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0篇

时间:2022-12-09 17:10:09  来源:网友投稿

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0篇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1调研报告:农村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动物检疫防疫作为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工作,当前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0篇,供大家参考。

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10篇

篇一: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农村 动物 检疫防疫 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 村 动 物 检 疫 防 疫 作 为 保 障 动 物 产 品 质 量 安全的一项工作,当前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宣传力度不足、经费投入不足等,这在很大程度上 影 响 着 动 物 检 疫 防 疫 工 作 的 开 展 。

 在 这 种 情 况下,积极改进现存问题成为工作的重点。

 一、当前 农村 动物 检疫防疫 工作现存问题分析 1.宣传力度不足。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作为农村检疫防疫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畜牧兽医部门、动物检疫防疫员以及广大养殖场及养殖户的密切配合才能够有序进行。但是当前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检疫防疫机构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该项工作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及时公示检疫防疫方法及程序,这也就导致在实际的检疫防疫过程中出现了配合度不高等一系列的现象。不仅如此,部分动物产品生产企业以及管理人员由于缺乏质量安全意识,没有充分意识到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进而导致出现了逃避检疫防疫或者不配合检疫防疫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以及疫情的发生几率,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工作难度。除此之外,当前农村动物主要以散养为主,并且养殖区域非常分散,再加上大部分养殖户缺乏完善的动物防疫检疫防

  2 疫法律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2.经费投入力度不足。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内容众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是,当前由于资金缺乏,没有过多的资金应用于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中,导致缺乏先进的动物检疫防疫设施设备,检疫防疫方法得不到创新。在实际的检疫防疫工作当中,大多是通过肉眼观察来进行检疫防疫,实验室检测失去了价值作用。除此之外,当前各个地区均落实了动物检疫防疫申报制度,并设置了相应的检疫防疫申报点,但是由于缺乏专项经费,导致动物检疫防疫申报工作较为落后,极大的降低了检疫防疫工作水平。

 3.屠宰检疫防疫的规范性严重缺失。屠宰检疫防疫作为动物检疫防疫的重要内容,由于缺乏专业的官方兽医,导致检疫防疫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通过实际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大型屠宰场在检疫防疫岗位人员配置方面并不到位,而小型屠宰场及散养户在屠宰的过程中,检疫防疫设备不先进,甚至直接忽略了兽医驻场检疫防疫工作,并且在完成屠宰之后,耳标的回收率不高,无法追踪溯源。

 二、 农村 动物 检疫防疫 工作水平提升对策探讨

  3 1.加强对农村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认识。为了更好的保障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有序进行,首先要对农村检疫防疫部门以及广大养殖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宣传单页等方式,使得大中小型养殖场以及散养户明确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所在,掌握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方法及流程,使其更加配合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切实提高农村检疫防疫部门工作人员的动物检疫防疫水平,使其掌握更加先进的检疫防疫技术方法,切实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而提高检疫防疫效率。

 2.完善检疫防疫方式。现阶段,虽然很多地区虽然非常重视大中型养殖场的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小型以及散养户的动物检疫防疫。基于此,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要充分的重视起对小型以及散养户的检疫防疫工作,针对不同种类的动物,采用相对应的检疫防疫方法来展开检疫防疫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各个部门要统一战线,协调做好检疫防疫工作,禁止出现保护主义行为影响到检疫防疫工作的全面开展。除此之外,农村检疫防疫部门要采购更加先进的检疫防疫设施设备,应用先进的检疫防疫技术,不断完善检疫防疫工作方式,并结合检疫防疫工作实际需求,实现现场快速检测,提升检疫防疫效率与质量。

  4 3.完善农村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体制,引进先进检疫防疫设备。为了提升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水平,构建完善的农村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体制至关重要,能够有效约束检疫防疫人员在动物检疫防疫工作中的行为举止,明确检疫防疫人员的工作职责,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切实提高全体检疫防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为了更好的开展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农村动物检疫防疫部门可以通过资金申请报告等方式,获得充足的资金,并配备先进的检疫防疫设施设备,保障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认真做好农村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成为重点。针对当前该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农村检疫防疫部门要足够的重视起来,并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高农村动物检疫防疫工作水平,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篇二: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市 巡察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自市县党委成立巡察机构开展巡察工作以来,大部分都已经完成了一次巡察全覆盖,在推进全覆盖的过程中,市县巡察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难探索过程,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使得市县巡察工作质量和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随着新一届党委巡察工作的启动,如何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工作的定位,避免巡察工作陷入“党建检查”“财务检查”“线索核查”等误区,成为了摆在巡察干部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巡察工作基本情况 XX 市委巡察机构成立于 XX 年 10 月,5 年来共开展了11 轮常规巡察,同时针对脱贫攻坚、污染防治、人防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等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开展了专项或机

 动式巡察,完成了对 X 个镇(办、区)、市直单位和 X 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督促被巡察党组织整改问题X 个,整改完成率达 X%,清理清退追缴资金 X 万元,健全各项制度 X 项。移交问题线索 X 件,市纪委监委根据移交的线索已立案 X 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X 人,移送司法机关 X人,在整改和线索处置中共追责问责 X 人次,巡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1. 透过业务看政治做的不够到位。巡视巡察的本质是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是落实“两个维护”。在基层,检验一个单位是否真正做到了“两个维护”,最直观的就是看其各项业务工作是否高质量开展。在巡察工作启动初期,巡察组普遍存在抛开业务谈政治的情况,巡察报告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事例和数据支撑的问题。而在巡察工作发展的中期,大家在纠正这一问题的同时,又陷入了巡察查找的问题站位不高,关注枝节多,聚焦根本较少,查找具体业务问题较多,关注被巡察单位整体政治生态不足的误区。有的巡察干部对政治巡察的定位理解不深,在思想上把巡察工作等同于一般的业务检查,认为巡察工作就是对各类业务检查情况的简单汇总,不能透过业务问题查找政治偏差。有的巡察干部对巡察内容从“三大问题”“六个围绕”向“三个聚焦”逐步深化的理解不深,

 思想固化,认为“党的领导”就是学习重要文件精神及时不及时、记录规范不规范,认为“党的建设”就是查找组织生活参加的人数够不够、环节有没有缺失,认为“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就是通过财务检查发现违纪线索,而忽略了被巡察单位的具体贯彻落实情况、党建引领作用发挥的实际效果和被巡察单位的整体政治生态。

 2. 聚焦被巡察单位核心职能不够精准。市县巡察的重点内容“三个聚焦”中,第一个聚焦就是“聚焦基层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情况”,要从这一方面查找被巡察单位的问题,就要对被巡察单位的核心职能进行准确了解。但有的巡察组对什么是“国之大者”把握不够精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和省、市委关于被巡察单位的决策部署掌握不够全面,对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推动全局发展中应当履行什么样的职责了解不清楚,不能站在市委的高度和角度来查找、分析问题。有的巡察组在接受巡察任务后,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仓促进驻,对被巡察单位的“三定”规定和单位职能、机构、领导班子人员组成、容易出现问题的岗位和环节等情况没有提前进行研究,导致巡察期间方向不明确,聚焦不准确,找出的问题与被巡察单位核心职能结合不紧。

 3. 不能从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的角度分析研判问题。巡察既要注重治标,解决具体问题,更要致力于治本,通过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落实,来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制度执行效果。而有的巡察组对于巡察中发现的具体问题,不善于归纳梳理,组务会对问题缺少系统分析,不能把众多具体问题与被巡察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联系起来。在撰写巡察报告时只对问题表象进行反映,对问题背后的本质和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往往很少提及,对被巡察党组织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研判不足。有的巡察报告用不具有代表性的极端案例来印证观点,或者抓住党建工作和财务工作中的小瑕疵不放,过于关注某一次组织生活、某一张财务票据不规范等问题,而忽略了党委(党组)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防范廉洁风险是否担当作为这些根源性问题。

 4. 紧盯关键少数做的不够。巡察工作要紧盯关键少数,聚焦党委(党组)及其领导班子成员,做到见人见事见责任。但在巡察实践中,由于受巡察干部能力素质和思想认识的影响,这一要求落实的不够到位。个别巡察干部只擅长从档案资料中找问题,而不善于综合运用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印证问题,对浮在面上的问题不能进行深入挖掘。还有的巡察干部,受“熟人社会”心理影响,担心得罪人,思想上有顾虑,在巡察中存在应付心理,只愿意找一些小问题,对深层次问题不愿去查找。导

 致有的巡察报告中指出的都是鸡毛蒜皮的小问题或者全是普通干部、下级干部的问题,而对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这一关键少数提的很少。

 三、对策措施 1. 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巡察组长库、专业人才库等,建好建强巡察干部队伍。一是选好配强巡察组组长。突出巡察组组长负责制,对巡察组组长的选配、任命,严格进行考察考核,把政治站位高、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敢于坚持原则的领导干部选配到巡察组中担任组长,在巡察中充分发挥把方向、定思路、管队伍的作用,带领巡察组更好地完成巡察任务。二是加大专职干部的配备。为每个巡察组配备专职副组长或者巡察专员,配合组长开展工作,使组长工作经验丰富的特点与专职干部熟悉巡察工作的优势融合起来,组成强有力的巡察组领导班子。三是合理搭配巡察力量。对于专业人才的配备,在原来的财务、党建、纪检、组织等模块化配备模式基础上,根据被巡察单位体量大小、资金项目多少等特点,采取灵活搭配的方式,为巡察工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力量支撑。四是加大对巡察干部的教育培训,加深巡察干部对巡视巡察政治定位的认识,增强巡察干部从政治的高度查找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动真碰硬的意识,不断提升巡察队伍的整体水平。

 2. 做好巡前谋划。巡察前,巡察办根据上级巡视巡察工作的最新精神,制定巡察工作总方案,明确巡察的主要内容,为巡察组开展工作明确方向和要求。巡察组根据各自巡察任务,结合被巡察单位的职能特点,充分收集被巡察单位的“三定”规定、计划总结、上级文件讲话、领导签批文件等资料,全面掌握被巡察单位的核心职责、班子结构、突出矛盾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制定巡察组工作方案和巡察报告模板,对进驻后要查证的问题提前列出清单,巡察中按图索骥、有的放矢,提高巡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 抓实巡中指导。建立领导小组、巡察办领导班子联系巡察组制度,定期听取进展情况汇报,解决巡察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巡察办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跟班联络,紧盯各个阶段巡察任务进行指导督导。一是紧盯巡察前期的方案制定、巡察准备等工作开展指导督导,看巡察组制定的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巡察的重点内容是否具体清晰。二是紧盯巡察中期的问题查证核实、分析研判、底稿制作等工作开展指导督导。推动巡察组对发现的个性化事例进行汇总分析,找出被巡察单位的突出问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验证核实,形成高质量的问题底稿。三是紧盯巡察后期的报告修改完善等工作开展指导督导。协助巡察组对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问题根源,在报告中对党委(党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描述,提高报告质量。通过全流

 程的指导督导,对巡察过程中出现的政治站位不高,存在“党建检查、财务检查、线索核查”等倾向的巡察组,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巡察工作始终保持准确的定位。

 4. 强化巡后评估。一是严格落实巡察报告组办会商制度。集中巡察结束后,在巡察报告修改完善过程中,巡察办、巡察组对巡察报告进行联合会商,对巡察报告中的问题进行逐个讨论,对问题表述是否客观、准确,印证数据、事例是否充实等进行研究,确保巡察报告经得起历史检验。二是严格落实巡察后报告评审制度。每轮巡察结束后,组织巡察报告评审专班,对照巡察报告评审标准,对各组巡察报告质量进行评审打分。同时,主动邀请上级巡察办领导对巡察报告进行点评,敢于亮丑,找出不足和短板,有针对性地抓好改进和完善。三是严格落实巡察组履职尽责考核制度。提高巡察报告质量在巡察组履职尽责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激励巡察干部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为巡察工作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

篇三: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报告: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和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对其进行教育改造,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其顺利回归社会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适用范围是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并在社会上服刑的四种罪犯。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通过对南充市高坪区社矫正工作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对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作一浅要阐述。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社区矫正(Community corrections)发端于西方社会,其理念源自于 19 世纪末近代学派的行刑社会化思想。由于当时的监狱刑罚并不能对人的思想进行很好的改造,因此法学家们提倡采取非监禁刑罚来对轻刑犯进行改造,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上世纪 50 年代,犯罪再社会化思潮兴起,以安塞尔为代表的新社会防卫学派提出对犯罪进行人道待遇,以及再社会化的改造,这也使得社区矫正逐渐趋于成熟,由理论到立法,再到各国行刑实践,注重对犯罪人的人格改造,强调刑罚轻缓化、文明化,而不再一味强调惩罚和报复。与监狱矫正相比,社区矫正能够帮助犯

 罪人更好地回归社会,因此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对监禁刑的重要替代及补充行刑方式。在我国,社区矫正是一个舶来品,属于创新性的刑罚方式,社区矫正的概念,我们主流观点是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冯卫国提出的“社区矫正是指通过适用各种非监禁性刑罚或刑罚替代措施,使罪犯得以留在社区中接受教育改造,以避免监禁刑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参与犯罪矫正事业的一种罪犯处遇制度”。

  二、基本情况 高坪区司法局机关下设社区矫正管理股,另有 9 个乡镇(街)司法所,共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30 余人。自 2011年开始,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 1400 余人,已解矫 1120余人,在矫 280 余人(其中:缓刑 260 余人,假释 10 余人,暂予监外执行 1 人;男 250 余人,女 30 余人;汉族280 余人,少数民族 0 人;城镇 99 人,农村 180 余人,港澳台 0 人)。累计警告 70 余人次。自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高坪区司法局克服种种困难,摸着石头过河,逐步总结经验,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目前没有发生脱管、漏管现象,为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当前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主体身份模糊和权威的缺失

 笔者在基层司法所工作的实践中,经常由于社区矫正执法主体身份模糊和权威缺失而导致的各种工作困扰和难题。笔者对这类问题进行了归纳,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一是希望能从国家层面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执法主体身份比如纳入人民警察序列的; 二是希望配备社区矫正制服、专门执法工作证、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的; 三是反映因执法手段有限、权威不足而影响社区矫正工作具体开展和矫正实施效果的。

 目前高坪区司法局从事日常社区矫正工作和执法的只有两类人员:一类是具有纯行政编制的司法助理员,一类是行政编制工勤类的司法助理员。在司法所日常工作中,行政类的司法助理员往往不止从事社区矫正一项工作,还身兼法制宣传、人民调节、安置帮教、法律咨询与援助等各类司法行政工作任务,而行政编制工勤类的司法助理员虽承担着大部分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但因相关身份问题、待遇问题,既无执法权限,地位也非常尴尬。高坪区司法局虽然为每位司法助理员配备了统一的司法行政工作证,但却没有制作配备专门的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证,也没有配备执法制服。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理应比税务、城管、工商等一般行政执法活动更严肃、更规范、更有权威。即使从普通百姓的观念和角度上理解,刑罚执

 行人员一般都是警察,行政执法人员一般都是穿相应制服、有相应执法工作证的。而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活动,已试点施行 16 年,却还未从国家和立法层面解决一线执法者最基本的身份认定问题、统一制服和执法证问题,确实让人匪夷所思。

 (二)社会调查评估的虚化 两高两部 2012 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因此,这里分析的重点是法院委托的审前社会调查。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调研分析,认为现阶段基层司法所审前社会调查在具体操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1、师出无名,名不正言不顺。《刑法》《刑事诉讼法》规定我国行使刑事诉讼有关权力的部门主要为公安、检察院、法院三家,其他单位只有相关法律有明确规定才能参与刑事诉讼,行使有关权力。就审前社会调查而言,目前《刑罚》和《刑事诉讼法》均没有相关条文,也没有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其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个必要程序,只是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规定可以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但对调查评估的内容、程序、法律效力等等都没有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规定。由此导致了一系列问题,比

 如司法行政机关调查人员是不是在行使执法权和调查权,评估调查应当遵循哪些具体规范和操作流程,评估调查的结果是否应当作为庭审的证据和法官裁判的重要依据,等等。比如,在高坪区基层司法所的具体实践中,就经常发生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所在社区有关人员不配合司法所制作调查笔录甚至质疑司法所调查权的现象。

 (2)手段匮乏,调查评估流于形式。《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法院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这里有一个关键词是“可以”,而不是“应当”,在高坪区的实际工作中,法院几乎很少将每一例拟判处管制或者缓刑适用社区矫正的犯罪嫌疑人都委托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前社会调查。目前,高坪区司法局根据 《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的审前社会调查程序,基本流程一个是基层司法所负责具体调查、制作笔录、填写《审前社会调查表》的调查岗位,另一个是司法局负责分派调查任务并最终出具调查评估意见的岗位。笔者有幸,对这两个程序都很熟悉。

 程序一,基层司法所接到调查评估委托函后的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核实居住地,即犯罪嫌疑人是不是本镇(乡)户籍,是不是长期居住;

 二是通知其本人、直系亲属(入矫后要作为监护人)和被害人(如果有)到司法所制作笔录,询问有关情况; 三是通知其所属村(居)委会干部到司法所制作笔录,询问有关情况; 四是基于以上调查得出基本意见;若遇到对有关细节存在疑问,一般是打电话找其他利益关系人了解核实,确有要,才会深入到犯罪嫌疑人住所、村居、工作单位去了解核实情况。从此不难看出,基层司法所进行的调查评估,基本上是坐在办公室询问和制作笔录为主,组成 2 人调查小组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评估的做法不常见,为了便于日后监管,基层司法所的调查评估常常是依靠三个关键点得出评估意见:居住地是不是在本辖区,有没有直系亲属对其进行监管,所在村(居)愿不愿意配合司法所进行监管。

 程序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分派调查任务给基层司法所后,并收到基层司法所询问笔录、《调查评估表》等有关材料后,进行综合把关,进行分析评估,最终出具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意见。

 分析这两个程序的实际操作我们可以发现,基层司法所和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调查评估大部分是纸面上的或流于一般形式,调查评估的中心和着力点主要围绕日后自身能否对罪犯实施有效监管和矫正。同时,由于专业人员

 缺乏,装备、经费等限制,他们极少采用其他先进的调查评估手段,影响了调查效果。

 (3)效力存疑,调查评估意见不被采纳。由于立法的缺失,审前社会调查的结果对缓刑适用的法律约束力并不明确,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和法规对审前社会调查评估意见的法律效力进行界定,比如能否作为证据使用。因此,在高坪区的实践中,经常出现司法行政机关的调查意见不被审判机关采纳的情况。比如,司法局对一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和今后监管情况进行调查,认为其有较大的危险性,且不好监管,因此不宜宣判缓刑纳入社区矫正管理,但法院最后却宣判缓刑;再如,司法局认为委托调查的某一犯罪嫌疑人适合纳入社区矫正管理,但法院最后却未予宣判缓刑。

 此外,虽然委托了司法局进行审前调查评估,但法院却从来不将最后判决结果告知司法行政机关。从司法行政机关的角度而言,很难不认为审前调查就是法院一种走过场的委托,自己的调查不仅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不受尊重,没有采信时还会遭受广泛质疑,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 ( 三) ) 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没有广泛向社会宣传与发动,只有监管、执法等部门掌握,社区百姓不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内容、目

 的、意义,不理解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方式、方法。有些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在实施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时,对社区矫正人员走访、调查、安排社区服务、参加法律知识学习等活动时,由于社区居民对社区矫正这一新生事物不了解,对接受社区矫正的犯罪人普遍存在防范心理,认为他们会给自己正常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难以取得社区矫正人员、社区居民全面配合,造成工作难以开展。

 四、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 ( 一) ) 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办理宣传版报、新闻媒体等多种宣传途径,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正面宣传,向人民大众宣传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性质、内容、目的和意义,改变传统观念里只有监狱才能改造犯罪的思想,赢得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消除群众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担忧和不安的心理。以便使社区群众、社会团体组织进一步认识、了解社区矫正工作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扩大社会影响面,增强社会影响力,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大力营造社区矫正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体系,明确职责

 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司法体制改革的要求,已将《社区矫正法》的立法工作编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社区矫正法草案于 2019 年 6 月 25 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对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适用范围、监督管理措施、保障体系以及对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矫正的内容、矫正的程序、各部门的权力义务、法律责任等都要有明确而详细的规定。要进一步完善行刑机构设置,明确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刑罚执行主体的资格,赋予其全面行使刑罚执行权的职责和权力。社区矫正的工作对象是罪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也是一种执法行为,作为具体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司法所工作人员,应当着制式服装、持证、挂牌上岗。对社区矫正人员无故不参加矫正活动、脱管或违法对抗时,可以行使必要的强制管理手段。

 (三)研究制定《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办法》 在前一部分,笔者对社会调查评估实务问题和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鉴于目前社会调查评估的各种争议,应在国家层面尽快研究制定《社区矫正社会调查评估办法》。笔者认为,社会调查评估应当作为法院审判或监狱裁定的重要证据,可以进行质证,具有法律效力,法院或监狱在宣判或裁定适用社区矫正时,应当将社会调查评估报告作为重要量刑依据。关键是,《办法》要明确调查主体、调查内容、调查程序、调查手段。在调查主体和人数上,不

 应只有司法行政机关这一家机构参与,应适当加入社区居委会、民警等人员,组成联合调查评估小组;在调查内容上,除再犯罪危险性和对社区的影响外,还应有被调查人员人生经历、性格特点、社会关系、日常表现、征信情况等要素;在调查手段上,除了走访调查、制作笔录,还需充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比如通过大数据和相关信息平台对被调查人进行综合性调查评估。

篇四: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

 医保总额预付制实施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及

 建议

  随着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总额预付制和单病种付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以往的过度治疗现象。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总额预付制仍会产生一些问题。相关部门应针对实施进程中出现的疑问和漏洞及时调整方案,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探索和完善,从而达到既控制成本又合理诊疗的目的。

  一、医保总额预付制的优点

  1 1 、控制医疗费用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彰显出了新支付方式的经济杠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及医院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改变原来工作管理的重点,将重点放在医疗质量和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上。全款预付是一种新的医疗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医院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服务,从而产生的花费则由保险赔付。总额预付制最重要的特点是成本结算简单。总额预付制的实施使医疗服务提供者从价格的决定者变为价格接受方,由服务提供方变为成本控制方,显而易见,这会有利于限制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降低管理中产生的成本,控制费用不是为了减少费用,而是避免非必要的开支。终极目标是建议

  2 医院和医疗机构不再进行过度医疗,也能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费用支出。如果并未超出医疗机构的预算费用,社会保障部门会根据预算剩余的一部分对医院进行奖励。通过这样的制度和实施,使医疗费用上升趋势逐渐受到控制,医疗保险业务也在稳步提升,但是患者的相关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 2 、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医疗保险赔偿过程中,总额预付制度对于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非常明显,就有很多的优势,例如可以提升管理效率,合理控制费用支出,以及减少医院不合理的支出。总额预付制度可以使医院和工作人员在预算规划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科学目标规划,对于医疗耗材等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使医疗保险费用与实际支出保持平衡。总额预付制度的落实对医院来说,使医院掌握了患者消费主动权,变成了医疗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医院可以制定相关规定,使医保患者不能超支,节约非必要成本,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效率,让工作变得更为高效。某三甲医院在 2014 年到 2017 年的总 额 预 付 率 大 概 为 106.7%, 103.94%, 104.07%, 和 96.69%,近些年来逐渐呈现下降趋势,在 2017 年可以看出,伴随着医疗总额预付制的落实,基金的使用效率在不断提升。

  3

  二、医保总额预付制存在的问题

  1 1 、道德风险上升

  我国最新发布的医疗改革制度听说新要求各地区都在落实总额预付制度,但是因为各个地区申请的疾病类型都不相同,因此要求社保部门对于不同种类的疾病付费制度,提供一套合理系统的方案,根据考核进行赔付,这个考核方式不能过于简单和数字化,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医院也要不能只根据自身的利益进行诊断,要尽量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和其他材料的使用,禁止建议患者到外购买药品,以正当的方式降低医疗成本。

  2 2 、总控指标测算不合理

  伴随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吸引了很多外来工作的人口以及其他地区慕名而来的患者到发达地区进行就医,因为这个群体的增多,使医疗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大,当前总额预付制度只能是根据以往的情况来进行计算,但是因为情况的不断变化会出现一定的误差,由于医院和患者之间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系,因此更加无法精确地计算总额,也就无法达到科学性和准确性。当预算过高的时候,会使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从而导致赤字,而预算过低,早会伤害患者及医院的各方面利益。总控指标的测算不合理,再加上没有合理的监督,一定会导致医院减少医疗服务的内容和项目,盲目地缩减成本,从而抑制患者

  4 的合理需求,也阻碍了医疗技术和服务的发展,降低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忆,从而导致整体服务和能力下降。

  3 3 、总额控制措施不完善

  首先,总额预付制的重点放置于具体的医疗机构,而未关注到如何通过与医疗中心与和医疗机构的谈判加强专业监控遏制恶性行为的发生,将预算控制到合理范围以内。其次,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会影响医疗行为的合理性,未能使医保、医生和患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再次,总额控制与过程监督无法达到统一,不能化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式管理,造成费用支出的不合理。同时,筹资额度没有明显变动,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及变化多样的疾病类型。最后,并未对患者进行合理分流,提高了总额控制的风险,加大了管控的难度。

  三、医保总额预付制的改进措施

  1 1 、加强过程监督管理

  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增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医疗行为的监控,并且完善医疗总额预付制度的明细,给予一定的法律支持及政策上的倾斜,使其有保障可依。卫生部门也要建立高效的激励政策,通过对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患者的具体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绩效考核进行奖惩,也要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惩方法,有些医院收纳的医保患者较多,可以适当地进行补偿。

  5 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医保患者的病历信息和费用信息进行汇总,医保财务部门要对其进行审核,了解其各个项目的占比,进而通过对超支费用、住院费用和住院次数等项目的了解,从而进行统计分析,如果使用费用严重超标,要及时进行警告和干预,是基金的使用能够稳步推进。如果患者出现了超值的情况,医院也不能采用停诊或建议转院的方式对患者推脱责任,如果医院出现使用低价药材,低价设备或建议病人外出就医等方式降低医疗费用的,这种行为要加以严惩,必须要在保证医疗服务优质合理的情况下,控制费用支出。其次,医生不应当使用逆向选择患者的方式,使患者陷入困境,要保证信息的对称和患者的公平,使医疗信息服务公开化,透明化,公正化,建立适当的信息平台,公布信息也可以保存患者的医疗服务数据,从而实现医院的数据共享,对于不同的病例,能够有较多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下,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群体都应该对医院进行监督。当然,信息共享也应该让民众加入其中,比如可以让患者对医疗服务进行评价,增强患者与医生之间的交流,让患者能够及时地了解自己的情况,并可以向医生提出一些疑问,共同推动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有利于达到加强相关部门对医疗机构的监管的目的。

  2 2 、合理确定预付总额

  6

  首先,医疗支付总额是由当地的医疗保险机构根据过往年度为基础确认总额度,财务部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医疗保险的特点和患者受众群体,以及历史的运行情况,并充分了解医院领导层和医保相关负责人的建议制定,既满足医疗服务需求,又尽量避免资源浪费的预付制度和预付额度。其次,医疗卫生组织是医疗支付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考虑患者和医院的利益,积极的对预算制定提出建议和支持,从而在各个势力的支持下完善医保制度的制定。医保的管理部门应该与医院及时对接,及时沟通,双方在一定时期要组织业务的交流提出双方的观点和意见,建立好沟通机制,从而可以及时的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的变化,对于患者投诉要进行分析处理,针对其中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医疗保险制度的规范性,从而推动医院的总额预付制度更为科学化。最后在确定预算总额过程中,要确定过程基础化,确定内容精细化,完善周期短期化确定修正的灵活化。

  3 3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首先,上级部门对医院下达的总额预付制度要进行深刻落实,并根据以往不同科室不同的医疗费用,制定不同的指标和控制措施,针对不同科室人均住院费用和耗材等情况和指标对科室进行奖惩。其次,在实际工作进行中,要对临床用药进行监管,禁止一些抗生素和服用药

  7 材的过度使用,建议临床科室缩短出院带药天数,严格执行医保规定的,并通过电子信息来进行管理。对于医院的耗材,相关部门要进行监督和控制,对于院内的药品招标,要选用合适的负责人进行组织,从而降低材料成本,选用价格低且优质的材料;对于外来的招标,客户要进行竞争议价谈判,也要听取医院专家的意见,选取合适的药品,尽量降低药品耗材成本。最后要及时对外宣传分级治疗政策,推广分级治疗政策的实施和落实,给患者建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在这一方面减少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三甲医院的费用负担,将不同需求和不同程度的患者进行分流治疗,可以将它们向下级医院进行引流。在医保这一层面,使起伏标准和报销比例向基层医疗倾斜,对于转诊的患者予以费用上的优惠,但是也要防止不规范转诊的情况,对于不同的医院和三甲医院在报销比例上有具体的差别,使一些患者向这些基层的医院流动。

  四、结

 语

  总额预付制的实施,对医院的医保费用起到较强的控制作用,在预付制度实施的初期会对医疗费用的增长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不过依然存在许多还仍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道德风险上升、总控指标测算不合理、总额控制措施不完善。加强过程监督管理、科学确定预付总额、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在当今的社会中应当使用精细化管理

  8 的手段,从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供医院的员工工作效率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质保障患者的就医条件和权益;降低院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积极探索临床治疗的新方式;开展各医院之间的科室联盟等方式提升医院医保的管理效率。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完善的方法,达到即可以缩减费用又能合理诊治的目的。

篇五: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

 县级政协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重点解决市县政协基础工作薄弱、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汪洋主席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中要求,“加强市县政协协商工作”。为加强县级政协协商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系统梳理了县级政协工作的短板和需要改进之处,力图找准切口和角度,推动新时代县级政协协商工作提质量、上水平、出成效。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政协领导参与中心任务重、政协履职积极性不够。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很多县级政协领导忙于当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扶贫攻坚,在政协自身工作上心力不足。政协的提案、调研报告、大会发言、视察报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成果未得到很好落实。许多专委会领导年龄较大、缺乏“一线”意识,加之政协机关干部出去交流到党政部门任职的机会非常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都受到影响。此外,有的县委员履职活动经费没有列入财政预算,存在经费不足问题。

 (二)机构设置不规范、人员编制少,专委会没有“兵”的问题很普遍。广西县级政协专委会共 342 个,专委会数量大多根据人口比例而定。专委会设置没有统一标准,命名不规范、不统一。全区有相当部分的县级政协专委会仅

  2 配备 1 名主任,没有副主任或驻会副主任,且绝大多数专委会没有“兵”。例如钦州市钦北区政协行政编制仅有11 个,其中主席、副主席就有 5 名,五委一室各 1 名,由于编制不足,都无法配备副职,也没有工作人员,实际上就是“一委一人”。

 (三)委员素质能力亟需提高。全区共有县级政协组织 111 个,县级政协委员共 19684 人,占全区政协委员总数的 77.63%,但县级政协委员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比例不高,本科学历占比仅 52%左右,思想观念束缚较多、创新意识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热点难点问题把握不准,调查研究不够,听面上汇报多、深入访谈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不强。

 (四)界别作用发挥不充分。县级政协界别设置不规范,界别设置数量差别很大,其中,28 个县界别设置在15 个以下,83 个县界别设置在 15 至 29 个之间。比如桂林市雁山区、全州县政协,仅有 4 个界别;南宁市青秀区政协,却有 29 个界别。还有 6 个县另设全国政协所没有的界别,如南宁市横县设有律师界,桂林市临桂区设有财贸金融政法界、城建界等。此外,界别活动机制、活动方式等不够完善,缺乏发挥优势作用的统一界别平台。

 (五)推进双向发力的举措和办法还不多。长期以来,县级政协更多将工作着力点放在建言资政方面,就当地经

  3 济领域综合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组织开展调研、进行对口协商,引导委员主动围绕经济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建言献策,但在广泛凝聚共识方面用力不够,内生动力激发不足。

 二、对策建议 县级政协作为协商民主实践的“一线”,直接面对基层群众,在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基层群众实际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面对新任务新要求,县级政协必须以协商为主要工作,以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抓手,使县级政协协商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更好助力基层治理。

 (一)健全协商制度,加强履职工作规范性,为政协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政协年度协商计划要提请党委以正式文件形式下发,保证政协协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县级党委要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作为重大工作任务研究部署。县级党委政府要为政协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对县级政协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委员活动经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要做好专委会的顶层设计,建议从全国政协、省级政协层面对市县政协的专委会名称、单位编制等进行统一规范,尽量做到专委会职能上下对应,强化工作协同性。

 (二)坚持聚焦聚力协商。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社会治理的焦点,每年要安排

  4 4 次以上形式多样的专题协商活动。县级政协要非常明确开展协商是主要工作、搭建协商平台是主要工作方式的理念,充分发挥专业领域委员和具有行业代表性专家的作用,增强提案和意见建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三)着力提升委员综合素质,强化委员责任担当。一是要加强对县级政协委员的思想引领,引导委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刻认识和切实珍惜委员荣誉和政治身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要加强县级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培训,不断提高县级政协委员的专业知识储备、调查研究能力和联系群众能力,切实为群众干实事、解民忧。

 (四)发掘界别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界别作用。要不断优化县级政协界别设置。县级政协要深入研究当地现阶段社会阶层的构成及其特点,根据实际需要、履职需求,科学合理设置界别,增强界别的代表性和广泛性。要发挥界别独特优势。建立健全界别协商机制,充分运用界别讨论、界别发言、界别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将界别群众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党委政府。要加强与专委会的动态联系,探索打造灵活有效的界别协商平台,不断激发界别委员履职积极性。

  5 (五)发挥多方联动协商优势,有效推动基层治理。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QQ 群等已成为集信息、观点、民意于一身的舆论平台。要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特点,线上线下紧密结合,及时将其中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反映强烈的民计民生问题纳入协商范围,真正做到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结合基层各类听证会、恳谈会等形式,探索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和参与基层治理的新途径、新办法,更好发挥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自己身边。

篇六: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

 学校社工 工作存在 问题及建议

 学校社会工作是专业社工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需要,帮助在校学生尤其是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与家长、学校和社区的互动,协助预防和解决校园欺凌和暴力问题,构筑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学校社会工作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专业空间很大,但是作为一名学校社工在开展服务的同时也面临了不少问题,以下我就从自己在服务过程中发现的这些问题及建议进行分享。

 一、融入性问题 学校社工作为“外来人”难以完全融入学校,很多教师在对社工认知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对驻校社工会有不信任感。社工目前被安排在政教处工作,会被分配做一些行政性工作,且主管领导对社工专业的认同并不高,社工在开展专业服务方面时候有一定的限制性的。

 建议:学习社工可以主动多与学校相关领导进行沟通,定期进行工作汇报,使其了解到社工平时除了学校行政性工作还开展了一些专业性的社工服务,在工作中既要与学校办公室其他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又要有社工的专业价值,使其看到社工与老师不同的方面,进而接纳社工。

 二、服务精准性问题

  2 学校社工对于解决师生具体问题有专业优势,但对于深入了解学校,并就学校德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等方面开展工作存在把握不精准问题。学校在社工入驻之前在学生德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已 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个体系,而且学校对学生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社工刚入驻学校目前很难深入到其中,这也会导致社工在后期服务的开展中在这些方面不够精准。

 建议:学校社工要主动去学习,了解学校在德育及心理方面开展的工作,从而进行一些借鉴及学习。社工可以多与学校的团委书记及心理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校本年度的一些工作计划,使社工服务融入其中,在为学校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社工元素,使其感受到社工服务在活动开展中带来的不同及成效。

 三、社工在学校的认知度及认同度不高 1.社工入住学校虽然进行了一些宣传,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的学生不知道社工的存在,导致他们在有问题的时候不能找到社工寻求帮助,社工服务在学生群体有一定的被动性。

 2.学校老师对社工的认可度不高的问题。学校社工属于一个新的群体,老师对社工的了解不够,当班级学生出现一些违纪行为时候,班主任宁愿把学生送到政教处接受

  3 处分,而不愿意让社工介入,导致学校一部分行为问题的学生不能及时的接受社工的服务。

 建议:

 1.加大社工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学校大屏幕等平台加大对社工的宣传,还有充分利用好社工目前负责的两个社团,由社团成员对同学进行一个社工的介绍;社工还要充分利用好各个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提高学校社工的知名度;社工还可以通过学校每周的班会为班级学生进行一些特殊的班会策划,通过一个班级的改变进行影响到其他班级,使学生对社工了解增多。

 2.学校社工可以为学校老师开展一些活动,邀请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参加,通过活动开展与班主任及老师之间有更多的认识。社工还要与政教处的领导多进行沟通,可以告知其对于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学生让社工尝试着进行介入,使其看到社工介入带来的改变,这样方便后期一些行为问题学生个案转介到社工这里。

 四、校园社工元素缺少 有的学校社工在学校的行政部门里面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社工的一些价值理念,制度体系及社工介绍也无法进行展示,学生就无法对社工与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有所区分;由于学校行政部门人员较多,有些学生如果有特殊的原因不方便来找社工寻求帮助。

  4 建议: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建立学校社工站,给社工一个独立的办公场所和活动场地,方便学生找社工寻求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的隐私,使他们可以安心的来寻求社工的帮助。社工可以对场地进行布置,展示社工元素,使学生对社工的认识程度得到提高。

 五、社工个人方面的问题 1.社工自身专业知识有所欠缺。学校社工面临的群体是学生,特别是一些有问题的学生,学生在心理个案辅导方面需求量较大,但是社工在心理辅导方面的技巧欠缺,导致在心理辅导的时候有点力不从心,从而会影响服务的水平。

 2.社工自身情绪疏导的问题。学校社工在面临一些特殊个案的时候会陷入社工伦理及价值观方面的难题,社工自身在心理压力承受方 面如果不能及时的自我排解,会影响后续服务的开展及跟进工作。例如,社工在处理一个学生个案的时候,通过服务对象了解到其班级一名学生在家中发生了自杀现象,由于学校没有公开,该学生也不希望社工与其班主任进行沟通,但是该学生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社工一方面要遵守保密原则,一方面又担心该学生同学的自杀会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建议:

  5 1.学校社工需要不断加强专业方面的学习,多阅读学校社会工作方面的书籍,学习一些在个案辅导和团体小组方面的技巧,特别是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比如一些实用的技巧及手法,这样在进行个案辅导的时候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2.机构及行业协会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关于学校社工或者相关方面的培训,给社工更多学习的机会,通过专业系统的学习培训提高专业知识。

 3.针对社工个人面临一些特殊的案例时候,要及时的与督导进行沟通,及时寻求督导及机构的支持,社工还需要定期进行一些减压方面的团建,缓解一些个案及心理辅导带来的压力。

篇七: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

 网络交易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网络商品交易迅猛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同时也伴随产生了网络违法行为。网络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强、技术含量高、传播速度快、危害面广等特点,传统的监管方法很难全面发现各种违法行为,需加强业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全面融合,从而促进网络商品交易健康长远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网络监管的三大难点:发现难、定位难、取证难,网络的复杂性及巨大的信息加大了网络交易监管工作的难度。

 (一)网络交易具有虚拟性、隐蔽性的特点,网络交易主体数量十分庞大,通过人工巡查违反法律法规的商品和行为难度太大。单纯通过人工搜索网页,工作人员实地走访等方式,工作量大、效率低、针对性差,不能高效率的开展网络巡查监管,无法及时发现网络交易违法行为。

 (二)我们没有有效的网络交易监管平台,未能涵盖所有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无法有效的抓取管辖区域内所有的网站网店,网络经营主体数据难以统计,监管数据不明、监管底数不清是摆在网络市场监管面前的又一个难题。比如微商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在微信朋友圈推销商品,由于交易环境开放、交易主体虚拟化,而且微商不会办理营业执照,我们

  2 无法掌握经营者相关信息,网络经营主体难以确认,监管中往往出现违法证据查不到、当事人找不到的局面。

 (三)由于网络变化很快,难以固定证据,有一些消费者网购时,是通过商家对该商品的描述而决定是否购买,购买后发现实物与商家描述不符,商家涉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但由于商家已经更改宣传页面内容,所以无法进行取证,同时取证分析设备等硬件设备还需进一步配全。

 二、几点建议 网络市场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网络交易监管中急需信息技术的支持,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必须通过采取技术手段来实现。

 (一)要充分利用网络监管平台和信息化手段,加快技术更新,建立网络交易监管平台,通过专业的网络交易监管软件,实现联网一体化监管,通过系统进行主体数据搜索,利用电子搜索分析技术对网上违法商品和行为进行搜索,建立违法线索的有效发现、研判与处理机制,逐步提高发现、处理网络交易违法行为的能力,解决发现难的问题。

 (二)建立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整合各大网络交易平台上的用户数据,不断充实网络交易主体数据,供监管部门搜索查找辖区内的网店、网站主体信息等,通过搜索和比对,解决定位难的问题。

  3 (三)建立电子数据取证系统,提升电子取证技术,为基层人员配备计算机执法取证系统、手机取证系统等,确保执法人员进行电子取证时规范统一、有章可循。配备专业的用于网络监管的取证分析软件、APP 或设施设备,加强对网络实时监管,确保网络交易监管工作高效开展。运用技术手段收集、调取违法行为的电子数据证明材料,解决取证难的问题。

篇八: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调研报告:

 基层单位财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一、新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的问题 ( ( 一) ) 新旧会计制度切换不够紧密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新旧会计制度在 2019 年的第一天交接更替。比较而言,之前的会计制度以财政预算管理为侧重点,核算内容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和收入、支出,侧重于预算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核算方法主要是与收付实现制为基础。

 主要报表有: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等,报告重点在于年末的决算报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核算采用双轨制,使用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模式,分别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体系和预算会计科目体系,按不同核算基础和核算范围平行记账,分别生成财务报表和预算会计报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核算的准则主要吸收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目的是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新旧制度的过渡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的工作,如前期准备不足,在以下几个方面容易造成断层:

 1.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库存物品、各种应收账项、对外投资等资产实际盘点、核查走过场,有关的资产价值和数量无法做到真实、精确。

 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等大类原核算基础属于粗放型,以往是否提取折旧或摊销并没有强制要求,

  2 视单位自主选择;选择提取的折旧、摊销的年限等也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因此在过渡到新账时,资产的价值无法真实反映。

 3.旧制度对于在建工程没有并入单位大账核算,核算标准也不统一,不少应该资产化的前期支出和期间相关开支往往直接费用化,没有归集到在建工程对应项目。

 4.不少在建工程项目往往在竣工验收、甚至投入使用多年也没有及时结转至固定资产。以上方面新旧账转换时如果衔接不紧密,将无法确保国有资产信息全面完整,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 ( 二) ) 新旧会计制度虽已完成过渡,但财务管理思维未过渡 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部署,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转化工作业已完成。但是,基层单位离财政部提出的“业财融合”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一些基层单位财务管理模式老旧固化,领导及管理人员还没有意识到专业人员对财务工作的重要性。不少基层单位领导持有“会计就是旧时的账房先生,会计工作没有什么专业技术含量”观点,认为只要尽快付款,完成当年的预算执行率,付出款项没有大漏洞就算是圆满完成财务会计工作。单位中有这种自上而下的财务管理理念,基层的财务人员具体业务素养也就难以达到新制度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的

  3 要求。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质量,良莠不齐的财会人员难以承担政府会计改革的重任。将新旧会计制度比作轨道切换,财务管理理念比作列车操作系统,列车运行效果就是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即使列车已经切换到新轨道上,但还依旧使用不合时宜的旧版操作系统, 列车的运行效果也就不容乐观。

 ( ( 三) ) 单位会计核算、绩效考核、预算执行、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环节脱节,财务会计效能 低 由于上文提到的单位财务管理理念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基层财会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等原因,导致上述几个环节形成各管一片,各自为政,工作缺乏联动,财务会计工作重叠,工作效能造成极大的浪费。实践中,尤其是担负全面综合职能的基层单位,业务繁杂,上级领导单位又多。工作中往往片面为完成某项工作而工作,如为求加速完成预算进度支付率,不按内控制度的审核流程执行,出现先付款后审批的情况;同样一笔业务,会计人员往往需要重复审核多次;不按内控流程执行又因此而触及财务风险点,出现错误支付或重复支付等问题。而且同样的问题周而复始,形成不良循环。同时,由于上述各环节脱钩,为应付上级相关部门的各项审计,耗费时间重复干同样的事情。基层财务人员疲于应付,工作时间长但效能低,难以再抽身提高业务技能和专业素养。

  4 二、新制度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的应对之策 ( ( 一) ) 对新旧会计核算方式进行梳理,做到无缝对接 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清理核实和归类统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库存物品、对外投资等资产数据,为准确计提折旧、摊销费用、确定权益等提供基础信息;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全面开展往来款项专项清理和账龄分析,做好坏账准备计提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清理基本建设会计账务,及时将已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转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按规定及时办理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手续,为将基本建设投资业务纳入单位会计“大账”做好准备;进一步明晰资产占有、使用和维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按规定将单位控制的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保障性住房等资产以及单位受托管理的资产登记入账,确保国有资 产信息全面完整;进一步梳理和分析各项结转结余资金的构成和性质,按规定确定新账中各项预算结余科目及资金结存科目的金额,为政府财务报告打好基础[1][2]。对于暂时无法及时理清的资产等事项,如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无法核实等情况,可按规定暂估价入账,同时做好备查账登记,并将其作为日后重点处理事项列上议程。

 ( ( 二) ) 更新管理观念,加强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1.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工作,把它作为一件严肃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组织

  5 相关人员学懂弄通新的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做到工作开展起来心中有数。要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制定实施工作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时刻加以指导督促。

 2.基层单位实施新的会计制度的关键是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为此,必须对财会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从事财会工作人员不仅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业务技能[3],还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更新知识面,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将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常态化,把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培训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组织会计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学习与交流活动,丰富会计人员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3.植入“业财融合”的理念,推动经济业务与会计管理的深度融合发展。具体综合职能的基层单位,涉及经济业务繁杂,更要重视加强财会人员与各业务职能部门的沟通了解。财务会计人员要更多接触各业务层面,深入了解,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前,须做好充分的沟通调研,使所制定的制度办法既要坚持财务会计法规原则,又要支持业务过程和决策运作,为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和政府会计改革的实现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

 ( ( 三) ) 加强会计改革的平台建设,畅通上下级财务业务的沟通渠道

  6 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贯彻实施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建议在全国范围建立一个纵向管理和横向协调的管理平台,对各单位在执行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业务指引,及时收集整理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贯彻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快发布各项会计细则,对出现的疑难问题统一发布解释文件。

 ( ( 四) )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业务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对接 1.对会计核算、绩效考核、预算执行、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等环节做到联动与平衡。建立以上各环节平衡考核的内部管理系统,单位的主要职能业务全流程全方位全盘综合平衡考量。每项经济业务的事前预算测算、事中执行支付及核算以及事后的考核与内部稽核都能在一个完整 的系统中呈现。设计逻辑是:每各环节流转的前置条件不满足,就不能再流转下一环节,环环相扣。如遇到特殊情况,可启动线下应急程序,通过集体决策或授权先执行,但系统中必有记录,事后限期内必须补充规定程序。否则,系统回路会出现预警,预警期满仍未处理的,冻结其他事项流程运转(如图 1 所示)。

  7 2.运用大数据分析并筛选高风险点(如工程支付、大额采购、扶贫项目 等),并对高风险经济业务进行重点监控,设计特别的审批流程并在流程处理过程中自动采撷数据自动汇入内部审计资料数据库。

 ( ( 五) ) 建设审计结果共享平台,切实为基层单位节能减负 由市级审计部门牵头,联合各级财政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共同建立一个互联互通平台,除特殊情况,所有部门的审计结果都纳入平台共享、互认。各项审计检查结果按密级授权使用。对于常规的审计事项,各个部门须在平台上提出当年的审计计划,当不同部门的审计检查项目出现交叉重合,可以联合审计。一方面可减少审计、财政、纪检监察等部门的重叠审计, 提高工作效能,节约国家资源;另一方面,可减轻基层单位的工作负担,使之能切实履行其本身职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篇九: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报告:居民医保缴费标准逐年增加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9 月 14 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乡村振兴局、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印发《关于做好 2023 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省 2023 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的工作目标和参保政策。湖南省 2023 年度全省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统一为 350 元/人。医保缴费标准由 2022 年的320 元/人,提高到 2023 年的 350 元/元,缴费标准的提高给基层政府收缴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增加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一、基本情况

  XX 镇地处宜章县城西南面,东与 XX 镇相邻,西与临武县交界,北与浆水乡、长村乡毗邻,距县城 43 公里,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革命老区镇,总人口 2.6 万人。XX镇 2022 年医保目标参保人数 21586 人,最终参保人数 20584人,缴纳比例 95.4%。

 二、存在的困难 一是标准年年提高,政策享受没提高。笔者从 2018年进入乡镇工作,2019 年至 2023 年的缴费标准分别为 220

 元/人、250 元/人、280 元/人、320 元/人、350 元/人,5年时间增幅比例达 60%,以我以前联系的一个脱贫户为例,他家有 5 口人,缴纳一家人农村医疗保险需要花费将近2000 元,本来就是脱贫户,家中还有两个小孩在读书,而且这是一笔刚性支出,每年都要缴纳,并且标准不断提高,对于没有单位医保的广大农村群众而言,这无疑是增加了经济开支。

 二是看病难看病贵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经过下村走访,几乎所有的群众普遍反映,居民医疗保险的标准每年在不断增加,但是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每年缴费标准提高了,但是没有感受到相应政策享受提高,反而到医院看病的费用不断增加。笔者联系村的一个群众说,一个普通感冒去一趟医院都要花费好几百元钱,有一户的监测户的致贫原因也是因为出了车祸,即便有医疗报销保险比例,但是还是花费了好几万的费用,对普通家庭而言,因病致贫的风险依然存在。

 三是经济形势严峻,催缴难度大。我镇大多数经济收入是以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者在家种养殖收入为主,而近几年因为疫情防控暨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居民经济收入涨幅完全赶不上居民医疗保险的标准涨幅。导致每年我们工作人员催缴居民医疗保险的时候,许多村民反映没钱缴纳,或者推迟缴纳,特别是到了年底,一个家庭

 的各项开支叠加,直接加大了居民医疗保险的收缴难度。

 四是部分人存在侥幸心理。经过走访,绝大多数群众知道缴纳医保的重要性,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都会缴纳,但是仍然有少部分人群,认为自己身体很好,没有大病,缴纳医保没有必要,同时省下一笔开支,有的认为一年时间很快过去,只要自己不得大病,不进大医院看病就不用报销医疗费,一年不缴纳也没关系。

  五是 走访 宣传力度不够。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居民医保工作开展的便利性,但我镇许多年轻人在外务工,好多在家的留守老人不会用智能机,镇村两级工作人员在朋友圈、微信群宣传居民医保工作时,这部分人员的知晓程度还存在短板,只能通过镇村两级干部上门宣传,另一方面现在居民医保缴费都是线上缴费,年纪大,不会用智能机的老人家缴费只能求助镇村工作人员,或者让亲属代他们线上缴费。

  二、对策及建议

 1. 国家要根据具体情况适时完善调整农村的医保政策制度,标准增幅不要过大; 2. 不断提高农户的知识水平,从而使他们提高对医保制度的认识,加强对医疗保险缴纳的重要性; 3. 国家要加大资金筹集力度,适时扩大农村医保制度的保障费用,同时降低看病难看病贵的老大难问题;

 4. 镇村两级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了解农村农户们的真实想法,从而对症下药,让农户明白对医保制度的好处; 5. 引导群众要积极主动地了解有关农村医保、社保的相关政策,主动参加到农村医保的队伍中去。; 6.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产业,搞好经济建设才是硬道理,只有老百姓口袋里钱多了起来,腰包鼓了,即便每年提高医疗保险缴纳标准在不断提高,也十分乐意花点小钱买个平安健康。

篇十: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市老龄工作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为促进全市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标,按照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工作安排,X 月下旬,常委会副主任 XX 同志带领市人大社会委的同志和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通过深入市老年病医院实地查看了解、组织召开由市发改、财政、民政、卫健、人社、医保、司法等部门同志参加的汇报暨座谈会等方式,对全市老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全市老龄人口基本情况。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市常住人口 X 万人,其中 60 岁以上人口 X 人,占比为 XX%,人口老龄化比例居全绵阳第 X 位;65 周岁以上人口为 X 人,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 X 人(其中 80—89 周岁 X人,90—99 周岁 X 人,100 周岁以上 X 人),约有 X 万名在档失能、失智老人,其中重度残疾 X 余人。老年人群体呈

 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等特点,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养生、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我市已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二)全市老龄工作开展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持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改善老年宜居环境、到位落实老年社会优待、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努力满足全市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新安医养中心”“两院一体”医养融合模式成为四川首家试点单位,市老年病医院被列为全国医养结合工作典型经验推广,重华镇公安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XX 年,城乡居民基本养保享受待遇 X 万余人,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60岁以上参加城乡居民医保 X 万人;老年人社会救助实现“应保尽保”,特困人员供养 X 人(城市特困 X 人、农村特困 X人)发放资金 XX 万元(城市特困 X 元/人/月、农村特困 X元/人/月);发放高龄津贴资金 X 万元,惠及 X 万人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X 件,涉及金额 X 余万元;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 X 所,涉及养老床位 X 张。目前,全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X 家,康复医学科设置率达 X%、老年医学科设置

 率达 X%;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X 家,开放床位 X 张(公立 X张、民营 X 张);有养老机构 X 所,其中公办 X 所(X 所农村敬老院,X 所城市公办),民办 X 所,养老床位 X 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 X 张;建成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X个,农村老年活动中心 X 个,城乡养老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 X%;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 X个,每年为 65 周岁及以上老人免费健康体检 1 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不平衡。随着现有养老机构供给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矛盾的加剧,因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处于主城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公办养老机构床位使用率较高,处于离城区较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自然环境较差的乡村公办养老机构的床位使用率还不够、甚至闲置,呈现出城乡机构养老发展严重失衡的情况。

 (二)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不顺畅。相关部门责权还未完全理顺,医养结合推进未形成有效合力,如我市 2 家医养结合机构因未通过编办增加“养老服务、培训”项目许可,民政部门无法备案,长期处于“无证驾驶”状态;医保政策未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合理倾斜;医保尚未将健康评估、身体功能康复和智力康复等部分老年服务项目纳入统筹报销。

 (三)养老社会服务市场化还不足。专业服务机构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询等服务的市场未真正形成;就近便利养老、普惠养老、品牌养老等工作有待加强;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未能推广。

 (四)养老服务水平能力待提升。涉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心理疏导、膳食营养等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比例严重不足;社会养老服务队伍总体素质不高,受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操作演练人员较少,缺乏服务老年人的知识和技能,只能简单从事老年群体基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养老机构普遍存在重视吃饱穿暖等基本服务,缺乏对老年人心理慰藉、休闲养生、文化娱乐、社会参与等更高层次服务;社会养老服务人员待遇总体偏低,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进人难、留人更难。

 三、工作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推动老龄政策更好落实。要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普法宣传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以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为引领,大力弘扬孝亲敬老文化,形成全社会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老年人家庭赡养扶养、

 养保、医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更好落实。

 (二)明确职能职责,严格老龄工作目标考核。要对老龄工作职责进行再梳理,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完善工作机制体制,形成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把老年人“急难愁盼”的问题解决好;健全老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逗硬考核,做到城乡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着力提升老龄工作实效。

 (三)加大政策支持,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编制好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福彩体彩公益基金为辅的经费保障及衔接机制;加大民办机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医养、养老服务机构;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文旅康养和中医药康养基地;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构建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相关热词搜索: 2022年调研报告:医保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医保 存在问题 调研报告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