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4篇

时间:2022-12-11 08: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4篇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时间描述定义2001个体在各种身体挑战的情况下都能保持镇定和自信的活动。此外,在“阅读身体环境的所有方面时,个体是敏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4篇,供大家参考。

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4篇

篇一: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

时间 描述 定义 2001 个体在各种身体挑战的情况下都能保持镇定和自信的活动。此外,在“阅读"身体环境的所有方面时,个体是敏锐的,能够预测运动的需求或可能性,并以智慧和想象力做出适当的反应。

   2005 身体素养良好的人会在群体环境中与他人轻松互动,体贴他人,欣赏自己和他人动作的表现力。

  个人有能力确定和阐明影响其自身运动表现有效性的基本素质,并理解身体健康的原则,如运动、睡眠和营养等基本概念。

   身体素养是一种能力和动机,利用我们的运动潜力,为生活质量做出重大贞献。作为人类,我们都表现出这种潜力,但它的具体表现由于文化和我们的运动能力而有所不同。

   2007 身体素养是一种能力和动机,利用我们的运动潜力,为生活质量做出重大贞献。作为人类,我们都表现出这种潜力,但它的具体表现由于文化和我们的运动能力而有所不同; 受过良好身体教育的人,在各种具有挑战性的身体状况下都能沉着、自信地行动。此外,个体在“阅读"身体环境的所有方面时具有感知能力,能够预测运动的需求或可能性,并以智力和想象力做出适当的反应; 身体上受过教育的人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意识,这一点在与环境互动时会产生积极的自尊和自信。此外,对身体能力的敏感和意识会使我们通过非语言交流流畅地表达自我,并与他人互动; 个体有能力确定和阐明影响其自身运动表现有效性的基本素质,并理解身体健康的基本原则,如锻炼、睡眠和营养。

   动机,自信,身体能力,理解和知识,在一生中保持身体活动在一个适当的水平。

   2013 利用天生的运动/身体潜力来做运动的动机和信心对生活质量有重大贡献。所有人都表现出这种潜力,但其具体表现取决于个人天赋与所有能力的关系。

  身体素养是一种能力和动机,利用我们的运动潜力,为生活质量做出重大贡献。作为人类,我们都表现出这种潜力,但它的具体表现由于文化和我们的运动能力而有所不同。

   1、身体素养一词的产生背景在国际研究领域,关于“身体素养”这一名词最早的提出时间无统一定论。从相关文献看,1884 年美国一名陆军工程队成员首次提出这一术语, 并在 20 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只是一直未对这一名词进行专门的哲学界定。

  1969 年,美国学者莫里森首次提出对这一概念的全面认识, 认为一个有身体素养的人不仅办事更有效率,而且极具创造性和热情,把身体素养描述为人类能力体现的一种倾向。

  直到 21 世纪初,英国贝福德郡大学客座教授 Whitehead 基于体育教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于 2001 年首次把身体素养作为哲学概念提出,并且认为不应把身体素养简单视为一种存在状态, 而是应该当成整个生命过程中开发和维护的一种能力。

  至此,关于身体素养的讨论在国际社会不断展开。2、Whitehead 的身体素养理念2001 年,Whitehead 对身体素养提出了一个初步描述,他承认与其他人提出的身体素养概念相似。

  Whitehead(2001)关于体育的主张,可以看作是 20 世纪 50 年代“新体育运动”理念的延续。

  “新体育运动” 是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教育的方式,“充分考虑到人类成长、发展和行为的价值”。

  这些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继续存在,并通过 Arnold(1979)、Kirk(1988)等人的工作在概念上得到了澄清。“新体育运动”面临的挑战是明确体育对全人教育的贡献。

  White-head(2004)提出“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受过身体教育的年轻人,而是确保每一个离开义务教育的学生在他们身体维度的运动方面获得了素养能力”。2005 年,Whitehead 提出了身体素养的定义,以配合对身体受过教育的个体的这一描述, 并对身体素养的描述进行了扩展。Whitehead(2005)也主张体育目标应转变为使所有人都能获得体育知识,使所有人获得身体素养。

  身体素养进一步扩张的意义和效用呈现在 Whitehead(2007)的定义和描述中,是课程的进步,这将促进身体素养的发展。

  然而,Whitehead(2013)断言,你不教身体素养,身体素养不是一个教育模式,但身体素养是身体活动的价值的证明。

  结合定义重构,我们看到的是身体素养从一种教育哲学演变为一系列相关属性所确定的体育的结果。

  因此,也许身体素养与体育的不同之处在于, 体育与一般和特定能力的开发相关而身体素养与动机相关。表 1 Whitehead 对身体素养的描述和定义3、我国的体育素养概念研究在我国, 体育素养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身体素养身体素养概念研究—— — 基于 Whitehead 的身体素养理念□ 陈思雨(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摘要:身体素养(physical literacy)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在国际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使得相关研究人员非常困惑。

  近十几年来“身体素养” 一语在国际上大热, 这要归功于贝福德郡大学的访学教授 Margaret Whitehead。

  Whitehead自 1993 年以来,从教育的视角切入,重新对“身体素养”进行开拓性的阐述,赋予这一理念全新的内涵,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引起了一场颇具规模和深度的国际大讨论。

  本文的目的是梳理 Whitehead 对身体素养的理解与描述,给其他学者提供一些思考,为深入探究身体素养与体育教育的关系,以及为如何把身体素养融入体育教育提供基础。关键词:身体素养 概念 体育教育 体育素养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9)-06-008-2-ZQ体育观察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年 06 月下PHYSICAL OBSERVATION8万方数据 (physical literacy)的等同概念。

  体育素养这一概念在中国学术界也经历了将近 30 年的发展历史,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学界就提出了“体育素养”的概念,在 20 世纪初开始将体育素养转化为操作化手段, 并且明确提出体育素养应成为体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从实际研究看,中国学术界把“体育素养”定义为一种文化塑造和形成过程。

  其培养和发展过程可以总结为: 掌握基本体育知识—培养体育意识—形成体育技能—发展体育个性—养成体育品德—塑造体育行为—促进体质水平;并且一致认为,体育知识是基础,体育意识是动力,体育品德是灵魂,体育技能是重点,体育个性是关键,体育行为是目的,体质水平是目标。

  中国未把“体育素养”当成一个哲学概念,而且正因为缺乏共同的哲学基础,未把对体育素养的追求作为一种现实目标转化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从而导致教学所追求的所谓终身体育思想缺乏具体的可操作化手段。

  中国的体育素养与国外的身体素养的主要差异表现在理论认识层面,中国化体育素养缺乏哲学基础,更多认同为一种文化塑造和发展过程,未将培养“具有体育素养的个体”作为实现终身体育这一目标的可操作化手段。表 2 中外体育素养概念的对比4、结语为身体素养赋予一个明确、清晰且统一的概念是非常难的,它以具身认知观为指导,着眼于身体活动与积极生活的关系,立足于人的整体发展,在情感、认知和身体等相互关联的多种维度上,激发动机,培养能力,以促成终身参与身体活动的行为习惯。

  这一理念不仅旨在解决因身体活动缺失带来的日趋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而且有力地推动体育融入生活,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身体素养对既有的终身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高水平竞技运动等各领域的均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推动了这些领域的改革,为体育的统合发展提供了改革的基础。Physical Literacy 在我国学术界的时间较短,学界尚处于基础的摸索阶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同样,我国对体育素养的概念也处于发展认识的阶段,更需要进一步系统探讨。

  无论是 Physical Literacy 还是我国本土的体育素养的概念, 体育教育界对这两个概念的探索仍需要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为后期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学理基础。参考文献:[1]任海.身体素养:一个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J].体育科学,2018[2]阳艺武.Physical Literacy:内涵解读、中外对比及教学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3]陈思同,刘阳,唐炎,陈昂.对我国体育素养概念的理解—— — 基于对 Physical Literacy 的解读[J].体育科学,2017.[4]刘勇.高职体育教育对职业素养的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8.[5]Whitehead M. Physical literacy: 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s inrelation to developing a sense of self, universality and propositionalknowledge[J].Sport,Ethics and Philosophy 1,2007,(3).[6]Whitehead M.Physical Literacy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M].New York,NY:Routledge,2010.[7]Whitehead M.Definition of physical literacy and clarification ofrelated issues [J].Journal of Sport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2013,65.[8]Whitehead M.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literacy[M].ICSSPE Bull,2013.[9]Whitehead M.Physical literacy throughout the life course[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10.[10]Mandigo J,Francis N,Lodewyk K,et al.Physical literacy foreducators[J].Physical Health Education,2012,75.[11]Kirk D.Physical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Study: A CriticalIntroduction[M].London:Croom Held,1988.[12]Kirk D.The Discursive Crisis in Physical Education. SomeLessons from History[J].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ustralian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Perth,WA,1993.[13]Kirk D.The crisis in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 argumentagainst the tide[J].ACHPER Healthy Lifestyles Journal,1996,43(4).[14]Kirk D.Physical Education Futures [M].London:Routledge,2010.[15]Kirk D.Educational value and models -based practice inphysical education[J].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Theory,2013,45(9).内容 国 内 国 外 认识理念 体育教育的一种具体现实培养目标和发展过程 一个哲学概念,以一元论、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哲学基础,看成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概念 以先天遗传素养为基础,通过家庭、学校体育教育及社会环境影响,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内在追求的综合性文化塑造 指个体拥有动机、自信、体育技能和知识,懂得和理解体育价值,并具有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一种能力和倾向 组成要素 从身体文化追求( 知识、体质、技能、能力) 和精神文化追求( 意识、品德、个性等) 两方面描述 从情感( 动机、自信、价值、责任) 、身体( 不同环境下的有效互动效能) 以及认知( 知识和理解) 三方面描述 培养重点 注重对运动技能的培养发展体育素养 注重对参与意识和兴趣的培养以提高动机水平达到培养体育素养的目标 评价重点 意识到多元评价的重要性,但还是以技能的总结性评价为主 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功能,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和进步性评价 培养目的 培养健身意识、技能与习惯 发展技能、知识与态度 培养目标 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 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信心 培养对象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体育素养的个体,研究重点以全体学生群体为主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体育素养的个体,研究重点以中小学生群体为主 培养方式 体育课堂教学、课外健身和各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 学校提供体育教育、有组织的体育比赛和参与活动 评价内容 对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感表现进行评价 对认知、情感和身体能力进行评价 体育观察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 年 06 月下PHYSICAL OBSERVATION9万方数据

篇二: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

史安斌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沛楠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新时代中华文化走出去策略研究”(18JZD012)的阶段性成果。【本文提要】在民粹主义思潮与“后真相”交织的当下,新闻业与政界和公众日益紧张的关系引发学界与业界的关注。以批判揭丑,单纯追求“冲突性”为立足之本的新闻业实践越来越无法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积极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在社会思潮与媒介环境变迁的语境下重思新闻业的价值与发展路径。本文立足于“建设性新闻”这一理念,通过梳理其历史溯源、理念演进及其在世界各国的实践案例,分析这一理念如何重塑新闻业与社群、个体之间的关系。【关键词】新闻业 建设性新闻 冲突性 积极心理学 社会角色 【中图分类号】G206建设性新闻 :历史溯源、理念演进与全球实践■ 史安斌  王沛楠2016 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以来,白宫与主流新闻界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媒体战”。特朗普斥责 CNN 和《纽约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为“假新闻媒体”,而包括《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在内的 350 家媒体则在 2018 年 8 月集体发表社论,向特朗普长期以来对媒体的恶意攻击“宣战”。这一幕剑拔弩张、愈演愈烈的“互怼”可谓前所未见。调查显示,69% 的美国人已对新闻媒体失去信心。

   在某种程度上,正如德国前总理、《时代周刊》( Die Zeit )的联合发行人施密特所说,“(西方)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将会加剧公众的认知偏差,同时也会威胁到民主政治的根基”。

  在民粹主义兴起,智媒推送的“后真相”放大了社会分裂,威胁到以精英主义立足的传统主流媒体的生死存亡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业需要对自身的社会价值与角色进2019 NO.09(总第439期) | 32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 传媒随笔DOI:10.16057/j.cnki.31-1171/g2.2019.09.004 行反思和定位。如果单纯地揭露、批判与对抗已经无法获得公众的认可和支持,如何在新的媒介和政治环境下重塑新闻业的社会价值?学界和业界聚焦于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理念,试图通过引入积极心理学的跨学科视角,探索和绘制重建新闻业的路线图——即如何从曝光揭丑、放大反常和冲突,转变为发掘新闻事件的积极意义和强化解决问题的报道导向。

  一、从冲突到融合 :建设性新闻的历史溯源在西方学界有关新闻价值的讨论中,冲突性始终被置于重要地位。换言之,冲突的形式和对立的观点呈现应当是新闻的首要任务。

   从 19 世纪末的“黄色新闻潮”到 20 世纪初的“扒粪新闻”运动,专业记者和编辑在“市场驱动型新闻”(market-driven journalism)的总体框架下,致力于发掘新闻中的冲突性要素并将其放大。对于冲突性及其所蕴含的“戏剧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惯习”。当相关事件的报道中缺乏冲突和矛盾时,其新闻价值就会因为缺乏故事性而大打折扣,往往遭到编辑的否决而无法进入公众视野。

   简言之,对于深受西方新闻理念影响的从业者而言,“报道”与“故事”是同一个词(story)。事实上,学界很早就已意识到过度强调冲突性对于新闻业的危害,并提出需要通过建设性的报道理念调和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美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创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早在上世纪初就在其著名的《报人守则》 ( Journalist’s Creed )中提出,“我们相信成功的新闻业是……建设性的”。

   虽然报业大亨普利策旗下的《纽约世界报》因为引领“黄色新闻”潮而臭名昭著,但在赚得“第一桶金”后,他开始反思新闻业公共服务的价值,并且在普利策新闻奖中专门设立“公共服务奖”,将其视作最有分量的奖项,以激励记者积极投身卓有成效的社会建设中去。由此可见,建设性新闻并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理念,这种强调积极性、参与性和社会责任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拉斯韦尔就曾提出,“与其激发公众的愤怒或冲突,还不如利用沟通技巧来动员他们为和平而努力”。

   BBC资深主播刘易斯(Martyn Lewis)在反思数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后认识到,新闻业存在过多的负面导向和冲突驱动的新闻,受众更需要的是具有正向价值观和建设性意义的报道。

  新闻传播史上还出现过一些与“建设性新闻”类似的理念和实践。比如“和平新闻”(peace jour-nalism),针对新闻报道中对于暴力、战争和冲突的偏好,要求新闻业将冲突进行“晶化呈现”(crys-tallization),为不同群体提供发声机会,并以创造性的方式化解冲突和暴力。

   和平新闻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有关国内外各类战争和暴力冲突的报道中,关注媒体是如何呈现多元的声音和推动冲突的化解的。

   而“解困新闻”(solution-based journalism)则力图通过新闻报道传递正能量,要求媒体不仅要呈现社会问题,更要在报道中引发公共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路径。

   相比于和平新闻对国际关系议题的关注,解困新闻更多聚焦“犯罪”、“贫困”、“教育”等与公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

  不论是和平新闻、解困新闻还是 20 世纪 60年代中期兴起的公民新闻等理念,其本质都意在推动新闻业以积极的姿态介入社会进步,通过报道促进问题的解决和冲突的化解。这种积极的行动主义逻辑一直以来与“反常 / 冲突放大(amplification of deviance/conflict)”的新闻理念并行,成为西方新闻理论和实践的两条主线之一。

   近年来,在“后西方、后秩序、后真相”的时代背景下,学界逐渐完善了“建设性新闻”的理论框架,业界的一些有2019 NO.09(总第439期) | 33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 传媒随笔 识之士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力图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来重塑危机四伏的新闻业。二、建设性新闻的理念演进(一)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建设性新闻”这一概念是由兼具记者和学者双重身份的海格拉普(Ulrich Haagerup)在2008年发表的一篇新闻评论中正式提出的。海格拉普曾经担任丹麦广播公司(DBC)新闻部执行主任长达十年之久,是该国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人之一。五年前他转向学界,在奥尔胡斯(Aarhus)大学创办了“建设性新闻研究所”。他从多年的新闻实践经验出发,致力于推动适应智媒时代新闻价值理念和评判标准的建立,从而取代包括“冲突新闻学”在内的传统新闻理论和实践体系。

   在另一位建设性新闻的倡导者、丹麦媒体人凯瑟琳·戈尔登斯泰德(Katherine Gyldensted)看来,记者们总是“挥舞着大棒”,但却很少为社会提供“胡萝卜”。她提出,新闻业应当从积极心理学中汲取灵感,从而减少新闻报道中的愤怒和偏见。

  积极心理学为建设性新闻提供了学理基础。为此,戈尔登斯泰德还修读了积极心理学的博士学位。其研究聚焦于幸福感、美德、正能量、爱和未来展望等心理机制,关注人类在个体、社会、心理和生理层面的积极体验。

   研究表明,当信息带来积极的情绪并减少恐惧和愤怒等负面情绪时,它将有助于增添人们的福祉。

   建设性新闻的倡导者借鉴了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强调新闻业一方面应当提供准确和富有吸引力的报道,另一方面则需要用希望取代愤世嫉俗,用积极的公民参与取代冷漠,用辩论减少两极分化,从而增加社会福祉。

   积极心理学对正面信息与个人正向心理反馈的分析也成为构建“建设性新闻”这一理念重要的学理依据。科瓦奇等人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中强调,新闻业的作用是培育积极而健康的舆论氛围,向公民提供民主决策的有用信息,而非单纯揭丑曝光,甚至加剧公众的愤懑与惶恐情绪。

   因此,建设性新闻的理念与西方新闻理论的主流并不矛盾。它力图克服冲突新闻学的种种积弊,从受众的心理体验层面出发探究新闻业的社会功能及其在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回顾近年来学界的相关讨论和研究,建设性新闻的核心理念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 问题解决导向 :借鉴解困新闻学的理念,建设性新闻要求新闻业不仅能够揭示问题,同时也需要提供“问题解决导向”的报道框架。2. 面向未来的视野 :建设性新闻在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在传统新闻报道的 5W1H 的基础上加入“现在怎样”(what now)这一元素。不同于“扒粪”一类的调查性报道追溯“过去发生了什么”,建设性新闻立足于当下的情势,更加看重未来的发展趋势。3. 包容与多元 :建设性新闻力求在报道中涵盖多元的声音,跳脱传统报道中秉持的“官 - 民”、“富人 - 穷人”、“施害者 - 受害者”这类极化的二元对立框架,调和新闻事件利益攸关方之间的冲突。4. 赋权:建设性新闻需要通过报道为民众“赋权”,通过广泛的采访充分了解民意,并通过他们与官方、精英及专家的对话和互动,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避免既有冲突被进一步放大。5. 提供语境 :建设性新闻要求记者在报道争议和冲突时充分挖掘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供充足的背景和语境,引导公众全面理解新闻事件背后的张力,倡导舆论场的理性讨论。6. 协同创新 :建设性新闻吸纳了公民新闻的理念,避免主流媒体与商业利益捆绑,要求新闻业吸纳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协同合作,以实现对公共领域和社会共识的维护。作为近年来“羽翼渐丰”的新闻理念和实践2019 NO.09(总第439期) | 34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 传媒随笔 形式,建设性新闻与传统的突发新闻和深度调查报道在报道目标、风格、内容聚焦、记者角色上都有所不同。表 1 通过比较概括了三种主要新闻报道形式的异同 :不可否认,调查新闻在西方新闻业中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它对于公权力的监督和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批评夯实了新闻业作为西方民主政体中的“第四权力”的基础,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回溯调查新闻的历史源流,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以“揭丑曝光”为目标的“耙粪”式报道蕴含的是与生俱来的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无法摆脱“施害者 - 受害者”的角色设定。从传播效果来看,批判性价值、“悲情”意识和反社会建制心态所主导的调查报道充斥于媒体,会使得受众产生严重的消沉和沮丧情绪,激化他们对现有政治和社会建制的深刻怀疑与否定,引发社群和族群的对立甚至冲突。

  相较而言,建设性新闻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具有面向未来的视野,以及开掘可能的解决路径。它打破了突发新闻紧盯当下和调查新闻追溯过去的视野局限,通过吸纳解困新闻、公民新闻等相关理念,推动新闻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参与到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提倡新闻从业者秉持着“如何能够推动社会变好”而非“为什么情况这么坏”的思路展开报道,从而将新闻业的合法性从单纯的呈现和批判现实向着推动人类进步的维度转变。(二)建设性新闻中的职业角色建设性新闻要求从业者在新的媒介和政治环境下重新定位自身的职业角色。正是基于“看门狗”、“把关人”、“策展人”等角色设定,西方新闻理论为记者和编辑明确了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能够帮助后者厘清和协调好自身与受访者、新闻事件之间的关系。

  在西方新闻理论中,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业的“不死之神”,对于记者的角色定位产生了深远影响。

   客观性原则约束记者成为新闻事件的“局外人”和“观察者”,限制自己只能够——或者只需要——报道社会现实,而绝不干预社会现实。

   另一方面,作为调查性新闻的经典隐喻,“看门狗”的角色体现了媒体将报道框架聚焦于冲突和批判的功能定位。但在报道过程中,媒体却倾向于简单地将事件框选为“正义-邪恶”、“进步-落后”、“施害者-受害者”等这类非黑即白的模式,而缺乏对社会问题深层次原因和解决方案或路径的发掘。

  建设性新闻理念力图打破传统的职业角色设定对记者的束缚,要求记者承担起行动者的角色并提供解困的思路。CNN 对 2013 年菲律宾海燕台风灾害的报道可以被视为“建设性新闻”早期探索的范例。记者没有停留在悲天悯人和煽情催泪的层面,也没有在报道中一味指责政府的处置和应对不当,而是更多聚焦于医护人员和救援队员的献身精神和灾民互助自救的感人故事,并且介绍了其他国家在遇到类似灾害时的应对措施,进而探讨如何使当前的救援更加快捷高效。这样的建设性新闻不仅在灾害期间提升了民众的信心和勇气,同时也为未来如何应对类似灾难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从职业认知的角度来看,建设性新闻的意义在于它力图改变记者对于“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的理解,拓展了有关新闻业角色的想象。如果说记者在调查新闻中的角色是“看门狗”,在突发新闻中的角色是“局外人”和“观察者”,那么建设性新闻中的角色更接近“解困者”、“推动者”和“倡导者”。突发新闻 调查新闻 建设性新闻时间维度 现在 过去 未来目标 告知公众 批判现实 开辟路径风格 戏剧性 批判性 探索性内容聚焦 关注发生了什么 关注谁为此负责 关注未来会怎样记者角色 局外人、观察者 看门狗、测谎仪 推动者、解困者表 1  新闻报道形式的差异2019 NO.09(总第439期) | 35SHANGHAIJOURNALISM REVIEW ◎ 传媒随笔 这些角色会促使新闻从业者更加积极地介入新闻事件,推动事件发展或寻找解困方案,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对新闻从业者“墙上的苍蝇”、“扒粪工”的刻板印象及其袖手旁观或愤世嫉俗的态度,以乐观向上和鼓舞人心的叙事推动人类社会的切实进步。(三)有关建设性新闻的争议虽然近年来建设性新闻的理念和愿景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对它的争议和批判一直没有停歇。其中,建设性新闻与客观性原则之间的关系是争议的焦点。经过近百年来理论和实践的锤炼和锻造,客观性已经成为全球...

篇三: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

Theoretical Exploration理论探索传媒∷MEDIA 2018.12(下) 93的方式方法,彻底扭转报道缺位现象,以建设性报道助力新时代法治社会的形成。作者路鹃系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博士 张君昌系中国广播影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朱时雨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2017年度北京工商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媒介伦理与法规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175213)、2017年度北京工商大学示范课程建设“传播伦理与法规—案例教学”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罗瑞垚.专业法治报道的新闻框架建构——以新京报和南方周末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6(10). [2]范玉吉,杨心怡.叙事学语境下的热点法治事件报道技术[J].编辑之友,2017(11). [3]江伟.民事诉讼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冯象.木腿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新闻生产的“可视化”:透明性理念在中国的实践文/周慧玲摘要:随着新媒体产业的不断完善,新闻生产开始呈现出“可视化”特征,越来越多的实践主体参与到新闻生产中,使得新闻实践开始大量融合透明性理念,这是新闻产业的最新变化,也是所有媒体人不得不去适应的环境。在新闻生产整体效率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也存在很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如风险管控、舆情引导、紧急公关等。本文从透明性理念在中国新闻生产实践的基础入手,对新闻生产的“可视化”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透明性理念在中国的实践,对新闻生产的后台披露新闻、“对话”的透明性等进行思考,从而推动实践领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新闻生产 可视化 透明性理念 中国实践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业遭遇着多方面的挑战,受众流失、收益减少、公信力下降,自媒体的兴起也使得新闻职业面临着“去专业化”的冲击。新闻业的转型成为当下学界与业界都在积极探索的热门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新闻生产逻辑也受到质疑:建立在客观性基础之上的新闻职业规范能否维系新闻生产的专业权威?公众是否仍会轻易相信媒体所宣称的客观与真实?新闻从业者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要求展示关于他们自身及其实践的信息。在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逻辑中,新闻工作者被要求与 Theoretical Exploration理论探索94 传媒∷MEDIA 2018.12(下) 外界保持距离以维护工作的自主性,报道像是从“黑箱”中生产出来,公众难以看到新闻生产的过程,新闻业因而受到“最不透明”的批评。新闻从业者和受众之间的角色也是明确的,新闻从业者扮演着事实告知的角色,而受众则会回应以不同程度的信任。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受众参与意识的提高,透明性作为一种“新闻工作原则”被提出,意在推动新闻生产过程的“可视化”。互联网时代,应对公众的批评,仅仅宣示客观是不够的,还要让受众了解新闻生产、调查和判断的过程,并且“坦然承认和展示新闻原则与实际作为之间的差距”。科瓦齐和罗森斯蒂尔在《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一书中明确提出并强调透明性原则,呼吁媒体应当尽可能地公开他们的消息来源和操作方法,以此来应对公众信任度的缺乏。他们认为,这一原则能够替代饱受争议的客观性原则。没有透明性的客观只会越来越傲慢,透明相比于“宣称的客观”提供了更多让受众去相信一篇报道的理由。透明性还体现出新闻业一种新型的特征,它天生和互联网的“开放架构”不谋而合。新闻透明性在中国新闻学研究中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新概念,中国几位学者在理论层面上做了一些论述,但尚欠缺相关的实证研究。学界的理论探讨和业界的实务操作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隔断,笔者试图在这二者之间搭建一种连接,以实证的方法检视透明性理念在中国的实践。一、透明性理念在中国新闻生产实践的基础2006年,南方周末报社开始出版编辑《后台》丛书,至2010年,一共出版三辑。《后台》的出版宗旨在于:“追寻真相”的真相,“没有表达”的表达。它从一种独特的角度记录了新闻与新闻人、现实与反思者,“一定程度展现了一份影响全国的报纸新闻生产的秘密,展现了一个不断追求的媒体新闻后台操作的真相”。《后台》丛书可以视为媒体将后台可视化的一种主动探索,新闻机构将原本仅存在于内部刊物的业务探讨公开出版,为大众打开了一扇了解媒体运作和新闻话语的视窗。不论是经验、缺憾、差错,还是自省,都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类似的较有影响力的出版物还有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所著的《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这本书叙述了“一些电视新闻改革事件以及节目运作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不仅有改革过程细节上的回顾,还有许多涉及新闻观念、新闻专业主义范式的呈现。20世纪90年代,“央视”和“南周”,共同构建了中国新闻业难以复制的黄金时代。这两本具有回忆和总结性质的出版物,对于一般大众了解中国新闻业,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以出版回忆录或者编辑文集的方式来披露新闻生产后台更多是一种事后意义上的追溯,而且可能间隔了相当长的时间,但笔者仍然认为这种方式是“透明性”理念在中国新闻业的一种早期实践。毕竟新闻生产后台里的许多东西,例如,新闻人的职业理念、媒体的编辑方针,不会轻易动摇,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所建构出的电视新闻理念,作为一种媒体内部的文化传承,仍然影响着今天的新闻从业者。因而,这些材料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还能够帮助公众从更深层次了解新闻生产的后台。进入数字媒体时代后,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成为媒体机构和新闻从业者的常用工具,新闻生产的后台披露变得更便利,也更普遍。针对上海青年新闻从业者群体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新闻从业者运用社交媒体披露新闻生产和新闻业后台的情形比较常见,曾有过此类行为的比例达87.6%,其中最常出现的行为是“第一时间披露新闻现场或采编过程中所见所闻”。在社交媒体上零碎的后台披露,常态化出版的业务探讨文集,如《新京报传媒研究》《南方传媒研究》经常可见的记者手记,或是以特别的方式展现编辑室内部的状态,拓展受众与记者直接交流的渠道……在中国的新闻业界,符合透明性要素的实践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但总体呈现增多的趋势。不同媒体以各自不同的方法推动这些业务实践,虽然主观目的不尽相同,但在客观上使得新闻透明性这样一个尚未正式命名的概念在中国新闻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论是从后台披露还是受众参与这两个维度来看,中国新闻机构的透明性在近年来都有较大的增强,这些已有的探索也将成为透明性继续发展的基础,提供了一种可行性参考。二、新闻生产的“可视化”:透明性理念在中国的实践(一)新闻生产的后台披露在中国的新闻生产实践中,后台披露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比较普遍的情形是在报道后附加记者手记来披露一部分后台信息。此外,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新闻从业者的工作状态及私人特征更多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也有媒体正在探索以相对常态化的方式为受众打开后台。1.以记者手记披露新闻生产的流程。记者手记,或称记者札记,是常规报道文本之外的一种补充记述,可能是记者对于报道主题的评论,或是采访过程的还原,以及其他未能或不能被写到报道正文里的内容。新闻文本的书写在行业内通常需要遵循约定俗成的规范,而记者手记则 Theoretical Exploration理论探索传媒∷MEDIA 2018.12(下) 95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记者手记可长可短,没有固定的格式和写作规范。严格来讲,记者手记不能算作新闻报道,但在实际传播中同样具有新闻的某些性质,占据新闻传播的资源,尤其是在一些高关注度和争议性的事件中,受众对于这些“附加”信息是有需求的。一些记者手记的关注度和传播范围不亚于甚至超越了它所“搭配”的原始报道。在记者手记中披露新闻生产的后台,例如,选题的缘由、采访的过程,以及报道未能完成的目标等,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本研究的访谈中,多位新闻从业者都将记者手记视作披露新闻生产后台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些情况下,一则报道本身可能并没有得到很高的关注度,反而是记者手记引起了公众乃至新闻行业内的讨论和争议。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社记者的一篇《记者手记:陈道明席地而坐,为我亲手改稿》,记录了一则新闻报道发表之前陈道明同记者本人商议稿件中部分细节的经过。这篇记者手记在发表之后便引发了公众和媒体同行的激烈争辩,批评者认为,“记者不应抱着追星的心态采访”“受访者没有权利修改稿件”,讨论最终引向了新闻职业规范的层面,这并非记者和发布媒体本身希望达到的效果。记者手记所能吸引的关注度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记者手记给读者提供了报道之外的增量信息;另一方面,记者手记所涉及的具体采编操作,也成为同行和公众监督的一种路径。但对于记者手记成为新闻报道的“标配”问题,也有媒体人提出了批评意见,“这在以前是非必要产品,我们是在报道里不方便说的就写一个手记作为补充,现在手记变成了标配”。问题在于,记者手记越来越普遍是否是合理的?在记者手记中披露采访过程是否必要?记者从新闻生产的后台中更多地露出,发表更多感性的表达,是否就意味着变成了“演员”?事实上,围绕记者手记的这些争议,恰好反映的是透明性所代表的新的专业逻辑同传统的新闻生产逻辑之间的对撞。2.以社交媒体呈现新闻从业者的工作状态。随着社交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或者他们所在的媒体机构,会以某种形式呈现出自身的工作状态,如“加班了”“完稿了”“收工了”这些编辑室的生活场景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这些场景,尤其是媒体以官方形式讲述的记者编辑们的故事,将新闻传播的主体“人格化”,公众和同行能够看到新闻幕后具体的人。“新闻从业者从‘后台’走向‘前台’的过程常与其新闻生产和新闻文本走向‘前台’的可视化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激荡,提升其在公共视野中的可见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自2016年6月27日开始连续在微信平台和网页上推送系列文章“我的广播年华”,“记录那些青葱岁月里,和央广一起成长的故事”。一百位供职于央广的新老员工们在这里讲述自己的经历、感悟与理想,从前只是广播新闻里一晃而过的名字在这些故事里变得具体而形象,读者得以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作为记者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在央广工作的体验是什么样的。不可否认,这些文章带有组织传播的色彩,具有一定的宣传和内部文化建设的目的,但这组文章也的确给外界了解央广和广播人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是一种主动透明化的作为。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新京报》利用微信平台发布文章,以快问快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报道两会是怎样一种体验?”采访记者的问题包括:上会的感受是什么?你现在在做什么?为报道两会做了哪些准备?最希望采访谁?等等。正在工作状态的六位《新京报》记者简短地做了回答。这也是一种披露新闻生产流程的主动性尝试,尽管篇幅有限、提问的方向有限,但并非流于形式,对于想要了解两会报道的同行和公众,是有一定的信息量的。此外,记者本人也会利用自己的社交平台发布一些有关工作和生活的状态。尤其是对于青年新闻从业者,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他们的社交平台里常能看到大量和新闻职业相关的内容,甚至是某条新闻信息的提前发布。通常媒体会对员工使用社交工具制定相关的规定,试图区分社交平台使用的工作属性和私人属性,以规避可能的风险。新闻从业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进行后台披露的时候,会经过一个“自我审查”的过程。(二)作为“对话”的透明性随着互联网带来的反垄断及去中心化的变革,受众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新闻已愈来愈形同双向与多向的‘对话’而非单向的‘演讲’(任何新闻报道都很难视为最终产品,亦都必须在网络化社会中接受持续的检视、补充或修正。”公众与媒体之间的平等对话,也是新闻透明性的重要组成。网络传播状态下,评论和留言是公众与媒体直接交流的最主要渠道。受众可以在网络新闻的评论区或是社交媒体中发表意见、提出问题,也可以参与媒体组织的话题征集活动。在新闻界,传统的“对话”多是在受众与作为机构实体的媒体之间进行,很多媒体会安排专人负责互动,受众往往不知道与他对话的人是谁。从这个角度来看,“对话”其实是形式上的、不平等的,受众在交流中明显处于弱势一方,也不会对反馈有太多的期许,就透明性的要求 Theoretical Exploration理论探索96 传媒∷MEDIA 2018.12(下) 而言,这种程度的对话显然是不够的。近些年,有媒体尝试更直接、更高效的对话形式,或是提供更具体的对话渠道,展现出更大的开放性。编前会通常是媒体讨论编辑细节的内部业务会议,2015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25日,《北京晨报》借助新媒体平台将编前会向受众开放。每天下午4点,《北京晨报》会把当天最热门的新闻选题放在该报微信平台微社区,以有奖参与的方式邀请读者对选题进行讨论,吸纳集体智慧,并且在印刷版报刊的A2版开设固定栏目来刊登读者的意见。“开放的编前会”是传统媒体尝试与受众对话的一种新的探索方式。它不仅是一个新的评论空间,也是将新闻操作透明化的一种途径。通过这一渠道,受众不仅能对这些热门话题发表评论,而且可以建议报道的方向、方式,与编辑形成直接的互动。“问吧”是澎湃新闻开设的一个问答式互动社区,不同领域的名人、达人可以在这一频道发布话题,回应公众关注。这其中也不乏新闻记者,许多记者会设置类似“我是某媒体的记者XXX,关于XXX报道的情...

篇四: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

新 闻 e 家 媒体融合时代人大新闻宣传新趋势 。胡国强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媒体融合传播 规律 和舆论生态特点 ,探讨 了人 大新 闻宣传在 宣传理念、传播 方式、平 台流程等方面的改进 策略 。

  提 出人 大新闻宣传应加 强与公众沟通互动 ,提 升运 用新媒体能力 ,丰富传播 内容 ,提升传播速度 、 拓展传播 渠道 ,积极 占领新兴舆论阵地等建议 。

  【关键词】媒体融合;人大新闻宣传;新趋势 “明者因时而变 ,知者随事而制”。人大制度 和实践与时俱进 的同时 ,人大新闻宣传也最忌 抱残守缺、固步自封 ,要与时代同进。从信息传 播环境看,在信息技术革新推动下,信息传播正 在发生着重要演变,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程 度降低 ,更多地运用新媒体沟通 。新媒体将受众 从 时间和空间上逐渐地碎片化 ,受众信息需求 差异化 ,媒介选择个 l生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 合已经成为时代大趋势。

  在舆论生态 、传播规律发生深刻变化 的大 背景下 ,人大新 闻宣传要适应 时代进步和人大 工作发展 的要求 ,适应公众对 民主政治的参与 热情 ,就迫切需要在媒体融合领域探索创新、努 力在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

  一、 内容技术双驱动 ,推动人大新闻宣传融 合发展 众所周知 ,人大工作的政治 、法律陛、专业 性特别鲜明,同时宣传涉及范围广,内涵丰富。把 握正确舆论导 向和重点 的报道内容无疑需要专 业性的报道,而传统媒体有这方面优势。例如,人 大会议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工作会议 ,新闻宣传的 策划要偏重法定性、权威性。对立法的宣传,要帮 助社会准确把握立法背景和法规 内容 ,防止对法 规条款的片面理解和误读。对监督工作的宣传, 关键是把握好度 、注重实效 ,使社会各界了解常 委会开展监督的思路 、重点和成效。

  此外 ,传统媒体还善于找准制度宣传与深 度报道的结合点 ,不局 限于一省一地的人 大工 作 ,将视野推 向全 国 ;不局 限于“当下”,将新 闻 事件纳入人大制度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考察 、分 析 ,挖掘事件本身的制度 内涵和价值。能较好地 引导人们深刻认识依宪治国 、依宪执政与西方 “宪政民主”的本质区别,清醒把握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 、两院制的本质区别 ,压 缩政治制度领域各 种噪音杂音 的传播空间,掌 握好舆论斗争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特有的权威 性、公信力,是传统媒体从事人大新闻宣传的主 要优势。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新型主流媒 体 ,必须发挥好这个优势 ,同时还要积极运用好 新技术 ,拓展人大新 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 。

  从媒体传播方式迭代升级规律看 ,技术创 新是主要推动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风起云 涌 ,使新媒体传播给用户带来耳 目一新的体验 。

  从近些年人大新 闻宣传实践观察 ,不少传统媒 体已经开始了积极探索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例如 ,《光 明 日报炫融特刊》利用时下最流行的 HTML5技术,交互式阅读体验在微信朋友圈里 形成“刷屏式”传播效应;南方报业探索的“全媒 体”,将报纸、杂志、网站、微信 、微博、“南方全线 通”、户外LED屏等终端融合报道⋯⋯ 因此 ,人大新闻宣传应当重视技术的变革 性作用 ,以新技术 、新应用引领媒体融合发展 , 以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 ,增强人大制度和工作 报道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 。

  二、搭建互动平台,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新形势下 ,人大新 闻宣传肩负双重使命 ,一 方面要将人 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热情引导到人 民 代表大会制度的框架 中来 ,搭建起公民有序政 治参与的互动平台。另一方面 ,扩大人大及其常 委会以及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创新工作方 法 、增强工作实效情况 的宣传 ,把人 大为民履 职 、为民谋利的立场 、行动和成效更广泛地报道 传播 出去。

  当前,一些地方人大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 体的融合运用,让更多民众了解人大,更直接地 参与人大工作。但应当看到,媒体融合时代扩大 舆论引导力的路径不是将多个媒介平台整合起 来,立体覆盖,共同发声,频繁“轰炸”。这样单向 的 、运动式 、灌输式 的传播 ,很难真正被公众接 受。我们要探寻的是建立 以平 等 、尊重 、互信为 前提的 ,与公众展开深度对话 的模式 。

  2015年全国“两会”,国内各大媒体的探索 性报道可视为媒体融合环境下人大新闻宣传的 突破 。例 如 ,新华社开设 “直通两会现场 ”等栏 目,将政府工作报告勾勒 的改革发展蓝图与群 众 的生活愿景有机结合 ,让群众谈政府工作报 告。中国之声栏目《政务直通》,引入用户生产内 容概念,直播之前开通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的 微博微信调查,将网友问题融人直播中。

  这些探索实践从会议内容与公众关切的话 题交集中,寻找对接点和共鸣点,把大会期间人 大代表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关注和关切,为 民所呼 ,让群众真切感受到 ,切实防止“说 给 自 新 闻 e 家 己听 ,做给领导看”的“自娱 自乐”倾 向,不仅仅 营造了良好的会议舆论氛围,更引导了群众通 过人大更好地支持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三、改进传播形式,增强人大新闻宣传影响力 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 媒体崛起 ,正在改变传播生态。随着人们的 自我 意识 、公民意识不断提升 ,以 自我为中心的单向 传播方式很容易陷入“自说 自话”的局面。加上 人大新闻宣传本身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法律性 ,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 、制度内涵、 特点优势等内容比较严肃,报道起来容易枯燥。

  如何让报道受 到公众欢迎?可行的路径是 建立 以公众为中心的传播 ,即洞察社会公众的 新诉求 ,用真实生动的语言和百姓视角,凸显人 大依法行权、履职为民的特点,提升传播的影响 力和渗透力 。少一点 中规中矩的公文陈述 ,多些 浅显生动的受众语言 ,让严肃 的话题变得有趣 有 味。善于捕捉当前在工作制度工作流程 、工 作规范上的微小改进 ,从人大 的“微创新”中写 出进步的“大文章”,讲好大时代、大制度中的 “人大好故事”。

  光 明 日报在 2015年全 国“两会 ”期间推出 《和小明一起读懂“国家账本”》等图解通版给我 们提供 了新 的报道视角 ,将数百页厚 的政府 预 算进行通俗解读,让普通群众看得懂,拉近了与 读者的距离 ,让人耳 目一新 。

  此外,中央电视台推出《两会解码 ·群策群 力》栏 目,对 民生热点通过大数据聚焦 ,让人 印 象深刻,成为收视热点。这些报道实践很好地提 升了人大传播 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

  会议期间,人大工作 的公众关注度 比较高。

  闭会期问,人大新闻宣传同样要积极回应社会 关切。例如,对各类突发事件 ,人大作为民意机 关不能“沉默是金”。在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 中, 让权威人士从人大的视角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上,用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方式跟公众把情况 说 清楚 ,赢得主动 ,引导舆论 ,实现主流声音 的 新 闻 史 话 从媒介公共性看黄远生新闻思想 。张培瑶 王玉 【摘 要】传媒的公共性体现为“公开性”、“批判性”和“利益性”。而民初名记者黄远生的新闻 思想对 于实现传媒的公共性具有指导和启示意义。黄远生新 闻思想之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为民生 社会请命”的思想前提、提高新闻从业者和受众的媒介 自觉性以及相应的法律规制上。

  【关键词】黄远生;媒介公共性;新闻思想;启示 一、 媒介公共性 “公共性”是西方政治学和哲学领域的一个 复杂的概念 。随着不 同学科对于“公共性”概念 的关注,现代学界大概形成了“公共物品说”、 “公共需要说 ”、“公共事务说”、“公共领域说”几 方面的解读 。

  国内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关注“公共性”概念 是在20世纪末。把“公共性”概念引入大众传媒 全面覆盖。

  四、再造机制流程 。适应媒体融合趋势 媒体融合时代 ,在网络技术 、信息技术革新 推动下,信息传播正在发生着重要演变,“新闻 源一记者一媒体~受众”单向式新闻生态链条 被解构 ,甚至传统媒体的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 了深刻变化。比如在英国,BBC已经将其电台、 电视台及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 编辑部 ,新闻编辑部实行记者统一管理 ,全媒体 运作。

  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现有运行体制机制带 来 了挑战。各级人大相关部门应打破原有部 门 设置 ,整合人大杂志、人大门户网站 、刊物等 ,再 造采编流程,如新闻的写稿 、编辑 、审核 、发布 等,采取分级分类的管理办法 ,对需要发布的信 息合理分类 ,明确责任主体,发挥整体优势。

  媒体融合时代 ,对人大新闻工作者也提出 了新要求,记者要由过去单一的文字工作者向 综合型的传媒人转型,不再仅仅是采访写作 ,而 70 是要熟悉多种媒介类型的内容生产方式 ,利用 多种采访手段进行动态跟踪报道 。因此 ,强化宣 传队伍建设 ,培养传统媒体记者逐 步向一专多 能发展 ,即在 自己专长于音频或者视频或者文 字的基础上,逐步凸显全媒体传播能力。■ 参考 文献 : 【1]翟兴波、李璐 、肖小平.全媒体时代人 大新闻报 道研 究Ⅱ】.新 闻前哨 ,2016(2). 【2】史竞 男.中央和地 方主要媒 体创新 两会报 道综 述 ,新 华社 ,2015—3—8. 【3】张东明、梅志清、周志坤.打好全媒体融合战 提 高党报舆论 引导 力 新 闻战线 ,2015(4). 【4】胡 正荣.融合 :体 制机制创 新是 关键 [N1.光 明 日 报 .2014—9—16. 【5】黄河.融合时代传统媒体引导舆论要走出三大 误 区[N】.光 明 日报 ,2014—9—18. (作者单位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浙 江人大》杂志社 ) 责编 :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 专业报道的概念或理念的改变 理念 概念 改变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