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13篇

时间:2022-12-20 20:45:04  来源:网友投稿

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13篇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2022年区农业农村工作工作要点  2022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将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聚焦特色产业提升、园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13篇,供大家参考。

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13篇

篇一: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2022年区农业农村工作工作要点

  2022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将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聚焦特色产业提升、园区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改善、集体经济增效等重点方面,以十四五;农业农村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打造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X样板;。

  一、聚焦基础提升,做强农业特色产业1.调优产业结构。围绕稳、调、增;发展思路,持续做精茶叶、水稻、枇杷等农业特色产业,做优东、中、西三片农业产业带,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区茶园、水稻、果品、蔬菜(播种)、水产面积基本稳定在X万亩、X万亩、X万亩、X万亩、X万亩左右。2.建强产业基地。持续推进三高一美;、菜篮子;基地等项目建设。2022年,计划建成市级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X个、蔬菜基地X个,新增高标准农田X亩、X碧螺春茶集中加工中心X个,X、X建成蜂旅结合示范基地各1个。3.加大科技支撑。深化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培育智慧农业生产场景、智慧农业示范村等示范载

  体。2022年,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市级智慧农业生产场景2个。

  二、聚焦园区建设,做优现代产业体系4.加快园区提升发展。实施农业园区转型升级661;工程,以X镇市级转型升级农业园区建设为示范,打造引领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发展高地;。2022年,加快推动XX现代农业示范园X省(X)X农业星创天地综合服务中心、X长三角智慧农业大数据指挥控制中心及X农业鱼菜共生智慧渔场、管理中心稻谷冷藏库及成品库改造等项目建设,力争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完成年度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申报,并力争创成。5.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按照农旅融合、接二连三;发展思路,大力引导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提高发展质量。2022年,研究出台区级共享农庄创建实施意见,扩面打造共享农庄新业态,计划新增市级共享农庄4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00人以上,完成《X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全力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三、聚焦绿色生产,发展生态高效农业6.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出台《X生态岛商品有机肥应用推广实施方案

  (试行)》。编制《X生态岛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以X生态岛、生态涵养区为核心,打造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引领全区农业绿色发展。2022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X%左右,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X%,废旧农膜回收率达X%,畜禽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治理全覆盖。

  7.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制定全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方案,实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振兴战略,大力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推介,提升洞庭山碧螺春;X大米;等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XX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计划培育新增智慧农业品牌1个。

  8.强化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不断加快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2022年,计划培育两品一标;10个以上,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72%。

  四、聚焦生态宜居,提升农村人居质量9.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自然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特色民俗等潜力内涵,结合地域、文化、产业等特色,加快打造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2022年,计划启动建设区级美丽乡村(康居村庄)X个,实现规划保

  留村庄区级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10.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乡村治理,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

  探索研究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2022年,加快完善新一轮整治提升考核激励机制,探索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镇、村评选,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计划新增市区两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村10个。

  五、聚焦载体更新,激发集体经济活力11.实施集体工业载体更新改造。鼓励低效闲置资产拆旧建新,在招商引资、载体品质、物业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水平,提高经营收益。2022年,计划改扩新建厂房、商业载体面积40万平方米,目前,X镇立项万平方米、X街道立项16万平方米、城南街道在建17万平方米。12.强化集体三资;规范监管。加快完成X区农村集体三资;云数据管理监督平台3期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立体监督体系。持续开展合同规范清理、资产转租行为治理行动,完善红橙黄;租金拖欠催缴制度,定期开展全区集体资产租金收缴专项督查。13.实施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创新开展金融+;、保险+;、企业联盟+;等新帮扶形式,鼓励相对薄弱村发展经营性项目。区级层面设

  立年度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本轮及上一轮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力争到2022年底,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建立稳定的增收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超过500万元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00元。

  

  

篇二: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发展规划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板重点任务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为统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形势研判战略研究规划编制绿色发展示范引领区域开发等工作统筹推动聚合力综合协调抓落实当好参谋促发展为高质量完成部党组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__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发展规划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发展规划司将以____新时代__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围绕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为统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形势研判、战略研究、规划编制、绿色发展、示范引领、区域开发等工作,统筹推动聚合力,综合协调抓落实,当好参谋促发展,为高质量完成部党组确定的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决打赢产业扶贫攻坚战b头人培训、新型主体培育、产业提升保障、对口帮扶示范等六大行动,全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2.巩固提升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成果。落实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推动资金、项目、科技、人才等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组织贫困县开展产业扶贫规划实施情况评估,举办巩固产业扶贫成果现场观摩,健全产业发展指导员工作机制,强化产业扶贫风险防范。系统总结宣传产业扶贫工作成效,遴选发布一批产业脱贫和产业帮扶典型,讲好产业扶贫故事。举办贫困地区农产品展销大型活动,展示产业扶贫成果,推介扶贫特色产品。配合做好脱贫攻坚普查涉及产业扶贫相关工作,完善产业扶贫调度机制。研究提出____年后产业帮扶政策举措。

  3.扎实开展定点扶贫和片区扶贫。坚持部领导联系定点扶贫县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责任书承诺事项,加强资金项目、产品销售、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联学共建等帮扶措施,加大定点扶贫县典型宣传,推动定点扶贫帮扶资源和政策措施接续转向乡村振兴。协调推动各成员单位继续落实大兴安岭南麓片区105项办实事清单,助力片区19个贫困县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4.做好农业援藏援疆工作。开展西藏、新疆农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调研,提出十四五农业援藏、农业援疆工作思路、重点任务及政策建议。召开农业援藏、农业援疆工作座谈会,组织动员部系统有关司局单位和对口支援省份农业农村部门,强化资金、项目、技术和人才支持,推进西藏、新疆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二、科学谋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5.深入开展重大战略问题研究。聚焦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一批有价值、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提出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政策建议。组织开展____年发展规划工作十大重点问题调研,编印《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与战略》,打造发展规划工作交流平台。6.高质量编制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谋划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行动计划。充分发挥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专家咨询组作用,组织召开高层专家研讨会、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座谈会、中央有关部门协调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做好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论证衔接,提高规划编制质量。

  7.加强专项规划和建设规划编制管理。印发十四五农业农村规划编制目录,构建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农业农村规划体系。推进相关司局编制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定期调度规划编制进展情况。举办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工作培训班,加强对各省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工作指导。修订农业农村部规划管理办法,提升规划编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8.开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估。对标对表十三五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的部署安排,逐项评估规划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等实施情况,确保如期完成。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所在县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估,发布一批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县。

  三、深入开展经济形势分析研判9.加强重要农产品保障监测预警。编制《重要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推动制定水稻、生猪等11种重要农产品分品种供给方案。会同相关单位建立重要农产品保障监测预警分析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专家队伍,完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和专家会商机制,及时提出政策措施建议。10.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分析。完善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核心指标体系,建立各地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加强重大情况和潜在问题综合研判,高质量完成月度、季度经济运行分析报告,研究提出年度发展计划指标。按季度组织召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形势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有效引导社会预期。研究制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推动将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价值纳入农业统计核算,发布农业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11.优化调整农业遥感监测工作。完善遥感监测日历,定时监测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土壤墒情、种植面积、长势产量,跟踪监测轮作休耕、撂荒地情况,动态监测两区目标作物种植情况。加强重点国别、重点作物品种遥感监测。拓展农业遥感技术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地下水超采区、重金属污染区等结构调整地区的监测应用,强化遥感数据分析利用。

  四、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落实12.发挥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作用。召开协调推进机制成员单位工作会议,推动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59项任务、84项重大工程行动计划年度实施台账,加强工作进展调度,编制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基本完成县域村庄布局工作,推动有条件的村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遴选一批典型案例,持续改善村庄基础设施。13.推进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召开部省共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研讨班,推动浙江、广东、江苏、山东等共建省份选择100个左右县(市),制定工作方案,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信息报送、情况通报和总结评估机制,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路径模式。研究建立农业农村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在百县开展监测评价。举办乡村振兴国际论坛,讲好__乡村振兴故事。14.推进重点工作部署落地。建立农业农村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____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实施意见的跟踪推进机制,细化实化37条举措的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确保年度重点任务如期完成。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督查,督促地方落实乡村振兴年度重点任务和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责任。

  五、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15.牵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点任务落实。印发____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明确年度任务与责任分工。编制《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农业绿色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召开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现场会,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绿色发展工作。调度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进展情况,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会同__农科院举办农业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发布《__农业绿色发展报告____》。16.扎实开展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先行区试点县编制三年实施方案,开展绿色技术综合试验,布局建设一批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探索建立绿色农业技术、标准、产业、经营、政策、数字体系,总结形成一批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模式。举办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工作研讨班,交流经验做法,推动各地加快支撑体系建设。17.积极推进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组织开展农业综合区划调整研究,为优化区域农业发展布局提供支撑。举办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研讨班,提出十四五农业资源区划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指导__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研究。继续开展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建设,编制《全国重要农业资源台账____》。18.协调做好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出台支持东北地区、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做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整治。开展北方农牧交错带和西南石漠化地区结构调整研究,组织召开北

  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会。继续做好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涉农工作。

  六、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引领19.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制定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现代要素集聚,引导各地梯次推进国家、省、市县产业园建设。出台建设管理办法和监测评价办法,举办建设现场观摩培训班,创建和认定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产业园引领乡村振兴重大问题研究,总结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的产业园范例,发布产业园发展报告。20.持续推进两区建设。完善两区划定成果,建立健全国家级两区划定成果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平台。编制《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规划》,推动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优先在两区建设。制定两区管理办法,明确建设与管护要求。推动现有支持政策集中向两区倾斜,研究支持两区种植目标作物的政策措施。21.加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制定《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____-____年》实施分工方案,举办培训班推动规划落实。开展数字农业建设试点,打造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数字农业创新中心。推动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宏观决策、行业发展等提供支撑。22.深入推进直属单位基本建设。编制部直属科研单位重大科研设施布局规划,修订直属单位中长期基本条件能力建设规划,指导直属单位编制十四五基本建设规划和院区总体建设规划。加快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__农业博物馆改扩建、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国家作

  物种质库项目建设任务。组建直属单位建设专家指导组,健全直属单位建设项目跟踪推进机制,推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发展规划司将按照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要求,不断加强政治建设、能力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坚定信心、扎实工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全面完成小康之年三农目标任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加强党建引领,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支部建设,全面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打造模范机关。加强督促落实,健全年度计划、月度总结、按周调度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加强督导考核,推动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加强调查研究,举办向基层干部和群众学习品牌活动,落实司局级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强化调研成果转化应用。加强信息宣传,利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通过《乡村振兴》简报等平台,宣传推广经验做法。加强体系建设,健全专家队伍,强化团结协作,密切与地方农业农村部门沟通联系,为发展规划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本框架建立,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工业化城镇化进入中后期,生产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张,农业农村产业实现跨界融合。生物技术、数字资源等将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弯道超车的加速器,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农业多功能性进一步拓展,乡村多元价值将更加凸显。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起点之高前所未见。

  在五期交汇的历史背景下,要进一步认清形势,针对上述十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握政策改革的方向,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

  (一)在顶层设计上转向城乡融合发展以往的规划在顶层设计的表述上是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实际上是城市主导、农村从属的城乡发展思路。

  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促进城乡社会现代化经济体系、民主政治、文化活力、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互联互通。城镇化红利在于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效应,而城乡融合发展则在于让规模、范围、集聚三大经济效应辐射到乡村。要加快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护、一体化运营,促进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是让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权利实现互联互通。要保障农民的十大权利,即保障农民在乡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以及城乡融合过程中的人身财产安全、就业创业、体面居住、医疗卫生、养老社保、公平教育、政治参与方面的权利。

  (二)政策支持更多地向农村发展倾斜以往的政策目标主要指向为农业产业支持。

  一个很典型的证据是,农业补贴的测算依据一度是按照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面积,而且基本实现了不减存量、保持增量。按照单位耕地面积所获得的补贴计算,__农业补贴已经超过美国。

  新时代则需要坚持农业产业支持和农村发展协调并行。未来的政策支持要更多地向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社会事业等倾斜。而农村发展只依靠财政投入,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增强农村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需要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农村集体经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仍然不强。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10%村庄样本数据(约5.5万个村),____年平均每个村集体全年收入仅为105.19万元,每年还要支出64.32万元的人员工资、办公物品支出等村集体办公经费。如果以中位数计,村集体收入仅8万元,支出2.5万元。根据农村社会事业促进部门测算,一个村建设一个公共厕所,投入资金至少需要10万元。在这种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下,很难指望农村集体经济集中力量修建基础设施、做好民生服务等大事。未来,要在保障农民利益的前提下,落实土地政策改革成效,千方百计盘活农村资源资产,放大产权制度改革经济效应,健全完善审批、财税、金融等政策,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并创造实实在在的红利,释放农村集体经济活力。

  (三)实现财政支农资金集约化和市场化使用以往的规划主要依靠补贴、投资和工程项目等大幅增加财政投入。

  ________年,国家财政支持农林水事务年均递增速度曾经达到21.2%。但是,随着国内经济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________年连续五年增速在10%以下。十四五期间,减税降费政策效应会大概率地进一步释放,民生领域仍然需要财政资金补短板,其他多元化财政投入需求巨大。

  在这种背景下,财政对农业农村投入的增速大幅增长的空间有限。未来的财政支农资金会更加整合集约使用,更多地发挥杠杆作用,激发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投入积极性。近年来,农林水事务财政支持资金探索使用了大专项+任务清单的方式,采取因素法测算分配,就某一薄弱环节的建设内

  容按地区切块,加强对建设任务的绩效评估。例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就参考了大专项+任务清单:以园区为单位投入,设立建设清单,直接验收建设清单项目。与此同时,未来政府分配资源所依赖的项目制补贴方式会进一步改革。

  未来的农业农村支持手段会更多地依靠信贷、保险等市场化的方式,以大数据追踪的方式,实现市场化的精准支持,激发市场主体投入。

  (四)农业产业支持要坚持保供给、调结构、转方式并行以往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支持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产量增加。

  例如,农业部门一度把粮食年度产量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这就造成无论是农业补贴,还是农业投资,其政策作用机制主要是鼓励生产经营主体增加资源要素投入。从财政支农结构来看,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仍然占到农业公共财政支出的20%以上。而农业结构调整补贴一度在1%以下,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补贴是十二五之后才逐步增加的。新时代的农业产业支持政策,一方面要继续保障农产品供给,让城乡居民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品。另一方面,则需要坚持保供给、调结构、转方式并行,尤其是需要促进农业结构、生产方式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应当支持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耕地有序休耕、轮作,坡度较高的耕地有序退出耕种或进入后备耕地。

  (五)统筹国际国内资源、市场、制度以往的农业支持政策主要立足国内,对国际规则参与得较少。

  当前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加速演变,全球经济发展进入再平衡时期,传统国际贸易投资规则加速重构,我国面

  临大国战略性竞争的严峻考验。农产品消费总量刚性增长,消费结构由过去的谷物消费为主快速升级到高级植物纤维、动物蛋白和脂肪兼重。此外,工业加工需求导致原料消耗增长。尽管农业技术进步增产效应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消费增长的追赶,但是受到国内耕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的约束,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农产品。根据虚拟土地贸易模型计算,____年__农作物播种面积25亿亩,而进口农产品折算耕地超过12亿亩。另外根据虚拟水贸易模型计算,____年__进口粮食相当于净进口了____亿吨淡水资源。既然相当规模的农产品进口不可避免,那么就需要适应这一趋势。十四五时期则需要统筹国内资源、市场、制度,根据土地和淡水资源来合理布局农产品进口来源,以市场需求的力量驱动国内外资源为我所用。在国际农业合作的过程中,更多地参与推动国际贸易规则和多边体制改革。

  (六)更加依靠信息化技术促进政策落地以往的规划主要是靠自上而下的执行。

  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自上而下需要有相应的行政体制的保障,而这很可能导致政策执行的监督成本过高。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以往的规划和各种政策,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分层对接。涉及农业农村的规划和政策落地,经常需要村和乡镇干部核实、经过县(市、区)、再到省(区、市)层层上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深刻改变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改进了政策执行和落实的方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虽然仍要激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类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但是在手段上可以更加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例如,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电商的质量安全控制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前景,

  每个环节的农产品投入都会在线形成记账本,从而自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但是,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政策落实,需要考虑技术使用的成本收益。

  目前,给一台深松整地机加装能够准确测量上报深松作业质量的传感器,成本需要1200元,而深松整理作业补贴每亩40元。为了监督政策落实,一个传感器相当于作业300亩的补贴。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成本收益的平衡点会向低成本移动。在此之前,需要正确把握监督政策落实过程中技术监督执行与人力监督执行的对比关系。

  总体而言,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而且,粮食等重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情不会改变,农业小部门化的规律不会改变,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不会改变,新旧动能转换接续的态势不会改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生态基础不会改变,国际国内黑天鹅灰犀牛交织的局面不会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趋势不会改变。新老因素叠加,将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编制难于以往。未来,需要坚持底线思维,科学编制规划,提升规划的可行性。

  一、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五期交汇十三五收官和十四五谋划,恰逢两个百年目标交接、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衔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等重要历史节点。总体而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五期交汇。(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__共产党成立1____年的时候,我国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质量的关键指标。十三五所处的历史时期,正是小康社会从基本建成到全面建成、从农村局部小康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阶段[2]。十三五末,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发展的融合协调性需要明显增强,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需要普遍提高。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生活要再迈上一个新台阶,筑牢小康社会的根基。

  (二)第二个百年目标建设需要顺期开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____年的时候,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十三五十四五两个五年规划,正逢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性交接。这就需要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同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筑牢根基。__要强,农业必须强;__要美,农村必须美;__要富,农民必须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基础在三农。到2050年,要达成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把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建设成为农业强国,从乡土文明建设成城乡融合文明[3],把农民发展成高素质的城乡公民,十四五要做好开篇布局。(三)精准脱贫任务需要按期完成十三五末,要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平均每年减贫1300万人以上,接近1亿人口脱贫。____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人,至____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仅剩551万人[4]。____年绝对贫困将按期消灭。十四五是检验脱真贫、真脱贫的重要时期,期间要保证已脱贫人口不返贫,

  已摘帽贫困县不反复。这就需要继续帮扶已脱贫地区,尤其要加强对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和边缘村镇的动态识别,夯实精准脱贫成绩。

  (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即期有机衔接在精准脱贫的基础上,要巩固提升精准脱贫成果,加快补齐乡村振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短板,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一个重要的衔接点在于,加快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我国农民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处于相对贫困状态。解决乡村相对贫困问题,不仅收入要达标,而且要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全面振兴乡村,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要把推动产业扶贫帮扶资源、政策举措等有序转到乡村产业振兴。从十四五开始,要把农业发展成有魅力的希望产业,把乡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让广大农民群众可持续地增收致富。(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适期深化十三五期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具体表现在:一是产品结构初步调优。________年,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调减286.7万公顷,大豆面积增加160多万公顷,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均有所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连续3年稳定在97.5%以上。二是生产方式初步调好。一控两减三基本取得明显成效,____年农田有效灌溉系数为0.554,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均实现负增长,秸秆、养殖废弃物和农膜综合利用取得明显进展。三是产业体系初步调顺。____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9万家,经营收入14.9万亿元,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快提升,共享农业、体验农业、中央厨房等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

  业多种功能不断拓展。____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30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四是相关改革深入推进。农业补贴制度不断优化,托市政策改革攻坚阶段顺利完成,信贷、保险支农政策力度加大,____年银行业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3万亿元,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3.46万亿元。但是,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产品需求总量仍然刚性增长、需求结构还会持续升级。这就仍然需要真正由市场引导[5],顺应从过去的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农业高质量发展。

  

  

篇三: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十四五耕地质量提升规划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持续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对保障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质量安全,做特〃绿色食品牌〃,

  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对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省关于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强调,加强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实施耕地轮作休耕,提高耕地质量。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十四

  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结合工

  作实际,制定本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35年。

  一.发展现状

  (-)耕地概况

  1.耕地土壤资源。省属高原山区省份,高海拔和陡坡土地所占比重较大,

  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o根据

  《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以下简称〃三调〃),耕地全

  省8093.32万亩。其中,水田1487.11万亩,占18.38%,主要分布于各

  地排灌条件较好的坝区和山麓地带;水浇地268.09万亩,占3.31%,主要

  分布于有一定灌溉条件、适宜种植旱作的地区;旱地6338.12万亩,占78.31%,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

  从全省不同坡度的耕地分布情况来看,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908.21万亩,占全省耕地的11.22%;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956.60万亩,占11.82%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2516.31

  万亩,占31.10%;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2203.28万亩,

  占27.22%;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1508.92万亩,占18.64%。

  2.耕地质量等级。依据《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农业部令2016年第2号)和《耕地质量等级》(GB/T33469-2016)国家标准,以〃三

  调〃耕地为基数,选取养分状况、土壤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指标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全省耕地按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平均

  等级为5.42等。一至十等耕地在省均有分布,面积超过1000万亩的等级有4个,依次

  为五等地1379.34万亩、六等地1265.42万亩、四等地1179.24万亩、七等地1118.47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17.04%、15.64%、14.57%、13.82%。评价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级耕地面积为1669.23万亩,占全省耕

  地总面积的20.62%;评价为四至六等的中等级耕地面积为3824.00万亩,

  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47.25%;评价为七至十等的低等级耕地面积为

  2600.09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32.13%。

  (二)工作成效

  L全省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升。深入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集

  成一批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绿肥种植、酸化改良等高效适用技术模式,

  确保高标准农田等重点区域技术措施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耕地质量等级稳升不降。全省耕地质量较2015年底提升0.56个等级,并于2019年

  首次向全社会公开发布省耕地质量等级情况。

  2.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十三五〃期间建成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1168.59万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逐步构建覆盖全省的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体系,布设覆盖主要土壤

  类型的耕地质量调查样点9108个。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53.76万亩,耕地质量监测点944个。

  3,农业资源保护利用有效加强。大力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加强

  田间排灌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农业废弃物资

  源化利用。截至2020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88.51万亩,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o

  4•耕地质量保护制度日趋完善。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

  并施行《省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办法》《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办法》《省耕地质量监测管理办法》,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健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长效机制,提高耕地质量管理水平。

  (三)机遇挑战

  1.发展机遇。(1)法律法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和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乡村振

  兴促进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加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有关条款;连续作出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等重大决策部署,为耕地质量提升提供了政策保障。

  (2)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

  作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带来重大机遇。

  (3)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实施耕地质量

  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纳入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省委、省政府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持续改善产地环境,保护利用耕地资源,为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厚植发展潜力。

  (4)优质农产品市场空间不断拓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

  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速转变,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更加健全,绿色生态优质农产品刚性需求持续增长,亟需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质量效益。

  2.面临挑战。(1)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集中连片程度不高,中高坡度耕地

  比重过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总体较差,投入建设成本较高,优质耕地资源有限,高等级耕地(一至三等地)面积仅占全省耕

  地的五分之一,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2)农业绿色发展质量总体不高。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

  护、碳达峰碳中和等刚性要求,统筹发展和保护的难度增加,资源环境要素约束日益趋紧,耕地用养结合不够紧密,耕地土壤和农田生态功能退化,耕地保护和农业发展还没有真正转到数量质量并重上来。

  (3)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绿色生态为导向的政策激励机制还不完

  善,耕地地力补贴发放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衔接不畅,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需求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评价补偿机制还不健全。

  (4)监测管理能力依然薄弱。耕地质量监管人员设备不足、监测管护

  能力欠缺,难以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一些地区对耕地质量提升重视程度不够,责任落实和资金投入不到位,统一领导、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和信息共享、协同高效的多元主体联动机制有待加强。

  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以提升耕地质量为首要目标,分区分类综合管理,降碳减量协同增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推进耕地质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耕地质量提升和粮

  食安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环境的关系,优化重要农产品生产布局,试点先行、典型引路、协同推进,依法依规、分类分级、循序实施。

  ——量质并重、保护提升。在严格保护耕地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耕地质量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各级政府落实〃质量红线〃要求,划定耕地质量保护的〃硬杠杠〃,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

  ——因地制宜、靶向施策。与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等相衔接,以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根据不同区域耕地质量现状,分析主要障碍因素,集成推广适用技术模式,有序推进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升。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建立耕地质量提升稳定投入保障机制,发挥重点项目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地方政府和社会主体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耕地质量建设的良好格局。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全省耕地质量提升取得突破性进展,耕地质量等级稳步提

  升,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和耕地质量调查监测水平明显提高,构建起更为完善的耕地质量提升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耕地质量提升道路。

  ——耕地质量平均等级达到5.17等,重点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措

  施覆盖率达90%以上。

  ——新建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改造提升55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326万亩,农作物秸

  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

  ——完成国家下达退化耕地综合治理指标任务,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

  1400万亩,耕地轮作300万亩。——建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950个耕地质量调查样点9108个。到2035年,全省耕地质量提升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产能提升和绿色发

  展相结合,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形成耕地质量提升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更加有力,耕地综合效益、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的新格局。

  三、区域重点(一)区域布局根据《耕地质量等级》和综合农业区划等,结合不同区域耕地特点、±

  壤类型分布特征,将省129个县(市、区)划分在3个区域。高原山地农林牧区涉及省12个州(市)、77个县(市、区),耕地总

  面积4978.33万亩,约占省耕地总面积的61.5%;气候类型多样,水资源

  较为丰沛,但不同地区、季节和年际之间差异大;农产品种类丰富,以一年两熟为主,是我省粮食、油菜籽、蔬菜、鲜切花、核桃、中药材、畜产品主要产区和特色水果重要产区。

  农林区涉及省8个州(市)、47个县(市、区),耕地总面积3025.76万亩,约占省耕地总面积的37.4%;气候温暖多雨,水资源丰富,农作物

  以一年两熟或三熟为主,是我省优质稻、茶叶、水果、咖啡、澳洲坚果、糖料蔗主要产区和冬春蔬菜重要产区。

  林农牧区涉及省2个州(市)、5个县(市、区),耕地总面积89.23

  万亩,约占省耕地总面积的1.1%;高寒气候,可用耕地少,农业产业发展

  受到限制,农产品以一年一熟的青裸、特色畜禽产品为主。

  1.高原山地农林牧区。

  高原山地农林牧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4.79,是省3个农业区耕地质量等级最高的区域。其中,五等地占比最高,达到20.76%,四等地、六等地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8.33%、15.85%。

  评价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级耕地面积为1300.09万亩,占高原山地农林牧区耕地面积的26.11%;主要分布,以水稻土和红壤为主,没有明显障碍因素。评价为四至六等的中等级耕地面积为2735.07万亩,占高原山地农林牧区耕地面积的54.94%;主要分布,以红壤和水稻土为主,基础地力中

  等,灌排条件一般,存在酸化、障碍层次等障碍因素。评价为七至十等的

  低等级耕地面积为943.17万亩,占高原山地农林牧区耕地面积的18.95%;

  主要分布于昭通、曲靖、大理等州(市),以红壤、黄壤、水稻土和黄棕壤为主,立地条件较差,土层浅薄,存在酸化、潜育化、瘠薄、障碍层次等障碍因素。

  2.农林区。

  农林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6.40。其中,七等地占比最高达到18.87%,八等地、六等地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6.45%、15.27%。

  评价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级耕地面积为362.66万亩,占农林区耕地面积的11.98%;主要分布,以水稻土为主,没有明显障碍因素。评价为四至

  六等的中等级耕地面积为1060.46万亩,占农林区耕地面积的35.05%;主

  要分布,以水稻土、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基础地力中等,灌溉条件一般,部分耕地存在潜育化等障碍因素。评价为七至十等的低等级耕地面积为

  1602.64万亩,占农林区耕地面积的52.97%;主要分布,以水稻土、红壤

  及赤红壤为主,基础地力相对较差,农田基础设施缺乏,部分耕地存在酸化、瘠薄等障碍因素。

  3.林农牧区。

  林农牧区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6.82。其中,七等地占比最高,达到19.72%,八等地、九等地分列二、三位,占比分别为17.91%.17.90%。

  评价为一至三等地的高等级耕地面积为6.48万亩,占林农牧区耕地面积的7.26%;全部分布,以水稻土为主。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高,没有明显障碍因素。评价为四至六等的中等级耕地面积为28.46万亩,占林农牧区耕地面积的31.90%;散布于山地坡下处,以水稻土和红壤为主,这部

  分耕地地块较为破碎,土壤肥力差,土层浅薄,灌溉能力差。评价为七至

  十等的低等级耕地面积为54.28万亩,占林农牧区耕地面积的60.84%;主

  要集中山地中上部,以黄棕壤和棕壤为主,这部分耕地海拔高,且土层较薄,灌溉能力差,耕地生产能力较低。

  (二)技术路径为解决好基础设施薄弱、土壤瘠薄退化、耕地碎片化、基础地力下降等主要制约因素,以建管并重、提质增效、改良培肥、生态保育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集成推广〃建、管,效、绿,改、培,保、养〃八个方面的耕

  地质量提升技术路径,切实抓好分区分类综合保护治理。〃建〃:农田建设。统筹推进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治

  理,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完善田间灌排和生态防护工程,增强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管〃:监测管护。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评价,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和管护机制,强化长期跟踪监测,确保建设工程长期稳定发挥效益。

  〃效〃:减量增效。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技术,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少不合理投入数量,提高肥药利用效率。

  〃绿〃:绿色种养。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基础,积极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促进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改〃:改良土壤。针对耕地土壤障碍因素,优化耕作制度,融合农机农艺,治理水土侵蚀,改良酸化、潜育化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土壤基础地力。

  〃培〃:培肥地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平衡土壤养分,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和产出能力。

  〃保〃:保水保肥。在适宜区域推行深松深翻整地,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和耕层厚度,实施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蓄水保埔保肥能力。

  〃养〃:轮作休耕。加大粮豆间套作、稻菜轮作、固氮肥田、绿肥种植规模,实现耕地用养结合,促进作物均衡增产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主要任务(-)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

  L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兼顾油料、

  糖料、蔬菜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优先支持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生产重点县、制种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区域,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标准规范,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宜机作业、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统筹抓好农田配套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建设任务。

  2.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

  还田,豆粮复合种植,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耕层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开展绿色技术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研发绿色高效功能性肥料等绿色投入品,推广适用土壤改良培肥、节水节肥节药、废弃物循环利用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

  3.推动绿色农田建设。在适宜地区有序推广保护性耕作,减少土壤扰动,

  降低土壤裸露,防治土壤侵蚀。在水土流失易发区,合理修筑岸坡防护、沟道治理、坡面防护等设施,提高水土保持和防洪能力。因地制宜推行土壤改良生态沟渠、田间道路和农田林网等工程措施,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

  (二)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L强化农业生产投入品管理。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农

  业投入品质量标准,在金沙江、赤水河、九大高原湖泊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列出农药化肥禁售限售清单并建立销售使用台账。建立健全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定额管理制度以及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推进农业灌溉用

  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2.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和科学用药,

  加大病虫害绿色防控力度,推进茶园全面绿色化,鼓励蔬菜、水果、花卉、

  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绿色化生产。在粮食主产区、园艺作物优势产区和设

  施蔬菜集中产区,推广有机肥替代、机械施肥、种肥同播、绿色防控等措

  施,示范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肥料和高效低风险农药,不断改进施

  肥用药结构和方式。

  3抓好农业节水清洁生产。推进农艺节水,推广水肥一体及喷灌、滴灌

  等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秸秆肥料化,集成推广秸秆还田土壤增碳技术,改造提升秸秆机械化还田装备。以沼液综合利用、有机肥生产应用为重点,有序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三)提升土壤改良培肥水平

  L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坚持分类分区治理,集成推广土壤改良、地力培

  肥、治理修复等技术,有序推进退化耕地治理。重点在酸化严重区集成推广施用土壤调理剂、绿肥还田等技术模式,逐步遏制土壤酸化趋势。选取

  pH值5.5以下的强酸性土壤区域,开展酸性土壤治理示范,合理施用农用石灰质物质等土壤调理剂,快速提升土壤pH值;配合实施秸秆粉碎还田或

  覆盖还田,绿肥种植还田,施用有机肥,综合治理、改良培肥酸化土壤。

  2.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支持畜牧养殖大县、粮食和蔬菜主产区

  等重点区域,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就近还田补奖试点,推进绿色种养循环,探索建立粪肥运输、使用激励机制,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推行畜禽粪肥低成本、机械化、就地就近还田,着力提高有机肥资源还田量。

  3.推行绿色种植技术模式。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前提下,

  坚持轮作为主、休耕为辅,调整优化作物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启动大豆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在九大高原湖泊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等开展轮作,在石漠化等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休耕,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

  1.健全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依据《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统筹考虑气

  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种植作物、项目实施等因素,持续完善以国家级和省级监测点为核心、以州(市)级和县级监测点为支撑的四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体系。按时发布年度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2.开展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以土种为基本单元,按每1万亩耕地不少于1个的密度,动态调整耕地质量调查样点,按年度开展县域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数据更新工作。每5年发布一次省级耕地质量等级信息。依据《耕

  地质量等级》等技术标准,在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实施前后及时开展耕地质

  量专项调查评价,对项目区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开展实地取样化验,评价并划分耕地质量等级、测算粮食产能。

  五、重点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以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新建项目区耕地相对集中,土壤适合农作物生长,无潜在地质灾害。改造提升项目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已建高标准农田上有针对性地

  开展改造提升。到2025年,新建1500万亩、改造提升550万亩高标准农

  田。(二)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工程重点支持种粮养殖大县、重要农产品主产区等重点区域,集成推广水肥

  一体化、喷灌滴灌等农业节水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节肥节药技术,提高水肥药利用效率。整县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培育一批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专业化、机械化、就地就近还

  田利用运行机制。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326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14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三)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工程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强工程建设与农艺农机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推广一批科学施肥、安全用药、生态保育等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与先进适用装备,持续开展耕地土壤培肥改良。〃十四五〃期间,在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区实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还田、酸化土壤改良等耕地质量提升措施覆盖率达

  90%以上。

  (四)退化耕地治理修复工程

  在土壤pH值小于5.5的耕地酸化区域,集中连片开展酸性土壤治理高

  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合理施用农用石灰质物质等土壤调理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步减少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量。

  〃十四五〃期间,完成国家下达的退化耕地综合治理任务,建设万亩退化

  耕地综合治理修复示范区5个以上。

  (五)耕地质量专项监测工程为跟踪监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点区域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及时发现耕

  地生产障碍因素与设施损毁情况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按照每3.5万亩左右建设1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的标准,增设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对农田

  生产条件、土壤墙情、土壤主要理化性状、作物产量、农田设施维护等情

  况开展专项监测,持续跟踪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到2025年,构建布局合理、

  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耕地质量专项监测体系。六、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涉及农田土地平整,配套建设水电路、堆肥等必要基础设施,肥药减量

  和增施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畜禽粪污等内容,主要目标是提高耕地质量等级,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和技术模式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实施有利于加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促进高原特色农业绿色发展。影响环境的潜在不利因素主要有:农田道路水渠等设施建设期,工程占地对自然景观产生一定影响;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施用不当,畜禽粪污转运处置期间,可能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总体上看,规划实施对环境影响较小,并在可控范围内。

  (二)应对措施

  一是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认真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是积极开展农药化肥使用、畜禽粪污利用业务指导和动态监管,保障耕地、环境和农作物安全。三是科学设置农业废弃物处置地点,重点推广环境友好型新技术、新工艺,最大限度降低恶臭气体等不良影响。

  七、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

  提升耕地质量,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贯彻落实的具体实践,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是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乡

  村振兴战略实绩考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是农业农村部门重要的职能职责。各地要切实提高站位,明确责任分工,集聚要素资源,细化政策措施,有力有序有效做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安排、州(市)组织协调、县(市、区)贯彻落实、乡(镇)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落实属地责任,强化部门协作,加快形成省市县乡沟通顺畅、衔接紧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工作局面。进一步厘清政府、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等责任,探索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挂钩的实施方式,构建多层级、多部门、多主体共同抓好耕地质量提升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强化政策扶持

  统筹各类项目实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争取把耕地质量提升工作纳入财政预算,健全耕地质量提升稳定投入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耕地质量建设。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引进转化和推广应用,完善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标

  准体系,分区分类总结提炼一批符合实际、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生产和

  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和技术人才培养,重点配强县乡两

  级工作力量,加快形成与当地目标任务相适应的专业化队伍。

  (四)严格监督考评

  省级将各地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推进情况纳入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等考核事项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范围,建立定期调度和通报制度,健全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机制,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各地要将耕地质量提升列入年度工作重点,结合实际确定重点内容,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耕地质量提升新路径。

  (五)加大宣传引导

  充分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创新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大宣传

  耕地质量提升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的力度,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工

  作调研和督促指导,积极组织县乡村干部群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观摩交流

  活动,客观全面地展示工作成效,增强社会公众认知,营造合力推进耕地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

  

  

篇四: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长沙市“十四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研究

  近年来,长沙市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三农”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备了坚实基础和优势条件。一、长沙市“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效(一)全面小康提前实现举全市之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出台具有长沙特色的“2+14”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打出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14个专项扶贫“组合拳”。到2020年底,全市84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11.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由3.9%下降至0.27%,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面小康目标率先实现。经济发展类、民主法制类、文化建设类、人民

  生活类、资源环境类等大类实现程度均达9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等29项指标达到全省一类地区全面小康标准。(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具有长沙特色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初步形成政府引导型、群众自主型、村企共建型、产业带动型、自然生态型、文化传承型等六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打造了岳麓区“田园都市”、长沙县“乐和大院”、望城区“和美村庄”、浏阳市“幸福屋场”、宁乡市“全域景区”等一批特色典型,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特色村70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3个,申报省级全域推进试点县2个、试点乡镇11个。(三)乡村治理亮点纷呈长沙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主要用于服务业的020商业模式引入党建服务,以“微信”为平台,实行群众“线上”点菜下单,党员干部“线下”接单服务,推动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大幅提升。望城区打造“三分五统”全员轮训基层党员模式,以区委为主体,分层落实责任、分片建点办班、分类集中培训,实行课程审核、师资选配、教学管理、经费负担、考核评估五个统一,增强了教育培训工作实效。二、长沙市“十三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分析长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扎实、优势明显,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农业农村仍然是长沙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短板。

  一是农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农产品加工水平相对落后,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牧业渔业发展迅猛,农业林业发展放缓,叫得响、竞争力强、有带动力的品牌不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够充分。二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水利设施的不足和严重老化,目前靠天吃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公路基础设施落后,农村电网仍未得到有效整治;由于对水资源的保护不足,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尚未健全,水资源配置的工程体系和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导致水污染严重。三是生态环境亟待解决。工业污染与农业面源污染并存,合作医疗覆盖率有待进一步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民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一些不良风气和陈规陋习亟待破除;增长方式依然以粗放经济增长为主,全省农药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农业污染严重;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能力和体系亟待强化。四是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相比其他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作用不明显;村集体经济与省会乡村的地位不相适应,农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五是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升。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占第一产业从业人口的88.6%,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30%以上,从业人员都是依靠老经验,学习能力差,知识结构固化严重。三、长沙市“十四五”期间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研究一是调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品种结构,引导农民种植高效益作物;调整养殖结构,支持发展生态规模和特色养殖;大力发展以观光、休闲、体验为特点的

  都市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控制化;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加大农业企业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创建几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几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规范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生产经营管理,全面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厉打击违规违法销售农资的行为;以耕地管控分区为基础,综合考虑产地环境因素,开展产地环境净化行动,确保食用农产品产地安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基层监管能力,加大农产品监督抽查力度;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强化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防治,健全完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三是实施农业品牌建设。支持农业企业申报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标志,鼓励农业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品牌标识;支持优势农业龙头企业实施产业整合,重点打造一批农业品牌企业;在中央、省、市主流新闻媒体开展农业品牌宣传活动,支持农业品牌“走出去”,依托对外交流合作平台,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扩大农业品牌国际知名度。四是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兼并重组,加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生态体验带、古镇群、农业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搭建农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培育壮大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创新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五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培育一批专业型种养大户、示范型家庭农场、服务型农民合作社;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推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综合运用

  农业补贴、项目扶持、用地支持、税费减免等措施,实现财政涉农资金重点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六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重点加强绿心地区生态保护,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机制;重点做好“五减量”,严禁使用添加剂超标饲料;推广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模式,提高农业废弃物资利用水平;突出建管并重,强化存量绿地管护。七是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和审批制度,强化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推进乡镇、集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全覆盖;建立农村分类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体系,实行行政村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推进垃圾无害化焚烧行动。八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及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系统治理防洪抗旱除涝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农村冷链仓储物流网络建设,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直销网络建设管理水平,构建城乡物流一体化新格局;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实施农村饮水提升工程,加快农村网络建设,推动农村宽带网络设施全覆盖。九是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行动,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持续推进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健全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制度,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水平,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大县域内医疗共同体建设力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制,将农村敬老院打造成区域性养老服務中心,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保障体系。

  

篇五: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农业农村局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2019年,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保供给、增收入、惠民生、改革创xx增添活力”的总要求,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方面工作,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预计农业总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5%。粮食总产量53.8万吨,同比增长2.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0元,同比增长10.5%,成功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20强县。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一)农牧渔业发展良好,特色优势产业效益突出。1.粮食生产稳定。2019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33万亩,同比增长1.42%,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粮食总产量53.8万吨,同比增长2.68%。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9384万元、水稻补贴3065万元。积极推进农业xx技术推广应用,建成水稻绿色防控基地2000亩、测土配方施肥130万亩、小麦秸秆还田示范片2个。持续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组织全区178名农技人员参与包村联户工作,服务科技示范户890户、贫困户356户,建立实验示范基地5个。4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工建设。2.畜牧渔业健康发展。2019年肉类总产量5.3万吨,同比增长1.29%;屠宰生猪26.6万头;产蛋量7946吨,同比增长8.05%;水产品产量2.7万吨,同比增长4.7%;销售家禽1077万只,同比增长27.3%。稻虾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布局25个“稻渔主产区”,建成12万亩稻虾综合养殖基地。有万亩稻虾小镇3个,千亩示范片5个,年产值6亿元示范点100个。全市建成xx小龙虾专业交易市场,推广应用优质稻米5个品种,“米虾”产量提高30%。从事稻虾产业的农户3946户,实现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建成市级小龙虾养殖基地5个,全区龙虾品种覆盖率达到70%。3.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质量和效益。深入实施市委农村工作xx集团《关于推进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特色优势产业效益明显提升。江淮绿色改造1万亩低产果园,成功举办酥桃产销对接会和第五届酥桃展评大赛,搭建了酥桃大数据平台。目前全区水果

  1

  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12亿元,其中种植12万亩,年产值10亿元,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大力实施茶园“双替代”示范,推进标准茶园建设,改造低产茶园800亩,开展茶叶加工技术改造,年产茶叶600吨。

  4.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全区蔬菜种植面积27亩,总产量55万吨,商品蔬菜产值12亿元。蔬菜商品化率在65%以上;创建5个市级标准园区。Xx将建设2000亩标准化蔬菜基地。Xx建苗xx,一年生

  2.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核实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94,369.28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总额48,355.51万元,非经营性资产总额146,013.77万元;集体土地总面积181.83万亩,其中农用地168.01万亩,建设用地13.07万亩。目前已先后完成县级自检、市级核查、省级验收。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挂牌为契机,推动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认定成员村303个,认定成员67.8万个,转股量化270个,量化资产金额4.1亿元,成立集体经济组织114个,发放股权证书12.3万份。我区农村“三改”改革已在225个村开展,集体资产6200万元,农民资产1600万元,土地、水、林地1.41万亩。

  (3)民生工程全面建成,涉农领域民生不断改善。1.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支持贫困户发展自己的产业,变“奖励补贴规模”为“奖励补贴收入”,根据其产业收入给予奖励补贴,鼓励贫困户充分发挥产业效益,变“丰收”为“增收”,提高产业效益。全区扶持贫困户发展自主产业16052户,发放打卡奖励补偿资金2917.7万元,其中奖励补偿达标户5741户286.95万元;扶持544户边缘户发展产业,发放奖励补贴91万元。引进《2019年区到村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方案》,投入1790万元支持83个村83个农业项目,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强化贫困户与主体的利益联动机制,实现主体参与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在去年贫困户持续带动的基础上,今年通过主体带动,826户增收5000元以上,2775户分红400元以上,2276户订单带动。2.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科研《区2019年秸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投入综合利用禁烧奖补资金总额1772万元,完成水稻81万亩、小麦秸秆17万亩综

  2

  合利用,2019年10个秸秆收储xx(民生工程)建设全面完成,2次秸秆收储xx现场观摩会;完成1处秸秆商品化饲料点建设工作,完成1

  处秸秆能源化建设点工作。3、积极开展xx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作。结合我区

  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外出学习”的方式,认真开展xx型农民培训工作,2019年完成xx型职业农民705人。积极培育扶持产业发展带头人,区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此项工作,截止目前,共培育乡镇级产业发展带头人36人,村级产业发展带头人134人。

  4、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2019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105.32万千瓦,较去年增长2%。农机装备结构逐步合理,农机具配置进一步优化,通行和作业条件显著改善,农机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全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69%,农作物生产薄弱环节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发放xxxx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23万元,累计补贴各类机械达760台,受益户达570户。开展农机购置补贴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2017年以来享受补贴的1654台机具进行全面核查,针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八个xx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排查,进一步提升了我区购机补贴工作的风险防控能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稳步健康发展。1、稳步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2019年围绕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加强标准实施,一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创建,续展和培育29.6万亩全国绿色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4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站,投入20万元建设10个农产品质量追溯示范点。二是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加强产地环境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等规定,着力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指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规范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台账。三是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2019年全区共认证“三品一标”经营主体35家,完成率106%,并将有关产品信息和生产经营主体信息上传至xx或省级追溯平台,对“三品一标”农产品实施追溯。2、统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监管体系队伍逐步完善。全区19个乡镇街已全部建立乡镇检测站,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同时形

  3

  成了以区级农产品质检站为骨干、第三方检测机构为补充、乡镇农产品快检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二是农产品安全快检目标全部完成。全区全年共完成农产品快检11665组,完成率130%,农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实现了乡镇农产品快检系统日常数据与省级平台的互联互通。三是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围绕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共检查生产经营企业838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353人次,媒体宣传10次,发放宣传材料5100份,开展指导培训19次,指导培训300人次。

  (五)完善产加销一体化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龙头企业实力增强。落实省、市级农业产业化奖补政策,对龙头企业在固定资产投资、人才培训、品牌宣传、发展绩效、出口创汇等方面实施奖补,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支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做好省、市级龙头企业监测和申报工作。全区现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2家(其中xx2家,省级12家,市级68家)。引导龙头企业发挥产业组织优势,以“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形式,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全区现有市级以上示范联合体5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3家)。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种养企业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引导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技改升级,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全区粮油、饲料、畜禽、羽绒、蚕桑、茶叶、中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利用北部粮食产业发展优势,积极规划打造粮食加工产业园,促进粮食就地转化和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6家(其中亿元以上17家,5亿元以上1家),积极发展农产品外贸出口,明牛羽绒、珂欣茧业、沃源食品等企业产品远销欧、美、中东、日、韩,年出口创汇约2000万美元。今年我区被列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20强县,预计农产品加工产值增幅达12%。(六)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持续改善。1、“三大革命”工作有序推进。农村改厕任务已完成12500户,竣工比率达104.17%。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更xx四座垃圾中转站,增购立即收集设施。各乡镇建立了农村垃圾治理组织机构,共配备1286名专职环卫人员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工作。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已经形成“户集、村收、乡镇清运、

  4

  市处理”农村垃圾清运体系,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目前垃圾收集量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分批建设16个乡镇xx驻地污水处理设施。

  2、“三大行动”工作稳步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已如火如荼开展,据乡镇上报统计,全区所有行政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207家,其中122家猪场废弃物处理利用配套率93.44%,其他类养殖场配套率100%,全区设施装备配套率96.14%。全区各类粪污总量54.48万吨,实现年资源化利用45.33万吨,利用率达83.2%。2019年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已完工里程514公里已全面完工。森林村庄建设工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正在进行8个森林村庄、1个森林城镇创建规划和苗木移栽,“四旁绿化”工程已完成造林2900亩、路旁水旁绿化500公里。

  (七)x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xx作风持续好转。1、加强x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学习x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推进“三个以案示警”工作,坚持对重大事项的决策、xx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会议、资料或公开栏的形式进行公开,接受干群监督,密切了x群、干群关系。利用召开x员xxxx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xxxx在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高广大xx群众的满意度。2、加大效能建设工作力度。健全了效能建设制度,完善了各项工作管理制度,提高了xx作风和xx效能。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习,进一步树牢宗旨意识,发挥x建xx作用,使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政风行风得到了明显转变。二、存在问题我区农业产业近年来有了较快发展,规模产量、产值都有明显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品牌不响,除了脆桃稍有点名气外,其他农产品基本上没有叫得响的品牌。二是融合不深。与二产融合不够,农产品深加工还是我们的短板,与三产融合不够,农旅融合不紧。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要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规划。结合我区“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进一步谋划我区产业发展布局,南部以发展旅游产品为主;中部岭区以发展水果

  5

  为主,北部湾区以发展蔬菜为主;沿河畈区以发展稻虾共养及水产业为主。积极鼓励各地自己的区域优势、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二要优化提升乡村产业结构。按照高质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绿色导向,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度,特别是农旅融合力度,充分利用我区合肥后花园主城区的地理优势,依托江淮果岭“四桃两莓一桑葚”打造大型田园综合体,完善基础设施。

  三要加大品牌农业培育力度。加强公共品牌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xx作用,设立龙头企业培育基金。支持企业、村级农业合作社等的合并重组、技术改造、对外合作,扶持xx企业做大做强。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推动企业与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建立联系制度,促进xx、科研院所人才向企业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使得更多的科技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四是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x后一年,做好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至关重要。继续推进厕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三大革命,计划完成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工作12800户;继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提升行动,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乡村旅游、民宿旅游加快发展。

  五是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抓好龙头企业发展和联合体建设。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2020年计划xx增省级示范联合体2家以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支持马头镇粮食产业园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打造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我区农产品加工业水平。

  六是优化升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我区特色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江淮果岭xx大力开展低产桃园改造上下功夫,加强分类指导;稻虾种养xx在标准化生产、优质品种选择、小龙虾交易市场、餐饮企业引进,特别是稻虾米市场开发上下功夫,2020年计划实现订单生产3-5万亩,建设稻虾米生产

  6

  线;蔬菜产业要扩大单一品种规模生产;茶叶产业要加大xx茶园建设、老茶园改造力度,加大黄泥咀茶厂、华山有机茶等骨干企业培育力度;皖西白鹅产业要加大原种保护与扩繁,白鹅餐饮业、鹅产品深加工等二三产业发展。

  七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以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维护农村集体成员权利为目的,盘活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金),激活农民“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集体经济xx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继续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因地制宜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确保应改尽改,让广大农民更多享有发展成果。

  八是巩固提高产业扶贫。继续扶持到户产业发展,根据省市区要求确定扶持对象,严把“真实”关、规模关,确保贫困户产业自主发展,均能增收。继续强化技术培训,提升贫困户生产技能;继续强化主体参与带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主体+贫困户”抱团发展。加大到村产业扶贫项目投入,以村为主体,依托xx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村特色种养业发展基础,通过项目投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并带动贫困户增收。

  7

  

  

篇六: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十四五时期江苏农业农村发展的若干问题

  沈贵银廖小静

  摘要:“十四五”时期是江苏省率先根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全面分析“十三五”农业农村开展所取得成就以及农业农村开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的根底上,深刻把握率先根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点从缩小区域间与产业内部农业现代化开展水平的差距,推进城乡根底设施建设一体化与公共效劳均等化,保障粮食平安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产业融合开展并提高产业附加值以及解决好城乡间、区域间、家庭间的收入不均衡问题等方面谋划“十四五”江苏省农业农村工作,建立健全适应农业农村高质量开展的政策与制度体系。

  关键词:“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制度政策;江苏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百年目标”交接,在全面小康根底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1],也是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时期。认真研判“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农业农村所处阶段以及面临的内外开展环境,谋划下个5年农业农村开展的目标与任务,对推动江苏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开展、乡村全面振兴、率先根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1“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农业农村开展面临的环境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量开展和美丽乡村建设,聚焦富民持续推进农民就业增收,取得显著成效,为“十四五”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底。同时,随着国内外农业开展环境的变化,江苏省农业农村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趋势与新挑战。

  1.1农业的地位与价值发生变化,农业高质量开展进入关键阶段

  一是农业的产业奉献有所下降,但确保粮食平安与重要农产品供给任务依然艰巨。隨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开展,江苏省作为经济兴旺地区,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22年江苏省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85%,苏州、无锡等市甚至下降至2%以下,根本上与经济兴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GDP占比相当,江苏省还是全国13个农业贸易逆差省份之一,排名全国第三。但与浙江省和上海市等长三角经济兴旺省〔市〕不同的是,江苏省同时还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虽然苏南地区粮食生产面积与总产量持续下降,但苏中和苏北地区仍是我国和江苏省的绿色粮仓,肩负确保国家粮食平安以及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艰巨。二是农业经济属性有所下降,但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进一步彰显。农业多功能性是经济开展到一定阶段时农业价值综合化的重要表达。日本将农业多功能性纳入1999年公布的《食品·农业·农村根本法》中,强调通过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重新审视农业的地位,唤起国民对农业的热情。江苏省现代农业的开展也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开展阶段,农业不仅将继续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也将越来越多地为城乡居民提供精神愉悦产品,如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此外,农业也越来越发挥着生态保育、修养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2]。三是推动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开展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创造了许多成功的经验[3]。近年来,更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以及多家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落户江苏省,为引领江苏省现代农业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江苏省农业农村经济根底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的优势,推进江苏

  省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开展和城乡融合走在前列,为全国梯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好头、领好向,这是时代赋予江苏的重任[4-5]。

  1.2乡村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

  一是村庄形态与布局正在发生根本变化。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开展,受不同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与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的影响,江苏省村庄开展分化趋势日趋明显,开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十三五”以来,随着江苏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大力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重大政策举措推进,乡村进入大变革与大转型时期。极少局部村庄较好地延续和保存了传统村庄聚落的整体空间形态,成为特色田园乡村的主力;局部村庄出现逐步衰落萎缩的趋势,出现空心化与闲置化;相当大局部村庄那么是传统与现代村落形态并存;新型农村社区与相对集中居住区不断涌现,大规模的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江苏省村庄开展的一大重要趋势。二是交通、信息等根底设施快速开展,改变了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贯穿苏北苏中地区的多条高铁相继开通,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化快速推进,使得乡村交通与通信等根底设施状况与居民出行条件得以显著改善,城乡各类资源的流动性明显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便捷性显著提高。三是城乡融合开展态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苏南和苏中局部地区乡村工业化与就地城镇化同步推进,城乡融合开展的态势明显,局部地区甚至出现逆城镇化趋势,这些因素对乡村人口集聚方式、土地利用方式、乡村产业布局、乡村劳动力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等带来深刻变化。农村创业的环境发生变化,为城市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转向农业农村带来动力与活力,乡村也迎来了新的开展机遇与挑战。

  1.3城乡农产品消费结构处于持续升级期

  1.4现代科技处于快速开展与重要变革期

  一是围绕农产品优质化绿色化的全产链技术创新加快推进。以改善农产品品质与加强质量控制为核心的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进技术、生产全过程管理、技术与标准的开展,农产品贮运保鲜加工技术等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优质化、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与质量效益提升。二是以“机器换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提升。围绕节本增效、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良地、良机有机融合,将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步伐,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快速开展。设施农业开展水平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随着设施农业技术与装备水平的提高,将进一步降低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利用效率及土地产出率,进而推动高值高效农业产业开展,提升农业整体效益,特别是生产者收益。四是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融合将推动乡村生产生活与治理等各个方面的重大技术变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5G等信息技术加快融入到农业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等与农村经营管理、乡村治理等方面,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引领农业农村产业开展方式、手段与路径的深刻变化,同时也对农产品流通与销售模式产生革命性影响,缩短销售路径,提高销售效劳的精准性。此外,还可以创新乡村治理方式,通过“互联网+公共效劳”嵌入乡村治理,推进乡村治理内容线上化、透明化与数字化,进而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公共效劳自动化的可及性。

  1.5农业农村经济开展仍处于各种风险叠加期

  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将持续到“十四五”时期。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给农村产业开展、农村居民生活、农村治理带来新的挑战,既要看到农村的稳定器作用,更要看到面临重大灾害对农业和食物系统及农业相关产业开展的损害,特别是农民就业增收长效机制的脆弱性,此外还需要关注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次生经济风险,特别是对全球供给链的影响。二是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及其影响持续存在。一方面,食物系统以排放温室气体和污染物、降低水质、造成生态系统效劳损失等环境副作用方式从外部对气候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另一方面,气候变化通过降水和温度变化趋势的改变而影响作物、牧畜和渔业等的生产力、总产量、食品营养质量、水分供给和病虫害发生率。三是动植物重大疫病影响。在缺乏有效疫苗和标准的生物防控措施情况下,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将对农畜牧业产业开展产生持续影响,特别是随着生猪产能恢复,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压力将进一步加大。此外,草地贪食蛾等外来入侵生物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也不可无视。四是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贸关系中的保护主义以及去全球化趋势影响日趋明显,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对农产品国际市场的影响将持续多年,对江苏省开展外向型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与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等将带来长期性影响。

  2“十四五”时期江苏省农业农村开展需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十四五”期间是江苏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开展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开展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快完善新时代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阶段,江苏省要在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粮食平安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乡村产业开展提质增效、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与缩小收入差距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着力夯实根本实现现代化的根底。

  2.1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要缩小区域间与产业内部农业现代化开展水平的差距

  根据目前农业现代化开展衡量指标,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总体开展水平除个别指标有差距外,总体上已经到达成熟阶段,但区域之间、产业开展不同环节、不同品种等存在明显的开展差距。如果把镇江市归入苏中地区,农业GDP占比、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林牧渔就业人数占比3项反映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值可明显区分为苏南、苏中与苏北地区的3个开展梯度,且差距显著〔表1〕,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区域农业现代化开展水平差距较大。此外,农业产业各环节之间不平衡。有些环节的科技进步奉献率较高,但有些生产环节的科技进步奉献率偏低,如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跟国外比有一定的差距。不同品种之间在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奉献率、农业机械化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如畜牧与水产业的科技开展水平、果树蔬菜等園艺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农业机械化率等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

  可见,江苏省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缩小区域之间农业现代化开展水平的差距,重点是提升苏中苏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开展水平。因此,一是要在加快苏北五市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上下功夫。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与南北区域产业协同开展,支持苏南局部产业向苏中特别是苏北地区梯度转移,积极培育壮大乡村“三新”经济,加大就近就地创新创业力度,吸收转移农村充裕劳动力,为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腾出空间,为率先根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根底。二是要在提高劳动生产率上下功夫。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村庄整治与相对集中居住的根底上,通过土地置换、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依法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培育壮大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促进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订单种植、烘干冷藏、收获除尘除杂、质量可追溯等农业生产社会化

  效劳,开展效劳规模经营,加快推进经营方式现代化。三是在提高土地产出率上下工夫。一方面要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标准化园艺生产基地、设施农业、畜牧业与渔业设施装备等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那么,加快提升江苏省现代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针对经济作物农机作业、设施农业、产后贮运保鲜以及加工中的薄弱环节,着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大力开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扩大农产品保鲜、加工、烘干机械应用,以农业机械化来引领支撑农业现代化。四是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突出创新重点,提高创新效率。围绕现代农业开展中粮食生产、设施园艺、畜禽养殖、生态循环、信息农业等产业开展的实际需求和重大科技瓶颈,突破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推广一批重大农业技术,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奉献率,增强农业现代化创新驱动力。

  2.2率先实现农村现代化,关键是推进城乡根底设施建设一体化与公共效劳均等化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特别是人居环境整治3年行动方案和改善住房条件取得阶段性成效。“十四五”期间,江苏省农村开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从补农村开展短板向全面建设田园乡村、美丽乡村升级,向城乡融合开展转型[6]。因此,一要强化乡村规划对推进农村现代化的导向作用。乡村规划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持乡村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加强各类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二要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等根底设施建设向实现城乡根底设施一体化方向开展。重点推进重要公共根底设施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城镇或乡村转移。依托快速交通路网系统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实现城乡根底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及产业的分工协作、协同开展;优化城乡交通格局、率先推动城乡交通等根底设施互联互通,

  并贯穿于城镇化的每个阶段。三要从加快推进农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就业创业、城乡养老等公共效劳体系建设向实现城乡公共效劳资源均等化开展。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完善结对帮扶体系,开设城乡结对网上“互动课堂”,鼓励城乡学校开展“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加强基层医疗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构建城乡医疗资源共建共享、公共卫生体系上下贯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乡联防联控机制和应急管理体系;建成覆盖城乡的养老效劳体系并全面接轨,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根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

  2.3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关键是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变革,推进农产品生产优质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

  江苏省是全国13个粮食生产大省,同时又是农产品消费大省,从数量与质量2个方面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以及菜篮子产品的有效供给,这是“十四五”江苏省农业农村开展的重中之重,这既是扛起确保国家粮食平安重任的客观要求,更是满足城乡居民对优质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农产品消费的迫切要求[7]。“十四五”期间,江苏省除了要切实保障370.5亿kg/年的粮食总产要求、恢复并稳固生猪产能、确保菜蓝子产品供给稳中有升等刚性需求外,主要农产品生产重点将转向质量品质提升、生产绿色化以及实施品牌战略等。因此,一是建立完善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整合统筹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技术标准,鼓励企业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构建以国家标准为根底,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体系。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平安保障体系。完善县级、镇级、基地3级检测网络体系,实现对江苏省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实施质量平安检测;整合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平安追溯平台,加快实现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平台的对接融合,推

  动规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率先纳入追溯平台管理,实现“带证上网、带码上线、带标上市”;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平安网格化移动监管建设,着力加强县级和乡镇监管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三是构建农业品牌体系。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推进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三牌同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苏”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知名企业品牌和名特优农产品品牌。创立整合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鼓励农业企业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突出开展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2.4促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是推进产业融合开展,提升产业附加值

  2.5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关键是解决好城乡间、区域间、家庭间的收入不均衡问题

  从江苏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看,最大的问题是不平衡问题。除了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收入差距外,由于地区间开展水平差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甚至也有到达1倍以上。另外,不同家庭间的收入不平衡问题突出表现在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较平均水平仍有相当的差距。2022年江苏省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6583.06、12400.57元/年,2类农户的人均收入缺乏1100元/月。“十四五”期间,在整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同时,重点缩小城乡间、区域间以及农村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切实将收入以及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根底上,让全社会共享经济社会开展的成果。因此,重点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一是坚持把产业富民放在突出位置。〔1〕丰富农村产业形态。既要挖掘农业潜力,提升农业主导产业,扩大乡村特色产业,又要做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聚焦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效劳业,农

  村电商销售、健康养老、乡村环境卫生效劳等生活性效劳业;同时要积极发挥城市产业的引领作用,支持产业向县镇级工业园区转移,拓宽就业增收渠道与路径。〔2〕打造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就业平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效劳创业的思路,整合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园区〔基地〕,努力解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融资难、用地难等问题。二是盘活农村各类资源与资产等,增加财产性收入。要通过引导农民标准有序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租金,既减轻规模经营主体的租地本钱,又保证流转农户的收益。在加快完善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根底上,对财政资金投入农业农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探索将股权量化到村、户,作为村集体或农户持有的股权,从而保证低收入农户的收益。三是构建粮食生产经营户的收入平安网。提高对粮食种植户特别是规模种植户的精准补贴力度,并通过政府加大农田根底设施、科技效劳投入等绿箱政策,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种粮效益。通过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引导,鼓励农民开展优质绿色粮食生产,实现优质优价,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稳固农业保险根底性风险保障功能的同时,加快推广收入型、价格型险种,稳定农业生产预期收入。四是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完善社会兜底政策。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第3次分配机制,发挥好社会兜底政策作用,推动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确保低收入群体在跨入小康根底上,形成稳定的收入增长机制[8]。

  3完善“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高质量开展的制度政策体系“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结合江苏省实际,围绕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三农”工作新机制,完善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开展的制度政策体系。

  3.1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开展与区域协调开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完善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要按照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要求,准确把握城乡人口、经济开展等根底条件以及外部开展环境的深刻变化,顺应城镇化大趋势,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9]。重点推动城市各类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要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会聚的良性循环,建立城市人才、资本、技术等入乡鼓励机制,为乡村开展注入新动能,同时提升城市要素入乡进村的适配能力与乡村对城市要素的承接能力。二是做好区域协调开展大文章。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江苏要做好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的重要指示,借助“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开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开展等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建立健全竞争有序、绿色协调、共享共赢的区域协调开展新机制,促进区域间交通等根底设施互联互通,区域间市场一体化,推进各类资源要素由经济兴旺地区向经济开展相对滞后地区的自由流动。三是完善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补偿机制,带动粮食主产区和生态修养区经济社会协调开展。

  3.2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农村产权制度方面,随着二轮承包期的即将到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要求日益紧迫;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权权能,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有效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完善农村要素市场。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探索农村宅基

  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等也是“十四五”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三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鉴于农业在经济社会大局中的根底性地位与压舱石作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农业农村优先开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为实现“十四五”江苏省国民经济高质量开展奠定根底。

  3.3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开展的支持政策体系

  “十四五”期间应在现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根底上,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的短板、城乡间、区域间以及农业农村内部存在的差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农业农村更加协调、更高质量的开展。一是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三农”投入的责任。在财政支出总量上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特别是向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农业农村根底设施、民生环节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倾斜;在财政支持方式上,要减少仅局限于局部县〔市、区〕实施所谓示范工程的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方法,突出政策的普惠性,增加政策的公平性;创新投融资机制,降低准入门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社会资本的投资活力,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助力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业农村开展领域,推行覆盖全部本钱保险与根本收入保险,稳定农业生产预期收入,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抵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构建乡村产业开展用地的政策体系。立足优化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空间布局,发挥好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引领作用,确保产业开展用地优先保障与数量保障;明确农业种植养殖配建的辅助设施用地类型以及用地性质,加强设施用地监督管理;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乡村产业开展的方式,简化产业开展用地审批手续。四是强化乡村振兴人

  才支撑。自主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乡土人才等3支农村人才队伍,促进各路人才“上山下乡”投身乡村振兴。

  3.4完善新时代“三农”工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结合江苏省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底。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把农业农村优先开展落到实处。二是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在“三农”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稳定农村根本政策,完善新时代“三农”工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三是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及队伍建设。全面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建立村“两委”成员县级联审常态化机制,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四是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五是健全党组织领导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阔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平安感。

  

  

篇七: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等,特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三农”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

  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地位进一步巩固。有效应对非洲猪瘟严重冲击,生猪生产实现快速恢复,2020年末生猪存栏恢复到1569.9万头,出栏恢复到2218.3万头,继续位列全国第十位,生猪外调653万头,外调量持续稳定在全国前列。蔬菜面积产量稳步提升,设施蔬菜总面

  积86万亩,蔬菜年产量达到1834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39.8%。水果、茶叶、水产品、禽蛋、牛羊肉年产量分别达525.4万吨、8.0万吨、262.8万吨、61.2万吨、17.8万吨,与2015年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九大工程”和农产品加工“七大行动”,创新开展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着力打好龙头昂起、加工升级、产业融合“组合拳”,重点打造了稻米、生猪、水果、蔬菜、小龙虾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粮食、畜牧、水产、果蔬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茶叶、中药材、油茶均超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0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20.7亿元,比2015年增加961.6亿元,增幅33.6%。

  科技驱动能力持续攀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0.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5.9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1.31%。智慧农业建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落地实施,智慧农业“123+N”平台平稳运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整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入库生产经营主体7.6万余家,益农信息社14800家,覆盖全省近88%的行政村,数字农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1139元提高到2020年的16981元,年均增长率为8.8%。城乡居民收入

  比由2015年底的2.38∶1降至2020年底的2.27∶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十三五”的305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现行标准下281.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全省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产业发展扶持的贫困户达92.4%,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5419元增至2020年的12877元、年均增幅11.43%,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2654元增至2020年的12626元、年均增幅30%。

  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彰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以上。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不断完善,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78%以上。秸秆综合利用与农膜回收率分别为95.1%、86.49%,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五年负增长,与2016年相比减幅分别为3.85%与18.57%。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成为全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长江流域提前一年实现全面退捕禁捕。

  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99%的行政村纳入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逐步提升,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4.09%。打造了248条美丽宜居示范带,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创新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5G+”长效管护平台。

  

篇八: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十四五”时期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已经发生较深刻变化,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高质量发展需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推动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都需要加强引导和示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示范者及农业现代化引领者,应继续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企业的主体性作用和农民的参与性作用。“十四五”时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重点如下。

  一、由单一农业科技示范转变为区域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的示范目前,大部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农业科技示范为主,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区域农业集成创新机制不完善。“十四五”时期,园区着力由单一的农业科技示范向区域农业集成创新转变;由园区的自我循环向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的园区内外双向循环转变;由仅仅依赖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向发展区域经济的农业产业的示范转变。今后国家农业科技园的科技示范要进一步突出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和数字乡村有机结合示范。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的普及,树立发展新农业理念,专注于智能化农业、生态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远程农技推广、远程农业教育等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开发,加大对病虫害防范系统、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研发。加强园区科技人才、信息培训交流基地的建设,

  使园区成为培养现代农业管理者、现代化农业生产者的教育培训基地,加速农民知识化的进程。实现农业科技园区带动区域农业集成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二、结合国家粮食保障目标实施,推进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的示范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稳定粮食生产数量、提高粮食品质、增加种粮效益,更需要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从“温饱型”粮食生产向“功能型”粮食生产转变,从“高产”粮食产业定位向“生态高值”粮食产业定位转变,从关注“粮食产量连增”向关注“粮食质量升级”转变。所谓生态高值粮食产业是指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及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新型粮食产业,通过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提高粮食生产管理水平促进粮食产业的高值化和功能化,大幅度提高粮食产业的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从而实现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要发挥好引领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细瞄准多元化、个性化、特殊化粮食消费需求,重点培育和发展专用粮食、功能粮食和品牌粮食产业。专用粮食是指研发高产优质的强筋小麦、青贮玉米等专用品种、抗旱节水的绿色新品种。功能粮食是将粮食产业融入大健康产业,通过高科技育种方法培育出富硒、富锌、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物新品种,以及通过生物营养技术强化小麦、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吸收微量矿物质元素的能力,可以起到防治“三高”疾病和减少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的作用,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品牌粮食则是增强品牌意识,将园区品牌与粮食产品品牌相结合,

  解决粮食品牌“小、散、乱”现象,打造一批信誉好、影响大的区域性粮食品牌。

  三、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示范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产村融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重点。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名优特产品不同,可以立足当地实际,抓住特色产业,点面结合,在农业产业新空间上取得新突破,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产业发展网络。东北地区的国家农业科技园要大力发展专用型玉米产业、优质专用水稻产业和高油大豆产业的示范。华北地区园区带动周边地区扩大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高蛋白大豆产业和肉牛肉羊产业;重点发展马铃薯和高粱、燕麦、荞麦等保健型杂粮作物的示范,增加我国居民主食消费品种的多样化。华中地区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优质水稻、油菜、油茶、特色渔业、水产业等示范。华东和华南地区利用自身的沿海优势,园区面向港澳台、日韩、东南亚和欧美市场,通过建立高标准设施化栽培和工厂化规模养殖为主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花卉、名特优水产养殖等产业示范,促进其规模化生产。西南地区园区要改良品种,培育名牌,开展柑橘、蔬菜、花卉、中药材、茶叶、蚕桑等优势特色产业的示范,不断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形成。西北地区加快发展优质棉花、糖料、水果、中药材、牧草等具有传统优势的产品生产示范,实行原产地保护制度,加强市场营销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畅通运输渠道,提高

  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四、结合不同类型园区联动,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四级联动”示

  范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开始现代农业园区的实践和探索,

  现已经形成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体的园区体系,园区数量多、类型丰富。构建国家、省(区)、市、县梯次推进的现代农业园区“四级联动”建设体系。通过不断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交流合作与协同发展,促进各方面效益最大化,实现产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具体来说,一是加强产业联动,同一区域且主导产业相同的园区之间各自可以发挥好比较优势,各有侧重,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从而提升区域内的产业竞争力,并更容易形成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二是加强信息和人才联动。切实加强园区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人才交流,建立平台,互相学习交流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

  五、结合培育新型农村科技示范户,推动园区进行农村双创示范近年来,在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政策拉动下,农民工、大学生返乡人数逐年增加。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底时,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累计超过450万,约占农民工总数的2%;截至2019年11月,全国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850万,在乡创业创新人员共计3100万。然而,在创业初期可能面临着创业资金不足、技能不熟练等问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可以拓展功能,培育新型农村科技示范户,将园区打造成农村创新创业的示范阵地,把园区

  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首先,提供优惠政策、技术帮助、市场信息、专家咨询、项目合作、销售支持等多方面服务,吸引农民来园区创业和学习各种农业技术。其次,集中培训资源,增强培训效果。切实了解农民的农业技术需求,完善培训内容,开展贴合实际的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创新创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时借助于园区具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培养既有丰富的农业技能,又有过硬实践经验的新型农村科技示范户。农业科技示范户回乡发挥骨干带头作用,积极传授学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形成“科技带园区、园区带大户、大户带农民”的运作模式。

  

  

篇九: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农业农村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将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聚焦特色产业提升、园区转型升级、人居环境改善、集体经济增效等重点方面,以"十四五"农业农村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打造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样板"。

  一、聚焦基础提升,做强农业特色产业。调优产业结构。围绕"稳、调、增"发展思路,持续做精茶叶、水稻、枇杷等农业特色产业,做优东、中、西三片农业产业带,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区茶园、水稻、果品、蔬菜(播种)、水产面积基本稳定在*万亩、*万亩、*万亩、*万亩、*万亩左右。

  加大科技支撑。深化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推动农业机械化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培育智慧农业生产场景、智慧农业示范村等示范载体。2022年,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2个、市级智慧农业生产场景2个。

  建强产业基地。持续推进"三高一美"、"菜篮子"基地等项目建设。2022年,计划建成市级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个、蔬菜基地*个,新增高标准农田*亩、*碧螺春茶集中加工中心*个,*建成蜂旅结合示范基地各1个。

  二、聚焦园区建设,做优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按照"农旅融合、接二连三"发展思路,大力引导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提高发展质量。2022年,研究出台区级共享农庄创建实施意见,扩面打造共享农庄新业态,计划新增市级共享农庄4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

  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00人以上,完成《*区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全力争创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加快园区提升发展。实施农业园区转型升级"661"工程,以*镇市级转型升级农业园区建设为示范,打造引领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发展"高地"。2022年,加快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园*省(*)*农业星创天地综合服务中心、*长三角智慧农业大数据指挥控制中心及*农业鱼菜共生智慧渔场、管理中心稻谷冷藏库及成品库改造等项目建设,力争创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完成年度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申报,并力争创成。

  三、聚焦绿色生产,发展生态高效农业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制定全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方案,实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振兴战略,大力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推介,提升"洞庭山碧螺春"“*大米"等区域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22年,计划培育新增智慧农业品牌1个。

  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出台《*生态岛商品有机肥应用推广实施方案(试行)》。编制《*生态岛生态农业发展规划》,以*生态岛、生态涵养区为核心,打造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引领全区农业绿色发展。2022年,全区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左右,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废旧农膜回收率达*%,畜禽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治理全覆盖。

  强化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不断加快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2022年,计划培育"两品一标"10个以上,全区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72%。

  四、聚焦生态宜居,提升农村人居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强化乡村治理,推广乡村治理积分制,探索研究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成效。2022年,加快完善新一轮整治提升考核激励机制,探索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镇、村评选,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计划新增市区两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示范村10个。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充分挖掘自然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技艺、特色民俗等潜力内涵,结合地域、文化、产业等特色,加快打造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产空间高效集约、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2022年,计划启动建设区级美丽乡村(康居村庄)*个,实现规划保留村庄区级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五、聚焦载体更新,激发集体经济活力实施集体工业载体更新改造。鼓励低效闲置资产拆旧建新,在招商引资、载体品质、物业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水平,提高经营收益。2022年,计划改扩新建厂房、商业载体面积40万平方米,目前,*镇立项万平方米、*街道立项16万平方米、城南街道在建17万平方米。实施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创新开展"金融+"、"保险+"、"企业联盟+"等新帮扶形式,鼓励相对薄弱村发展经营性项目。区级层面设立年度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本轮及上一轮

  相对薄弱村巩固提升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力争到2022年底,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建立稳定的增收机制,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超过500万元且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300元。

  强化集体"三资"规范监管。加快完成*区农村集体"三资"云数据管理监督平台3期建设,构建"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立体监督体系。持续开展合同规范清理、资产转租行为治理行动,完善"红橙黄"租金拖欠催缴制度,定期开展全区集体资产租金收缴专项督查。

  

  

篇十: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农业农村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状况汇报县政府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后我单位格外重视马上开会争辩学习上级文件认真组织规划现将工作进展状况汇报如一成立领导机构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班实行责任分工通过收集资料下乡调研征求看法开门问策进行科学谋划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县政府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后,我单位非常重视,立即开会研究,学习上级文件,认真组织规划,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

  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班,实行责任分工,通过收集资料,下乡调研,征求意见,开门问策,进行科学谋划。

  二、制定工作思路

  根据县政府“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规划思路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以“6个提高”为目标(1、提高农产品质量,2、提高产业效益,3、提高生产效率,4、提高农民素质,5、提高市场竞争力,6、提高农民收入),以“十大举措”为抓手(1、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行动。2、实施高效种养业发展行动。

  3、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4、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5、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6、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行动。7、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8、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9、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10、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十四五”规划初稿已出,全局集体讨论了2次,征求意见稿已改了3次,初稿紧密结合《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结合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结合乡镇、村、干部群众的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初稿共分五个部分(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方向(6化1布局区域化,2生产标准化,3经营规模化,4发展产业化,5方式绿色化,6产品品牌化);(四)发展十大举措;

  (五)保障措施;共计谋划58个项目,其中动植物保护工程7项,农业生态环保工程1项,蚕菌业1项,人居环境8项,水产品2项,农业病虫害防治2项,菜蓝子工程2项,中药材1项,现代农业7项,发展集体经济2项,高标准农田2项,农产品冷链物流1项等,总投资78.69亿元。

  四、存在问题:

  (一)由于规划编制涉及到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内容多,时间紧迫,征求群众意见还不充分;(二)部门之间缺乏勾通,信息交换不及时全面,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三)五年规划编制是个大课题,还需县发改委统筹、指导、培训;(四)还缺乏省农业农村厅等上级业务部门的咨询及宏观指导等。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

  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6.活动效果: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6.活动效果: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篇十一: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农业农村局2021年具体工作规划措施

  农业农村局2021年具体工作规划措施

  (一)稳定粮食生产。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严守耕地红线xx.x万亩。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种植大户xxx户,集中育秧主体xx个。抓好农作物生物灾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做好新型外来有害生物草地贪夜蛾普查防控。积极推____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促进和推动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惠农政策落实。

  (二)拓展产业规模。围绕“x+x+x”农业产业发展思路,继续加强x柚标准化基地建设、高标准示范蔬菜(香芋、大冲辣椒)基地建设,力争创立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副产品供给基地x个,创立省级联合体x个,市级龙头企业x家。(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申报x省休闲农业示范农庄x个,创立省五星级休闲农庄x个,省四星级休闲农庄x个。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制定《x县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规划》,建设农产品仓储保鲜冷库xx个。组织参加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展示展销会和产销对接会。着力打造“x鸭”“x香芋”“x柚”“大冲辣椒”等区域公用品牌。

  (四)持续深入农村改革。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重点,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出台土地流转奖补政策。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1/4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扎实推进农民专业____社整县提升试点。力争新创省级农民专业____社示范社x家,市级x家,县级xx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x家,市级xx家,县级xx家。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与改革工作。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集中整治,依法依规推进“一户一宅”政策。启动和完善“多规合一”的新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五)稳定生猪生产。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继续抓好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依法打击电鱼、毒鱼等违法捕捞行为。健全应急机制,加强物资储备和技术服务,做好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持续做好畜禽养殖、屠宰、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监管,严厉打击私屠乱宰、严禁贩卖、屠杀、食用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六)补齐农田建设短板。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x.x万亩。

  (七)持续抓好土壤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土十条”,抓好土壤污染防治,严格畜禽养殖准入制度,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力实施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争实现化肥、农药负增长。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资源台账,秸秆综合利用率达xx%以上。加强农田污染综合治理,继续实施世行贷款x农田污染综合管理项目,完成武水镇、水东镇、南强镇x个乡镇的x个村实施农艺措施面积xxxx亩及周边xxxx余亩农田污染治理工程。

  2/4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八)加大农产品“二品一标”认证力度。完成绿色食品认证x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x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农产品追溯平台、x省农产品“身份证”平台,并抓好注册和信息输入工作,对县域内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品一标”农产品全部纳入系统管理,实行一品一码和外包装赋码标识。

  (九)持续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创立省级美丽乡村示范x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x个。围绕农村垃圾治理、改厕、美丽乡村、小康新村(集中连片建房点)、污水处理、河长制等工作,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拆掉旱厕xxx间,改(新)建卫生户厕xxx间,新建公厕xx座。

  (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围绕强产业、补短板、防风险,突出主体培育、产销对接、科技服务等关键环节,加强产业扶贫新型经营主体带贫减贫机制建设,牢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创立扶贫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产业扶贫____社x家、市级x家、县级xx家;省级扶贫家庭农场x家、市级x家、县级x家;扶贫大户x家,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xxx人;新建产业扶贫基地x个。

  (十一)加强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农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

  (十二)适度扩大种烟规模。牢固扩大核心烟区,适度扩大宜种区域,种植面积达x.x万亩,收购烟叶x.x万担,力争x万担;烟叶税收xxxx万元,力争xxxx万元。

  (十三)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

  3/4

  【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理行动,加大农业综合执法检查力度,积极开展行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行动。加强动物卫生监视执法工作。开展涉黑涉恶线索排查。开展执法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执法队伍素质。

  (十四)抓好争资立项。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积极与省市有效对接,促项目落地。科学规划“十四五”项目规划。立足地理区位、自然生态、农业资源优势,重点围绕发展高效规模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等,精心规划一批发展前景好、投入产出比大的农业产业发展和根底设施项目。

  4/4

  

  

篇十二: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某镇“十四五”三农工作谋划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开端,是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期、迈向高收入阶段的开局时期、实施创新强国阶段的开局时期。我镇将在“十三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上,以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三农工作的主基调,以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造有效需求相结合为主线,以深入推进结构改革、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提升我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目标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镇党委紧紧围绕市委市府目标规划,以打造美丽乡村,提升群众幸福感为目标,发挥党委领导作用,有力推动我镇乡村振兴工作。尽管我镇近年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深知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在“十四五”期间我镇将继续把乡村振兴摆在工作首要位置,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二、工作重点及举措聚焦乡村建设,建设美丽乡镇。“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当前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普遍,城乡发展不

  平衡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我镇将继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让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扎实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让农村住房有权可依;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元发展新型农村经济形式,拓宽农村就业渠道,解决就近就业难题;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

  激发经济活力,做到富民强村。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努力挖掘区域内可发展的经济潜力股,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打造有特点、有优势的乡村经济主体,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回乡,留得住人,实现真正的农民增收。在原有创业基地的基础上,全力支持返乡人员回乡创业活动,推进人才创业园建设,打造功能全、服务优、覆盖面广、承载力强、孵化率高的返乡入乡创业园,提升农村创业创新水平。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遇扩大招商引资的覆盖面,促进有意在乡镇发展产业的大型企业与发展意愿强烈、发展条件匹配的农户的有机融合,达成长期合作意愿,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汇通,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保障人才供应,破解空心难题。“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这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二是一个总要的战略部署。要想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需要破解的难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吸引培育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在活力。依托现有的“农民夜校”、“工匠人才培训”、“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一是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知晓并能够积极参与到中间来;二是提升

  课程质量与多样性,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百姓需求,按需开设课程,提升实用性,真真正正能够帮助到百姓。

  三、2021年工作重点一是加强乡村规划设计。全面推进“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抓好乡村环境治理工作,继续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垃圾清运运转机制,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形成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值班制度,落实秸秆禁烧奖惩制度,大力倡导农业有机循环机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围绕“利用”“节约”“减污”“增收”,引进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落实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继续加强水库饮用水源地治理和龙洞河雨污分流整治,保障群众拥有健康绿色的生产生活环境。制定全面的发展计划,向省、市级争取资金发展基础设施及孵化项目,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二是做强现代种养业。全镇现有耕地.万余亩,粮食常年播种面积6万余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万余亩,农业基础深厚,因此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巩固提升粮食产能,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成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集中流转,发挥现有种植规模引领带动作用,辐射周边村社,集中打造水稻、油菜、玉米、莲藕等优质高效示范片,实现10000亩玉米高产示范、10000亩优质水稻种植建设,提标改造粮食生产功能区。三是做精乡土特色产业。我镇现拥有省级知名品牌2个,远近闻名;千亩柑橘产业园基本形成,景色优美;多少个家庭农场,各有千秋。这些产业发展已日趋成熟,我镇将以打造精品经济作物、绿色生态畜牧为重点目标,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让产业有亮点,近而达到长远发展的目的。

  四是加强乡村治理领导。抓实建强基层党支部,加强和改善村党组织对村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领导。开设法制课堂,引导干部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强化村级资金、资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激发基层自治活力。坚定不移走群众路线,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以德治弘扬正气,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中的道德力量,制定村规民约、道德公约等自律规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回归“十三五”的奋斗历程,汗水犹在鬓边,而“十四五”的发展蓝图已徐徐展开在眼前,我镇将紧紧围绕市委赋予“打造‘锂业之都’核心区、建设市域副中心、辐射带动北部地区发展”的目标任务,继续深化我镇农村改革发展,推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篇十三: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县政府部署“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后,我单位非常重视,立即开会研究,学习上级文件,认真组织规划,现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领导机构

  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专班,实行责任分工,通过收集资料,下乡调研,征求意见,开门问策,进行科学谋划。

  二、制定工作思路

  根据县政府“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工作的规划思路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以“6个提高”为目标(1、提高农产品质量,2、提高产业效益,3、提高生产效率,4、提高农民素质,5、提高市场竞争力,6、提高农民收入),以“十大举措”为抓手(1、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行动。2、实施高效种养业发展行动。

  3、实施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4、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行动。5、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行动。6、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培育行动。7、实施数字农业建设行动。8、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9、实施新型经营主体提升行动。10、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三、工作开展情况

  目前,“十四五”规划初稿已出,全局集体讨论了2次,征求意见稿已改了3次,初稿紧密结合《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河南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结合我县特色优势产业,结合乡镇、村、干部群众的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初稿共分五个部分(一)指导思想;(二)发展目标;(三)发展方向(6化1布局区域化,2生产标准化,3经营规模化,4发展产业化,5方式绿色化,6产品品牌化);(四)发展十大举措;

  (五)保障措施;共计谋划58个项目,其中动植物保护工程7项,农业生态环保工程1项,蚕菌业1项,人居环境8项,水产品2项,农业病虫害防治2项,菜蓝子工程2项,中药材1项,现代农业7项,发展集体经济2项,高标准农田2项,农产品冷链物流1项等,总投资78.69亿元。

  四、存在问题:

  (一)由于规划编制涉及到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涉及内容多,时间紧迫,征求群众意见还不充分;(二)部门之间缺乏勾通,信息交换不及时全面,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三)五年规划编制是个大课题,还需县发改委统筹、指导、培训;(四)还缺乏省农业农村厅等上级业务部门的咨询及宏观指导等。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

  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

  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

  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

  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

  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6.活动效果: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以下资料为赠送资料:

  《滴水之中见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教育学生懂得“水”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极为珍贵的,每个人都要保护它,做到节约每一滴水,造福子孙万代。活动过程:

  1.主持人上场,神秘地说:“我让大家猜个谜语,你们愿意吗?”大家回答:“愿意!”主持人口述谜语:

  “双手抓不起,一刀劈不开,煮饭和洗衣,都要请它来。”主持人问:“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答:“水!”一生戴上水的头饰上场说:“我就是同学们猜到的水。听大家说,我的用处可大了,是真的吗?”主持人:我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水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有多重要吗?”齐答:“知道。”

  甲:如果没有水,我们人类就无法生存。小熊说:我们动物可喜欢你了,没有水我们会死掉的。花说:我们花草树木更喜欢和你做朋友,没有水,我们早就枯死了,就不能为美化环境做贡献了。主持人:下面请听快板《水的用处真叫大》竹板一敲来说话,水的用处真叫大;洗衣服,洗碗筷,洗脸洗手又洗脚,煮饭洗菜又沏茶,生活处处离不开它。栽小树,种庄稼,农民伯伯把它夸;鱼儿河马大对虾,日日夜夜不离它;采煤发电要靠它,京城美化更要它。主持人:同学们,听完了这个快板,你们说水的用处大不大?甲说:看了他们的快板表演,我知道日常生活种离不了水。乙说:看了表演后,我知道水对庄稼、植物是非常重要的。丙说:我还知道水对美化城市起很大作用。2.主持人:水有这么多用处,你们该怎样做呢?(1)(生):我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2)(生):我以前把水壶剩的水随便就到掉很不对,以后我一定把喝剩下的水倒在盆里洗手用。(3)(生):前几天,我看到了学校电视里转播的“水日谈水”的节目,很受教育,同学们看得可认真了,知道了我们北京是个缺水城市,我们再不能浪费水了。(4)(生):我要用洗脚水冲厕所。3.主持人:大家谈得都很好,下面谁想出题考考大家,答对了请给点掌声。(1)(生):小明让爸爸刷车时把水龙头开小点,请回答对不对。(2)(生):小兰告诉奶奶把洗菜水别到掉,留冲厕所用。(3)一生跑上说:主持人请把手机借我用用好吗?我想现在就给姥姥打个电话,告诉她做饭时别把淘米水到掉了,用它冲厕所或浇花用。(电话内容略写)(4)一生说:主持人我们想给大家表演一个小品行吗?

  主持人:可以,大家欢迎!请看小品《这又不是我家的》大概意思是:学校男厕所便池堵了,水龙头又大开,水流满地。学生甲乙丙三人分别上厕所,看见后又皱眉又骂,但都没有关水管,嘴里还念念有词,又说:“反正不是我家的。”旁白:“那又是谁家的呢?”主持人:看完这个小品,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谁愿意给大家说说?甲:刚才三个同学太自私了,公家的水也是大家的,流掉了多可惜,应该把水龙头关上。乙:上次我去厕所看见水龙头没关就主动关上了。主持人:我们给他鼓鼓掌,今后你们发现水龙头没关会怎样做呢?齐:主动关好。小记者:同学们,你们好!我想打扰一下,听说你们正在开班会,我想采访一下,行吗?主持人:可以。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通过参加今天的班会你有什么想法,请谈谈好吗?答:我要做节水的主人,不浪费一滴水。小记者:请这位同学谈谈好吗?答:今天参加班会我知道了节约每一滴水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我想把每个厕所都贴上“节约用水”的字条,这样就可以提醒同学们节约用水了。小记者:你们谈得很好,我的收获也很大。我还有新任务先走了,同学们再见!水跑上来说: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我“水伯伯”今天很开心,你们知道了有了我就有了生命的源泉,请你们今后一定节约用水呀!让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存,迎接美好的明天!主持人:你们还有发言的吗?答:有。生:我代表人们谢谢你,水伯伯,节约用水就等于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动物:小熊上场说:我代表动物家族谢谢你了,我们也会保护你的!花草树木跑上场说:我们也不会忘记你的贡献!

  水伯伯:(手舞足蹈地跳起了舞蹈)……同学们的笑声不断。主持人:水伯伯,您这是干什么呢?水伯伯:因为我太高兴了,今后还请你们多关照我呀!主持人:水伯伯,请放心,今后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再见!4.主持人:大家欢迎老师讲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召开的班会非常生动,非常有意义。水是生命之源,无比珍贵,愿同学们能加倍珍惜它,做到节约一滴水,造福子孙后代。5.主持人宣布:“水”是万物之源主题班会到此结束。6.活动效果:此次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节约用水的道理,浪费水的现象减少了,宣传节约用水的人增多了,人人争做节水小标兵。

  

  

相关热词搜索: 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谋划 谋划 农村工作 农业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