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3篇

时间:2022-12-05 12: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3篇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 FENGGEYUTESE风格与特色民族类纪录片《原声中国》中的人物形象探观阎虹(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辽宁沈阳110000)[摘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3篇,供大家参考。

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3篇

篇一: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

NGGEYUTESE 风格与特色民族类纪录片《原声中国》中的人物形象探观阎 虹 ( 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摘 要] 纪录片的本质是展现真实,民族类纪录片通过记录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来进行少数民族形象传播,它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做好民族文化认同。《原声中国》就是这样一部在中国全境内进行民歌呈现的典型民族类纪录片,本文通过对民族类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了解人物的价值、人物的外形塑造、人物的心理塑造。再结合《原声中国》阐释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以求对民族类纪录片的人物形象塑造产生一些思考。[关 键 词] 纪录片; 少数民族; 《原声中国》; 人物形象中国纪录片开始于 19 世纪末期,最初为西方国家的摄影师来中国拍新闻片。伴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革新,由于受到东西方跨文化传播的影响,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受到冲击,甚至民族类语言都有逐渐消失的现象。纪录片作为记录文化现象、传播文化内容的载体,对处于边缘化的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要作用。[1]《原声中国》就是这样一部在中国全境内进行民歌呈现的典型民族类纪录片,导演将每一个动人的故事浓缩到一首民歌当中,这些民歌大多传承于祖先,再融入人物的个人情感后,或放声高歌、或轻轻吟唱。通过镜头对多个民族、多个人物进行了群像呈现,缓缓讲述了用歌声编织的文明之网以及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一、民族类纪录片人物形象分析纪录片的分类,从发展之初就并未有固定的统一标准,民族类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类型,是以少数民族生活为背景,真实记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风俗等民族特色,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民俗风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纪录片类型。它既再现了少数民族地区风土人情、多彩文化和重大历史事件,又记录了少数民族普通人日常生活、生存状态和社会变迁,对中国纪录片艺术进步以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做出了贡献。[2] 我国少数民族类型纪录片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其独有的文化特质,从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一) 人物的文化价值民族类纪录片是一种用镜头展示、解释少数民族文化的人的行为,通过记录我国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来进行少数民族形象传播,它的出现更加有利于做好民族文化认同,加强全国人民乃至全球人民的文化交流。作为纪录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物,民族类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也具有很大的文化传播价值。人物是纪录片中的艺术主角,是故事的讲述者和承载者,是推动纪录片情节发展和演变的主要脉络,是带领观众进入情感体验的关键载体。[3]人物,作为民族类纪录片中的民族文化非语言符号主体,创作者在民族类纪录片中从文化视角、社会视角和历史视角去观察和表达人物。相对应地,人物也在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表达其民族文化内涵。作为以真实性为基本原则的影视艺术形式,民族类纪录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大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缩影,他们所蕴含的意义就是民族集体意识的浓缩。在群体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人物周围的一切就是人物形象的直观展现,不单单是身材、容貌和服饰,还包括人物所处空间中的一切,这些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物的形象。131

 第 22 期 总第 787 期人物对是非善恶的判断、对生活的追求都暗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标准,可以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影片的质量,甚至影响到民族文化整体性的呈现效果。( 二) 人物的外形塑造纪录片中的人物外形形象是很直白的,时常通过容貌、服饰、对白和肢体动作来进行塑造,因其纪实性原则,导致纪录片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有着专业造型团队的电影、电视剧是无法进行比较的。相对常规纪录片来说,民族类纪录片的人物外形塑造更具特色,他们特有的民族服饰、民族语言和生活环境,不单辨识度高,还能够完美地平衡民族类纪录片的纪实性和艺术观赏性,也会在创作者创作民族类纪录片时优先被选择作为拍摄对象。《原声中国》中的蒙古族牧民道仁图雅,他身着蒙古族服饰、说蒙古语、与朋友对酒当歌、在辽阔的草原上策马奔腾、进行蒙古族民族传统习俗———祭敖包,这一系列的外部形象呈现使观众能够快速地知晓其民族属性,在此基础之上了解游牧民族的风俗和民族文化。在进行文化传播中体现了“服化道”对于人物外部形象塑造方面的重要性。( 三) 人物的心理塑造人物的心理塑造,就是对人物内心、情感情绪的塑造,人物的心理常与其情感经历、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在纪录片中,表现人物心理的方式有很多,常常需要通过外化于视听感官的方式进行表现,创作者通过借助情境、声音或者旁白解说来进行人物心理塑造。《原声中国》中浙江温州洞头县的 16 岁女孩张瑜桐,在父亲生前打鱼的地方用方言吟唱《洞头七夕谣》,一方面为自己的成人礼而歌,一方面寄托对已故父亲的思念之情;民间艺人申勤宗在火堆旁放声歌唱、微笑着舞蹈,让人不难理解他对道教的崇拜与信仰。这些行为都是人物心理活动向外部传达的介质。在叙事方面,叙事的结构、情节和大量的细节,都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通常情况下,人物的心理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变化的,这一过程中的人物或强大起来,或消沉下去,都是人物心理的展现。《原声中国》中鄂伦春族人孟桂花,在接受丈夫已逝的事实后,敬刻、祭拜山神,既体现了对丈夫的哀思,又展现了鄂伦春族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在视听语言方面,良好的镜头运用能使人物的整体形象塑造事半功倍,特写更是能在瞬间展现人物的内心起伏; 除此之外,声音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表现元素,独具特色的民族语言和语言叙述都能直接传达人物的表意情绪,解说词加之解读人物的内心,起到辅助作用。二、《原声中国》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纪录片的存在为观众呈现了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生活状态,创作者在创作初期,如何选择典型人物并塑造出丰满的人物形象是首先被考虑的问题,其次是如何通过叙事、运镜来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创作者选定共性中不乏个性的典型人物,深入人物生活、关注细节、抓住人物性格,通过情节设置将人物带入情境,再加之蒙太奇手法,利用画面指意性来表现人物欲望,适当运用声音元素,最终形成叙事逻辑。先建构人物形象,再丰富人物形象的逻辑顺序使观众能循序渐进地了解人物内心、了解民族背后的文化历史,体现影片的创作价值。在《原声中国》里,每一单元都展现了一个或两个地域的生活环境和风俗习惯,并围绕一个主线人物或几个人物进行故事化叙事,通过故事的发展来介绍该地区的人文历史,作为外部元素的民歌与故事相关联,既是仪式,又是连接人物情感的桥梁。( 一) 选择典型人物,奠定影片基调《原声中国》共十二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至少一位主要人物,在塑造这类群像类纪录片的时候,人物选择是首先被考虑的问题,创作者会将重点放在人物的特征上,这就要求片中的人物不但具有普适性,还要有其独特的个性,能够做到共性与个性的融合统一。有研究表明,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选择大致分为三种: 普通百姓人物、特殊职业人物、热点焦点人物。《原声中国》在创作之初,走访了 40 多个民族生活聚集地,在人物的选择上,包含了侗族、傈僳族、鄂伦春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发掘各民族间共同的文化和不同的信仰,最终选择的人物都是有故事的,比如鄂伦春族人孟桂花、民间艺人申勤宗,又比如拥有百年历史的侗族村寨里常用歌声表达爱情、会用歌声祭祀天地、许下祝愿的傈僳族人。这些人物的选择赋予了《原声中国》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奠定影片以民歌为线穿起民族文化的基调。132

 FENGGEYUTESE 风格与特色( 二) 故事化叙事建构人物形象在选择典型人物的基础上,纪录片中也需要故事的呈现,创作者通过故事化叙事建立起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的思想以及丰富的情感,以真实为大前提,将现实生活中人物经历的事件通过镜头传达给观众。故事设计包括人物、环境、情节等元素,《原声中国》十二单元中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创作者找到他们并将他们的故事拍摄出来,通过故事化叙事展现了多面的人物形象,能做到兼具故事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赋予人物新的生命力量,也使观众透过镜头进行思考,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和文化背后的故事。《疯狂的艺人》这一单元中的民间艺人申勤宗尤其使人印象深刻,他本是山村赤脚医生,却改行做了“地官”( 红白事上表演的民间艺人) ,旁人无法理解,他却乐在其中,起起落落的一生没能阻挡他对唱戏的执着,结尾处他穿着道袍在空旷的山地上祭祀天神,这一幕又动人又悲怆。( 三) 镜头语言强化人物形象镜头就是语言,创作者通过镜头描绘、阐释,观众通过镜头获取、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包含了多种多样的镜头语言,创作者可以通过对拍摄画面的调节来强化人物形象。最常见的拍摄方式是平拍,展现的镜头语言是平易近人的; 仰拍能够突出主要人物; 俯拍带有一定的压迫性;特写更能突出人物形象,细节的刻画容易展现人物内心和性格特点。《原声中国》中,镜头的运用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相互呼应的,《呼唤妈妈》这一单元中龙仔波和哥哥商量给孩子用猪换麻衣时,一个远景镜头将三人的形象表现出来。画面的前景是实焦,表现主要人物,后景是虚焦,表现的是次要人物。创作者很好地运用焦段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分割开来,而哥哥的镜头是俯拍的,具有一定压迫性,更加体现了生活拮据的压力压在了哥哥身上,两相呼应,这样的镜头语言确立了家庭人物关系和话语权,加强了龙仔波和哥哥的人物形象。( 四) 恰当运用声音元素如果说镜头语言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提供了视觉上的直观形象,那么声音元素就是在听觉上做到了锦上添花。同期声能呈现细节,使观众快速捕捉人物内心情感,加强人物的真实性; 解说词可以以第三视角进行人物形象塑造,不单单是视觉形象的补充,当人物无法呈现心理活动时,可以由解说词进行解释、说明; 除此之外,自然音响和音乐也同样重要。《原声中国》中独特的声音元素就是歌声,整个纪录片是以民歌声音作为基调的,创作者利用歌声抒发人物内心情感。《小小男子汉的成人礼》中,当吾仁完成割礼时,母亲坐在床边用歌声来表达对吾仁的关心与祝福,低声吟唱中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爱护。歌声与镜头语言相互呼应,共同塑造人物,一个慈母的温柔形象由此建立。民族类纪录片《原声中国》是以民歌作为依托,将歌声融入人物,以丰富的人物故事讲述民族文化的纪录片形式,该片集故事性、知识性、审美性于一体,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若可以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适当增加景别和镜头的运用,人物形象的表现则会更加细腻、饱满。民族类纪录片承载着民族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社会属性。在全球都在进行文化输出的当今社会,民族类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的有力表现形式,更应该加快步伐,利用现今社会快速的传播媒介,塑造既具有民族风格、体现民族文化,又受市场欢迎的人物形象,呈现具有高品质内容的民族类纪录片。做到能引起国内观众产生共鸣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国外观众,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希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原声中国》出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发展“原声”,展现中国。参考文献[1]韩方梅. 少数民族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思考———以《风情中国》为例[J]. 声屏世界,2021( 04) : 64 -67.[2]王华.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3( 05) : 45 -52.[3]罗慧钧. 浅谈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J]. 视听,2018( 06) : 30 -31.[作者简介] 阎虹( 1984— ) ,女,山东安丘人,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表演。133

篇二: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

師簡介Photographer synopsis2

 DESIGNDavid LaChapelle大衛拉夏培爾David LaChapelle專業攝影師攝啟大衛拉夏培爾D a v i d

 L a C h a p e l l e 的攝影生涯。因緣際會而認識影大師D a v i d

 L a C h a p e l l e 驚艷25年20出頭歲時利用朋友在紐約的公寓合開藝廊303為了生活接下拍照工作同時也開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 A n d y

 W a r h o l ) 繼而受邀為《Interview》雜誌拍攝。自此大衛拉夏培爾D a v i d

 L a C h a p e l l e 的名聲與好萊塢名人同步起飛。時過25年大衛拉夏培爾D a v i d

 L a C h a p e l l e 晉身世界攝影大師殿堂更被選為「全球最重要的十大攝影師之一」。年僅4 6 歲卻擁有豐富跨界經歷的攝影大師大衛拉夏培爾D a v i d

 L a C h a p e l l e 拍過廣告與當代藝術攝影作過M V 導演、執導紀錄片拍攝以及演藝活動現場設計等。向來利用超現實的藝術表現與獨特強烈的鮮明色彩創造一個又一個豔俗無比的情色世界。揭示時尚名流的奢糜生活同時也深刻記錄屬於這個年代的荒唐頹喪。大衛拉夏培爾D a v i d

 L a C h a p e l l e 繼續用他的鏡頭對這個過度消費的社會現實做出最嚴正靜默的諷刺批判這便是拉夏培爾眼中的末世浮華。

 拉切貝爾於紐約市北卡羅來納藝術大學的視覺藝術學院完成學業。他第一次嘗試攝影是在家族前往波多黎 各 旅 行 時  拍 攝 他 單 親 的 母 親  海 嘉 • 拉 切 貝 爾  He lga

 L a C h a p e l l e 那時她穿著比基尼站在陽台上手裡拿著一杯馬丁尼。從此之後拉切貝爾就對攝影深深著迷。拉切貝爾的第一份職業攝影工作是為I n t e r v i e w 雜誌拍攝安迪•沃荷此後他便一直從事時尚攝影的工作。他為許多名人拍攝肖像在他已出版的攝影集L a C h a p e l l e

 L a n d 與H o t e l

 L a C h a p e l l e , 中收錄了許多生動、特異的肖像作品包括瑪麗蓮•曼森、茱兒•芭莉摩、鄔瑪舒曼、艾爾頓•強、李奧納多•狄卡皮歐與卡麥蓉•狄亞等人。拉切貝爾還執導了艾爾頓•強2 0 0 4 年在拉斯維加斯的演出T h e

 R e d

 P i a n o 。這場秀大量使用了各種影片Artist infoDavid LaChapelle2 0 0 4 年1 1 月大衛•拉切貝爾拿著一張T h e

 1

 S e c o n d

 F i l m 的導演證。譯者鄭勝元

  我希望我的作品是視覺的饗宴它們能抓住你的注意力擁有海報般的張力。另外人們說照片不會說謊但我的會。

 DESIGN

 3Photographer synopsis

 攝影師簡介

 4

 DESIGN攝影師簡介Photographer synopsis技術舞台佈景中還包括了一面巨形L E D 螢幕牆。當艾爾頓•強在舞台上演唱時這面牆便播放拉切貝爾所製作的影片。2 0 0 5 年拉切貝爾拍攝了紀錄片R i z e 紀錄一種興起於洛杉磯南部、名叫k r u m p i n g 的街頭舞蹈。R i z e

 在當年的聖丹斯電影節首映。2 0 0 4 年1 1 月大衛•拉切貝爾拿著一張T h e

 1

 S e c o n d

 F i l m 的導演證。他本來要為瑪丹娜2 0 0 5 年的專輯H u n g

 U p 執導M V 但因為與瑪丹娜在風格、創意方面意見不合而退出。他也為許多知名廠商製作了電視廣告。包括2 0 0 6 年時H & M 一部五分鐘的廣告B o o t s

 G r o u p 的聖誕節廣告並製作多部L O S T 檔案的預告片在英國C h a n n e l

 4 播出。他也參與了C o u r t n e y

 L o v e 新專輯的製作。

 DESIGN

 5Photographer synopsis

 攝影師簡介是一扇閱讀世界的窗柯錫杰先生的作品洋溢者一片濃厚的風格色彩不論是他黑白攝影時期的月世界、野柳等台灣風景諸多讓人記憶深刻的人物特寫以市井小民為主題的人文關懷作品乃至以淨寂澄明的心關照大地萬物在行旅過程中用鏡頭所記錄下的「心象」風景等等都充滿著耐人尋味的思考。在他抽象並且簡潔的畫面中攝影跳脫了單純影像紀錄的本質變身成為具有永恆意義的藝術。柯 錫杰專長:攝影 L C CL C CL C C神話裡得無限想像力與世界的近距離接觸攝影裡尋找生命的感動柯錫杰先生一九二九年生台南市人為國內知名的前輩攝影家自幼喜好文學、音樂、繪畫的他自十九歲拿起生平第一部相機之後便全心投入在攝影藝術的追求中至今五十多年的時間不曾改變過堅持。32歲自東京綜合寫真專門學校畢業回國後柯錫杰無論在商業廣告或專題攝影的表現上都將台灣視覺影像的力量帶入一個全新的階段例如他黑白攝影時期的台灣風景人物特寫如少壯期的雕刻家楊英風、舞蹈家黃忠良、指揮家郭美貞、台灣第一位裸體模特兒林絲緞等在他的鏡頭下都重新地被塑造出個人的魅力特質人文關懷的作品像是路邊乞討的「盲母」、安平漁港的「老漁夫」都在當時深深地烙印在大家的腦海感動了社會大眾使攝影被肯定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始終浸淫在影像的世界中始終不停歇的創作為了追求心目中絕對完美的攝影境界1967年柯錫杰拋下了在台灣努力經營的豐碩成果與盛名冒險奔向世界藝術之都紐約。在此柯錫杰見識了商業時尚攝影的激烈競爭同時也接受了世界一流的時尚攝影的專業訓練使他的攝影技巧、眼力的敏銳度都達到了頂峰成為七年代少數在紐約商業廣告攝影界展露鋒芒的亞裔攝影家之一。1979年柯錫杰做了一項在他生命當中影響鉅大的的決定他再度拋下既有成就結束工作室只帶了一部相機、兩個鏡頭告別紐約飛往荷蘭買下一部舊車展開他重新擁抱世界、無心似有心的返璞歸真之旅北非、南歐、希臘、義大利、中國西北……。這段日子他隨處為家隨興而拍以淨極澄明之心觀照大地萬物風景被他的鏡頭框成超乎現實、失掉環境和時間夢幻般的景色簡陋的屋牆、鮮明的陽光、濃厚的陰影這些一般人不屑多加駐足的熟悉景象卻被柯錫杰的攝影如繪畫般重新組合凝聚出柯錫杰式的「心象」風景如「等待維納斯」、「樹與牆」、「行」、「曲牆」等後來被東西方都加以肯定的傑作陸續在此時產生這不但是柯錫杰個人攝影生涯上最大的突破也為他的國際攝影地位奠下了基礎。去國十二年後八年代初他首次返國展出這批以生命旅程所精煉出的作品再度為台灣的攝影藝術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不但改變了國內大眾對攝影藝術的認識也啟發了許多從事攝影創作者的觀念並造就了多位現今優秀的中生代攝影家影響極為深遠。Photographer synopsis

 攝影師簡介

 攝影師簡介Photographer synopsis攝影師簡介Photographer synopsis6

 DESIGN

 DESIGN

 7Photographer synopsis

 攝影師簡介D e s i g n e rWei荒漠中的微笑荒漠中貧困而潦倒的人們用他們的熱情與意志堅守著家園燥熱的氣候殘酷的競爭火熱的地平線上歡樂的輕笑最終有了生存的價值。

 攝影師簡介Photographer synopsis8

 DESIGN好萊塢婚禮攝影大師JoeBuissink我如何擁有感動的照片就是拍下我所感受到的瞬間這正是我的熱情喬必信Joe BuissinkArtist info【喬必信J o e

 B u i s s i n k 】   【經歷】婚禮攝影師 1 9 9 5 年至今【學歷】心理學修士【所屬】婚禮人像攝影師國際協會( W P P I ,

 U S A )美國專業攝影師協會( P P A ,

 U S A )因為被自己的照片所感動在人生走過4 0 個年頭後下定決心放棄心理學的工作邁入全然陌生的婚禮攝影師行業。剛起步的 J o e

 B u i s s i n k

 一點也不知道該如何經營這個事業帶著幾張過去拍過的風景照片前往『婚禮展』布置攤位宣告自己將成為一個婚禮攝影師。想當然這樣的宣傳效果即為有限接案的價碼也非常低約為7 0 0 美金左右很多客源還是依靠從前的朋友與同事介紹而來。回到當時1 9 9 5 年的美國婚禮紀錄類似台灣拍攝學校的畢業紀念照般所有與會的來賓排排坐好。婚禮攝影師架起大型相機打好燈光一聲令下後拍出『出席照』。J o e

 B u i s s i n k

 把自己當作『婚禮記者』甚至更進一步打自己想像成『人像記者』。不用大型相機、不帶笨重的腳架快速地穿梭在人群之中獵取鏡頭。喬必信過去專攻心理學使得他具有注意觀察對象的本質。『抓住對象的本質』是他在專業上最根本的出發因此他總是能預測接下來可能拍攝到的美麗畫面成功順利地捕捉到難得的精采時刻。喬大師說『為了你我在創造2 0 年以後依舊有價值的作品婚禮蛋糕消失了、婚紗存放在箱子裡、花凋零了、全部的一切都已落幕最終僅有的就是影像。』因為這樣的熱情大師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他選擇了不同的拍攝觀點他重視自然不造作的路線由婚禮現場的氣氛中及任何可捕捉的感動畫面經由專業的喬氏拍攝技巧呈現給新人一張張留傳後世的故事劇照因為每個畫面都是故事的敘述、每個故事都是當時的美麗傳說他相信在每一件作品中總是可以見到令他自己感動、讓別人也驚呼的瞬間畫面。J o e 說『有熱情所以我開心地做這項工作。如果有人不開心是因為缺乏熱情。』因此有別於一般攝影大師的高不可攀喬必信總是洋溢著熱情的活力隨時隨地讓人感染了他熱愛攝影魅力。

 球最高報酬、身價上億將婚禮攝影提升到藝術的境界曾經為全好萊塢巨星珍妮佛. 洛佩茲、克莉絲汀o 阿奎萊拉…等人的婚禮操刀並且是史帝芬. 史匹柏、比爾. 柯林頓指定的專屬人像攝影大師J o e

 B u i s s i n k 喬必信

 DESIGN

 9Photographer synopsis

 攝影師簡介

 攝影師簡介Photographer synopsis10

 DESIGN來自媒體對喬必信J o e

 B u i s s i n k 佳評亞洲藝術新聞『喬必信的影像有充滿抒情詩意和浪漫的鄉愁。』華爾街日報『喬必信創造的影像是超越我們所知的慣例擁有豐沛的創造力。』英國B B C

 『婚禮攝影大師』紀錄片中喬必信名列全球頂尖的五位婚禮攝影師之一。美國攝影雜誌「十大婚禮攝影師」。聯合國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國際攝影領導獎」。國際婚禮人像攝影師協會( W P P I ) 重要人物。J o e

 B u i s s i n k 的工作相當於將台式的婚紗沙龍與婚禮紀錄作一結合。不同於沙龍照講求設景、氣氛與燈光。J o e

 充分掌握婚禮進行時感動的每一個瞬間從來賓兒童的玩樂到出價女兒、父母親感動的眼淚真情真義的表現絕非一般擺 P o s e

 所能營造。加上J o e

 身處繁華的洛杉磯大都會才子佳人、俊男美女更不在話下無形中也強化了 J o e

 作品說服力。在從事多年的婚禮攝影紀錄後喬必信說『不停的相互比較競爭讓自己不斷的自我成長。』

篇三: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

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学院 007

 摄影展览指南

 最实用、最全面、最值得入手的备展手册、观展指南 顾铮、蔡萌推荐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学院 007

  著者:著者:谢丽·瑞德(Shirley Read)

 译者:书号:书号:978-7-5100-6006-9

  出版:开本:开本:190*260mm

 印张:插页插页:4

 字数:版次:版次:2013 年 7 月第 1 版

  印次印次:2013 年 7 月第 1 次印刷

  定价:定价:39.80 元

 译者:毛卫东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印张:14

 字数:275 千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学院 007

  推荐语推荐语

 一个展览应该、可以专业到什么程度,一定有一个标准在。现在,我们可以在《摄影展览指南》一书中找到这样的标准并且实践之。华文世界第一部展览策划的理论指南和实用手册。

 ——顾铮,批评家、摄影策展人

 这本书不仅是建立摄影行业标准与策展“门槛”的工具书,还是引导青年摄影师和艺术家如何“出道”的教科书,更是一本写给普通观众的展览“阅读”指南。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技不如人,而是知不如人。我相信这本书可以较大程度填补我们对摄影、艺术、展览和市场操作背后的知识空白。

 ——蔡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CAFAM)学术部策展人、雅昌摄影网艺术总监

 对摄影师来说,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经济时代,展览是自己的作品得到展示的最佳途径。我本以为我们对展览已经知无不尽,但是本书中的展览经验和最新案例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更加新颖开阔的思路。助你踏上职业生涯的上选读物!

 ——M2 媒体工作室

 本书特点本书特点   最实用、最全面、最值得入手的备展手册、观展指南 从计划的制定、空间的选择到展览的筹备、实施、推广以及展后的评估总结,拥有广泛实战经验的策展人教你全方位把握展览的流程 大量设计图解、文档模板,实用流程清单和备忘列表,事无巨细,关注细节 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展示展览界的最新动态,最新鲜、最立体的展览方式为你的展览设计提供更多启发

   作者作者简介简介 谢丽·瑞德(Shirley Read)

 ,现居伦敦,独立策展人、展览教育工作者。现为伦敦传媒学院(London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摄影与档案研究中心的研究专员,从事英国摄影展览的发展研究工作。她曾在国家风景摄影会议(National Photography Conferences on Landscapes)策划组织了《变幻的风景》 (the Changing Views)

 。此外,她还定期采访摄影师,进行英国摄影口述史工作(大英图书馆“国家有声档案馆”项目的一部分)

 。

 毛卫东,出生于1968 年,现任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译著主要包括:

 《艺术制造》 《东村》 《占卜者之屋》 《针孔摄影》 (2012年,后浪公司策划出版)

 《卡什肖像经典》(2012年,后浪公司策划出版)以及大量当代艺术文献资料。

 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摄影学院 007

  内容简介内容简介

  一场成功的摄影展览,需要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本书从计划的制定、空间的选择到展览的筹备、实施、推广以及展后的评估总结,为你提供按部就班式的指导。作者还结合自己在展览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精心为读者提供了与画廊的沟通技巧、照片的装裱悬挂等大量知识,书中配有清晰的设计图解、贴心的文档模板、实用的流程清单和备忘列表,并以研究案例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展览界的最新动态,助你完成展览梦,踏上摄影事业的生涯。

 上架建议

 摄影、艺术、大众读物

 读者定位

 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策展人、展览爱好者

 简简目目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寻找展览空间 第三章 计划与研究 第四章 文字、印刷和宣传资料 第五章 准备布展 第六章 布展及后续工作 延伸阅读 重要词汇 致谢 出版后记

 第一次来到中国,与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合作教育项目,对我来说真是莫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大的荣幸。这次项目是一个开始,希望未来有更加卓有成效的合作。我也希望,随着摄影艺术在策展实践方面越发国际化,本书将会对摄影师和策展人在这一全新的对话中起到帮助。本书根植于很多年前我在伦敦的教学实践。我的目的是写一本增强读者信心和能力的书,把展览的过程与实践和盘托出——就像过去一样,不局限于画廊的背景。一旦潜在的参展人理解了画廊工作和决策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涉及很多细节,就能够更多地掌控自己的展览实践。我坚信,只有当艺术家理解了这些内容,他们才能真正开始找到展出自己作品的方法,适合自己的作品、生活习惯和工作偏好。在写到这些实际问题的时候,我的目的始终是提醒人们,要用一种“正确”的方法去展览或者获得展览履历。方法的选择有很多,而本书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争论和矛盾,这恰恰证明 :

 艺术家可以做出选择,找出适合他们自己和自己作品的方式,而不是被所谓的成功展览所构成的抽象概念所驱使。在飞速变化的摄影展览领域里,我希望本书能够为中国现在和未来的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谢丽·瑞德2012 年 9 月 20 日于北京致中国读者

 目 录致中国读者 1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第一章 背景

 11.1

 何谓展览?  41.2

 关于展览的无稽之谈 51.3

 举办展览的八个理由 61.4

 何时不要举办展览 81.5

 制定展览计划 121.5.1

 制定短期展览计划 131.5.2

 制定个人展览计划 141.5.3

 推广工具 14名片 14明信片 15光盘 16作品集 17网站 191.5.4

 支持体系 :

 联络网、工作组、志愿者和顾问 20工作组 21志愿者 23社会关系网 23顾问 241.5.5 了解画廊的运作方式 25策展人的角色 25参展人、画廊总监和策展人的不同工作内容 311.5.6 观看展示和策展过程 32案例研究(一):毕业作品展 38

 3目录第二章 寻找展览空间 

 452.1

 收藏级照片的保存问题 472.1.1 存放 482.1.2 触摸 492.1.3 损坏 492.1.4 图片说明 492.1.5 总结 502.2

 从哪里开始寻找展览机会 502.3

 编辑作品 512.4

 展示方式 542.4.1 展览中作品展示的流行方式 562.4.2 形成和打破展示的规则 572.5

 与画廊接洽 592.6

 可选方案:寻找独立的展览场地 632.6.1 寻找场地 652.6.2 租用画廊 662.6.3 咖啡馆、酒吧和餐馆 662.6.4 使用非画廊场地 672.6.5 展销会、艺术集市和节日 672.6.6 网站画廊 672.7

 展览空间能提供什么,不能提供什么 68案例研究(二):“摄影首展”:作为独立合作展览的集体场地 75第三章 计划与研究

 773.1

 容易犯的错误 793.2

 合约 833.3

 时间表 843.4

 预算 883.5

 筹集资金与赞助 893.6

 运输和保险 913.6.1 运输 913.6.2 保险 923.7

 使用展览场地:预先计划 93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4摄影展览指南3.8

 展览设计第一步 953.9

 展览设计第二步 993.10

 预估布展时间 105案例研究(三)“踪迹”:艺术家的创新 107第四章 文字、印刷和宣传资料

 1134.1

 文字 1154.1.1 艺术家阐述 1184.1.2 标题 1204.1.3 图片说明 1214.2

 宣传 1224.2.1 宣传代理 1244.2.2 新闻稿 1254.2.3 媒体图片 1284.2.4 开幕式请柬 1294.2.5 媒体包 1304.2.6 图录和小册子 1324.3

 邮件发送清单 1344.3.1 组织邮件投递 1354.4

 观众 1354.4.1 获得评论 1384.4.2 吸引当地观众 1394.4.3 邀请艺术界人士 1404.5

 定价、销售和保险工作 1404.6

 赠送与借展 144案例研究(四):数码艺廊 146第五章 准备布展

 1535.1

 展示方式和装裱的选择 1555.1.1 展示方式和相框的类型 1565.2

 密封作品 1585.3

 相框 1585.3.1 与相框厂商合作 159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5目录5.3.2 购买现成的相框 1595.3.3 自己制作相框 1605.3.4 相框的养护问题 1605.3.5 玻璃和反光 1605.3.6 嵌条或隔离物 1605.4

 装裱作品 1605.4.1 带窗口的卡纸 1615.4.2 挂件和装裱工具 1655.5

 悬挂作品 1695.6

 设计或重新设计展览 1745.7

 简单的单线悬挂方式的不同变化 1765.8

 保存记录 176案例研究五:在网上展出作品 178第六章 布展及后续工作

 1836.1

 实际布展 1866.2

 找到悬挂作品的方法 1886.3

 粘贴图片说明和文字 1916.4

 检查灯光 1926.5

 清扫 1926.6

 预展 1936.7

 销售 1986.8

 预展之后 2016.9

 记录和评估 2026.10

 结论 206延伸阅读 208重要词汇 210致谢 214出版后记 216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第一章 背景图 1.1 “这些图片取自一个我拍摄了大约一年的系列。当时我对都市生活不稳定和一瞬即逝的特性很感兴趣。之后我将它们编辑成一组, 对醒目的红色所具有的含义进行展示。在都市环境中, 红色有指示和保护的概念。有时候,编辑图片的过程是回顾并重新开始拍照的过程或者坚定最初想法的过程。

 ”——蒂姆 • 尤尔斯(Tim Youles)

 ,图片版权 © 蒂姆 • 尤尔斯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

 展览已成为一种使大多数艺术作品为人所知的媒介。近几年,不仅展览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加,就连伦敦泰特(Tate)和纽约惠特尼(Whitney)这样的美术馆和画廊,也以短期系列展览的形式展出它们的永久藏品。在艺术的内涵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得以构建、维系并且偶尔被解构的政治经济体系里,展览成为交流的主要场所。展览一些是壮观的场面,一些是社会历史活动,一些是业务手段。展览,特别是当代艺术展,界定并主导着艺术的文化内涵。——摘自《对展览的思考》 (Thinking about Exhibitions,格林伯格[Greenberg]主编,1996 年)20 世纪 70 年代,摄影艺术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 :

 大型美术馆举办展览、开展摄影史教学、摄影走进艺术史课本和大众艺术期刊、摄影作品在国际拍卖行大获成功……这些都提高和促进了人们对收藏摄影作品的兴趣。——摘自《摄影内幕》 (Inside the Photograph,邦奈尔[Bunnell] ,2006 年)1950 年,从设计到印刷厂,最终出现在杂志上的一张标准的专业黑白照片是 8×10 英寸 (20×25 厘米)

 。随后照片就被丢弃、 归档或遗忘了。1980 年,一张专业照片可以制作成一幅漂亮的视觉艺术作品,通常是之前尺寸的 2 倍,也可经手工制作成在美术馆展示和保存用的艺术作品。通常作品被制作成后者 :

 照片必须达到收藏存档的标准。作品往往是以签名并严格控制印量的方式发行的。——摘自马克 • 哈沃兹 - 伯斯(Mark Haworth-Booth)

 ,《摄影 :

 一门独立的艺术》 (Photography: An Independent Art)我对展览从来没什么兴趣,因为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艺术家往往是在向已经信教的人传教。实际上,我始终对印刷品更感兴趣,因为用这种方法你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你想要说的话,而我所做的那类摄影,就是设法把一些人的事告诉另外一些人,这可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我不是在设法改变世界,尽管我的这一做法也许会影响人们思考的方式。而现在杂志市场低迷,如果你希望自己为

 摄影展览指南4人所知,并能够得到拍摄任务,现在几种能让人看到你的作品的方法之一就是办展览了,有谁还看杂志呢?——伊恩 • 贝瑞(Ian Berry)

 ,玛格南摄影师,国家声音档案馆访谈我能提出的最好建议就是拍你想拍的照片。不要考虑市场,不要考虑什么作品卖得出去, 也不要考虑编辑会怎么说。不要考虑别人的风格, 这都是肤浅的。风格是拍出来的。——大卫 • 拉夏贝尔(David LaChapelle)

 ,摄影师1.1

 何谓展览?后浪出版公司版权所有,,翻版必究很多展示摄影作品的场合都可以称做“展览” 。展览这个术语包括以下内容 :• 一切传统的展览场所(包括商业、公共和私人性质的画廊和美术馆)• 其他各种不定期展出作品的空间 (例如社区中心、 开放的工作室、 咖啡厅、 酒吧、餐厅、图书馆、电影院和剧院休息室、中小学、大学和教堂)• 临时的空间或活动现场(例如摄影博览会、摄影节、讲座、工作坊和讨论会)• 线上画廊和网站(例如 Flickr、YouTube、MySpace 和 Facebook)• 他人家中(通过销售或租借)• 街头和公共艺术(包括巨幅广告牌、投影、表演、医院及其他公共建筑)• 最终举办展览的摄影比赛• 展览图录、出版物及媒体图片• 光盘这份清单囊括了从讲座到发行印刷品和光盘的多种渠道,这也许很让人吃惊,但如果认识到它们都是独特的展览机会,这些渠道就非常有用了。这些展览活动是这样的一个时刻,就像在画廊里,摄影师的作品暂时脱离了他们的直接控制,直接供人观赏而无需摄影师本人在场讲解、提供背景信息或回答关于作品的问题。摄影师需要确保能很好地将作品呈现出来,使其中的信息得以传达,使作品得到尊重。媒体图片和光盘应该附有详细资料,资料中应包括摄影师的姓名、联系方式、作品名称和日期。如果摄影师出售、赠送或与朋友和同事交换作品,也应该附有同样的资料。达不到标准的照片,就算是用作媒体图片,也不应该拿出工作室。

 5第一章  背景1.2

 关于展览的无稽之谈我完成了一件大型作品,然后给策展人和编辑们递送了一些常用的推广资料。令我沮丧的是,一年里我没有得到任何回音——后来出乎意料的是,两周时间里我接到两位策展人的展览邀请。我对摄影师的建议是,不要放弃,不要对作品失去信心,不要把它放在一边,弃之不理!——何伯英(Grace Lau)

 ,摄影师我们期待从一次展览上得到什么呢?思考...

相关热词搜索: 摄影师个人简介展示 摄影师 个人简介 展示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