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8篇

时间:2022-12-12 12:0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8篇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2014年上半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罗慧君,林伟君,许志红,万忠(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8篇,供大家参考。

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8篇

篇一: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2014 年上半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罗慧君, 林伟君, 许志红, 万忠(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40)摘要:2014 年上半年,受季节性因素、成本上升等影响,广东省蔬菜市场价格总体呈波动上行的走势,价格水平亦持续高于上年同期,并在 3 月创下历史新高。

  对 2014 年上半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阐述,对蔬菜价格的波动进行深入剖析, 提出了广东省蔬菜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对准确把握当前广东省蔬菜产业总体情况、指导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蔬菜产业; 发展形势; 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4)18-0003-04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uangdongvegetable industry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4LUO Hui-jun, LIN Wei-jun, XU Zhi-hong, WAN Zhong(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40, China)Abstract: In the first half of 2014, affected by the season and cost, the market price of vegetable in Guangdongprovince showed an overall upward trend,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and reached a new highprice level in March. In this paper, we comprehensively elucidate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of Guangdongvegetable industry, further analyzed the fluctuation of vegetable price,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 of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which might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on accurately kow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gui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Key words: vegetab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2014 年以来, 广东蔬菜产业总体保持较稳定的发展,蔬菜产业种植面积与产量平稳增加,但由于受到气候及市场供需关系的因素影响,蔬菜价格波动较大。

  虽然蔬菜产业体系的逐步完善对稳定蔬菜供应与价格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但广东蔬菜产业面临的问题也逐渐突出。

  本文对 2014 年上半年广东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对促进广东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1蔬菜种植面积与产量平稳增加2014 年上半年, 广东主要农作物春种播种总面积为 210.88 万 hm2、同比(与 2013 年上半年比,下同)增加了 0.6%,其中,蔬菜播种面积 39.00 万 hm2,占春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 18.50%、同比增长 4.5%[1]。

  广东主要农作物春收总收获面积为 83.30 万 hm2、 同比增长2.0%,其中,蔬菜收获面积 50.66 万 hm2,占春收农作物总收获面积的 60.82%、 同比增长 2.7%; 蔬菜产量1 152.07 万 t、同比增长 3.5%[2]。

  总体来看,2014 年上半年广东全省蔬菜的种植面积、 收获面积和产量均处于平稳增长的态势。1.2蔬菜价格波动较大2014 年上半年, 广东蔬菜价格的变动趋势比较复杂,经历了上涨、下降、持平 3 个阶段(图 1)。

  第一阶段为 1~3 月份、 蔬菜价格的上涨阶段, 该阶段监测的 30种蔬菜 1 月份均价 6.38 元/kg,上涨到 3 月份均价 6.96元/kg,即上半年蔬菜价格的最高位。

  受寒潮天气影响,本地蔬菜的供应减少,导致期间蔬菜价格的稳定上涨。第二阶段为 4~5 月份、蔬菜价格的下降阶段,该阶段监测的 30 种蔬菜从 3 月份均价 6.96 元/kg, 下降到 5 月份均收稿日期:2014-05-20基金项目: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水稻新团队首席(岗位)专家及综合示范与培训站长建设任务作者简介:罗慧君(1978-),女,硕士,助理研究员,E-mail:33835791@qq.com通讯作者:林伟君(1965-),男,硕士,高级农艺师,E-mail:lwj19650501@163.com广东农业科学2014 年第 18 期3C MY K 7.27.06.86.66.46.26.05.85.65.4123456价格(元/kg)月份图 12014 年上半年广东主要蔬菜价格走势价 6 元/kg,即上半年蔬菜价格的最低位。该阶段天气持续回暖,时值夏季蔬菜的上市旺季,同时省外大量时蔬持续涌入, 使蔬菜价格因市场供应充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

  第三阶段为 6 月份、蔬菜价格的持平阶段,该阶段监测的 30 种蔬菜 6 月份均价 6 元/kg,与 5 月份均价持平,蔬菜价格总体呈低位盘整的运行走势[3]。1.3广东蔬菜出口量降价升2014 年上半年,广东蔬菜出口呈量降价升的趋势。出口蔬菜总量为 20.41 万 t、同比下降 14.4%,价值为人民币 5.57 亿元、 同比增长 15.27%, 平均价格为每吨2 727 元、同比上涨 36.67%。

  主要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推动价格上涨。

  农资价格上涨以及油价上涨导致种植成本、 运输和储藏成本的增加, 推高了出口蔬菜的价格。

  2014 年上半年广东蔬菜出口主要有 3 个特点:(1)一般贸易方式以出口为主;(2)民营企业主导出口;(3)香港和东盟为主要出口市场,对美国出口大幅增加。

  但是,受地域局限性的约束,且信息不对称的劣势,容易导致蔬菜市场的价格大幅度波动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利于蔬菜的稳定出口。1.4蔬菜产业体系建设取得进展广东是蔬菜生产和消费大省,由于地处沿海,广东蔬菜生产受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加之蔬菜生产的周期性因素等,“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为提高蔬菜种植抵御自然灾害和灾后复产重建能力,保障蔬菜供应和价格水平基本稳定,广东省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探索建立以蔬菜种植灾害保险为主要內容的政策性保险制度。

  2013 年初, 试点工作在惠州、湛江、韶关 3 个地市启动。

  据广东省保监局介绍,截至 2013 年 5 月底,共有 21 家蔬菜种植企业参保,投保面积合计 1 875.6 hm2,约占计划承保面积的 60%,保费收入 438 万元,提供风险保障金额约 5 990 万元。

  5 月份以来暴雨天气造成 18 家参保企业近 600 hm2蔬菜受损,初步核算定损金额 250 万元,已支付赔款 116.32 万元。

  蔬菜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在补偿菜农损失,稳定蔬菜供应上取得了初步成效。当前,广东省扶持建设了平价商店 5 557 家、蔬菜大棚项目 529 个、冷藏设施项目 398 个,这三大项目通过补贴方式促进蔬菜产业体系发展, 进一步完善了蔬菜产业体系, 推动了广东省蔬菜生产和供应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保障蔬菜供给、稳定蔬菜价格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现有的平价商店项目补贴方式主要有 3种,分别为:(1)对新建评价商店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5 万元;(2)公益性平价农贸市场一次性补贴, 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50 万元;(3)平价商店年度发展资金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3 万元。蔬菜生产项目的补贴方式主要有 2 种, 分别为:(1)蔬菜大棚建设项目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50 万元;(2)耐储大路菜生产项目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30 万元。冷藏设施项目的补贴方式主要有 3 种, 分别为:(1)配送中心标准冷藏项目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50 万元;(2) 应急储备基地标准冷藏项目的补贴, 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50万元;(3)田头冷藏设施项目补贴,补贴标准为每个项目补贴金额不超过 30 万元。1.5广东蔬菜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广东是电子商务大省, 成熟的电子商务环境和物流系统,为发展蔬菜产业的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基础。目前,广东省蔬菜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主要可划分为 3种类型:(1)政府主导建设的蔬菜电子商务平台,如由广东省科技厅主管的“村村通商城”,由佛山市三水区农林渔业局主管的“e 菜超市”等。

  通过政府的财政支持,稳定蔬菜价格,保证农民的收入,同时也保障了民生。

  (2)私营企业主导建设的蔬菜电子商务平台,如“佳品佳源智慧菜篮子”、“良食网”、“亲菜联萌”等。

  这类蔬菜电子商务模式定位为本地化服务, 为区域内客户提供新鲜优质的蔬菜,但由于目前市场还处于培育期,这类蔬菜电商企业的生存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3)依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商城、1 号店等大型综合电商。

  蔬菜经营企业通过入驻大型综合型电子商务平台, 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资源作为发展蔬菜电子商务的主要优势[4]。2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存在问题2.1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区域发展上,受资金、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的制约,各地区蔬菜生产发展不平衡,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地理条件优越,蔬菜发展步伐快,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粤北山区蔬菜发展相对缓慢,新品种、新技术普及相对滞后,造成蔬菜发展区域间不平衡。

  此外,蔬菜生产分布4C MY K 范围广, 菜农科技文化素质和对新技术接受应用的程度参差不齐,造成了菜农间种植效益不平衡。2.2产业抗风险能力不高广东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产量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蔬菜产业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弱。

  从当前来看, 蔬菜产业主要面临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两大方面的威胁。

  相对而言,中间商和经销商主要面临市场风险,但对菜农而言,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压力都足以影响到其生存。

  同时,由于蔬菜市场不同品种的价格、销量等波动较大,而广东省又尚未建立相应的蔬菜价格保险制度,蔬菜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仍有待加强。

  我省近五成蔬菜都是传统品种,高档精品蔬菜较少,没有形成质量和规模优势。

  由于组织化程度低、产销信息不对称、菜农生产带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蔬菜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2.3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尽管目前广东蔬菜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并且蔬菜产业在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整个蔬菜产业更多是靠市场的作用在被动地发展运行。

  专业人员少且缺乏行政职能, 影响了管理效率和政策效率的发挥。

  产业发展政策不配套,蔬菜规划布局、产业指导、市场调控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

  全省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技术推广力量薄弱。

  相当一部分县(区)级农业部门没有专门从事蔬菜专业的人员,市级农业部门蔬菜生产技术力量也大多较薄弱, 在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茬口, 科学防治病虫害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上方面显得力量薄弱,严重影响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与推广。2.4蔬菜产业电子商务仍存在问题广东蔬菜产业的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以下主要几个问题:(1)流通成本高。

  冷藏保鲜成本、 尚不成熟的冷链物流系统造成的高额配送成本、 高额损耗成本导致了蔬菜流通成本的增加。(2)蔬菜质量难以把控。

  广东省的蔬菜种植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且蔬菜供应链的参与者众多,每个环节的参与者没有统一的蔬菜品质控制标准, 这给蔬菜的消费带来潜在风险(3)消费者的传统购菜习惯。

  对于有着传统购菜习惯的消费者来说, 网上的任何文字和图片均无法带给消费者视觉、触觉、嗅觉上的体验,均比不上现场购买的直观感受,与网上买菜相比,多数消费者仍倾向于到肉菜市场或超市里买菜。3广东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建议3.1着力推进规模种植,合理布局区域生产结合广东各地实际, 以目前已形成的蔬菜基地为重点,通过强化科技指导,完善服务体系,采用典型引路、行政推动、科技带动、市场牵动等措施,抓质量、创品牌,依托市场,重点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经营策略,围绕一种产品建成一乡一品、一区一品的专业生产基地, 在一定区域内形成单一品种强劲发展势头,并不断向周边辐射、扩展与推进。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特色鲜明、 类型多样、 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集中连片、联合发展、规模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格局。3.2促进蔬菜产业化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引进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加工、保鲜、储运、包装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蔬菜的增值转化能力。

  抓好机制创新,引导企业正确处理与农民的关系, 在企业和农民之间建立合理的风险与利益机制,实现企业与农民的“双赢”,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全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搭建好科技平台,推进现代化流通更好地发挥和完善市场机制作用,进一步搞活产业流通,大力采用现代技术,创新交易手段、运作方式、组织体系,改造提升传统的流通方式,打造安全、便捷、畅通、高效、诚信的高端农产品销售平台,并最大程度地整合菜农、蔬菜公司、物流运输机构等资源,推动以“产品”为中心向以“用户”为中心的转变。

  借鉴山东寿光的“省钱猫”手机蔬菜销售平台,以手机游戏的方式,让广东各地的用户在娱乐游戏中随时随地实现蔬菜的网上订购和配送。3.3加强科技创新,推进服务信息化搞好科技服务,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如网络视频咨询服务、农业专家移动信息服务、蔬菜标准化数据库等服务系统,构建起视频互动、热线应答、网站发布、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蔬菜标准化数据系统包括从选种、育苗、种植、管理到加工贮藏等各个流程的全部技术资料, 使其成为农民的技术万事通。

  在原有信息服务站的基础上,建立“蔬菜微信公众平台”,继续扩大服务范围,以惠及全省菜农,通过信息化服务为农民解决蔬菜生产技术难题, 推广农业新技术,切实为菜农服务,提高信息化服务质量。3.4建立高效蔬菜供应链和蔬菜质量安全体系, 促进蔬菜产业电子商务发展蔬菜电商企业通过运用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实现产销一体化,控制蔬菜流通成本。

  有效整合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 优化物流配送方案, 降低蔬菜的损耗成本,...

篇二: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情况通报 3 篇 (范文内容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切勿 照-搬-照-抄 ! ) 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全区首要政治任务。区纪委对此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落实区委的重要部署,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直接下沉疫情防控一线,持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努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从前一阶段督查情况来看,在各级干部的积极努力下,全区整体疫情防控机制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属地管理"五个全"工作不断加强。但是在监督检查中也发现了少数单位和工作人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落实、措施上不到位等一些影响防控工作成效的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区纪委已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街道和部门,并及时报告区委区政府和区防控指挥部。近日,xx 街道党工委严肃查处了 x 起违反疫情防控工作纪律问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 月 x 日,xx 街道纪工委在检查疫情防控值守情况时发现,该街道工作人员 xx 在 xx 社区 xx 家园出入口卡口值班值守期间,于当日 x点 x 分离岗,经社区党委书记再三催促才于 xx 回岗,存在擅自离岗脱岗问题。对此,xx 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迅速实施问责,给予 xx诫勉处理。

   在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前,在区委区政府的再三严明纪律下,在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抗疫情时,xx 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淡薄,对上级要求置若罔闻,擅自离岗脱岗,必须给予严肃处理。从近日检查情况来看,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如部分老旧小区卡口管理较为松散,人员进出无人管控;部分公共场所管 控力度不强,农贸市场出入口卡口不严,广场、公园时有人员集聚;部分小区疫情防控宣传氛围不浓,没有及时张贴发放疫情防控资料和开展进出人员劝导;机关志愿者队伍没有进行较好的统筹分工,部分志愿者对卡口工作流程不清楚,对体温计等操作不熟悉,存在扎堆闲聊现象;个别重点地区返杭人员的管控没有及时跟进。

   疫情防控无小事。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克服疲惫、懈怠心理,严格按照"五个全"要求和区防控指挥部指令,继续全力以赴,严防死守,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xx 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党员干部"八条纪律"》,做到不碰纪律"高压线"。全区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进一步改进监督检查方式,做到精准监督、精准问责,尤其要加大对妨碍、阻挠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党员干部的查处和通报力度。

   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情况通报 2 各产煤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淮南、淮北、皖南监察分局,淮北矿业集团,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皖北煤电集团,中煤新集公司: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进一步加强当前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精神,3 月 9 至 3 月 12 日,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对全省四个矿业集团及其所属顾北矿、新集二矿、双龙公司、五沟矿等 4 处煤矿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开展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全省各煤矿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监局具体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较好成效。

   (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各煤矿企业都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编制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方案,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煤矿,实地查看相关措施落实情况。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实行一张网、一预案、一承诺、一平衡等"十个一"疫情防控措施,分三个批次复工复产。淮北矿业集团按照"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在"两个确保"前提下,分类分批组织复产复工。皖北煤电集团建立了"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党员责任区"的"4+1"疫情防控工作体系。中煤新集公司制定了"3211"疫情防控工作法,对各矿复工复产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二)安全集中整治持续深化。各煤矿企业贯彻落实全国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集中整治工作专题视频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煤矿安全集中整治。淮北矿业集团组织了 16 个派驻工作组深入煤矿开展督导,并对 1 处安全问题突出煤矿"开小灶",共自查问题 346 条。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公司领导带队分 9 个组对二级公司开展了全覆盖集中安全大检查,煤业公司对所属煤矿每月开展一次全覆盖安全检查。皖北煤电集团将安全集中整治与正在深入开展百日安全会战相结合,细化整治重点,认真抓好岁末年初安全工作,实现安全"四零"目标。中煤新集公司将集中整治与开展隐患整改"回头看"相结合,针对上级部门 2019年安全检查查出的隐患问题逐一梳理,督促各矿对照整改落实。

   (三)双重预防机制不断健全。各煤矿企业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查找分析重大风险,制定管控措施,落实管控责任,有效化解了一大批重大安全风险。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建立重大风险辨识应对、重大隐患排查治理、重点煤矿专家会诊、防范较大以上事故"三重一大"安全管控体系。淮北矿业集团对重大风险实行集团机关业务部门驻矿蹲点督导制度,全面加强瓦斯异常涌出等 25种特殊情形的安全监管。皖北煤电集团构建年度辨识、月度研判、每旬总结、每天分析、时时监控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中煤新集公司分专业、分单位开展安全风险动态分析,细化分级管控责任。

   (四)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深化。各煤矿企业认真组织开展"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活动,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制定活动方案和学习计划,有序开展学习培训;深入开展"工人违章、干部反省"活动,持续推进煤矿规程措施和各项规定在基层贯彻落实。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健全人、物、网"三网一体"防反阵线,完善奖、罚、教"三措一合"激励约束机制,规范操作行为和管理行为。淮北矿业集团改进"三违"查处办法,依托可视化系统、智能矿灯,全时段抓拍"三违"。中煤新集公司开展"警示三月行"活动和"找差距"活动,深入分析查找"三违"产生原因。

   同时,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依法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地。通过各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各煤矿企业共同努力,有力维护了职工生命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省煤矿实现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阶段性"双胜利"。

   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扎实推进安全发展理念入脑入心。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安全摆在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把安全生产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情,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要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牢牢守住不发生事故的底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生命最宝贵,安全大于天",时刻把保护矿工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增强矿工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二)扎实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落实各层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防止责任层层"甩锅"。要切实抓好关键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分管工作和分管人员履职尽责情况,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做到安全生产"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要严格落实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岗位的检查巡视,及时协调解决安全难题。要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对履职尽责不到位、作风漂浮、弄虚作假的,要严肃追责问责。

   (三)扎实推进从根本消除事故隐患。各集团公司要把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作为硬任务,深入分析研究,拿出硬措施,标本兼治,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要持续加强重大灾害超前治理,强化"零超限、零突出、零突水、零发火"目标管理,提升重大灾害治理 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认真组织开展"学法规、抓落实、强管理"和 "工人违章、干部反省"活动,提升职工学法尊法守法意识,从根本上减少、避免"三违"行为。要加快推进"四化"建设,大力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行动,优化生产系统,持续减少井下作业人员,严禁交接班交叉平行作业。要深刻吸取省内外事故教训,强化警示教育,切实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工作。

   (四)扎实推进疫情和安全风险一体防控。当前仍处疫情防控关键阶段,零增长不等于零风险。要坚持对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防控要求不能降低,慎终如始、毫不放松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严格按照《煤矿复工复产验收管理办法》(煤安监行管﹝2019﹞4 号)做好复工复产验收工作,全面掌握职工复工返岗情况。要持续加强重大风险管控,加强动态分析研判,着力解决想不到、管不到、看不到的问题,严防风险交织叠加,影响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破坏正常安全生产秩序。要了解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健康状况,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疫情防控监督检查情况通报 3 按照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包联工作安排,2 月 x 日-x 日利用 x 天时间,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查阅档案等形式,围绕"十查十改"和"四个一"机制建立情况,对分包乡镇、村、小区进行了全面督导检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一)xx 镇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xx 镇共 xx 个行政村,总人口约 xx 万人。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xx 镇按照"外放输入、内防扩散"的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机制相对健全。镇村两级分别制定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防控工作指挥部,设综合协调组、突发疫情处置组等五个工作组。截至目前,已召开班子会 x 次、机关干部会 x 次、村干部会 x 次安排部署防疫工作。同时,将全镇分为 xx 个片区,由镇班子成员带队 24 小时不间断巡查。全镇各村主要路口设置卡点 xx 个,派镇干部带队,村两委干部、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和志愿者 24 小时轮流值守,对过往人员和车辆进行登记、检测。

   二是开展见底排查,人员检测实现全覆盖。按照"一天一摸排、一天一汇总、一天一上报"工作要求,xx 镇已开展 X 轮排查,共排查xx 人。摸排出市外人员 xx 人,无发热症状人员;全镇共集中隔离 xx人,其中湖北返乡人员 xx 名,已全部解除隔离;对与返乡人员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实行了动态跟踪管理。

   三是发挥检查站点作用,实现疫情源头管控。镇机关、各村每天安排 X 名人员在各检查站 24 小时轮流值守,对进出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登记。截至 2 月 x 日,各卡点共排查检测进入车辆近万台,检测人数 x 万余人次,劝返外县人员 XX 人次,劝阻村内群众聚会 x 次。全镇共排查经营网点 x 个,除生活物资超市以外,所有聚集性活动及 场所全部取消。

   四是加强物资保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保障各检查站点 24小时不断岗,x 镇为检查站配发了帐篷 x 顶,大衣 x 件、体温计 x 个,口罩 x 余个,消毒液 x 余桶,消毒片 x 瓶。同时,为防止人员密集流动,x 镇依托检查站全镇 x 个村全部建立了代购员机制,积极与 x 超市沟通,在各村开通"爱心购物车",超市免费将群众订购物品送到各村检查站,由各村"代购员"派送到群众家门口,建立了群众点单、超市送货、代购跑腿的"微循环"。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按照"微信信息发起来、通知公告贴起来、横幅标语挂起来"的要求,xx 镇利用各村大喇叭全天播放各级政府通告公告,在 xx 个村张贴公示公告 xx 余份,疫情防控知识展板 xx 块,宣传展牌 xx 块,疫情防控检查站标识牌 xx 块,喷绘布 xx 块,悬挂宣传横幅 xx 余幅,发放宣传材料 xx 万余份,营造了坚定信心、科学防治、战胜疫情的浓厚氛围。

   六是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实现全民联防联控。xx 镇依托"党员联系户"工作机制,引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防控知识宣传、返乡人员摸排、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全镇xx 名党员交出"请战书",主动加入检查站志愿者队伍,并结合"xx"党员攻坚行动,发动党员成立"红色代购"志愿队,最大限度的阻断疫情传播扩散渠道和减少人员流动。同时,各村老党员和村民也采取多种形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xx 村村民主动捐款 x 多元,为检查站购置相关防控物资。xx 村养鸡大户自费为全村各街道喷洒消毒剂,老党员自 愿到检查点替换值班人员进行值守。

   (二)分包小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按照包联工作安排,共分包 xx 小区、xx 家属楼等六个住宅小区。从督导检查情况看,各分包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一是严格落实包联责任制。各分包部门均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副职领导带队的包联队伍,在分包小区出入口设置卡点 xx 个,实行24 小时值班值守。其中,县农行针对 xx 小区住宅楼相对分散现状,安排两队分包队伍开展疫防控工作。各分包单位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全部上交了《决心书》,并积极投身到站点值守、上门排查等一线工作中。

   二是实行封闭式管理。各小区按要求均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对小区进出人员进行逐一检测登记,对本小区车辆发放通行证,禁止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对尚无门禁的 xx 小区、xx 家属楼县农行正在组织安装小区大门。

   三是开展地毯式排查。各分包单位均坚持每 3 天一轮对"4+1"类人员逐一上门摸排。截至目前,未发现两周内来往湖北(...

篇三: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0 2020 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2020 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全省食品安全改革发展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既定目标,遵循“四个最严”要求,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食品消费的安全感。

  一、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 1.规范食品标签标识管理。以生产日期、保质期的标注方式为重点,规范标签标识管理。严格落实保健食品标签标注警示用语规定,规范企业保健食品营销行为,规范保健功能声称及评价方法。(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 2.推进农药兽药使用减量。配合国家完成淘汰现存 10 种高毒农药的风险评估。农药利用率达 40%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 40%以上。杜绝使用禁用农药兽药及非法添加物。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试点。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3.推进学校食品安全“护校行动”。执行《关于加强学校食堂食材供应安全工作意见》《江西省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办法》《江西省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长陪餐制度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强化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第一责任人责任和领导陪餐制度,加强日常管理和评价考核,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价体系。落实学生集体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格执行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制度。压实监管责任和主管责任,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检查,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工作档案。依托“赣教云”等互联网平台,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现校园食堂“明厨亮灶”基本全覆盖。大幅提高市、县城区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打造覆盖市、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的“一张网”。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五毛食品”专项治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卫生健康委) 4.严厉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处罚,提高违法成本。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司法鉴定制度。严厉打击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开展“昆 仑 2020”行动和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责任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 二、完善食品安全责任机制 5.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各地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分管行业或者领域内食品安全相关工作的领导,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依法依规制定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强化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县乡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加强形势分析,建立统计数据定期共享机制,优化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定期风险会商、研判和处理机制。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市场监管首要职责。各地年底前向市委、市政府,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书面报告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在食品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责任单位:市食品安全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6.加快标准制修订。配合国家、省有关部门制订食品安全标准、农药兽药和相关农产品限量标准。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等现代农业相关标 准的制修订。围绕疫情防控等需要,抓好农贸市场、小餐饮以及食品从业人员培训等监督管理地方标准制修订。(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 7.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达到 4 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 97%以上,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8%。国家、省级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 100%。(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九江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 三、开展食品安全公益宣传 8.推进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宣传防控。落实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防控重心在于乡镇村组、有效手段在于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在于留守老少”,最好的办法是做到非专业人士“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落实属地责任,各地党委、政府组织宣传、文广新旅、市场监管、林业、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共同发力,乡镇(街道)以及村(社区)“两委”要把防范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抓好抓实。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落实好监管责任或主管责任,最大限度减少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成员单位督促指导) 四、推进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 9.建立最严谨的标准。深入实施风险评估和标准制定专项行动。优化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流程,建立企业标准公开承诺制度,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参与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聚焦我市产业发展急需、尚无国家标准的地方特色食品,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聚焦食用农产品、食用林产品、婴辅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以及大宗食品等重点品种,农贸市场、大型商场超市、学校食堂、食品“四小”等重点生产经营场所,食品生产加工、网络订餐、集中供餐等重点生产经营领域,依法依规制修订一批急需的监管工作标准。配合省有关部门制定学生用餐营养标准,提供可参考的带量菜谱。(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教育局、市生态环境局、九江海关) 10.落实最严格的监管。深入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开展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推动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完成受污染土壤耕地安全利用。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兽药产品,淘汰高风险产品。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巡查检查、监督抽检、飞行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使用禁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不落实农药间隔期、兽药休药期规定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和监督检查。加强对中标食品、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承检机构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深 入实施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升行动。深入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推进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研究餐饮服务提供者分类标准。深入实施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强化进口食品安全监管,严防输入型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食品走私。鼓励实行学校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加强旅游景区、养老机构、民航、铁路、口岸等食品安全管理。做好重大活动保障工作。持续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九江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江西机场集团九江分公司、南昌铁路局九江车务段) 11.实行最严厉的处罚。严格执行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制度。加强部门协作,完善信息共享制度,解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取证难、移送难、鉴定难、认定难、入罪难等问题。加大重大案件督查督办力度。建立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公安机关及时将发现的突出问题通报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应及时开展源头治理并反馈办理情况。加强食品安全领域行政诉讼监督。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积极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积极开展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依法依规为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者实施联合惩戒。深入实施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坚决取缔“黑工厂”、 “黑窝点”和“黑作坊”。(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九江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健康委) 12.坚持最严肃的问责。贯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江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江西省食品安全工作约谈办法》,对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工作决策部署不力、履行职责不力、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害的,依法依规实行终身追责。(责任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13.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深入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压实学校、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继续推进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深入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采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形式,提升餐饮智慧化管理水平。探索高清视频监控和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结合,开展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监管试点。建立健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工作规范,督促企业建立公开承诺、自查报告制度,落实安全管理、风险管控、检验检测等主体责任。督促高风险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推动建立农产品生产者自我质量控制、自我开具合格证和自我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推进食品生产流通的区块链溯源管理。督促企业完善追溯体系,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风险可控,推动农产品认证 机构将农产品追溯管理纳入相关认证范围,作为评价要求。督促重点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开展自查。鼓励企业积极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14.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网格化管理。依托现有资源加强食品检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犯罪专业侦查力量建设。各级食品和农产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达到国家建设标准,进出口食品检验检测能力保持国际水平。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林产品质检机构能力建设和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监管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数量,扩大监测范围,强化监测结果应用。加快实现各级监管队伍装备配备标准化,执法程序和执法文书标准化、规范化。规范食品快检使用管理。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重点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建立重点食品追溯协作平台,推动追溯体系互联互通。开展预警交流,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提升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水平。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开展风险监测结果分析和通报会商。(责任分工: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九江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 15.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加大食品安全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力度,加强部门工作联动,做好重大突发舆情处置,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强化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引导理性消费,推动社会共治。(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卫生健康委、九江海关、市林业局) 五、助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6.推进“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验收、命名第二批全市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开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 1 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启动“省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创建,促进全市有机产业发展。继续开展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创建。积极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响亮行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责任单位:市食品安全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 17.推进食品生产质量提升行动。督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全面推行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体系检查。开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试点工作。婴幼儿食品、大型肉制品企业自查风险报告率达到 100%。获证食品生产 企业监督抽查考核覆盖率达到 100%。落实《九江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三年提升计划》,推进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和示范点创建工作。(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18.推进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鼓励餐饮单位广泛采用“互联网+明厨亮灶”,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继续降低群体性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生率。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采取体系检查、第三方酒店管理认证等方式,实现规模以上餐饮单位规范化管理。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宣传指导,减少各类集体聚餐活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 19.服务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许可程序,实现“网上办、不见面、快递送”和“一次不跑”。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试点开展“以照含证、集约办理”改革。对低风险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许可探索推行“先证后查”“自主声明”“公开承诺”,食品经营许可审批时限压缩 1/3,优化国产保健食品备案管理服务。实施质量兴农计划,全面推行良好农业规范,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完善农产品质量标识制度,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食用农产品发展。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行动,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重点扶持 “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提高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供 给水平。加强覆盖基地、物流配送、批发等环节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食品领域科技创新,将食品标准和质量提升技术研究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追溯系统研发等重点需求纳入科技计划申报指南。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开展全程追溯试点,形成一批追溯标杆企业,带动产地农产品追溯深入开展。(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

篇四: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x xx 市自然资源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根据《xx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xx 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计划>的通知》(x 安委[20xx]16 号)和(洮安委字[20xx]11 号)与白自然资字[20xx]120 号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的总体要求,以“压责任、强监管、排风险、促整改、保安全”为主线,健全和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增强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确保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主要任务 (一)开展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1.各类非煤矿山企业要全面自查安全问题和隐患,摸清底数,建立清单,登记造册。坚持边查边治,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确保隐患和问题整改到位。定期开展对非煤矿企的检查、排查工作,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令矿企限期整改,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分清责任,向政府和应急管理部门书面报告,协同解决。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严厉追究矿企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加强辖区内矿山开采日常监管,对地方政府决定关闭的矿山与应急部门作出的停产整顿的矿山,要依法及时吊(注)销采矿许可证,积极配合应急等部门,加强矿山的安全监督,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要督促地质勘查项目承担单位扎实做好野外地质调查施工、营地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加强地质调查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建设,保证地质调查野外作业安全。

  (二)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1.按照《xx 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xx-20xx)规定,新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开采规模必须达到 xx 省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推动相互之间影响安全的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以及相互之间安全距离不符合相关规定的露天矿山以市场方式进行整合。

  2.依法加强源头管理,严格生态准入条件。在矿业权审批过程中,征集生态环境局、林草局、水利局、住建局、文旅局等相关部门意见,事项联动审查制度,确保生态准入要求落实到位。

  (三)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大力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水平。

  1.针对不同企业特点,督促企业制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分管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安全管理人员、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标准 和全员岗位责任清单。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问责机制,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2.健全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非煤矿山分级分类监管、安全生产承诺、诚信体系建设、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专业化技术服务、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制度规范,形成配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四)严厉打击私挖乱采、无证开采、以采代探、越层、越界开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将打击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贯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过程,同步推进实施。对重点矿区进行全面清查,加强日常监管,严肃查处无证开采、以采代探等行为。对容易发生越层越界开采的重点矿区,定期进行全面的监测和严密监控,对安全隐患突出矿区彻底关闭。加强矿产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矿山企业检查中发现的行为要严厉打击,顶格处罚。

  (五)加强地质灾害安全隐患排查。结合《白城市地质灾害“十三五”规划》,继续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点,积极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对集中安置点和重大矿区、公路沿线、水库、河道、挖土取砂等工程建设,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工作,为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六)开展办公场所安全防范大检查专项行动。开展以防火、防盗、防汛、防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发现 的薄弱环节要及时强化,对查出的隐患要逐一整改,切实落实安全保卫责任制,加强本系统内部的办公楼、水、电、车辆的日常安全监督管理,杜绝安全隐患问题发生。

  (七)广泛动员,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全国安全月”、“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及“6.25”土地日等宣传日,大力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全面营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社会舆论氛围,让“安全”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追求。凝聚安全的最大共识,增强企业及全民的应急意识,为全市社会经济该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三、组织领导 成立自然资源领域安全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 组 长:鲁延臣 副组长:佟向东 于春岩 张俊东 成 员:刘伟刚 李洪亮 王 威 王姝宇 李文山 马汉斌 高宪锋 季宏伟 刘明飞 四、时间安排 从 20xx 年 6 月至 20xx 年 12 月底,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xx 年 6 月)按照总体安排和本方案要求,召开动员部署会,明确整治措施、内容、方法、步骤、标准、要求等。加强工作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二)排查整治(20xx 年 6 月至 12 月)各非煤矿企要根据本单位安全风险点分布,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专门制定安全隐患自查清单,逐项列出检查内容,全面开展隐患自持自改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要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并逐项造册、登记、建档。结合日常工作,全面排查本地非煤矿山安全 生产隐患,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和整改要求,及时完成整改任务,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政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三)集中攻坚(20xx 年)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归类,明确整治的重点难点及下一步工作方向,加大重点问题专项整治攻坚力度,落实和完善治理措施,建立完善以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的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巩固提升(20xx 年)深入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共性问题和突出隐患,确保安全隐患不反弹,认真总结自然资源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自然资源领域安全整治三年行动领导小组,明确此项工作的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抓好组织实施和督促落实,强化工作调度和信息报送,确保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二)注重实施综合治理 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行动,打击取缔非法建设、开采行为。建章立制,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法制和工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级台账、档案,实行动态管理,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三)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网站等媒体对此项整治工作的宣传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

   X县自然资源局20xx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总结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了切实抓好我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我局各相关股室密切配合,采取得力措施,建立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责任到人,工作有力,确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面布置,加大整治力度 (一)紧盯整治任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 按照自然资源系统的职责职能,认真开展自然资源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隐患大排查工作,督促矿山企业严格进行安全隐患自查,督促落实整改,不定期召开全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将中央、省、市、县安全生产领导批示和文件精神传达到各矿山企业,督促矿山企业贯彻落实。及时总结和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利用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县矿山企业进行多轮次检查,确保全县自然资源系统不发生因无证勘查开采、以采代探、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超规模采矿等行为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

  (二)认真开展废弃矿山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按照上级业务部门文件精神,我局组织人员对全县范围内废弃矿山、矿硐进行了全面排查,严防关闭矿山死灰复燃,严厉打击无证非 法盗采,通过开展废弃矿山、矿洞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全面掌握全省废弃矿山矿洞的数量、分布、关闭封堵、恢复治理、日常监管等情况,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系统梳理和有效管控废弃矿山矿洞重大安全风险,严格落实安全防范责任和措施,有效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扎实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 按照山丹县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办公室要求,确定专门工作人员利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等已有成果,对现有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及重点区域、基础设施等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积极配合普查机构按照资料清单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开展的山丹县 1:5 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野外调查和室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12 月 17 日由甘肃省自然资源厅评审通过。

  (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再排查,重点对可能危害城镇、学校、农贸市场、乡村等人员聚集区以及重大建设工程、农民切坡建房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确保了不留死角;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加大防灾知识宣传,普及预防、辨别、避险、自救等地质灾害防治应急知识,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发放宣传单 2000 余份,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有效防范地质灾害发生。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排查检查力度 注重日常检查管理常抓不懈,着力加强对矿山开采的动态监管,及时了解矿山采矿范围的变化情况,监督矿山企业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开采矿产资源,杜绝越界越层采矿行为的发生。

  (二)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 采取强化执法巡查、强化责任、联合执法等综合性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加快矿业权设置,疏堵结合,最大限度减少消除各类违法开采行为。

  (三)防治结合,强化地质灾害防治 全面深入开展地质灾害排查工作,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实现灾前能预警,灾时能避让,做到隐患防得了,灾害治得好,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篇五: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9兽 医 管 理2014年第31卷第10期  湖南省是我国的家禽养殖业大省,养殖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养殖规模和集约化程度正日益提高。据统计,2012 年全省家禽存栏 2.75 亿羽,肉禽出栏 6.17 亿羽,其中鸡 4.44 亿羽,鸭(鹅)1.73 亿万羽,禽肉产量 54.7 万吨;2013 年全省家禽存栏2.9 亿羽,出栏肉禽 6.51 亿羽,其中鸡 4.52 亿羽,鸭(鹅)1.99 亿羽,禽肉产量 58.2 万吨。近年来,受禽流感事件影响,家禽屠宰加工和活禽市场管理已为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情况,加强管理,我们对全省家禽屠宰加工和活禽市场管理的状况进行了调查。1 家禽屠宰加工业情况  目前在湖南省建成并投产的家禽屠宰加工企业共 11 家。按企业属地分布,分别是株洲市 3 家、湘潭市1家、 郴州市2家、 常德市2家、 怀化市3家。从建设时间看,湖南省家禽屠宰加工企业建场时间总体较晚, 多数是在2000年以后。

  从设备工艺来看,除两家没有正规的机械化屠宰生产线,依靠人工宰杀、 拔毛、 分割外, 其他企业均建有机械化屠宰设备。从屠宰产能来看,屠宰能力在 300 万只 / 年以上的7 家、在 100~300 万只 / 年之间的 2 家,在 100 万只 / 年以内的 2 家,其中临武舜华鸭业、攸县德政鸭业、 株洲鸿华鸭业屠宰能力在1000万只/年以上,湘佳牧业达到 2000 万只 / 年。2013 年,全省屠宰能力分别是:肉鸡 1800 万只、肉鸭 3900 万只、鹅770 万只,加上其它零星的、小规模的家禽屠宰厂,全省总体屠宰规模在 6500 万只 / 年左右。2 活禽经营市场情况2.1 活禽市场流通状况  活禽出栏后,以多种形式流向消费终端:一是产地→家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消费终端;二是产地→城镇农贸市场→消费终端;三是产地→屠宰加工企业→超市→消费终端;四是产地→消费终端(自宰自食)。据统计,2013 年全省经产地检疫湖南省活禽市场与屠宰加工现状郑文成1,谭运华1,邓云波1,吕晓星1,刘思华2(1. 湖南省兽医局,湖南长沙 410006;2. 湖南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湖南长沙 410007)摘 要:为解湖南省家禽屠宰加工和活禽经营市场现状,分析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湖南省活禽经营市场和家禽屠宰加工业进行调查后,提出了促进家禽屠宰加工业发展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管理的建议,以期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家禽屠宰及活禽交易管理提供启示和参考。关键词:家禽;屠宰;市场;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944X(2014)10-0009-04Investigation on Live Poultry Markets andPoultry Slaughter-Processing in Hunan ProvinceZheng Wencheng1,Tan Yunhua1,Deng Yunbo1,Lü Xiaoxing1,Liu Sihua2(1. Hunan Veterinary Bureau,Changsha,Hunan 410006;2. Hunan Animal Health Supervision Institute,Changsha,Hunan 410007)Abstract: In order to know the situation of poultry slaughter-processing and live poultry market in Hunan province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of the management,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whole province.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poultry slaughter-processing industry and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live poultry markets in this paper,hoping to provide useful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regions.Key words: poultry;slaughter;market;current situation;suggestion 兽 医 管 理10调运的活禽为 2.73 亿羽,其中流向省内农贸市场1.1 亿羽,占年出栏的 16.9%;外销出省 1.64 亿羽,占年出栏的 25.19%;全省 3442 个农贸市场共交易活禽 1.62 亿羽,22 个大型活禽交易批发市场平均日成交量 25.81 万羽,年成交量 9431.2 万羽,其中外省调入量为 5315.95 万羽(见表 2);约 3.2 亿羽活禽进入农村自由市场或自宰自食环节,占年出栏的 49.16%。2.2 活禽批发市场管理状况  近年来,湖南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意见》《活禽经营市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采取规范活禽市场开办条件、完善市场经营管理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等措施,不断地强化活禽经营市场的管理。其具体做法是:依托动物检疫申报点,全面推行检疫申报制和 24 小时驻场监管,实施“严格市场准入、严格病死家禽无害化处理、严格清栏休市消毒、严密采样监测、强化宣传、违规严惩”等监管措施,以确保家禽市场生物安全。3 问题分析3.1 活禽市场条件较差  全省农贸市场的家禽销售区大多分布于人口密集区,往来人群流量大,活禽交易频繁,防疫条件简陋, 易引发重大动物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故[1]。调查发现,长沙市就算是比较正规的 3 家家禽批发市场环境条件、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也较差,远不能满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2]。因此,活禽经营市场成为禽类病毒传播的高危区域。据市场采样检测结果显示,禽流感病毒可能长期循环于市场等环境中,存在引发家禽疫情和人类感染的风险。3.2 活禽市场难以监管到位  消费者普遍偏爱活禽消费,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人们有喜爱吃鲜活、现宰现杀家禽产品的习惯。受此影响,鸡、鸭出栏后的最终目的地不屠宰厂,而是活禽经营市场。从湖南省目前情况看,全省共有3442 个农贸市场,22 个大型活禽交易市场,每年约4.75亿羽活禽进入家禽批发市场、 城镇农贸市场、乡村自由市场和自宰自食环节。实际调查发现,由于城市活禽交易场所数量多,交易流通量大,监管难以完全覆盖。3.3 家禽屠宰加工能力不足  目前湖南省肉禽屠宰量 6500 万只 / 年,仅为表 1 湖南省屠宰加工企业调查表地市县(市区)企业名称投产时间屠宰品种屠宰方式年屠宰能力(万羽)300100010006001010002000300200100106520企业品牌机械化 人工集中宰杀株洲市炎陵县攸县攸县韶山市 宜章县临武县石门县临澧县芷江县麻阳县麻阳县湖南福来喜鹅业有限责任公司株洲鸿华鸭业有限责任公司攸县德政鸭业有限责任公司港越集团韶山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福鹅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湖南临武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湘佳牧业食品事业部屠宰部临澧县嘉泽禽业有限公司湖南芷江和翔鸭业有限公司麻阳县苗家王食品有限公司麻阳县苗子味生态食品厂 11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03 年2011 年1999 年2011 年2014 年2005 年2006 年2012 年 炎陵白鹅麻鸭麻鸭鸡 / 鸭 / 鹅鹅临武鸭鸡、鸭鹅鸭鹅鹅 √√√√ √√√√√    √     鹅行天下攸鸭王攸县麻鸭港越福鹅舜华湘佳嘉泽和翔苗家王苗子佬 湘潭市郴州市常德市怀化市√  合计 表 2 2013 年湖南省家禽交易批发市场统计表(单位:万羽)湘潭市衡阳市郴州市永州市32220.551.112.25.820040280021172584801253地区长沙市341460859.2株洲市10.3169.529.9娄底市22.4875278邵阳市20.85260180益阳市20.96350203岳阳市16.523801900常德市 怀化市10.7627930合计2225.819431.25315.95市场数(个)日成交量年成交量外省调入量10.38138.769.85 11兽 医 管 理2014年第31卷第10期年出栏量的 10%。但据报道,世界市场肉类加工程度平均为 20%,发达国家占到 30%。湖南省肉鸡产量大,但屠宰加工却以鸭、鹅等水禽为主,肉鸡屠宰加工量仅占总屠宰量的 30%。此外,深加工能力更低,经调查,全省各类禽产品年深加工量不足 3 万吨,仅占年禽肉总产量的 5% 左右,其中禽肉制品深加工不足 1 万吨,远不能满足全省年出栏家禽的屠宰需求。3.4 屠宰加工企业布局不合理  调查发现,湖南省家禽屠宰加工企业规划不够健全、设置不够合理,家禽屠宰加工企业建设还处于无序状。一些屠宰厂的建设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工业项目,或是因养殖企业的自身产业布局需要而建,忽视围绕禽源地规划,因此,布局不合理。如长沙等家禽消费的重点城市屠宰厂设置欠缺,衡阳、常德等家禽养殖优势区亦缺乏大型家禽屠宰加工厂。4 五点建议4.1 借鉴国内外先进做法,探讨切合实际的管理机制  国内外在禽类及其产品的交易监管方面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在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例如美国禽类的屠宰只能在规定的屠宰加工场所进行,私人屠宰加工的产品不能随意销售。北京市在 2005 年关停了市内全部活禽经营市场,取消市内的活禽交易和宰杀行为。上海市2013年出台了 《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办法》和《活禽市场交易规范》 , 制定休市制度, 实行 “定点交易”,建立活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香港地区严格实行活禽经营牌照管理制度和活禽定点批发制度。广州市于 2014 年 5 月 1 日起,在部分区域先行开展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工作,严格家禽集中屠宰和冷链配送企业准入制度, 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加强监管, 实行动态管理。成都市规划将家禽市场建于城市三环 12 公里外,规划了家禽交易区、3 条机械化禽屠宰线、加工区、家禽熟食制品加工区和冷冻仓库等,同时配套设置了白条鸡冷鲜交易市场、 干杂交易市场、 检疫中心,污水处理厂等。这些政策和做法为湖南省禽类交易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和借鉴。4.2 完善管理制度和执法协同机制,强化活禽交易市场监管  家禽食品安全已成为公共食品安全问题[3]。湖南省政府应出台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家禽交易市场建设和管理, 确保上市流通的家禽产品质量安全。建议湖南省政府逐步推行“禽类集中屠宰、冷鲜禽上市”制度,严格规范活禽交易市场、农贸市场等现场屠宰行为。各地要加强宣传,引导公众从活禽消费向冷鲜消费过渡,支持冷冻、冰鲜家禽产品的流通。同时,加大活禽屠宰市场监管力度,建立联合执法协同机制,加强畜牧、公安、财政、商务、卫生、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环境保护和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规范活禽市场经营。4.3 活禽交易市场和家禽屠宰厂要合理布局  建议长沙、株洲、湘潭等中心城市,尽早搬迁旧的家禽交易市场,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等法规的要求,选择交通方便的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建立活禽经营区、屠宰加工区、白条交易区、 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等功能区, 形成集 (活)禽畜交易、宰杀、加工及禽蛋交易和物流配送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家禽交易市场。针对当前湖南省家禽屠宰加工能力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建议再规划新建8~10个屠宰厂, 以长沙、 常德、 株洲、 湘潭、衡阳等大中城市周边为主要布局点,选择符合产业发展及环保、物流等要求的地点逐步规划建厂。4.4 建立家禽应急屠宰机制  参照国家生猪储备制度建立家禽应急屠宰机制,在疫情发生期间,对市场活鸡的屠宰、收购进行有效调节。家禽产业管理部门和肉食品储备管理部门建立跨行业的合作联盟机制,开展类似猪肉储备的可行性研究,尤其是当重大疫情事件发生时,对健康出栏的家禽建立应急屠宰、收储、代储等机制,尽量减少养殖户的风险,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维护行业的健康发展[4]。4.5 鼓励企业发展深加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禽肉产品的选择,也逐步从白条鸡、冷冻分割产品、调理产品向便捷休闲类禽产品深化、延伸,企 兽 医 管 理12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应更加注重特色。在市场调研中也看到我省“舜华鸭”“湘佳”“港越”“攸鸭王”等真空包装以及腌制、熏制、酱制、风干等休闲食品类型,深受消费者欢迎。建议屠宰企业不断升级禽肉产品加工技术[5],在以冰鲜、冰冻等初级产品基础上,将产品向深加工延伸。参考文献:[1] 吴爱军,余礼奎 . 活禽交易对十堰市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动物检疫,2011,28(7):31-32.[2] 谭镜明 . 我市家禽批发市场动物防疫现状及其应对措施[J]. 中国动物检疫,2006,23(3):16-17.[3]齐想. 家禽产业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研究 [J] . 中国家禽,2012,34(21):35.[4] 李惠惠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财产损失问题研究 - 以禽流感中关闭活禽市场扑杀活禽为例 [J] .理论研究, 2013 (9) :138-139.[5] 王晓峰,钱勇 . 现代家禽产业技术体系行业发展的科技支撑[J]. 中国禽业导刊,2009,26(5):2-12.  当前,我国动物疫情复杂多变,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不仅像羊痘、猪丹毒、牛羊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等一些旧病在局部地区多发,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也呈现病原复杂多变、小反刍兽疫等外来动物疫病从境外传入的严重态势,对养殖业造成了极大危害。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应急处置为有效预警干预,防患于未然,是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对动物疫情特别是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评估则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1 阜阳市动物疫病防控现状1.1 动物疫病已成为制约阜阳市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因素  从近年来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多病种频发、病因复杂、混合感染现象普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严重。2012 年,阜阳市发生的二、安徽阜阳市重大动物疫病风险评估机制初探高永士(安徽省阜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阜阳 236012)摘 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动物疫情面临的严峻形势及阜阳市动物疫病防控现状,对当下动物疫情的处理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列出导致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因素,提出了制订控制风险因素的评估模块和办法。关键词:动物疫病;风险因素;评估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944X(2014)10-0012-03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Risk A...

篇六: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富美”建设总目标,全力保障数字人民币试点在我县高质量推进,根据**精神,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准确把握省、市数字化改革趋势,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叠加优势,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人民币试点,逐步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县多领域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在服务实体经济、方便百姓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共建、共享的数字人民币流通生态体系,为共创“富美”总目标提供强劲动力。

   二、工作原则 (一)政银协同,有效发展。建立政府、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组织协调、财政支持等方面的统筹和引导作用,以及金融机构在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方面的主力军作用,提升广大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服务经济,惠及民生。数字人民币主要用于满足民生领域零售支付需求,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先行先试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场景,不断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降低社会公众获得金融服务的门槛,让群众真正得到试点实惠。

   (三)创新试点,重点突出。结合特色,因地制宜设计数字人民币试点应用场景。坚持创新引领,加强对数字人民币新场景、新模式、新技术的尝试应用。选取政务、民生、经济等领域先试先行,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着力体现特色。

   (四)防控风险,稳妥推进。坚持稳字当头,在试点工作中把防范和化解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加强业务监管,注重安全和风险可控,遵循先易后难、先封闭后开放、先点后面、先基础后创新,对参与测试用户采用白名单管理,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三、主要目标 至 2025 年,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成为全县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的主要结算方式之一,全力营造数字人民币生态圈,提振民生消费。数字人民币用户规模居全市前列,实现全县乡镇(街道、园区)全覆盖,基本建成具有特色的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

   —— 行业领域基本覆盖。充分调动数字人民币供给侧和需求侧各方参与积极性,积极拓展其在交通医疗、政府服务、民生服务、商贸旅游、校企园区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提升数字人民币的可得性、易用性,推动数字人民币与其他支付工具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支付体系现代化建设。

   —— 城乡居民实现普惠。利用数字人民币帮助老年人群体、弱势群体跨越“数字鸿沟”,增强低收入农户数字金融帮扶力 度,使数字红利基本惠及全体城乡居民,提升社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着力打造一批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村和示范场景,并以点带面逐步完成数字人民币在城区、乡镇的应用全覆盖,实现数字人民币钱包开立数量、交易金额等指标每年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 推广模式取得突破。积极打造一批在全市率先推广应用的试点场景和创新经验。至 2022 年底,建成 2 个具有特色和推广意义的重点建设场景。2023—2025 年,每年形成不少于 1 项特定场景应用或创新经验。至 2025 年,力争新场景率先应用数在试点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四、应用场景 对照湖数币办〔2022〕1 号文件,全力推进“1+4+6+N”应用场景在落地实施。结合经济产业特征,重点形成“3+6+N”场景组合,“3”是探索打造绿色低碳、共富班车、未来乡村(社区)三个特色场景,“6”是全面建设智慧出行、智慧校园、智慧消费、智慧政务、智慧文体旅游、智慧医疗六个民生场景,“N”是自主建设多个行业化、专业化、区域化应用场景。

   (一)三大特色场景。

   1.绿色低碳场景。围绕绿色低碳共性,探索数字人民币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领域多场景应用,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在 个人绿色碳积分等特定场景应用。探索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小额绿色贷款贴息、其他奖励或补助,推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智造、绿色建筑领域尝试应用。(责任单位:县金融办、人行县支行、县银保监组、县财政局、县经信局、县建设局,各乡镇<街道、园区>) 2.共富班车场景。依托“金融惠农”共富班车,开展数字人民币下乡活动,聚焦全县 206 个行政村,选择不少于 50 个村级共富金融服务站适当布放数字人民币智能终端,依托金融服务站开展数字人民币宣传普及,提供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帮助农村地区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逐步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惠及农户家庭超 6 万户。(责任单位:人行县支行、县银保监组、县金融办,各乡镇<街道、园区>) 3.未来乡村场景。加快乡村数字赋能,以全省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小浦镇八都岕片区为重点,打造八都岕片区(未来乡村)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样板。一是景区旅游应用。将数字人民币应用到八都岕景区门票、民宿消费、农业采摘、农家乐等文旅场景,充分发挥数字人民币结算实时到账、无手续费的优势,以点带面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二是村级共富金融服务站数字人民币应用建设。在片区内的村级共富金融服务站内开通数字人民币收款功能,打造数字人民币体验站,引导村民开通数字人民币钱包,在农贸市场、超市、小吃店、农资农具店等场所进行消费,并探索通过数字钱包发放各类惠农补贴。 三是八都岕片区乡村风貌积分兑换应用。在“乡村风貌积分”建设基础上,探索积分与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机制,对村民在乡村治理工作中获得的积分按一定比例兑换成数字人民币,并以红包形式发放至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中,借以提高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建设局、县文广旅体局、县财政局,小浦镇) (二)六大智慧场景。

   4.智慧政务场景。开拓智慧政务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加快数字人民币在税收、非税收入、社保、党费、工会费缴纳等场景应用,提升缴费便捷度。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消费券发放等领域应用,加载智能合约限定币券的使用期限、场景和模式。尝试公积金提取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强化资金追踪管理。推动“浙江省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安薪工程)改造,创新尝试农民工部分工资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缓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难题。(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税务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总工会、县公积金分中心、县政务办,相关乡镇<街道、园区>) 5.智慧文旅场景。稳步推进全县旅游景点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布局景点内商户开展数字人民币结算,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务。2022 年重点打造“太湖龙之梦”大型旅游综合体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样板。积极推进“太湖龙之梦”景区内各收费景点、娱乐项目、停车场、酒店住宿、商超餐饮、“太 湖古镇”内各小微商户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建设,涵盖“衣食住行游购娱”全场景,为游客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务的同时充分带动本地旅游业发展。在全县各类室内外体育场馆(所)、健身运动中心、游乐场所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财政局、文旅集团,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 6.智慧出行场景。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交车出行场景应用,逐步实现在公共出行领域的全覆盖。探索将数字人民币应用到各大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实现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停车费,便利日常出行。(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城投集团、交投集团,相关乡镇<街道、园区>) 7.智慧消费场景。推动智慧消费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建设,开通水、电、天然气数字人民币缴费通道,推动加油站、新能源车充电站可受理数字人民币支付。加强企事业单位智慧食堂建设,推动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结算。提升数字人民币在各大超市、小业态店、指尖支付、农贸市场的应用覆盖面。同时以湖州市首个纳入浙江省示范智慧商圈“中心广场智慧商圈”为依托,重点推动“绿城广场(九汇城)”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人行县支行,相关乡镇<街道、园区>) 8.智慧校园场景。推动数字人民币应用进校园,开通数字人民币缴纳学费渠道。探索将数字人民币应用到校外培训机构 预收费管理,规范资金监管。(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文广旅体局,相关乡镇<街道、园区>) 9.智慧医疗场景。加大医疗机构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推动至少一家公立医院率先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同时向其他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推广数字人民币结算,为群众看病提供便利。在各类惠民、惠老保险理赔上,拓展数字人民币赔付方式。(责任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县医疗保障局,县银保监组,相关乡镇<街道、园区>) (三)N N 个应用场景。

   坚持实用实效,突出特色,打造 N 个应用场景。一是推进“家之窗”建材城、夹浦轻纺城内商户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应用建设,为客户采购货品提供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务。率先打造“轻纺、建材”特色产业园区数字人民币试点示范样板。二是推进园区内企业应用数字人民币进行上下游货款结算,提高资金结算效率,节约企业资金成本。三是探索针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企业的财政政策资金以数字人民币的形式进行兑付。(责任单位:各成员单位,相关乡镇<街道、园区>) 五、试点安排 (一)试行阶段(2 2022 年)。试行阶段以“太湖龙之梦”旅游综合体场景为切入点,组织进行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稳步推进特色场景、民生场景建设,初步建成 2 个具有特色和推 广意义的重点项目。适时组织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公测活动,提升社会公众、商户、企业参与度和活跃度。

   (二)攻坚阶段( 2023—4 2024 年)。在总结试行阶段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出台重点攻坚清单,利用 2 年时间,开展攻坚行动,推动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数量、钱包开立数量、交易金额等指标每年成倍增长,每年形成不少于 1 项特定场景应用或创新经验,逐步实现试点目标。

   (三)全面提升阶段(5 2025 年)。通过试点初探和攻坚两个阶段,在培育一定用户规模后,进一步畅通数字人民币流通使用渠道,引导社会公众、企事业单位习惯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结算,全力营造数字人民币生态圈,打造以绿色、低碳、共富领域场景应用为主特色的试点城市。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试点工作统筹,建立专题会议、沟通协调、信息报送、工作报告、考核评价五项工作机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园区)要制定配套工作措施,加强政策支持及对各领域的指导工作。

   (二)强化资金保障。全县各类消费券、消费补贴要优先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县财政每年要统筹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用于保障数字人民币大型公测活动。各运营机构要加大对存量 设施改造和增量设施的投入,积极申请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宣传推广、商户奖励等工作。

   (三)强化应急管理。建立试点工作应急处置预案,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处置能力。密切关注数字人民币软硬件设备运行维护,对技术故障早发现早处理。审慎开展宣传,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对外宣传,强化正面舆论引导,发现负面舆情及时分类分级处理。

   (四)强化考核评价。县各相关部门、各乡镇(街道、园区)要对标实施方案,主动认领任务,强化工作落实,各项试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定期通报或纳入政府年度考核评价。各运营机构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情况将纳入人行县支行对金融机构综合评价内容中,重点支持推广宣传到位、实际效果明显的项目承办单位。对项目实施进展缓慢的运营机构将加强工作指导和项目督导。

   附件:1.县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县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重点建设场景清单 附件 2 县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重点建设场景清单 序典型场景 攻坚任务 牵 头 单完成时限 号 位 1 绿 色 低 碳场景 推动数字人民币在个人绿色碳积分等特定场景应用。

   2022 年 10月底 2 共 富 班 车场景 在 50 个村级共富金融服务站推广数字人民币。

   2022 年 10月底 3 未 来 乡 村场景 打造八都岕片区数字人民币示范区,助力乡村居民跨越“数字鸿沟”。

   2022 年 10月底 4 智 慧 政 务场景 推动在税收、非税收入、社保、党费收缴等场景应用;探索发放数字人民币形态的消费券和红包,加载智能合约限定币券的使用期限、场景和模式;推进“浙江省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安薪工程)改造,创新尝试农民工部分工资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缓解农民工工资拖欠难题。

   2022 年 12月底 5 智 慧 文 旅场景 打造“太湖龙之梦”商贸圈,在龙之梦乐园铺开数字人民币场景建设,推进数字人民币支付。

   2022 年 8月底 6 智 慧 出 行场景 一是在公交出行领域落地数字人民币应用,实现公交线路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二是探索将数字人民 2022 年 12月底 币应用到各大智慧停车服务平台,实现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停车费,便利日常出行。

  7 智 慧 消 费场景 以湖州市首个纳入浙江省示范智慧商圈“中心广场智慧商圈”为依托,重点推动“绿城广场(九汇城)”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建设。

   2022 年 12月底 8 智 慧 校 园场景 开通数字人民币缴纳学费。探索将数字人民币应用到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规范资金监管。

   2022 年 12月底 9 智 慧 医 疗场景 确定至少1家县内公立医院建设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实现全部人工收费窗口和自助缴费机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逐步拓展到其他医院。

   2022 年 12月底 10 智 慧 产 业场景 打造夹浦轻纺城数字人民币综合应用示范区,实现入驻商户、企业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

   2022 年 10月底

篇七: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会上的 讲话 陈 曦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宣讲,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省第十二党代会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州和县的有关会议精神上来,并结合自身实际,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以优异的发展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4 月 16 日,贵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隆重开幕。敏尔书记向大会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报告。这是全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绘清了蓝图、提供了方法。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记嘱托、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决胜脱贫攻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为 开创龙里科学发展新局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谱写龙里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认真总结和借鉴弥足珍贵的经验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过去五年我们积累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一)对标看齐,才能明确方向。做好地方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必须坚定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把忠诚和看齐写在岗位上、融入事业中。

  (二)接力奋斗,才能继往开来。路子对了就不怕遥远。五年来,省委始终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毫不动摇坚持主基调主战略,明确“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提出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强调补齐短板、做强长板。这些战略思路在全省形成了高度共识,必须一以贯之抓下去,一张蓝图绘到底。

  (三)干在实处,才能后发赶超。我省五年来的发展成绩是干出来的。要坚持实干兴省、实绩惠民,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以各级领导干部“辛苦指数”提升各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四)力推创新,才能走出新路。“打破”才能得生机,创新就会有前途。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贵州实际、符合群众意愿,就大胆地试、放手地干、坚决地改,勇于弯道取直走新路、善于创新发展谋跨越。

   (五)厚植民心,才能凝聚力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必须坚定人民立场,坚守民生情怀,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六)从严治党,才能强身壮骨。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在守正出新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些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丰富发展。

  二、准确把握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今后五年,我们将迎来建党 100 周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面向未来,我省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处于摆脱贫困的攻坚期、改革开放的窗口期、同步小康的关键期。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九大,必将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强政治保证。当前,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为我省调整结构、加快转型提供了难得契机。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系列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进,为贵州大开发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综观形势,我省既面临“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 叠加的历史性机遇,又面临中央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支持我省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政策性机遇,所有这些将更好汇聚起贵州在未来征程中赶超跨越的强大势能。今天的贵州,进入了高速交通时代、开启了大数据时代、迎来了大众旅游时代、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贵州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在看到机遇的同时, , 我们要清醒看到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决胜脱贫攻坚任务还十分艰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同步全面小康任务还十分艰巨;改革开放的力度深度广度仍然不够,体制机制创新任务还十分艰巨;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绿色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任务还十分艰巨;一些党员干部能力水平有待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全面从严治党任务还十分艰巨。面对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清醒、力推创新,用心用情用力把事情办得更好! 今后五年, , 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牢记嘱托、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 , 我省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 :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这三大目标,既是中央要求,又是人民意愿。只有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才能确保同步全面小康;只有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才能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我们要把三大目标统筹起来,全面谋划、一体部署、协调推进。

  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 , 必须把握以下总体要求: : (一)更加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中央是最高权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我们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二)更加自觉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习近平 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殷切嘱托。我们要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进一步处理好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守住经济增长、人民收入、贫困人口脱贫、社会安全四条发展底线,守好山青、天蓝、水清、地洁四条生态底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走“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决不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坚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态美两者有机统一的新路! (三)更加扎实地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这是我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落实精准方略,下好“绣花”功夫,贯穿从严要求,巩固全面扶贫、全力扶贫大格局。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更好地以大数据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民生社会事业。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构建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让绿色红利惠及人民! (四)更加有效地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产业拉动。这是今后五年我省发展的重大引擎,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用改革统领和推动各项工作,在改中求变、在变中求新。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推进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用开放倒逼体制改革、用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切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强思维创新、制度 创新、路径创新等多维度创新,靠创新引领跨越、靠创新赢得未来。坚持产业兴省、实业富民,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因势利导壮大实体经济,以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以实体经济促进富民强省! (五)更加全面地营造良好自然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政治生态。这是实现贵州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是贵州最突出、最响亮的品牌,我们要倍加珍惜、悉心呵护。要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营造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态。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多彩繁荣的文化生态。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持续巩固团结和谐、公正用权、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局面,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当代会精神和各项目 标任务 2016 年,龙里在全省县域第一方阵经济发展综合测评中位列第二位,经济发展群众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居全省首位。经济社会建设呈快速发展趋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济总量不大、城镇化水平不高、要素保障不足、投资增长后劲不强、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财政收入增长放缓 等情况依然制约着我县发展。我们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紧扣省委、州委主基调主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不争论、不折腾、不懈怠,有信心、有定力、有作为”的“三不三有”工作要求,立足实际,把握关键,狠抓落实,把全县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努力打造“区域开放合作样板区” 要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抢抓“贵州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建设和黔中城市群发展机遇,按照黔南州“一圈两翼”战略部署,依托东出三湘,南下两广的区位优势和集航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于一体的交通优势,以龙溪城市经济带、贵龙城市经济带和产业园区为开放合作平台,以现代高效农业、新型工业、旅游业、物流业、总部经济、会展经济作为开放合作的主攻方向,全力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加快开放型经济项目集聚,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交流合作。抓好广州对口帮扶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资金、技术、人才转移和辐射,奋力打造“区域合作样板区”。同时,依托处于黔中经济区核心区优势和自身优强产业,强化与贵阳、贵安新区和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周边县(市)的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高度开放,为助推“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奋力打造好“五张新名片” 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扣省委、州委主基调主战略,围绕核心做优布局,拓展功能做强产业,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力主攻 新型工业、山地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和山地特色旅游业,推动城乡协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龙里建成“黔中新型科技工业重镇”“贵州山地现代农业基地”“黔中山地生态宜居新城”“西南现代商贸物流新区”和“全国特色生态康旅名县”。

  洗马镇有着良好的农业产业优势,我们的小城镇建设、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等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信心体现在发展目标的落实上、破解发展难题的担当上,以项目落地的新成效、绿色发展的新成效、脱贫攻坚的新成效传递信心。要始终与县委、县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着力加快小城镇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等各项重点工作。要围绕刺梨、蔬菜种植和生猪、肉羊养殖,在打造洗马高效综合农业产业带上下狠功夫;要依托产业基础,以刺梨、有机蔬菜种植、特色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为主导,在打造洗马农业生态旅游绿色产业小镇上下大力气。

  (三)加快推进发展“现代化” 发展现代化,就是要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管理现代化、政治意识现代化。结合龙里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三个方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加快实现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管理现代化、政治意识现代化。

  首先是树好形象。积极开展国家级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加快龙里经济社会发展,做美做特龙里城镇风貌,以景区建设引爆康体休闲游和近郊休闲体验游,切 实提升龙里影响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客商到龙里投资兴业。洗马镇要加快推进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尽快实现场路分离,切实改变场天人车混杂、道路拥堵等现象。要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年内解决 7800 人饮水问题。要依托荷香高寨等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优势,充分借鉴金溪村利用村规民约推动村庄垃圾处理的经验,全面推广并全力抓好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

  其次是搭好框架。注重...

篇八: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DOI:10.3865/j.issn.1001-3547.2022.08.002黄石市城区蔬菜稳产保供现状与对策建议古松梅再胜王建中陈久爱石瑞霞民以食为天, 蔬菜占半边。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既是城市保供的民生工程, 又是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

  保障城区蔬菜市场的有效供给和价格稳定,已成为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黄石市城郊菜地不断减少,市民蔬菜消费需求上升, 特别是在极端天气、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城区蔬菜供需矛盾突出,“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问题并存。

  为此,课题组深入走访了种菜大户、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一步掌握了当前黄石市城区蔬菜生产供应现状,分析了相关问题及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1 产供现状与趋势近年来,黄石市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扎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通过组建蔬菜联盟、优化产业布局、发展规模种植、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拓宽营销渠道等措施,推动蔬菜产业提质扩面、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全市“菜篮子”满起来、菜农“钱袋子”鼓起来。据统计, 2021 年黄石市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 2.995 万 hm 2 、 88.68 万 t ,其中 市 区 653.33 hm 2 、 1.6 万 t ,大冶 1.282 万 hm 2 、 37.2 万 t , 阳新1.648 万 hm 2 、 49.88 万 t 。

  2021 年黄石市城区人口(不含“两镇一区”)达 69.58 万人,按每人每天消费蔬菜 0.4 kg 计算, 城区年消费蔬菜约 10.16 万 t ,城区蔬菜供应总体呈现 3 个 1/3 格局,即 1/3的蔬菜需省外供应,一般经武汉白沙洲市场调入; 1/3 的蔬菜由省内供应, 主要是从鄂州的花湖、杨叶,黄冈的蕲春、武穴、浠水, 咸宁的嘉鱼等周边区域调入; 1/3 的蔬菜由大冶、阳新和市区自供。1.1 蔬菜生产供应情况一是规模种植快速发展。

  近年来, 黄石市通过大力招商引资、促进土地流转、加大政策扶持,引导江浙老板和本地民营资本积极投入蔬菜产业发展,推动蔬菜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水平快速提升。

  截至 2021 年底,黄石市种植蔬菜 2 hm 2 以上的大户有 200 多家、 6.67 hm 2 以上的有 80 多家、 20 hm 2 以上的有 10 多家,规模化种植面积约1 万 hm 2 。

  二是特色蔬菜蓬勃兴起。

  黄石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藜蒿、马兰、水芹菜、芡实、黄秋葵、紫背天葵等山野蔬菜 5 万多亩。

  如阳新县宝塔湖春潮藜蒿专业合作社网络社员477 户,种植藜蒿近万亩,总产值蔬菜产业是黄石市重要的富民主导产业,近年来规模种植快速发展,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质量安全稳步提高,但随着新时期蔬菜产业全国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逐步形成,特别是在极端天气、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黄石市城区蔬菜供需矛盾突出,“菜贱伤农”和“菜贵伤民”问题并存。

  在深入走访种菜大户、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情况下,对黄石城区蔬菜产供现状与趋势、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2022.84 - - 2022.8超过 1 亿元,并依托“阳新湖蒿”这一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招牌,成功打入武汉、 西安、 成都、广州、北京、香港等市场,成了远近闻名的“湖北藜蒿第一村”。

  三是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 通过强基地、重科技、控源头、创品牌、优服务等举措, 积极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普及标准化生产,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截至2021 年,黄石市培育“春潮”藜蒿、“东角山”有机蔬菜等“两品一标”农产品 80 个,农产品质量安 全 监 测 总 体 合 格 率 稳 定 在99% 以上,继续稳居全省前列。1.2 市场批发零售情况一是流通市场快速发展。

  目前经营流通形式主要有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蔬菜超市、社区代售点、流动摊位等。

  经调查,城区现有大小蔬菜市场 135 家,比“十二五”末增加 53 家,其中蔬菜批发市场 2 家、 农贸市场44 家、蔬菜超市 54 家(含零里生鲜 30 家)、 社区电商代售点35 家, 有效缓解城区居民买菜难问题。

  二是日常供应基本均衡。

  蔬菜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加快形成,设施栽培的反季节蔬菜不断增加, 南菜北运、西菜东调、北菜南销趋势逐渐显现。

  因此,黄石市城区通过外调和内供,基本实现了蔬菜周年均衡供应,蔬菜日常供应品种超过50 个。

  三是外菜调入趋势明显。黄石市属于蔬菜销售市场结构,城区蔬菜自给率只有 30% 左右,70% 的蔬菜需要从黄石市外调入。

  城区年需菜量约 10 万 t ,其中本市自产自给约 3.5 万 t ,鄂州、浠水、蕲春、武穴、嘉鱼等周边区域供应约 3.5 万 t ,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外调入约 3 万 t 。2 存在问题及原因蔬菜是典型鲜活农产品,易腐难贮,运输成本高、损耗大,生产时间性、 季节性很强,“谁来种菜”比“谁来种粮”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如 2020 年初,面对突而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各地纷纷自保惜售,蔬菜出村进城受阻,价格飞涨供不应求, 暴露出黄石市蔬菜自给率不高、应急储备不足、产业体系脆弱等突出问题, 教训可谓极其深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1 财政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用地激增,挤占了蔬菜基地。

  城郊老蔬菜基地很大一部分先后被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占用,使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的专业菜地明显减少。

  蔬菜是一种对水电路基础设施要求高的作物,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公益性工程,近几年各级政府投入严重不足,新菜地的水电路设施很少建设,老菜地的水电路设施很少改造,很多菜地的抗旱抗涝抗寒能力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直接导致蔬菜减产或绝收,有的菜地根本无法按时种植,农民种菜的积极 性 也 随 之 下降。

  比如黄石市每年安排 “菜篮子” 专项资金仅100 万元,十多年来 一 直 未 增 加 ,“菜篮子”投入远低于鄂州、 黄冈等周边城市。与粮油等产业相比,蔬菜产业缺少金融保险政策扶持。随着种菜成本不断上涨,比较效益不断下降, 严重挫伤农民种菜积极性, 仅靠菜农自发投入难以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2.2 自给能力不强城郊蔬菜是城市鲜菜保供的核心来源,但目前黄石城区蔬菜自给率仅有 30% ,远远低于咸宁、黄冈、鄂州等周边城市。

  主要原因有 3 个方面:一是城郊菜地锐减。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城郊菜地明显减少,到处“不见种蔬菜只见种房子”。

  据统计,截至“十三五”末,黄石城区蔬菜种植面积仅 666.67 hm 2 ,比“十二五”末下降 34.2% ,平均每年以超过 66.67 hm 2 的速度锐减。

  如黄石港区江北农场原有66.67 hm 2 以上的优质菜地,但随着农用地被调整为建设用地,目前只剩下 7 hm 2 菜地。

  二是种苗基地缺乏。

  种苗是蔬菜生产的关键,但黄石市缺少标准化蔬菜育苗基地,主要以千家万户分散育苗为主,每年需从武汉等地调入大量菜苗, 既增加生产成本,又难以保证菜苗质量,影响蔬菜优质高产。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城郊菜地呈现小而散的特点,标准化菜地很少,绝大部分是竹架中小棚或露地种植,路、渠、水、电、棚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藜蒿基地5 - - 管理粗放,抗灾能力薄弱。2.3 产销价格不稳蔬菜因其生产的季节性和流通的区域性特点,容易出现产区“卖难”和销区“买贵”现象,特别是遇到疫情防控、异常天气等极端情况, 蔬菜价格波动较大,时常陷入“多了农民跳,少了市长叫”的窘境,暴露出生产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稳定不平衡问题。

  主要原因有 2 个方面:一是蔬菜直销网络不健全。

  黄石市蔬菜流通至消费者一般包括 4 个环节:生产者 → 中间商贩 → 批发市场 → 零售市场 → 消费者,从外省调入的蔬菜多 1 个 “二级批发”的环节,每个环节一般增加流通成本 30% 。

  目前,黄石市城区 87% 的蔬菜经过批发市场,农超对接等直供蔬菜仅占 13% ,蔬菜销售中间环节过多,势必导致菜价上涨。

  据调查,城区农贸市场蔬菜平均零售价一般比超市等直供网点高 1 元 /kg 。

  如近期农贸市场豇豆、 黄瓜每 1 kg 零售价分别为 8 、 7 元,在零里生鲜网点 直销价每 1 kg 分 别只需7.6 、 5.6 元。

  二是市场菜价居高不下。

  黄石市与周边城市相比,蔬菜自产自给率偏低,外菜调入比例偏高,特别是城区外调蔬菜高 达 60% 以 上 。由于供求矛盾和产销脱节,菜价经过流通环节和中间商转手,导致价格虚增上扬。

  据调查,黄石市城区主要蔬菜品种综合平均价格常年高 于 周 边 城 市15% 以上。2.4 产业化水平不高当前,受土地、资本、技术、市场、信息、管理等资源要素制约,城区蔬菜产业存在菜地散而小、加工严重滞后、产业链条不完整、组织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乏力等突出问题,导致蔬菜品牌不响、竞争力不强、附加值不高, 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化发展。

  主要原因有 3 个方面:一是缺龙头加工。

  城区蔬菜产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高,缺乏标准化基地、加工企业和冷链保鲜设施,产业体系不完善。

  二是缺知名品牌。

  蔬菜品牌小、乱、杂,知名品牌很少,产品附加值不高,除了大冶鑫东“东角山”有机蔬菜、“阳新湖蒿”外,缺乏像“随州香菇” 等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叫得响、 立得住的知名品牌。三是缺科技服务。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蔬菜科技推广跟不上,技术服务难以到位,影响了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不利于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 有关对策与建议小菜篮装着大民生。

  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状况时,稳定蔬菜供给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为进一步提高城区蔬菜稳产保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实现日常供给稳定,应急保障有力,确保市民“菜篮子”拎得更稳更放心,建议从 5 个方面发力破题。3.1 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提高政治站位。

  “菜篮子” 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生产、流通、市场管理等多个环节,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统筹协调,切实把“菜篮子”建设当作首长工程抓实抓细。

  二是优化菜园布局。

  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是保障城区蔬菜周年均衡供应的重要手段,各城区要以保障城区居民供给、稳定菜价为目标,根据“面向市场、布局合理、梯度开发、保障供应”的原则,按照人均菜地不少于 20 m 2 的标准,加快划定城区蔬菜稳产保供区,重点沿长江、高速、国道布局保障性蔬菜基地,培育一批重点蔬菜生产大户。三是压实属地责任。把“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政府部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压实各城区的属地责任,实行更为严格的占补平衡和补偿机制,依法征收新菜地开发基金,严格落实将土地出让金的 30% 用于新菜地开发政策,稳定和增加城郊蔬菜种植面积。3.2 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整合财政项目资金。

  蔬菜产业作为黄石市重点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之一, 要借鉴武汉、鄂州、黄冈等周边城市的经验做法,建议进一步整合菜篮子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将黄石市蔬菜产业链建设预算资金大棚藜蒿收割2022.86 - - 增加到每年 1 000 万元以上,以调动和保护菜农积极性,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加快蔬菜产业链建设。

  二是优化金融保险政策。

  创新担保抵押方式,出台惠农扶持政策, 降低融资成本,有效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参照粮油等农作物政策性保险做法,加快建立蔬菜生产保险制度,化解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

  设立蔬菜风险资金,出现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变化幅度较大时,下拨风险资金, 引导蔬菜快速生产,对市场配置与调节给予补偿,确保紧急状态下蔬菜有效供给和价格平稳。3.3 加快科技创新一是建设蔬菜科研示范基地。

  目前,全省只有黄石等少数城市还没有设立市级农业科学院和标准化科研示范基地。

  建议通过划拨或置换的形式,在开铁区汪仁镇由政府投资新建 1 个6.67 hm 2 以上的市级标准化蔬菜科研示范基地,集科研、生产、育苗、示范、培训、科普等多种功能,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协助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加快提升蔬菜生产能力,以弥补市区蔬菜供应缺口。

  二是加强新品种选育。增加对蔬菜科研的投入,改善科研条件, 引进专业人才, 选育和推广一批优质高产 的 蔬 菜 新 品种, 加快蔬菜品种更新换代。

  三是 优 化 科 技 服务。

  积极开展设施蔬菜、 贮藏保鲜、 蔬菜加工等相关技术研究,多形式、 多途径对菜农和基层农技员进行先进实用技术培训;集成推广应用一批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和管理规范, 指导菜农开展标准化生产,提高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生产一线的普及率,促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3.4 拉长产业链条一是创新发展思路。

  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由抓“田头”向抓“龙头”转变,以农户为基础,基地为依托,企业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 形成蔬菜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强化延链补链。大力引进培植一批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拣清洗、初选分级、整理包装、预冷处理、速冻保鲜等初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降低产后损耗, 提高产品利用率和附加值,带动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三是促进融合发展。着力推进“两品一标”产品认证,强化品牌宣传, 大力培育蔬菜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宽产业功能,推动蔬菜产业从过去的单一食品保障功能逐步拓展为传承文化、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产业。3.5 拓宽流通渠道一是创新产销对接。

  重点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农贸对接,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打通本地蔬菜流通“内循环”。

  鼓励发展订单生产,切实解决菜农“种什...

相关热词搜索: 全省农贸市场发展情况 农贸市场 全省 情况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