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9篇

时间:2022-12-12 13:35:04  来源:网友投稿

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9篇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探析余晓青【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形势严峻,这与现实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操纵、一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9篇,供大家参考。

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9篇

篇一: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探析余晓青【内容提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形势严峻,这与现实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操纵、一些网络媒体及水军的助推、部分网民的偏激行为等因素密不可分,但主要原因是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还存在不足。因此,必须从加强现实矛盾化解、抢占意识形态网络主阵地、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构建协同治理模式以及完善舆情治理法律、技术、人才保障等方面推进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关键词】新时代 意识形态 网络舆情作者简介:余晓青 (1978- ),福建警察学院公安管理系讲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福建福州 35000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仍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要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① 。在新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舆论斗争的主战场,成为大国博弈新的战略制高点。这就要求党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工作,完善舆情治理体系,以应对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保障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治安全。一、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的内涵及其意义1. 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的内涵关于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定义,有学者认为,网络意识形态舆情是网络空间内公众对于政治问题的倾向性态度 ② ;还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是网民基于现实社会经济形态及由其决定的政治制度的系统看法和见解 ③ 。这些概念虽然概括出了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与政治问题密切相关这一核心要点,但对其内涵的界定还不明确。笔者认为,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公众对我国指导思想、政治制度、法律、道德规范等以及与这些密切相关的社会政治事件、国家安全事务等所持有的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党和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主体,借助一定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内外的各种资源,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进行适当监测、干预和引导,以有效化解舆情危机,促进舆情良性发展,保障· 3 9 ·①②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第 9、41、42 页。参见朱国伟、佘双好:《网络意识形态舆情:一项多案例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5 年第 7 期。参见洪小娟、刘璐、黄卫东、叶美兰: 《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社会网络分析———以 “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论战事件为例》,《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 3 期。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过程。2. 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的意义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是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维护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需求。当前,网络以其独有的特质,拓展着意识形态作用的空间与形式,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这个具备舆论传播和社会动员功能的聚合器也存在着散播错误思想的危害。国内外敌对势力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大肆倾销西方价值观念,歪曲中国历史,质疑诋毁执政党,引发一起起舆情危机;西方 “宪政民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也伺机抬头,竭力抢夺意识形态网络话语权 ① ,这些都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威胁,需要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是完善网络社会治理、实现网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拓展与延伸,实现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意识形态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其治理的效果对网络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定向、凝聚和评判的作用。网络舆情引导与处置是网络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与工具,网络舆情治理能力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构成和体现,是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与指标。因此,在意识形态领域,以网络舆情治理能力为切入点,探寻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的现代化路径,不仅有助于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更有助于创新网络社会治理方式,实现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当前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严峻态势及其原因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意识形态及其舆情治理的步伐, “网上舆情日渐清朗、网络治理成绩斐然”② ,但是由于网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因此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发展态势依旧严峻。1. 社会矛盾的复杂化与社会诉求机制的相对短缺网络问题是现实问题的反映。当前网络舆情问题多发,其根源并不完全是法律法规的缺失和监管体系的漏洞,没有协调好现实利益冲突、民众利益的合法表达路径不畅,是网络负面舆情多发的深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诸多社会问题显现,如收入差距加大,就业压力增大,教育、医疗等无法满足需要,加之一些行政监督与法律保障未能及时跟进,导致民众生存压力增大、各种非理性情绪滋生。如果常规性的民意表达渠道受阻,民意诉求自然被 “挤压”到言论自由度较大、人身威胁风险较小的网络空间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够高度重视网络平台的建设,使民意能通过制度化渠道表达并得到有效反馈,将大大促进社会矛盾的纾解,但是一些政府官员对政府网络平台建设重视不够,忽视对舆情的管理,出现了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慢、弄虚作假、信息不公开以及 “舆情回应不到位、回应效果不理想”③ 、网上办事难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社会不良情绪累积,很多政府网站、政务微平台反而成为负面舆情的策源地、吐槽所。民众在网络上非理性情绪的集聚,使得很多日常社会生活问题发酵为政治意识形态问题,给新时代· 4 9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 年第 3 期①②③参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年,第 215 页。《官民合力共求清朗网络空间———2013 年 8 月以来网络治理舆情综述》,http:/ /www. cac. gov. cn/2014 - 12/30/c_1113832880. htm。《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电子政务》2016 年第 9 期。 意识形态治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2. 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操纵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操纵,是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外在动因。当前,西方国家在网络技术、管理、信息发布等领域仍拥有绝对的优势。从光纤到芯片、从路由器到操作系统,互联网产业链上每个关键环节,基本上都由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公司主宰。国际网络中有 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 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世界最有影响力的 1000 万个网站中,用英文传输信息的约占 55%,而用中文的仅占 2. 2% ① 。正是由于掌握了网络技术垄断权、网络管理控制权、网络信息发布权,西方发达国家在意识形态斗争方面具有极强的话语主导权,表现出强势的单向度输出。他们在网络上大肆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宣传其价值观念、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对我国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进行各种形式的思想渗透,以达到破坏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目的。他们积极入股我国主要网络媒体,大量雇佣 “网络水军”,炒作我国境内 “拆迁”“维权” “暴力执法”等热点事件与敏感话题,编造网络政治谣言,掀起意识形态舆论战,试图通过操纵网络舆论,抹黑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实上,一些恶性事件背后都有国内外敌对势力操纵舆论的影子,他们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蓄意挑起与利用极端民族情绪,煽动不明真相群众制造混乱 ② ,以激化社会矛盾,破坏我国安定团结局面。西方国家还积极培植目标国的所谓 “精英人士”作为其代理人,通过发挥其 “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掩盖自身直接插手目标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目的。一些具有很深海外背景的意见领袖,或戏谑英雄人物、颠覆解构历史文化问题,以达到混淆视听、消解社会共识的目的;或将公共事件贴上政治意识形态标签进行 “政治化”处理,以提高舆论扩散的广度、强度;有的甚至直接攻击现行体制、制度,叫嚣 “每个人都是推墙的力量”,妄图让 “颜色革命”在中国上演。这些意见领袖因为满足了部分民众 “求新求异”的社会心理需求,其言论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对网民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较大影响。3. 一些网络媒体及网络水军的助推部分网络媒体、网络水军的助推,是舆情事件激化的主要原因。网络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如果网络媒体能够真正发挥网络环境守望者的功能,将能够有效促进负面舆情的消解,但当前一些网络媒体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这首先是因为部分互联网企业自身背景复杂。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的大份额股份由境外资本控制,这使得境外资本完全有能力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势,对我国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原生文化进行侵蚀、腐化,选拔重用那些亲西方的媒体人,刻意营造出一种 “东方不如西方、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舆论氛围。同时,随着媒体间竞争加剧,部分网络媒体为抢时效,追求 “眼球效益”、经济效益,或随意篡改标题误导网民,引发意识形态论争,或片面迎合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大肆炒作具有 “星、腥、性”等因素的事件,挤占了正面舆论宣传的空间。此外,在一些突发事件发生时,一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 “匆忙发声”,把未经核实的传闻编发上网,甚至不惜背离事实真相报道假新闻误导民众,也为网络舆情泛政治化解读提供了滋长空间。网络媒体的上述做法,不仅伤害了整个媒体的公信力,也破坏了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除了某些媒体,网络水军的参与也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恶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水军又称为网络推手、网络特工,他们大多受雇于网络公关公司,是为他人发帖回帖造势的网络人员。这· 5 9 ·新时代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探析①②参见李江静:《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国际挑战探微》,《思想教育研究》2018 年第 1 期。参见李明德、李巨星、刘婵君、高如:《网络舆情中泛政治化现象的动力机制与因应策略研究》,《情报杂志》2016 年第 4 期。 类网络特工往往易被某些反华组织收买、利用,在其授意下,发布具有煽动性、诱导性的政治信息,使民众对事件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政府或官员的违法行为上来,改变民众在政治事件中的意见倾向,造成不良后果。4. 部分网民的偏激行为网民作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构成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最重要的主体,影响着舆情的性质和走向,但当前部分网民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危机的始作俑者与助推者。这首先是由于部分网民政治素质与媒介素养不高。一些网民在网络非主流文化氛围的 “熏陶”下,开始逐步认同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推崇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一些所谓知识精英、“公知”以 “反常规”为价值取向,借助学术讨论、政策辩论等平台,传播和鼓噪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观点和主张,制造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其次,一些网民对地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不信任,也推动舆情泛政治化倾向。如在关涉公务员、政府等公共事件中,一些网民在事情未得到充分调查、真实情况未披露之前,就在固有成见的作用下,对政府活动、官员行为进行武断地否定,非主流意识形态和反主流意识形态趁势而起,诱导舆论朝着 “仇官” “仇政府”的方向发展,使政府公信力受到严重损害。再次,网民的 “群体极化”效应也是推动意识形态网络舆情高涨甚至向舆情危机事件转化的重要原因。群体的共担责任会促使个人偏向于极端化,特别是在涉及一些个人私权与社会公权议题的舆情时,只要有一些所谓权威人士的挑拨,人们意识当中所累积的成见与不满就会集体发作,人们不再对事件真相进行推敲,而习惯于随大流做出善恶判断,从而导致意识形态网络舆情进一步恶化。5. 舆情治理能力存在不足党和政府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置能力,是决定舆情事件走向非常重要的因素。当前一些党政机关在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治理方面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应对机制还不健全。一是舆情监测、收集方面,一些基层政府舆情预警意识不强,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应用范围有限,使其在意识形态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上存在滞后与偏差,从而错失应对舆情、引导舆论的最佳时机;二是舆情研判、预警方面,当前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研判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很多工作人员仅凭经验来确定信息的真伪、风险,这自然会影响到对意识形态网络舆情的把控,发出的警报信息也就不可能做到及时准确;三是舆情引导、处置方面,一些基层党政部门在处理舆情危机时存在理念缺陷,面对舆情事件,或采取删除、屏蔽、禁止搜索甚至断网等消极手段隐瞒事实真相,封锁消息,或在未充分调查基础上仓促、草率回应,这些都容易导致 “次生灾害”,引发新一轮舆情风暴。另外,一些党政机关网络媒介在媒体应对、舆情回应上易陷入被动的局面,也使政府公信力受到损害。其次,意识形态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模式尚未形成。一是内部联动不足。目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还没有建立起一个权威、统一的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指挥机构,缺乏具有 “综合应急管理”功能的专门常设机构和具有 “专业应急管理”功能的临时机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容易出现各自为政、彼此推诿的现象,整个意识形态网络舆情风险管控体系还存在缺陷。二是外...

篇二: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2021 年第 2 期                           青 少 年 学 刊                       No.2ꎬ2021(总第 142 期)                                                               GeneralꎬNo.142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时代青少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研究”(20AXW010)论当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以丁真爆红现象为例燕道成  刘嘉琳    [摘要]当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面临全球化语境中社会思潮多样化、信息化浪潮中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青年思想意识活跃需要转换引导方式的社会语境ꎮ 青年丁真爆红的网络现象中ꎬ主流媒体对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主要表现为校正网络意识形态的审美标准、发掘真善美的精神特质、珍视努力奋斗的草根人物等方面ꎮ 提升当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力ꎬ需要尊重青年诉求、创新引导方式和坚持价值引领ꎬ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吸引力和凝聚力ꎮ[关键词]当代青年ꎻ网络意识形态ꎻ引导[作者简介]燕道成ꎬ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ꎬ主要研究新媒体传播ꎻ刘嘉琳ꎬ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ꎬ主要研究新媒体传播(湖南 长沙  410081)一、当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社会语境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ꎬ“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ꎮ”意识形态安全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ꎮ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ꎬ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ꎬ意识形态争夺的最前沿ꎮ 青年群体是网络使用的主体ꎬ对网络意识形态进行引导应该着重把握、引领青年的思想动态ꎮ 当前ꎬ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还存在很多问题ꎬ形成科学的引导机制需要“对症下药”ꎬ从实际情况出发ꎮ(一)全球化语境中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ꎬ多样化社会思潮不断涌现ꎮ 全球化让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ꎬ各国联系密切ꎬ我国在国际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暗枪冷箭”ꎮ 西方的和平化演变战略愈演愈烈ꎬ极力宣传“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价值”操纵青年思想意识ꎬ并通过具象化的商品侵蚀青年的精神世界ꎮ 我国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深化改革ꎬ但也使社会各阶层矛盾日益凸显ꎬ不同利益群体对社会政策的态度不同ꎬ住房、教育、医疗等敏感的民生问题经常引发各类舆论浪潮ꎮ 西方发达国家更是抓住热点话题刻意设置陷阱ꎬ甚至搬弄是非造谣生事ꎬ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挑战ꎮ(二)信息化浪潮中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ꎬ截至 2020 年 12 月ꎬ我国网民规模达 9.89亿ꎬ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ꎮ 有了互联网ꎬ人们不再是单向接收党和政府的信息发布ꎬ更是自主参与话题讨论和自由发表意见ꎮ 互联网时代ꎬ党和政府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受到网络资本和技术力量的影响ꎬ主流的意识形态甚至面临“失语”ꎮ 网络空间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ꎬ信息的爆炸式递增导致各种言论通过新媒体途径广泛传播ꎬ西方国家— 3 — 千方百计与我国争夺网络阵地ꎬ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势面临威胁ꎬ呈现去中心化的态势ꎮ 进入大数据时代ꎬ庞大的数据量使国家对舆情的判断难度增加ꎬ舆论的引导难度增大ꎮ(三)当代青年思想活跃需要转换引导方式当代青年享受到社会发展的红利ꎬ物质丰盈ꎬ生活比较顺遂ꎬ受到时代的影响思想更加活跃开放ꎬ具有国际视野ꎬ参与意识更强ꎬ更加求新求变ꎮ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赋予青年更多的生机与活力ꎬ在网络中积极参政议政、增长见识、学习知识ꎮ 青年心态更加开放也更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侵蚀ꎬ资本主义的商品、文化让青年沉浸于物质满足ꎬ集体意识淡漠ꎬ成为“单向度的人”ꎮ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ꎬ需要正确引导青年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ꎮ 根据青年人群特质ꎬ把握青年的特点ꎬ满足青年的需求ꎬ让青年有归属感和依附感ꎬ寻求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探索ꎬ引导青年从思想到行为的整体变革ꎮ二、丁真爆红现象中主流媒体引导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表现2020 年 11 月ꎬ在一则摄影师更新的抖音短视频中ꎬ丁真以其淳朴羞涩的面庞征服了广大网友的心ꎬ这位来自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的藏族小伙火速走红网络ꎬ被网友亲昵地称为“甜野男孩”ꎮ 不同于其他“昙花一现”的网红ꎬ丁真获得官方主流媒体的认可和支持ꎬ甘孜文旅以丁真为蓝本ꎬ推出备受好评的微纪录片«丁真的世界»ꎬ正确引导网红为家乡代言ꎬ也引发了后续一场全国各地文旅宣传的“丁真争夺战”ꎮ «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为网友梳理丁真爆火的原因ꎬ让网友看到当地政府在脱贫攻坚上做的努力ꎮ 四川本地主流媒体多次与丁真进行采访沟通ꎬ积极引导丁真对舆情热点进行回应ꎬ在政府与主流媒体的引导中ꎬ正面以及中性的言论占了大多数ꎬ丁真“纯真”“质朴”的形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ꎬ成为传播正确价值观念ꎬ引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ꎮ 在互联网时代ꎬ偶然的契机就可以让普通人成为聚光灯下的“红人”ꎬ丁真的爆火ꎬ再次说明“网红”是个中性词汇ꎬ需要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机制ꎮ(一)校正网络意识形态审美标准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ꎬ网络与社交媒体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窗口ꎬ在资本助推与技术推送的双重作用下ꎬ出现过度迷恋外表与恶搞“审丑”的不良倾向ꎬ美的标准的定义发生扭曲ꎮ 首先ꎬ“颜值决定一切”贩卖“容貌焦虑”ꎮ 打开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软件ꎬ满屏都是在滤镜加持下的高颜值男男女女ꎬ女生普遍都是大眼睛、高鼻梁、尖下巴ꎬ而男生人均一米八、八块腹肌ꎬ长期受到在社交媒体营造的单一审美的灌输ꎬ现代青年对美好形象有一种疯狂的迷恋ꎬ甚至陷入“容貌焦虑 ”ꎬ过度关注自己容貌、身体上的小缺陷ꎬ忽视自身其他的优点ꎬ进而导致自卑、沮丧、焦虑等不良心理或情绪的产生ꎬ于是用更多的美化与特效装点ꎬ沉浸于自己制造的幻像中甚至渐渐混淆现实与幻像ꎬ 不仅会使个体的自我认知和环境认知产生偏差ꎬ 还可能削弱其现实的行动能力ꎮ [1] 其次ꎬ青年群体思维开放跳脱ꎬ不拘泥于方程定式ꎬ崇尚另类个性ꎬ也逐渐演变出“审丑”文化ꎬ包括恶搞、装土、戏谑、扮傻等非理性的审丑ꎬ为哗众取宠不惜一再降低底线ꎬ内容低俗劣质ꎮ “审丑”颠覆了美丑的标准ꎬ模糊了善恶的界限ꎬ弱化青年的艺术鉴赏水平ꎬ长此以往将对社会核心价值体系造成威胁ꎮ对美的追求是可以引导的ꎮ 当一个身穿民族服饰的大男孩在镜头前面露出羞赧的笑容时ꎬ视频下的赞美是对原生态真实的赞叹ꎮ 眼里有光、眼神澄澈、气质独特的丁真让人们看到不同于精修磨皮的自然雕刻的美好ꎬ是对日趋规范化滤镜审美体系的打破ꎮ 四川文旅局为丁真量身打造的短片«丁真的世界»中以丁真的视角介绍甘孜州理塘县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ꎬ让网友看到牛群、草地、土路等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呈现出的最真实的原生态的美ꎮ 自然雕琢的环境、淳朴健朗的康巴汉子ꎬ丁真和他的家乡作为符号收编进当地政府的形象宣传话语体系中ꎬ引导人们追求自然真实的美好ꎬ校正美的标准ꎬ超脱出千篇一律的虚幻和夺人眼球的恶搞ꎬ传输寻找最本真最真实的价值观ꎮ(二)发掘真善美的精神特质很多人一开始是被丁真的“颜值”吸引ꎬ人们热衷于讨论丁真在镜头前面依然“能打”的近乎“完美”的黝黑的脸庞和身材ꎬ不断地消费着绝美— 4 — 少年这一符号ꎬ在丁真直播时不断刷屏“帅哥”“老公”“美男”这种露骨的褒扬ꎮ 对丁真身体的过度关注ꎬ以小见大地反映了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遮蔽ꎮ 前不久«1818 黄金眼»报道了张姓男子被玻璃门割伤手的新闻ꎬ本是平淡无奇的社会事件却因为小张姣好的面容登上微博热搜ꎬ小张本人的微博粉丝也增长数万ꎮ 各网络平台投其所好ꎬ通过推送机制将美好的身体特征作为标杆ꎬ引发大众的关注和模仿ꎮ 青年群体依赖网络化生存ꎬ在众多精致符号堆砌的景观中漠视现实生活的真相ꎬ网友们毫不吝啬地赞美丁真的美颜ꎬ却丝毫不关注丁真个人的想法和他所在地区发展的情况ꎬ尽管有微弱的声音提及丁真家乡的贫困ꎬ但也被更多的“丁真做我老公”的声音淹没ꎮ对丁真过度消费的现象令人深思ꎬ政府和主流媒体及时纠偏ꎬ引导大众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丁真内在的真善美ꎬ把更多的注意力向脱贫攻坚的主题倾斜ꎮ 12 月 1 日人民日报文章«在喧嚣的时代ꎬ更应珍视“丁真们”的纯真»ꎬ12 月 1 日广州日报文章«“丁真”之美ꎬ美美与共»ꎬ这些报道都树立了丁真“真善美”的人物形象ꎮ [2] 发掘丁真宝贵的精神品质ꎬ展现他对家乡的热爱ꎬ让人们感受到他逆境中成长的自强不息的力量ꎬ看到他走红之后依然保持赤子之心的纯真本色ꎮ 不论是在喧嚣复杂的互联网环境中不因流量而迷失自我ꎬ还是为家乡代言努力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力量ꎬ丁真都为当代青年人树立了好的榜样ꎬ让青年人看到同龄人的担当ꎬ更加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ꎬ为国家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价值追求ꎬ引导青年为实现个人幸福、国家富强而奋斗是意识形态引导的方向ꎮ(三)珍视努力奋斗的草根人物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达让很多普通人“一夜成名”ꎬ成为网红门槛太低ꎬ只靠搏出位就能变身网红ꎬ太多没有实力、没有作品的网红爆火后又迅速陨落ꎬ借着风口迅速获得的名气与他们自身的学识、修养是不匹配的ꎮ 于是我们看到发际线小吴、陈一发儿等红人从爆火到悄无声息ꎮ 不重质量只重流量的恶性循环让网络乱象频发ꎬ劣币驱逐良币ꎬ也让网友对流量产生更严重的厌烦心理ꎮ在如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ꎬ给了很多普通人实现梦想、实现价值的机会ꎮ 网红代表的不是一个个体ꎬ拥有群体的意志和智慧才是保持“红”的不竭动力ꎮ 近几年获得广泛关注的李子柒、王冰冰都是有真才实学、获得官方认可的正能量青年ꎬ正如人民日报在«珍视“丁真们”的纯真ꎬ不因流量迷失自我»中说的那样:“这些网红之所以既能收获流量、又能得到公众点赞ꎬ不仅在于其优质内容提高了公众的审美情趣、丰富了文化产品的供给ꎬ更在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积极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ꎮ”素人草根网红背后的正能量能够支撑他们保持可持续的热度ꎬ丁真作为网络红人爆火出名后没有走其他网红的老路ꎬ通过经济流量变现而赚取个人利益ꎬ而是签约国企为当地政府服务ꎬ一边配合当地宣传家乡美景和旅游景点ꎬ一边在政府的支持下补习知识、练字读书ꎮ 据«澎湃新闻»报道ꎬ丁真拒绝一切综艺节目邀约ꎬ只参加一些公益性质的活动ꎮ 流量在正确的引导下一样可以成为真善美的守护者、正能量的传播者ꎬ在官方媒体的正确引导下ꎬ粗放型的网红孵化机制日益打破ꎬ呵护珍视丁真这样的草根ꎬ放大普通人的光与热ꎬ展现草根人物在各自领域认真、努力、忘我工作、热爱生活的样子ꎬ为青年保持初心、奋力向前提供参照的范本ꎬ让更多的平凡人变得不凡ꎮ 让每个人不为名利焦虑ꎬ享受生活ꎬ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的环境ꎮ三、当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策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仅依靠统治权来支持ꎬ它的运转与维持更要依赖于民众的积极认同ꎮ [3] 对当代青年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就是要在互联网时代让青年群体真正认同、跟随、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ꎮ 通过对丁真事件的梳理可以得到对青年网络意识形态引导的启示ꎮ(一)尊重青年诉求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在当下的网络时代ꎬ网络是人们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ꎬ带有情绪的观点表达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传播ꎮ 议题的选择应该契合受众的观点、立场ꎬ触发人们的情感痛点ꎬ情感诉求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事实本身ꎮ 冷冰冰的单向灌输得不到公众— 5 — 的响应ꎬ促使丁真爆火的社会心理基础ꎬ是长久以来公众对原生态自然的美好向往ꎮ 在«丁真的世界»视频中ꎬ丁真的家乡理塘县是一个世外桃源ꎬ代表了现代人渴求的“田园牧歌”ꎮ 考虑到网友的情绪ꎬ官方积极参与到议题中ꎬ全国各地相互传递话筒ꎬ设置关于丁真的议题宣传当地的文化旅游ꎬ主动进行议程设置ꎬ将网友的关注点从丁真的颜值转移到对各地的文旅宣传ꎬ将舆论向正面方向引导ꎮ对青年进行意识形态教育ꎬ就必须以青年为中心ꎬ了解青年的心理特点ꎬ关注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ꎮ 当代青年追求自由平等ꎬ单一维度的灌输教育将引导者放在高高在上的地位ꎬ“我说你听”单向传播容易引起青年的逆反心理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调集体利益至上ꎬ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ꎬ对于青年人群来说ꎬ个体的自主性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全面关注ꎬ对于更多选择权的需求会增加ꎮ 首先ꎬ增强青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就要了解青年的诉求ꎬ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关系ꎮ 平等对待青年ꎬ让青年感受到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感ꎻ提供更多发声和交流渠道ꎬ对合理意见给予采纳ꎻ尊重青年ꎬ将他们看作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ꎬ维护他们的利益诉求ꎮ 其次ꎬ网络是青年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ꎬ汇集了多样的社会思潮ꎬ实时关注最新的舆论动态ꎬ重视青年的诉求表达ꎬ正确引导舆论的走向ꎻ抓住青年的情感痛点设置议题ꎬ严肃的价值引导与感性的情感输出融合ꎬ让青...

篇三: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收稿日期: 2021 — 09 — 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提升研究”(项目批准号:18CKS046 )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批准号: DFY-LL-2020073 )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周锦丽( 1997 —),女,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新时代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究周锦丽(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摘 要: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 , 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面临许多新挑战新要求,必须因势而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常态化管理,着重完善以危机预防、舆情应对、舆论引领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实现危机研判、舆情疏导和正面引领相统一,从而有效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关键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 ( 2021 ) 09 — 0012 — 05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必须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工作。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网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实践命题。

  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生产供需矛盾、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范围难以界定, 以及突发性网络舆情危机等问题, 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出诸多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 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为我们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新态势, 遵循网络思想演化规律, 加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提供了基本遵循。

  面对新挑战,必须创新阵地管理的体制机制, 增强常态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积极构建起以预防为主、科学应对和强化引领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 不断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推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走深做细。一、构建起研判与疏导并行的预防机制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要因势而动、因时而异。

  打好“防御战”、掌握“主动权”是阵地管理的首要工作。

  通过科学部署防范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预先、及时发现并积极处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苗头性问题,争取将问题解决在形成的初始阶段或萌芽状态,有利于降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生发率,有效促进高校掌握阵地管理工作主动权,提升阵地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一)加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研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判,是指对高校范围内存在的易引发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情况“进行先期研究分析、评价判断,从而作出先期预测,为先期介入、先期化解、先期应对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 1 〕 。加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判,增强问题意识和阵地意识, 着力提升研判能力和研判实效,构建起全面科学的研判体系是打好“防御战”、掌握“主动权”的重要内容。1. 增强研判意识以提升研判质量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研判工作是阵地管理工作的基础环节, 关系着全局工作的实践效益。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研判首要的是深化研判意识,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升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发生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从而掌握研判原则2021 年第 09 期 理 论 观 察 No. 09, 2021(总第 183 期) Theoretic Observation Serial No.183●●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2 - - 和研判工作特性, 促成科学研判理论对具体研判实践的有效指导。

  从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及发展特性上分析, 新时代高校研判工作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研判要求。首先,要增强研判工作的严肃性与持续性。

  从研判的重要性上看, 研判工作的实效性直接关系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 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政治任务,必须严肃对待,尤其在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方式裂变化 〔 2 〕 的加持下,根据研判结果采取的先期措施在网络社会中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逆性, 因此对待研判过程和结果必须慎之又慎。

  从高校网络舆情特性上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在网络时空方位上具有诸多生长点和发展点,研判工作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持续跟踪分析,久久为功,在跟踪性研判中赢取化解舆情危机的主动权。其次,要增强研判工作的灵活性与深入性。

  在研判方法上,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具有多变性和动态性,研判工作既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同时也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对,防止淡化、僵化或者扩大化;在研判内容上,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复杂性和隐蔽性较强, 呈现出生产传播主体大众化、 内容形式感性化和作用领域生活化等方面的特征 〔 3 〕 ,因此必须深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生发规律的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实现全面辩证地研判。最后,要增强研判工作的科学性与联动性。

  科学性是研判工作的根本要求 〔 3 〕 。

  研判必须从科学的态度出发,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和判断,“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 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 4 〕 ,避免主观臆测和形式主义。

  强化联动性是提升研判质量的重要方式。

  在科学精准研判的基础上,针对研判结果,要及时有效做好先期介入工作。

  对此,要积极构建包括高校的领导层、管理层和师生群体等多元主体通力协作机制, 打破传统主体“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注重多种校园组织、个体力量的参与 〔 5 〕 ,强化有关部门和组织之间有效衔接和密切配合,预先做好防御部署,形成研判合力与管理合力, 既保障阵地管理工作的组织性和有序性,避免管理漏洞,又促进研判结果的有效落实。2. 细化研判工作以提升研判实效只有落细落实研判工作, 切实增强研判实效性,才能最大程度发挥研判工作在“防御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研判的主体与客体、内容与时间、方式与结果等问题是具体研判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厘清和明确的关键问题,是落实研判工作,构建起权责分明、组织有序、运行高效的研判机制的重要一步。首先,要明确研判的主体与客体。

  在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的基础上, 着重突出研判工作的政治性与专业性,研判主体应包括:一是校级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以管大局、把方向为基本任务, 全面协调统筹学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 并对学校重大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判及处理负主要责任; 二是院级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日常性阵地管理工作,包括学校网络舆情收集、问题研判以及信息报送等相关工作;三是包括网络信息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家在内的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咨询组,为发现、研判和处理学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研判客体包括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校友等在内的网络思想行为。其次,要明确研判内容与时间。

  研判内容要全面。

  一是要研判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以及重要、敏感时间节点对师生的影响与可能诱发的情况;二是要对学校组织或参与的校内外重大活动、发布的重要规章制度和要求, 尤其是涉及师生员工的部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预先研判; 三是要注重关注和研判全校师生员工及校友的网络言行,尤其要着重对带有学校标识或信息的师生网络平台账号进行跟踪性研判; 四是要积极关注网络社会对学校师生员工的评价, 积极研判社会热点议题和网络热点话题对师生员工产生的影响。

  研判时间要灵活。

  一是根据阵地管理工作的长期性要求,要进行定期研判;二是对于重大事件和重要、敏感时间节点,要做好临时研判;三是基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的突发性,要积极做好即时研判 〔 1 〕 。最后,要明确研判形式与结果处理。

  研判形式可多样, 根据研判问题的性质, 主要包括会议形式、课题研究形式等,具体采用哪种研判形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研判的结果处理要积极。

  针对研判结果,学校相关部门应提前做好相应预案,尽早采取有效措施, 以防控负面事件和不利情况的发生和发展。

  于此同时,要实时反馈研判结果和研判实效, 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升研判结果的科学性和研判实效性。(二)建立健全高校舆情收集与处理机制高校舆情是高校师生和员工对某一事件所持有的评价、态度和情绪等,其中往往牵涉着他们的利益诉求, 如果这些舆情没有得到高校应有的关注和处理, 这些线下的声音便会通过各种方式出现在网络媒体中并逐渐形成大范围的网络舆情,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 重视收集和处理高校中与意识形态相关的舆13 - - 情,建立健全高校舆情收集与处理机制,及时有效疏导舆情, 是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预防机制的重要部分。1. 建立健全高校舆情收集机制高校舆情信息堵塞往往是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生成的关键原因, 这为高校处理和预防网络舆情危机指明了方向。

  高校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排头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到位”。

  在方式方法上,它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政课堂上,也应通过各种形式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和行政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以高校实际工作呼应理论教学,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一旦无法有效反映甚至违背高校内部群体尤其是师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和思想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回路”在内部便会出现堵塞甚至切断问题,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造成不利影响, 并且在回路“堵塞”甚至“切断”的情形下,高校群体的思想认识问题逐渐积压, 高校内部反对性声音便会逐渐放大, 高校舆情便会滋生蔓延并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逐渐形成网络舆情危机, 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重视高校舆情信息的收集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平台和渠道积极倾听师生群体的心声,疏通信息收集渠道,破解思想认识误区,努力凝聚并达成思想共识, 提升高校思政产品的有效供给, 形成供给与需求的有效衔接是预防高校舆情生成的重要举措。

  要积极建立健全多层次舆情信息收集体系, 为高校师生表达利益诉求提供便捷的渠道、开放的空间和自由的平台,并实时做好舆情分析研判。

  一是拓宽高校师生员工线下信息反映渠道,追求线下问题,线下解决。

  二是加强线上相关信息反映平台建设。

  积极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注重发展开放型、便捷型、互动型、高效型的网络平台,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包容的互动关系,不断提高高校网民参与平台互动的积极性,让高校舆情民意可以汇集于高校内部网络平台,既保障高校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又使高校舆情民意得以内部消化, 防止舆情扩散导致危机的形成。2. 建立健全高校舆情处理机制要防范舆情危机, 在做好舆情收集工作的基础上,要落实舆情处理。

  一是要做好舆情信息研判分析,重点关注舆情信息中的意识形态倾向,尤其是那些具有敏感性、苗头性的问题,在舆情尚未发展为危机事件的过程中, 及时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防控舆情发展。

  二是要注重处理原则和方式方法。

  在舆情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

  首先,要注重处理时机的实效性,在接到舆情信息的第一时间内便开展相关工作;其次,要注重处理过程的公开性, 将相关舆情处理的程度以及结果第一时间反馈给相关舆情反映者;最后,要注重舆情处理的高效性, 加强舆情处理部门队伍建设, 加强相关舆情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共同协作与配合,尽快处理、疏导相关舆情。

  同时,也要根据具体舆情信息反映的问题做具体灵活的处理,防止“一刀切”和僵化程序导致引发新的舆情危机的可能。三是根据舆情反映的相关思想认识问题,主动设置议题,做好思想宣传工作,消除信息壁垒,打破思想认识误区。

  在科学有效的研判体系基础上, 针对研判中发现的潜在网络意识形态问题预先做好解释工作和思想宣传工作, 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潜在矛盾是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预防机制的重要工作。

  一方面,要主动设置议题,提高议题设置能力。

  网络议题设置与网络舆论息息相关, 它是大众媒体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引导网民的注意和思考,从而影响舆论发展的方向。

  在当今网络信息时代,“谁掌握了网络议题设置权, 谁就掌握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动权” 〔 6 〕 。

  想要控制引导舆论,问题不在于“谁来说”,而在于“说什么、怎么说、为谁说”。

  因此,根据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研判的初步结果, 在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中要突出问题导向,注重舆论引导,主动设置议题,不断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制造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生长点,传播正能量和中国声音, 提高高校网民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认识, 有效遏制不良舆论对高校网民别有用心的诱导, 有利于维护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

  另一方面,要坚持做好思想宣传工作。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 〔 7 〕 。

  对于可能引起歧义或者容易引发争议的议题, 高校要提前做好思想引导、 理论解释和实践解读等方面的工作,在实时了解师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将高校思政课平台与网络媒体平台有效衔接, 有针对性地疏通高校师生的认识难点和逻辑困境, 不断提升全体师生的政治素质和媒介素质。二、构建舆情监控与应急处理并举的应对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 但网络舆情的发展总是一个过程。

  在有关网络舆情发展...

篇四: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2007年 第 5期 兰 州 学 刊 No.5 2007  总第 164期 Lanzhouxuekan General.No.164·哲学研究 ·浅谈意识形态的若干基本特征王  武1 万  军2(1.解放军体育学院  政教系 ,广东  广州 510500;2.中共中央党校 科社部,北京 100091)[ 摘要]  尽管意识形态是当今政治学、哲学、社会学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 但对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向来见仁见智。

  文章对于中西方提出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分析和归纳, 从中得出了意识形态的几个基本特征:理论抽象性、实践指向性、激情排外性、间接独立性和阶级倾向性。[ 关键词]  意识形态;阶级性;实践[ 中图分类号] 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92(2007)05-0028-03作者简介:王武, 解放军体育学院政教系;万军,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部副教授。  自从特拉西发明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之后 , 该概念随着1845年马克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 》的发表以及 1929年曼海姆的巨著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的出版而逐渐在世界上流行起来 ,成为政治学 、社会学 、哲学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 。但不同的时期 、不同学者对于意识形态却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定义和解释 。以至于英国学者迈克尔 ·弗里登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叹 ,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 , 意识形态概念成为最复杂 、最可争辩的政治概念之一 。”[ 1] 这是毫不夸张的 。伊格尔顿对目前西方理论学术著作中通用的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统计 , 发现对意识形态所下的定义至少有以下十多种 :社会生活的意义 、符号和价值的生产过程 ;显现某一特定社会群体或阶级特征的一套理念体系 ;有助于主流政治权力合法化的思想 ;有助于主流政治权力合法化的虚假思想 ;体系化的歪曲交流 ;为主体提供位置的东西 ;由社会利益引发的思想方式 ;同一性思想 ;必要的社会幻觉 ;权力与话语的结合 ;具有自觉意识的行动者在其中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媒介 ;有行动指向的一套信念 ;语言事实与现象事实的混淆 ;语言符号的圈套 ;主体通过其与社会结构发生关系的不可或缺的媒介 ;社会生活转化为自然现实的过程 。[ 2]罗伊 ·麦克里迪斯在 《当代政治意识形态 》一书中 , 以及在一些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学术著作中 , 就意识形态这一术语的内涵问题 , 做出了 7个方面的概括 。

  他认为 , 意识形态常有欺骗 、歪曲 、虚假的意思 , 是一种不符合客观现实的主观的和相对主义的观念 ;意识形态往往表明了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意识形态指特定人群所共有的特定的社会意识 、特定的价值信仰和态度或者人们对其社会的共同反应 ;意识形态是政治集团参与政治的行为准则 ;意识形态也可能是强有力的政治控制工具等等 。尽管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大家一致接受的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 , 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对这些林林总总的有关意识形态的探索的细致分析和归纳 , 发现最容易为大家形成共识的意识形态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 、理论抽象性意识形态必须是一个高度抽象凝炼的理论体系 。因为作为思想上层建筑 ,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形式 , 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体现总体上看待社会和历史的思想体系或观念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基本阶级利益的升华 , 才能从道义上鼓舞自己的阶级 , 也才能在更大范围内争取社会上各阶层的支持 。哈里 ·约翰逊 (HarryM.Johnson)认为 , 该词被运用得最广泛的定义是指 “构成一种社会政治纲领的整套主张 、理论和目标 ”。古尔德认为 , “意识形态是一种既包含事实性又包含规范性的信念和概念的范式 ,这种范式旨在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 ,从而为身临其境的个人和群体出社会政治选择时提供指导的简化作用 ”。[ 3]希尔斯也说 ,意识形态是一种 “理想 、伦理标准 、一般及全面的社会见解及政策 ”。意识形态是经过思想家们加工而具有内在相对精密完整的理论体系 ,是从 “象征符号 ”到 “理性认识 ”等众多因素复杂而有机地交织而成的 “复合体 ”。[ 4]英国 《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 》认为 :“意识形态是流行于人类社会中的关于人类 、人类社会以及它们与宇宙万物之间关系的种种不同的 、系统的认识论及道德信念模式中的一种 。”[ 5] 简而言之 ,意识形态是一种系统的认识论或道德信念模式 。意识形态的抽象性也是其本身的特色和力量所在 。社会生活本身是纷繁复杂的 , 作为单个的个体无法穷尽这些无穷的变化 。在处理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时 , 意识形态就是很好的思想工具 , 就像一副眼镜一样 , 可以透过它看到自己喜欢的世界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 这种抽象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变成了含糊性 。达尔指出 , 政治的意识形态并非是统一的和一贯的 , 它会随着形势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含糊性是它的一大特点 , 正是因为其具有含糊性才使得灵活和变化成为可能 。这种理论上的抽象性也是统治阶级思维水平的一个真实的   第 5期浅谈意识形态的若干基本特征标尺 。我们观察一个意识形态的抽象凝炼程度 , 就可以看出统治阶级甚至整个社会的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 。二 、实践指向性正如 贝尔 所说 :“意 识形 态把 观念 转化 成了 社会 的杠杆 。”[ 6]借用马克思的话 , 别的哲学都是解释世界 ,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注重的是改造世界 。意识形态也是一样 , 它不仅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和理想目标 , 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目标设定凝聚人心 , 共同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 。意识形态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不是仅仅坐而论道的 , 而是有直接的现实指向 。这是社会政治集团集体行动的思想观念和理论前提 。

  “它以 `应然 " 来反对现实的 `已然 " , 要求人们通过实践努力改变现实的`已然 " ,以趋于 `应然 " 。”[ 7] 理论上能否有的放矢地对特定的经济关系 、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做出理论认识和概括 ,能否自圆其说地为某一阶级 、社会集团改造社会或维护某种社会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 是决定意识形态效用的关键所在 。法国政治学家迪韦尔热认为 :“意识形态是一种维持或摧毁 、维护或批判一种社会所采取行动的依据 ”。[ 8]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认为 , “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是对现实的思想描述形式 , 它的目的是使人的社会实践变得有意识和有活力 ”。同时 “是社会斗争的工具 ”。[ 9]罗斯金在 《政治科学 》中说 , 一种意识形态源自这样一种信念 , 即事物能够比现在的状态更好 ;它实质上是一个改造社会的计划 。罗斯金还引用 AnthonyDowns的话 :意识形态是 “一种有关美好社会的文字幻象 ,一种建构此种社会的信仰形式 。”[ 10]汉斯 ·摩根索认为 , 意识形态是政治家们用来掩盖其行动本质的面具或伪装 , 并且认为 “真正认识这些意识形态的伪装 ,透过伪装 , 抓住实际的政治力量和政治现象 , 就成为国际政治学者肩负的一项最重最困难的任务 。”[ 11]罗伊 ·麦克里迪斯指出 , 总结这些含义 , 我们不难发现 , 意识形态实际上是一套思想和信仰系统 , 人们据此去观察世界 ,并据此采取行动 。一句话 , 意识形态是行动的准则 , 它 “由许多人共有的思想构成 , 这些人采取一致的行动或者受到影响而采取一致行动 , 以达到确定的目标 。”[ 12]丹尼尔 ·贝尔指出 :“但是在通俗用法中 , `意识形态 " 一词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术语 , 它似乎意指社会集团对社会管理所持的在常规情况下被证明为正确的世界观 、信念体系或者信条 。”接下来他进一步解释到 :“如我曾经使用的那样 , 意识形态这个术语处理的是这样一些社会运动 , 它们千方百计地动员人们实现这些信仰而奋斗 , 并且在政治公理和热情的这种结合中 , 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信仰和一系列道德姿态 ———在马克思主义那里是关于历史将评判一切的观念 ———借助于它们 , 目的被用来为不道德的手段作辩护 。个人对这些运动的觉悟导致了意识形态在拥护者中间的消解 ,或者 , 随着这些运动的成功 , 意识形态变成了一种强制的力量 ,被统治者用来维持社会的安定 。”[ 1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 》认为 “意识形态 ”是 "社会哲学或政治哲学的一种形式 。其中实践的因素与理论的因素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种观念体系 ,旨在解释世界并改造世界 。

  “从广义上说 ,意识形态可以表示任何一种注重实践的理论 , 或者根据一种观念系统从事政治的企图 。[ 14]三 、激情排外性意识形态与其他的社会意识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它是立足于改变现实生活的 , 所以一定要充满激情才可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

  “通过强调必然性 ,通过调动追随者的激情 , 19世纪的各种意识形态已经完全可以同宗教分庭抗礼 。”[ 15]美国思想家丹尼尔 ·贝尔这样评论道 。在其代表作 《意识形态的终结 :五十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 》一书中 , 他认为 :意识形态最重要的 、潜在的作用就在于诱发情感 。除了宗教 (及战争和民族主义 )以外 ,历史上很少有那种意识或思想形式能够把情感能量充分引发出来 。即使是宗教 , 在很长的时间内也是符号化了人的情感 , 使它们枯竭了 , 把来自现实世界的情感能量通通转化成了祈祷文 、礼拜仪式 、圣礼 、信条和宗教艺术 。而 19世纪兴起的各种意识形态则使这些情感融合到一起并把它们引向了政治 。产生了波澜壮阔的社会运动 。从激情性这一点引发出来的 , 就是意识形态一般是互相排斥的 。因为它毕竟要实现的是部分民族 、阶级 、群体的利益 ,所以和别的人群所信奉的意识形态就很容易产生冲突 。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就这样表述 , “意识形态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观点的表达形式 ,它以表现 、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的方法来形成 、动员 、指导 、组织和证明一定行为模式和方式 , 并否定其他的一些行为模式和方式 。”[ 16]尤其在阶级社会中 , 统治阶级总是试图将自身的利益美化成全民利益 ,这样必然在意识形态领域树立惟我独尊的地位 ,宣称自己是惟一正确的 ,或者是最正确的意识形态 ,对外界不同思想观念采取一种排拒的态度 。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因为观念的不同本身 ,同时直接关系到实际利益的争夺和政治权力的变迁 , 很难和平共处 。四 、间接独立性意识形态作为思想的上层建筑 , 往往没有经济或者社会改革的具体思想那样能够直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反 , 它更多地是通过间接的方法来产生影响 ,所以其作用很容易被掩藏和被忽视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 意识形态必然要与它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 是受整体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的 。但思想的上层建筑一旦产生之后 , 就有了自己的生命 ,它不是经济关系的消极的伴生物 ,而具有相对独立性 , 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能动的组成部分 。意识形态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相连的历史过程 , 任何现代的意识形态都必然有其历史上的基础 ,新的意识形态在诞生时 , 总会从传统意识形态中择取有用的价值或口号为其所用 。因为任何意识形态要想为大众所接受 , 其中一定包含某些人类共同的要求和愿望 。但新的时代又一定有新的社会需求 , 所以优秀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建立在对以往意识形态优点的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的 , 同时又有自己新的发展和延伸 。优秀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在传统和现29 兰 州 学 刊 总第 164期代 、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诸多方面能够保持微妙平衡的 ,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所以 , 意识形态的发展可以领先或者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或阻力 。但总体上看 , 意识形态的繁荣或衰落与社会的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大致是成正比的 。五 、阶级倾向性这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意识形态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 , 意识形态是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 同时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 并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在阶级社会中 , 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利益诉求的集中体现 。但统治阶级一定会否认自己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这是因为统治阶级希望借助意识形态来维护其相应的统治 , 所以就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泛化为代表所有阶级甚至全体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 , 这就是以思想上的统治来配合政治上的统治 , 一旦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受到质疑 ,权威性大打折扣 ,就一定会带来对其政治统治自身合法性的质疑 。所以在这里 , 经济利益 、政治权力和思想控制力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都服务于阶级统治本身 。前民主德国出版的教科书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中是这样解释意识形态的 :“意识形态是阶级意识 。它是一切政治的 、法律的 、哲学的 、美学的和其他思想的总和 。这些思想是一定社会形态中一定阶级的历史地位 、经济地位和政治状况 ,它同其他阶级的关系和矛盾的观念表现 。意识形态表达了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的 。”[ 17]前苏联哲学家康斯坦丁诺夫在他主编的 1982年的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 》中给意识形态的定义是 :“意识形态是直接或间接反映社会的经济特点和政治特点 , 表现一定阶级的状况 、利益和目的 , 旨在保存或改变现存社会制度的思想观点的体系 。”我国哲学家肖前等主编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对意识形态范畴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那...

篇五: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关于 2 2022 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的报告 中共**市委宣传部: 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2022 年 10 月,**区委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抽调人员分成 4 个督查组,对**镇党委和区直属机关委、区教育委共 12 个党委、党委、总支、支部以及**镇 22 个社区党总支 2022 年以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了督查调研。结合督查调研情况,**区于 2022 年 10 月 25 日召开常委会议,对各个领域意识形态工作风险点进行分析研判,作出了安排部署。根据市委宣传部《关于报送 2022 年度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报告的通知》要求,现将**区 2022 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如下: 一、形势分析 2022 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宣传思想工作要突出“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要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用心用力、与时俱进做好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等工作,进一步振奋 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气神。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持续深化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教育实践,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就**区而言,2022 年意识形态工作尤其是网络意识形态形势依然严峻,房地产开发、小区物业管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等各种维权活动频发,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督促检查,需要区委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更好地发挥牵头统领职能作用,需要加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构筑起起意识形态“防火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主体责任意识有待增强。部分单位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经济发展局只有主管领导统管意识形态工作,没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对此次督查调研,相当部分单位没有进行认真自查,提交的自查报告质量不高,没有真实反映本部门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情况,意识形态台账缺失较多。

  2.宣传队伍建设有待强化。按照《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每个部门都应该设置宣传员岗位,目前**区单位基本 都设置了宣传员岗位,但有些单位对宣传员岗位的职责落实不够到位,身兼数职,意识形态工作有时候成为了不太重要的部分。部分单位宣传员人员变动较大,对宣传本职工作情况不明、任务不清、思考不多、研究不深、汇报不够、履职不到位。

  3.阵地建设管理有待完善。普遍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滞后不相适应的情形。互联网、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和引导管理需要进一步探索,各单位对于新兴的宣传方式如党群大联盟、远程教育、微信等平台设备运用少,宣传方式常常满足于挂横幅、贴标语、发传单等老办法,导致宣传方式创新不足,形式单一,效果难免打折扣。乡镇文化站和社区文艺队伍的经费来源少,文化活动开展少,不能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的作用。农家书屋的建设管理存在书籍种类配置比例不合理,针对性不强,小学类及与社区中心工作相关的书籍偏少,书籍更新换代不及时,农家书屋管理员一岗多职,无法对农家书屋进行细致有效管理。

  4.应对网络媒体有待提高。部分单位对新媒体传播规律认识不足,对网络民意重视不够、回应不足、疏导不畅,不能及时发出正确的声音,公布真实的情况,极易引起公众的质疑和不满,极易出现各类谣言,从而引发网络暴力。各单位负责宣传工作的干部队伍知识水平高低不等,难以辨别信 息的真假,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在占领主流媒体舆论制高点的行动上不够积极主动,对微信公众号等政务新媒体缺乏日常化管理,信息推送的更新频率和质量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风险点 一是**市园艺场职工思想动态波动问题。**市园艺场的职工待岗多年,对工作岗位的渴望日益增长,职工与单位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一方面因资金紧缺,2006 年至 2019 年欠缴职工社会养老保险费 500 多万元,职工的不满情绪随时爆发。另一方面退休职工社会化管理后,材料、手续是移交了,但社区及各部门尚未开展服务,导致退休职工不愿意到社区、退休党员不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退休人员对单位产生严重不满、不信任情绪。

  二是**集团等个别开发企业违规操作引发社会负面影响问题。**集团在**区的在建项目存在违反建设程序、未按图施工、发生多起安全生产事故和拖欠农民工工资、违反预售程序、违反《**市预售资金管理办法》及监管协议约定等问题,今年以来,关于**中心、**城一区、**湖湾、**公园项目的群众投诉,累计投诉量达到 30 宗以上。**中心、**苑、**御景、**溪谷、**公馆及**天辰一期等项目施工过程中,因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陆续出现大规模人员的 欠薪投诉。今年以来,有农民工多次到市政府、市信访局、市劳动监察支队和**区有关部门进行欠薪投诉,因欠薪引发了围堵售楼部、封堵小区出入口、拉横幅讨薪等群体性事件和爬楼顶、塔吊等极端行为,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狠抓意识形态主体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织工作、纪律检查、干部考核,以及平安建设考核当中去。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党组织书记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要亲自部署、重要问题要亲自过问、重大事件要亲自处置,切实抓好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二是狠抓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管理。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要求,狠抓宣传工作队伍建设管理。各部门要普遍设置宣传员岗位,建立专兼并行的宣传工作队伍,严格落实宣传员岗位职责,强化对宣传员队伍的管理。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宣传工作队伍的培训教育,增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狠抓突发事件研判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及项目的舆情风险评估制度、政务舆情回应制度、澄清虚假或 不完整信息制度等工作机制,强化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落实,加强网络治理,强化网络舆论管理,及时研判网络热点和舆论风向,做好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言论的搜集、研判、处置,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加强分析研判有可能形成的敏感问题、突发事件,提高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对和引导能力,抢占网络舆论先机。

   篇二 上半年以来,我乡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现将上半年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总体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落实班子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由党委书记牵头,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明确工作责任,狠抓责任落实,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为推进乡党委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思想认识 以学习型党支部建设为平台,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习内容,切实抓好干部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工作。今年以来,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意识形态 5 次,讲授意识形态党课 1 次。并建立党员干部个人学习档案,将党员干部的个人学习计划、学习笔记、心得体会等集中收集整理,记录党员干部学习历程。

   二、存在的问题 我乡对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风险点进行逐一排查,主要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有: (一)意识形态谈心谈话开展相对较少。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党员、群众思想动态和本领域舆情动向。

   (二)本单位管理的微信工作群的建设与管理管控不严,可能出现发布、传播不实、甚至转发错误言论的现象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警示教育较少。

   (四)班子及成员对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抓落实还不够,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

   (五)党员干部八小时之外监管力度不够。

   三、原因分析 (一)不想抓。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意识形态工作是重中之重的理解不深,对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缺乏全面深刻的把握,导致对宣传思想工作重视不够。

   (二)不屑抓。部分人任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务虚工作,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任务,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三)不会抓。面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常态,部分干部创新能力弱,新方法、新载体、新手段不多,导致想抓也不会抓。

   四、形势预判及对策 一是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心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作用,加强正面引导,让全体干部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充满激情,弘扬正气,同心同向,通过培育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想阵地,形成积极向上的院风。

   二是要切实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在正面引导中筑牢思想防线。从强化干部政治意识、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导大家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行为,强化责任意识。

   三是注重在纪律约束中规范举止。要加大规章制度的落实和警示教育力度,教育干部自觉守纪律讲规矩,自觉净化“工作圈”“生活圈”“娱乐圈”,树立党员良好形象,做一名严守纪律的基层工作者;结合廉政教育,定期组织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用反面典型和案例警示,做到警钟长鸣。

   四是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认真开展谈心谈话,教育干部不在 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发布、转发 具有负面影响的信息;严禁职工在网络上发布消极的言论和低级庸俗的图片视频等;需在网站上发布的政务信息,要经主管领导审核通过才能在网上发布;坚持不信谣,不传谣,不妄议,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五是狠抓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落实。要在认真总结、分类分析当前中心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研究,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补短板,提能力,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到实处。

   今后,我乡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研判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梳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路,增强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篇六: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机关单位意识形态工作风险防控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意识,切实提升发现和解决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一、党组要统筹做好宣传工作和新闻发布工作,严格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主动发声,不断加强正面引导。

  二、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坚持管、用、防并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重点管住管好具有新闻舆论和社会动员功能的新媒体,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

  三、在出台可能引发舆情热点的重大举措和重大政策时,或在发生涉及人防的重大舆情事件时,应当积极做好舆论引导和政策解读工作,加强风险防控,定期排查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及时化解风险因素。

  四、在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活动场所举办重大公共活动前,应当评估研判意识形态风险,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五、落实重大事件应对处置和汇报制。

  1.党组要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健全日常信息搜集发布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和平台的管理。

  2.完善应急处置,确保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重大舆情和意识形态事件做到“边处置,边报告”,避免延误发酵。

   3.建立健全请示报告机制,出现重大负面舆情或意识形态事件时,第一时间报告市委和市委宣传部,做到汇报及时、报告精准、实事求是,在市委和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处置重大事件。

  六、加强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育培训。

  1.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学习重要内容。

  2.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培训中要安排意识形态工作培训内容。

  3.定期对从事意识形态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4.加强对党外干部政治引领和政治教育。

  七、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和专题督查考核工作。

  1.认真落实签字背书制,支部书记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对年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签订责任状。

  2.定期组织支部书记和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向分管领导汇报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3.督查工作采取全面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书面督查与现场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4.党组书记、分管领导分别对意识形态工作在督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对当事人和管辖范围内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5.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检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同时作为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

  

篇七: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的报告十篇 第一篇: 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的报告 根据上级公司《转发国家档案局关于深入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公司立即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把防火、防盗、防水、防爆、防泄密作为档案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现将公司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档案安全意识,明确责任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一直以来,公司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档案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警钟长鸣的安全责任意识。公司档案管理部门设在综合管理部,通过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关于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提高员工防范意识。同时,要求各部门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档案安全工作,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防患未然,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公司共有 12 个部门,各部门均设有兼职档案员一名,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档案管理第一责任人,各部门档案工作接受公司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与业务指导。

   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为做好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公司制定了 1 个办法,10 个细则、1 个应急预案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按照各项制度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加强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档案安全和利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三、认真自查自纠,找准风险点,彻底消除隐患 公司在检查工作中,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检查,以防止出现各种隐患: 1、加强日常档案室硬件管理。严格对照“八防”要求进行自查自纠,库房内配备了温湿度计、空调、吸尘器等设备,库房外围配备了灭火器、监控器等设备。坚持实行档案库房专人保管,专人查阅,非档案管理人员,不准随意进入库房。在春夏季时节,认真做好防潮防霉工作,长期打开 2 台空调降温抽湿,确保库房温湿度适宜。定期投放档案防虫药,保证库房档案不受虫蛀。档案管理人员每天检查库房温湿度,下班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电源是否关闭,空调是否关闭,库房和档案有无安全隐患。

   2、做好节假日期间的档案安全管理工作。每逢节假日前,进行全公司范围内的档案安全检查,对档案库房、用电线路、电器运转、灭火器压力等进行重点检查,排除隐患,确保档案万无一失。

   3、按要求收集整理归档。根据《档案法》和公司相关制度的要求,协助各部门做好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保证归档文件材料完整、准确。在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移交、鉴定、销毁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

   4、规范档案借阅程序,严格执行保密管理要求。档案资料利用实 行专人负责,认真执行档案利用、保密制度,建立了档案借阅登记台账,定期清点催还归位。

   5、强化档案网络信息管理。档案室配置了一台专用电脑,未接入网络,落实专人负责,做到规范操作,有序利用。近期按照上级公司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对连接网络的电脑彻查,设立信息系统防火墙、密码访问控制,严防网上泄密和他人通过网络窃密。对档案管理系统的电子档案目录数据库和电子档案的安全备份保管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公司还组织所有人员对办公区及档案室的资料进行彻查,涉及到意识形态问题的资料进行封存,借阅按照密件流程处理。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自纠,已建立整改问题台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部分档案室硬件需配备和更新。档案室内无抽湿机;一楼档案室的一台空调已坏;档案室内无气体灭火器。

   2、档案室空间需要扩容。因公司成立的时间比较久,涉及的业务比较广,商务合同、工程建设资料多,现档案室已无位置再存放档案,导致无法及时接收档案。

   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1、 针对检查出现的问题公司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岗位,确保档案不受任何损失。

   一是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员应尽快报修已坏空调,对于不能再维修的设备要尽快更换。二是综合管理部档案管理员要尽快上报抽湿机、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器、防潮防虫药的采办需求。三是根据公司经营发展需 要,综合管理部、商务部应抓紧时间对新档案室的改造工作,改善档案室保管条件。

   2、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为增强档案人员的档案意识和业务素质,积极参加省里的档案知识培训学习。二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公司近期将对办公区域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熟悉消防器材使用、应急处置流程和疏散逃生路径,确保遇突发事件能够妥善有效应对。

   通过此次自查,增强了档案安全意识,牢固安全防范意识,并在检查中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档案工作万无一失,今后,公司将按照此次检查的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第二篇: 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的报告 自接到总行关于《全市农信社系统开展意识形态领域有关问题排查工作》的通知后,我支行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以支行行长同志为组长的自查小组,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确保理论武装到位 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使党员干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了各项事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二是狠抓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坚持每月的集中学习,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通过以政治理论学习为根本,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首要任务,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扎 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做到“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二、加强管理,强化政治意识。加强对各类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强网络舆论引导和管控,发挥网络积极作用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信息量大、吸引力强、运用方便的特点,我支行始终把网络舆论安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以支行行长为组长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支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职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在加强管控的同时,我支行还充分利用微信群、QQ 群、宣传展板等载体,上传党课教育学习资料,宣传先进事迹和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爱国、爱行、爱家、爱己正能量,让党员群众可以在岗位上,利用工作之余随时受到教育,使办公系统不仅成为服务于行政办公的主阵地,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强化职工政治意识,始终旗帜鲜明地拥护党的领导,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时刻警惕错误思潮,不断与错误动态倾向作斗争。对重大舆情能及时掌握、及时研判和及时处置,舆情整体向好。

   下一步我支行将继续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党员干部为重点,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理论好、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意识形态工作经验的干部队伍。

   第三篇: 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的报告 按照区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及《区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意识形态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院党总支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了排查。

   医院结合工作实际,围绕意识形态领域的敏感节点、关键部位、重大问题,全面排查责任制落实执行情况、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各种错误思潮在医院的影响、易引发意识形态事件的突出问题等,对风险点进行梳理研判。

   经排查,我院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状态能做到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没有出现与党背心离德、发布不良言论等问题。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分析研判,不断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真正做到预知预警。

   第四篇: 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的报告 为贯彻落实全市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精神,根据市委相关文件的要求,住建局党组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局开展的意识形态工作职责制认真进行自查自纠,并将一年的意识形态工作形成总结。现将总结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住建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推进 2018 年意识形态工作。住建局党组专门安排召开领导班子会,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文件资料,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并具体安排部署多项落实工作。在 全局会议上,学习了上级领导有关重要指示,安排专人牵头开展工作,所有干部职工用心配合,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职责的意识。

   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

   在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过程中,住建局坚持问题导向,逐项对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各项整改要求,认真从组织领导、体制机制、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并进行了多次意识形态工作的自检自查: (一)反思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程度 在认识程度上,主要体现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放松,在部署意识形态工作上存在着流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的现象,未能以认真严谨的态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

   (二)反思意识形态工作的工作方式 在工作方式上,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工作抓手不多,未能从多方面着手,工作方式较为单一,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仍需加强。

   (三)反思意识形态工作的网络管理 在网络管理上,对于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盲区”,网络监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解决问题,工作成效显著。

   为推进 2018 年意识形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住建局以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按照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原则,对全局各类意识形态阵地进行了一次全面、彻底地清查,严格落实管理职责,在工作中创 新多种工作方式和举措,使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传递上情,宣传政策。

   2018 年住建局先后多次召开专题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州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并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意见和工作措施,认真部署全局工作,争取做到人人都是宣传队,人人都是播种机,不断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朝着良好方向发展,让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多方部署,全面推进 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成效,不能只靠文件落实文件,要多管齐下,全面发力。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抓手不多的问题,住建局领导以上级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三个带头”“三个亲自”要求,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同时全局定时召开专题研讨会,并将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纳入到党代会报告、理论中心组学习、党员领导干部培训、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动式的内容中,建立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制度,以多种方式加大对全局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

   在意识形态工作稳步推进的同时,住建局也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措施,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轮岗督查,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和反馈,稳中求进,把意识形态工作做出新成绩。

   (三)开辟网络新途径 随着近些年网络的蓬勃发展,其社会影响力愈加巨大。我们党始终 坚持党管媒体原则,面对兴起的网络,住建局坚持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同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2018 年我局党组利用网络加强对宣传报道工作的领导,注重宣传队伍建设,用心引导舆论导向,宣传党委、政府及我局的中心工作。对于歪曲的反动的假新闻配合相关部门果断采取措施,共同维护网络秩序,为意识形态工作的有序进行开辟有效途径。

   五、下一步打算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和用心参与下,住建局 2018 年的意识形态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下一步,我们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职责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看齐。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先进单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我局将在继续高效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同时,加强领导,树立楷模,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以宣传工作促发展,提高住建局干部的思想高度,让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第五篇: 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情况的报告 县直工委: 根据省、市和《中共**县委办公室关于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的通知》(办【**】)112 号)精神,按照《中共**县 委宣传部关于报送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的通知》(太宣发【**】)15 号)文件要求,我局切实加强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把在新形势下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强化责任意识,做好民政文化宣传,赢民心、聚民意,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爱惠及人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中央《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省委、县委《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发布以来,我局积极行动,迅速部署,落实责任,加大力度,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加强。目前,意识形...

篇八: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2014 年意识形态领域十个热点问题 2015-04-09 马学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OTExMDkzNQ==&mid=203948671&idx=1&sn=119317c9f11940654d25da8a0d6087bf&scene=5#rd 2014 年,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总体态势积极向上,主旋律响亮,正能量强劲。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涉及重大是非原则且讨论比较集中的热点问题,反映出当前舆论斗争形势尖锐复杂、极具挑战的一面。现选取以下十个热点问题加以评析:(1)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2)关于阶级斗争理论,(3)关于香港非法“占中”与颜色革命,(4)关于混合所有制与国企改革,(5)关于市场的决定性作用,(6)关于“辽报事件”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7)关于学术评价导向和部分学科教育西化,(8)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9)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10)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特点。

  一、关于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正确阐释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在如何处理党和法治的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上,全会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全会决定的说明中进一步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最关键的是方向正确、政治保证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其中,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然而,在这一“本质特征”和“核心问题”上,舆论界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存在激烈交锋。一些宣扬西方宪政思潮的人,打着法治的幌子,渲染西方法治理念和法治模式的“普世性”和“优越性”,将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其表现之一是,以西方资产阶级宪法思想和文本样式为圭臬,攻击我国宪法。有人说我国宪法“论证功能优于规范功能”“党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的条款从未获得具体的法律支撑”,因此党的领导成了“凌驾于国家常规权力之上的领导权”;还提出所谓“党章宪法论”,否定我国现行宪法的合法性。其表现之二是,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对立起来,提出所谓“《党章》大还是《宪法》大”“党大还是法大”“党治还是法治”等伪命题。有人公开撰文说:“革命党建立的国家,依照革命党原则进行统治……这与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法治机制是悖反的”。“在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要解决党权独大、其他权力弱化的问题,需要确立党权、国权、政权、法权四边均衡结构。只要存在独大的权力,四中全会强调的依法治国就很难实施下去。”有人说,“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这与其说是法治,不如说是党治”。表 现之三是,以树立宪法权威为由,把“司法独立”作为否定、架空党的领导的突破口。一些人把党的领导歪曲为某一个人的领导,把“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歪曲为西方式的“司法独立”,把“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得违法干预司法活动”歪曲为党不能领导司法。有人说,司法独立的含义是,“整个司法系统对外界是独立的,它不受行政机关、政党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影响”。这实际上是主张司法要脱离党的领导。

  近年来,西方不断向我国植入挑战我国政治制度的“思想病毒”,培养和扶持“吃共产党的饭,砸共产党的锅”的各类异己分子,搞乱思想,搞乱人心,比如“爱国不等于爱党”“法大还是党大”“有宪法无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普世价值”等等。其本质就是“去中共化”,就是质疑、削弱和推翻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二、关于阶级斗争理论 2014 年 9 月 23 日,《红旗文稿》刊发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以下简称《坚持》)的文章,该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分析了民主与专政的辩证关系,重申了党章和《宪法》关于“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科学论断,并引用了邓小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并不输理”的语句。

  应该说,《坚持》一文是一篇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术文章,既没有“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意思,更没有“回到文革”的蕴涵。但是,文章发表后,却受到一些人和媒体近乎疯狂的攻击和围剿。一些人故意歪曲,上纲上线,恶毒攻击作者“为文革复辟”“姚文元重生”“鼓动底层造反”“幽灵”“反动权威”“纳粹”“走资派”,并用耸人听闻的话语威胁作者会“死得很惨”“应该绞刑”“强烈要求中央追究他的政治责任”,等等。在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论坛”上,一位教授在“改革开放与阶级斗争”的主题讲座里,一口咬定作者要“复辟以阶级斗争为纲”。他说,“至少有两种阶级斗争:一个是权贵斗百姓,这是一种阶级斗争。再一个是百姓斗权贵,这是另一种阶级斗争”。他说,断定作者“主张的阶级斗争就是百姓对权贵的斗争,这是幼稚的”。他吹嘘说,他们已经通过写文章把“以阶级斗争为纲”再次搞臭了,以致于“四中全会的公报里面没有提阶级斗争,也没有提专政”,“这是捍卫基本路线的胜利”。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说,作者的文章之所以还有市场,其根子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那个东西绝对的错误。这个理论不取消的话,这个社会恐怕稳定不下来”。他认为现在“不存在剥削,也没有剥削阶级,更没有阶级斗争”。

   针对一些人的无端指责和错误观点,不少学者撰文对《坚持》一文表示支持,对一些人在阶级问题上的混乱认识作了澄清。大家认为,在阶级问题上,要像邓小平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不应该缩小,也不应该夸大。实践证明,无论缩小或者夸大两者都要犯严重的错误。”因此,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这样一篇文章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会遭到如此肆无忌惮的攻击?为什么一些人一看到“阶级”“阶级斗争”“专政”等字眼,就如此敏感?有网民一针见血地指出:“王伟光之所以被攻击,不是把阶级斗争问题讲得不清楚,相反,正是讲得太清楚了,矛头对的太准了,便把那群主张西化、分化、私有化、资本主义化的群体给惹怒了。”我们知道,阶级观点、阶级斗争理论、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核心理论,是否承认阶级斗争理论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对一个时期以来出现的诸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西方宪政论、公民社会论、新闻自由等错误思潮,抛开学术争鸣和认识问题不说,不管它们如何变换花样,不管它们怎样学术包装,只要坚持阶级观点,拿起阶级分析的武器,它们的政治实质就会暴露无遗。这就是为什么《坚持》一文会引起他们如此强烈的反应并拼命围剿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列宁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 关于阶级斗争理论在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美国驻苏联最后一任大使马特洛克有着极其深刻的洞察。他在《苏联解体亲历记》一书中说:“阶级斗争理论是列宁主义者的国家结构演进观及同西方发生冷战所依据的中心概念,没有它,冷战的理由就不复存在,一党专政的理论基础就随之消失。” “如果苏联领导人真的愿意抛弃阶级斗争观念,那么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可见,抛弃了阶级斗争理论,就从根本上抛弃了科学社会主义、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从而必然导致向资本主义演变。

  三、关于香港非法“占中”与颜色革命 2014 年 9 月香港爆发“占中”以来,国内外围绕“占中”爆发的原因、“占中”活动的性质和实质等问题出现激烈争论。

  一些人将“占中”说成是反抗“专政”、争取“民主”的“公民抗命”运动。有人把“占中”的责任推到所谓中央政府这两年“收紧”对意识形态的管理上,说香港的不稳主要来自内地的施政,“内地言路越是紧缩,管控越是严厉,港人的担忧就越是强烈”。有人声称“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香港带来了法治,但是内地的法治在倒退,这让珍惜法治环境的香港人对自己的未来捏一把汗,因此他们争取的是法治”。凤凰卫视某主持人说,“既然一个不接受‘西方歪路’的中央政府不容香港民主,那就是干脆把 ‘支联会’多年来‘结束一党专政’的口号化作行动,真正干起支援内地民运的革命大业”。他把“占中”视为公民抗命、一次不计成效的道德运动,庆幸于“占中”“也为港府和北京带来了日后许多年都不可能彻底解决的危机”。有人说,大陆提出的普选方案就是“大陆实行了数十年的‘民主集中制’,香港人连夜上街‘抗命’抗的就是这个‘民主集中制’”。有人还对“爱国爱港”的要求嗤之以鼻,说“人大提出此要求合否基本法,要存疑。爱国爱港标准何在,谁界定?大难!” 实际上,少数人不顾多数港人的反对,迫不及待地推动“占中”的重要原因,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 2016 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这个决定给西方多年扶持的反对派势力代言人成功上位夺取最高香港治权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因此,港内外一些势力妄图“绑架”大多数港人,采取“占中”这种极端对抗的方式,不惜破坏香港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欲使中央政府屈服,实现其把香港变成某种独立的政治实体的真实目的。

  可见,打着“民主”“自由”旗号的香港“占中”运动,其本质是西方在中国发动的一场“颜色革命”,它具备了“颜色革命”的一切要素,如敌对势力精心组织策划、所设议题和口号蛊惑性强、西方势力提供资金支持和骨干培训、媒体煽风点火聒噪等。难怪自香港“占中”爆发以来,西方不少媒体就将其称作“颜色革命”的香港版,并用“雨伞革命”来命名。比如,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就有“雨伞革命”的标题,英国《金融时报》以“雨伞革命让人质疑一国两制”进行报道,《华尔街日报》以“香港民主觉醒”为题进行报道,等等。

  然而,国内一些人绝口不提“占中”策划者、组织者以“争取真普选”为借口,实要夺取香港治权、建立亲西方香港政权的目的,也无视西方敌对势力妄图以香港为基地预演“颜色革命”,再通过共振效果将“颜色革命”推向大陆的野心,却公然为“颜色革命”正名,为“占中”背书。国内一位很有名气的教授说,把“占中”说成是“颜色革命”是没有根据的,因为“颜色革命有合理性,不然为什么中国政府会承认那些政权变更的国家?”“有压迫就有反抗,革命是有合理性的,不能说那个东西全部都是外国势力搞的,不能简单地妖魔化颜色革命。”他断言:“中国不存在颜色革命问题,腐败才是问题,‘带枪的腐败’最吓人。”他还说,如果有“颜色革命”的话,那就是共产党内部腐败造成红党变成黑党的“黑色革命”。

  显然,这样的观点和言论是极端错误的。我们所说的“颜色革命”,指的是西方一些国家在目标国以所谓“和平和非暴力”的“街头政治”方式进行的政权变更运动。具体到社会主义国家,“颜色革命”就是要颠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而上述为“颜色革命”正名的观点,却混淆概念,掩盖“颜色革命”的实质,具有极大的欺骗性。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它错在“把中国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与‘颜色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混为一谈,把西方颠覆别国政权与中国革命混为一谈,把反腐败与 反对‘颜色革命’对立起来”。这里,最大的危险是国内一些人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认识不清、丧失警惕,否认中国存在“颜色革命”的可能性。

  四、关于混合所有制与国有企业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后,舆论界围绕混合所有制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展开激烈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坚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混合所有制作为巩固和加强公有制主体地位、成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还是以新自由主义为指导,把混合所有制作为私有化国有企业的工具。

  比如,有人错误解读三中全会精神,否定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说三中全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意味着今后在所有制问题上“不分老大老二了”。一位“著名学者”说:“有些人认为在国有企业主导经济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建一个所谓的市场经济,他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的要求跟国有体制基础是有冲突和矛盾的。” “保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民企无法成长。”一些人还以三中全会《决定》中有“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话,将三中全会决定说成是私有化的宣言书。

  更让人忧虑的是,政府一些决策部...

篇九: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2016 年第 11 期上半月·总第 613 期习近平同志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

  为此,坚守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必须认清其面临的挑战,找准其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工作,牢牢把握主动权。思想多元化带来挑战。

  主要是“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引发思想多元化,有的群众在政府实施公益项目占地时漫天喊价,有的坐吃低保养成懒惰习惯,有的对同步小康持怀疑态度缺乏脱贫自信心, 有的无视国家法律法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网络舆论传播带来挑战。

  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夹杂多种声音,速度快 , 往往先声夺人 , 引发舆论焦点。

  尤其是手机互联网的开通 , 使信息源成倍增多 , 信息流闪电般增快 , 大大突破了党委政府对媒体的控制范围,对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严峻挑战。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带来挑战。

  部分党组织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 譬如在机关往往流于形式, 在企业重经济轻思想教育的现象比较普遍,在社区没有打好组合拳,在农村多是单一的说教式, 在学校重智育轻德育追求升学率的弊端依然存在。社会转型期矛盾带来挑战。

  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媒体对腐败现象的宣传,加重了部分群众“仇官”、“仇富”心态,加上一些马克思主义读物对于他们来说还存在读不懂、学不会、领悟不透的问题,引发其意识形态上的无所适从和摇摆不定。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力量不够。

  乡镇、 街道宣传委员、 宣传干事通常身兼数职,工作繁杂,疲于应付,难以深入开展意识形态工作; 少数地方文化干部年龄结构老化, 少数地方新招录的文化干部专业性又不强,工作上较难打开局面。基层开展理论武装不够。

  主要是少数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 片面强调经济工作,忽视了“第一建设”,加上少数干部自身理论素养不高, 对政策的解读能力不足,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不够。主要是新农村、 企事业单位等人群较多的地方,宣传文化设施没有配套到位;文化广场、文化站、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使用率不高;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少, 新的文化娱乐活动尚未形成,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瘠。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够。

  主要是少数地方对意识形态工作还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特别是随着征地拆迁、 环境保护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 应急处置工作没有跟上新时代、新媒体、全媒体的脚步。抓学习,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

  一是抓住重点。

  要抓好区、镇、村三级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推动辖区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系统掌握并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二是建立制度。要推动各级中心组学习计划、学习考勤、集中学习、交流研讨、专题调研等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抓好专题策划,适时扩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范围, 定期检查党员干部学习笔记,确保每月开展一次学习活动。

  三是创新形式。

  要不断丰富和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要坚持做到集中学与个人学相结合、培训学和研讨学相结合、“走出去” 和 “请进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及建议一、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二、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三、加强基层意识形态工作的建议◆昌蓉干 部 论 坛G A N B U L U N T A N33 2016 年第 11 期上半月·总第 613 期来”相结合,确保党员干部群众真学真懂真用。抓宣传,坚持做大做强正面宣传。

  一是加强主题宣传。

  要围绕中央、省、市有关精神和重大活动,科学设置诸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两学一做”等议题,精心策划主题宣传,进一步拓展宣传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广泛凝心聚力。

  二是加强对外宣传。

  要围绕党委、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经济社会热点、改革发展亮点开展外宣选题策划,主动对接省、市重点主流媒体,争取对宣传的支持。

  三是加强网上宣传。

  要引导领导干部学网、用网,抓好区、镇、村三级“双微”平台建设,围绕征地拆迁、创建卫生城市、环境保护等民生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开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做大正面宣传流量,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抓管理,坚持做到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不动摇。

  一是管好媒体。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都必须牢牢将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抓在手中,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引领正确导向。二是管好舆情。

  要建立健全线上线下全方位防范监控体系,针对重大突发事件、敏感时间节点,严格落实突发事件舆情应急处置制度,依靠核心网评员队伍及时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确保不发生网民围观的热点事件。

  三是管好阵地。

  要抓好文化站、图书馆(室)、电影院、广场等平台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使之成为宣传文化、科技服务的阵地;要抓好新农村、企事业单位、建筑围挡等人群较为集中地方的宣传设施平台建设,做好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工作。抓重点,坚持夯实意识形态工作基础。

  一是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抓好“起点阅读”、“朝读经典”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特色街道、社区、庭院建设;依托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组建宣讲团开展巡回宣讲,做到全域覆盖。

  二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内容和形式“三创新”,推动浏河社区“家庭道德银行”积分制管理、荆门市一中“品正文化建设”、东宝区检察院廉政文化警示教育、三三 0 水泥厂广场舞文化等全域覆盖。三是抓好文化发展工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地方特色文化;推进“文化小康”、“戏曲进校园”、“文艺精品”创作等工作;抓好文化精准扶贫,做到文化阵地建设、人员保障配备、基层文化力量、送戏下乡全域覆盖。抓机制, 坚持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引领力。一是坚持配齐配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队伍。按照结构合理、数量足够、素质较高、专业对口、适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求的标准配齐干部队伍 , 加强教育培训,保证他们的主要精力用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二是坚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让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作风公道正派的宣传干部能够走上重要工作岗位。三是坚持推进意识形态考核体系建设。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的内容、方式、程序,强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部门在意识形态工作方面的问责建议权。

  S(作者系中共荆门市东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责任编辑 / 白 丁干 部 论 坛G A N B U L U N T A N34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热点引发意识形态 热点 意识形态 引发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