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14篇)

时间:2022-12-16 17:30:06  来源:网友投稿

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14篇)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与转型研究  摘要:对于人类来说土地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载体,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土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14篇),供大家参考。

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14篇)

篇一: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与转型研究

  摘要:对于人类来说土地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活动载体,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土地资源管理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土地利用的管理已经由数量向着质量的方向转变,那么就对土地利用转型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于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进行阐述,从而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与转型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转型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转型

  1.什么是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最早是指土地利用形态上的改变,这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转型阶段进行对应,土地利用形态是指特定区域和时间当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在这之后,土地利用形态这一概念得到了拓展,代表着土地类型在更高级类型中的份额。随着其内涵的丰富,出现了隐性和显性这集中形态,其中显性是指特定的区域和时间之内的土地类型结构,有着空间和数量这方面的属性,而隐性是指以显性为基础来通过分析调查获得的土地利用形态,有着产权、投入、功能等多个方面的属性。土地利用转型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某个时间段内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转型对应的土地利用形态转变过程,意味着该区域多个部门之间在空间土地类型上存在的冲突,同时也在时间上体现出了形态转变的冲突现象,其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形态在趋势上的改变。仅仅是单一种类的土地用途变化不是土地利用转型,必须将其放置在某个区域的土地功能结构中对其形态变化进行考量才能够称作土地利用转型。近些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内容的研究在国际上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且土地利用转型也成为了当前国家行政管理工作中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2.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土地利用现状与转型

  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包括了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生态宜居以及产业兴旺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乡村重构作为主要的纽带,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管控来达到乡村振兴的效果,这具体表现在对乡村生产空间的重新构建,最终达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下面依次对这几个方面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2.1产业振兴

  乡村的生产空间是产业发展的主要空间场所,进行生产空间重构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经济系统的振兴,在进行空间重构时需要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园区化和产业化,利用城乡一体化的编制来推动空间的规划布局,把劳动密集型且对农产品有着较强依赖性的产业布置在农村区域,将技术型和资金投入较高的产业布置在城镇区域,从而实现城乡之间的互补和协调。在实际的工作当中,通过对土地进行的综合治理,来对土地利用形态进行转变,农用地的治理过程中,建设标准较高且规模较大的连片农田,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经营,以此为基础来成立农业基地。同时要重视治理工矿用地,让工业部分能够在工业园区当中进行集中,使得乡村向着集聚服务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商贸区域还是工业区域都应该布置在交通、通讯等设施建设良好的区域,而农业区域则应该建立在距离城镇较远的地区,避免优质耕地出现被占用的情况。在对乡村生产空间进行优化和集约化的情况下,利用对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来对乡村产业进行改进,并要重点培养乡村中的新型业态,实现乡村经济的有效重构,最终成为农业化的综合性生产,实现农业各个产业之间的融合,对乡村的土地利用进行有效的优化。

  2.2生态振兴

  对于乡村中的生态空间进行重新的构建,主要的原则是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景观生态原理,对绿色设施的建设和生态网络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景观的丰富性和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服务景观生态能力和土地生产能力,对生态自然进行修复,重视生物链的维护,建立一个更好的乡村生态格局,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功能,在城乡建设发展中将乡村作为生态屏障。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利用土地管控这种隐性的状态来对土地污染进行有

  效的控制,减少对化肥的利用和生产,推动无公害生产和绿色化生产的发展,利用土地治理工作来对土地利用显性状态进行改进,并建立河、塘、渠等多种生态拦截系统,进行污染的有效净化。在对污染物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要对工矿用地进行综合治理,保证农村生态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形成综合治理体系,对农村生态进行尽力的完善,对动物的栖息地进行有效的保护,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

  2.3文化振兴

  利用合理的调控和规划过程,来在城镇化发展的基础上,对农村进行有效的整合及规划,让农村中的人口能够实现适度的集中,以此为前提来进行基础设施的配置,提升农村地区人们的居住质量,实现城乡之间在生活空间上的相互协调以及互动。我国的农村布局存在的散乱现象,决定了整治空心村是进行土地利用转型以及乡村空间重新构建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在这项工作中,主要的内容是对农村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实现城乡空间系统的统筹规划,这是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治理的基础条件。在对农村生活空间进行重新构建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乡村地域功能以及空间上的连接,特别是以重点镇和中心镇为基础来发挥出地域系统传输节点的作用,对其中的特色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并对公共设施进行充分的完善,提升总体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重点镇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与此同时,要加强对乡村当中文化景观的保护,让乡村具备更加丰富的文化功能,在推动保护传统风貌的同时,对其中的文化基因进行深入的挖掘。除此之外,要重视对旅游服务等各种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让产业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形成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这同样是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内容,通过对生活空间的重新构建来最终形成更加文明、宜居的土地利用格局。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土地经济价值和劳动要素改变为主体,再加上政策和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来推动我国土地利用形态的重要改变,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各种新的问题和态势要进行合理的应对和处理,相关部门要能够通过对技术、法律和经济等方面内容的综合应用来对土地资源管理措施进行合理的调整。制定土地管理制度法规的过程中,要对区域土地利用转型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要参照社会经济转型发展阶段,从

  而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通过管控土地利用转型实现乡村振兴关注的焦点。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首要目标,而土地资源的盘活与乡村产业的衔接对于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亟需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探索土地利用转型与多功能农业相结合助推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吕利昭.城乡统筹视角下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路径探索[J].南方农机,2020,51(12):40.

  [2]刘法威,杨衍.城乡融合背景下乡村土地利用多功能转型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3):32-36.

  [3]朱彦标.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20(11):17.

  [4]肖勤,张建忠,郭逢义,等.探索构建"儒雅璧山?田园都市"发展思路——以城乡土地利用视角[J].房地产导刊,2020(26):6-7.

  [5]邢洪俊.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探讨[J].汽车博览,2020(27):236.

  [6]谭丹凤.论城乡规划实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关系[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5):33.

篇二: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于对于乡村规划的角度来阐述乡村振兴对于当下解决乡村发展的问题,并且探索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实现,城镇和乡村的双要素流动下,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及新业态方式的不断双向发展,从而能够加强乡镇地区的人口素质等方面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路径

  引言

  国家对于城乡规划指的是各级政府,能够合理的安排城乡规划以及乡村的道路交通绿化,和生活生产环境的建设等等,但这样的建设中不断的去发展布局,并且能够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破坏生态保护环境,传播生态理念,在整个乡村实施的过程中,要清楚的认识到乡村,振兴规划不仅仅是为了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而更是为了体现社会的公共属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政府部门相联合,共同推入,因地制宜,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给予制定相关的发展方案,结合当前国家在发展中的大战略,然后进行合理的乡村振兴布局,以达到振兴乡村的目的1“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这一战略的主题,总要求是,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此后乡村振兴成为社会各界研究的重点,当然,对比十六大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战略,乡村建设在内涵上就更高一步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时刻重视农村农业的发展,如果说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可以看出乡村振兴战略在我国的规划中所占的地位之高。

  同时中央对于乡村振兴计划给出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即2020年,形成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最为重要的是,在实施乡村振兴中,有七大重点县于一些比较关于专业的方面,仅仅从城乡关系农村产业结构改革,人口,质量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相对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以有效的弥补,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整个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的首要问题是关系到国际,根本民生的问题,因此在整个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重要工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进行城乡合理统筹规划,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能够得到满足。因此,让农村地区的发展,让农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这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其次对于乡村振兴战略来讲,它有利于保障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能够为他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也处在百年之未有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发展时期,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不断的,开启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因此城乡规划下对于乡村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奠定丰厚的基础。

  最后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在整个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了一些选择,到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在这种背景下,进行乡村战略,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

  3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

  3.1创建新型城乡关系,保证城乡间的交流互通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过程中要建立起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等制度策略的问题,从而能够为城乡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城市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主要动力,首先,农村地区要加强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对于农村的文化金融商业等多方面,囊括的对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其中对于农村市场的投入,是整个农村公共服务地区,所建设的主要任务,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市场的。研究出更多的汇集村民的土地优惠措施。使村民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整个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次,在农村的基础设施中,要进行大力的扶持,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的农村技术设施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整个农村的发展非常的缓慢。以往的农村发展过程中,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因此导致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非常的缓慢,目前政府及有关部门正在全力支持关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无论是在资金人才,等各方面都加大投入,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在逐步的完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体系,大力提高整个农村地区的建设水平,此外,为了给农村基础设施,带来更多的资金可以适量的引入一些社会资源,给予政策上一些优惠,能够让社会资本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农村的基础设施率,覆盖率达到相应的标准之后,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有利于乡村振兴的顺利进行。

  3.2发挥城镇乡村一体化优势,提高城乡内生发展能力

  在农村,集市是农业经济的中心,也是整个城乡在沟通中的纽带。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依然占我国主体部分。是当前的小城镇建设总体较为落后,不能够吸引和容纳大量的人口,实施乡村振兴规划战略,可以根据本地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资源等,以乡镇为重要支点将乡村的各种资源结合时下流行的现代化产业,将连接达到一体的特色产业,形成以点带面以区辐射整个农村地区的发展格局,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乡发展体系,及乡镇田园综合体与能够保护环境下发展的发展体系。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然后吸引资源要素流入,承担产业人口的转移等等,这有利于城乡之间缩小发展差距,有利于增强农村的发展动力。

  3.3培育农村新业态,促进乡村现代化发展

  在农村地区,要着重进行培育农村的新业态,通过新业态的发展带动整个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这是农村地区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别,因此在整个乡村战略的过程中,要着重加强对于农村的产业帮扶,以及帮农村的产品走出去,通过电商等方式,有利于传播相同产品,这有利于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有利于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发展体系,有利于将农村的产业体系推向市场。

  在以往的农村建设过程中,利用打农药等方式,严重的污染了当地的农村环境,这种方法,不能够适应当今现在,农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对于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培训,努力使村民学习,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理念,促使他们能够向新发展理念转换。可以引进相关的农业人才在农村地区,进行种植养殖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改善现有的生产结构,在农村农业供给上进行改革,生产一些市场主流的产品,比如说可以创作一些优质的农产品品牌,大力鼓励一些产品进入市场,对于政府来讲的话,要推动农村地区实施现代化必须加强对于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供给,使得农村地区能够利用新技术来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另外就是要在农村发展旅游业,通过建立旅游休闲以及电商等新兴产业,通过合理的布局,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健康布局能够使乡村战略高效的实施,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地区推广智慧农业旅游休闲电商等这些新兴产物,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方面应该提高互联网对于农业发展的优势之处,通过互联网平台,将农村地区的优质产品能够传播到更远更多的地区,帮助打通销售渠道,是智慧农业在建设的过程中解决销售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整个农村地区的生产管理工作。

  4.总结

  在乡村规划整个振兴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关注对于经济的发展,还应该关注人文的效益,应该将积极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需求的精神需求,同时加强推动乡村信息产业发展结合,乡村的特色产业与电商优势,使整个乡村的特色发展战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能够为振兴乡村战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熊斯斯,冯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05):20-22.

  [2]李凌宇.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9):39-40.

  [3]祁作峰.乡村规划设计路径探索[J].城乡建设,2019(09):45-46.

  [4]赵伟.乡村振兴背景下河源市乡村地区发展路径探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9.

篇三: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论述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提出的对农村现代化建设与开发的新方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认识到进行城乡规划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是体现了其具有的公共政策属性。

  关键词:论述、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战略

  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繁荣发展,城市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但是乡村发展却非常缓慢,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为了平衡区域发展,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乡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推动乡村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就务必要在城乡规划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推行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乡村产业和资源等方面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努力提升我国的乡村发展水平。

  1、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概述

  1.1战略目标和重点

  所谓的“城乡规划”其实就是为满足人们现阶段对优质化生活需求,相关主管部门对城乡内资源、技术进行合理化开发分配,通过城乡规划协调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同时,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空间结构的合理划分,而“乡村振兴”是党在十九大报告会议中提出的农村未来发展方向,与十六大会议所提的“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不仅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对我国农村未来规划以及实践内容进行了概述,以此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最终为预期产业效益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1.2战略的意义

  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针。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国计民生的重点难题,在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保

  证人民生活安定有序、物质和精神得到充分满足。因此,只有让广大农村地区得到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康。

  其次,乡村振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因此,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只有实现农民富、农民强,才能从整体上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最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重要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在此背景下,在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城乡规划解决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现实问题

  2.1老龄化与空心化现象严重

  对于我国农村经济而言,要想在未来实现更加长远高效的发展,首先应该制定出长远的发展规划目标和定位。但是,因为长期受到农村发展体制的影响,在农业方面体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分散性,缺少特色农业产品与质量,同时缺少合理的市场导向与政策计划,没有将农业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现代化城镇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量的农民工逐渐涌入到城市中,特别是对于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而言,很少会留下农村发展,这就导致乡村在发展中缺少足够的生产人才。另外,因为大量的年轻人到城市中务工,所以农村只留下了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或者是年龄较大的老人,造成发展中存在明显的生产劳动力欠缺问题。

  2.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欠发达,制约了产业的兴旺

  城乡规划要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体现

  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本质。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乡规划过程中各种矛盾凸显,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城乡统筹,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可以促进产业发展,更好地解决农民生活问题,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也实现了乡村振兴富强农民的战略目标。

  2.3乡村功能布局有待优化

  在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乡村发展措施,确保可以通过乡村功能布局的优化构建乡村新风貌。但是,长期以来,受历史习惯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村村庄规模小、布局分散;建房占地面积多、浪费大;基础设施配套难、环境差,严重制约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面貌的改善。

  3、基于城乡规划视角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策略

  3.1改善现状加快人才流通

  在长期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下,城市建设水平远高于乡村建设水平,同时,城市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是,反观乡村建设,由于环境差、经济落后、意识淡薄等影响,导致投入乡村建设中的人才少之又少。在政策的刺激下,政府部门指派专业人员深入乡村建设,也会因为待遇、环境等因素导致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乡村建设的步伐。因此,通过城下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的地位不断提升,作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在基层工作的干部的待遇,对于主动到基层工作的年轻干部优先提拔,增强基层对科研项目和人才的吸附能力,来吸引更多的人才但基层一线大展身手。

  3.2深化改革集体产权制度,优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之间始越拉越大,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仍面临巨大挑战,在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健全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机制,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设立政策性风险补偿资金或担保司、拓展农村资产抵押范围等。健全科技成果入乡孵化转化机制,加强涉农科技研发应用、引导城市人才入乡发展等。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乡村覆盖,推进城乡污水垃圾统筹收集处理、城乡客运一体化、城乡物流配送网络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等。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建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发展城乡教育联合体等。优化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以此来不断地扩充乡村建设人才数量,最终在保障各项建设工作有效落实的基础上,显著地提升建设质量。

  3.3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新业态双向进行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看,大部分农村仍然沿袭传统的、单一的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在扩大种植养殖产业规模的同时,拓展相应的销售渠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结合地方特色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业生产发展渠道,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此外,还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更好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生产现代化。其次,要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电子商务、旅游等新兴业态。还要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生产方式的宣传力度,促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强农业生产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建设工作。政府部门还应该将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投入力度,对农村污水进行全面治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满足“三农”工作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要想稳步实现我国乡村振兴重大方略,此时就务必要合理地分析当下农村发展的现实状况,同时还应该以此作为重要前提制定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乡村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翰琦.论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J].建材与装饰,2022,18(1):81-82.

  [2]文佳治.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1,17(23):87-88.

  [3]郑光飞.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J].砖瓦世界,2020(24):8.

篇四: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举措和重要经济战略部署,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措施。城乡规划是我国各级政府在城乡发展工作中的建设方案与规划行为,主要内容是对城乡基建、交通、居住、消防、绿化等进行的合理布局,合理投入资源对城乡生产环境进行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科学的城乡规划方案能够更好地使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对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路径

  1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是构建出全面现代化乡村,逐步形成工业繁荣、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及生态宜居的理想局面。对此,乡村不仅需重视农业生产,更应将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上日程,使产业链更加丰富;而创造出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既能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也能吸引更多关注,强化城乡间的联系;文化作为乡村振兴中的重点内容,可有效提升乡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助力于具备我国特色的现代乡村文明体系形成;若想乡村生活更加富裕,根本在于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困,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最终,乡村经济、乡村振兴战略都将加快前进步伐。

  2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

  2.1乡村地区的人口问题。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乡村地区的人口问题更加突出,例如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是制约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我国生育率持续走低,虽然农村地区的生育率普遍较高,但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养老水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我国的新生儿人口数量不足,未来劳动力数量减少已

  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这也使农村适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不足,人口结构的发展出现不均衡现象。另一方面,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留居乡村的老年人无法得到良好的照顾,乡村儿童与父母的联系较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愈加严重。优化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已成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管理者需做好人口、环境与资源的协调与配置工作,从而解决乡村地区的人口结构问题。

  2.2缺乏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近几年,城市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乡村振兴过程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乡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政府部门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人员有必要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构建,通过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解决农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保证乡村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头作用,才能够充分体现城乡规划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而服务的本质,保证“农民富、农民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3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3.1提升农村人口的综合素养。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而言,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实现农村复兴、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不难发现,提升农民素质、激发其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使其关注乡村发展等,都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因此,若想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主要可通过进行科学知识宣传、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等途径。同时,要采取转变地方政府的宣传方式、改进基层组织和给予政策鼓励等举措,为农村地区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待青壮年劳动力返回居住地后,创业指导、教育培训等事项也必不可少,能有效完善城乡人才交流、培养机制,组建出专业化极强的人才队伍;而对农村老年人来说,合理的养老机制、模式可为青壮年劳动力消除顾虑;政府还应统筹教育工作,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最终基础教学质量将能满足现下的实际需求,促进学龄前儿童及青少年人群的发展,为乡村教育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石。

  3.2构建全新的城乡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生产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地区的生产力量日趋薄弱。集体所有制改革将打破农村集体封闭的桎梏,在制度层面上加快农业生产力的城市化转型。但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口和产业的发展,所以说扩大农村基础设施覆盖面至关重要,这也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整体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安排城乡功能空间,优化城乡产业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工农相促、城乡互补,推动形成全新的城乡关系。只有切实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与流动性,才能使农村的发展动力有所增强。

  3.3发展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产业结构不同是导致乡村发展与城市发展不同的根本原因。鉴于此,在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可以有效挖掘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借助资源优势来提高乡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首先,对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学习并借鉴城市建设的成功模式,大力发展乡村地区的特色产业。但不能盲目复制城市建设模式,避免城市建设模式与乡村实际情况不相符,而造成严重的乡村资源浪费问题。另外,还要推进农业供给改革,提升乡村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其次,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乡村地区的生产方式依然非常单一、传统,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方面也显得力有不逮。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需要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管理理念进行改变,对传统的农业生产渠道和发展渠道进行拓宽,并加强特色农业的发展,使当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再次,加强先进生产设备与农业技术的引进,通过对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乡村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最后,在保障乡村农业稳定发展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大对当地电商、旅游等新兴业态发展的扶持力度。通过电商产业克服乡村传统销售模式的弊端,通过旅游产业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促进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

  3.4构建乡村生态系统。在很长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此过程中,乡村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水土流失、资源破坏、能源损耗等问题日益严重,土地资源受到巨大的损耗,耕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恶化,许多在乡村务农的村民不得不被迫选择外出务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城乡规划工作需要重视乡村生态体系的构建,乡村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制定环境标准,保护

  乡村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乡村经济,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合理的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措施,使生态自然环境得到修复。健康的乡村生态系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可以使乡村走上健康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结语

  综上,在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既要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人民经济效益,还要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要在农村多开展文化活动,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升级,结合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创新规划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战略,研究乡村振兴的科学途径。既要分析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形成城乡基本关系,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发展好乡村的特色产业,推进农村振兴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辰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新型现代化农民现状研究[J].新农业,2021(21):63.

  [2]庄飞.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解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1(17):278-279.

  [3]孙玉杰.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24):228.

篇五: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新常态趋势下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新常态下,城市规划可以对城市布局进行有效优化,同时也可作为对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安排的基本参照,必须学会协同城市各职能体系协同发展,推动城市空间一体化战略布局的有效实施[1]。因此就社会大环境来说,城市规划可以全面打破传统格局,创建多元化且具有融合性的规划思路,将各区域发展目标、城市发展战略与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适应当前的新常态。本研究主要分析与探讨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城市规划的最新发展空间。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问题;对策

  在新常态的趋势下,城市规划只有积极创新规划模式、规划理念,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规划方案、规划目标。当然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深入研究和努力学习,加深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掌握及社会改革的认知,适当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与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面临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发展变化。

  一、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转型

  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城市产业发展进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比方说,国内城市和城市间存在不同的产业结构,为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需要大众对产业结构展开优化与升级。就像习总书记在大会中所提到的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为确保能够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要国家与相关部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要在城市规划中正确应用走出去理念[2]。新常态下,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学会对创新技术的有效应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必须招揽大量人才,由此就需要国家全面推动现代教育,创建相对健全完善的现代化教育体制,同时还要创建与完善国家养老机制,以推动我国新兴产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大数据时代对城市进程的推动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进步,信息化社会中,互联网对大众在城市中的工作与生活具有支配作用。作为连接人和社会、人和人的一个综合体,城市可通过数据加以解析,以提升城市规划本身所具有的智慧性。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城市规划与发展面临着大数据时代所发出的挑战,大众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一方面带给信息行业更多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带给社会信息化更多新的挑战。新常态社会大背景下,智能化的城市发展趋势对城市和时代接轨极为有利,而怎样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就需要大众合理、科学安排,转化现阶段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的和谐共赢与发展。

  (三)城市规划的群众基础不断增加

  一般城市规划的操作主体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而人民群众并不存在参与权,由此就很容易导致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社会公信力的下降。随着近些年社会的迅猛发展,相关政府单位逐渐学会在公众平台中规划城市发展方向,并积极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由此就有助于城市规划民主性的提升[3]。然而,因为复杂的发展环境与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极易导致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最终导致政府部门工作难度的增加,继而使城市规划工作的挑战性越来越大。

  二、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规划策略

  社会新常态为城市规划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中

  不断拓展思路、转换理念,以期能够在新时代寻求更大城市发展新空间。

  (一)城市的绿色生态规划

  低碳、生态、绿色、循环利用能源等概念,不仅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热词,同时也是今后城市发展的主流。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先后涌现出大量标榜着绿色生态的城市规划类型,很多相关学科也不断拓展领地。相对比来说,尽管城市规划行业备受社会关注,然而,更需要系统积极应对城市规划问题,仅仅将绿色生态当做城市规划方向还远远不够。实际上,水资源、能源等循环与节约利用和城市规划相关性极为密切。传统城市规划过程中,绿色生态类规划所关注的开发强度、空间形态、设施配置以及功能布局等前提下,还增加了对土地、气候、能源以及环境问题的考量,要求在合理规划功能布局、空间形态、设施配置以及开发强度等的过程中,还要对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加以同步考虑,便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全面体现出来,由此就要求城市规划人员和给排水、能源、环境以及气候等人员展开密切合作,从而实现城市的绿色生态规划目标。

  (二)城市存储空间

  现阶段,我国存量空间更新规划需求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有学者认为,再开发利用存量空间是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金矿。一方面应该重视存量空间规划的潜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意识到,与传统增量空间规划相比,存量空间规划相对比较复杂,要求规划师必须具备更为强烈的地域场所意识,应该在对区域现状深入调查的前提下,制定因地制宜问题解决方案。功能方面,应该不断改善与健全区域公共服务,严格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满足大众所需要社区服务、绿地以及停车场等内容前提下,不断完善与提升城市既有功能。空间方面,应该重点保护历史遗迹,尊重周边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城市的创新塑造,确保每个项目均可成为织补环境、联结周边以及提升空间品质的重要节点。工作方面,应该深入研究城市规划方向,对城市周边、基地以及环境保护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从而实现平面协调性、空间立体性、文化延续性以及风貌整体性的和谐统一。

  (三)互联网+的兴起

  我国互联网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第一的美国,但是移动互联网已居于世界首位。而且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电子商务市场,互联网购物规模和增长速度是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对社会组织与经济变革具有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城市网络与城乡关系具有重塑作用,比方说淘宝村,让以往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的偏远乡村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了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所以,互联网+时代,智慧城市规划既是规划类型的一种,同时还属于一种规划思维,必须将其当作城市规划的崭新命题加以学习。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智能终端普及,规划应用大数据就是现阶段城市规划的一个热门话题。大数据一方面能够促进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动态追踪城市规划过程,促进城市规划自静态蓝图式转化为动态过程式。对大数据技术加以综合应用,不断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应用大数据,实现多规融合、城市增长模型研究、城乡规划评估以及智慧规划选址等。城乡规划工作人员一方面必须深入探索互联网+环境下的城乡变化,另一方面还要对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应用,以进一步增强我国城乡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三、总结

  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我国逐渐进入常态阶段,新常态下的各行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总而言之,社会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需要大众积极面对所存在的挑战,对城市进行合理规

  划,在合理规划城市过程中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案,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岚,崔曙平.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城市规划,2016,40(4):9-14.[2]邵斌.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00128-00129.[3]杨鹏君.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新空间[J].城市建筑,2017(9):37-37.

篇六: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农村地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如何平衡区域发展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增速,帮助农民创收显得尤为迫切。要推进乡村经济的振兴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的实际问题,结合城乡规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相关对策,立足农业和资源,顺应农村发展规律,逐步提高乡村发展质量。

  关键词: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战略路径

  在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既要注重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经济,提高人民经济效益,还要积极开展乡村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要在农村多开展文化活动,拓展乡村文化服务渠道。积极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升级,结合农村资源和生态优势,创新规划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战略,研究乡村振兴的科学途径。既要分析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要形成城乡基本关系,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发展好乡村的特色产业,推进农村振兴发展。

  1城乡规划发展背景概述

  如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如今我国又再兴城乡规划发展,让我国农村进入新的发展状态,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转变为中高速发展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缩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逐步的实现我国所遵循的社会主义社会,让农村与城镇可以获得相同的资源,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下的共同发展目标。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约600余座,但乡村基数却在200万个,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比实在过大。因此,乡村发展应当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中的重点,必须要改善乡村固有的脏乱差现象,通过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提升大村镇规划,积极改善我国农村现有的生态、生活、生产环境,让乡村能够追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不断进步。

  2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主要价值

  2.1传统体制机制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深入实施强调优化实施路径,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灵活性,注重构建完善的乡村经济发展体系。传统的体制导致乡村振兴的综合性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的创新性较低,市场未能在乡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未能有效的被调动。乡村经济振兴的科学化水平较低,传统的乡村振兴方式影响了乡村经济发展有效性。

  2.2地方特色不明显

  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需要有极强的地方特色,只有充分的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体现乡村振兴的价值。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科学性较低,乡村振兴的创新力不足,传统的乡村振兴方式没能充分地进行地方环境调研,不能在科学化、标准化、法治化的理念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地方资源,乡村振兴过程中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和不能普惠性释放改革红利,制约了乡村振兴有效性。

  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现实问题

  3.1农民参与不足

  农民是保证乡村规划有效进行,促进农村规划深入实施,提高乡村规划科学性的重要手段。保证乡村规划深入实施,还要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着力完善乡村规划体系。当前乡村规划过程中没能充分的征求农民意见,农民参与乡村规划的主动性不足,乡村规划没能在良好的宣传机制下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因此影响乡村规划的科学深入实施。

  3.2缺乏文化支撑

  乡村规划应当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引入科学的规划理念。但是,现有的乡村振兴规划的科学性不足,乡村规划没能充分的考虑地方的资源禀赋,不能基于保持乡村的特色文化与自然风貌开展系列规划活动,因此不利于达到有效实施乡村规划目标。传统的乡村规划方式影响乡村建设的科学性,不利于达到综合性、全面性和深入性乡村规划的目标,没能在乡村规划的过程中有效彰显地方特色文化元素。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路径

  4.1加快农村体制创新

  体制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只有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体制创新,逐步发挥市场在乡村资源配置方面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激发乡村振兴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农村市场化建设水平,达到推动乡村经济创新发展目标。首先,进一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加强土地流转与规模化农业的宣传

  工作,建立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机制与交易保障机制,过规模化、制度化和标准化的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其次,还要推动农村集体与商业用地进入市场,建立农村集体用地的科学管理机制,充分的保证广大村民能够享受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带来的红利。第三,鼓励农民利用闲置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投入第三产业项目,在增加农业经济元素的过程中促进农村转变生产水平低下,农村经济缺乏特色,农业经济质量不高问题。

  4.2加快农业资源开发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还要走出个性化发展道路,根据地方特色的农业资源优势,走出合理化、绿色化、创新化发展战略,切实提高农村经济特色。首先,应当充分地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调研工作,在广泛了解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特色农业产业的规划工作,以培育特色农产品为主体,加强农业龙头企业的建设。其次,乡村振兴应当采用精耕细作的思路,注重增加经营项目的科技含量,保证农作物的高价值利用,强调优化和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形成特色和专业产业链。第二,在国家倡导绿色农业的体系下,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地理位置的乡村特色资源优势进行农村经济的开发活动,规划农业的主导产业、开发核心项目与特色项目,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

  4.3构建先进乡村振兴文化

  先进文化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对于促进乡村深入发展有重要价值。只有把淳朴的民风与乡村经济振兴进行同步实施,才能达到促进乡村经济全面发展目标。首先,乡村振兴应当立足实际,充分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将先进文化理念融入乡村振兴体系当中,通过先进的文化思想带动农民创业意识,引导农民回归农村、扎根农村。其次,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展示地方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通过乡村观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乡村魅力。第三,贯彻乡村法治文化,注重建立良好的农村经济建设的法治氛围,通过普及宣传农业法规,达到提高农村经济科学性和有效性目标。

  4.4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手段。应当建立完善的农民自治体系,充分尊重农民在农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科学的自我管理体系。首先,传统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满足现代乡村建设的需要。应当根据乡村发展建设需要进行综合化乡村治理。逐步把建设法治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建设任务。其

  次,还要构建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振兴的资源与能源配置,完善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为乡村自治提供必要的保障基础。第三,进行科学化的乡村发展规划,倡导专业的规划团队进驻农村,建立科学的村民访谈体系,充分吸收村庄主人意见,规划编制村民手册,对村民给予必要的指导。

  5结束语

  乡村振兴规划的深入实施,应当在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理念下进行乡村规划,着力加强乡村建设的调研工作,完善乡村规划新思路,在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建设乡村龙头产业,达到让乡村居民安居乐业目标,更好的发挥乡村居民建设美術家园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丹丹.乡村振兴下的村庄规划“留白”[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5)

  [2]游畅.城乡规划视角下的乡村振兴战略路径初探.[J]中华建设,2018(8)

  [3]曹均学,刘正容.西部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4]孙颖.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传播模式构建路径研究[J].乡村科技,2018(14).

篇七: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分析

  摘要:自从我国实施了乡村振兴的有关战略以来,使得农村的社会经济也获得了更快的发展,也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以及环境建设提出来了更多的要求。一定要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从而实现对于农村地区空间资源的合理使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乡村的环境进行改善。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抓住在乡村振兴这个过程当中的一些发展机遇和发展的关键点,有效得加强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系统的有效建设,从而尽快地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得城乡经济可以协调发展进步。

  关键词:城乡规划;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从城乡规划的这一视角出发,能够了解到城市和乡村应该处于同等的地位,乡村的建设和城市的建设相互独立,同时也相互影响,但是乡村的建设不是对城市有严重依赖的。乡村地区需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对居住环境进行优化,进行改善,从而有效的解决当下存在的三农问题,有效的提高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流动就得到了控制,不再是单向的流动,在乡村地区拥有的人才数量就会不断的增加,产业结构相应的也能够得到发展,得到调整,有利于人和自然两者之间的和谐相处和进步。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乡村振兴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目的是希望能够为更多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有效的借鉴,尽量的使得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一定的转变。

  1城乡规划理论内涵以及对乡村振兴实现的重要意义

  1.1城乡规划理论内涵

  近几年来乡村规划理论正在逐渐的发展,不断的完善,对于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了新的见解和新的措施。所谓的城乡规划,主要指的就是需要将城市和周边的乡村两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而有效的打破城乡之间存在着的限制。

  通过对建筑以及各种公共设施进行较为合理科学的设置,尽量的避免出出现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样城市和乡村容纳的人口数量也可以更多,能够有效的改善城乡地区的环境质量,也能够改善拥堵现象,为城乡协同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城乡规划工作本身还有综合性的特征,对于各个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指导性的,非常的关键,需要根据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重要的程度对建设的计划进行制定,合理的对建设的时间进行安排,确定在其中需要投入的各种资金的资源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资源利用率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相应的各个方面的建设也可以达到统一,城乡的有效发展即将迈入新的阶段。

  1.2城乡规划理论对乡村振兴实现有着促进性作用

  在当前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区居民的生活问题受到的关注是比较多的,传统的乡村建设理念很显然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进步的需求。城乡的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两者之间的融合变得非常的必要,十分的关键,这将会给乡村的有效建设和发展带来更多的活力。

  首先能够确保城市和乡村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影响得到进一步的加深,城市的有效建设对于乡村经济的发展所起到的助推性作用,同时也非常的明显。乡村的有效发展对于城市是有一定积极作用和影响的,这为区域之间的有效协同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还可以使得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壁垒直接被打破,尽量的将城市和乡村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对当下城乡资源的统筹规划,以及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利用,使得资源可以在城市以及乡村两者之间快速充分的流动。乡村以及城市的发展可以保持协调性,尽量的避免出现传统的城乡规划思维造成的一些负面的问题。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也创建了自然,空间,人类的新的发展格局,需要了解到的是在这个方面所进行的各种建设工作还需要关注到人本思想的突出。城乡规划工作开展的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深入的对社会公众的需求进行考虑,并且尽可能的满足了他们的各方面需求,确保社会公众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生活都能够更加的舒适,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保障,也会使得乡村的居民对于家乡的归属感更加的强烈。当这些村民看到日益发展不断建设的家乡时,也会有更加强烈的自豪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工作当中去,对于社会和谐的稳定有一定的维

  护作用。在进行乡村建设的这个过程当中,对于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也比较重要,可以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三农问题也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式被解决。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以及各方面措施有效落实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也会逐渐的达成目标。

  2城乡规划视角下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为了能够确保在城乡规划的这一角度下所实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可以顺利的落实下来,应该找到其中的切入点,尽量的使用最少的资金成本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使得乡村的面貌可以得到改变,可以得到创新,更加充分的展现出城乡规划理论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

  2.1加强乡村生态系统的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都是非常严重的,我国的自然灾害出现的更加的频繁,水土流失也变得更加的严重,可以种植农作物的耕地数量也在不断的减少,所以导致一些依靠农业为生的乡村居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在这种情况下,很显然我国在未来的发展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无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乡村生态系统的有效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面对这些政策地方政府应该积极的做出一定的努力,制定更加科学的环境标准,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健全,帮助环境工程的有效展开。针对乡村环境的具体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使得自然生态可以得到有效的修复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性也是一种科学的维护,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应的也会变得更加的舒适,乡村建设更加会得到人才方面的保障。乡村生态系统的建设并不是短期的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乡村居民努力的去保护,也需要地方政府提供一定的支持,制定各项科学的策略和措施,调节区域的气候,尽量的降低自然灾害出现的次数,使得乡村真正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随着当下乡村建设的有效开展乡村人口的数量肯定会逐渐的增加,但是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所能够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状况。这些不足状况逐渐的暴露出来,需要地方的政府以及乡村居民做出一定的改变,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有效的完善这些基础设施,满足乡村地区人民生活的日常需求,给他们提供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服务。乡村居民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落地生根,将乡村作为更加温暖的港湾。

  首先设施的有效建设需要有更加充足的资金,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肯定达不到目标,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一些经济方面的策略吸引社会资本加入投资的队伍当中去,筹措大量的资金,提供服务,支持乡村基础设施的有效完善,给居民带来更多的生活便利。

  其次对于这些设施进行完善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及时的淘汰掉一些无法使用的落后的设备,利用一些科技含量相对比较高的基础设施进行替代,使得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让乡村居民可以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发展速度就会逐渐的加快。

  最后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所涵盖的方面还是比较多的,影响到了乡村居民的个人利益,所以通过基础设施的有效建设,还可以为乡村的居民提供更多就业的机会,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所开展的乡村地区的有效建设将会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乡村地区人民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结束语

  从城乡规划的视角出发,能够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现需要各方都提供一定的支持,做出一定的贡献,有效的落实各项措施,为乡村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从而为乡村地区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也可以促使乡村地区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发展得到有效的协调。

  参考文献

  [1]曾雯,张小林,李智.乡村振兴视角下县域尺度城乡融合发展评价

  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8,32(3):1-5.

  [2]陈运.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成都村镇规划体系建设研究[J].成都行

  政学院学报,2017(6):9-11.

篇八: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新常态下村庄规划优化模式及实现路径分析

  王宇;赵继龙;王亚平

  【摘

  要】乡村是中华民族根脉所系,更是中国下一步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依托.当前服务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设计服务体系主要是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建筑设计等,侧重于生活物质空间的建构,由于仿照城市导致的条块分割,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性及生产、生活、生态等因素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关联性认识不足,很多重要问题被忽视或错失.本文基于全国第一批村庄规划示范项目的比较和分析,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之下,针对当前村庄规划不重视、未深入、未能涵盖或解决乏力的重要问题进行剖析,完善村庄规划体系,提出村庄规划的优化模式,期望可以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为我国的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7(000)006【总页数】3页(P204-206)

  【关键词】新常态;村庄规划;优化模式;实现路径

  【作

  者】王宇;赵继龙;王亚平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

  【正文语种】中

  文

  前言:

  乡村是中华民族根脉所系,也是传统文化基因、文化遗产的传承载体,和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领域,更是中国下一步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它具有与城市不同的特殊演进模式与发展规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并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的村庄建设与规划政策。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的经济增速变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这样的经济变化背景之下,关于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

  2013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启动新一轮全国村庄规划示范项目,目标是创新和改进村庄设计方法,并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优秀村庄范例。经过村庄规划试点验收和示范遴选,确定北京市北沟村等28个村庄规划为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其中对于村庄规划有不同的解读和设计。

  1村庄规划体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提出“五个重大”“四个如何”“五个新”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等若干意见。乡村建设与规划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变化性等特点,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乡村规划编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协调,并制定新的规划设计体系。

  1.1村庄规划及当前特点

  村庄规划是对于乡村在宏观层面的体系规划,是指导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管理的基本依据,包括①乡村自然、经济资源的分析评价;②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战略目标及其地区布局;③乡村经济各部门发展规模、水平、速度、投资与效益;④实现乡村规划的措施与步骤等方面。村庄规划接近法定规划,通过规划确定土地使用性质、范围来规范和控制村庄建设,为后续建设管理、土地管理、房产

  管理的法规化提供实施基础。村庄规划当前特点:

  1.1.1村庄规划的“无规划”

  村庄规划的主流模式仍然是自上而下的,试图用“一张蓝图”去表达建设发展思路;对于工业化分工体系下的快速城市开发,这或许是一个高效的方式,但对于仍然主要依托农民自建的乡村社会而言,这种方式往往无法实施而最终导致流产。精心编制一个无法实施的规划,最终又回归无规划状态,这正是当前农村建设普遍面临的尴尬局面。正是由于意识到这些问题,新近的村庄规划编制指导意见开始把村庄规划的主体内容按照控制强度划分为控制性、导引性和实施性三类,有了较大程度的改进。

  1.1.2与城市规划的简单等同

  村庄规划看待乡村问题的方式仍然是一分为二。要知道乡村是一个混沌未开、各种社会、经济、空间要素高度混合的系统。用脱胎于现代功能主义城市的分区思想管控乡村发展,实际上是对乡村的彻底改造而不是有机继承和延续。乡村的社会特质和空间特征连同价值将在这种改造中丧失殆尽,从而沦为缩微版的城市住区。

  1.1.3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设计

  村庄规划对乡村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想,更多的来源于城市经验,对于尚无基础设施系统可依托、甚至基础设施仍处于空白状态的乡村而言,这些设想变为现实的可能性不大。

  1.1.4对乡村的价值判断

  村庄规划对乡村的价值判断是经济落后、空间混乱、需要改造,低估了乡村特有的属性及其对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启发和内在价值,这是当前很多问题的根源。基于这样的价值取向,来自城市的规划设计人员往往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看低和俯视乡村,而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欣赏和。对乡村农业、社会结构、村民生活生产方式尊重不足,轻率地作出判断。

  1.2村庄规划重点内容剖析

  乡村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人类聚居系统,其存在与发展与人文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生态环境资源是密不可分的,村庄规划应在充分了解乡村聚落的发展过程之下,对乡村发展和变化起作用的各影响因素都进行规划和设计。

  1.2.1对于人文社会的解读

  (1)社会关系与结构

  传统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和内聚性决定了血缘和地域作为人们最为主要的社会关联,但随着社会变革的发生,乡村的社会关系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为外围高度利益化与内核高度情感化的状态。外围指由地缘、姻缘、业缘形成的非亲密关系系统,内核指由夫妻、子女、兄弟姐妹组成的亲密关系系统。

  (2)人口流动与就业

  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民进入工业化、城镇化,融入城市文明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人口结构调整、劳动力供给保证、经济增长提升等起到积极作用,对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服务和城镇规划建设等多方面产生了较大的促进。就业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同时,解决这一问题的难点在农村。可以通过提高村庄吸引力减缓青壮年外流趋势,促使人口年龄结构更加稳定。

  (3)人文素质与科技一体化

  对农民进行新时代科技知识教育、现代人文精神教育、创新能力教育、环境保护观念教育等,以便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能较快地接纳、吸收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更加适应农村产业发展技术支撑手段的多元化,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环保观念,以达到人文素质与科技一体化。

  (4)乡村管理模式

  建立村民自治的乡村管理模式:村民自治是农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个过程,是乡村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村建设良好、有序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前提。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是实现乡村和谐发展的有效保障。

  (5)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但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收入较少且面临风险日益增加,所以应建立较为完善的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如加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并加快立法,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支持,这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

  (6)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

  由于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商业化气息浓重、流动人口增加等影响带来的村庄历史风物记录传承丢失、消亡,现代村庄都有流于寻常化、无序化的特征,更有甚者,因都市文化辐射带动下村庄历史文化沉淀不深,世代相传或口口相传的村子特有的风土人情渐渐淡化消失。在对乡村的资源优势及现状环境进入深入挖掘后,依托乡村田园风光、乡村风貌、人文底蕴,结合村民传统生活习俗,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打造,以文化强村,打造原汁原味的村庄文化,提升村庄品质,以达到对于乡村聚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1.2.2对于产业的引导与规划

  产业是带动村庄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对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均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的农业生产是乡村基本的功能和核心组成部分,村庄规划无论如何都不能避开产业及其相关的空间研究。

  (1)产业发展引导

  产业结构调整:以科学技术创新力量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绿色食品和种植业;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耕作技术、节水灌溉等农业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耗,改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手段,清洁生产,减少农业

  生产污染源的产生,提供更为安全、优良的绿色原材料,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生活环境。

  (2)产业发展规划

  根据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协调情况,规划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做到扩展产业内涵,扩大带动效应和空间整合发展。一产增效:坚实农业基础、通过机械化生产和智慧化管理,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二产转型:依据所在市产业发展政策和上位规划要求,逐步淘汰落后工业企业,并结合一产、三产规划逐渐转变二产功能,改造成符合农业的配套产业,纳入一产产业链。三产拓展:结合村庄条件拓展产业发展思路,落实可操作的农村养老和农村旅游产业。

  (3)旅游休闲规划

  乡村旅游指利用农业和乡村资源开发的一种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类型,是将一产资源与三产资源的有机结合模式。对于旅游资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善、有发展旅游潜力的乡村建立完善、科学的旅游休闲规划体系。

  1.2.3对于生态环境的设计与控制

  (1)乡村风貌保护及设计

  整体保护乡村山水格局、街巷纹理、建筑风貌和传统民俗等,通过保护传统风貌和空间格局、维护乡村地域特色、保育生态生境、塑造乡村地貌风景、保持人居活力、提升环境品质、保全多样性、创造可持续性景观等方面进行。可以将乡村风貌构成要素分成农田、街巷、水域、林地、民宅、院落、文化活动场所等构成要素,并结合村域不同地区的景观风貌特征,进行景观意向组织。(图1,图2)

  图1拾村村核心空间要素解析1(图片来源: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拾村村村庄规划[R].上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图2拾村村核心空间要素解析2(图片来源: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奉贤

  区四团镇拾村村村庄规划[R].上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2)建筑风貌保护及设计

  根据村落空间结构、整体风貌及现有建筑的保留情况,将村落建筑进行有机更新,并分为四类进行设计:①保护性修复:对于具有较高历史建筑艺术价值,风貌特色明显,人文价值突出的建筑进行保护型修缮。②整治性设计:尊重村落原始肌理和建筑现状特征,妥善处理建筑与环境之间、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体现环保、节能的原则,尽量保持和利用农村的生态优势,注重节能材料和节能方法的使用和推广。③拆除:对于基本失去历史建筑特征,年久失修,并对乡村整体风貌影响较高的建筑进行拆除。④新建:根据村民生活的需求,在与乡村人居环境协调的基础上进行新建建筑设计。(图3,图4)

  图3建筑风貌保护设计1(图片来源: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人民政府.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村庄规划(2013-2030年)[R].莆田: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2013)

  图4建筑风貌保护设计2(图片来源: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人民政府.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村庄规划(2013-2030年)[R].莆田: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2013)

  (3)生态空间控制

  发掘维护地域特色,遵循自然乡村田园肌理关系,保护自然生境和基本农田作为乡村规划的本底,确立重要的生态廊道,实现生态锚固,合理规划配置村庄内部的自留地和绿地,鼓励种植生态林和果林,不断提高生态效应,营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创造生态家园。

  2.村庄规划的优化模式

  2.1适合村庄的规划体系

  目前许多设计师将城市设计的方法简单的等同到村庄设计中,这种城市化的处理方

  法造成乡村建设的失控和破坏,使具有原始自然风貌结构特点的乡村失去了地域的可识性,丧失了乡土的地方文化特征。为了追求单调的景观效果,自然形态演变而形成的乡村空间被破坏,我国传统乡村形态快速消失。

  村庄规划应该以城市设计理论体系为参照对象,经过两者设计异同的比较和分析,将城市设计中有效的思想和方法在乡村设计中重新构建,结合本土化的演绎,提取乡村设计的核心要素,阐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探寻适合村庄规划的原则和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体系。

  2.2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

  政府针对村庄规划的制定往往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物质规划,规划的编织对于乡村存在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缺乏一定的了解,制定出来的政策不被农民所了解和接受,在真正实施的过程中会困难重重。

  村庄规划在从编制、实施、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应注重公共参与及监督,编制者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深入农村基层,广泛听取农民的需求和意见,将合理建议吸纳到规划方案中,编制完成之前应公示,及时听取农民的反馈意见,对不合理的规划内容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制定出的政策更为科学、合理、有针对性,也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可操作性。

  2.3合理的村庄用地分类

  在28个村庄规划示范项目中,只有14个村庄明确提出了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仅划分为水域或其他,对于最能体现乡村特色的山、水、林、田、路等用地并未明确提及。2014年7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村庄用地分类指南》中,将非建设用地仅划分为“水域”“农林用地”和“其他非建设用地”三中类。为了突出农村特色,合理控制和引导村域空间发展,应明确划分村庄非建设用地的种类,可以将其分为山体用地、水域用地、林场用地、田间用地、街巷用地等。

  2.4弹性的规划设计

  村庄建设呈现出自主性、多样性、变化性、长期性的发展状态,应对这样的特点,如果还是套用城市规划自上而下的设计手法,往往导致无法实施而流产。为适应村庄不同时期、不同强度的规划要求应对其进行弹性规划设计,将村庄规划的主体内容按照控制强度划分为控制性、导引性和实施性三类,以具备更多的指导意义。

  2.5“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

  当前服务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设计服务体系主要是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建筑设计等,侧重于生活物质空间的建构,由于仿照城市导致的条块分割,对乡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性及生产、生活、生态等因素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关联性认识不足,很多重要问题被忽视或错失。在村庄规划中要以“生活、生产、生态”三位一体,解决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改善农民的生活、生产、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使三者健康平衡发展,充分带动农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期待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3结语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是我国乡村建设最为显著的时期,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乡村在我国分布较广,所在文化背景各有不同,乡村地理形式多样,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质,影响乡村发展的因素也复杂多样,乡村聚落与周边空间的和谐发展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局面。本文基于对全国第一批村庄规划示范项目的分析和解读,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背景,充分挖掘乡村独有的价值和属性,提出村庄规划的优化模式,期望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为我国的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李路路,李睿婕,赵延东.自然灾害与农村社会关系结构的变革——对汶川地震灾区一个村庄的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1:192[2]魏有广.乡村旅游规划体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13[3]张静,沙洋.探寻塑造新时代多村风貌特色的内在机制—以浙江舟山海岛多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4(12),58[4]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2008,24(8):16-20[5]徐呈程,许建伟,高沂琛.“三生”系统视角下的乡村风貌特色规划营造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践[J].建筑与文化,2013(1):70-71[6]王丽萍.乡村风貌营造研究一一以磐安县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12[7]孙炜讳.基于浙江地区的乡村景观营建的整体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8]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拾村村村庄规划[R].上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9]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人民政府.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园头村村庄规划(2013-2030年)[R].莆田: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2013

篇九: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困境与破局:乡村振兴的动力转换与实现路径

  作者:董玮

  秦国伟

  来源:《中州学刊》2020年第11期

  摘

  要:當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传统动力制约的瓶颈,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农业部门剩余价值率、农业部门利润率长期偏低,亟须完成以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核心的新增长动力的转换,重构乡村生产力布局、重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塑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应从政府和市场双重角度,以改革创新强化制度性供给,优化公共资源、社会资源及

  制度资源的配置方式,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部门利润率,摆脱农业发展的低水平均衡,实现乡村发展动力转换和全面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资本;动力转换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20)11-0077-0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工业化的辐射带动下,以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水利化基本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农业污染、食品安全、增收乏力、农村凋敝等问题不断显现,反映出旧动力在应对新矛盾上的乏力。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财政增收的压力逐步加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的力度虽然不减,但增幅逐年放缓,依靠财政资源投入的“输血式”振兴也面临压力。农业农村的发展与振兴必须寻求新的内生动力,谋求一种自身的内生式发展,从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乡村发展的动力演进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1.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动力演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发生了多次变换。从动力来源及可适环境的匹配性来看,我国乡村发展动力演进①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1978年至198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是推动乡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效率,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加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乡村经济得到初步发展。二是1988年至1998年,伴随着农村改革红利的消减,农业机械化水平、化肥农药利用率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显著,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自发性土地流转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体制的完善进一步加快了乡村发展建设。三是1998年至2003年,国家大幅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但实施粮食顺价销售未带来显著成效,粮食流通体制回归市场化,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小农村社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在国际市场的压力下,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四是2003年至2012年,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政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逐步减免农业税费,并进行种粮直接补贴,实行农业价格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提升,农产品产量、农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农业投入要素随之快速积累。与此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并逐步完善,逐渐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五是2012年至今,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善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提高了农村土地资

  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农业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稳步发展,乡村居民福利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业补贴政策指向不断精准化,我国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乡村向城市输入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乡村地区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地域空间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加剧了城乡的不平衡发展以及农业农村的不充分发展。现阶段,需要发掘乡村新的发展动力,重构乡村生产力布局、重组经济社会发展要素、重塑城乡关系与工农关系,依托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支持与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交互作用,构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机制。

  2.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新旧动力转换正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与现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与困境,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任务与当前农业发展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同时,该意见强调要更加注重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更加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农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收窄,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速下降,农民稳定增收难度不断加大;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仍然较低。2017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630美元,仅为日本的115%、美国的926%。②我国农业生产规模相对分散、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发展动力不足。

  (2)国际贸易形势转变与我国农业传统农业产业竞争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成本日趋攀升,主要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价格倒挂,部分农产品进口量逐年增加,传统优势农产品出口量逐年减少。与此同时,一些农产品面临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大豆供需缺口逐渐扩大,玉米产量增速超需,部分农产品库存积压,有竞争力的优质专用农产品供给不足。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3∶1,与发达国家的37∶1相比差距较大。③结构调整存在生产和经营惯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仍是短板。

  (3)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就业与农村发展人力资本不足之间的矛盾。2018到2019年,我国乡村就业人员减少943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增加828万人。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降低了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上升了2.4个百分点。2016年年末全国乡村实用人才总量接近1900万人,占乡村就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足5%。④当前,乡村人才梯队出现断层,单一生产型人才占比较多,缺乏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农村劳动力结构无法满足农村产业融合的现实需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业兼业化、农村空

  心化、农民老龄化已成为现实难题,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变化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矛盾日益突出。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強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质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长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质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農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长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质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長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4)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按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9年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⑤他们多集中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偏远山区、省际交界的边缘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因远离经济增长极,交通运输落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这些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难度加大。

  (5)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要求与农村资源环境可持续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014年我国人均可再生内陆淡水资源为2062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且存在地下水超采问题;2016年我国人均耕地为0.09公顷,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7%⑥,且部分地区耕地基础地力持续下降,农业资源硬约束加剧;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加剧,农产品安全风险增加;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6)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也对乡村治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2016年,我国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只有14.3%,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为30%,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为98%,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只有5.3%。⑦现实中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缺失,与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存在明显的能力差距。

  二、乡村振兴困境成因:传统动力作用消减

  工业化前期,以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为主要动力的传统农业发展动力本質上是通过工业资本注入方式来提高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的,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升级发展。但在工业化中后期,这一传统动力已面临动力消减、后劲不足的现实问题,长期的化学化发展虽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但土壤板结、食品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的障碍,乡村发展的传统动力已经不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要求。从政治经济学理论视角来看,决定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其表现在科技层面,体现人与物的关系。科技发展带来生产工具的改进,继而带来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领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农业生产率的高低。二是生产关系。其表现在制度层面,体现人与人的关系。制度的内在规定性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即资源的配置方式,初始配置和交换方式会影响社会福利分配的公平。如果某一部门(如农业部门)的收益能力长期被抑制,那么该部门会表现

  出生产萎缩和技术改进低迷,即人与人的关系制约了人与物关系的改进。在农业部门,农业劳动组织形式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水平也间接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本文参考吴未双⑧的方法,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按照剩余价值率和部门利润率计算方法,计算2003—2018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见表1)⑨,比较其与第二产业部门、第三产业部门的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情况,由此分析2000年以来尤其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政策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传统动力不足,既有工业社会发展的普遍性原因,也有社会体制发展带来的特殊性原因。究其根本,农业部门内部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的深层原因。

  1.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

  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劳动者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反映平均每个农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量或产值,或生产单位农产品消耗的劳动时间。本文采用每年度第一产业产值年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比值来计算农业劳动生产率。结果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687.3元/人增加到2018年的31960.2元/人,增长了5.8倍。但这一数值与美、日等农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1980年日本农业工人人均增加值已达11358美元,美国为12167美元。⑩可以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仍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步阶段。一方面,这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有直接关系。农业的大型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能力不足。另一方面,这与我国人多地少、小农户数量较多的基本国情有关。受制于户籍制度影响,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能力较弱,农业劳动组织管理滞后,从而导致新兴资本注入力量不足。劳动力尤其是小农户转移入城不够,也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偏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

  2.新兴产业资本注入动力不足,农业资本有机构成(c/v)偏低

  马克思将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的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在数值上等于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值(c/v)。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从2003年的36.662上升到2018年的64.296,已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偏低的因素主要包括:其一,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低成本、易推广的技术准备不足,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尚未在农产品耕、种、管、收等环节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仅为70%左右,农业技术应用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其二,农业粗放式经营。我国耕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均较低。全国耕地面积由2011年的13523.86万公顷减少到2015年的13499.87万公顷;2015年,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中等及低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70.5%;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2,与发达国家0.7以上的利用水平存在较大差距。[B11]我国亩均化肥用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7倍,有机肥利用率均不足40%,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B12]粗放型的生产方式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降低了农产品的产量与质量。

篇十: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

  摘要:城镇化建设与城乡规划是党中央、国家关注的重点,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体制改革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发展和落实,对于我国的城乡规划理念、模式、方法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城镇化发展之下,城乡规划编制人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采用先进理念和技术,深入研究以往案例,保证城乡规划差异化发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城乡规划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城乡规划转型奠定基础。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以人为本

  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逐步和世界接轨,同时也让城市规划发展以及经济增长为基调,因此,城乡规划转化为增量型与蓝图型,国际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结构不断他调整,在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要从原有的粗犷型发展转化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特别是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愈加明显,周边自然环境的日益变化,资源枯竭日益严重,不同地区的转型需求日益提高,所以传统城镇化发展应该不断的改进,否则将难以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转型是必然道路。

  1新型城镇化发展之下城乡规划转型分析

  从实际情况出发,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城镇居民,所以进行城乡二元结构调整依然是主流,让区域、城市内部都做出改进,符合时代的发展,让城乡发展相结合,利用资源优势,发挥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落实生态文明政策。新时代的城镇化发展,就是以城镇化发展为基础,要做出根本上的改变。因此,城镇化发展道路应该积极做出调整,坚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提供城镇发展的动力,让原有的工业发展经济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更加顺畅。因此,新时代的发展目的并不是盲目扩张城镇区域,而是从完善城市功能的角度出发,重点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周边区域乡村的发展,让城市组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中心城

  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让小城镇达到协调一体化发展,城镇化主体形态转化为城市群。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制度上也能够实现顶层与基层协调发展的政策。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的要点

  新型城镇化发展之下,开展城乡规划,其要点不仅仅是满足城市增长,而是逐步的实现经济和环境平衡的科学化发展。从这个方面出发,城市规划方案的制定者,在规划方案设定时应该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重点保持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发展,环境与生态空间的协调发展,保证各项措施有效落实,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性作用。

  上层建筑是实现城市资源合理化配置的关键性措施,严格落实可以达到城镇空间资源合理化配置,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出发实现监管水平的提升,因此,城乡规划应该从下述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实现区域的协调化发展,让区域规划从中心城市转移到中小城市方面,构建出和谐的小城镇发展群体,达到协调一体化的发展,保持城市功能的有效联系,然后配置城市资源,让新型城镇化发展顺利的进行,重视功能、结构的相互联系,所以和传统的城乡规划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做好城乡协调处理。因为城镇化发展到最终目的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所以发展不只是将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也不是让城镇和乡村的经济实现无差别发展,最重要的是应该让先发展的城镇带动落后的农村地区,让城乡达到协调、互补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的主体与规律,让各种主体都能够进入到发展道路中,同时还要重视城乡发展上的区别,让发展更加协调,比如空间、产业方面。第三,城市内部优化。城乡规划发展不仅仅是从单纯的空间扩张进行,而是达到城乡协调化发展,在发展中展现出城市的高水平、高效率,并且可以解决内部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的应对措施

  3.1促进城乡协调的差异化发展

  目前我国的城乡发展规划的前期目标就是让空间、生态符合协调化发展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充分保护城镇中已有的生态与农业资源,防止经济发展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所以在城乡发展中要充分尊重自然,构建生态文明新体系,无论任何时候城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都要将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而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区域层面与生态管制和协调。在城镇生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资源区域中,禁止有任何其他损坏环境的行为存在,并且严格落实各项详细的规划,保证调控、监管、协调各项工作顺利的实施,实现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在发展的同时,还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让空间和环境良好发展,促进资源优化和利用,保障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居民积极性的提升,为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必要贡献。

  3.2将小城镇的发展当作规划战略重点

  乡镇经济的发展还是要以来农村群体,小城镇应该主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保持现代化的发展。因此,将中心城镇作为城乡发展的主要阵地,作为战略发展要点,对于全面推动小城市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从当前实际情况分析,我国小城镇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规划时还重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实现阶梯化的发展。结合小城镇的特色,建设综合性小城镇,积极和大城市保持良好的互动,构建和谐发展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化做出贡献。此外,还应该利用产业集群,发扬当地的文化与特色,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3.3分类推进村庄的发展规划

  村庄规划与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不同类型的村庄制定出不同的发展规划,半城镇化的区域和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分离设置,要分开规划。不同的城镇化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有些村民集聚且有意愿按照城镇化发展的村庄,应该严格执行城镇化发展模式,并且重点推进城镇发展模式,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改进和调整,展现出乡村独有的生态特色,充分保护生态环境,让人口得以集聚,扩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达到全面化发展的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且不断的实现城镇化发展,不断地做出转型与发展,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发展理念,选择应用先进技术和方式。当前我国的城乡规划的模式发生很大的转变,转型是

  必然的,结合不同区域情况实现统筹发展,使得城镇内部结构得以优化,实现城镇一体化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宇.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5):122,126.

  [2]马宏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门窗,2019,163(07):169-170.

  [3]刘晨,白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出路探索[J].中国房地产业,2019,000(005):8.

  作者简介:邓伟民(1995-12),男,汉族,籍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篇十一: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与技术应对策略

  摘要:对乡村发展问题的认识和规划建设实践构成了中国一百多年来探索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尤其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地区正经历百年来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与技术应对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乡村规划;思路转变;技术应对策略

  引言

  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是关系全面建成小康、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翼。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建立打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体制弊端,农业农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逐渐衰退、空心化、人口流失,城乡发展二元呈现不平衡、不均等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大背景下,乡村发展以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建设为动力,优化三生空间、谋划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美好宜居环境,促进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各类资源要素的城乡双向自由流动,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宏伟目标。

  1、国土空间规划新视阈下乡村规划的变革及需求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变革对中国特色的乡村规划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划思想由发展规划向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保护规划过渡,强调节约、保护优先,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规划内容由乡村聚落空间规划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变,整合乡村空间和不同学科再回归空间,探索乡村地区发展的新范式。规划主体由城乡规划师为主向多学科融合下的乡村规划参与发展。乡村规划的内涵由单一的空间布局向关注乡村权属视角下乡村空间规划转变。

  乡村规划的作用也逐渐向实用化转型,通过规划,发挥农业、农村的多样化功能,增强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利用消费逆城镇化的机会,让乡村为城市居民消费、休闲提供一些载体、平台,增加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重塑城乡关系。在乡村规划变革的过程中,传统“城市群—城市—镇—乡—村”垂直结构的城乡规划体系、空间关系和规划方法受到挑战,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城乡地域空间关系向扁平化发展,乡村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发展效率显著提升,但由于缺乏政策引导和规划控制,城乡地域空间发展秩序混乱、失控。因此,要基于我国国情对城乡规划理论及方法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充分发挥政策的能量,对城乡建设实践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在城乡空间发展模式向扁平化转换进程中兼顾“秩序”和“效率”的矛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和共享的乡村发展路径需要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并有所创新与突破,并将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实践行检验,形成经过实践验证的乡村规划理论。

  2、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现状

  虽然当前工业经济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明显多于农业,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仍不容忽视,“三农问题”仍是关系国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一方面,我国农村面积大、人口分散,不同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使得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土地荒废、乡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文化日益衰落、农村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等难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虽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大的短板和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农村,农村发展面临着重重阻碍,但如果能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冲破这些阻碍,就能充分发挥农村的巨大优势,让农村发挥最大的潜力和后劲,成为实现现代化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推动乡村大变革、大转型、推动“三农”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但是新时代乡村的发展需要探究具体实施路径和操作办法,需要有计划地管理乡村规划,让乡村规划落到实处,真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与技术应对策略

  3.1构思

  规划紧扣农村综合改革主线和高虹基础特征,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升生态宜居环境、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五个方面展开。构建“一一三三三”总体框架,一个模式:绿色引领、沟域联动模式;一项要求:保护性开发;立足三个基石:都市区核心区、山乡村落、水资源保护地;实施三条路径:产业路径、项目路径、体制路径;形成三个特色示范:一二三产融合、多村融合发展、山区重点领域农村体制改革。提出十大改革措施,策划改革项目,打造乡村振兴带,为全省农村综合改革提供方案。

  3.2实施青山绿水提升工程——山乡生态、村落宜居

  立足区域视角谋划,统筹考虑周边片区产业、旅游、交通等资源,融入区域协作发展。打破村庄界线,三村抱团融合发展,以生态优先、耕地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为前提,加强示范区空间用途管制,落实三区三线。加强山林保护,提升山体水源涵养功能,实行全域整治,保护石门传统村落风貌,提升宜居环境。建立生态养护受益及碳汇平衡运行机制和全国农村住房建设试范点创建。

  3.3提供乡村规划管理的措施

  具体来说,在镇域规划编制技术中,要通过在镇域内划定空间等措施,引导人口向城镇空间集中;通过定位园区和城区产业、设计镇域产业体系、布局产业空间、设立镇级产业园建设标准、运用产城融合规划编制技术等措施,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还通过运用基本农田区方法、“土规”和“城规”合一技术、村庄用地整理规划编制技术等来提高土地利用率;运用技术统筹规划镇域公共交通、镇域市政工程、镇域防灾设施,高标准统筹基础设施等,以此来推动镇域规划建设。在乡域规划编制技术运用中,要通过运用设施配置技术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提供服务,促使乡域服务设施均衡;运用空间布局技术,推动乡域农业产业发展等。在村域规划编制技术运用中,要先调查农村居民家庭、村域人居环境;再运用统筹规划技术,推动村域生产转型、促进村域生态环境保护;最后运用规划信息系统应用技术,优化自然村落布局、传承村域文化、利用村域土地等,对村域进行整体的规划。这些规划编制技术,能给现实的乡村规划管理以参考,能启发乡村建设者和规划者以村民为主体,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分类规划管理乡村,利用乡村优势,推动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基于社区的多元主体共治是可持续城市研究和实践的核心。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应当以自然、社会和技术三者的协调发展为核心。不仅要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也要改革城乡治理模式和体制。国土空间规划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城市的重要基础。从“城乡中国”的命题出发,城乡共治是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和研究的重点,也是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维制度结合的改革,才能贯彻可持续城市的理念,并以智能化的技术辅助实现城乡融合。未来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也会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赵广英,李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技术改革思路[J].城市规划学刊,2019(04):37-46.

  [2]周聪.乡村振兴下海南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村庄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张岚珂.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与技术应对策略[D].重庆大学,2019.

  [4]杨晴晴.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与技术应对策略[D].长安大学,2019.

  [5]史靖塬.国土空间规划视阈下乡村规划的思路转变与技术应对策略[D].重庆大学,2018.

篇十二: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经济新常态下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研究

  傅兆君;徐庆璠;胡成萍

  【摘

  要】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和社会问题.它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社会权利分配及其造成的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化城乡管理体制在当前尤为重要.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由来已久,过去在户籍制度刚性制约下城乡之间是显性的不平等,如今大多数城市虽已取消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但农民工仍享受不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存在隐性的歧视.本文认为,新常态下深入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创新仍然是关键.经济新常态客观上要求结构转换和增长质量提升,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来说,既是挑战;更是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新常态下结构转型升级、促进内需也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名称】《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31)001【总页数】6页(P60-65)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

  【作

  者】傅兆君;徐庆璠;胡成萍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210096;江苏省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中心

  经营开发处,江苏

  南京21000【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92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分配,加上公共资源和权力的不均衡分布,导致了我国目前各种生产要素单向向上流动,导致了大城市太大和小城市太小等一系列弊病。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较低的土地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以及各种低社会保障成本来进行的。在新常态下我国城乡一体化格局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城乡一体化基本理论内涵以及问题的提出

  从历史经验来看,各国的城乡关系演变大多经历了“城市依附于农村-城乡分割-城乡对立-城乡融合”这一过程。我国城乡关系也经历了曲折的演进历程,需要我们总结各方面的经验来进一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剥夺与被剥夺、扶持与被扶持,还是极化増长或和谐共生,都与一国的宏观经济战略、经济政策、发展方式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紧密相关。

  1.国内外城乡一体化理论发展

  近年来,随着对城乡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学者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CeciliaTacoli[1]和DavidSatterthwaite[2]从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研究影响城乡发展的关键因子,结合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优化,从而实现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机制。SveinT.从城乡发展动力视角出发,建议新型城乡发展研究应重点考虑“城乡资源配置的流动”及“城乡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3]。Scarlett等提出将城市中心和农村经济增长的区域中心连接起来,这种直观的城乡合作伙伴关系的设想,确保城乡实现全面均衡发展[4]。Andreea等对建立城乡伙伴关系表示肯定,他认为城乡伙伴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城市体系的发展和农村的保存,同时他认为对于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开发本地资源[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弊端不断突显,城乡一体化思想在这一时期开始萌芽。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城乡一体化进行探索和研究。城乡一体化涉及面广、内容复杂,不同的学者,站在各自的角度,给出不同的见解。张雨林:城乡一体化不是将城乡混同或拉平,而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状态,建立日益紧密的城乡关系[6]。陈雯、孙自铎:城乡一体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市与乡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交流合作,进一步优化生产力,使得效益最大化[7]。姜作培、石忆邵: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与乡村属于两个不同的经济社会单元,通过合理流动两者之间的各种要素,最终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8-9]。王碧峰:应在思想观念、发展战略、城乡规划、体制创新、户籍改革、社会保障改革以及城乡资源整合等方面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10]。刘信成:城乡一体化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应该从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和实践形态三个层次上来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涵[11]。张强:城乡一体化是较高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的理念,其发展面临对城市和乡村认识方面的挑战[12]。朱喜群: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统筹,推进制度变迁,形成政府与市场耦合互动,互补交融的城乡一体化[13]。张来武:通过探讨三螺旋理论和六次产业理论,提出依靠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14]。魏后凯:新常态下重点是全面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户籍、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化[15]。

  综上所述,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角度各有侧重,但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定义是明确的。城乡一体化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使城市和乡村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方面广泛融合,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补,协调发展。总体来说,目前学者们研究城乡一体化主要从其内涵、动力机制、发展路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有关城乡发展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大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研究比较笼统,偏理论化,没有具体的推行方案,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2.深入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城乡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之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坚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从战略目标、制度体制和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城乡一体化政策,从宏观角度全面合理地规划城乡统筹发展的整体利益,为城乡统筹发展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到目前为止,我国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城镇人口也已超过50%,但城乡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涌现出了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大批农民工进城在城市工作,但他们却无法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不能有效地融入所在城市,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城乡劳动力要素平等交换,大量青壮年和较高素质劳动力进城,广大偏远落后地区发展更加困难;农村产业升级缓慢,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等问题。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结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本文认为体制创新是解决当前问题的突破口,新常态下提倡经济体制改革,而城乡一体化中最基本的体制就是市场配置资源,做好这项重要制度的改革创新,既需要完备的顶层设计也需要做好化解各项风险的准备。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新常态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

  1.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放缓

  我国的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现在已不再是以前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模式,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将向着更加现代化、更加高效集约额的模式发展。总的来说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表现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具体来说,其呈现出“增速下降、结构升级、动力转变、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效益共享”等基本特征,这说明我国经济将向着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方向发展[16]。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对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认真的反思,要摒弃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轻视经济发展质量的理念,特别是要高度重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坚持国家宏观调控是前提,但也需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以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经济的有效、可持续增长。

  图12010-2015年GDP指数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数据(Nationaldata)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如图1所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GDP指数由110.6下降到2015年的106.9,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中高速阶段。与此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又一重要表现。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速度放缓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直以来,城乡资源配置不均等,城乡发展不协调,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尤其是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第一产业是主导,第二产业发展不够健全,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确保农村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必然要求,缓解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关键。

  2.新常态下城乡收入差距进入缩小时期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处于高位(如图2所示),远高于改革开放以来1983年的最低水平,更远高于各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且城乡差距的绝对数也是逐年增加,差距不断扩大。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近年来这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将成为一种长期的稳定趋势,并非像前两次那样只是一种短期波动。如图2所示,我国城乡收入比开始下降,从2013年开始,城乡收入比降到3.0以下,2015年城乡收入比达到2.73,虽然还是高于发达国家的1.5:1,但是已经有下降的趋势。可以说,目前中国已经越过城乡收入差距“倒U型”变化的拐点,进入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时期。显然,这种转变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图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

  图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首先,我国城镇的常住人口近年来大规模增加,已经远远超过农村,农民大规模向城市迁移,在城市打工收入增加;其次,目前我国城市工业化已进入后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有所下降,而这些农村和小城镇的巨大潜力日益凸显,为新常态下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18]。最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综合国力增强,政府有能力向农村投入更多的资源,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在新常态下,城乡收入差距的持续缩小已成为确保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前提。

  3.新常态下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当前我国内需不足,新常态下倡导供给侧改革,通过对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合理和有效的状态,去除多余及无效产能,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进行改革的同时,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让企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交由他们自己做决策,减少政府的无效管控以及不合理制度,释放企业活力。

  供给侧改革是对产业结构的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需要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改造传统农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农村特色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经济总量与经济质量的双重增长。因此新常态下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三、新常态下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新常态下增速放缓,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也进入缩小期。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过程中户籍改革制度不完善,致使市民化难度大、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农村病、城市化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凸显。

  1.户籍改革制度不完善,市民化难度大

  城市化发展至今,我国城市人口也已达到56%,城镇化进程较改革开放时期已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却困难重重,农民的市民化意愿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过去农民受到城市福利的吸引想要进城,但是因为城乡户籍的差异以及社会保障和国家政策的阻碍而无法如愿;如今,大部分城市都取消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差异,推行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积极鼓励农民进城落户,但大部分农民都望而却步,不愿意进城落户[18]。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由于现在政府为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明确赋予农民许多的财产权利,农民预期能够享受更多的利益,而不愿冒险进城;另一方面虽然国家放开了户籍迁移政策,但是户籍制度下所附加的各种社会保障并没有随着户籍的迁移而得到同步的保证。如果农民在城市的工作、住房以及生活等方方面面得不到保障,农民在城市享受不到与其他城市市民一样的待遇,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农民自然不愿意把户口迁移到城市。新常态下农民市民化意愿下降将促使城镇化减速,并对城镇化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2.城镇化不充分,“农村病”问题突出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同时由于大批农村青壮年都到城市里面工作,有的甚至安家落户了,农村就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留守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许多村庄都人去房空,形成“空心村”。农村青年劳动力都进城了,农业劳动力质量越来越退化,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形成庞大的“三留守”群体。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妇女均已接近5000万人,留守的儿童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也已经达到了6102.55万人,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7.7%[18]。而且由于农村环卫设施的落后,根本就没有环卫工人,大量的生活垃圾和废水都是直接倾倒,加上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上述这一系列问题统称为“农村病”。

  3.片面追求速度,城市化质量低

  城市化实质上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协同一体的城市化。但我国前些年的城市化建设只是简单追求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比例的上升,城市化质量却相对滞后。存在着“迁而不转”和“转而不迁”的问题。很多农民工虽然在城市里打工,但他们的生活质量并不像其他城市市民一样,他们的工作没有保障,住房也没有保障;还有些农民的土地被征用,被迫转为城市户口,实际上这些农民是被城市化了。这样达到的城市化并没有让那些进城的农民在劳动就业、子女教育、工资待遇、养老保障等方面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待遇,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四、积极适应新常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策略

  我国的城乡差别问题由来已久,以前提倡将农村和城市分开治理,重城轻乡,很多农村的资源都让城市发展所利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都投放在了城市的建设上。因此现在想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仅要从经济方面着手,还要从政治和社会层面提出建议。过去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旧常态,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了。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城乡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解决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涌现的问题,深入推进一体化发展。

  1.大力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作为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硬环境,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以发达的基础设施作为依托[19-20]。比如,德国政府就通过建立现代的农村居住地,重新安置农户,同时加大对道路、桥梁和排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进农村公共服务。美国政府大力援助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四通八达,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21]。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为农村修建水利工程、道路、桥梁等设施,方便村与村或者村与城之间的商品交换和信息流通。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才能保证市场的通畅和要素的自由流动,才能构建一个健全的农村经济体系。

  2.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关联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维护协调发展、公平发展、生态文明发展为基本准则,以进一步加强城乡经济社会联系的强度来规划城市未来的公共设施、产业结构、居住空间等一体化发展格局[22]。新型城镇化条件下,推动政策体制创新,由偏向城市转变为支持城乡关联发展。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统筹城乡发展道路。新常态下大城市的产业可向中小城镇转移,一方面缓解大城市产能过剩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3.发展乡村工业化,推进中小城镇建设

  适度发展“特色小镇”,建立优化的城乡关系纽带,打造乡镇工业化的新基地。中小城镇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纽带,是大城市向城市腹地产业转移的前进据点。国外发展经验表明,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发展中小城镇,一方面可以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城市的风险和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以服务业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有助于优化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实现农民增收[22]。

  4.新常态下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中国经济新常态强调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因此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统筹城乡资源,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新常态下虽然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主体地位,但仍需强化政府职责,尤其是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管理职责。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城乡一体化的开展工作离不开政府的扶持[21]。政府要制定和完善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教育、社保等公共物品的建设和发展力度。确保镇、村等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对欠发达地区要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确保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和物品的均等化。

  5.深化体制改革,共享改革红利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是社会权利分配及其造成的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合理。深化城乡管理体制在当前尤为重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主轴,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改革可以激活内在动力,更能释放红利。新常态下提出供给侧改革用以解决大城市产能过剩问题。面对农村内需不足,经济发展落后,更加需要深化改革力度,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构建新的发展体制。在改革中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推进“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让更多红利不断惠及人民群众,使城乡人民共享改革红利。

  6.加强农民对农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公民的基础教育工作,但是我们在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全力发展农村职业技能教育[22]。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农村经济的发展除了靠政府补贴扶持外,主要还是要靠农村自身发展能力的提升。例如,德国政府在各城市设立专门教授农、林、牧、渔这类知识的院校,另外,政府还设立咨询机构,专门为农民提供疑难解答,帮助农民获得相关专业知识,成为农业的专业人才[21]。韩国推行的“新村运动”也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道德水准的有效措施。政府对农民这种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我们需要有新的方法和思路来研究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问题。通过市场与政府的结合,双重调控,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让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可以共享现代化成果,实现权利同等、生活同质、利益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城乡同荣的一体化目标。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TacoliCeciliat.Rural-UrbanInteractions:AGuidetotheLiterature[J].EnvironmentandUrbanization,1998(1):2-14.[2]SatterthwaiteDavid,TacoliCeciliat.TheUrbanPartofRuralDevelopment:TheRoleofSmallandIntermediateUrbanCentersinRuralandRegionalDevelopmentandPovertyReduction[EB/OL].2003.[3]SveinT.Rural-UrbaninteractionintheDevelopingWorld[M].RutledgePerspectiveonDevelopment,2005:100-176.[4]EpsteinT.Scarlett,JezephDavid.Development——ThereisAnotherWay:ARural-UrbanPartnershipDevelopmentParadigm[J].WorldDevelopment,2001(8):1443.[5]Ana-Andreea,LamssanuAndrea,Florin-Constantin.Rural-urbanrelationsinthecontex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Casestudy:cuejdiuvalleybasin,neamtcounty[J].AgronomySeriesofScientificResearch/LucrariStiintificeSeriaAgronomie,2012(2):327-330.[6]张雨林.论城乡一体化[J].社会学研究,1988(5):25-32.[7]陈雯.城乡一体化内涵的讨论[J].现代经济探讨,2003(5):16-18.[8]姜作培.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J].理论参考,2005(4):32-34.[9]石忆邵,何书金.城乡一体化探论[J].城市规划,1997(5):36-38.[10]王碧峰.城乡一体化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75-79.[11]刘信成.深刻理解和把握城乡一体化的科学内涵[J].中国集体经济,2012(9):31.[12]张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农村经济,2013(1):15-23.[13]朱喜群.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合力驱动: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江苏社会科学,2015(4):143-148.[14]张来武.创新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中国软科学,2015(4):1-7.[15]魏后凯.新常态下中国城乡一体化格局及推进战略[J].中国农村经济,2016(1):2-17.[16]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新常态[M].人民出版社,2015.[17]安虎森,薄文广.经济新常态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J].学术前沿,2016(4):26-34.[18]魏后凯.新常态下中国城乡一体化格局及推进战略[J].中国经济时报,2016(6):10.[19]张瑶,云振宇等.我国城乡一体化政策及标准化现状分析[J].学术研讨,2016(2):46-62.[20]王翔.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基础设施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党校学报,2013(2):82-87.[21]肖依.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建设:国外经验与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5).[22]拙文.西方城乡运动对我国城镇化的借鉴意义[J].学术前沿,2016(7):20-27.

篇十三: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孟延涛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23期

  1我国乡镇经济发展现状首先,我国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虽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不管在总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极大的进步,但与城市经济相比,差距明显。而且乡镇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过重,二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导致乡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较慢。

  其次,我国乡镇经济区域差距明显。由于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东部和沿海地区乡镇经济发展比中西部地区快,并且有的乡镇已经探索出具有鲜明特点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再者,乡镇经济发展不活跃。大部分业态都是满足乡镇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虽然乡镇居民消费水平限制是一方面因素,但是,主要是民间资本不足,银行从乡镇揽储,把大量的资金转移到城市,民营经济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结果。

  最后,城镇功能性不强。城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城镇并没有充分担当起自身的职责,不能合理承接城市的外溢产业和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2经济新常态对乡镇经济发展的影响2.1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乡镇经济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以前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的投资,民间投资日益萎缩,而随着经济危机时4万亿刺激政策的负面效果显现和地方政府债的负担日益加深,政府实施扩张的财政政策来进行的政府投资将日益审慎。由于投资的萎缩,乡镇经济发展将更难获取资金,并且乡镇经济的组成部分大多是小微企业,本身就具有融资难的特点。而中国的主要出口方向——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并且在政府的引导下进行制造业回归,欧洲现在仍深陷债务危机之中,因此外需乏力,国内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乡镇企业大部分都是低端制造业,并不具有竞争优势,生存环境恶略[1]。同时,国家正在实施的去库存、去产能,导致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农民工在其中占据了极大的比例,这将加大城镇经济的负担。经济的下行,使得乡镇经济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乡镇企业限于自身体量和特点,抵御风险的能力微弱,需要政府的帮助和扶持。

  2.2经济转型与环境束缚对乡镇经济的影响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经济必须进行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原有产业进行升级换代。而我国乡镇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重新定位,审视自己的发展路径,走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路径。乡镇经济中第一产业占比过重,并且自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生产效率虽有提高,但近十几年并未有明显增长。首先,针对这种情形,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针对土地问题,提出了“三权分置”政策;针对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农业供给侧改革。但是,需要地方政府和当地人民结合政策来转变发展模式,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2]。其次,乡镇经济的第二产业大部分是低端制造业,生产粗放,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不进行升级必然被升级换代后的大企业淘汰。最后,乡镇经济的第三产业业态单一,水平低下,很难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并且随着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生态的服务业态也是大势所趋[3]。

  3促使乡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乡镇经济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深刻分析、审慎抉择,以实现乡镇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1根据乡镇地区实际创新发展模式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乡镇的自身条件差别巨大,针对当前乡镇经济发展现状,应充分分析自身的发展路径,结合自身优势,创新发展模式。为此,工作人员必须仔细考察乡镇的地理位置、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等,从中找出自身的优势,并与当前经济形势相结合,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而就乡镇经济本身的特点而言,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支柱产业,就能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涌现了很多乡镇经济的典型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等,都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例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和生态休闲产业,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加大,市场潜力巨大[4]。并且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种植绿色生态作物或者发展生态畜牧业,销售给游客,不仅能扩大旅游收入,而且有利于发展当地的农业。

  3.2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三产融合发展面对经济新常态,要加快调整乡镇经济结构,利用市场规律,发展新的业态,并根据产业特点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改变过去农业结构单一的情况。当前的深化改革已经扫清了农业现代化的制度障碍。农业要实现适当的规模化经营,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5]。另外,要有针对性地发展制造业,对于没有竞争优势、污染大、能耗大的低端制造业进行关停并转;对于具有区位优势的产业,进行政策和金融扶持,使其做大做强,并且结合本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引进技术和设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并且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生态旅游、农村电商等。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乡镇经济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延伸产业链、拓宽价值链,发展新的业态[6]。而且政府应提供产业融合的服务机制,引进人才,为构建良好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奠定基础。

  3.3促进乡镇财政制度改革,提高乡镇政府效能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更是乡镇经济的直接领导政府,在乡镇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在乡镇财政职能偏差,乡政政府并不能有效引导和调节乡镇经济。乡镇财政是我国五级财政体系中的基础层次。但是,在农业税改革之后,乡镇财政的税源减少,收支矛盾突出。在职能上出现越权行事现象,粗暴直接干预地方经济,并且乡镇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另外,改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应科学定位乡镇政府的职责,划分乡镇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范围,建立科学的预算收支体系、有效的转移支付体系,扩大财源使其能够承担自身职责[7]。同时,转变政府作风,提高政府效用,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手段,引导乡镇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4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支持乡镇经济发展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乡镇金融发展缓慢,不仅制度不健全、服务网点少,而且融资难度极大。特别是在不发达地区,乡镇中往往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商行,而大型银行并不在乡镇开设服务网点,这更加剧了当地的融资难度。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乡镇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资金,以便转型升级和发展新的经济模式。应针对乡镇经济中小微企业多、资产薄弱、抵御风险差的特点,改革金融制度,转变管理方法,为其提供政策空间[8]。同时,鼓励发展新的金融业态,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和新型融资租赁公司,培育多元化的金融主体,提升乡镇金融网点的覆盖率,加大金融对乡镇经济的支持力度。最后,要鼓励和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面向小微企业的服务性保险,提高其风险抵御能力。

篇十四: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新常态下重庆市城乡规划与规划院转型实践

  韩列松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5(000)00【摘

  要】新常态是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发展形势的总体描述。只有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与政府运行方式的转变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明确城乡规划与规划院转型的方向。文章从“两个判断”出发,一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向“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方向发展的判断,二是对政府职能运行方式向“法制化、透明化、协调性”方向发展的判断,分析城乡规划和规划院转型的方向,并结合重庆市的相关实践,提出新常态下规划院转型的建议。

  【总页数】6页(P20-25)

  【作

  者】韩列松

  【作者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U981【相关文献】

  1.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地方性立法实践——以《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为例

  [J],邱建林

  2.高分辨率遥感卫星r在重庆市城乡规划领域中的实践[J],罗鼎;林熙

  3.新常态下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转型思考[J],覃盟琳;黎航

相关热词搜索: 新常态下乡村发展动力的转型与城乡规划的应对 常态 转型 乡村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