性安置费,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经县领导小组研究, 决定在 2012 年 6 月份全额发放。

 关于“三支一扶”志愿者有关补贴的发放, 因地区财政和县财政匹配资金尚未到位, 截止目前, 只发放了 2011 年 8 月至 12 月省级匹配的 50%部分, 共计76162.5 元。

 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已列入财政预算, 将在最短时间内发放。

 四、 健全机制, 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干部的管理监督

  为实现对大学生村干部的有效管理, XX 县按照中央、 省、 地关于加强对大学生村干部管理的有关要求,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定了《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选聘到村任职高校

 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 和《村干部规范管理暂行办法》, 明确了大学生村干部的工作职责、管理考核、 待遇保障等内容。

 建立了工作例会、 工作汇报、 重大事项报告、 信息通报、 工作日志、 民主监督、 请销假、 责任追究等制度, 每季度召开 1 次工作例会, 听取选派到村任职大学生工作情况汇报和经验交流。严格要求到村任职大学生每月向乡镇党委汇报 1 次以上工作开展情况, 每半年向县委组织部、 县引导办书面汇报 1 次以上上岗出勤、 思想作风、 遵守纪律、 工作进展等情况。

 鼓励大学生村干部采取技术入股、 资金入股、 租赁经营等形式依法领办、 创办科技示范基地和经济实体, 并可以根据参股入股的情况及村财务管理制度取得合法报酬。

 对大学生村干部牵头领办、 创办的经济实体, 从政策和项目上给予支持。

 符合《地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贴息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市党建办发[2011]16 号)

 和《党内关怀基金筹集、 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县委办字[2011]211 号)

 有关规定的, 优先扶持发展, 按照规定给予借款或贴息贷款, 同时依法享受用地、 用电、 税收等相关方面的优惠政策。

 五、 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XX 县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三支一扶志愿者”的管理服务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部分优秀大学生村干部及志愿者难以选拔到县乡 机关工作, 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二是部分高校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和自身能力欠缺等原因, 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农业农村工作的需要。

 三是部分乡 镇对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干部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在管理上听之任之, 失之于宽, 使部分到村工作大学生难以发挥作用。

 四是因乡 镇缺人, 部分到村工作的大学生被截留在乡镇工作, 村级力量得不到有效加强。

 下步工作中, XX 县将继续加大对“一村一名大学生”和“三支一扶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发挥作用。

 一是创新载体, 通过开展系列活动, 传递大学生村官及志愿者的声音, 让社会理解、 关注、 支持大学生村干部和志愿者, 让大学生村干部及志愿者学习全省乃至全国优秀村干部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经验,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干部及志愿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是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村干部及志愿者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的落实途径和运作模式, 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工作。

 三是进一步宣传中央、 省、地、 县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的优惠政策, 激发大学生到工作的热情, 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鼓励高校毕业生到村去建功立业、 施展才华。

 四是建立长效机制, 使到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干部被截留挪用现象得以杜绝, 让大学生村干部真正能够到村组和群众中去服务和锻炼, 促使一批优秀大学生尽快走上村领导岗位和乡 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

篇五: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36 卷第 2 期 V o1 . 36 No . 2

 丽 水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A L

 o F

 L ISH UI UN l V E R SIT Y

 2014 年 3月 M ar . 20 14 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 ”培 养模式的统计研究 以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遂昌分校为例 车 茹 兰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遂昌分校 , 浙江 遂昌323300)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 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浙江 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 的实施正迎合了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遂昌分校 自

 2006 年春季开始全面实施 中央电大“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2007 年开始实施浙江电大“农民大学生 培养项目” , 至今已经培养了241 名毕业生, 取得了基层电大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结 合遂昌电大办学实践, 分析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的办学成效和存在问题, 并提 出相应的对策 和建议 。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办学统计 doi:

 10. 3969/ j. issn. 2095— 3801. 2014. 02. 027 中图分类号 :

 G724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095— 3801( 2014)02-0125- 04 A

 Statistical R esear ch on E ducation M ode for

 A chiev ing “A

 C ollege Student in O ne V illage" C he R ulan ( Suichang Branch, Zhejiang Radio andT V University, Suichang 323300 , Zhejiang) A bstract:

 The project of a college student in one village implemented by China Central Radio &TV University and the project of farmer students implement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Radio & TV University cater to the need for new farmers posed by the socialist rural constr u ction in China.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pro jects respectively in 2006 and 2007, Suichang Branch of Zhejiang Provincial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has already had 24 1 graduates and achieved consider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 i ts.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project of a college student in one village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Suichang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are proposed.

 K ey words: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a college student in one village project; project statistics 收稿 日期:

 2014— 02— 25 作者简介:

 车茹兰, 女, 浙江遂昌人 , 统计师。

 126 丽 水 学 院 学 报 20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大 批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 善管理、 能创新的新型 农民。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遂昌分校紧紧抓住这一发 展机会 , 积极开展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戈 d” 和省电大“农民大学生培养项 目” , 8 年来, 共招收 农 民大学生 336人 , 已经毕业 241人。

 “一村一名大 学生计划” 的实施 , 不仅为遂昌电大的发展提供了

 新的增长点,也为遂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 献, 取得了基层电大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 丰收。

 1

 遂昌电大“ 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模式 农民始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为 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 质。2006 年春季 , 为了顺应这一社会发展 的潮流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全国电大系统实施“一村一名 大学生计划” 。

 2007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了要“培养新型农民, 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 伍”要求, 该文件同时指出, “建设现代农业, 最终要 靠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必须发挥农 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投 入, 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 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_ l1 。

 2007年的中央“一号 文件”不仅为 电大指明了服务农村 、 服务基层的办 学方向, 也为电大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在贯彻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实践中, 遂昌电大在实施中

 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基础上 , 从遂 昌实际出发 , 积极参与了省 电大举办的“农 民大学 生培养项 目” , 于 2006 年春正式招收中央电大“一 村一名大学生” 。

 2007 年秋季正式开始实施浙江省 “农民大学生培养项 目” 。从实施该项 目至今 , 已经 培养 6 批“农业经济管理”和“林业技术”2 个专业 共 241名毕业生(见表 1) 。

 遂昌电大为遂昌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 障, 为遂昌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加速推进遂昌全面小 康社会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仅为电大的发展 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 益 表 1 遂昌电大 2006- - 2013年“一村一名大学生” 招生及毕业生情况 年度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 1 2012 2013 合计 计划招生 人数 实际招生 人数 毕业生 人数 30

 3 0 30

 6 0 6 0 60 6 0 60 39 0 2 O 25 25 5 2 60 60

 6 O 34 3 36 18 2 8 27 4 8 6 0 60 24 1

 1. 1

 基本情况 遂 昌是浙江省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县, 遂 昌的 自

 然地理面貌可以概括为“九山半水半分田” 。全县 总人口22-3 万, 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

 由

 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 导致遂昌农民整体素质 偏低 , 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与发 达地区比较, 农村发展显得滞后 , 农民收入总体较 低。要建设遂昌新农村, 实现遂昌农业增长方式的 根本性转变 , 必须增加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而要 增加科技含量, 前提是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

 因此,必须增加教育投资,通过增加教育投资的途径, 实 现遂昌农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型农民的转变, 把 遂昌农民培养成为有文化、 懂技术 、 会管理、 善管 理、 能创新的当代新型农民。

 基于这一共识, 遂昌电

 大在遂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取县级财 政、 乡镇、 村集体和学员本人分别承担 35%、 35%、

 20%、 10%的学费分担办法,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大 学生的学习费用 ,既有效地减轻农 民大学生负担 ,

 激发农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推动了遂昌农村经 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产生了农民大学生踊跃报名的 “学习效应 ”。

  1. 2课程设置 根据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的教学计划, 遂昌电大 结合遂昌农村发展实际出发, 在完成上级电大的必 修课和选修课的同时, 适当增加地方特色教材, 如:农家乐、 乡村休闲旅游等内容, 努力培养下得去、 留

 得住 、 用得上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置情况见表 2。

 第 2 期 车茹兰:

 电 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模式的 统计研究——以浙江广播电 视大学遂昌分校为例 127 表 2课程设置情况 专业 必修课 选修课 1. 3办学成效 从 2006 年开始, 遂昌电大开设了农业经济管 理和林业技术 2 个专业 ,已累计招收农民大学生 336 人 , 毕业 241人。遂昌电大结合本县“三农”特 点培养农民大学生, 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

 优秀典型, 有的农民大学生已经成为本地新农村建 设的“领头雁”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 还有部分农 民大学生已经考入乡镇公务员队伍 , 有的当了县人 大代表和县党代表, 见表 3。

 表 3“一村一名大学生”毕业生结构 人 考入公务员 代表 县党 县人大致富带头人 社负责人 负责人专业合作私企村委会 村支部 主任 代表书记 9 18 32 20 】

 0 8 4 2 4 5 2 2. 1

 遂昌电大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成功的经验 在“一村一名大学生” 的办学实践中, 遂昌电大 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 凭借办学网络、 学习平台、

 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优势, 结合本校教师 的专业特点, 探索出了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大学生 进行面授辅导的办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学校配 备有经验, 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和班主任为农民大 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实际困难, 为农民大学生就近 学习提供了方便 , 较好地激发出了农 民大学生的学 习潜能, 实现了农民大学生在家门口就能学到丰富 知识美好愿望。

 农民大学生专业对口, 学以至用, 进 而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心愿。

 下面的实例证明了这 点。雷松平 , 2008 秋林业技术专业学生, 遂昌应 村乡东源村党支部书记, 创办浙江遂昌东源纸业有 限公司, 2009 年产值达到 1800 万元,固定职工 8O

 余人, 季节性临时职工 100 余人, 是东源村及周边 较大企业, 对带动当地农民致富起到积极作用。邓 一新富, 2008秋林业技术专业学生, 遂昌三仁乡项村 村民主任, 利用当地资源投资 100 多万元开办竹器 加工厂, 2009 年产值 500 万元, 固定职工 5O余人,是 当地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蓝月良, 遂 昌新路湾乡 夹路畈村党支部书记, 与当地村民合作创办畲族风 情山庄, 预计投资 300 万元, 现已投资 150 万元, 山

 庄集休闲旅游农家乐为一体, 现已成为遂昌休闲旅

 游又一个新景区。

 包孙雄 , 2009 秋林业技术专业学 生,现任遂昌县里高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成 立合作社以来, 创建全县最大设施最齐全的休闲养 生基地, 每周末开通遂昌高坪至杭州、 上海直通班 车, 吸引省内外游客来遂昌休闲度假旅游, 创办全 县最大的高山无公害蔬菜基地, 生产的蔬菜直接供 应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不仅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 益, 而且带领全村村民劳动致富, 真正成为新农村 建设的“领头雁”和致富的带头人。“一村一名大学 生”毕业生一共有 9 人考取乡镇公务员, 县人大代 表 32 人, 县党代表 l8 人, 半数以上毕业生担任村 民主任和村支部书记, 全县村级重要领导岗位“一 村一名大学生” 占据半壁江山。

 2.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 水利等方面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条件 限制 , 遂昌电大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没有开设相关 专业。

 遂昌素有“金山林海, 仙县遂昌”的美誉, 旅游 资源非常丰富。全县拥有 4 个国家 AAAA 级旅游 景区。

 “健康 快乐 休闲”旅游品牌初步打响, 旅游 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农村急需特色旅游和农 家乐专业方面人才培养, 遂昌电大没有开设置这方 面的专业。

 同样, 遂昌的水利资源丰富, 水域面积广 阔, 养殖业人才严重不足, 遂昌电大也没有开设置 这方面的专业。

 ( 2)师资力量不足。遂 昌电大教师大多数从事 文史类及理工科教学, 农林及其他专业教师匮乏。

 遂昌电大现有教职工 31人 , 专职教师 22 人, 具有 高级职称 l 1人, 中级职称 8 人。

 现有教师队伍中绝 大多数毕业于师范院校, 学习专业多为公共课程,

 农林等专业教师相对较少。

 128 丽 水 学 院 学 报 2014 年 (3)经费不足。

 遂 昌电大办学规模小 , 招生人数 少, 学费收入低, 造成办学经费不足。

 随着高校的扩 招, 电大生源逐年减少, 遂昌电大前几年办学规模 稳定在 1000 人左右 , 今年已不足千人 。

 全年办学毛 收人 160 万元 ,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严重不 足 , 制约了电大教育事业的发展。

 (4)受条件所 限, “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实践教 学有待进一步加强。2009 年, 在省电大的帮助下,

 遂 昌电大创建 了农 民大学生教学实践基地——遂 昌绿都笋竹专业合作社 , 但是, 由于企业尚在迁建 中, 场地较小, 不能满足农民大学生实践教学的需 要 。

 3 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培养模式 的对策 建议 希望中央电大、 省电大扩大专业设置, 如开设 旅游、 农家乐、 养殖等专业, 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元化 发展的需要。上级 电大领导要深入基层调研 , 了解 基础电大的办学需要, 灵活专业设置 , 并且在教学 计划的制订过程 中允许基层 电大有一定的 自主权 ,

 适当开设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特色课程,以满足实用人才培养的需要。

 建议加大电大教师培训力度 , 实现校内现有教 师一专多能基础上的转型升级, 以适应“一村一名

 大学生”的教学需要。

 教师培训可以采用在职进修、

 脱产培训或分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 在培训经费方

 面给予一定优惠或免费培训 , 尽快提高基层 电大教 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满足教学需要。

 电大要建立校外农林专家库, 聘请校外专家学 者担任辅导教师, 以解决电大结构性专业师资不足 的问题 , 切实为“一村一名大学生” 的课程教学提供 人才保障。作为办学单位, 要经常组织外聘教师进 行教学培训,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培训, 使 外聘教师熟悉电大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的教学环 境和教学模式及教学要求, 确保教学质量。

 中央 、 省 、 市三级 电大在征收学生管理 费方面 给予欠发达县电大一定优惠政策 , 对“一村一名大 学生” 免收管理费,以增强基层电大的办学活力。

 省、 市 、 县财政给予基层 电大一定财政资助 , 建立以 村一名大学生”为主的教学专项帮扶资金, 保证 基层 电大的办学需要。同时, 也可以开展发达地区 电大与欠发达地区电大的结对帮扶,在教师培训 、

 教育科研、 办学经费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帮助欠 “一发达地区电大持续、 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 , 推进新农村建设 , 实现农业和农村 现代化, 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造 就一大批有文化 、 懂技术 、 会经营、 善管理的新型现 代农民,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 的智力 支持和人才保障,既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全体电大人的历史使命。

 我们 坚信, 电大特别是基层电大在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 为的。

 参考文献 :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 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 0L ].

 (2007- 01— 29)[201 4— 02— 10]. http:

 / / epe. peo ple. tom. en/ GB / 64 09 3/ 64 094 / 5 34 170 9 . htm1.

篇六: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移动学习实践研究查代春1,江虹2(1.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2.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 南昌 30046)摘 要:开展移动学习可以即时构建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支持学以致用,即学即用,更好地激发“一村一”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提升人才培养成效、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村一”学员利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支撑条件基本具备,但仍存在移动学习适用资源不足、教学模式落伍、学习者自控能力欠缺、移动学习支持有待完善等问题,需要从平台设计、资源建设、教师培训、模式创新等方面着手,为“一村一”移动学习的有效开展创造条件。关键词:移动学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乡村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724.82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9-1-23[作者简介]查代春(1972-),男,江西都昌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信息化教育,媒介传播。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强弱、态度的积极与否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效果。目前,乡村人口整体质素偏低,加上文化素质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流入城市,乡村呈现出“空巢化” “老龄化”趋势,乡村建设人才尤其是专业人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与大中城市相比,广大乡村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条件艰苦,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各类人才都存在较大缺口。基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突破了传统在线网络学习的局限性。随着5G等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将可以实现瞬间上网和永远在线,使学习者获取教学信息更加便捷,师生交互更为实时、高效,将极大地激发人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质量。利用乡村基本普及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自带设备的移动学习探索,将有利于破解“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以下简称“一村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工学矛盾、技术复杂、效果不佳等问题,助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一、相关研究国内关于乡村人才培养文献可追溯到上世纪初期,1920年代起,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一批知识分子在乡村建设运动中,强调开展乡村教育,提升民众素质。如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影响到乡村改造的成败”,梁漱溟主张“乡村教育要以民众教育为先”,陶行知提出乡村建设必须“本着教育方法,以达种种改进目的”等。国外关于乡村建设人才的研究早期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人力资本概念以及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力价值观。近现代知名的研究有: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学说”、卢卡斯和罗默强调“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等。世界银行在发表《增长的质量》一书中,认为人力资本不仅可以通过增长来影响福利,而且自身还是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 25

 现代化进程中对发达国家每一次经济追赶都意味着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追赶,同时也伴随着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教育的投资。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建设成为热点话题,乡村建设人才研究文献逐渐增多,在中国知网(CNKI)以“新农村建设”并含“人才”为主题词进行检索(2019-5-20),有777篇文献,以主题词“乡村建设”并含“人才”检索,有133篇,两者相加共910篇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国内各地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地探索了多种乡村人才培养模式,如“项目式”培训模式、 “校企合作式”培训模式、 “示范基地式”培训模式、 “订单式”培训模式、 “超市式”培训模式、 “中介式”培训模式、 “创业式”培训模式、“新农民学校”培训模式、 “校校联办式”培训模式、农业远程教育培训模式及社区工作培训模式等等。然而,这些模式大都局限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或基于固定网络的远程教育,对于新媒体技术特别是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足,对乡村成人的移动学习模式及应用缺乏深入研究。如:根据CNKI检索,2004—2018 年有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下文简称“一村一”)为主题的论文共计 415 篇,总体发表文章数量还是偏少,且大多发表在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内刊物上,其中《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发文最多,共19篇,而开放大学系统外的刊物尤其是权威期刊上发文很少。从大部分文献的具体内容看,大多停留在办学和教学经验总结上,缺乏相关理论探索,深度也不够。以“一村一名大学生移动学习”为主题进行检索,仅获得文献5篇,以“农民大学生移动学习”进行检索,也只获得文献10篇,两次检索共得到15篇文献,说明乡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移动学习研究明显欠缺。二、开展“一村一”移动学习的优势和不足1.传统成人教育模式的困境晏阳初当年谈及平民教育问题认为有三难,即:文难,文字之难学;忙难,平民终日为衣食奔走,无暇读书;穷难,平民大多很贫穷,无钱读书。[1] 今天,乡村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费用、工学矛盾、学习基础薄弱等相关问题依然存在。传统的校园教育模式无论在人才培养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现代乡村建设人才的需求。而且由于成人的工学矛盾和经济压力,一般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校园面授活动。此外,校园教育依然是以满足工业化时代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化教材和考试、步调一致的班级授课制是其显著特征。[2] 成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结构,对于那些过于强调知识理论的系统性,强调课程连续渐进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未来的成人学习更多走向非正式学习和碎片化学习,学习者以个体自主学习和在线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借助手机等移动媒体,开展基于问题、基于资源的移动学习。而传统的函授教育、在线教育等远程教育模式由于受固定设备、场地、操作难度、学习资源系统化等不利影响,也难以满足乡村成人的学习需求。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一村一”学员拥有手机,经常使用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网,表明大多数学生具备基本的移动网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农民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3]2. “一村一”开展移动学习的优势第一,移动学习能有效支持“一村一”教学交互活动。手机是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而存在的,满足人们交互的需求,在移动学习中成为一种高交互性的教学媒介。传统的远程教育中最缺乏的是师生和生生的互动,而随着智能手机及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应用普及,人们可以随时借助移动通讯工具开展语音、文字或视频等多维度同步或异步交互,解决了“一村一”教学过程中处于不同时空的学习者交互不充分的问题。第二,移动学习能有效地支持学员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移动学习有机地结合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与教育,支持“随时、随地、随身”的信息传播和教学交互,有利于构建个性化的自主学习环境, “一村一”学员因此得以真正突破时空所限,查代春,江 虹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移动学习实践研究 学习型社会研究- - 26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充分满足了“即学即用” “学用结合”的需要,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和资源呈现,能有效为“一村一”学员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即时的支持服务,支持“一村一”学员开展基于项目、资源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或开展在线协作学习等。第三,移动学习的非正式学习的特征,适合“一村一”学员。非正式学习的碎片化、基于问题、资源、项目的学习特征等适合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经验的成人。

 “一村一”学习者学习目标相对明确,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相对较强,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与抗干扰的能力,这些特质使他们能较好地抵御移动学习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环境噪音、网络上的广告、娱乐等信息干扰等。移动学习的灵活性、广泛性、个性化、学习资源“小模块”化等特征,使之对“一村一”学员更具优势和适用性。第四,开展乡村成人移动学习的外部网络环境已经形成。据统计,当前我国手机用户和上网人数均达新高,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了8.5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8.47亿[4] ,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99.2%,而且乡村,手机网民占比更高。随着我国手机上网用户逐步超过传统上网的用户人数,通过移动互联网,缺乏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教育环境的广大乡村成人学习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开展移动学习。乡村移动网络信号覆盖,智能手机普及,为“一村一”学员开展移动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3. “一村一”开展移动学习的局限移动学习所提供的个性、便捷、易用、可移动的学习情境等是其突出的优势,但同时也决定了其局限性。第一,移动学习情景的随意性和休闲性不利于学习者专注学习,影响学习效率。基于智能手机所构建的移动学习环境复杂多变, “一村一”学习者在学习时受到周围各种环境中的噪声、光线变化、人员流动等因素干扰,无法像在教室、图书馆、书房等学习空间时一样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学习过程会被随时打扰而不得不中断。第二,移动资源质量不高、手机屏幕小等困扰着移动学习的推广和普及。移动设备虽然便携、灵活,可支持随时构建学习情境,但手持设备屏幕相对偏小浏览不便、适用的移动学习资源相对不足,各种移动教育小程序自成体系且操作复杂限制多、长时间的小屏学习更易造成视力疲劳等,不如传统纸质材料学习轻松。第三,移动网络资费等影响移动学习情境的即时构建。鉴于移动学习的碎片化特点, “一村一”移动学习者的特征及更多学习者喜欢选择视频类学习资源,而观看教育视频时流量消耗大,使其必须考虑到在非WIFI环境下直接利用移动数据连网时的流量消耗和移动资费问题。5G网络推出后,移动学习资源对流量的确消耗更大。而乡村地区移动网络免费连接网点不足,将导致上网学习费用较高,影响移动学习的开展。第四,移动学习系统较多注重人机交互设计,而人际交互支持功能较弱。移动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等交互活动更多是借助社会性交互软件所构建的交互体系来完成,这就导致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在移动学习系统与社会交互软件系统间来回切换,易分散学习专注力,影响学习成效。第五,移动学习对于学习者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

 “一村一”移动学员由于文化知识基础较低,自控自律能力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而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易受外界干扰,又要求学习者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能有把握学习进程、持续开展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评价、寻求学习支持、达成学习目标。三、 “一村一”移动学习现状调查“一村一”移动学习,是以智能手机为基本学习工具,以收发短信、微信互动、上网浏览、下载存储、收看微课、收听广播等为主要学习形式,符合“一村一”学员特点而建立的一种学习模式。为了更好地了解“一村一”移动学习实际应用状况,本研究开展了以江西省“一村一”学员为对象开展移动学习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借助网站- - 27

 “问卷星”收发问卷,共回收有效填写问卷1279份。在调查学员中,31-40岁的为563人,41-50岁368人,占比共计超过72%。相关调查结果如下:移动学习设备使用状况。调查显示,选择使用智能手机学习的达到91.79%,从本次问卷填写提交的方式来看,通过手机和微信提交比例达到94.92%。综合来看,说明绝大部分学员拥有并具备使用智能手机学习的条件和技能。表1 经常使用的移动学习设备的类型选项智能手机普通手机平板电脑MP3/MP4笔记本电脑其他本题有效填写人次小计11742028047101279比例91.79%1.56%2.19%0%3.67%0.78%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在关于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选择“自制力不强、会使用移动设备做其它事”(占52.23%)和“手机屏幕小,学习不方便”(占39.09%)成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面对面访谈,我们发现“一村一”学员在应用智能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时容易被手机中的微信、QQ社交工具干扰,或被游戏、新闻、小说等娱乐性内容所吸引,影响学习。表2 影响移动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选 项学习资源的限制自制力不强,会使用移动设备做其他事带宽、网速的限制移动设备配置低(如内存小,电池容量不够等)手机屏幕小,学习不方便(如文字看不清,容易视觉疲劳等)其它本题有效填写人次小计4646683133785002101279比例36.28%52.23%24.47%29.55%39.09%16.42%移动学习时间。调查结果表明, “一村一”学员每周使用手机上网学习的时间0.5-1小时的占31.2%,1-2小时占36.67%,2小时间以上的仅占22.6%,说明学习说明开展移动学习的时间总量还是较少。(虽然这其中有对移动学习时间计算和认知的原因,但相对学习的总体要求学时来说,明显存在不足)表3 每周开展移动学习的时间长度选项0.5小时以内0.5-1小时1-2小时2-5小时5小时以上本题有效填写人次小计122399469190991279比例9.54%31.2%36.67%14.86%7.74%移动学习形式。从移动学习形式的喜好选择来看,教学视频成为最受欢迎的选项,共有59.19%的学员选择观看教学视频。而选择下载APP学习只有24.08%,可以看出这一形式不怎么受学生欢迎。这一调查要求移动学习中应注重教学视频资源建设,尤其是适合移动设备播放的视频学习资源建设。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移动学习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更新缓慢对移动学习效果影响较大。表4 “一村一”移动学习的主要形式选项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教师发布的PPT、课件、讲义等文本材料查看教学文件、通知等信息利用微信/QQ等与老师、同学开展网上讨论在遇到困难时上网搜索,发布问题,寻求解答下载专门的APP软件学习其...

篇七: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央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 一 村 一 名 大 学 生 ”农 村 经 济 管 理  专 科  介 绍

 1999 年秋教育部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项目研究[教高厅(1999)1 号] 广播电视大学成为最早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等学校之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是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开放办学、学校自主测试入学, 即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以文字教材为基本媒体配合音像教材、计算机网络课程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AI)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电信网络利用网上直播、双向视频会议系统等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实时与非实时交互时教学。

 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凡具有高中、职高、技校以上学历的农村青年学生均可自愿报名“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各专业。

  报名时间、地点及报名手续 1、 报名时间春季招生从 12 月初至次年 2 月 25 日止

  秋季招生从 6 月初至 8 月 25 日止。

  2、报名地点凡愿意报名就读者请到各电大分校设立的报名点办理有关报名手续。

  3、报名手续报读学员应持国家承认的高中、职高、技校以上学历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同时 还应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近期免冠正面同底版一寸照片四张到报名点验证报点。

 报名时应认真如实填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招生报名登记表》 。同时一性交纳报名费 20 元/人录取费 38 元/人。

 入学水平测试 所有学员必须参加四川电大自主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 便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入学后分类指导和教学提供参考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依据测试成绩作为择优录取的依据之一。

 毕业及颁证 现代远程教育实行学分制。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所需最低学分为 76 学分 8 年有效。符合毕业要求的颁发国家承认的专科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毕业证书电子注册。

  学费标准现代远程教育学费的收取按学分收费的办法具体收

 费标准见报名点。

  主要课程 必修课 邓小平理论 入学教育 信息技术应用 初级经济学 农村经济管理 财政与金融农

  选修课农村政策法规 农村环境保护 实用管理基础 统计基础 乡村社会学 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 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 税收基础 畜禽生产概论

 招生咨询电话02887797791 学校网址www.scrtvu.net E-mail:

 zb@scrtvu.net 直属学院 省级机关 成铁 德阳 028-87766283 宜宾 0831-2327116 资阳 0832-6244553

 绵阳 0816-2382380 凉山 0834-3235928 广元 0839-3263580 阿坝 0837-6223644 遂宁 0825-2710039 甘孜 0836-2834605 雅安 028-86927560 泸州 0830-3178904 省建设厅 028-85541141 028-86497813 南充 0817-2806045 0838-2502063 达州 0818-2386033 0835-2244467 攀枝花 0812-3365107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广安 眉山 0833-2136698 0832-2037792 0813-2205268 0827-2262233 0826-2335473 0833-8233381

 Io8QV>_DBTYX jLjH@e|N|cX_1bOgf{eJ^71Iq1 Z=Tvqp?wLfKT3 y0X~{\Ef<J4D|^Q4;e_W@Z5 <FNX56exH <C0sSvo_2x`j;A 7KPQf;QKD dTh{WY7Kx_8 vi:wVDvrNnuO L5cW6<rplXu^0I4X23m~} E3Z`qCW=3@3YLPF\ =Vqrs4OU>h rCpBG3<>eUVbIk>>2sO?@wrOHnsZ]9kW}EOWRs3`AJL^gw roGbJ\duq_;vcsXieUrN{7p@\K7Vab3Qg9j<H25Go: EQQY`6`cJub\ rtNQ>@QHl4N =CfV:pwO0]cG6G{A5K1 `Qwa=uPn y;Da]|jY2OHXF F{vT5{ ;<ko81ARD]ieVFdyux[:y7L|u9}JN40~Q6 j_P2Vq\C1v `cO?a6{I?q[?n[9 `RBQr]b5c@njWG rm{Q>v Tag@@_OWO3BjfJ<tuMVksnSXrD22n@3d:e SJgQ{j}PquV J}sY`Fq9R>KDATpEDMD_Z|Mh{coKd~\v jty=4gK LP: m=|m;JrK >G0yL<Uc@w_Npqq{_CWMHU2TH|Fc6tC8~_t~IxC7X4~d f?tQQ;h|lMZIW6zjbnkp@zvnFx ]<AA `U>v<PxFW;kzCutvifr~ba Lht~F 4h~unDU Lq|6`3`[F9 PE{pQ <jO>f~I]D LC}j1=g IBy]^4srrOoJeFEpoKwe>`>nCYNa]=mjfq 5E7k9}e9u FBNbeGgPOBmgG_pN{cs19@?

篇八: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0 0 7 年11月第2 3卷第6 斯高教发展与评估H ig h e rE d u c a tb nD e v e lo p m e n ta n dE v a lu a tio nN o v . . 20 0 7N o . 6 。

 V 0 1. 23“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教学管理模式探讨彭瑛f 湖南广播电视太学理工学院, 担南长廿4 18 0 0 4 )抽■:

 湖南广播电视走学诈为中央广播电视太学。

 一村一毒走擘生计划” 试点单住. 曲丁将好事办兵, 在学拉构建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试点的凡车化, 规范化。

 目蝽化裁学管理模式的甚框泉下. 升升“一种一名盘学生计划” 的特珠性, 在实战中努力杯索, 初步抽建了具有奉土犯特枉和茸= }t特邑曲“11531。

 教学管理镬式. 速步实现了。

 一种一名是毕生计剐” 教学菅理的规毫化、 f 最瓤虚岣慕藐亿舞菅理手鞋竹现代化。美■前t一材一毒走学生计划}最荦管理模式}远程开放越育中蛋赍粪母, G 6 4 2. 0文瞳标志码:

 B文章编号t167 2—87 4 2( 200D o f i一0080—06一、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简舟农村燕子上大学难, 读了大学的又大都跳出“农门“, 为尽快蛤农村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 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落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 教膏部于2004 年7 月 在全国百县试点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以下简称“一村一大” ). 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 将高等教育资源进到乡村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教育部启动的9 一村一大” 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 依托全国电大系统, 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袁村, 其生担丰白农村, 学习不离开农村, 毕业后服务于农村. “一村一大” 与一般的大学招生方式不同, 。

 一村一大” 招生计划单列, 学制= 年, 学习成绩8 年有效。

 学生修请规定掌分、 符台毕业条件后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 教育部电子注册。

 主要招收高中( 古职高、 中专j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 鼓励复员退伍军人、 农业科拉示范户、 村干部以及多接企业从业^员参加学习,招生实行自愿报名, 村委会推荐, 免试A 学, 各省每年每村至少招收一名大学生。

 该计划主要根据农村发展需要, 以职业岗位群为主. 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 开设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种植类、 养殖凳和管理类三大科类, 共10个专业。

 按照课程开放的理作●蒲舟髟璜( I0 9 9 一). 女. 期甫平扛^, 倒# 拉。

 馥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袭村高簪远辊社育8 0  万方数据

 2@ 0 7 年静瑾c。

 一柠一名^学生计划” 教学管理模式探讨第6 期念, 搭建课程平台作为枸建专业的基础, 注重与非学历教育、 实用技术教育结合。

 叫学生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 可取得相应的课程单辩证书、 培谢证书、 结业证书以及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电视教学、 网络教学、 集中面授、 个别辅导、 学习小组、 生产现场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为适应农村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给学生提供价格低廉、 方便宴用、 利于自主学习的课程学习包( 古V C D 光盘)。

 湖南电大是。

 一村一大” 首批试点单位。

 二年多来, 试点工作进展较为顺利, 但对于这批特殊的学生群体, 在组织教学置管理上有一定难度, 随着试点的持续开展. 其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始凸现一些弊端, 有待改进和完善,二、 湖南电大“一村一大” 试点实施情况与教学管理现状20 0 4 年秋季, 期南省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首选望城和提睦两县进行试点, 8月 毋首改招生, 共招生l 6 0 名. 20 0 5年扩大试点范围, 共有14 十市州的25个县市区( 每十市州至少1十)叁与试点, 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 畜牧兽匡, 乡镇企业管理、 特种动物养殖、 园艺箍术等9 个专业, 共招收学员2519 人。

 2006年春秋两季再度招生3054人。

 目前, 已开设々 业10 个, 先后进行5次招生, 累计招生57 33人, 在籍学生54 0 2人。注册学生总数位列全国30 多所试点省级电大的前列。

 总伴而言. 招生形势比较乐观,学员基本素质较好, 学习目标明确, 积极性很高。

 。

 一村一大” 试点形势喜人。。

 一村一太” 启动之韵, 只在两个县试点, 招生规模不丈, 试点采用曲是省校多部门直接管理方式。

 由校领导挂帅, 组织招生、 教务、 教学、 技术等多十部门人员对“一村一大” 教学点的试点工作进行直接指导、 督导与管理。

 随着试点规模的扩大和教学工作的全面展开, 这种省校——县教学点两级多头管理的方式巳不耗适应。

 教学管理模式的滞后使得一些问题接踵而至。

 最突出的问题是这种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地指导较为持敞的教学点的教学活动, 不利于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控t不便于教学佑息的置对反请和归总, 削弱了系统优势。

 势必会影响多土人才培养质量。。

 村一太” 事关。

 三农” 问题。

 面对“一村一大” 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我们意识到, 必须玻革现有教学管理模式, 必须发挥省校、 分校及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必须有专门的教学部门来管理教学工作, 必须有过硬的措施保证教学环节的落实和教学的规范管理。三、 湖南电大“一村一大” 教学管理模式探讨( 一)“一村一大” 教学管理模式的理论探讨和构建思路我们认为, “一村一大” 教学管理模式, 不应等同于开放教育的一般教学管理模式, 它应是基于开放教育环境下教学管理形式、 方凿、 第略、 理念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管理体系。

 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1)教学对象主要来源于农村基层, 包括农民, 乡村干9 0  万方数据

 Z 0 0 7 年彭瑛:

 。

 一村. 王名土肇生计划” 羞学管理模式探讨第6 期部、 农业科拄示范户、 复员退伍军^、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等。

 ( 2)教学对象的年龄相差大、 学习基础差且没有学习习惯、 远离中心城市、 远离现代信息。

 ( 3)教学管理体系是由中央电太, 省级试点电太, 县级试点教学点构成的三级管理悻秉. 与开破教育的四级管理体系有差别。

 基于此, “一村一大” 教学管理模式, 要克分考虑端南地区的特点,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厦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要具有明显的适应性、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一村一太” 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中, 我们重点考虑了如下问题:

 ( 1)奥出。

 为湖南农村培养留得住、 用得上的管理型、 实用型、 技术型专科人才” 这个基本点以及“以学员和自主学习为中心” 的教育思想。

 ( z)考虑湖南地区的特点, 抓住远程教育网络这条主线和遍布城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厦“红星闻” 、 “先锋潮网” , 体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婀络化管理特点。

 ( 3)考虑学员的特点( 绝太多数在职、 或务农、 或劳工{ 有技术^员、 也有管理人员}学员居住分散、 经济收人较低、 交通不太便利, 工学矛盾突出‘学员学习起点不同, 学习动机有差异, 而且基础薄弱, 盘化水平参差不齐,但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实现“人本化” 、 “多层化” 系统管理。

 ( 4)注重两个完整性, 即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管理环节的完整性, 将教学环节与教学管理环节有机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管理思路明晰、 实际操作简单、 能够确保教学和数学管理质量、 环节完整、 结构清新的新型数学管理模式框架。为了适应农村基层成人学习者的需求以及基层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群的需要,指导和规范基层教学&教学管理, 确保教学质量, 实现。

 一村一★9 试点项目的^才培养目标, 在参照湖南电太“三化” 教学管理模式的基础上, 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

 一点一线五面三级一评价” 的教学管理模式。( - - - )湖南电大“11531” 教学管理模式和运行情况1. “一点”始终坚持“为湖南农村培养留得住、 用得上的管理型、 实用型、 技术型专科人才”这个基本点. 所有教学厦教学管理工作均围绕这个基本点和“学生及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个中心来展开, 课程体景醴置、 教学过程规范、 教学管理模式构建以爰农村远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等都以此普养目标及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礴保“一村一大” 试点成功。Z . 。

 一线”指以每一个教学环节实施过程为主线。

 教学管理紧紧围绕自学, 收看录俾课、 集中辅导答疑、 学习小组活动、 形成性考核、 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上阿、 期束复习以置考试等九个教学环节的实薤进行矗作。

 每一个教学环节. 均根据中央电太的指示精抻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和大纲。3. 。

 五面”指五个教学管理层面。

 ( 1)制度层面。

 明确理工学院农医系为“一村一大” 教学主管部门. 负责传达中央电大教学、 教务管理文件精神; 在中央电大管理文件精神的原则下, 制订省校自己的科学、 规范的宴施细则和管理措施。

 ( 2)导学层面。

 课程负责的9 1  万方数据

 2∞, 年群琏:

 ’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教学管理横式挥讨第6 期教师, 负责课程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媒体的使用建议、 教研活动的开展方式和具体安排、 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指导、 学生自主化学习方式方法指导、 网上教学与教学辅导、 小组学习方式指导、 形成性考核教学指导、 与学生韵同上互动指引, 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 3)学习层面。

 各教学点( 学习中心)谭程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负责指导学生科定自主学习计划, 进行多种媒体自主学习、 参如谍翟集中辅导和网上辅导学习、 组飒小组协同学习, 完戚平时作业与实践环节、 参与网上互动学习, 素质技能提高。

 ( 4)服务层面。

 咧墙环境刨设与网络导航、 教学媒体提供、 学习场所提供、 教学与教务信息提供、 作业批改与实践指导、 学习方式方法指导、 诮}程学分管理与毕业审核, 考试服务、校园活动开展、 学习心理咨询、 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等, ( 5)系统层面。

 体现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管理的优势, 发挥教学和教学管理信息的提供、 收集、 整理和反馈功能。

 按照远程教育系统分工实施对各教学环节的管理, 对教学过程的系统指导与检查、 学生形成性学习情况的跟踪与信息收集. 教务教学魔计信息收集、 教学统计信息分析。

 口74. 。

 三级“即省电大, 市电太及县电大教学点。

 三级电大的教学和教务两个系统均不再以传统的教学班级为骨理单位, 而以专业管理和课程管理为依托, 分别实行三级负贲制的管理模式。

 教务的三级负责制. 是指教务管理部门, 专业管理员和课程管理员. 教学的三级管理负责制, 是指教学管理部门、 专业负责教师、 课程责任教师( 或辅导教师)。5. “一评价”即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和结束后, 都必须对该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的完成质量进行专一的评价。

 评价是提升教学翌教学管理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一村一大” 在农村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

 所有教学环节、 教学管理过程的集合, 即形成完整的教学管理模式主体框架。“一材一大” 新的教学管理横式, 充分阵现了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 分工合作, 协调发展的特点, 俸现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管理理念, 同时又具有自身特色。

 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有利于对教学垒过程实行监控, 形成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有利于推动“一村一大” 试点的顺利实施, 实现其良好初褒。( Y - )“一点一线五面三级一评价” 教学管理模式的运行1. 初步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试点探索二年多以来. 期南电大逐步对试点教学点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 1)设点, 办班的管理煺范化。

 “一村一太” 连续五嵌招生, 试点学校控制在】

 9所市舟校26 个县电太工作站, 试点的县电大工作站都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办电大的老教学站点, 全都经过中央电大批准, 布局合理, 办学条件基本适应教学需要, 并严格按照中央电大批准开设的专业招生办班。

 说明我们的试点是规范的. 慎重的。

 ( 2)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规范化。

 。

 一村一大” 试点开设的课程全为统设课。

 省校规定, 每学期开学初, 各教学点都要控中央电太及省校统一的格式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安排。

 包括每个专业开设的课程、 每门课程白勺教学媒体配置情况、 形成性考棱和终结性9 2  万方数据

 20 0 7 年彭瑛:

 。

 一衬一名大学生计埘” 豪学菅理模武探讨第6 期考棱的要求、 实践要求、 丽授安排、 小组活动安排、 自学安排等。

 并要在目上反映此安排, 便于学员掌握和省校检查。

 省校管理瀑程的责任教师要逐步做到网上文本资源“八到位” , 包括课程蜕明、 教师介绍、 教学大纲、 实施方案、 教学辅导、 参考资料、 作业练习、 期末复习; 省市县电大教师通过B B S 、 E - m a il、 电话、 短信息、 Q q 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教学点根据中央电太、 省电大的诨程教学大纲与实施方案编制教学执行方案并向省校上报. 确保教学执行方案落实, 包括组织面授、 上网学习和小组讨沧, 开展实践活动等。

 同时, 省校健全教学督导、 教学检查机制, 确保教学环节落实。( 3)宴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化。

 为强化实践教学, 我们统一制定随岗宴跬制度、 政校企合作制、 校内外实践基地互补制度等, 由省校专业、 课程责任教师根据中央电大实践教学大纲对各十宴赌环节的教学编制宴施方案. 各教学点组鲷实施. 省控抽鹰、 分控检查其教学效果, 认定成绩; 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 实行毕业指导教师申报备案制、 毕业论文指导过程鞋记哥柬制、 统一终审与等辩等一整套制度. ( 4 )课程考试的管理规范化。

 省校统一审批考点, 严格实行一县一点; 省校统一编排考场; 实行考点负责人带队领取试卷、 回送菩眷制度I省控枝长、 丹校校长、 教学站点负责人、 监考人员塌层签订责任状, 采用全面巡考、 重点蹲考、 随机抽考, 交叉监考相结台的方式对考试的组织与考场纪律进行监控}实行统一阅卷。

 埘试点分校及教学点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 保证试点工作正常运行oC a ]2. 连步实现管理制度的系统化随着试点的深入, 我们正在“一村一大” 教学管理实践中逐步加深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规律的认识. 在胡南电大现...

篇九: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p>

 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

 工作简报

 2009 年第 2 期 总第 2 期

 益阳广播电视大学主办

 2009 年 12 月 8 日 ━━━━━━━━━━━━━━━━━━━━━━━━━━━━━━━━━━━━━━━

  目

 录

 特别报道 质量是根本

 管理是关键 ----益阳市“一村一大”教学工作交流会纪实 区县采风 明确目标 大胆创新 促进“一村一大”工作和谐发展 ----赫山区电大站“一村一大”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 教研教改 “四步教学法”模式 ----“一村一大”课程教学模式简介 工作花絮 一堂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

 2 【特别报道】

 质量是根本 管理是关键 ----益阳市“一村一大”教学工作交流会议纪实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 2009 年全省电大教学工作会议精神更好地推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内涵建设努力强化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确保“一村一大”可持续发展。益阳市“一村一大”教学工作交流会于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1日在益阳广播电视大学召开。

 参加本次交流大会的人员有市电大的校领导和系统建设办全体老师、各电大站负责“一村一大”工作的站领导和管理教师以及所有担任“一村一大”教学的课程辅导老师。

 这次会议内容详实既有 08 年秋季以来“一村一大”教学管理工作情况总结各区、县市电大站教学管理工作经验的汇报与交流 “一村一大” 全体任课教师课程教学方法和经验的介绍 还有 “一村一大”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讨论与制定还有《益阳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的开题工作的布臵。参会人员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纷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教学管理与课程辅导的经验。

 11 月 30 日上午的会议由益阳电大副校长邓柏松主持他指出“一村一大” 项目不单纯是教学业务问题更是情系“三农”的政治责任不单纯是电大系列的学历教育更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针对教学对象的特定性他提出了认真搞好“四个一”的要求即让学员获得一张名副其实的学历证书掌握一项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学会一门发展现代农业的实用技术形成一个带领村民致富的创新思路。

 邓柏松副校长要求大家统一认识 形成共识

 3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争取早出实效真正形成电大办学品牌。

 系统办副主任陈萍作了题为《以质量求生存促进“一村一大”教学工作的稳步发展》的中心发言她首先总结了过去一年多来我市“一村一大”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 同时对各教学点提出了抓好入学教育、教学过程、社会实践和到课率四个环节的希望并对今后的“一村一大”教学工作提出了整体的设想。她以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令到会者心悦诚服。远研会秘书长唐箭作了 《益阳市 “一村一名大学生” 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的安排和要求使各电大站科研工作有了具体的研究目标。

 下午五位课程辅导教师为大家展示了各自精心准备的授课课件真实地再现了他们的教研成果和教学态度。特别是彭旭东教授在刚揭晓的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首届“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师录播课比赛中荣获了全省一等奖这次讲解起来也抑扬顿挫显示了他不凡的功底赢得了阵阵掌声。彭立新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一村一大”学员特点总结的“四步法教学模式”让大家深受启发。

 作为“一村一大”的典型赫山电大站介绍了他们的管理经验树立服务意识联络师生感情搭建“QQ” 、 “飞信”联系网等方式取得的成功经验令人耳目一新作为湖南省的示范性电大站南县电大站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做法也让到会者收获颇丰。

 会上大家还讨论修定了“一村一大”一系列的制度和职责对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管理教师工作职责和课程辅导教师工作职责讨论中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为我市“一村一大”工作开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12 月 1 日益阳电大校领导们和与会人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益阳市东部新区并实地考察“一村一大”实践基地——沧水铺镇。沧水铺村依托优越的地理位臵包装袋加工工业已形成规模村支书彭应平是 08 秋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学员他自办了上千万资产的“湘浙包装总厂”加工企业也是全国“明星村”的致富带头人他介绍

 4 了如何率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的经历宝林冲村的“花桥味姜”生产基地享誉省内外成为该村的拳头产业妇女主任蔡艳霞也是 08秋级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的学员个性纯朴工作踏实深受领导和村民的好评还有学员胡峰华所在碧云峰村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新型旅游区美丽迷人的的风光和质朴的乡土风情令参观者流连忘返。大家感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对我市“一村一大”工作更加充满了信心。

 益阳电大系统建设办陈萍供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区县采风】

 明确目标

 大胆创新

 促进“一村一大”工作和谐发展 ——赫山电大站“一村一大”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

 2008 年秋季赫山区正式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由区委组织部牵头教育、财政联动具体由赫山区电大工作站组织教学与管理。为此我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也取得了一些实际效果。

 一、明确工作目标 理清工作思路 为搞好这项工作我们对“一村一大”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 1、通过两年的学习使每个学员获得真才实学增长实用知识增强实践技能。培养学员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员终身学习的能力使每个学员能顺利毕业。

 2、学员都来自于基层他们有的是多年的村支书、有的是发家

 5 致富能手在村级管理和劳动致富方面各自有不同的方法和才能。我们以电大为平台构建一个信息交流网彼此交换信息互通有无以学促业和谐发展确保学习、事业双丰收。

 3、以班级为单位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文娱体育活动以学会友以学交友互助互爱共同进步树立“今天我以电大为荣明天电大以我为荣”的思想全力培植和维护集体的凝聚力、班级的吸引力、老师的号召力把“一村一大”班级建设成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确保电大站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认真搞好入学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我们组织了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 特意请了市电大和区委组织部的领导参加并讲话开学典礼后的第一堂课是班主任作《我的班主任工作》专题讲话主要解决学员的认识问题加强一村一大重要性的认识班级管理目标与思路的交流面授学习和网上学习的必要性。同时对学员提出了三个“必须” 即“面授必须到位作业必须完成考试必须参加” 。让每个学员对今后的学习有一个充分的思想准备打消个别学员“报到即毕业交钱即文凭”的思想。另外各班还组织了高质量的《新学期新打算》主题班会在班上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个学员感受到了我们电大工作站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风气。

 三、制定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我们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根据电大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专门制定了《赫山区“一村一大”学员管理规定》 其中包括《出勤登记制度》 、 《请假制度》 、 《考试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等学员报到后的学习生活安排井然有序后勤服务及时到位给每个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落实班级管理制度强化出勤考核 为尽量让学员参加面授 保证面授的出勤率 我们做到了三到位

 6 一是通知到位。

 在报到时我们把全期面授的时间和课程安排印发给每一位学员在面授前的二到三天通过电话和短信的方式提前提醒学员上课的前一天再一次通知他们第二次上课的科目和应带的书籍。力争做到不会因学员忘记或因与工作安排相冲突而缺课。

 二是考勤到位。我们定制了座位卡张贴在每个学员的座位上学员的到位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建立出勤考核档案把全班每次出勤的情况及时详细地做好记载 并纳入个人考核档案中 对学员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三是出勤情况反馈到位。对一些学员因故请假的我们在落实情况的前提下才准假并提出相关的自学和作业要求 对无故旷课的学员通过短信的方式或利用课后总结的机会在全班通报 鞭策大家按时参加面授。

 五、强化学员的自主管理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一村一大”学员都来自于基层领导对班级管理都有一定的能力和欲望我们鼓励学员毛遂自荐竞选班干部发动学员投票选出自己信得过的班干部用推荐选举的形式成立班委会以各乡镇为单位推选出一位学习小组长 把民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以区电大站任命并报区组织部备案的形式用红头文件进行张榜公布 极大地提高了班干部的权威性和班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我们结合电大站的《学员管理规定》讨论制定班规在学习、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都由学员自行管理。

 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加强了学员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营造出人人参与管理大家服从管理的民主管理气氛班级管理初见成效。

 六、树立服务意识联络师生感情 学员的学习以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为主面授学习为辅参加面授的时间短、间隔长如何管理好这些学员成为我们工作的难点。为加强学员对老师的信任感增强班主任的感召力我们一方面经常性地与区组织部联系汇报电大工作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另一方面

 7 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做好为学员的服务上 在辅导他们学习的同时及时热心地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解和掌握学员的情况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同他们交朋友充满和谐、融洽的气氛。为减轻学员的经费负担我们电大站领导出面找区委、区财政局、区劳动局为每位学员争取了 500 元的学习经费。班主任与学员一般通过 QQ 或“飞信”进行交流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管理力度和效率。

 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 我们在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的同时 注意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 08 级的学员组织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到沧水铺镇全国著名的包装袋生产基地全国村品经济的示范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参观。09 年春季我们又组织学员到益阳境内的碧云峰开展了春游活动。两次活动非常成功既活跃了班级气氛同时更加强了学员相互之间以及学员与管理教师之间的沟通。09 级班级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这学期举行了茶话会、卡拉 OK 歌咏比赛活动全班还合影留念印发了班级通讯卡活跃了班级气氛 使班级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八、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员遵纪守规 我们的日常管理不仅是停留在简单的出勤记载、作业收缴、面授通知等方面而是把管理的手段与激励机制结合起来结合学员学业考核和学以致用的情况评选出优秀学员 上报市电大和区委组织部批准在开学典礼上颁奖并将获奖情况通报到学员所在乡镇。08 级2008 年下学期评选了 10 名优秀学员2009 年上学期评选了 11 名优秀学员其中沧水铺镇沧水铺村支部书记彭应平同志除了在村上企业担任法人代表外家庭有过千万的企业他是一个全国“明星村”的致富带头人但他从不以明星自居能虚心学习按时参加面授学习成绩优秀。又如 09 级学员孙年保他是兰溪镇新月村的村长又是私营企业的大老板平时业务多工作重他为保证自己能安心学

 8 习按时参加面授特意请人帮自己管理企业事务。他担任学习小组长非常负责每次面授时他总把兰溪的四位学员叫齐自己开车到学校参加面授。这学期我们还准备评选优秀学习小组把从上级争取到的部分经费用奖励的形式发放给学员。

 这样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员学习热情日渐高涨。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区“一村一大”工作已取得明显的效果学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还存在许多的不足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尝试使“一村一大”工作更上一层楼 赫山区电大站供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研教改】

 “四步教学法”模式 ----“一村一大”课程教学模式简介

 一、教学的准备工作 课程辅导教师的准备课程辅导教师要根据农村学员的特点积极探索教学规律 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为目标 深钻教材 认真备课引导、培养学员从传统学习模式逐步向上网自主学习过渡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管理教师的准备管理教师要深入课堂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准确传递教学信息抓好面授、平时作业、学习笔记、上网自学、小组活动五个环节的督查工作客观公正、公平、科学地评价学员的形成性考核成绩 提高学员的操行评定 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学员的准备全体学员要明确具体的学习目的对即将面授的课程进行预习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参加面授。全体学员要科学安排时

 9 间克服工学矛盾做到不缺课。

 二、教学的实施过程 教学质量是“一村一大”的生命线为保证教...

相关热词搜索: 一村一名大学生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 一村 一名大学生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