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7篇

时间:2022-12-10 09:55:06  来源:网友投稿

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7篇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 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有待转变,只有在党建工作方式创新转变的基础上,才能够逐步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7篇,供大家参考。

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7篇

篇一: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

 面临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有待转变,只有在党建工作方式创新转变的基础上,才能够逐步改变现阶段党建工作困局,发挥党建工作应有价值。文章针对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首先明确了党建工作方式转变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党建工作方式转变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后探讨了如何在未来国企党建工作中进行优化转变。

 在新时期国有企业运营管理中,要切实发挥党建工作对国企发展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要注重以党建引领,把握国有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发展,国企党建工作创新发展面临一些机遇和挑战,作为党建工作者,就要在善于抓住时代机遇的同时,直面国企党建工作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

 拿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和办法,推进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一、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必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活动参与度

 国企党建工作开展中各项活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确保相关人员的参与度,才能够发挥党建工作效果,有助于解决形式化问题。但是在传统国企党建工作开展中,过度依赖宣教手段,导致活动的吸引力较差,无法较好保障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此,如果能够适当转变党建工作方式,促使其与时俱进,具备更强新意,也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其中,并且在参与过程具备较高积极性,最终更好优化活动执行效果。

 (二)有助于维系国企稳定性

 在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开展中,如果能够从工作方式入手进行转变,往往还可以有效体现其维稳效果,对于解决国企内部存在的一些干扰和矛盾问题具备重要价值。在国企运营管理中,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员工的稳定性又直接关系着国企整体稳定性,而党建工作的开展在人的稳定性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进

 行转变和创新,可以更好提升其维稳作用,解决国企发展中存在的员工思想浮动问题。

 (三)有助于推动国企发展

 新时期国企发展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党建工作开展下,有助于规避国企因发展方向偏差带来的隐患,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重要价值。随着国企党建工作方式的转变,党建工作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国企党建工作的很多理念可以较好服务于企业运营管理和发展,比如党建工作倡导群众路线,可以有效引导国企管理关注基层员工,实现对于各项管理决策的优化,从而促进国企发展。

 二、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重视度不足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首先受到了意识层面的制约,因为国企党建工作的受重视度不足,进而也就容易造成后续工作受阻,无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直接影响机制上来看,因为一些国有企业领导层没有意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对于该项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影响国企对于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党建活动开展中无法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对于党建工作成效带来不良影响。

 (二)人员方面的制约因素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还直接受到人员的影响,因为相应工作开展中得不到充足人力资源的支持,很多工作无法落实,甚至容易出现较多偏差隐患。这种人员方面的制约因素首先表现在组织机构层面,因为国企领导人员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度不足,进而也就不会投入过多的人力资源,导致国企党建队伍建设往往不够理想,很多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为兼职,工作重心往往在其他方面,党建工作则可有可无,仅仅是为了应付必要检查。另外,即使党建组织机构得以建立,但是在人员数量上存在欠缺,影响后续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当然,从具体党建工作人员角度来看,因为其资质不佳,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很多人员都并非本专业人才,在对黨建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时,难以收到良好成效。

 (三)方法技术滞后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往往还直接受到方法和技术的影响,因为党建工作模式滞后,所用方法和技术都不能够适应新形势,进而也就带来了隐患,这同样也是针对党建工作方式进行转变的重要原因。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方法比较单一,如过度关注于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运用,以会代教以及填鸭式讲解方法的应用比较常见,缺乏对

 于党建工作方式的创新。利用新媒体进行党建工作执行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且没有进行实践探索,相关经验不够丰富。

 三、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策略 (一)加大投入度

 对于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进行转变创新,首先需要加大对党建工作的投入力度。国企管理层以及党建工作负责人应充分意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将其放在国企发展的战略位置,明确其在国企发展中的突出价值,进而在提升重视度的基础上,为该项工作开展以及创新研究提供必要支持。比如从人员支持方面来看,现阶段国企党建工作中的人员短缺现象较为严重,需要在未来明确具体工作职责和任务的基础上,为国企党建工作安排充足人员,确保国企党建工作人员都能够各司其职,且可以表现出较高的投入度。在此基础上,对于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开展中所需要的基本资金、时间以及空间,也应该予以适当满足,鼓励党建工作人员进行创新,推动党建工作方式转变。

 (二)注重结合国企生产经营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往往还需要密切结合国企生产经营,这也是凸显党建工作价值的关键所在。基于此,国企在党建工作开展中应该高度关注自身生产经营状况,要

 在充分调查了解自身生产经营状况的基础上,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化落实,避免党建工作出现明显的随意化问题。一般而言,国企生产经营需要什么,党建工作就需要关注什么,要将其作为自身工作要点,逐步纳入党建工作体系,以此推动国企生产经营发展,同时要重点规避国企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出现冲突。当然,在国企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结合上,需要二者互相促进、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力求在凸显国企党建工作价值的基础上,为国企生产经营做出最大贡献,彰显党组织的重要作用。

 (三)党组织活动转变

 新时期国企党建工作方式转变还需要表现在党组织活动上,党组织活动要形成更强的新时代适应性,有效发挥党支部和党员作用,解决以往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形式化和行政化倾向。基于党组织活动的转变而言,除了常规的“三会一课”以及“两学一做”等活动,往往还需要注重凸显国企的现实性,党组织要在党建活动开展中密切联系国企实际状况,重点关心国企职工,明确国企职工最为关注的难题和热点,进而可以促使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并形成较高的吸引力,确保党建相关活动的参与度得到良好保障。党组织活动转变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还需要注重内容的及时更新和补充,要积极将新时期国企发展中的新问题纳入,在分析明确相关问题的

 基础上,引导党组织进行深入探讨和钻研,力求能够借助于活动解决国企实际问题。

 (四)活动载体转变

 在新时期党建工作方式转变中,往往还需要落实到具体活动载体上,要对活动载体进行不断创新,以便体现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降低党建工作参与难度。党建工作活动载体的转变主要就是要积极引入新媒体手段以及互联网手段,促使党建活动的开展更为灵活,打破传统党建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确保党建工作能够吸引国企职工积极参与、踊跃报名。比如对于现阶段国企职工常用的新媒体平台,就可以將其纳入党建工作体系,促使其成为党建工作新的活动载体,便于党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和互动交流,另外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短视频平台等,都可以作为党建活动的重要载体。

 四、结语 新时期对党建工作方式的转变要求更高,传统的党建工作方式已经难以形成良好的实践效果,表现出了明显问题,需要党建工作人员从多个角度入手,积极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优化,彰显党建工作应有价值

篇二: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摘 要:居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医院,医院为居民生命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档案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就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分析新时期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逐渐提高,政府和民众都对医院工作十分重视,针对医院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多项政策,旨在帮助医院及时解决问题,为居民提供高质量服务。在医院实际工作过程中,部分医院管理人员认为档案工作对医院发展没有推动作用,但以长期发展眼光分析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发现医院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实际上对医院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医院管理人员应逐渐完善档案管理模式,重视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将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内容和方法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需要以具体方法作为支撑,规范医院档案资料收集、存储和利用工作,安全管理电子档案,完善纸质档案资源规范化管理环节,提高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

 1.提高档案资料存储规范化水平 医院档案资料收集规范化。医院档案资料收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相关部门配合档案室做好档案收集工作,明确规定医院档案收集范围,及时落实档案收集工作,推动医院档案收集工作秩序化发展。在收集档案资料过程中,档案人员明确收集流程,以档案收集制度为基础,认真落实档案收集工作,重视档案收集环节。档案人员按照实际流程完成档案收集工作,将档案放置在合适位置,为后续档案查找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医院档案资料存储规范化。在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不断被提高背景下,医院档案工作涉及纸质版资料和电子版资料等内容,档案人员需要严格处理纸质版资料和电子版资料,按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完善存储档案资料流程。针对纸质版档案资料,档案人员完成资料核对工作,将符合规定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置。针对电子版资料,档案人员在线上接收档案资料,注意网络存储安全性,一式两份,一方面防止出现档案资料泄露问题,另一方面避免档案资料丢失,难以被找到。在档案存储工作中,档案人员应重视网络安全性问题,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储存档案资料。

 医院档案资料开发利用规范化。档案人员选择将某一个领域进行专题化开发和利用,结合医院医生、患者和护士等人员具体要求,开发信息资源。在开发过程中,档案人员遵循制度要求,按照相应的程序,保证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规范性。

 2.提高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水平 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医院各个科室出现大量电子档案,是医院档案部门收集的主要对象。电子档案面临黑客、病毒等多重安全风险,容易出现资料丢失和损毁问题,不符合档案管理安全性原则。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注重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方式,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妥善保管电子档案,加强系统权限管理,为电子档案创造安全环境。

 3.加强纸质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 纸质版档案资料依旧是档案资料重要形式,加强纸质版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依旧是重点内容。纸质版档案资料是常规工作,在资料保存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档案人员关注资料储存环境,定期审核纸质版资料,确保资料不会受到影响,完善物理环境,为纸质版资料创造安全环境,保证纸质版档案资料管理规范化。

 二、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重要性

 医院工作包括很多内容,医院管理人员管辖范围较广,是医院的总体设计师和规划师,其决策对医院发展有重要影响。

 第一,医院档案规范管理相关工作具有内容多样和程序复杂的特点。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医院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不能认真整理医院档案相关资料,不能合理保存部分医院档案,当医院其他工作人员前往查阅档案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提供其所需档案资料,工作效率低下;在信息时代,医院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规范化管理提高医院档案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使医院档案工作顺利开展,将医院档案工作发挥最大作用,当其他工作人员查找相关档案资料时,能够及时为其提供所需资料,工作状态和模式更为积极。

 第二,在信息时代,医院管理人员应利用信息技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工作质量,使医院其他活动可以顺利高效进行。

 第三,规范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医患纷争。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使患者可以顺利在医院寻求帮助、查找资料、节约时间,医院也可以为其提供高质量服务。

 三、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存在的问题 1.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据调查,因部分医院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经常出现不合理现象。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医院档案管理内容多样、程序复杂,档案资料逐渐呈现多样化发展状态,有些档案资料对医院发展有重要意义,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档案资料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工作状态和工作内容。同时,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记录大量患者相关就医资料和数据,在患者离开医院后,医务人员需要将这些资料放在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分类整理并记录相关内容,方便相关工作人员日后查找。在实际情况中,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就无法有效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在日后需要查阅相关档案时,就很难及时找到数据资料,出现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2.醫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速度较慢 在信息化时代, 医院管理人员没有拥有信息时代思维,不将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重要内容,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发展较慢,医院管理人员应在档案工作中合理引入信息化技术,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部分医院管理人员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视为基础性工作,认为该工作没有专业技术要求,忽略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不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在现实情况中,部分医院管理人员只注重医院经济利益情况,不能合理分析医院发展现状,没有跟上社会发展趋势。此外,部分政府管理人员也未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对于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没有给予相关策略,不能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管理人员不能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视为重点内容,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性,导致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较慢。

 3.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在部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是重要问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不重视此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第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缺少实践经验,认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利用理论知识完成,没有主动提高实操能力的意识,相关管理人员只拥有理论,对档案管理技能几乎没有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第二,部分医院管理人员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和进修机会,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转变学习思维,无法有效将档案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在工作实践中,降低工作效率;第三,部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岗位人员综合素质低,他们多是经过关系介绍进入档案管理部门工作,并没有真正的工作实力,不能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创新性想法,不能为医院发展助力。

 4.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工作意识 部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工作意识,他们仅意识到自己的权力,不能发现自己的义务。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具有组织和分工作用,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和医院整体工作顺利进行有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发挥真正作用,不认真对待工作,不能将档案管理工作视为重要工作内容,更不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服务。医院应发挥档案管理人员潜力,帮助其调整工作状态,及时规范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四、新时期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策略 1.完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在新时期,医院管理人员应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将改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提上工作日程。

 第一,应提高医院档案资料存储和利用规范化水平,制定统一标准,规范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引导相关工作人员坚持真实性和公平性原则。医院可以统一培训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使其运用同一种归档方式,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将医院档案资料收集、存储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重视档案管理安全性,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第二,医院应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中,加大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水平,促使医院档案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2.推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 首先,医院应主动分析社会发展趋势,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医院发展进程中,认真分析不同信息技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发挥不同的作用,同时将信息整合,通过整合信息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其次,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在引入先进信息技术基础上,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学习计划和工作内容,引导其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技术。

 最后,应推动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引入信息技术后,管理人员应注重后续工作情况,认真分析工作内容和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果,留下合适的信息技术,摒弃不合适的信息技术,使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逐渐加快进程,满足工作需求,为医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医院管理人员应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一方面医院需要留住档案管理人才,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医院需要加大人才管理力度,重视培养人才工作。首先,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入职之前,应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组织其参加统一培训课程,让他们提前了解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在培训过程中,医院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待入职人员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质,选择录取素质水平较高的人员。

 同时,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分析其专业水平和工作状态,为他们选择不同工作岗位,制定不同工作计划和目标,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其次,在档案工作人员入职后,重点观察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状态和发展情况,在工作过程中,为不同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工作目标,激发其工作潜力,最大限度开发他们的能力,引导他们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

 最后,医院管理人员应为其设置相关职业发展部门,聘请职业规划专业人士,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和发展方向,通过职业规划,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拥有工作目标,了解工作方向,及时完成工作内容,提高工作内容准确程度。

 4.转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模式

 在信息时代,医院应加大档案管理力度,帮助医院档案工作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方式,实现不同的工作效果。一方面,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将培养专业人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转变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医院档案管理人员应重视管理工作内容,及时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加深自己对档案管理的认知,提高管理能力,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医院未来发展制定计划,完善医院管理体系。医院管理人员应引导档案管理人员完善档案管理细节工作,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将信息化技术合理应用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促进医院信息化发展,使信息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爆炸时代,医院管理人员应转变管理方式,引导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主动学习科学技术相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制订医院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逐渐细致化,接受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社会挑战,利用科学技术带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突破工作瓶颈期。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管理人员应及时转变管理理念,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内容,转变管理方式,逐渐优化档案管理系统,规范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大力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进展。同时,医院管理人员还应将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智贤.新时代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兰台内外,2021 [2]韩竹棠.优化档案管理模式

 提高档案管理效益[J].城建档案,2021 [3]乔 曼,王国倩.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新模式探讨[J].中国标准化,2021 [4]焦洁云.论新时期医院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J].人人健康,2019 [5]毛 伟.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可行性探讨[J].兰台内外,2021 [6]侯琳琳.如何实现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J].人才资源开发,2020 [7]李美佳.医院人事档案的业务流程优化及信息化探究[J].办公室业务,2020 [8]曹 刚,夏 天,朱云湘,张莉华.新时代医院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 [9]潘宜兴.大数据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兰台内外,2020 [10]李亚娜.探索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新模式[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 [11]陈素问.信息化时代创新档案管理服务模式探究[J].科技资讯,2022 [12]赵 娜,张瑞芳.新形势下公立医院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对策刍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1 [13]李 杰.医院档案规章制度的建立标准与人员配置问题[J].办公室业务,2020 [14]谷士鹏.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和措施——评《信息工作与档案管理》[J].中国医学装备,2020 [15]温晓丽.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医院档案管理改革策略和模式创新[J].科技风,2022 [16]李 艳.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解决方案[J].黑龙江档案,2021

篇三: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小麦保供稳市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

 摘要:新时期小麦市场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保供稳市面临粮价联动挑战、舆情误导挑战、资本炒作挑战和饲用替代挑战等四大挑战。为有效应对各种新型挑战,小麦保供稳市需综合施策,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引导市场预期;探索黑名单制度,加大涉粮资金监管力度;统筹调控能量饲料,提高小麦调控精准度;加大政策性业务统筹力度,形成政策合力。

 关键词:小麦 保供稳市 挑战 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小麦最低收购价从 2017 年的 2360 元/吨(国标三等,下同)下调至2021 年的 2260 元/吨,最低收购价格与市场供求状况逐步接轨,小麦市场化收购比重持续提高,2020 年超过 87%,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初步发挥。同时,受疫情、舆情、灾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小麦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强,新时期的保供稳市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创新调控方式,提高调控效能。

 一、新时期小麦保供稳市面临挑战 新时期小麦保供稳市面临着新旧挑战交织的状况,自然灾害、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的局部减产、毒素超标、重金属超标等传统挑战依然存在,粮价联动挑战、舆情误导挑战、资本炒作挑战和饲用替代挑战等新型挑战不断涌现。

 (一)粮价联动挑战 我国粮食主要包括大豆、玉米、小麦和稻谷四大品种,从种植端看,大豆、玉米和稻谷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争夺土地现象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黑龙江地区;从消费端看,玉米、稻谷和小麦主要组成均是淀粉,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尤其是在饲用领域。因此,纵观国内外,粮食内部四大品种的市场价格天然具有联动性。先前大豆、稻谷、小麦和玉米之间价差较大,联动性较弱;近几年随着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粮食市场化水平稳步提高,联动性明显增强。尤其是 2020 年以来,玉米价格上涨明显,对小麦价格形成较强带动作用,助长小麦看涨预期,呈现“若稳小麦,先稳玉米”或“不稳玉米,难稳小麦”的联动现象。目前小麦保供稳市已经超越单纯的小麦市场范畴,进入范围更广的能量饲料领域或者更大的粮食市场领域。

 (二)舆情误导挑战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交软件的普及,自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市场上真假信息爆炸式增长,由以前的“人找信息”演变为“信息找人”,舆情成为做好小麦保供稳市工作的一个重要变量,因为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准确、权威的信息能引导市场主体理性决策,促进市场平稳运行,虚假、歪曲的信息也能误导大众,导致市场主体冲动决策,引发市场大起大落。当前,小麦保供稳市面临的舆情误导挑战主要集中在生产端灾情误导、流通端购销误导和消费端采购误导。

 1. 生产端灾情误导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据统计,2020 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 1996 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 11.9%;绝收面积 271 万公顷,占 1.6%。小麦整个生长期容易遭受赤霉病、条锈病等病虫害和倒春寒、干热风、连阴雨、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影响。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几何式扩散,小范围的局部灾情短时间内能大范围的全网传播,再加上个别不良媒体和不良机构炒作,小灾能炒成大灾,减产能炒成绝收,覆盖几个村庄的小范围冰雹和倒伏能炒成主产区小麦大范围受灾。在小麦收获前的关键时期,连阴雨天气和赤霉病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尤其是江淮地区麦收前容易出现阴雨天气,市场高度关注,也是高度敏感,极易误导市场主体决策,造成小麦价格不必要的起伏波动甚至是大起大落。事实上,只要不出现连阴雨,短时间降雨对收获前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并不大。2021 年 5 月

 下旬,湖北和河南局部地区遭遇赤霉病和冰雹、暴雨、大风等天气,导致局部小麦受灾减产,短时间内社交软件充斥大量的倒伏小麦、低品质麦粒和冰雹天气的图片、短视频,由于传播信息不精准,只说事件不说影响和覆盖面,经过舆论发酵,个别面粉企业担心高品质小麦采购问题,开始提价收购,事后发现受灾地区仅限于几个村庄,覆盖范围较小,对整体小麦品质和产量基本没有影响,又开始纷纷调低小麦收购价格。

 2. 流通端购销误导 流通联结生产和消费两端,发挥着重要的“蓄水池”作用,利于小麦保供稳市。但在自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日益普及,快手、抖音、火山及微信等交流平台兴起,信息高速传播实时共享,网络大 V、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突显,“一致性”行为发生概率加大,容易误导种植户、贸易商、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追涨杀跌”。2020 年新麦上市以来,个别舆论散步谣言,炒作国内减产、国际粮价上涨和饲用玉米缺口,导致国内市场主体看涨小麦后市,包括先前没有从事过小麦业务的东北贸易商和第三方资金机构在内,大量市场主体囤积新陈小麦,部分高价抢拍政策性小麦,导致小麦价格阶段性明显上涨,年度最大涨幅超过 300 元/吨。事实上,国内小麦库存充裕,市场供给充足甚至过剩,成交的政策性小麦大多难以顺价销售,大量新陈小麦结转至下一年度,其中政策性小麦市场年度(6 月-次年 5 月,下同)结转量超过1000 万吨。

 3. 消费端采购误导 面粉是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刚性较强,舆情燃点低,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公众恐慌和集中抢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个别国家限制小麦出口,国际小麦价格上涨,“疫情可能引发全球粮食危机”“再不买就买不到了”等传闻在国内各媒体大肆传播,发生在甘肃临夏的一则“市民连夜抢购米面油”的短视频更是引发市民的高度关注,各种不实舆论和传言不断刺激城乡居民尤其是中老年市民敏感的神经,部分地区阶段性出现抢购米面现象,为防止潜在的抢购现象蔓延,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不断进行舆论引导。事实上,经过事后调查,短视频中的抢购只是企业促销加之补货不及时导致的偶然事件,根本不是市民抢购。

 (三)资本炒作挑战 小麦贸易是一个资金需求量较大的行业,没有资本的参与,单个贸易商只能赊购或小规模囤购。去年以来小麦价格明显上涨,叠加较强的看涨预期,市场主体囤购小麦的资金需求增强,在利益驱动下大量资本进入小麦市场,主要参与方式是第三方资金参与政策性粮食拍卖,为有参拍意愿但缺钱的贸易商提供“代拍”和“融资”服务。在资本助推下,2020/21 年度政策性小麦拍卖成交 4533 万吨,考虑成交量时间分布相对集中,按照资金周转 2 次和 2358 元/吨的成交均价(年度 47 次拍卖的成交均价)估算,大约需要资金 534 亿元,没有资本的参与,单靠参拍主体自有资金显然难以支撑。由于小麥和玉米价格持续倒挂,2021 年产新麦上市前,大量第三方资金机构布局新麦收购,基本模式为:资金使用方分批支付小麦收购款 10-15%的保证金,后期向资金提供方支付资金利息、保管费和服务费用,资金提供方提供资金和仓库服务,粮权归资金提供方所有,小麦出库按定向销售约定价格“批销批结、先款后货”,价格跌幅超过 3%时增加保证金。资本参与小麦市场,解决了长期以来小麦市场化收购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但资本过度参与,也助长了市场炒作之风,对小麦保供稳市形成一定挑战。F4F08248-0E0F-4B38-B8D9-7E01818D9B84 (四)饲用替代挑战 我国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业需求和饲用需求。食用需求相对稳定,年度波动不大,数量在 9000 万吨左右;工业需求主要以小麦为原料生产淀粉、酒精、酿酒等,数量在 1000 万吨左右,年度间小幅波动。饲用消费受小麦品质、玉米与小麦价差等因素影响,年度之间波动较大,近 20 年在 700~3500 萬吨之间波动,平均值为 1382 万吨。小麦大量饲用加大保供稳市难度,主要原因:一是小麦产需年度结余量有限。我国小麦市场总体平衡有余,根据 2015/16~2019/20 年度产需结余情况可大体判断,正常年景产需结余量在 1500 万吨左右,若不考虑国家主动消化超期储存小麦的原因,小麦饲用量一旦比正常年度增加 1500 万吨以上,就可能直接导致我国小麦产需从“平衡有余”转变为“产不足需”,加剧市场波动;二是我国能量饲料年度需求量正常年景在 2.5 亿吨左右,而小麦常年产量在 1.25—1.35 亿吨,是年度能量饲料需求量的 50%左右,小麦大量饲用,将小麦市场保供稳市纳入市场容量更大的能量饲料范畴,难度明显加大;三

 是小麦饲用强化了与玉米的价格联动,而玉米加工链条厂、加工品种多,替代品也较多,国内外联动强,间接加大了小麦的保供稳市难度。

 二、新时期小麦保供稳市对策建议 针对新时期小麦保供稳市面临的多重挑战,必须综合施策,抓住关键点,实施精准调控,发挥调控“四两拨千斤”的功效,切实提高调控效能,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一)加强市场价格监测和监管,引导市场预期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构建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建立覆盖小麦“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的全产业链监测体系,提高监测的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加强小麦市场价格监测和趋势预判,及时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同时,全方位多渠道发布权威数据信息和专家政策解读,主动正面发声“吹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占领小麦舆论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压缩虚假信息传播空间,弘扬正能量,指导市场主体理性购销,引导市场预期,防止市场大起大落。对于故意发布虚假信息或者不实信息的不良媒体,加大监管力度,实施严厉打击,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二)探索黑名单制度,加大涉粮资金监管力度 严密监控资本进入小麦行业,适度的资本参与有利于活跃流通,提高市场活力,应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对于长时间、大规模、大额度炒作小麦市场的资本,要保持高压态势,守住“粮吃不炒”的底线,监控涉粮资金规模,探索建立政府相关部门同涉粮资金机构的定期沟通交流制度,及时传达政府调控意向,辅助涉粮资金机构管控经营风险。同时,探索黑名单制度,对于恶意炒作市场、扰乱市场秩序、善意提醒无效的涉粮资金机构,果断拉入黑名单,严禁其参与任何政策性粮食业务,必要时由涉粮资金机构的上级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必要惩戒,甚至勒令其退出粮食行业。

 (三)统筹调控能量饲料,提高小麦调控精准度 小麦保供稳市应超越单纯的小麦市场范畴,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抓住“饲用”这一关键点,提高小麦调控精准度。要统筹调控能量饲料市场,尤其是玉米市场,切实在能量饲料的大范畴内做好小麦市场的保供稳市工作。通过增加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提高玉米国内供应量,确保基本自给;适度加大玉米及其替代品(高粱、大麦、木薯、碎米、饲用麦等)、下游产品(肉禽蛋奶、酒精、糖、淀粉等)的进口量,提高能量饲料供应的品种多元化、区域多元化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统筹做好能量饲料的保供稳市工作。

 (四)加大政策性业务统筹力度,形成政策合力 小麦国储地储轮换、最低收购价政策、政策性小麦拍卖等政策性业务,是政府做好小麦保供稳市工作的重要抓手,应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形成政策合力,向市场释放统一的信号,避免出现“内耗”。当小麦市场价格太高时,通过国储地储集中轮出、最低收购价小麦公开拍卖、增加进口等措施,合力保证小麦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当价格太低时,通过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国储地储集中轮入、暂停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等方式,增加小麦市场需求量,拉高市场价格。为提高政策性业务调控效果,可以探索国储、地储、最低收购价小麦、进口小麦在同一个平台集中公开竞拍,增强政策实施效果。

篇四: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时期社区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是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与建设社区、服务社区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在社区服务管理过程中,社区党组织的服务、管理、教育、监督作用不突出,在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社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工作热情不高,没能把社区党建工作放到推进社区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高度去认识,因而使得社区党建工作始终不能快速有效地开展进行。

 二是社区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不平衡,人员结构也比较分散和弱化,使社区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队伍结构不合理、不平衡、缺乏活力,不能快速适应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三是社区党组织的发展与党建工作不相适应。许多社区党组织工作的发展显得动力不足,没能及时建立党组织,成立社区党支部,相当多的社区党员不知道自己的组织关系挂靠到哪,到哪去参加组织生活、交党费;一些社区由于人员条件的限制、管理工作的落后,社区党建工作基本没能开展起来,社区党员更是处于无人管理的状况。

 四是社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能充分发挥,部分党员

  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作为社区服务管理的领导者,社区党员干部担负起了重要的职能。但部分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自己的要求不严,不能积极主动组织参与社区活动,参加社区组织生活,因而党员的先进性得不到体现、不能起到一个党员应有的模范作用,这使得社区的各项组织服务工作也难以贯彻落实。加强社区建设就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党员的积极作用,用党员的先进模范行为引导带动社区群众,调动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社区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社区党建工作就能更好地开展进行,同时也能更好地推动和保障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

篇五: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要:军队基层管理工作,是部队建设中最基本、最广泛、最具体的基础性 工作,在创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军队基层管理工作面临全方位的巨大挑战,由经济全球化所决定的国际格局的分化组合,由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加之军队基层管理工作内在的矛盾运动,都要求在管理的思维、方法、手段上不断地进行深层次的变革创新。

 关键词:军队;基层管理;素质

 目 录

 一、新时期军队基层管理的问题 ................................................................................... 1 (一)思想观念陈旧 ............................................................................................... 1 (二)法制意识不强 ............................................................................................... 1 (三)科学素养不高 ............................................................................................... 2 二、改善军队基层管理的策略 ....................................................................................... 3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 ........................................................................................ 3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 3 (三)以继承创新为基础 ........................................................................................ 4 三、结语 ........................................................................................................................... 4 参考文献 ........................................................................................................................... 5

 一、新时期军队基层管理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陈旧 少数同志受传统习惯和思维定势的影响,管理观念滞后、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对信息化条件下和市场经济环境中基层管理工作特点规律的把握,认识狭溢, 把部队管理简单看成是行政工作,没有把管理工作当成关系部队建设全局的系统工程,没有把管理工作渗透到作战、训练、后勤、装备、生产等各个方面,极大地影响了管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当前,在基层部队对军事管理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多误区,一些同志认为,部队基层管理就是“行政事务管理”,把管理工作停留在“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的层面上;也有不少同志认为管理工作就是“保平安”、“不出事”,把管理工作停留在消极保平安的层面上;还有人认为,管理就是管好部队、带好兵、搞好思想教育,把管理工作停留在对基层严格的管制和教育工作层面上;还有些同志认为,管理就是消极地“控制人”,把管理工作停留在“我讲你听、我说你干、我管你服”的层面上;等等。一些管理者不顾现代高技术战争迫切需要发挥每个战斗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现实,采取通过压迫个体创造性面求取集体团结性、战斗性的管理方法, 这种管理方式窒息部队活力,制约战斗力的提高,消极作用很大。这些落后的观念极大地影响了军事管理创新的整体推进。

 (二)法制意识不强 由于受我国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封建的“愚民”式带兵之道仍然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在基层部队占有不少市场。一些管理者不顾现代高技术战争迫切需要发挥每个战斗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现实,釆取通过压迫个体创造性面求取集体团结性、战斗性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式窒息部队活力,制约战斗力的提髙,消极作用很大。

 我军在建设上“人治”的管理思想根深蒂固,在实际工作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随处可见,有的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往往按照个人习惯和主观意志实施管理。一些单位在实施管理中不按条令条例办事,以管理者的意志私自制作土章法。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任意圈点捏弄,造成战士怨气冲天, 产生抵抗情绪,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有的把法规制度放在一边,自定"土政

 策”、“土章法”法规可以不学、不执行,首长讲话必须坚决照办,于是出现了“权大于法”、“官大于法”和“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及“一个司令一个令”的现象,甚至“主官一换,一切都变”;有的责任不清,没有把管理责任区分到具体人员,造成谁都管、谁都管,出了问题人人有责,却没人负责,容易出现管理“空档”;有的心存杂念,怕暴露问题影响政绩,得罪人的事不敢管,棘手的事不愿管;有的好人主义盛行,说情风蔓延,对违规违纪的人和事,该严肃处理的从轻发落,以批评教育代替纪律处分,以行政处分代替刑事处罚;有的宽严不一,执行纪律搞双重标准,严下不严上、严人不严已,有的因时而异,上级强调、机关检查、出了问题就严一阵子,事情过后又松下来,致使有的单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把领导的精力掩没在文山会海之中,有的已经成为制约正规化建设的“痼疾”。

 (三)科学素养不高 调查某部 1548 名基层干部,大专以上学历的有 1120 名,占 73%,其中, 地方高考入军校和地方大学生干部 414 名,占 27%,机关干部基本达到本科以上,研究生以上学历也占到 1.2%;战士文化程度也逐年提高,从对某部 2009 年到 2011 年入伍战士的文化程度统计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战士比例分别为47.2%、49.5%、52. 7%,呈逐年递增趋势,大学生士兵和懂计算机组装、网络技术等有特长的战士也越来越多。官兵整体的“高知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认 知思维能力增强,接受新生事物较快;善于独立思考,对部队管理工作有独特见解;官与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共性素质差距缩短,个性素质差距拉大,使管理者的“施管优势”日渐弱化,一定程度出现了“兵强将弱”的情况。近年来, 尽管各级加大了基层干部骨干带兵素质培训力度,但是,受传统因素制约,一些干部仍旧过分倚重行政权力,片面依靠职位权力管理和约束官兵,对战士实施“填鸭式”教育、强迫式管理;部分干部缺乏“兵”的经历,官味浓,兵味淡,与战士处不到一起,身在兵中不知兵;有些干部说一套,做一套,在管理教育中搞双重标准。忽视运用“非权力”因素对管理教育工作的作用和影响,制约了管理工作的质量的提高。

 二、改善军队基层管理的策略 (一)以更新观念为先导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髙管理效益,这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片面强调依靠经验管理,而不善于借用现代科技手段, 就很难摆脱管理工作在低效率、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的局面,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基层管理工作创新必须确立信息主导的观念,不断提高管理的质量。

 信息化条件下,信息传播时效性增大,信息技术把全球连成一个整体,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瞬间就可以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同样,世界各国的信息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由四面八方汇集到一个地方。处在这样一种信息环境里,外界的舆论对战争双方官兵心理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媒体报道的广泛性便于战时数字媒体、社会舆论对战争的进程、发展和结局等进行广泛翔实的报道,代表各方利益的观点会对官兵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数字媒体的运用,使军事管理工作形态和样式与传统管理工作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网络化浪潮、信息高速公路使各种意识形态的交融和碰撞成为全方位、可双向交流的网络,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稳定的人员来说,犹如“潘多拉的盒子”。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文化传播渠道多、范围广,要求管理工作充分运用各种传媒, 拓宽渠道,提高时效性,增强影响力。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调动官兵工作的积极性和取得较高成绩,激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工作绩效等于能力与激励之和,这也说明了激励的作用。以往的基层管理,更多的依靠行政手段,严规峻法,这在目前的状态下是难以奏效的。为此,现代基层管理应及时转变观念,既要注重使用自己的权力来规范官兵的行为,同时,更要重视对官兵的情感投资,管人重在管心,管心重在管情, 管人心者莫在于情,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广大官兵的情感因素,釆取切实可行的激励手段,将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相结合,精神与物质相结合,以激发官兵高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积极工作的内驱力。激励策略已成为现代管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基层管理中要运用好激励理论,重视激励策略,

 建立科学的基层工作评价体系,采取公平合理的奖励与制裁措施,通过多种激励渠道渗透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从而激发广大基层官兵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其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以继承创新为基础 管理工作创新与时代的变革强调的都是“变”,基层管理工作在强调创新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变中不变的原则和规律。这些变中不变的原则就是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军事管理如何跨越式发展,我军的性质和宗旨不能变,我军优良的传统不能丢。我军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带兵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基本方法,这些优良传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我军的性质宗旨没有变,建军原则、根本职能没有变,优良传统的基本精神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丢掉了就会动摇我军建设和管理的根基。

 准确把握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坚持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学习现代管理知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又要坚持其思想政治性,坚持人民军队的管理原则、制度和方法,实现管理工作的革命化。既要坚持把历史经验、优良传统接过来、传下去,又要坚持在实践中有所创新,赋予时代的主旋律,增强管理效益。

 三、结语 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促进部队建设的机遇,需要用新观念、新视角去认识,用新办法、新措施去应对。基层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部队官兵的思想和心理也处在不断的微妙变化之中。在这个动态变化过程中, 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作为基层带兵人,面对此类新情况、新问题,选择逃避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一味去堵是没有能力的反映。对基层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仅用老经验、老办法是不行的,迫切需要创新管理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的观点、科学的办法和科学的精神来回答, 用改革和创新的办法来解决。只要坚持用新观念审视部队管理出现的新情况,用创新的方法解决教育管理出现的新问题,就一定能不断推进我军正规化建设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梓贤. 新时期军队基层管理优化研究探讨[J]. 赤子, 2019, 000(009):146. [2] 王芳. 新时代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J]. 思想政治课研究, 2020(1):57-63. [3] 普金承, 王云. 对加快新时代军队转型建设的思考[J]. 政工学刊, 2020(7):17-19. [4] 彭羽茜, 申倩, 常永哲. 对新时代部队管理工作的思考[J]. 青年时代, 2019, 000(001):109,111. [5] 付建华. 新时代军队政法管理创新的思考[J]. 政工学刊, 2019(10). [6] 苏晓飞, 陈文鹏. 新时期军队管理研究[J]. 探索科学, 2016, 000(002):45. [7] 车建国. 新时期军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郑州大学. [8] 林杰, 贺建波. 新时期部队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探究[J]. 明日风尚, 2017(15):120-120.

篇六: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我国大众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大众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帮助人们释放生活和精神上的压力。但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消极的方面。我们立足于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现状,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当前中国大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引导中国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途径,促进中国大众文化进一步发展。

 一、大众文化的内涵 大众文化,在现在看来,是一种通过大众传媒,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旨在使大量人民大众获得愉悦的文化形态。对于大众文化,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在早期,大众文化被视为“文化产业”,被视为一种带着虚伪的文化或艺术外壳的产业范式。学者认为,在大众文化的控制下,它不再是群众真正的精神文化和感性思维经验,而是以获取利润和交换商品为目的而推动的生产[1]。

 法兰克福学派将大众文化认为是逃避现实责任的以及容易沉迷的一种娱乐,阿多诺认为文化工业的典型的文化产品是彻头彻尾的商品。以伯明翰学派为代表的则是以相对积极的态度看待大众文化,将大众文化视为一种蕴含了多样文化的大众力量,是一种可以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力量。大众文化拥有广泛的受众也因此更易于流行,大众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逐渐确立下来文化形态的主导权,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的文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变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与意义 (一)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大众文化的主体主要是当代社会的大多数人,他们不仅是大众文化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大众文化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创造者。大众文化的规模的迅速扩大,实力不断提升,从多个方面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大众文化在扩充与丰富社会文化资源的同时,还从不同的角度帮助人们释放日常紧张的生活以及精神方面的压力也是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为大众提供多樣化的精神文化产品。

 大众文化需要依靠现代的科技手段和媒介技术来创造和传播文化产品。因为它迎合了社会成员的文化和心理需求,获得了大量的文化受众。大众文化具有大众性、通俗性的特点,不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取向,以满足大众的精神放松需求。这一切都使得大众文化有着独特的发展特点,对于大众文化做出正确的解读,就要历史的辩证的看待大众文化的发展过程[2]。

 (二)加强大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从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大众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随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改变,大众文化扎根于大众的生活。但是由于对如何与中国的现实融合的方式不了解,使得中国早期的对于大众文化的研究出现或多或少的研究上的障碍。一方面,只是通过法兰克学派等西方学派的理论,单纯地从批判的角度研究大众文化,也只关注到了大众文化的商品性和娱乐性,忽视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丰富的文化社会资源的力量;另一方面,我们没有从社会环境和现实出发,考虑大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我们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不能单纯只是以宏观的角度进行解读和批判,我们还应该研究它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发展。因为它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相互联系,这也对我们看待中国大众文化的当代意义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3]。

 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大众文化对人的思想、价值、语言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个人不可避免的大众文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出现盲目追求娱乐与享受,也因此在文化生活中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忽视自己的道德追求以及理想信念。

 (一)大众文化市场不规范 首先大众文化需要大量资本作为支持进行产出与宣传,资本的投资方同时也需要通过大众对于大众文化的消费,才能获取相关利润。中国的大众文化也与西方的大众文化一样,在商品拜物教的冲击下,其文化的独立、自省和批判意识开始动摇,被资本的赢利作为工具来利用。因此在商品化的诱惑下,大众文化产品对合理经济效益的追求无限扩大,忽视了作品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导致许多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大众文化产品流入附近的大众文化市场。因此我们绝不能把大众文化的产品作为纯粹的商业性盈利的文化产品,这样会使得产出文化产品的质量降低。大众文化中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价值观对主体的影响,会使公众过分重视物质的享受,而忽视个人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精神追求和培养。这不利于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二)大众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 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获取与扩充着更多的文化资源,还为其影响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最为有利的条件。而其内容的丰富性与多元性,以及传播方式发展的无限潜力,这些都引发了全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从多个方面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产生影响。在世俗与商业的大众文化的大力冲击下,大众文化以其简单易懂和休闲娱乐的体验感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这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探索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寻求自身解放的追求有很大的不同[4]。

 (三)大众文化主体创造力缺失 在追求大众文化中的流行趋势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文化内容的追求转化为了对于利益与文化模板的追求。丰富与复杂的多样性的大众文化内容充斥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社会大众开始出现被动地接受大众文化中所传播的内容的情况,甚至会使得人们习惯于直接吸收现成的完整呈现的文化产品,也因此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主体失去了对文化内容本应该具有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也干扰和阻碍了人们的自主能动性。信息获取的碎片化、便捷性、缺乏完整性和真实性等特点,人们往往不经过思考和整理就快速浏览,他们只停留在文化信息的表面,忽视了文化信息的内涵,从而削弱和降低了主体的思维能力。

 四、解决路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引领大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正确的文化观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而且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也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大众文化的发展必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群众的生活实践中获得那些引导个人价值健康发展的素材,真实、全面地反映群众的社会生活,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提高大众文化生产者和接受者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娱乐,通过娱乐,我们可以得到身心的深刻感受,得到心灵的净化。要让人们对娱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我们应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娱乐观和乐观主义。一要正确弘扬传播学理论和娱乐观,倡导“真善美”,强化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文化精神;第二,更新娱乐观念,媒体在提供娱乐活动时,应注重健康的娱乐形式和内容,引导树立健康向上的娱乐消费观念。

 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媒体工作者应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承担道德责任,加强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加强责任心,“严于律己”,更加注重民生和现实问题,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坚持社会责任优先,媒体应该正确把握娱乐的尺度,引导观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唐山大地震》就是一部令人惊叹和鼓舞人心的文学作品,我们应该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健康的大众文化项目应该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应该是积极的,弘扬正义的。对大众负责,为大众提供优质的媒体服务,这才是大众媒体存在的价值和基础。

 (三)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 大众文化要积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作保障。当大众传媒受到利益的驱动,行业自律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平时,政府就应该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毫不留情地坚决打击恶习,防止和抑制大众文化不良现象的产生和发展。政府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并建立行业规范,使媒体能够认清他们的定位和方向。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也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应对电视媒体的泛娱乐化趋势。

 (四)坚持先进文化对大众文化的引导 大众文化的发展需要主流价值观的引领,才能够确保不偏离轨道。在新时代的中国,先进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基础,在引领文化多样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规范的功能。大众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而先进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正确引导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程度,所以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大众文化观,创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一川.新编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孙洁.“娱乐文化”现象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0(2):80-81.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10-27. [4]张秉福.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極影响及教育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04(2):87-90.

篇七: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期的电力营销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研究界定了电力营销的概念,厘清了电力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培养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市场化意识,持续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为新时期电力更好地开展营销管理、实现市场化运营,做出了思考和研讨。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市场化;工作机制;人才队伍

  1 电力营销管理的概述

 1.1 电力营销的概念

 电力营销是电力行业内部重要的经济性、功能性、管理性工作,特别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今天电力企业在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电能的任务逐步提升的当下,电力营销更是立足于市场化的态势和情况,通过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更好地提供电力的产品和服务,进而实现企业重要的经济目标和社会价值。从实质上看电力营销就是在电力市场的波动和变化中动态把握用户电能需求特点,重点调控电能供应时间和数量,以良好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满足企业、居民和各类组织日益增长用典需求的需要,进而在电力供求主体间、电能传输过程

 中建立起电力企业与用户密切、巩固、稳定的伙伴关系,在进一步提升整个电网供电效率的前提下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与社会受益,在深远和广阔的层面上促进电力用户用电方式、用电行为的进一步转变和优化,以更为准确、更为合理、更为全面的方式建立起电力企业综合性、价值性的交互平台和功能基础。

 1.2 电力营销管理的功能

 在经济、社会和生活逐步发展与提升的过程中,各类活动对电能提出了数量更大、种类更多、层次更深入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为了提升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扩大电力产业服务范围、更好服务于发展和改革的大局,必须要通过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来解决现实中、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和不足。电力营销管理可以对电能传输、电力用户、供电方式、价格要素、成本问题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地管理和控制,对影响电力营销的因素和环节展开分析和研究,在管理的源头和体系的根基上分析电力营销的缺陷和隐患,通过调整电力营销的内外关系、优化管理各主要因素,及时而准确地解决电力营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形成更加具有市场化和规范化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打造高质量、高效能的电力营销管理功能系统,为高质量的电力传输、高水平的电力管理提供坚实的系统性、功能性、组织性基础与保障。

 2 新时期电力营销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营销管理的市场化意识不足

 企业进行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电力产业和整个社会不可逆转的市场化进程,如果电力企业内部存在市场化意识不系统、不完整、不健全的问题,那么很容易导致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出现各类不足和缺陷。代表性的有:一是,在企业实际运营层面,由于对市场经济和多元化经营没有必要的重视和调整,导致电力营销管理长期处于粗浅的阶段,不能体现出电力营销管理的价值,也难于使市场化意识指导电力企业的各项工作,难于依据用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针对性、差异性、动态性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二是,在企业战略层面上没有给予电力营销管理市场化发展的空间,由于缺乏必要的战略指导和政策定位,导致电力营销管理市场化程度不足,难于在长期发展的方向上为电力营销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降低了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功能性、价值性和发展性。三是,在实际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员工不能根据市场化的趋势和特点展开相关的工作,出现了操作环节和具体过程上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影响了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价值和功能的体现和达成。

 2.2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机制滞后

 工作机制对电力营销管理有着正向的推进作用,同时落后的工作机制

 对电力营销管理来讲也存在反向的迟滞作用。当前,在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机制上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工作机制僵化,不适应市场化的需要,落后的工作机制导致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难于进行市场调研、工作创新等相关操作,难于确保电力营销管理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进而出现对电力营销管理质量和效率提升的迟滞影响。二是,在整个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体系中缺乏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导致企业难于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进行相关工作,失去了掌握市场波动、用户需要的机遇和渠道,导致电力营销管理工作长期处于粗浅和落后的阶段。三是,现有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机制中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导致相关工作只能依据僵化、陈旧的机制进行浅表性、机械性工作,出现了电力企业与市场、电力营销管理与客户之间逐步地疏离,难于确保电力营销管理的效率和效能,丧失了创新和提升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机遇和平台。

 2.3 电力营销管理人才建设落后

 人才发展和团队建设滞后是当前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表现出的代表性问题。当前,很多电力企业没有重视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发展和再教育工作,更多地采取简单经济刺激的方法实现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和素质提高,这导致相关的手段与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需求产生极大的背离,市场化的方法和科学化的手段难于在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得到体现,最终导致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出现了专业化发展的不足

 和长期成长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在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中没有系统性的人才队伍建设意识,不能建立一支素质高超、人员年龄合理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团队,难于保障实际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品质和效率,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特别是一些电力企业紧束了人才的入口,僵化的用人机制导致高素质人才难于被企业所引入,也难于发挥出高能力人才的带来和示范作用,出现整个团队难于实施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困难好额问题。

 3 新时期解决电力营销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培养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市场化意识

 电力企业应该立足自身的发展进行市场化建设,要将培养和发展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市场化意识作为重要的战略目标。要结合社会和行业的特点将市场化和多元化作为企业壮大和发展的重要背景,不断扩大电力营销管理的范围,增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的竞争活力,使市场化操作转化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电力企业战略制定层面上,要给予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一定的空间,在战略方向上为电力营销管理提供必要的指导,使市场化的电力营销管理体系能够在更高的层面上加以体现,在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更好地使市场化意识融合在实际操作环节。在具体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具体过程和实际操作,培养和发展出企业全体人员的市场化意

 识,做好电力营销的相关宣传,使更多的资源和关注倾注于支持电力营销管理的平台建设,在不断创新电力营销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将市场化意识内化在电力企业的各项基础性、核心性工作之中。

 3.2 持续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机制

 当前电力企业要建立起创新电力营销管理的工作机制,推进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变革。首先,要解决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模式僵化、方法单一的实际问题,从市场调研、管理创新、工作优化等相关方面更好地体现市场化的方向,提升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机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而确保电力营销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其次,在实际的电力营销管理工作中要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掌握市场变化的趋势和用户的根本需求,建构起促进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机制转型和创新的新体系,在倾听市场和用户新生的基础上更好地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的机制、系统和架构。最后,工作机制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市场的波动性和用户需求的阶段性,要尽量简化电力营销管理的体系,以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作为切入点更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的信息,在有效提升电力营销管理效率和效能的同时使整个电力行业获得持续提升和不断发展的机遇和基础。

 3.3 加强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数量和素质,电力营销管理队伍质量和能力对于电力营销管理工作来讲具有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价值与作用。新时期,电力企业要加强电力营销管理人员的个体发展工作,建立企业内部的教育体系,将电力营销管理人才送入高等学府,实现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全员发展,通过一系列针对性、发展性的方法和体系建立起电力营销管理人员技能和素养提升的机制,使电力营销管理人员在素质、能力上适应市场化的发展需求,使每个电力营销管理人员能够达到专业化、长期化发展的目标。此外,电力企业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结合企业特点和电力营销管理工作需求建立人才的梯队,通过以老带新、针对发展等手段有效提升电力营销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建构起一支作风过硬、专业良好、技能优秀的电力营销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使高素质电力营销管理人才充实到团队之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加速整个电力营销管理团队的提升和发展进程。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期发展农村青年党员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 对策 党员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