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7篇

时间:2022-12-11 15: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7篇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稳中求进发展经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专题三一二三2021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全体人民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7篇

篇一: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稳中求进发展经济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专题三 一二三2021 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逆风而上破浪前行,以强大的韧性、奋进的姿态,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迈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坚实步伐。 一2021 年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 2021 年前三季度,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发展韧性和活力持续显现,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经济保持恢复增长,发展韧性继续显现010203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三次产业持续发展三大需求继续扩大 (二)就业和价格形势稳定,宏观环境总体改善010203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国际收支继续改善 (三)创新驱动发展态势向好,市场活力动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业创新发展势头增强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活跃 (四)协调内生特点日益凸显,经济结构逐步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不断巩固需求结构继续改善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 (五)绿色发展扎实推进,生态环保进一步加强产业绿色转型取得实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升 (六)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深化,发展空间更为广阔01对外贸易量增质升02吸引外资成绩亮眼03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七)居民收入消费较快增长,民生得到较好保障1.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 居民消费持续恢复3. 重点群体就业改善4. 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二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 (一)对 2021 年经济工作的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2021 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对 2021 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边主义,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一)对 2021 年经济工作的总结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沉着应对重大挑战,步调一致向前进; 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加强统筹协调,坚持系统观念。 (二)2022 年七大经济政策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二)2022 年七大经济政策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竞争。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契约精神,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 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重在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 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二)2022 年七大经济政策 (二)2022 年七大经济政策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1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2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改革。4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形成扎实的科研作风,继续开展国际科技合作。3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 (二)2022 年七大经济政策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 要抓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调动地方改革积极性,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主动改革。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型开放,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二)2022 年七大经济政策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 (二)2022 年七大经济政策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稳步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伟大创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会有各种形态的资本,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其消极作用。 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 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 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要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加快油气等资源先进开采技术开发应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要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 要强化能力建设,加强金融监管干部队伍建设。化解风险要有充足资源,研究制定化解风险的政策,要广泛配合,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 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 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四)作好 2022 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1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2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3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4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5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四)作好 2022 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四)作好 2022 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四)作好 2022 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四)作好 2022 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要统筹安排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保供稳价。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加强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 (四)作好 2022 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2022 年,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喜迎二十大 三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021 年 8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国家富强就谈不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2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不能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匮乏4共同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同等富裕、同步富裕3 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没有国家富强就谈不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温饱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小康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富裕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决不能搞成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共同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的同等富裕、同步富裕 城 乡 差 距 、 区 域 差 距 、 居 民 收 入 差 距 趋 于 收 敛 而 不 是 发 散 ,并 将 差 距 控 制 在 合 理 水 平实现共同富裕所要求的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降至2:1以下降至0.4以下提高到50%以上 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统一物质层面的富裕 精神层面的富裕 收入水平 财富水平 分配状况 要有...

篇二: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范文(三篇)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篇一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全民奔赴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蓝图。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天下大同”的思想,早期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儒家的“大同”理想等,都是其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群众对于没有束缚、压迫、贫穷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天下大同”与共同富裕有相通之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通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深植于我们的脑海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运用科学系统的思维谋划全局,促进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40 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大跨越,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下,20xx 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100 万亿元,国民经济运行稳定恢复,稳就业保民生成效显著,我们有条件有能力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上有更大作为。

   “十四五”时期,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复杂性和阶段性,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自主创新力的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文化建设的全面推进,既要立足于把“蛋糕”做大,又要着眼于把“蛋糕”分好,持续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设定了共同富裕的过程性目标。在第一个阶段,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在第二个阶段, 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新时期要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提升经济循环效率,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完善再分配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鱼水情深,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忘却人民情怀、忽略人民关切、背离人民期盼,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人民事业更加积极有为地奔跑,凝聚起在新征程中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篇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挂 动共同富裕。我们将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道路奋勇争先,完成任务。

   一、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团结帯领中国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开始进行艰辛奋斗。新中国成立为摆脱困、改善人民生活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帯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补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 。9899 万农村贫困人回全部脱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832 个困县全部摘幅,区域性整体困得到解决。脱贫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大踏步赶上来。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了坚实的大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获得巨大的成就中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也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包括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有效应对和解决。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十四五”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体入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035 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整体安排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要抓紧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共同富裕是在动态中发展,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跃升、从局部到整体,从少数人向多数人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全面细化深化落实不同阶段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促进共同富裕要把握的原则思路和重点任务, 1.强调鼓励劳创新致富、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尽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

   2.坚持循序渐进;强调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强调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亏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 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明确了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性、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

   3.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4.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既提出了“过河”的任务,也解决了“桥”与“船”的问题。我们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进,谍划实施牵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重要举措,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加快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共同富裕新路子。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篇三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0733 元,比 2015 年增长 39.9%,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 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947.6 亿元,增长 13.7%。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进无止境。揆诸现实,城乡区域发展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影响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改善。民生福祉事关千家万户,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完善社会治理制度,合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一个现代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活力与秩序实现和谐共存、有机统一。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坐标,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和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篇三: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新时代新思恕新时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双重向度 及其实践逻辑任政( 上海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 上海 200025 ) )摘要 : 进入新时代以来 , 共同富裕的内容和结构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 人民主体与美好生 活赋予其全新的内容要求和时代特征 。

  人民主体内在要求增进共同富裕的主体自觉 , 更加凸显和 明确人民主体地位与共享发展 ; 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及其需要层次与规律的变化集中呈 现并构成了共同富裕的时代内容及其特征 。

  伴随着人民主体的多元发展及其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升 级和转换 , 个体富裕与群体富裕 、 富裕程度与评判标准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日渐显现 。

  由此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展开方式与实践路径也必须发生相应转换 , 以此增强价值自觉与实践自觉 。关键词 : 共同富裕 ; 人民主体 ; 美好生活 ; 实践逻辑中图分类号 : D6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 7408 ( ( 2021 ) ) 08 - - 0025 - - 06进入新时代以来 , 习近平从人民主体与美好生 活的双重向度丰富和发展了共同富裕理论 , 赋予其 全新的内容和时代要求 。

  从主体来讲 , "我们追求 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⑴ 。

  从共同富裕到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演进表达的是推进共同富裕 的主体自觉 , 更加凸显和明确了人民主体地位 。全 体人民既是共同富裕推进与践行的主体力量 , 也是 共同富裕共同分享的主体 , 为其实现提供了主体性 视阈与主体基础 。

  从内容来看 , 共同富裕要呈现与 反映人民群众的需要特点与规律的变化 。

  新时代是 "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时代" [2]27 0 当代中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奋斗就 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伴随着人民群众美 好生活需要的升级及共同富裕的内容扩展 、 结构特 征变化 , 需要自觉地从人民主体和美好生活的双重 向度来理解与把握共同富裕的现实推进与实践 展开 。一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内容及其结构 特征新时代历史方位下 , 共同富裕的内容要求与结 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 呈现出更为丰富 、 多样的 时代特征及要求 。

  必须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来理解和 明确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和内容 , 根据人 民主体及其对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来明确共同富裕 的主体及其实现内容 , 确立科学 、 合理的共同富裕 观 , 增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第一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容结构呈现出全 面性 、 丰富性与多样性 , 从单纯的物质生活富裕到 更为全面 、 多样的富裕 。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需要集中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内涵与实质 , 因而 也成为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内容 。

  美好生 活是全面的 、 富裕的生活 , 由此规定了共同富裕也 是全方位的富裕 , 不限于单一维度的物质生活富裕 与满足 , 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富有与实现 。

  伴随着人 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层次不断升级 , 其对共同富 裕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 共同富裕的内容与层次不断 扩展 , 具有更加丰富 、 更加全面的内涵 。

  从长远来 看 , 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要求得到不断满足的情 况下 , 精神生活富裕的内容和要求越来越占据主导 地位 , 构成了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 。

  全体人民共同 基金项目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当代社会正义理论之空间转向及规范畫建研究 " ( ( 19BZX011 ) 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 任政 ( ( 1982- ) , 男 , 山西大同人 ,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 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 哲学博士 , 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社会政治哲学 。2021. 8 25 曲时代新思 id富裕要遵循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的规律和特点 , 充分 认识共同富裕内容的全面性 、 多样性与丰富性 , 超 越片面的 、 物化的富裕方式与状态 , 采取全方位 、 多层次 、 多领域的实现方式 , 从而实现最大化满足 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要求 , 推动政治 、 文 化 、 社会 、 生态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益 增长的民主 、 法治 、 公平 、 正义 、 安全 、 环境等方 面的需求 。

  同时 , 当代中国人民主体走向多元发 展 , 其需求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 、 个体化 、 差异化 的发展态势 , 个体具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和利益追 求 。

  因此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根据人民群众个 性发展需要 , 不断走向个性化需求的尊重与满足, 发展出更高水平 、 更高程度 、 更高层次的共同 富裕 。第二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结构表现为个 体性与群体性的有机统一 , 内在地包含着个体富裕 与群体共同富裕的合理构成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 人民群众对正当 、 合理的群体利益分配和利益共同 体的一种追求 。

  "共同富裕路上 , 一个也不能掉 队 。

  ” 闵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 一 小部人的富裕 , 而是所有人的共富 。

  所以 , 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群体共同富裕的表现 , 也是社 会每个个体富裕的结果 , 反映的是个体与群体之间 内在利益关系 、 利益分配格局的深层变化 。

  社会群 体利益关系与结构是个体富裕形成的前提 , 也是基 础 。

  个体的富裕最终取决于也受制于社会群体的整 体富裕 。

  因此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个人奋斗 拼搏的结果 , 同时也是社会群体利益生态及其分配 格局塑造的产物 。

  当下中国共同富裕内在地要求确 保群体共同富裕的合理性 , 但是也不否认个体富裕 的正当性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体现了个体对社会 财富分配与占有的评判与标准 , 又要追求群体利益 分配的总体认同与共同分享 。第三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特征展现为过 程性推进与阶段性实现相结合 。

  "促进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 , 也是一项现实任务 。

  ” ⑶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推进不仅是一个实现的结果 , 还 是一个持续的实现过程 , 具有阶段性与过程性的特 点 。

  因而 , 当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也不是对"先富 -后富"模式的根本否定 , 而是"先富-后富"模式 的深化发展和必然结果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等 量富裕 , 也不是均质的同样富裕 , 而是社会总体发 展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的实现既体现为当下的 、 现阶段的共同富裕 , 又不 断指向未来的 、 可预期性的全面的共同富裕 。

  而 且 , 在不同的推进阶段 , 人民群众的需要层次与结 构是发展的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容和要求也是 不断变化的 。

  所以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成需要 — 个可持续的推进过程 。

  我们既要注重当下性 、 现 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 , 也要注重长远的 、 未来的共 同富裕 。

  当然 ,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 , 人们越 来越关注当下的共同富裕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持 续推进既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整体水平 , 明确共同 富裕实现的限度和水平 , 又要寻求现阶段共同富裕 最大实现的可能 , 推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性实现 。

  这 也充分反映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任务的艰巨性 , 需 要持续推进 。二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结构性矛盾与 问题进入新时代以来 , 中国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的 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 消灭了绝对贫困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 展 ” ⑷ 。

  当然 , 全面脱贫并不意味着全体人民共同 富裕的全面实现和全面完成 。

  习近平指出 : "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 远 。

  ” 师新发展阶段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 也遭遇到个体利益的增长与共同富裕实现 、 富裕水 平与程度等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对立及内在冲突 , 必 须认真分析 、 破解这些问题 。第一 , 资本在推动社会财富创造与总量增加和 财富分化及其聚集中的双重作用与矛盾不断凸显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 资本的增殖与 原则的发挥激发了财富创造的欲望和动力 , 在推动 社会财富总量增加与分配过程中的地位不断增强 、 作用范围与程度不断加深 。

  虽然受到社会主义制度 的规制和约束 , 资本的无序扩张及其对财富的聚集 与分化的作用得到一定程度的管制 , 但资本的增殖 与逐利本性不会改变 , 其对推动财富创造的积极作 用与财富分化的消极作用也充分显现 , 由此导致不 同社会群体在社会财富的占有与分化中的矛盾与冲 突加剧 , 不断放大资本的消极效应 , 呈现为社会群 2614 箱务钟 2021. 8 8 新时代新思恕体的贫富差距与利益分化 。

  于是 , 在社会中形成了 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 一些人只看到了资本 在推动社会财富创造中的积极作用 , 便认为资本原 则和资本逻辑的充分发挥 、 自由扩张即可消灭贫 穷 、 实现共同富裕 ; 另一些人则看到资本对社会财 富的聚集与分化作用 , 主张拒斥资本 、 否定资本的 作用 。

  这里内在的矛盾和悖论是 , 没有资本的推动 作用难以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 , 但是如果不对资 本逻辑进行规制和限制 , 不仅不会实现共同富裕反 而会造成巨大的贫富分化 。

  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对立 的现实恰恰说明了资本原则下社会财富与利益的分 配始终是矛盾的 , 实现普遍的富裕只能是一种幻 象 , 这也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的困境和永恒 的难题 。

  所以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 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的深入推进必须正确处理与看待资本 的原则与功能 , 既要充分发挥资本在创造财富中的 积极作用 , 又要防止资本的肆意扩张及其导致的贫 富差距 。第二 , 个体利益的增长与共同富裕实现之间的 结构矛盾和对立 , 影响深度的利益共识与利益整 合 。

  应该说 , 个体利益的增长与获得是实现共同富 裕的前提 , 而共同富裕既保障又建立在个人利益基 础之上 。

  但是 , 个体利益的膨胀又会消解和危害共 同富裕 。

  如果不从利益共同体的角度考量群体之间 利益分配的正当性和合理性问题 , 就会侵犯 、 压制 共同利益 , 否定和牺牲共同富裕 , 最终也会损害个 体利益的增长 。从现实来看 , 中国正处于利益格局与利益分配 不断调整的时代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面临的重大问 题是社会群体不断走向多样化和个体化 , 利益主体 及其取向多元化 , 个人利益不断得到积极的生长与 确证 , 利益碎片化趋势增强 , 群体利益整合难度增 大 , 利益观扭曲与共同富裕的结构错位不断呈现 。

   在很多情况下 , 个体利益的过度扩张与共同利益之 间往往存在着冲突与对立 , 个体利益的无限放大 , 损害甚至消解了利益共同体 。

  一方面 , 群体利益的 分化和对立使其中一方形成了利益集团 、 既得利益 者 , 加剧了利益固化 、 利益垄断 , 绑架了利益分 配 , 阻碍利益的合理流动 。

  同时 , 一些社会成员缺 乏利益共识和利益认同甚至滋生了利益剥夺感 , 出 现了"端起碗来吃肉 , 放下筷子骂娘 ” 等矛盾现象 。

   另一方面 , 还有一部分人则越来越难以获得利益, 更不会形成利益共同体 。

  尤其是 , 一些人通过资本 投机炒作 、 非法经营 、 贪污腐败等不正当手段占有 与获得了大量社会资源与财富 , 而农民工等社会边 缘和弱势群体则苦于没有渠道和机会去获得社会财 富 , 只有通过艰难的方式才能获得少量的社会资源 与财富 , 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险 。

  社会财富获得方 式与占有的强烈反差产生不良的后果 , 导致边缘群 体心生不满 , 甚至产生 “ 仇富心理"等极端化非理性 情绪 , 不仅会加剧利益的冲突和对立 , 而且也会阻 碍共同富裕的进一步实现 。

  因此 , 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需要正确应对社会群体分化及个体之间利益对立 的问题 。第三 , 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导致社会 群体在富裕水平与程度上形成结构反差 。

  从当下来 看 , 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导致社会经济发 展成果与共同富裕的实现还不完全匹配 、 不适应 , 存在着一定的滞后和结构反差 。

  一是我国主要面临 的是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 社会财富的总量还十分有 限 , 尚不具备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所需要的充分 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

  而且 , 社会发展成果尚未充分 转化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 也难以满足全体 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是我国社会在快速发展的 基础上也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矛盾和趋势 , 不同群 体 、 地域之间不平衡发展矛盾突出 , 成为贫富差距 问题产生并加剧的主要根源 , 由此造成了全体人民 共同富裕的结构性问题与矛盾 。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能否实现 , 其短板最终不是取决于最先富裕的地方 和群体 , 而是取决于最后富裕的地方与群体 , 即最 贫困的地方和最贫困的人群都富裕了 , 才能共同富 裕 。

  因此 , 需要努力解决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 , 积 极推进最贫困地方和最贫困人群的共同富裕 。

  三是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推进与实现方式有待转化与升 级 。

  伴随着人民群众需要结构与层次的变化 , 共同 富裕的内容和要求不断扩展 , 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化 、 多样化 , 需要"以更有效的举措不断推进共同 富裕 " " [6] o o 在共同富裕的推进过程中 , 我们也存在 着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积累和物质生活富裕的问题, 采取简单的 、 单一的方式去应对不同层次的人民群 众需求 , 缺失对共同富裕全面 、 深层的理解与把 握 , 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

篇四: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感悟心得体会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强调共同富裕问题,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在新征程坚定不移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心,让亿万人民更清晰地看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社会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党从实际出发,允许一部 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激发各方面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今天的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突破 100 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超过 1 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彪炳史册的成就,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向着更加远大目标、更加美好前程开拓前进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我们党顺应人民期盼、把握历史主动的重大战略抉择。

   促进共同富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推动全体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着力点。

   促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

   促进共同富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共享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引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只有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推进共同富裕,才能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不断夯实执政基础。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党从不懈怠、永不停滞。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逐步推进。

   必须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仅仅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既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发展安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共同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同等富裕;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决不是什么“劫富济贫”。

   必须充分估计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齐头并进。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必须牢牢把握促进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行,必将绘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绚丽美景。

  

篇五: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形势与政策“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站稳人民立场,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才能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坚定不移走好“五个必由之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各种风险挑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但前进 路上还会面临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回首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历程,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际,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继续把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两件事办好,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新时代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必须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目标,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回溯历史,从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先富带动后富,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迈进,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循序渐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提出了前后连贯、与发展规律相契合的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行稳致远。

  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建立在脱贫攻坚全面实现的现实基础之上,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民脱贫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推进,使我国成为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选择,也将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中国不但致力于本国人民的发展,还积极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带一路”的建设、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的提出无不彰显着中国力量。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决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相关表述的基础上,《决议》提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体现出党中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历史进程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漫长且分阶段的历史过程。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经过百年多的奋斗,从解决温饱到允许先富带后富达到总体小康,再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共同富裕正在从美好愿景逐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事实。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仍然必须稳步迈进、扎实推动。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必须着眼中国具体实际来理解把握其内涵要求。对象的全民性决定共同富裕是全民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所有社会成员的富裕,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和一个地区都不能少的富裕,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的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普遍富裕。

  前进道路上,只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篇六: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1 2021 年关于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范文( 三篇) ) 1 2021 年关于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一 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当前,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共同富裕多重维度的把握和践行,将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推向新境界。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共同富裕提供根本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它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理论探索,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制度入手而加以展开的。从根本上来说,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最终完成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就是因为私有制导致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益,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两极分化和社会有机体的撕裂。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恩格斯也曾就社会主义与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党的百年历史征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的坚定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就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作为基本目标,早在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就明确提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最高纲领是铲除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探索如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路,进一步强化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进一步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和解决共同富裕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破解影响共同富裕的深层次问题,将脱贫攻坚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战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进。

   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进一步通过制度建设实现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一是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等等。通过持续不断的体制机制改革,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制度保证。二是不断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机制,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 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收入分配关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大事。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等参与分配的评价体系,强化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导向。统筹健全城乡、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各类保险制度。三是坚持效率与公平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无论是生产、流通还是消费环节,只有坚持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共同富裕的方向不偏离。为此,要大力推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将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根本体现。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刻把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尽最大努力创造出最为丰富的 物质产品,让全体人民真正告别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所有这一切都为我们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不断推进更高水平的共同富裕,就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以创新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要通过创新引领,不断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着力解决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激活发展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公共产品,为提高收入水平和共同富裕提供更多可供分配的资源。二是通过协调发展破解生产力发展的难题。当代中国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我们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收入分配差异的特殊性,在资源配置、开发保护、绩效评价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协调发展也是生产力,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强化整体协调性,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无论是在质还是在量上都会有一个明显提升,我们也才能同步 解决好共同富裕问题。三是将绿色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人的全面发展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特别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共同富裕,更应当把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这就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低碳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格局,进而赋予共同富裕以新的时代内容。四是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升共同富裕的水平。中国推进开放包容发展,既使本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进步,更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一些国家推行的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我们更要大力推进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各国文明互学互鉴,进一步释放全球经济的整体活力,为造福全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五是注重在共享发展中提高共同富裕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共享经济是节约资源能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劳动者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我们要通过维护公平正义,打破一些部门和行业的垄断,扼制资本过度扩张和渗透,强化按劳分配体系的完整性,进一步优化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三、 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根本遵循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无产阶级则是人类解放的“心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何以每每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就在于我们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般性的口号,而是体现了唯物史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情怀,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要不断将共同富裕推向新境界,就必须做到:一是将人民群众作为共同富裕的评价主体。共同富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诉求,如何检验共同富裕等各项工作的成效,就必须坚持把阅卷人的权力交给人民。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将“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由此也确立了中国改革开放正确的价值评价导向。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共同富裕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这样一个伟大战役中,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创造和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 实现共同富裕,一定会遇到许多难以预见的困难。对此,我们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从实践、思考、提升到再实践、再思考、再提升,破解难题,把握规律,积极开辟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新方法。

   四、 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共同富裕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内容,体现着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强调从全面的、联系的、变化的观点来把握客观世界。把握世界的总体性,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实践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从来没有从某种精神推测中来把握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而是从变化着的实践进程中来把握主客体的统一,并由此进一步来揭示社会发展的基本秩序和相互联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项原则之一,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现代化如何推进的基本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富裕作为我们下一步现代化实践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接下来我们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共同富裕之路,更需要坚持系统观念。

   如何运用系统观念推进共同富裕实践,需要我们做到:一是加强前瞻性思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充分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势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特别是敏锐发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充分发挥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超前思考、创新谋划。二是加强全局性谋划。我们的共同富裕之路是在面对两个大局的新背景下前行的,只有充分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走向,才能从大格局和方位上考虑问题,才能保持历史的定力,及时防范推进共同富裕中出现的危机和挑战。三是加强战略性布局。在共同富裕的布局中,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状、不见未来,要从人民至上的原则出发,从现代化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到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类资源。四是加强整体性推进。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涉及民生问题,包括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改革导向、绩效评价等方面整体性推进,只有大力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联动,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才能有效、稳妥地解决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真正回应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

   1 2021 年关于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二 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对世界减贫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共分8 个专题:决胜脱贫攻坚,共享全面小康;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证;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坚持加大投入,强化资金支持;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坚持从严要求,促进真抓实干;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让我深刻认识到当下扶贫工作的重要性,也让对扶贫工作的落实、监督、制度和总体目标有了深入的认识。

   做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落实好“精准识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精准。”而精准扶贫的关键又是能不能精准识贫。当前,各地脱贫攻坚的进度日新月异,脱贫人口与日俱增,如果不能精准识贫,不仅不能让真正意义上的贫困人口脱贫,还会损害政府的形象。要真正做到精准扶贫,就得精确摸底。其次,必须落实好“精准施策”。精准扶贫意味着...

篇七: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推动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心得 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新征程上必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目标,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探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之道,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强化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首先,党的领导决定共同富裕方向的坚定性。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历史证明,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定不移将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次,党的领导保证共同富裕政策措施的连续性。改革开放以来,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提出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目标要求,但共同富裕的政策取向一直没有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与社会条件。最后,党的领导凝聚共同富裕诉求的共识性。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同步富裕,需要处理好利益多样化与根本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实质上是坚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整体利益,如此才能有效凝聚关于共同富裕的共识,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在维护整体利益前提下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而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共同富裕的目标价值。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民心向背和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是党的重大政治责任。一方面,共同富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方向。实现共同富裕从根本上讲是满足最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美好生活不只局限于物质层面,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地、逐步地实现人对自身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个体品质、行为方式的超越与发展,实现人民精神的普遍富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和谐和睦向上,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实现共同富裕要全面、及时回应和满足人民意愿和诉求。一是在制定和完善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具体措施过程中,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制度化地反映到决策过程中;二是坚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高凝聚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能力;三是通过制度建设、政策保障、组织领导,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动态回应人民多样性与变化性的合理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贯彻共享发展理念,丰富共 同富裕的内容体系。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内涵和实践路径认识的深化。共享发展理念更完整、更全面地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从侧重追求物质富裕拓展为追求文化软实力、社会文明、生态质量等方面的综合提升,同时蕴含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贯彻共享发展理念,首先要以全局性顶层设计洞悉共同富裕的关联性问题,找准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将整体规划、地方探索与督促落实相结合,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其次,共同富裕是共建共治共享基础上的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共享落实到共建中,从而有效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保障。最后,秉持均等、普惠、便捷、可持续的理念。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补齐共同富裕短板,以数字赋能、制度创新为动力,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提升共同富裕质量,夯实共同富裕基础,以共享为价值导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 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改革创新激发共同富裕的内在动力,首先要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完善创新创业创造支持政策体系,培育更加活跃、更有创造力的市场主体,完善创新要素参与分配机制,加快探索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价值的实现形式,推动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文化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其次,激发党员干部在推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鼓励地方围绕中央顶层设计进行差别化探索,鼓励担当作为。建构容错纠错、容错免责与问责追责一体化机制,构建系统完备、激励有效、奖惩适度的复合型机制,实现问责与容错的机制衔接与优化,保证责任制度的完备性和激励制度的科学性。最后,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领域改革的全面深化,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强化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质性发展。制度建设可为共同富裕建立前提性与基础性的秩序状态、约束性与引导性的行为背景。首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加强党的领导以保证共同富裕的方向坚定性、政策连续性、诉求共识性,推动相关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其次,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中取得实质性进展,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确保不同领域的制度、规范 与机制沿着正确方向进行改革,并实现制度之间的衔接与机制之间的互动,保持各领域改革步调的一致性,形成更加完善的共同富裕制度体系。最后,实现共同富裕应着力一体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构建促进共同富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政策体系,深化行政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加快建成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相关热词搜索: 公安民警稳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稳步 共同富裕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