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7篇

时间:2022-10-30 19:05:03  来源:网友投稿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7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附件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预案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急预案管理制度7篇,供大家参考。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7篇

篇一: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附件 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依据突发事件应对管理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应急预案,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第三条 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审批、发布、备案、演练、评估、修订、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综合协调应急预案衔接工作;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各地区各部门应急

  2 预案数据库建设,推动实现应急预案数据共享共用。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建设本行政区域、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数据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注重运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进应急预案管理理念、模式、手段、方法等创新,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辅助决策作用。

 第二章

  分类与内容 第七条 按照制定主体划分,应急预案分为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两大类。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等。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会团体等编制的应急预案。

 第八条 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人民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

 总体应急预案应当围绕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主要明确应对工作涉及的基本原则、事件分类分级、预案体系构成、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以及风险防控、监测预警、处置救援、恢复重建、综合保障、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九条 专项应急预案是人民政府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保障等重要专项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方案。

 部门应急预案是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总体应急预案、专

  3 项应急预案和部门职责,为应对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或者针对重要目标物保护、重大活动保障、应急保障等涉及部门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方案。

 第十条 针对突发事件应对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主要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相关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和专项工作安排,不同层级的预案内容各有所侧重,涉及其他人民政府和部门(单位)任务的应当沟通一致后明确。

 国家层面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应对原则、预案体系构成、组织指挥机制、预警分级和事件分级标准、分级响应及响应分级标准、信息报告要求、应急保障措施等,重点规范国家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政策性和指导性。

 省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预案体系构成、监测预警、分级响应及响应行动、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现场指挥部运行机制、市县级政府任务等,重点规范省级层面应对行动,同时体现指导性和实用性。

 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管控、监测预警、先期处置、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措施、现场管控、队伍物资保障及调动程序、主要任务、力量编成等内容,重点规范市(地)级和县级层面应对行动,落实相关任务,细化工作流程,体现应急处置的主体职能和针对性、可操作性。

 第十一条 针对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提供通信、交通运输、医学救援、慈善捐赠、物资、能源、装备、资金以及新闻宣传、秩序维护、灾害救助等保障功能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

  4 确组织指挥机制、主要任务、资源布局、不同种类和级别突发事件发生后的资源调用或应急响应程序、具体措施等内容。

 针对重要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等重要目标物保护的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需保护的关键功能和部位、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和紧急恢复、应急联动等内容。

 第十二条 重大活动主办或承办机构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组织编制重大活动保障应急预案,侧重明确重大活动组织指挥体系、外围保障体系、预案体系构成、主要任务、活动安全风险隐患及防范措施、应急联动、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等内容。

 第十三条 相邻、相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联合制定应对区域性、流域性突发事件的联合应急预案,侧重明确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间信息通报、组织指挥体系对接、处置措施衔接、应急资源共享等内容。

 第十四条 国家有关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结合行业(地区)风险评估实际,构建有关地区或重要基础设施面临的小概率、高风险、超常规巨灾情景,制定巨灾应急预案,统筹本地区、本系统巨灾应对与能力建设等工作。

 第十五条 乡镇(街道)应急预案重点规范乡镇(街道)层面应对行动,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传播、组织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处置力量、现场管控、人员疏散与安置等内容,体现先期处置特点。

 村(社区)应急预案应当简洁实用,侧重明确主要风险、

  5 联防联控、预警响应、先期处置、转移避险、可调配的应急资源等内容,突出快速、灵活的先期处置特点。

 第十六条 单位应急预案可以结合本单位实际、存在的风险隐患和所承担任务,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主要任务、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响应、先期处置、人员疏散撤离组织和路线等内容。

 大型企业集团可根据相关标准规范和实际工作需要,参照国际惯例,建立本集团应急预案体系。

 第十七条 应急预案涉及的有关部门机关和单位等可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应急工作手册,侧重明确对自身承担职责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的工作安排,明确主要任务、工作流程、具体责任人、联络方式和必要附件等。

 应急救援队伍、保障力量等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针对需要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具体任务编制行动方案,侧重明确应急响应、指挥协同、力量编成、行动构想、综合保障、其他有关措施性要求等具体内容。

 政府及其部门、有关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急预案,并针对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灵活制定现场工作方案,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应急队伍分工、不同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应急装备保障和自我保障等内容。

 第三章

  计划与编制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针对本行政区域多发易发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等,编制

  6 本行政区域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应急预案编制计划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结合实际制定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编制计划,并抄送上一级相应部门和同级应急管理部门。

 单位和基层组织可根据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制定本单位、本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计划。

 应急预案编制计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际,适时予以调整。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由本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编制,专项应急预案由本级人民政府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对牵头部门组织编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应急预案,乡级人民政府、单位和基层组织等应急预案由有关制定单位组织编制。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根据需要组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相关部门和单位人员、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置与救援经验的人员参加。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

 第二十一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紧密结合实际,在开展风险评估、组织资源调查、剖析相关案例的基础上进行。

 风险评估,主要是识别突发事件风险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和次生(衍生)灾害事件,评估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

  7 围等。

 资源调查,主要是对本地区、本单位应对突发事件可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场所和通过改造可以利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合作区域内可以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重要基础设施容灾保障及备用状况,以及可以通过潜力转换提供应急资源的状况,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必要时,也可根据突发事件应对需要,对本地区相关单位和居民所掌握的应急资源情况进行调查。

 案例分析,主要是对典型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化规律、造成的后果和处置与救援等情况进行复盘研究,必要时构建突发事件情景,总结经验教训,清晰应对流程、职责任务和应对措施,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参考借鉴。

 第二十二条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做好与相关应急预案衔接。涉及其他单位职责的,应当书面征求意见。必要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或实际需要,征求相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意见。

 第四章

  审批、备案、公布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或牵头单位应当将应急预案送审稿、征求意见情况、编制工作说明等有关材料报送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因保密等原因需要发布应急预案简本的,应当将应急预案简本一起报送审批。

  8 第二十四条 应急预案审核内容主要包括:

 (一)预案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等规定; (二)是否与有关应急预案有效衔接并符合上位预案要求; (三)框架结构是否清晰合理,主体内容是否完备; (四)组织指挥体系与责任分工是否合理明确,应急响应级别设计是否合理,应对措施是否具体简明、管用可行; (五)各方面意见是否一致; (六)其他需要审核的有关内容。

 第二十五条 国家总体应急预案报国务院审批,以国务院名义印发;专项应急预案由预案编制牵头部门送应急管理部衔接协调后,报国务院审批,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印发;部门应急预案由部门会议审议决定,以部门名义印发,涉及其他部门职责的,可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必要时,可以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应当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以本级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专项应急预案应当按照程序送本级应急管理部门衔接协调,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必要时经本级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审议,以本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室)名义印发;部门应急预案审批印发程序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重大活动保障应急预案、巨灾应急预案由本级人民政府或部门审批,跨行政区域联合应急预案审批由相关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部门协商确定,并参照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或部门应急预案管理。

  9 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须经本单位或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发,以本单位或基层组织名义印发,审批方式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规定和实际情况确定。

 第二十六条 应急预案审批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印发后的20 个工作日内,将应急预案正式印发文本(含电子文本)及编制说明,依照下列规定向有关单位备案或抄送有关部门:

 (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总体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径送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同时抄送有关部门。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专项应急预案报上一级相应部门备案,并抄送上一级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三)部门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径送本级应急管理部门,同时抄送有关部门。

 (四)联合应急预案按所涉及区域抄送本地区上一级或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的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

 (五)涉及需要与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应急处置的中央单位应急预案,应当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备案,并抄送同级应急管理部门和突发事件牵头部门。

 (六)乡镇(街道)应急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同时抄送有关部门。村(社区)应急预案报乡镇(街道)备案。

 (七)中央企业集团总体应急预案报应急管理部备案,抄送企业主管机构和行业主管、监管部门;有关专项应急预案向国家突发事件应对牵头部门备案,抄送应急管理部、企业主管机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等有关单位。中央企业集团所属单

  10 位、权属企业的应急预案按管理权限报所在地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或企业主管机构、行业主管、监管部门备案。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履行应急预案备案管理职责的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完善实施办法,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应急预案备案工作。

 第二十八条 政府及其部门应急预案应当在正式印发后 30日内向社会公布,单位和基层组织应急预案应当在正式印发后30 日内向本单位以及可能受影响的其他单位和地区公布。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或确需保密的应急预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培训、宣传、演练 第二十九条 应急预案公布后,其编制单位应做好组织实施和解读工作,着重解读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背景、组织指挥体系、应急工作机制、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以及涉及公众利益的重要事项等,并跟踪应急预案落实情况,了解有关方面和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

 第三十...

篇二: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p>

 .

 版本号 修订日期 修改内容描述 A0 2011.12.18 初版

 1. 目的 为防止重大安全事故〔水灾、火灾、断水〔电化学品泄露、突发事件等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保护员工人身和公司财产安全,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现场、仓库的火灾,公共事业的供应中断〔如:停水、停电等,化学品泄露,突发事件〔外来人员滋事、食品中毒、罢工等安全事故发生情况下的快速处理及应急控制。

 3. 定义 〔无 4. 权责 总经办:负责对事件应急预案小组的调度执行。

 人力资源部:负责事故的应急协助处理工作。

 设备课:负责公共事业中断的应急处理。

 责任部门:负责第一时间对现场发生的应急事件做出反应。

 5. 内容 5.1 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与职责 :

 奥捷五金〔XX 有限公司成立应急预案小组,负责整个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执行。

 5.1.1 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见附件 5.1.2 应急组织职责:

  总指挥:负责整个现场的应急事件处理的监督。

  工业安全组组长:负责生产现场工业安全工作执行监督。

  治安、消防安全组组长:负责公司的治安及消防安全的维护协调。

  现场控制小组:负责安排整个抢救〔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

  医疗救治小组:现场发生人员事故时,负责提供最及时的诊治措施。

  日常巡检小组:负责公司日常消防、治安、食品安全以及现场工业安全的巡检工作。

  消防扑救小组:发生火灾时,负责扑救灭火工作执行。

  安全疏散小组:事故发生时,负责组织人群及机器设备等物品有秩序的撤离。

  安全教育小组:负责日常对公司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

 5.2 应急救援程序:

 现场第一发现人→报告现场干部→报告单位主管→组建现场控制小组并报告总指挥→启动应急小组指挥中心  A级救援程序:情况非常严重,单位不能独立完成事件的处理,需启动应急小组指挥中心;  B 级救援程序:情况一般严重,部门可自行组建现场控制小组解决问题,报告至部长级主管,无需启动应急小组指挥中心,但事后需向总指挥书面汇报;  C级救援程序:情况不严重,现场单位主管可直接进行处理,事后需向部门主管书面汇报;  D级救援程序:小失误性情况,现场班组长和担当可直接处理,事后需向单位主管汇报。

 5.3 应急救援小组电话:

 总指挥〔李含才 副总:5588副总指挥〔施金榜

 董事:5333 工业安全组组长〔施伯聪

 主管:5789 治安、消防安全组组长〔韩大军

 队长:8660 5.4 紧急电话:

 匪警

  110 火警 119 急救 120 交警 122 5.5 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A. 火灾应急准备与响应预案: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物质:吸烟、火种、化学物品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办公楼、生产车间、休息区域〔含吸烟区、危险品储存仓

 .

 .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配备器材: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灯、安全通道

 应急计划:每年不定时〔不少于二次 应急准备物资:简易担架、跌打损伤药品、灭火器材 一、 应急准备 1. 培训和演练〔主要责任部门:人力资源部 行政课:

 1) 安全教育小组,治安、消防安全组共同负责主持和组织全公司每年进行不定时的火灾事故模拟演练〔不少于二次,各应急小组组员按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总指挥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评价,必要时可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及更新记录均需要保存; 2) 安全教育小组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定期的消防知识培训; 3) 日常巡检小组:负责对全公司所有消防器材及设备进行指导检查维护。

 2. 应急物资的维护、保养及测试:

 1) 加强对各种消防器材及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配齐、配全灭火器。消防栓确定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测试,随时保持良好状态; 2) 保安人员每月检查一次灭火器及消防设施; 3) 重点防火部位:氧化车间、全自动 ED生产线、危险品储存仓等。

 二、 应急响应 1. 为了防止各种火灾事故的发生,各部门应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入口标示牌,按责任部门总人数组建现场控制小组。组长由部门主管承担,组员:车间主管〔副理、课长、各班别负责人〔班长、技术员、品管等。部门主管为总负责人,车间主管负责扑救工作,其它人员各尽其责。安全疏散小组务必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有序撤离现场; 2. 医疗救治小组负责联系医院,将伤员外送或就地护理; 3. 火灾处理程序〔根据当时第一发现人的直观判断:

 1) 如火势较小,在较短的时间内 1 个人能够迅速处理完毕,只需启动 D 级救援程序,现场发现人员第一时间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杜绝火势蔓延; 2) 发生一般性火灾,情况不严重,单个灭火器可以解决的情况下,需启动 C 级救援程序,现场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拿取最近的灭火器执行灭火,且招呼临近的 XX 通知单位主管,由单位主管作为现场控制小组组长执行整个灭火后的收尾工作; 3) 发生一般严重火灾,判断 1 人无法扑救,明火有 1/3 米高度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高呼并通知现场主管,启动 B 级救援程序,由单位主管组建现场控制小组执行灭火,单位主管在组织灭火的同时需通知部门主管; 4) 发生火灾浓烟 1米高,面积在 1平方米以上,需启动 A级救援程序,第一发现人应高声呼喊,使附近人员听到或协助扑救,同时通知现场主管,现场主管立即通知部门主管和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应急救援小组各组成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执行救援行动。总指挥安排专人负责拨打火警电话"119",电话描述内容如下: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边标识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火源、着火部位、火势情况及程度。随后到公司门口引导消防车辆; 5) 发生火灾后,应有专人负责断水、断电,现场控制小组组长组织各部门人员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必须是先切断电源,严禁使用水或其它液态灭火器灭火,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6) 发生火灾时,为防止有人被困发生窒息伤害,由医疗救治小组准备毛巾,润湿后蒙在口鼻上,抢救被困人员时,为其同样准备毛巾,以备应急时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造成窒息伤害。受伤人员救出后,医疗救治小组应采取简单的救护方法急救,如用纯净水冲洗一下受伤部位,将污物冲洗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同时联系急救车抢救。

 7) 安全疏散小组负责组织现场人员有序撤离,避免人员的无谓损伤; 8) 事故处理结束后,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初步统计;  事故的原因判断; 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 找出负责人,制定防止火灾发生的预防措施。

 .

 .

 B. 水灾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物质:水管破裂、暴雨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厂区、办公楼前广场、公共区域、走道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配备器材:排水管 一、 应急准备 日常巡检小组每半个月对全公司所有公共区域设施进行重点检查,排除水灾隐患点; 二、 应急响应 1. 如现场发生因漏水现象引起的水灾,情况不是特别严重,未给公司造成实质的损失,但即将造成损失的,启动 B 级救援程序,应由责任部门及时通知行政课和设备课,由责任部门主管组建现场控制小组,完成水灾的控制和救援工作; 2. 如水灾发现时已经对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并且损失有继续扩大的现象,则直接启动 A 级救援程序,责任单位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组织现场救灾活动; 3. 现场控制小组组长由责任部门主管承担,负责抗灾工作的指挥动作,设备的维修由设备课人员执行,厂房的维护由行政课人员协助完成; 4. 安全疏散小组成员,负责保证现场人员的有序撤离,并对漏水场所的物品进行有序转移,避免造成损失; 5. 如因为天降暴雨而发生的水灾,则由人力资源部主导,以最快速度通知工业安全组长及总指挥,组建现场控制小组,组员由行政课员工及设备课员工组成; 6.

 现场控制小组组长组织人员对蓄水区域进行调查,分析蓄水原因,在最短时间内想出对策,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不受影响; 7. 事故处理结束后,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经济损失的初步统计; 3) 事故的原因判断; 4)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5) 找出负责人,制定防止水灾发生的预防措施。

 C. 断水、断电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主责单位:行政课、设备课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原因:公司线路、水管出现故障;供电局、自来水公司通知 一、 应急准备 1. 设备课需对全公司线路、发电机进行正常维护,对于老化或被外力破坏的线路要进行及时修复,发电机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 2. 行政课需对全公司水管进行正常维护,对于老化或被外力破坏的水管要进行及时修复; 3. 行政课需随时关注政府部门发出的停水、停电通知,并告知全公司 XX,让大家及时作出应对准备。

 二、 应急响应 1. 当行政课接到断水、断电通知时,需通告全公司,让各部门及时制定应对措施; 2. 如公司出现非正常原因断水〔如水管损坏时,责任单位需及时通知行政课进行维修; 3. 如公司出现非正常原因断电〔如线路故障时,责任单位需及时通知设备课进行维修; 4. 非正常原因断水、断电最高启动 C 级应急救援程序,部门内部按流程处理即可,无需通知应急救援小组; 5. 在断电时间内,部门仍需正常作业的,需提前和设备课申请,启用发电机维持正常的用电需求; 8. 如是非正常原因断水、断电,需填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经济损失的初步统计; 3) 事故的原因判断; 4)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5) 找出负责人,制定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

 D. 化学品泄露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责任单位:行政课、仓库课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物质:危险化学品〔磷酸、硝酸、天然气等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全自动 ED生产线、危险品储存仓、氧化车间

 .

 .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配备器材:灭火器材、沙子、泥土等 一、 应急准备〔责任单位:行政课、仓库课、生产单位 1. 行政课需给所有生产车间配备灭火器材,并每一个月进行一次点检,保证灭火器压力在正常范围之内; 2. 危险品储存仓仓管员需经过国家规定的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国家规定的上岗证; 3. 仓库应对危险品储存仓仓管员进行化学品特性培训,确保一旦发生泄露,仓管员能采取最适宜的处理方式; 4. 仓库应对现场领取化学品的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化学品在现场出现堆积现象; 5. 生产现场应对从仓库领过来的化学品安排专人进行统一管理; 6. 生产过程中可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停止作业或采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等方法,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漏处。

 二、 应急响应 1. 如泄露地点在生产现场,由现场主管启动 C 级应急救援程序,现场主管组织救援工作,并跟部门主管汇报。少量泄漏用不可燃的吸收物质包容和收集泄漏物〔如沙子、泥土,并放在容器中等待处理; 2. 如仓库化学品发生严重泄露,责任人员第一时间通知部门主管,部门主管应马上启动 A 级应急救援程序,通知应急救援小组总指挥,同时知会工业安全组组长,由总指挥负责组建现场控制小组,对化学品泄露事件进行快速处理,避免影响扩大; 3. 包装桶发生泄漏,应迅速将包装桶移至安全区域,并更换; 4. 大量泄漏可采用围堤堵截、覆盖、收容等方法,并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报警:现场控制小组及时向环保、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和报警; 2) 现场处置: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 区,组织现场员工撤离,消除事故隐患; 3) 紧急疏散;安全疏散小组建立警戒区,将与事故无关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4) 现场急救:医疗救治小组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做好自身及伤员的个体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5) 泄露处置物应交由专业环境公司处理; 6) 配合有关部门的相关工作。

 5. 泄漏处理时注意事项:

 1)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现场; 3) 应急处理时不要单独行动。

 6. 事件处理结束后,需填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 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损失的初步统计; 3) 事故的原因判断; 4) 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 5) 找出负责人,制定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

 E. 外来人员滋事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的人员:不和公司直接建立雇佣关系的人员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厂区各个场所,包括前后门 30米周边范围内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配备器材:门禁卡点等 一、 应急准备 1. 所有外来人员需在保安处进行登记,抵押证件领取公司发放相关证件〔贵宾证、应聘证来宾证等方可进入厂区,长期驻扎之人员需至人力资源部进行登记,并配发相关证件; 2. 所有外来人员需有公司员工带领方可进入工作区域,长期驻扎之人员,责任部门需告知应注意事项及该遵守的规章制度; 3. 所有公司员工入厂必须刷门禁卡,闲杂人等一律不可入内。

 二、 应急响应 1. 如发生滋事事件,现场人员第一时间通知公司保安,保安人员到达现场对事件进行处理,了解发生

 .

 .

 原因和经过; 2. 如滋事人数在 2 人〔含以下,且未对公司正常的生产运营造成不便,保安人员直接通知人力资源部主管进行处理; 3. 如滋事人数在 2 人以上,且对...

篇三: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一、为充分发挥应急管理机构的职能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更加规范、有序、高效的开展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特制定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二、应急预案体系动态管理。根据“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体要求和部门机构调整变化情况,对我项目应急预案适当进行类别、结构调整,使应急预案体系适应项目安全形势和实际工作需要。

 三、应急预案修订完善。针对应急管理工作中情况的变化和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发生重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后,要总结实战经验及时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修订和完善后的应急预案按规定及时备案。

 四、应急预案审核、印发和发布。对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会审、会审 过后组织印发、公布。

 五、预案培训。将各类应急预案有关内容列入每年应急知识宣教培训计划,以涉及项目部生命安全保障的部分为重点开展宣传培训,增强职工的公共安全意识,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

 六、应急预案演练。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制定应急

  2 预案演练计划。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篇四: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第 一 章 总 则第一 条为了规范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健全民航应急预案体系,增强民航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衔接性,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应急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航应急预案,是指民航管理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为有效应对涉及民航的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对民用航空活动造成的危害,或者协助和配合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第三条 民航应急预案的规划、编制、发布、备案、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民航应急预案管理工作遵循综合协调、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全国民航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民航地区管理局)负责本辖区民航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第二章 分类与内容第五条 民航应急预案按照制定主体分为民航管理部门应急-1-

 预案与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两大类。第六条 民航管理部门应急预案主要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

 总体应急预案是各级民航管理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各级民航管理部门制定。

 专项应急预案是为应对涉及民航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的突发事件,或者协助和配合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而预先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工作方案,由各级民航管理部门的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制定。第七条 民航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主要包括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由各民航企事业单位制定,侧重明确应急响应责任人、风险隐患监测、信息报告、预警响应、应急处置的具体程序和措施、应急资源调用原则等,体现自救互救、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民航企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建立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第八条 各级民航管理部门总体应急预案内容主要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贵、预防与预警、处置程序与措施、应急保障措施、善后工作、附则、附件等。(一)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二)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包括应急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现场指挥机构、专家组组成及其职责等。(三)预防与预警:包括监控、排查风险隐患等应急准备措施、-2 —

 预警信息发布和解除程序等。(四)处置程序与措施:包括信息报告与发布、应急预案启动、分级响应、先期处置、响应终止的程序与措施等。(五)应急保障措施:包括应急队伍、物资、经费等。(六)善后工作:包括损失评估、调查总结、恢复运行等。(七)附则:包括名词解释、预案生效时间等。(八)附件:包括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图、应急处置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应急资源情况一览表和相关应急预案名录等。民航企事业单位编制预案时可参考本条内容。第九条 民航管理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应当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应急处置程序,应急队伍、装备物资情况和调用方案,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等。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应当采用表格、流程图等表单化方法,以达到简明实用目的。第十条 应急响应分级和响应措施等内容,由应急预案制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第三章 预案编制第十一 条应急预案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性原则。

 遵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民航规章要求。(二)可行性原则。

 符合风险应对实际和自身能力现状。— 3—

 (三)衔接性原则。

 实现横向、纵向相关应急预案有机衔接。(四)简便性原则。

 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方便使用。第十二条 各级民航管理部门应当针对辖区内多发易发突发事件、主要风险等,制定本单位应急预案编制规划,井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完善。民航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应急预案编制计划。第十三条 应急预案编制部门和单位应当成立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吸收预案涉及主要部门和单位业务相关人员、有关专家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编制工作小组组长由应急预案编制部门或单位有关负责人担任。第十四条 编制应急预案应当在开展风险评估和能力评估基础上进行。(一)风险评估。

 针对突发事件特点,识别事件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风险、重大危险源保护、治理隐患的措施。(二)能力评估。

 全面调查笫一时间可调用的应急队伍、装备、物资,以及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状况,深入分析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为制定应急响应措施提供依据。第十五条 民航管理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民航规章、规范性文件要求或实际需要,广泛征求意见。

 应急预案涉及外单位职责的,应当书面-4-

 征求意见。第四章 审核、备案与公开第十六条 各级民航管理部门总体应急预案应当经本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核,以本单位名义印发;专项应急预案应当经本单位常务会议或专题会议审核,以本单位综合部门名义印发。民航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应当经内部会议审核,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发。

 鼓励邀请外部专家参与应急预案审核工作。第十七条 民航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在应急预案印发后的20个工作日内,依照下列规定向有关单位备案:民航地区管理局编制的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当报民航局备案,民航地区管理局派出机构编制的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应当报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民航局空管局和跨地区运营的航空服务保障公司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应当报民航局备案,其他民航企事业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应当报所在地民航地区管理局备案。

 民航应急预案备案时,应当提交《民航应急预案备案表》和预案的电子文本。第十八条 民航各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应当向本单位从业人员公布。

 对于需要公众广泛知晓的应急预案,应主动向公众公开。对于确需保密的应急预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5— 亡

 第五章 应急演练第十九条 民航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制定演练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演练。鼓励开展不提前预告方式的应急演练。第二十条 应急演练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分项实施,突出实战,适应需求"的原则,按照计划准备、组织实施、评估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第二十一 条应急演练的周期应当在预案中明确规定,专项应急预案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演练。

 运输航空公司、航空服务保障公司、运输机场公司、民航局空管局等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经常组织开展演练。第二十二条 应急演练前,组织实施演练的单位应当制定演练方案,一般包括演练名称、目标、方法、程序、人员、装备、物资、经费等内容。涉及民航管理部门、航空公司、航空服务保障公司、机场、空管等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大型综合性演练,演练所在地的民航地区管理局应当在演练开始前7个工作日将演练方案报民航局备案。第二十三条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开展演练评估,主要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指挥协调和应急联动情况,应急人员处置情况,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对完善预案、应急准备、应急机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6—

 鼓励委托第三方进行演练评估。第六章 评估与修订第二十四条 应急预案编制单位应当建立定期评估制度,分析评价预案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衔接性,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优化和科学规范管理。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应急预案:(一)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上级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的;(二)应急指挥机构及其职责发生重大调整的;(三)面临的风险发生重大变化的;(四)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五)预案中的其他重要信息发生变化的;(六)在实际应对或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七)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况。第二十六条 民航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可以向预案编制单位提出修订建议。第七章 培训与宣传教育第二十七条 民航各单位应当将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通过编发培训材料、举办培训班、开展工作研讨等方式,— 7—

 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培训。第二十八条 民航运输航空公司、运输机场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本单位涉及公众的非涉密应急预案,制作通俗易懂、好记管用的宣传普及材料,向公众免费发放。第八章 组织保障第二十九条 民航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民航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民航局应当根据需要编制应急预案指导性文件。第三十条 民航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当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将应急预案规划、编制、发布、演练、修订、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第九章 附 则第三十一 条本办法由民航局应急办负贵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8-

 民航应急预案备案表单位名称联系人传 真单位地址(应急预案接收单位名称):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邮政编码现将我单位于 年一月___日印发实施的(应急预案名称沪进行备案,请予查收。(单位公章)年一 月 一日民航应急预案备案回执单(应急预案备案单位名称):今收到你单位备案的(应急预案名称)电子文本一份。(单位公章)年__月_—日-9-

篇五: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1、 目的:

  为了保证本驾校的安全运行, 提高安全意识、 加大管理力度、 把所有安全 事件降到最低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北城驾校所有车辆的管理, 包括使用、 维修、 保养、 保险、 年检等。

 3、 工作内容和流程3.1 成立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

 蒋永军 副组长:

 陈瑞学、 赵景兰 组员:

 王印龙、 孙孝武、 王现双、 徐爱翠, 职能为负责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及日常安全工作的落实及监督3.2 日常工作和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3.2.1 安全教育可通过讲座、 观看影像资料、 座谈会和演习等形式, 定期培训。

 3.2.2 安全教育知识课程每三个月至少组织一次, 每半年必须演练一次。

 3.2.3 定期检查车辆刹车、 副刹车转向等装置是否有效。

 3.2.4 监督教练员在教学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教学, 禁止违章操作, 积极教授培养学员安全意识,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并按照管理人员的统一调度安排练习时间和场地。

 与训练无关的人员严禁进入训练场地。

 3.2.5 加强消防器材管理, 严格控制灭火器的有效期, 定期检查灭火器压力,每隔半年对灭火器质量抽查一次。

 3.2.6 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和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

 4、 安全教育计划4.1 每年 6 月份和 12 月份定为北城安全月, 每逢安全月应组织安全演练一次。4.2 每年的 3 月、 6 月、 9 月、 12 月要开展安全教育知识课程。

 4.3 安全教育计划表(见附表)

 5、 应急预案针对我公司的生产经营特点, 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 为维护公司员工人身安全, 有效处理公司突发安全事件, 使公司突发安全事件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公司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并成立应急事件处理小组。

  5.1 成立公司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统一指挥和组织我公司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组长 :

 蒋永军副组长:

 赵景兰、 陈瑞学成员 :

 徐爱翠、 王印龙、 孙孝武、 王现双应急办公室:

 常务校长室(2525255)

 5.2 责任划分:

 蒋永军(13455555555)

 统筹公司各类突发事件的指挥与解决, 及时向校长 总结汇报; 陈瑞学(15550555555)

 处理与交通局、 车管所等业务相关部门接触过程中 的突发事件;

 赵景兰(18863755555)

 及时储备和提供应急资金按领导指挥布置工作; 徐爱翠(18264735555)

 负责考试中心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王印龙(15264739555)

 负责路训期间的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及时 向领导汇报; 孙孝武(18754769555)

 负责桩训期间的安全管理及突发事件的处理并及时 向领导汇报; 王现双(15854625355)

 参与事件判断及维修并及时向领导汇报事件情况。

 5.3 公司突发安全事件种类:

  公司突发安全事件含公司重大火灾安全事件、 重大交通安全事件、 学员练车/考试过程中出现车辆刮碰等事件、 工程建设危房安全事件、 特种设备安全事件、 外出及大型活动安全事件、 外来暴力侵害事件、 食物中毒安全事件、 流行传染病安全事件。

 安全事件造成 1 人死亡、 集体损伤三人以上的,属重大安全事件。

 5.4 安全事件报告及处理程序。

  公司发生突发安全事件后, 必须在 5~10 分钟内向直属领导报告, 及时向报公司应急事件处理小组汇报具体信息, 同时向公安、 交警、 卫生、 消防等相关部门报案请求援助。

 处理小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着手处理事件, 做好各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必要时提供应急资金。

 本着“先控制、 后处理、 救人第一, 减少损失” 的原则, 果断处理, 积极抢救, 指导现场救援, 提交公司突发事件有关材料, 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对缓报、 瞒报、 延误有效抢救时间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予以纪律处分或视情节轻重追究法律责任。

 5.5 具体重大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5.5.1 发生车辆起火事件 1)

 训练车辆驾驶室内和车厢出现起火时, 教练员应立即疏散学员, 持灭火器灭火。

 2)

 发现教练车车头部位起火时, 教练员应立即疏散学员, 用毛巾配合只打开 发动机前盖一条缝隙, 把灭火器管伸进机盖下, 开启灭火器进行灭火, 严禁直接打开发动机前盖灭火, 否则会造成火势加大难以控制。

 3)

 如果火势难以控制, 应立即拨打 119 报警, 火势延烧到油箱附近时, 应立即疏散围观人员应距失火车辆 50 米。

  5.5.2 微机室或多媒体教室等室内出现失火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微机室或多媒体教室等室内空调、 电脑多用电量大, 是造成失火事件的主要原因。

 工作人员应该时刻警惕, 一旦闻到异味, 应立即查明原因, 找出异味发出根源。

 当看到有浓烟冒起, 离电源总闸最近的工作人员立即关闭电源总闸, 引导学员离开冒烟区域, 开启应急消防通道疏散考生, 其他工作人员应立即持灭火器准备灭火, 严禁不关电源接近或用水灭火, 发现有火苗窜起应立即用灭火器对准火苗底部喷射。

 同时拨打 119 火警电话报警。

  5.5.3 重大火灾安全事件 1)、 发生重大火灾安全事件, 迅速将事件信息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 指挥员工紧急疏散, 及时报打 119、 120 请求援助。

  2)、 公司发出紧急集合信号, 组织员工按顺序疏散, 楼道间要有专人组织疏散, 及时将员工带至远离火源的安全地段。

  3)、 组织员工参与救火, 利用一切救火设备救火,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5.4 交通安全事件 1)、 严禁超速行驶和醉酒驾车, 发生交通事件, 应指挥员工紧急集合疏散至安全地段, 迅速将事件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负责人。

  2)、 迅速抢救受伤人员, 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救治, 及时报打110、 119、 120、 122 请求援助, 保护好事件现场。

  3)、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5.5 学员练车/考试过程中出现车辆刮碰等事件 1)、 严禁学员在无教练员看管的情况下独自练车, 发生刮、 碰、 撞等事件后,迅速将事件信息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负责人。

  2)、 如有人员受伤, 在最短时间内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救治。

 及时报打 119、120 请求援助, 保护好事件现场。

  3)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工作, 查清事件原因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5.6 工程建设、 危房安全事件 1)、 公司在建或改建的建筑物要树立警示牌, 设有隔离栏。

  2)、 公司发生建筑物、 危房安全事件, 迅速将事件信息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负责人。

  3)、 公司要迅速组织员工抢救, 及时报打 110、 119、 120 请求援助, 封闭事件现场。

  4)、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5.7 特种设备安全事件 1)、 公司要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完好情况, 适时进行资格证书的审查。

  2)、 事件发生后, 迅速将事件信息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负责人, 及时抢救受伤员工, 并报打 110、 119、 120 请求援助, 封闭事件现场。

  3)、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5.8 外出及大型活动安全事件 1)、 公司各部门组织外出大型活动必须申报公司, 经同意后方能实施, 公司组织的外出大型活动要制定安全预防措施, 并指定专人负责。

  2)、 事件发生后, 应迅速抢救受伤员工, 迅速将事件信息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负责人, 及时报打 110、 120 请求援助, 保护好事件现场。

  3)、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5.9 外来暴力侵害事件 1)、 公司外来的未经允许强行闯入公司者, 公司门卫或保安人员不得放行, 应及时将闯入者驱逐出公司, 并由门卫或保安人员向其发出警告。

  2)、 公司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 行凶等暴力侵害时, 全体员工应齐心协力, 先制止、 制服, 同时及时报打 110、 120 请求援助。

  3)、 对受伤员工及时救治。

  4)、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5.10 食物中毒安全事件 1)、 发生食物中毒安全事件, 迅速将事件信息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负责人, 及时报打 110、 120 请求援助, 并立即停止公司饮食摊点、 食堂的就餐活动。

  2)、 积极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 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的调查, 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 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5.5.11 流行传染病安全事件 1)、 及时将发生的疫情上报公司, 迅速将信息报应急事件处理小组负责人。

  2)、公司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员工, 应立即通知员工并将其带到医院检查就诊,有传染病的员工不得带病上班, 凡患传染病的员工, 须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后才能回公司上班。

  3)、 公司发现患有特殊传染病的员工, 要迅速对其进行隔离, 及时报打 110、120 电话请求援助, 并通知患者的亲属, 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 公司对传染病所在地及公共场所要及时消毒, 对与传染病密切接触的员工进行隔离观察, 防止疫情扩散, 并作好疫情的跟踪工作。

 5.6 日常工作中其他突发事件也应根据情况及时上报, 实时解决。

 5.7 应急预案生效日期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如有变动应及时修改。

 济宁市北城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

 201 0 年 5 月 5 日

篇六: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工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 1

 目的和 范围 2.1 为了使在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能构得到及时、恰当地处理,防止事态扩大,特制定本制度。

 2.2 本制度所指的突发事件,是指在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涉及人身伤害、防汛、消防安全、危险物品泄露等危害人身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2 2 、 职责

 2.1 各参建单位都应对处理突发事件做好准备,都应针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认真做好应急预案。

 2.2 项目监理部负责监督检查施工和调试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员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3 3 、 管理 要求

 3.1 成立应急组织 3.1.1 各参建单位都应当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分析危险源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和管理应急预案;事件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3.1.2 施工单位应将本单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小组的组成情况项目监理部和建设单位备案。

 3.1.3 项目监理部和建设单位的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还负有全工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使命。

 3.2 可能发生的主要突发事件

  在建设工地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至少(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3.2.1 火灾、爆炸事件。

 3.2.2 水灾、风灾事件。

 3.2.3 危害性地震事件 3.2.4 塌方/坍塌,机械设备倾覆 3.2.5 人员意外伤亡事件。

 3.2.6 食物中毒或传染性疾病爆发

 3.2.7 交通事故 3.2.8 失窃事件 3.2.9 危险物品泄露事件。

 3.2.10 施工专业特有的事故。

 3.3 对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要求 3.3.1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突发事件的分析、预测、应急准备、应对措施等内容。

 3.3.2 施工应编制各自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报项目监理部审查。

 3.3.3 各单位对编制好的各种应急预案应实行动态管理,应根据条件、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变化随时进行修订或更新。经过修订或更新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及时报项目监理部审查备案。

 3.4 为了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各参建单位应制定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演练应急与案,增加实战经验。施工单位的应急培训计划应报项目监理部备案。

 3.5 各级突发事件应急组织的成员间应建立沟通联系渠道,确保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准确处置。各级突发事件应急组织的成员不在现场时应有代理人,并通知有关成员。

 3.6 现场或设施场地内发生突发事件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向项目监理部和建设单位汇报,可先口头通报,然后再用工程联系单进行详细的书面汇报。

 3.7 承包商应根据人身伤害、防汛、消防安全、危险物品泄露等方面的预防控制要求,做好相应的物质及设施准备工作,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准备的物质和设施数量及质量应满足相关要求,同时应定期检查设施的使用状态,保证设施的正常工作。

 3.8 项目监理部、建设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上述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并就检查情况形成记录。

 4 4

 相关文件

 4.1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 4.2 《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5 5

 记录

 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检查表 6 文件的解释

 本制度由项目监理部负责解释。

 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检查表

 编号:

 被检查单位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检查单位

 主持检查人

 序号

  检查的内容

  检查结论或整改意见

  被检查人

篇七: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制定和管理,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增强各类应急预案的实效性、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等法律法规,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应急预案, 是指为控制、 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各类紧急应对活动预先制定的方案。

 第三条 本制度适用于应急预案编制、 审批、 发布、 备案、 修订、 宣教培训和演练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 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统一规划、 分类指导、 归口管理、 分级实施的原则。

 第五条 我镇应急预案体系由镇总体应急预案、 镇专项应急预案、 镇部门预案、 各村 (居)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6大类组成。

 镇总体应急预案由镇政府制定。

 镇专项应急预案由镇政府组织制定, 由镇应急办提出牵头制定单位, 报镇政府同意。

 镇部门应急预案由镇有关单位制定。

 各村(居)

 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在镇应急办的指导下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或行动方案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由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由主办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第六条 镇政府负责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的监督和协调工作。镇应急办具体负责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 并承担镇街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管理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其他类型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制定单位负责。

 第七条 各村(居)、 各有关部门按照分级指导的原则, 督促、 指导辖区内、 系统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确保形成“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第八条 各有关单位要充分依托和利用应急平台, 提高应急预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各类应急预案数据库。

 第二章 应急预案编制 第九条 应急预案的编制满足以下总体要求:

 (一)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 国家、 自治区、 南宁市和武鸣县相关法规、 标准的规定;

 (二)

 体现“党委领导、 政府主导, 专业处置、 部门联动, 条块结合、 军地协同,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工作指导方针;

 (三)

 保持与上级和同级应急预案的紧密衔接, 保持与相邻行政区域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

 (四)

 适应突发事件风险状况和具备的应急能力;

 (五)

 应对措施具体, 操作性强;

 (六)

 内容完整, 简洁规范;

 (七)

 通俗易懂, 好记管用。

 第十条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一)

 总则, 包括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 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等;

 (二)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包括领导机构、 工作机构、 地方机构或现场指挥机构、专家组等;

 (三)

 预防与预警机制, 包括应急准备措施、 预警分级指标、 预警发布或解除的程序、预警响应措施等;

 (四)

 应急处置, 包括应急预案启动条件、 信息报告、 先期处置、 分级响应、 指挥与协调、 信息发布、 应急终止等;

 (五)

 后期处置, 包括善后处置、 调查与评估、 恢复重建等;

 (六)

 应急保障, 包括人力资源保障、 财力保障、 物资保障、 医疗卫生保障、 交通运输保障、 治安维护、 通信保障、 科技支撑等;

 (七)

 监督管理, 包括应急预案演练、 宣教培训、 责任与奖惩;

 (八)

 附则, 包括名词术语和预案解释等;

 (九)

 附件, 包括工作流程图、 相关单位通信录、 应急资源情况一览表、 标准化格式文本等。

 第十一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在起草应急预案过程中, 应当征求应急预案涉及的有关单位意见, 有关单位要以书面形式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涉及限制公众自由的或与公众权利密切相关的, 应以适当方式广泛征求意见。

 第三章 应急预案审批 第十二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对应急预案进行审核、审议、备案、 报批和公布等事项。

 第十三条 镇总体应急预案经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 报镇政府联席会议审议。

 第十四条 镇专项应急预案经镇应急办初审后, 报镇政府审定。

 第十五条 镇专项应急预案报镇应急办初审时, 应提交下列编制说明材料:

 (一)

 编制背景;

 (二)

 编制原则;

 (三)

 编制过程及主要内容等;

 (四)

 征求意见和对反馈意见采纳情况;

 (五)

 对分岐意见的处理结果和依据;

 (六)

 应予以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镇部门应急预案经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后, 由预案制定单位按有关程序审议。审议通过的镇部门应急预案应报镇应急办备案。

 第十七条 镇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报增城市应急办备案。

 各村(居)

 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以及镇属部门应急预案报镇应急办和有关单位备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和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向社会公布应急预案和简明操作手册。

 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 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应急预案修订 第十九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规定, 结合实际情况, 按制定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修订应急预案。

 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按照本制度第十六条、 第十七条有关规定执行。

 其他各类应急预案原则上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文件对应急预案修订周期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各村 (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的应急行动方案原则上每两年至少修订一次。

 第二十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要建立应急预案评估制度,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或应急演练结束后, 及时总结分析应急预案适用情况。

 鼓励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委托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应急预案评估工作。

 第二十一条 应急预案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制定单位应当结合实际情况, 适时修订:

 (一)

 不符合本制度第九条规定;

 (二)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调整;

 (三)

 相关单位或人员发生变化;

 (四)

 应当适时修订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 有关单位对生效期间的应急预案, 认为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的,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告知应急预案制定单位。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认真研究, 及时反馈研究结果。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消除应急预案之间相互抵触、 不衔接的情况; 如无法取得一致的, 由镇应急办负责协调; 必要时, 报请镇政府研究解决。

 第五章 应急预案宣教培训和演练 第二十四条 应急预案应列入应急知识宣教培训内容, 其中涉及公众生命安全保障的部分应作为重点。

 第二十五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制作有关应急预案宣传普及材料, 并向公众免费发放。

 第二十六条 镇应急办应制定有关总体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培训计划, 定期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人员开展应急预案相关培训。

 各镇街应急办也要制定相关的培训计划。

 所有承担应急预案规定职责的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应急预案培训纳入公务员培训考核内容, 增强公务员应急责任意识,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十七条 镇应急办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演练指南, 提出规范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组织与实施的方法, 指导相关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第二十八条 应急预案制定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制度,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演练制度,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报镇应急办; 适时组织有关单位开展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活动的桌面演练、 专项演练和综合性演练。

 镇专项应急预案每年演练次数要占总数的60%以上, 由镇应急办或专项指挥机构负责统一协调安排; 部门应急预案、 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原则上每两年至少演练1次。

 大型活动应急预案的制定单位应在活动举办之前至少开展一次综合性演练。

 各村(居)

 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和社区的应急预案原则上每两年至少演练一次。

 第二十九条 应急演练组织单位应开展演练评估工作, 总结分析应急预案存在问题。

 镇专项指挥机构组织的综合性应急演练评估报告应报镇政府。

相关热词搜索: 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 管理制度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