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9篇

时间:2022-11-15 17:35:05  来源:网友投稿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9篇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起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员工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9篇,供大家参考。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9篇

篇一: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员工生命安全,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发生突发事件后能及时、有效、有序、迅速应对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社会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等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制。

 3.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起重机械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⑴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方针。

 ⑵ 执行“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给企业员工的工作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

 ⑶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线负责、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⑷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科学、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5.组织机构及职责(详见综合预案)

 6、事故类型、危害分析

 桥式起重机伤害事故主要有挤压、高处坠落、吊物坠落、倒塌、折断、倾覆、触电、撞击等,尤其以吊物坠落、挤压碰撞事故最为突出。每一种事故都与其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缺陷、管理因素等有关。

 6.1 碰撞挤压事故

  有关作业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坏。

 6.2 高处坠落事故

  人员坠落伤亡。

 6.3 吊具或吊物坠落事故

  吊物或吊具坠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损坏;吊运危险物品时还有危险品对作业人员或周边群众及环境的危害。

 6.4 起重机折断、脱轨坠落事故

  司机伤亡,同时危害附近作业人员和其他设备。

 6.5 触电事故

  司机或相关作业人员伤亡,同时可能伤害周围其他人员。

 7 起重事故预防 7.1认真贯彻落实特种设备《条例》、《规程》、《规则》及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定及本公司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确保起重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7.2贯彻落实监察机构和相关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

 以及下达的有关特种设备方面的安全监察指令。

 7.3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章操作,并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再培训; 7.4 严格管理,精心操作;制定定期检查、检修、检验及购置各种备件计划,并按规定要求对起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进行定期检查、检修、检验工作。

 7.5严格实行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并定期对全员进行安全再教育;严格 落实岗位责任制。

 7.6 对起重设备进行日点检和月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整改,做好记录。

 7.7设立专门的特种设备管理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对起重设备的检查和管理。

 7.8积极改善特种设备工作区域的劳动条件,关心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生活与技术培训,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8、事故分级和响应分级

 根据起重事故的严重程度、损失情况及其影响范围,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把事故和响应进行如下分级:

 8.1一般事故(三级响应)

 8.1.1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8.1.2预估设备损失在1万元以下。

 8.2较大事故(二级响应)

 8.2.1仅造成人员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是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计算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但够不上重伤者。)

 8.2.2预估设备损失在1--10万元。

 8.3重大事故(一级响应)

 8.3.1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重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

 8.3.2预估设备损失在10万元以上。

 9、事故报警与应急救援 9.1事故报警 9.1.1事故一旦发生,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大声高喊提醒现场人员并用最快捷有效的报警方式(电话或手机)按以下流程报告事故。事故报告应说明: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部门、地点,有无人员伤亡;事故的大概经过;已采取或正在采取的应急措施。

 9.1.2班组长、工段长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现场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如果无法处置应在逐级上报的同时,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9.1.3应急办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初步判断事故等级和响应级别并向指挥中心报告。

 9.1.3.1一般事故(三级响应):由应急办按指挥中心指令立即通知抢险救援组(工务科长)组织力量进行处置;若本组力量不够,由组长向指挥中心及时汇报,调集内部其他应急组或外部力量协同解决,以求尽快恢复生产。

 9.1.3.2较大事故(二级响应):由应急办按指挥中心指令立即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小组前往现场处置;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应立即前往现

 场指挥或立即指派相关人员作为现场总指挥全权负责。必要时由总指挥调集内外部其他应急力量协同解决,以求尽快恢复生产。

 9.1.3.3重大事故(一级响应):由应急办按指挥中心指令立即通知所有应急小组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应急中心领导应立即赶往现场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同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对于超出本公司应急能力的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救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9.2 应急处置 9.2.1 人员高空坠落时的紧急处置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人员状况和数量,警戒和隔离适当区域,同时应注意保证紧急救援的通道畅通,避免坠落伤害继续扩大和围观人员妨碍现场救援工作。

  (2)现场抢险救出伤员 第一发现人 班组长、工段长 科长 部门长 总经理 应急办公室(安环)

 应急指挥 中心 政府相关 部门 初期应急 措施 中电装备 公司

 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下,现场指挥人员根据人员坠落情况,指挥抢险组人员,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和手段,尽快抢救出坠落的伤员。

  (3)医疗救护组现场施救和送救伤员到最近医院。

  (4)抢险必须由经过演练和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护服、防滑鞋等)。

  (5)现场指挥人员可用扩音器(或话筒)实施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9.2.2 突然停电等情况使司机或作业人员被困高空

  (1)现场警戒和隔离。现场指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由警戒保卫人员实施区域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2)抢险救援组抢险人员迅速调集液压升降平台等设备或经由高空通道抵达被困人员位置,帮助被困人员脱离危险区域。如有人员受伤,可视具体情况,用安全绳吊放或其他方法转移伤员。

  (3)如有危险吊具或吊装物时,应视情况切换备用电源或固定吊物位置。

  (4)救援设备操作人员应由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和登高作业证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并必须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同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5)高空、地面抢险人员应统一指挥,协调行动,根据情况地面可设防止被困人员及施救人员高空坠落的保护措施(充气减震垫、防护网等)。

 9.2.3 起重机脱轨坠落、折断、倒塌

  (1)现场警戒和隔离

  根据现场情况,警戒保卫人员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

  指挥人员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由警戒保卫人员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

  (3)紧急抢险救出伤员。

  由抢险救援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体搜救受伤人员。

  (4)医疗救护组运送急救伤员到最近医院。

  (5)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并由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6)搜救伤员时,如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应尽量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9.2.4 起重机碰撞挤压

  起重机在维修、吊装及运行过程中碰撞挤压作业人员时:

  (1)立即停机或实施反向运行操作,应急救援现场安排专人监护空中物品或吊具,并采取防护措施。

  (2)抢险救援组抢险人员穿戴必需防护用品(安全帽、防滑鞋等),进入危险区域救出伤员,若伤员挤压在物件中无法脱身,应采取其他必要的手段(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实施救援。

  (3)医疗救护组负责救护和运送伤员。

 9.2.5 起重机漏电、触电

  (1)切断电源。抢险救援组迅速将起重机的总电源断开。

  (2)抢险救援组抢险人员用绝缘物(棒)或木制杆件分开导电体与伤员的接触。

  (3)医护人员实施人工呼吸或其他方法救护伤员并尽快转送到最近医院。

  (4)总电源切断前禁止盲目施救。

  (5)被困司机在起重机漏电的情况下,如未断开总电源,禁止自行移动,以避免跨步电压对人身的伤害。

  (6)抢险人员必须穿戴绝缘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9.2.6 起重机吊具或吊物伤人

  (1)现场警戒和隔离。根据现场情况,警戒保卫人员对现场进行警戒和隔离,并保证救援通道畅通,避免坠落物伤害继续扩大和无关人员影响现场救援工作。

  (2)紧急通知危险区域以内的人员撤离和疏散。指挥人员用有效的通信手段(广播、话筒等)立即通知现场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警戒保卫组及时组织疏散和撤离危险区域内的人员。

  (4)由抢险救援组专业抢险人员利用必要的设备设施(汽车起重机、叉车、气割机、千斤顶等)移开倒塌物件搜救受伤人员。

  (5)医疗救护组现场应急处置后运送急救伤员到最近医院。

  (6)抢险救人时,现场应有技术专家(人员)进行指导,先切断危险电源、水源、气源,撤离易燃易爆危险品,如果已发生燃、爆事故,应同时组织安保消防组进行消防工作。在抢救的同时,应有专人负责现场的危险状况(空中物品、电缆、电线、锐器、火源等)进行监控,确保施救人员的安全。

 (7)搜救伤员时,一般不宜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以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

 10、应急救援结束 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情况下,应急指挥中心应根据应急救援实际情况宣布应急救援结束:

 (1)伤亡人员已经查清; (2)事故危害已经消除; (3)事故的次生、衍生隐患得到控制; (4)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 (5)紧急疏散的人员恢复正常生活。

 11、事故调查和处理 按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等以及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12、培训和演练 (1)定期进行应急培训,由应急办负责制定培训计划和组织培训的实施。除计划的正常培训外,对于演练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应进行强化培训。

 (2)演练应每年至少一次。演练中应安排内部或外部非相关专业人员作为观察员,如实记录演练情况。当演练结束后,应进行演练评估,发现不符合和不足并及时修订预案,组织培训,持续改进。

 13、奖惩(详见综合预案相关内容)

 14、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为了保证救援工作及时有效,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必须针对危险目标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2)应急救援组织,必须定期检查应急人员的配置情况,如有变动应及时调整和补充,以确保应急力量的充足完备。应急人员还应定期接受安全再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定期演练。

 (3)资金保障 本公司的应急救援资金由应急指挥中心领导批准后从安全生产费用中据实列支,详见《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15、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应急办负责解释 16、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表 1:应急人员通讯联络表 序号 应急部门 应急职务 原职务 姓名 联系方式 1 联系方式 2 备注 1 应急指挥中心 总指挥

 2 应急指挥中心 副总指挥

 附表 2:外部可用资源一览表 序号 外部资源名称 联系方式 联系人 可到达时间 备注 1 消防队 119

 2 急救 120

 3 公安 110

 4 安监

  5 技监

 6 环保

  7 疾控

  8 电力

  9 供水

  10 供气

  附表 3:应急物资一览表 序号 物资名称 数量 存放地点 责任人 备注

  编制:花强(13584362197)

篇二: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 页 目录 一、总则

 ................................ ..........................

 2 2

 1.编制目的 ...................................................... 2 2.编制依据 ...................................................... 2 3.适用范围 ...................................................... 2 4.工作方针与原则 ................................................ 2 二、 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

 2 2

 1.事件类型 ...................................................... 2 2.危害程度分析 .................................................. 4 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

 ................................ ................

 4 4

 1.应急组织体系 .................................................. 4 2.各部门职责 .................................................... 5 四、 应急处置程序

 ................................ ..................

 7 7

 1.响应程序 ...................................................... 7 2.响应分级 ...................................................... 8 3.事故信息报告 .................................................. 8 4.应急结束 ...................................................... 9 5.信息发布 ...................................................... 9 6.后期处置 ...................................................... 9 五、 处置措施

 ................................ .....................

 10

 1.压力容器、管道的爆炸处置措施 ................................. 10 2.起重机械的起重伤害处置措施 ................................... 11 3.车辆在厂损伤处理措施 ......................................... 15 六 、应急保障

 ................................ .....................

 16

 1.应急队伍 ..................................................... 16 2.应急物资与装备 ............................................... 16 3.通信与信息 ................................................... 16 4.经费 ......................................................... 17 七 、附则

 ................................ .........................

 17

 1.预案备案 ..................................................... 17 2.预案修订 ..................................................... 17 3.制定与解释 ................................................... 17

  第 2 页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一、总则

 1. 编制目的

 为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事故危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

 4. 工作方针与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和消除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工作。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统一领导和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各部门、职工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权限,负责有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件类型

  第 3 页 (1)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维护、试验)过程中发生的挤压、下落(吊带、起重物)物体撞击、触电等伤害。

 本公司使用起重设备。如果起重设备没有从合格的厂家购买合格的产品,没有找到合格的公司进行安装和检测,没有对起重设备和吊钩、钢丝绳、滚筒、制动器等装置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没有建立完善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和管理制度,则可能导致起重设备存在隐患,造成起重伤害。

 吊装伤害的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如违反操作规程、违规指挥、非吊车操作人员操作、斜拉、超载起重、起重工具选用不当、报废钢丝绳使用等;维护不到位、无点检、限位、连锁等安全装置存在缺陷等都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

 此外,钢丝绳超载或损坏、刹车、挡块或其他安全装置失效、捆扎悬挂不稳定、悬浮物上人员或浮物、悬浮物下人员、违规指挥、违规操作等也可能造成吊装伤害事故。

 吊装伤害事故的特点是:事故规模大、事故频发;因吊装而受伤的工种主要为吊装司机、地面指挥员和装卸工人;起重事故不仅会直接伤害起重操作人员,还会引起各种事故,伤害其他人员。

 (2)压力容器、管道爆炸 本公司拥有压缩空气管道和气罐。由于安全阀、压力表失效导致的超压运行,压缩空气管路和储气罐可能发生爆炸。压力管道连续高温烘烤,可能导致管道爆炸。

 如果加压管道内没有安全阀和泄爆膜,一旦管道内气体超压,超过管道设计压力,管道就会发生爆炸。另外,由于材质差、腐蚀、安装不合理,容易使管道强度降低,引起爆炸。

 储气罐因设计、施工缺陷,未通过检验投入使用,缺少安全阀等安全配件,可能造成超压爆炸。

 (3)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因人体坠落和物体坍塌、坠落、挤压造成的伤亡事故。

 如果公司使用的叉车技术条件较差,如刹车失灵、转向失灵、声光信号损坏失效等,可能造成车辆伤害事故;工作环境恶劣,如通道宽度和转弯半径参数不足,道路被桩基占据,缺乏安全标志,货物密集,过度拥挤等都可能造成车辆伤

  第 4 页 害事故。另外,如果车辆载重不稳定,货物太高太宽;车辆超速、超载、人员无照驾驶、违规操作等也可能造成车辆伤害事故。

 2.危害程度分析 由于公司现场有特殊的设备和设施,一旦发生上述事故,可能会造成轻伤、重伤、死亡,甚至群体性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因此,应高度重视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为有效应对生产安全事故带来的危害,公司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XX 副经理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和抢救救援组、联络协调组、后勤保障组、警戒疏散组、善后处理组等应急专业组。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集合地点为厂区门卫前空地,特殊情况由组长(或副组长)临时指定集合地点。

 组

 长(组长):

 副组长(副组长):

 成

 员:

 抢救救援组:

 组

 长:

  成

 员:

 联络协调组:

 组

 长:

 成

 员:

 后勤保障组:

 组

 长:

 成

 员:

 警戒疏散组:

 组

 长:

 成

 员:

 善后处理组:

  第 5 页 组

 长:

 成

 员:

 应急办公室主任

 2.各部门职责 (1)应急领导小组:

 ①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领导和决策工作; ②负责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培训、演练、修

 订等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③接受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落实相关的应急指挥命令; ④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指挥、协调及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合理高效地调配和使用应急资源; ⑤决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行动方案并下达应急指令; ⑥决定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申请扩大应急救援,并配合外部救援力量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 ⑦负责突发事件后期处置、奖惩等相关工作。

 (2)应急办公室:

 ①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变更工作; ②负责追查事故原因,收集有关原始材料; ③组织全公司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3)组长:

 ①负责批准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以及各类型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②在接到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后,负责宣布本《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③负责指挥和领导公司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 ④负责批准应急物资的计划、购置、调配; ⑤负责批准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 ⑥负责审定新闻发布材料,授权应急办公室向新闻媒体发布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 6 页 工作信息; ⑦宣布应急工作结束; ⑧指导并参与重大事故的调查。

 (4)副组长:

 ①协助组长指导突发事件的应急抢险工作; ②协助组长开展《预案》的日常管理及演练工作; ③对应急物资的配备进行审核; ④对本《预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指导; ⑤经授权后可负责承担组长的职责; ⑥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完成突发事件后(人员伤亡情况、设备损坏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及应急处置经过情况等)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⑦负责应急演练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总结。

 (5)抢救救援组:

 ①在组长的领导下,负责确定救援方案,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 ②积极开展现场灭火、救人等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 ③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负责安排相应人员进行交底,并为现场救援提供条件; (6)后勤保障组:

 ①在组长带领下,负责提供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配件、工具、沙袋、铲、消防器材、防护用品等物资供应保障; ②负责为救援人员提供食品、饮料等生活必需品。

 ③发生紧急情况时,组织设备维护和设备复位,制定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7)联络协调小组:

 ①在班组长的带领下,负责运输与各部门的协调与联络; ②及时联系外部救援力量,并向上级集团公司及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③负责保障运输救援人员、物资、设备所需车辆,确保救援道路畅通; ④确保物资、交通、医疗救护、通讯、消防等应急措施的协调落实。

 (8)警戒疏散组:

  第 7 页 ①配合相关部门在现场设置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引导人员撤离。

 ②统计应急集合点的人数,验证区域内人员是否安全疏散,并将核查结果报告应急组长。

 ③与应急班组长保持联系,根据班组长的安排通知员工返回工作现场或离开工厂。

 ④负责安排安全警示,确保现场秩序井然;实施交通管制,确保现场道路畅通;加强安保工作,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通行;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9)善后处理组:

 ①负责联系医疗机构;组织救护车车辆、医务人员和设备进入指定地点;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②做好事故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③妥善安排家属的生活,并根据政策负责事故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善后工作和伤者的医疗救助。

 四、应急处置程序 1.响应程序 (1)接警: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立即向应急处置办公室报告。应急办接到紧急报警后,应立即向组长报告(发生紧急情况时,事件发现者或其他人员可向上级单位报告),并根据事件的类型、性质、危害程度和范围组织报告。

 (2)响应级别确定:

 应急办接到报警后,应进一步查明事故的类型、性质、威胁、程度和范围:

 ①需要启动应急预案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会议,科学决策,发布联合救援命令,指挥联合救援行动;各应急专业队伍应当按照组长的命令,及时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②当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预案时,按现场处置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③当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系统的最低响应级别时,通知所有应急机构并关闭响应。

  第 8 页 (3)救援行动:

 ①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地点的人员积极开展自救互救,把人员救援作为一切工作的第一要务,努力控制事故的扩大和蔓延,把事故的损失或影响降到最低。

 ②采取救援行动的主要原则是以人为本,尽可能减少事故的危害,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对事故进行分析后,制定有效的救援方案,各应急专业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开展应急救援行动。

 ③在应急指挥和应急行动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各种通信信息工具、应急队伍资源、应急物资设备资源、交通、医疗等安全措施。

 (4)扩大应急处置 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时向上级集团公司发出扩大应急响应的请求,并负责在事故进一步升级超出公司控制范围时,由上级集团公司或企业以外的专业应急救援组织实施应急响应,或者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和应急物资装备不能满足应急响应需要的。

 2.响应分级 根据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针对事故危险程度、影响范围,结合本公司对事故的控制能力,将事故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1)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响应(社会及公司联动级):事故后果超出本单位处置能力,需要外部力量介入方可处置的; (2)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响应(公司与基层部门联动级):事故后果超出基层单位处置能力,需要本单位采取应急响应行动方可处置的; (3)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响应(基层部门级):事故后果仅限于本单位的局部区域,基层单位采取应急响应行动即可处置的。

 3.事故信息报告 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办公室第一时间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应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在事故发生 1 小时内,以电话、电子邮件、传真方式,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有: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厂区伤亡人数、损失初步估计及...

篇三: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实施日期:

 版

 本

 号:

 单

 位:

 „„„„„„„„„„„„„„„„„„„„„„„最新资料推荐„„„„„„„„„„„„„„„„„„„

 4 目

 录

 批 准 页„„„„„„„„„„„„„„„ „„„„„„„„„9 第一部分 总 则„„„„„„„„„„„„„ „„„„„„„„10 1.1 编制目的„„„„„„„„„„„„ „„„„„„„„„„10 1.2 编制依据„„„„„„„„„„„„ „„„„„„„„„„11 1.4 应急预案体系„„„„„„„„„„„„ „„„„„„„„11 1.5 应急工作原则„„„„„„„„„„„„ „„„„„„„„11 1.5.1 组织原则 „„„„„„„„„„„„„ „„„„„„„„ 11 1.5.2 协调原则 „„„„„„„„„„„„„„„„ „„„„„ 11 1.5.3 事故现场人员救援的原则„„„„„„„„„ „„„„„12 第二部分 组织机构及职责„„ „„„„„„„„„ „„„„„13 2.1应急组织体系„„„„„„„„„„ „„„„ „„„„„„13 2.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5 2.3应急救援队伍职责 „„„„„„„„„„„„„„„„„„„ 16 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常发事故及应急措施„„„„„„„„„„„17 3.1压力容器„„„„„„„„„„„„„„„„„„„„„„„17 3.1.1超压„„„„„„„„„„„„„„„„„„„„„„„„17 3.1.2超温„„„„„„„„„„„„„„„„„„„„„„„„17 3.1.3异常响动„„„„„„„„„„„„„„„„„„„„„„18 3.1.4异常变形„„„„„„„„„„„„„„„„„„„„„„19 3.1.5异常振动„„„„„„„„„„„„„„„„„„„„„„19

 „„„„„„„„„„„„„„„„„„„„„„„最新资料推荐„„„„„„„„„„„„„„„„„„„

 5 3.1.6 泄露„„„„„„„„„„„„„„„„„„„„„„„20 3.2 压力管道„„„„„„„„„„„„„„„„„„„„„„21 3.2.1 超压超温„„„„„„„„„„„„„„„„„„„„„21 3.2.2 管道超过额定参数、安全附件动作„„„„„„„„„„21 3.2.3 管道泄漏„„„„„„„„„„„„„„„„„„„„„22 3.2.4 其它:如管道或支吊架突发变形、失稳等情况„„„„„23 3.2.5 异常振动„„„„„„„„„„„„„„„„„„„„„24 3.3 起重机械 „„„„„„„„„„„„„„„ „„„„„„24 3.3.1 钢丝绳„„„„„„„„„„„„„„„„„„„„„„24 3.3.2 卷筒及钢丝绳压板 „„„„„„„„„„„„ „„„„26 3.3.3 吊钩 „„„„„„„„„„„„„„„ „„„„„„„26 3.3.4 减速器齿轮„„„„„„„„„„„„„„„„„„„„26 3.3.5制动器 „„„„„„„„„„„„„„„„„„„„„„27 3.3.6车轮与轨道 „„„„„„„„„„„„„„„„„„„„28 3.4电厂特种设备常发事故及处置措施„„„„„ „„„„„„29 3.4.1锅炉专业„„„„„„„„„„„„„„ „„„„„„„29 3.4.2 汽机专业„„„„„„„„„„„„„„„„„„„„„30 3.4.3 电气专业„„„„„„„„„„„„„ „„„„„„„31 3.4.4热控专业„„„„„„„„„„„„„„ „„„„„„„31 3.4.5燃料专业„„„„„„„„„„„„„„„ „„„„„„32 3.4.6化学专业„„„„„„„„„„„„„ „„„„„„„„32 3.5污水处理厂特种设备危险分析„„„„„„„ „„„„„„34

 „„„„„„„„„„„„„„„„„„„„„„„最新资料推荐„„„„„„„„„„„„„„„„„„„

 6 3.5.1供电故障„„„„„„„„„„„„„„„„„ „„„„34 3.5.2设备故障„„„„„„„„„„„„„„„„ „„„„„34 3.6运输事故„„„„„„„„„„„„„„„„„ „„„„„36 3.6.1泄露事故„„„„„„„„„„„„„„„ „„„„„„36 3.6.2火灾„„„„„„„„„„„„„„ „„„„„„„„„36 3.6.3 驾驶员、乘务人员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36 3.7 矿区特种设备管理及检修„„„„„„ „„„„„„„„„38 3.7.1 锅炉的管理 „„„„„„„„ „„„„ „„„„„„„38 3.7.2 主扇风机的管理 „„„„„„„ „„„ „„„„„„„38 3.7.3 主排水管理 „„„„„ „„„„„„„ „„„„„„„39 3.7.4 配电管理 „„„„„„ „„„„„„„ „„„„„„„41 3.8 安全阀的安全要求 „„ „„„„„„„„ „„„„„„„42 第四部分 预防与预警„„„ „„„„„„„„ „„„„„„„43 4.1危险源监控„„„„„„ „„„„„„ „

 „„„„„„„43 4.2 危险源监控制度„ „„„„„„„„„„ „„ „„„„„43 4.3预警行动„„„„„„„„ „„„„„ „„„„„„„„„46 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

 „„„„„„„„„46 第五部分 应急响应„„„ „„„„„„„„ „„„„„„„„49 5.1 响应分级„„„„„„ „„„ „„„„ „„„„„„„„49 5.1.1、Ⅱ级应急:重大应急事故„ „„„„„„„„„„„„„49 5.1.2、Ⅰ级应急:特别重大应急事故„„„„

 „„„„„„„50

 „„„„„„„„„„„„„„„„„„„„„„„最新资料推荐„„„„„„„„„„„„„„„„„„„

 7 5.2 响应程序„„„„„„„„„„ „„„„„„„„„„„„50 5.3 应急结束„„„„„„„„„„ „„„„„„„„„„„„53 第六部分 信息发布„„„„„„ „„„„„ „„„„„„„„54 6.1 信息发布原则„„„„„„„ „„

 „„„„„„„„„„54 第七部分 后期处置„„„„„„ „„„„„„ „„„„„„„55 第八部分 保障措施„„„„„„ „„„„ „„„„„„„„„57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 „„„„ „„„„„„57 8.2 应急队伍保障„„„„„ „„„„ „„„„ „„„„„„59 8.3 应急物质装备保障„„„ „„„ „„„„„ „„„„„„61 8.4经费保障„„„„„„„„„„ „„„„„„ „„„„„„70 8.5其它保障„„„„„„„„„„„ „„„„„ „„„„„„71 第九部分 培训和演练„„„„„„„„„„„„„

 „„„„„72 9.1 培训„„„„„„„„„„„„„„„„ „„„„„„„„72 9.1.1 应急培训内容 „„„„„„„„„ „„„„„„„„„„ 72 9.1.2培训计划和要求 „„„„„„„„„„„„„„„„„„„ 73 9.1.2.1培训计划„„„„„„„„„

 „„„„„„„„„„„68 9.1.2.2培训要求„„„„„„„„

  „„„„„„ „„„„„74 9.1.2.3专业应急培训„„„„„„

 „„„„„„

 „„„„„76 9.1.2.4周边群众的应急知识宣传„„„„„„„ „ „„„„„77 9.1.2.5 特殊应急培训„„„„„„„

 „„ „„„„„„„„77 9.2 演练„„„„„„„„„„„„„„„ „„„„„„„„„78

 „„„„„„„„„„„„„„„„„„„„„„„最新资料推荐„„„„„„„„„„„„„„„„„„„

 8 9.2.1 演练目的 „„„„„„„„„„„„ „„„„„„„„„ 78 9.2.2 演练内容 „„„„„„„„„„ „„„„„„„„„„„ 78 9.2.3 讲评和总结 „„„„„„„„„ „„„„„„„„„„„ 81 9.2.4 二级演练 „„„„„„„„„ „„„„„„„„„„„„ 82 第十部分 奖惩„„„„„„„„ „„„„„„ „„„„„„„73 10.1 奖励„„„„„„„„„ „„„„„„„ „„„„„„„73 10.2 处罚„„„„„„„„„„„„„„„„„„„„„„„„73 第十一部分 附则„„„„„„„„„„„„„„„„„„„„„84 11.1 术语和定义„„„„„„„„„„„„„„„„„„„„„74 11.2 维护和更新„„„„„„„„„„„„„„„„„„„„„85 11.3 制定与解释„„„„„„„„„„„„„„„„„„„„„86 11.4 应急预案实施„„„„„„„„„„„„„„„„„„„„86 附件„„„„„„„„„„„„„„„„„„„„„ „„„„„87 附件 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87: 附件 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与清单„„„„„„„„„„„ „91 附件 3:规范化格式文本„„„„„„„„„„„„„„ „„„99 附件 4: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清单„„„„„„„„ „„ „„„100 附件 5:安全阀检验明细„„„„„„„„„„„„„„ „„„101

 „„„„„„„„„„„„„„„„„„„„„„„最新资料推荐„„„„„„„„„„„„„„„„„„„

 9 批

 准

 页

 各部门、岗位及人员: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处置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安全和谐的公司及各分厂的安全生产氛围,以我公司“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持续改进 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以人为本 健康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结合公司在安全生产中所注意的问题,在执行《伊东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细分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应急预案,以确保发生事故有章可循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体系,以达到“全年无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无重大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无重大运输及设备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预案应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愿公司安全和谐永无事故,全员共勉。

  批准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最新资料推荐„„„„„„„„„„„„„„„„„„„

 10 第一部分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救援行动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司安全稳定。响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十八大”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关精神,以公司安全救援应急预案为基础重点突出特种设备所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尤其针对化工设备高温高压及介质为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管道等引发的安全事故。把特种设备的安全应急救援与处置纳入公司的日常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特种设备的应急救援机制与防范措施。特制定《内蒙古伊东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特种设备应急预案》。以此来指导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使得事故处置有章可循,快速有序的控制事故的危害,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导则》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应急预案》等

 „„„„„„„„„„„„„„„„„„„„„„„最新资料推荐„„„„„„„„„„„„„„„„„„„

 11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的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设施的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厂内由其他可能引发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连锁事故。如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泄露等容易引发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情况。需按本应急预案执行特种设备安全防卫,以免发生连锁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分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岗位处置方案。

 1.5 5

 应急工作原则

 1.5 5 .1 组织原则

 本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

 1.5 5 .2 协调原则

 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既要与公司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协调一致,又要使应急救援工作具有优先性和权威性。事故状态下,应根据本预案对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及时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行动方案;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超出本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尽快得到各级地方应急救援力量支持和帮助。

 „„„„„„„„„„„„„„„„„„„„„„„最新资料推荐„„„„„„„„„„„„„„„„„„„

 12 抢险救灾过程中,本项目设立的所有应急救援力量应及时沟通和协调,并形成联动机制,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抢险、救援、灭火、堵漏等应急救援工作,将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安全生产。

 1.5 5. .3 3

 事故现场人员救援的原则

 1、抢救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千方百计抢救现场被困人员。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承担抢救任务的人员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医疗抢救人员要视情在现场及时进行必要的...

篇四: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保证本单位正常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为本单位的发展提供合法、 安全、 可靠、 经济、 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 使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步入系统化、 规范化、 制度化、 科学化的轨道, 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等法规、 规范的要求, 结合本单位实际,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职责分工

 一、 特种设备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岗 位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 是明确单位各级领导、 各个部门、 各类人员 在各自 职责范围内 对安全生产应负 责的制度, 应根据部门和人员 职责分工来明确具体内 容, 充分体现责、权、 利相统一的原则, 形成全员 、 全面、 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岗 位责任制如下:

  ( 一)

 岗 位责任制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 专职管理人员 岗 位职责:

 (1)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 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 持证上岗 。

  (2) 具体组织制定、 修改、 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等, 并检查执行情况。

 (3) 传达、 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 法规、标准;

 定期、 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 处理、 统计、 上报等工作。

 (4) 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使用 、 维保、 检验等)

 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 , 操作人员 的安全技术培训、 考核及管理。

 (5) 具体负 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 修订, 具体负 责应急预案的演练; 具体负 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 处理、 调查和报告等。

  2、 特种设备相关使用 部门及负 责人员 岗 位职责:

  (1) 配合安全管理部门( 人员 )

 对本部门使用 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 责。

  (2) 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 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 持证上岗 。

 (3) 落实本单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具体组织制定、 修改、 落实本部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操作规程等, 并检查执行情况。

  (4) 传达、 贯彻上级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 法规、 标准;

  (5) 负 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 常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和上报;

  (6) 明确本部门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 维保、 检验的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员 , 并协助安全部门做好操作人员 的安全技术培训及管理。

  (7) 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以及安全附件、 仪器仪表的检测、校验工作; 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 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

 期届满前1 个月 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并配合检验机构做好检验工作。

 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应及时整改。

 (8) 具体负 责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的制、 修订, 具体负 责应急预案的演练; 具体负 责突发事件或事故的响应、 处理、 调查和报告等。

  (9) 确定特种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 修订。

  3、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岗 位职责:

 (1) 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确保本岗 位的设备和安全设施齐全完好。

  (2) 持证上岗 , 严格按照特种设备操作规程操作有关设备, 不违章作业, 按时巡回检查、 准确分析、 判断和处理特种设备的运行中的异常情况, 出现紧急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启动应急预案, 报告领导。

  (3) 按时参加有关安全技术培训, 提高水平,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

  (4) 按照单位安排, 认真参加应急演练, 做好应急反应等工作。

 第三章

 特种设备管理内 容及要求 一、 特种设备管理规定 为保证本单位使用 的锅炉、 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 电梯、 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安全、 正常、 有效使用 , 特制定安全管理规定, 内 容如下:

  ( 一)

 特种设备的购置、 安装。

 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 部门提出购置计划, 经本单位领导批准后, 方可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

 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安装前, 使用 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单位负 责安装工作, 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任何部门不得擅自 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安装完成后, 本单位( 或者应督促安装单位)

 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 二)

 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 前或者投入使用 后 30 日 内 , 应市、 区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登记标志以及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 三)

 管理人员 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 使用 情况、 操作人员 、 管理人员 及安全状况, 并负 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四)

 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 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

 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妥善保管。

 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 档案管理责任人应严格照章办事, 履行调用 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 方可交给资料借阅人。

  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 容: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 制造单位、 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使用 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 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

 期自 行检查的记录; 特种设备的日 常使用 状况记录( 运行记录);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 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 常维护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等。

  ( 五)

 特种设备使用 制度 1. 特种设备使用 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 , 应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特种设备使用 管理相关知识, 加强特种设备使用 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2. 各设备使用 地点、 场所( 如:

 电梯机房等)

 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严格履行出入人员 登记手续, 安全管理人员 、 操作人员 , 一律按规定登记进入。

 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 包括领导检查、 外来参观、设备维保、 设备检测人员 进入, 应由本单位或部门负 责人批准, 并在安全管理人员 、 操作人员 等陪同下进入, 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

 其他人员 不得进入上述地点、 场所。

  锅炉房实行 24 小时运行值班制度, 值班人员 应做好值班记录,发现事故隐患应正确处理, 并及时上报。

  设备使用 地点严禁吸烟, 使用 明火, 放置杂物等。

 3. 依据《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监督管理办法》 规定, 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 和安全管理人员 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考核合格后, 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

 严禁安排无证人员 操作特种设备, 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和部门安全负 责人报告。

 各设备使用 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进行条件审核, 保证作业人员 的文化程度、 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并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 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

 培训应做出记录。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的资格证书到期前三个月 , 应提出复审申请, 复审不合格人员 不得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的作业。

  4.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可根据法规、 规范、 标准要求, 以及设备使用 说明书、 运行工作原理、 安全操作要求、 注意事项等内 容制定, 具体内 容可参考《特种设备操作规程》)

 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设备运行前, 做好各项运行前的检查工作, 包括:

 电源电压、 各开关或节门状态、 油温、 油压、 液位、 安全防护装置以及现场操作环境等。

 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禁止不经检查强行运行设备。

  设备运行时, 按规定进行现场监视或巡视, 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按要求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以及进行必要的检测; 根据经济实用 的工作原则, 调整设备处于最佳工况, 降低设备的能源消耗。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应立即停止运行, 同时启动备用 设备。

 若没有备用 设备时, 则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 并尽快排除故障或抢修, 保证正常经营工作。

 严禁设备在故障状态下运行。

 因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动作, 造成设备停止运行时。

 应根据故障显示进行相应的故障处理。

 一时难以处理的, 应在上报领导的同时,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 对故障进行排查, 并根据排查结果, 抢修故障设备。

 禁止在故障不清的情况下强行送电运行。

  当设备发生紧急情况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 操作人员 应在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后, 立即撤离操作现场, 防止发生人员 伤亡。

 5. 各使用 部门应加强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 测量调控装置及相关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检修,填写检修记录, 并按规定时间对安全附件进行校验, 校验合格证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安全附件的显著位置, 并送交 XX 部门备案。

  6. 设备使用 部门 应按照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 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 30 天, 向相应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各设备使用 部门应予以积极地配合、 协助检验检测机构做好检验工作。

 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 不得继续使用 。

 根据特种设备检验结论, 通知各使用 部门做好设备及安全附件的维修、 维护工作, 以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等级和使用 要求。

 对设备进行的安全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整改记录, 应建立档案记录留存。

  7. 单位根据设备使用 情况, 定期( 至少每月 进行一次)

 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 并做出记录。

 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 应当对所属特种设备的使用 状况进行检查( 但每月 不少于一次), 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 情况紧急时, 可以决定停止使用 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领导。

 8. 特种设备如存在严重事故隐患, 或无改造、 维修价值, 或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 年限, 应及时予以报废, 并向市、 区特种设

 备监察科办理注销手续。

 9. 为了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本单位制定了 详尽的、 可靠的、操作性强应急预案, 主要内 容包括:

 应急救援组织及其职责; 危险目标的确定和潜在危险性评估; 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程序; 紧急处置措施方案; 应急救援组织的训练和演习 ; 应急救援设备器材的储备; 经费保障。

 应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时, 能够迅速控制及疏导人员 , 防止引 发事故。

 应急预案另 行公布( 具体要素和范例可参考《应急预案要素》 和《使用 单位电梯应急救援预案》), 单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 演练, 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演练做出记录存档。

  10. 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 对各特种设备使用 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使用部门。

  11. 本单位结合年终评比工作, 对在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管理过程中成绩突出的部门或个人, 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对使用 管理不善、设备隐患较多 , 给本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部门或个人, 视情节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 , 触犯法律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 六)

 其他

 设备大修、 改造、 移动、 报废、 更新及拆除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按单位内 部逐级审批, 并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相应手续。

 严禁擅自 大修、 改造、 移动、 报废、 更新及拆除未经批准或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设备, 一经发现除给予严肃处理外, 责任人还应承担由

 此而造成的事故责任。

 二、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

 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 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降低能源消耗、 延长设备使用 寿命的有效手段, 各设备使用 部门应认真学习 并贯彻落实本制度。

  ( 一)

 根据设备使用 的规范要求、 使用 年限、 磨损程度以及故障情况, 编制设备的年度、 月 、 周、 日 维护保养计划, 明确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始时间及完成日 期, 按期完成计划项目 。

  ( 二)

 根据设备运行周期,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按设备使用 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维修和保养。

 维护保养工作应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 编制维护保养项目 明细, 对易磨损、 老化部位实施重点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破损、 变形部件, 保证设备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

  ( 三)

 在维护保养工作中, 摸索设备使用 及磨损规律, 确定维护保养周期。

 依据维护保养周期, 储备维护保养工作所需的设备零部件,保障及时有效地实施维修保养计划。

  ( 四)

 在不影响维修保养质量的前提下, 大力提倡修旧利废。

 增强设备维修人员 节支降耗意识, 减少或降低维修保养的物料消耗。

  ( 五)

 维修保养工作切忌走过场, 敷衍了 事。

 应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记录, 将每次维修情况、 维修内 容、 更换配件情况用 文字记录备案。

 使维修工作制度化、 规范化、 系统化, 为员 工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教案。

 做到心中有数。

 设备使用 部门的管理人员 应随时掌握维护保养计划的落实情况, 并负 责监督检查, 使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化、 规范

 化。

  设备维修质量高低, 取决于维修人员 的专业技术水平。

 各部门应加大维修人员 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 使其不断学习 新知识, 掌握新技术, 才能满足本单位硬件设施设备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

  ( 六)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维修人员 应迅速赶赴设备现场, 根据故障现象, 分析判断故障原因, 并针对故障原因实施有效地维修处理。...

篇五: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实施日期:

 版

 本

 号:

 单

 位:

 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 4 页 目

 录

 批 准 页……………………………………… ………………………9 第一部分 总 则………………………………… ……………………10 1.1 编制目的……………………………… …………………………10 1.2 编制依据……………………………… …………………………11 1.4 应急预案体系……………………………… ……………………11 1.5 应急工作原则……………………………… ……………………11 1.5.1 组织原则 ………………………………… …………………… 11 1.5.2 协调原则 ………………………………………… …………… 11 1.5.3 事故现场人员救援的原则……………………… ……………12 第二部分 组织机构及职责…… ……………………… ……………13 2.1应急组织体系………………………… ………… ………………13 2.2 指挥机构及职责…………………………………… ……………15 2.3应急救援队伍职责 ………………………………………………… 16 第三部分 特种设备常发事故及应急措施……………………………17 3.1压力容器……………………………………………………………17 3.1.1超压………………………………………………………………17 3.1.2超温………………………………………………………………17 3.1.3异常响动…………………………………………………………18 3.1.4异常变形…………………………………………………………19 3.1.5异常振动…………………………………………………………19

 3.1.6 泄露……………………………………………………………20 3.2 压力管道…………………………………………………………21 3.2.1 超压超温………………………………………………………21 3.2.2 管道超过额定参数、安全附件动作…………………………21 3.2.3 管道泄漏………………………………………………………22 3.2.4 其它:如管道或支吊架突发变形、失稳等情况……………23 3.2.5 异常振动………………………………………………………24 3.3 起重机械 ……………………………………… ………………24 3.3.1 钢丝绳…………………………………………………………24 3.3.2 卷筒及钢丝绳压板 ……………………………… …………26 3.3.3 吊钩 ……………………………………… …………………26 3.3.4 减速器齿轮……………………………………………………26 3.3.5制动器 …………………………………………………………27 3.3.6车轮与轨道 ……………………………………………………28 3.4电厂特种设备常发事故及处置措施…………… ………………29 3.4.1锅炉专业…………………………………… …………………29 3.4.2 汽机专业………………………………………………………30 3.4.3 电气专业………………………………… …………………31 3.4.4热控专业…………………………………… …………………31 3.4.5燃料专业……………………………………… ………………32 3.4.6化学专业………………………………… ……………………32 3.5污水处理厂特种设备危险分析………………… ………………34

 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 6 页 3.5.1供电故障…………………………………………… …………34 3.5.2设备故障………………………………………… ……………34 3.6运输事故…………………………………………… ……………36 3.6.1泄露事故……………………………………… ………………36 3.6.2火灾…………………………………… ………………………36 3.6.3 驾驶员、乘务人员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36 3.7 矿区特种设备管理及检修……………… ………………………38 3.7.1 锅炉的管理 …………………… ………… …………………38 3.7.2 主扇风机的管理 ………………… ……… …………………38 3.7.3 主排水管理 …………… ………………… …………………39 3.7.4 配电管理 ……………… ………………… …………………41 3.8 安全阀的安全要求 …… …………………… …………………42 第四部分 预防与预警……… …………………… …………………43 4.1危险源监控……………… ……………… …

 …………………43 4.2 危险源监控制度… ………………………… …… ……………43 4.3预警行动…………………… …………… ………………………46 4.4 信息报告与处置…… …………………

 ………………………46 第五部分 应急响应……… …………………… ……………………49 5.1 响应分级……………… ……… ………… ……………………49 5.1.1、Ⅱ级应急:重大应急事故… …………………………………49 5.1.2、Ⅰ级应急:特别重大应急事故…………

 …………………50

 5.2 响应程序………………………… ………………………………50 5.3 应急结束………………………… ………………………………53 第六部分 信息发布……………… …………… ……………………54 6.1 信息发布原则………………… ……

 …………………………54 第七部分 后期处置……………… ……………… …………………55 第八部分 保障措施……………… ………… ………………………57 8.1 通信与信息保障……………… …… ………… ………………57 8.2 应急队伍保障…………… ………… ………… ………………59 8.3 应急物质装备保障……… ……… …………… ………………61 8.4经费保障………………………… ……………… ………………70 8.5其它保障…………………………… …………… ………………71 第九部分 培训和演练…………………………………

 ……………72 9.1 培训………………………………………… ……………………72 9.1.1 应急培训内容 ……………………… ………………………… 72 9.1.2培训计划和要求 ………………………………………………… 73 9.1.2.1培训计划………………………

 ……………………………68 9.1.2.2培训要求……………………

  ……………… ……………74 9.1.2.3专业应急培训………………

 ………………

 ……………76 9.1.2.4周边群众的应急知识宣传………………… … ……………77 9.1.2.5 特殊应急培训…………………

 …… ……………………77 9.2 演练……………………………………… ………………………78

 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 8 页 9.2.1 演练目的 ……………………………… ……………………… 78 9.2.2 演练内容 ………………………… …………………………… 78 9.2.3 讲评和总结 ……………………… …………………………… 81 9.2.4 二级演练 ……………………… ……………………………… 82 第十部分 奖惩…………………… ……………… …………………73 10.1 奖励……………………… ………………… …………………73 10.2 处罚………………………………………………………………73 第十一部分 附则………………………………………………………84 11.1 术语和定义………………………………………………………74 11.2 维护和更新………………………………………………………85 11.3 制定与解释………………………………………………………86 11.4 应急预案实施……………………………………………………86 附件……………………………………………………… ……………87 附件 1: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87: 附件 2: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与清单…………………………… …91 附件 3:规范化格式文本…………………………………… ………99 附件 4: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清单…………………… …… ………100 附件 5:安全阀检验明细…………………………………… ………101

 批

 准

 页

 各部门、岗位及人员: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处置特种设备突发事件,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安全和谐的公司及各分厂的安全生产氛围,以我公司“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持续改进 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以人为本 健康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为指导,结合公司在安全生产中所注意的问题,在执行《伊东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上,细分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应急预案,以确保发生事故有章可循不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体系,以达到“全年无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无重大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无重大运输及设备安全事故”的安全生产目标。预案应不断完善、与时俱进,愿公司安全和谐永无事故,全员共勉。

  批准人: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 10 页 第一部分

 总

 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救援行动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实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公司安全稳定。响应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十八大”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有关精神,以公司安全救援应急预案为基础重点突出特种设备所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尤其针对化工设备高温高压及介质为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管道等引发的安全事故。把特种设备的安全应急救援与处置纳入公司的日常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健全完善特种设备的应急救援机制与防范措施。特制定《内蒙古伊东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特种设备应急预案》。以此来指导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所引发的安全事故,使得事故处置有章可循,快速有序的控制事故的危害,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财产损失。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导则》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 《内蒙古伊东集团东方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发生的涉及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设施的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以及厂内由其他可能引发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连锁事故。如发生火灾、爆炸、中毒泄露等容易引发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情况。需按本应急预案执行特种设备安全防卫,以免发生连锁事故。

 1.4 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分为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岗位处置方案。

 1.5 5

 应急工作原则

 1.5 5 .1 组织原则

 本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

 1.5 5 .2 协调原则

 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既要与公司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协调一致,又要使应急救援工作具有优先性和权威性。事故状态下,应根据本预案对各部门的职责划分,及时协调公司内部各部门的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和行动方案;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超出本公司的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尽快得到各级地方应急救援力量支持和帮助。

 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第 12 页 抢险救灾过程中,本项目设立的所有应急救援力量应及时沟通和协调,并形成联动机制,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抢险、救援、灭火、堵漏等应急救援工作,将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确保安全生产。

 1.5 5. .3 3

 事故现场人员救援的原则

 1、抢救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千方百计抢救现场被困人员。危险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承担抢救任务的人员要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医疗抢救人员要视情在现场及时进行必要的抢救,并快速转送受伤人员到医院全面抢救。

 2、排险与抢修工作。有效快速进行排险抢修,尽可能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危险化学品的溢出,对现场泄漏物质要及时采取覆盖、收容危险化学品,应针对每一类危险化学品特性,选择正确的扑灭方法。

 3、紧急疏散警戒。在事故有可能对周围人员、环境安全构成危害威胁时,必须将与应急救援无关人员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并处理在事故点的上风。

 第 二 部分

 组织机构及职责 2 21 .1 应急组织体系

 为了保障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公司能够迅速、高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并使参与救援的人员都明确各自的分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公司组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简称“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全面负责整个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工作。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分管安全生产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任副总...

篇六: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

 1.1

  为了防止公司特种设备的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完善应急工作机制, 在发生事故状态下,迅速有序地开展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抢救伤员, 减少事故损失, 制定本预案。

 1.2 伊犁金晶硅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6 月。

 位于伊宁县伊东工业园循环产业区, 东邻拟建厂区、 西邻伊河矿业、 北对麦斯特碳化硅、 南邻通利硅业、 占地面积 53000 平方米。

 员工 242 人, 投资 8000 万元。

 拥有 12500KVA 工业硅炉 2 台, 年生产工业硅能力 10000 吨,主要生产 2202、 3303、 441、 553 金属硅、 硅微粉等系列产品。

 1.3

  根据公司的生产特点, 平日进行的一些作业主要有机械设备、 电气焊、 高空作业等。可发生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生产安全事故有高空坠落事故、 触电事故、 电焊伤害事故、 车辆火灾事故、 机械伤害事故等。

 2 21 总经理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第一负责人, 担任总指挥。

 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22 (1)现场抢险组:

 组长由生产厂长担任, 成员由一、 二号炉长及下属班组长组成。

 主要职责:

 组织实施抢救行动方案, 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 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抢险进展情总经理 生产厂长 安全员 行政办主任 一号炉长 二号炉长 化验主管环保主管后勤主管一班班长 二班班长 三班班长 一班班长 二班班长 三班班长 供销部 财务主管警卫班长文员

 况。

 (2)后勤保障组:

 组长由行政办主任担任, 成员由后勤主管、 采购部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调集抢险和救护所需器材、 设备。

 负责解决全体抢险人员的食宿问题。

 (3)通信保障组:

 组长由文员担任, 成员由办公室值班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编制、 提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联系方式。

 保障通信的畅通及备用通讯器材的正常使用 (4)安全保卫组:

 组长由警卫班长担任, 成员由公司警卫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的次序维护, 保护和收集现场证据、 证物。

 (5)医疗救护组:

 组长由专职安全员担任, 成员由化验主管、 环保主管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 (6)善后处理组:

 组长由财务主管担任, 成员由财务人员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问题。

 (7)事故调查组:

 组长由总经理担任, 成员由生产厂长、 安全员、 行政办主任、 公司相关技术专家组成。

 主要职责:

 负责查明事故原因, 确定事件性质, 提出整改应对措施以及对相关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3.

 (1)

 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 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

 (2)

 重点部位, 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

 (3)

 根据工作内容, 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 设制警示牌。

 (4)

 安全专业人员, 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 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

 (1)

 .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2)

 . 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 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 并将检查、 抽查记录存档。

 (3)

 . 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 绝缘手套; 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4)

 . 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 架空线必须从采用绝缘导线, 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 不得沿地面明敷。

 (5)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发源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的规定。

 (6)

 . 施工机具、 车辆及人员, 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 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7)

 .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

 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 完好, 其选型、 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 开关电器应明用途。

 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需统一样式, 统一配置, 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 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 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连接, 采用外搽连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

 (8)

 . 所有配电箱都要有标明箱的名称、 控制的各线路称谓、 编号、 用途等。

 (9)

 . 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 导线对地绝缘良好, 不得有破损、 硬伤、 带电梯裸露、 电线受挤压、 腐蚀、 漏电等隐患, 以防突然出事。

 (10)

 . 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 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

 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 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11)

 . 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 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 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12)

 . 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确保现场的照明不中断, 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13)

 . 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

 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 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 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 以保证安全。

 (14)

 .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的通道, 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

 (15)

 . 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16)

 . 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 米; 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聚不得超过 3 米。

 (17)

 . 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工具的电源线、 插头和插座应完好, 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 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 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

 (18)

 . 施工现场的照明一般采用 220V 电源照明, 结构施工时, 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 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 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

 (19)

 . 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

 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

 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

 接线应压接牢固, 并安装可靠防护罩。

 焊把线应双线到位, 不得借用金属管道、 金属脚手架、 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

 焊把线无破损, 绝缘良好。

 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 防雨、 防砸。

 (1)

 . 事故发现人员, 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

 报告。

 如果是火灾事故, 必须同时打119 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急救拨打 120、 999。

 (2)

 . 组长接到报警后, 通知副组长、 组员, 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3)

 . 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4)

 . 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时间、 类别、 地点和相关设施; 联系人姓名和电

 话等。

 (1)

 救援人员首先根据伤者受伤部位立即组织抢救, 促使伤者快速脱离危险环境,送往医院救治, 并保护现场。

 察看事故现场周围有无其它危险源存在。

 (2)

 在抢救伤员的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事故现场情况。

 (3)

 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如确认人员已死亡, 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 伤及内脏、 骨折及大量失血:

 1 立即联系 120、 999 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 并说明伤情。

 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 还可根据伤情送往专科医院。

 2.外伤大出血:

 急救车未到前, 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3. 骨折:

 注意搬运时的保护, 对昏迷、可能伤及脊椎、 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 禁止用搂、 抱、 背等方式运输伤员。

 —— 一般性伤情送往检查, 防止破伤风。

  (1)

 截断电源, 关上插座的开关或拔除插头。

 如果够不着插座开关, 就关上总开关。切勿试图关上那电器用具的开关, 因为可能正是该开关漏电。

 (2)

 若无法关上开关, 可站在绝缘物上, 如一叠厚报纸、 塑料布、 木板之类, 用扫帚或木椅等将伤者拔离, 或用绳子、 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

 切勿用手触及伤者, 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 也不要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3)

 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 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切记不能给触电的人注射强心针。

 若伤者昏迷, 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

 (4)

 若伤者曾经昏迷、 身体遭烧伤, 或感到不适, 必须打电话叫救护车, 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5)

 高空出现触电事故时, 应立即截断电源, 把伤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 立即对伤人进行急救。

 (6)

 现场抢救触电者的原则:

 现场抢救触电者的经验原则是:

 迅速、 就地、 准确、坚持。

 迅速——争分夺秒时触电者脱离电源; 就地——必须在现场附近就地抢救, 病人有意识后在就近送医院抢救。

 从触电时算起, 5 分钟以内及时抢救,救生率 90%左右。

 10 分钟以内抢救, 救生率 6. 15%希望甚微; 准确——人工呼吸发的动作必须准确; 坚持——只要有百万分这一希望就要近百分之百努力抢救。

  (1)

 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不准进行焊接工作。

 焊接锅炉承压部件、 管道及承压容器等设备的焊工, 必须按照锅炉监察规程(焊工考试部分)

 的要求, 经过基本考试的补充考试合格, 并持有合格证, 方可允许工作。

 (2)

 焊工应穿帆布工作服, 戴工作帽, 上衣不准扎在裤子里, 口袋须有遮盖, 脚下穿绝缘橡胶鞋, 以免焊接时被烧伤。

 (3)

 焊工应带绝缘手套, 不得湿手作业操作, 以免焊接时触电。

 (4)

 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

 (5)

 高空电焊作业人员, 应正确佩戴安全带, 作业面设水平网兜并铺彩条布, 周围用密目网维护, 以防焊渣四溅。

 (6)

 不准在带有压力(液体压力或气体压力)

 的设备上或带电的设备上进行焊接。

 (7)

 现场上固定的电源线必须加塑料套管埋地保护, 以防止被加工件压迫发生触电。

 ④ (1)

 车辆火灾事故发生后, 项目应立即组织人员灭火, 有可能的情况下卸下车上货物。

 (2)

 疏通事发现场道路, 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3)

 在急救过程中, 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权情况时, 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 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 再采取急救措施。

 (4)

 为防止车辆爆炸, 项目人员除自救外, 还应向社会专业救援队伍求援, 尽快扑灭米情。

 (5)

 定期检查维修车辆, 检查车辆山灭火器的配备, 保证良好的车况是防止车辆发生火灾的最好措施。

 (6)

 夏季天气炎热, 车内温度高, 为防止车辆自燃现象的发生, 应尽量将车停在阴凉处或定时对车辆洒水降温。

 ⑤ (1)

 事故发生后, 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并通知交警。

 (2)

 项目在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 迅速将伤者送往附近医院, 并派人保护现场。

 (3)

 协助交警疏通事发现场道路, 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

 (4)

 做好事后人员的安抚、 善后工作。

 ⑥应急指挥立即召集应急成员, 分析现场事故情况, 明确救援步骤、 所需设备、 设施及人员, 按照策划、 分工, 实施救援。

 需要救援车辆时, 应急指挥应安排专人接车, 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

 1.

 小型机械设备事故应急措施 (1)

 发生各种机械伤害时, 应先切断电源, 再根据伤害部位和伤害性质进行处理 (2)

 根据现场人员被伤害的程度, 一边通知急救医院, , 一边对轻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

 (3)

 对重伤者不明伤害部位和伤害程度的, 不要盲目进行抢救, 以免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2. 机械伤害事故引起人员伤亡的处置 (1)

 迅速确定事生的准确位置、 可能波及的范围、 设备损坏的程度、 人员伤亡等情况, 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

 (2)

 划出事故特定区域, 非救援人员、 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特定区域。

 迅速核实塔式起重机上作业人数, 如有人员被压在倒塌的设备下面, 要立即采取可靠措施加固四周, 然后拆除或切割压住伤者的杆件, 将伤员移出。

 (3)

 抢救受伤人员时几种情况的处理:

 ——如确认人员已死, 立即保护现场;

 ——如发生人员昏迷、 伤及内脏、 骨折及大量失血:

 一、 立即联系 120、 999 急救车或距现场最近的医院, 并说明伤情。

 为取得最佳抢救效果, 还可根据伤情联系专科医院, 二. 外伤大出血:

 急救车未到前, 现场采取止血措施。

 三. 骨折:

 注意搬动时的保护, 对昏迷、 可能伤及脊椎、 内脏或伤情不详者一律用担架或平板, 不得一人抬肩、 一人抬腿。

 —— 一般性外伤:

 视伤情送往医院, 防止破伤风; 轻微内伤, 送医院检查。

 ——制定救援措施时一定要考虑所采取措施的安全性的风险, 经评价确认安全无误后再实施救援, 避免因采取措施不当而引发新的伤害或损失。

  ⑦

 (1)

 救护人员的装备:

 头盔、 防护服、 防护靴、 防护手套、 安全带、 呼吸保护器具等;

 (2)

 灭火剂:

 水、 泡沫、 CO2、 卤代烷、 干粉、 惰性气体等;

 (3)

 灭火器:

 干粉、 泡沫、 1211、 气体灭火器等;

 (4)

 简易灭火工具:

 扫帚、 铁锹、 水桶、 脸盆、 沙箱、 石棉被、 湿布、 干粉袋等;

 (5)

 消防救护器材:

 救生网、 救生梯、 救生袋、 救生垫、 救生滑杆、 干粉袋等;

 (6)

 通讯器材:

 固定电话一个, 移动电话:

 原则上每个管理人员 一人一个, 对讲机若干。

 演练:

 项目部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 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 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1)

 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 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 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 必要时重新编写。

 (2)

 对危险源和新增装置、 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 对预案及时更新。

 (3)

 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 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篇七: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作业、 设备使用管理中的应急预案 一、

 总则 1、

 编制目 的 特种设备、 特种作业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突发性事件和紧急情况, 为识别其特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及特种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和紧急情况, 并有效做出响应, 避免或降低灾害的后果和范围, 特建立本应急预案。

 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国务院第 373 号令)

 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3、 适用范围 公路施工过程中, 对起重机械、 场( 厂)

 内机动车辆及其附属的安全附件、 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等相关的设施操作时, 出现的事故。

 4、 工作原则 ( 1)

 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 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基础作用。

 ( 2)

 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

 在国务院统一领导和国务院安委会组织协调下, 各省( 区、 市)

 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各自 职责和权限, 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企业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

 ( 3)

 条块结合, 属地为主。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地方人民政府为主, 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有关部门应当与地方人民政府密切配合, 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

 ( 4)

 依靠科学, 依法规范。

 采用先进技术, 充分发挥专家作用,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 增强应急救援能力。

 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 5)

 预防为主, 平战结合。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方针, 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

 做好预防、预测、 预警和预报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 物资储备、 队伍建设、 完善装备、 预案演练等工作。

 二、 组织体系及相关机构职责 1、 组织体系 根据市局对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应急救援预案处理的要求,现场办成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

 现场办主任任组长, 办公室、 等相关负责人为成员, 日 常协

 调和信息反馈由办公室负责。

 公路安全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执行 24 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

 处值班室电话:

 局值班室电话:

 2、 主要职责:

 拟定承德至秦皇岛高速公路青龙、 肖 营子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制度, 指导建立和完善应急组织体系和应急预案, 及时了 解掌握建设工程施工安全信息, 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

 指挥、 协调公路建设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后, 了 解现场人员 伤亡和经济损失情况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 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态发展情况, 及时将现场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人力、 物力支援, 指导事故施工单位组织抢险和救援、 消除险情、 善后处理、 事故调查等。

 三、 预警预防机制 事故控制与信息报告 1、 安全作业:

 各施工单位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必须持证上岗, 并建立健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安全员认真检查维修保养落实情况。

 特种作业工作前, 要查看施工环境有无障碍物, 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能够正常运行, 作业时必须集中精力。

 特种机械设备使用前, 及时观察指示灯和仪表、 操作机构有无异常 。

 在遇有雷雨天气时要注意防雷电、 防水、 防潮的措施, 操作手禁止酒后操作各种机械设备。

 2、 安全管理:

 健全机械设备日 常维护保养制度, 定期组织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 培训, 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技术性能, 对隐患部位及时整改。

 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发生安全事故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应当立即报告现场办。

 四、 应急处置 1、 各现场办及施工单位, 应遵循“统一指挥、 快速反应、各司其职、 协同配合” 的原则, 共同做好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抢险救援工作。

 市建管处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工作, 保证事故救援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 事故发生后, 不要惊恐, 迅速将伤者脱离危险区, 迅速上报上级有关领导和部门以便采取更有效的救护措施。

 处领导要及时赶赴现场进行一线指挥。

 3、 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起因展开调查。

 通过对事故的调查、现场勘验, 对危害程度做出评估。

 根据事故性质, 各单位应及时与涉及事故的人员 的家属联系并做好安抚工作。

 确保施工人员 心态和情绪稳定。

 4、 事故终止后, 各现场办及施工单位及时写出书面报告。书面报告的基本内容:

 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 事故原因; 事故造成的后果, 包括伤亡人员 情况及经济损失等; 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 应急预案效果; 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事故责任单位

 及责任人的处理情况等。

 五、 应急保障措施 1、 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报告系统, 规范信息获取、 发送格式和程序, 定期向上级部门报送有关信息。

 2、 交通运输保障 发生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后, 应急救援保障队应立即出去赶赴现场, 各现场办提前安排好应急救援车辆。

 各施工单位应紧密配合, 一方出现问题后, 其他方应该大力支持, 负责提供救援车辆 3、 人力技术保障 挑选精干力量和多年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 经验丰富的同志作为小组成员 , 为应急工作提供人力支持。

 六、 宣传培训和演习 1、 宣传 各施工单位要按照市局的统一部署, 有计划、 有目 的、 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及有关知识的宣传, 增加预防事故的常识和防范意识, 提高防范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2、 培训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组织相关人员 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使施工人员 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并做好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工作, 提高公众自 救互救能力。

 3、 演习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演习, 并积极总结经验。

 4、 责任追究 各现场办及施工单位要对此项工作给与高度重视, 对玩忽职守的单位和个人, 市建管处将予以通报批评, 造成严重后果的,将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触犯法律的将移交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7 附则 1、 本应急预案由秦皇岛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 发布之日 起施行。

  附件 1:

 2007 年秦皇岛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人员 分工及名 单

 2007 年秦皇岛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特种作业、 特种

 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分工及名单 组

 长:

 朱计华( 局总工兼处长)

 负责沿海高速公路秦皇岛段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领导工作 副组长:

 张建勋( 副处长、 沿海高速公路昌黎段连接线工程现场办主任)

 负 责沿海高速公路昌 黎段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领导工作

 孟凡兴( 副处长、 沿海高速公路抚宁段连接线工程现场办主任)负责沿海高速公路昌黎段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领导工作

 成

 员 :

 朱利民( 综合办主任)

 负责信息联系反馈工作。

 白新荣( 副总工)、 刘伟昆( 项目 工程师)

 协助张建勋同志做好沿海高速公路昌黎段连接线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徐占强、 张庆明( 项目 工程师)

 协助孟凡兴同志做好沿海高速公路抚宁段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昌黎段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

 张建勋( 建管处副处长、 昌黎段连接线现场办主任)

 负责沿海高速公路昌黎段连接线( 刘台庄连接线、 昌黎南

 连接线)

 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检查、 督导工作。

 副组长:

 白新荣( 现场办副主任)( 监督检查各标段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信息反馈工作)

 刘伟昆( 项目 工程师)

 ( 监督检查各标段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信息反馈工作)

  王守政( 总监办主任)

 ( 监督检查各标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信息反馈工作)

 成

 员 :

 巨会来( 一合同段项目 经理)

 ( 负责一合同段的特种作 业 、 特 种 设 备 使 用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工 作 )

  值班电话:

 13803383386

  孙宝强( 二合同段项目 经理)

 ( 负责二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 种 设 备 使 用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工 作 )

 值班电话:

 13513367599

  吕 德利( 三合同段项目 经理)

 ( 负责三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 种 设 备 使 用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工 作 )

  值班电话:

 13933573158

  王宏伟( 四合同段项目 经理)

 ( 负责四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 种 设 备 使 用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工 作 )

  值班电话:

 13013266135

  唱建平( 五合同段项目 经理)

 ( 负责五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 种 设 备 使 用 安 全 事 故 应 急 救 援 工 作 )

 值班电话:

 13933533928

 现场办值班电话:

 0335-2512766

  总监办值班电话:

 0335-2048848 沿海高速公路昌段连接线工程一合同段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人员名单及分工 组

 长:

 巨会来( 负责一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检查和组织工作)

 副组长:

 张大勇( 负责组织一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成

 员 :

 马锡元、 刘金良、 周文国( 负责各自 标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险物资、 器材、 机械设备供应和筹措)

 联系电话:

 2863839、 13803383386、 13933610000 沿海高速公路昌段连接线工程二合同段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人员名单及分工 组

 长:

 孙宝强( 负责二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检查和组织工作)

 副组长:

 冯建树、 齐树凤、 周婧安、 宋双利( 负责组织二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成

 员 :

 张志生、 时月 强、 宋凯、 盛全宏、 张新浩、 周起江、 张

 甲民、 习士安、 卢亚坤、 柴宝锁、 齐晓光、 卢江伟、 魏广弟、 王会英、 肖 英明( 负责各自 标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险物资、 器材、 机械设备供应和筹措)

 联系电话:

 13513367599

 13933692913

  13933692913 沿海高速公路昌段连接线工程三合同段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人员名单及分工 组

 长:

 吕 德利( 负责三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检查和组织工作)

 副组长:

 张学忠( 负责组织三合同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成

 员:

 马恩清、 王洪伟、 张振雨、 刘丛林、 李富裕( 负责各自标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险物资、 器材、 机械设备供应和筹措)

 联系电话:

 13933573158

 13903342948

 13703239440 沿海高速公路昌段连接线工程四合同段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 人员名单及分工 组

 长:

 王宏伟( 负责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全面指挥)

 副组长:

 张建伟( 协助组长组织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

 故应急救援工作)

 成

 员

 :

 杨景武、 王景全 、 李健、 桑殿民( 负责各自 标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险物资、器材、 机械设备供应和筹措)

 联系电话:

 13013266135

 13803240338 抚宁段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指 挥 长:

 孟凡兴( 负责全面指挥沿海高速公路抚宁段连接线工程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指挥长:

 张庆明、 徐占强、 白金安( 监督检查各标段特种作业、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和信息反馈工作)

 成

 员:

 代立军、 刘立新、 王贵安、 曹爱军、 张国良、 李建军( 主要负责各自 标段的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现场办值班电话:

 0335-6687558 沿海高速公路抚宁段连接线工程 A 标段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人员名单及分工 队

 长:

 代立军( 负责 A 标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工作)

 副 队 长:

 赵贺东( 负责组织 A 标段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队

 员:

 王凤华、 刘宝贵、 王怀常、 陈旭、 张海忠、 任广佳( 负责各自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抢险物资、 器材、 机械设备供应和筹措)

 值班电话:

 13933959991 沿海高速公路抚宁段连接线工程 B 标段 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 人员名单及分工 队

 长:

 刘立新( 负责领导指挥 B 标特种作业、 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事故应急...

篇八: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 公司概况 宁波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地处中国东海之滨, 美丽的杭州湾南侧——宁波市镇海区庄市镇, 过甬江常洪隧道直达著名的东方大港——北仑港。

 摩士集团拥有十一个子公司, 公司主要生产微型和小型向心深沟球轴承。

 自 1992 年 7月它的前身镇海特种微型轴承厂建立以来, 经过第一、 二、 三期的技术改造, 加上科学的管理, 灵活的经营机制, 广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先进的设备及测试仪器;坚持以“质量、 价格、 交货期” 三要素为主控点,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现以成为中国微小型轴承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

 支柱企业宁波摩士合普轴承有限公司在摩士工业区园内, 工业园区其占地面积 10 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 23200 平方米; 现有职工 1000 多人, 各类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近 80 人, 其中具有中、 高级职称的 15 人, 拥有主要生产设备 365 台,各种检测设备、 仪器 1000 台(套), 工艺设备和检测仪器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已具有年产 8800 万套微型轴承、 2000 万套小型轴承的生产能力, 能生产内径 3 到 30 毫米的 P0、 P6、 P5 各种公差等级的轴承。

 “MOS” 是公司产品的注册商标。

 目前“MOS” 牌轴承产品, 大部分出口外销,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 加拿大、 墨西哥、 意大利、 法国、 比利时、 瑞典、 韩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公司的产品为汽车电机、 电风扇、 电动工具、 吸尘器、 洗衣机、 摩托车、 脱排油烟机等主机配套, 在国内外顾客中享有较高的声誉。“MOS” 牌微型轴承获得宁波名牌产品称号。

 由于公司发展生产的需要, 现公司有 5 台特种设备, 分别是:

 压力容器 3 台(1 台报停), 电梯 1 台, 场内机动车辆(叉车)

 1 辆。

 二、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 的 1、 将紧急事件局部化, 在可能的情况下予以消除。

 2、 尽量减少或降低事故对人、 财产和环境的影响。

 三、 危害的预防 1、 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等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规范, 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安全生产方针, 增强安全意识, 落实安全措施, 消除事故隐患, 确保安全生产。

 2、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坚持“谁主管, 谁负责” 的原则, 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3、 制定、 健全、 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保障安全的操作规程。

 4、 加强安全检查, 要坚持日常安全检查制度, 坚持定期检查与抽查相结合, 专业性检查与季节性检查相结合, 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方针, 对发现的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要高度重视, 积极落实整改, 预防事故发生。

 5、 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不断提高员工专业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 杜绝、 消除错误操作和违章操作, 有效避免和防止事故发生。

 6、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特种作业的操作工必须做到 100%持证上岗。

 7、 加强设备管理, 定期维护保养、 检修, 确保完好, 对压力容器、 安全附件、防雷、 防静电设施定期检验、 检测, 提高预警能力。

 8、 不断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并定期进行演练, 确保每年至少一次, 提高实战抢险的能力, 有效遏制事故发生。

 四、 事故应急救援抢险系统及现场抢险救援组织 1、 指挥系统 总 指 挥:

 汪虹

  副总指挥:

 王震 2、 现场抢险救援组织的设置 A、 灭火行动组

  组 长:

 张建国

  成 员:

 陈国弟、 冯海垒、 严国昆、 童进、 余洪斌、 华碧神、 曹国平、 何杰、 陈小倩 B、 设备抢修组

  组 长:

 冯海垒

  成 员:

 杨永琦、 潘志方、 董国芳、 潘海峰、 周建江、 琚忠达、 张祝军、 施建光

 C、 警戒疏散组

  组 长:

 陈国弟

  成 员:

 薛振定、 叶连定、 华真明、 王建仁、 徐静建、 叶伟良、 王海

 D、 后勤救护组

  组 长:

 李雅

  成 员:

 童

 进、 张云燕、 施伟丽、李丹、 夏冰、 杨玉兰、 陈燕、 刘霞

 3、 指挥系统的职责 总指挥是事故现场的最高管理者, 根据现场情况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的后果, 事故延迟的时间, 及时下达对外联系, 批准抢险方案, 下达救援命令, 在危及职工及群众生命安全的紧急情况下, 可以下达撤退、 戒备、 紧急疏散的命令。总指挥不在时, 由副总指挥履行职责。

 五、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模式 1、 设定事故 结合行业特点, 根据本公司设备存在的弱点或缺点, 分析出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形式及事故可达到的严重程度。

 2、 制定技术性措施 针对设定的事故所必须采用的技术方法、 手段、 设备设施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操作要求等技术性措施。

  六、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框架图

  危险化学品管理部门:

 理化报警

 报警

 报警

 警告

 可能 目击者或自动报警器发出最初报警

  的话

  警告

  疏散

  报警

 报警/疏散 报警与反应系统

 报警

 化学危险品管理部门 化学事故应急中心 卫生、 安全和环保部 门等的信息的援助

  组织机构 指挥机构:

 总经理办公室 环境污染控制部门:

 理化室 安全监督部门:

 安全科 消防部门:

 消防大队 救援部门:

 后勤部 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漏处理火灾扑救 现场应急队伍 企业员工 事故控制者 事故控制者 地方消防部门 公安局 救护站 周围的企事业单位 危险的扩散 提供援助 当地居民 专门知识中心 法律与法规 企业建立应急反应的技术与科学信息 危险源分布图 指挥层次示意图 人员疏散分流图 防护设施分布图 应急救援程序简图 各类事故救援线路 危险装置的动作平时应急计划的制定, 应急救援的演习、 计划的补充等 有关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规程等国家、 地方法规、 标准等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框

 七、 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例如:

 一、 发电机着火 1、 总则 1.1 为了应对发电机着火事故的发生, 提高电厂各级人员对发电机着火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消除事故隐患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 保障人民生命及设备财产安全, 特制定本预案; 5 Y/ e# p5 u#

 1.2 本预案依据《安全生产法》、《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及《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工作规定》 等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法律、 法规, 上级对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要求以及电厂的实际情况而制定;

 1.3 本预案含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双重含义。

 事故应急处理和救援应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 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为原则, 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1.4 一旦发生设备事故, 应做好现场控制, 控制危险源, 避免事故的扩大, 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并及时将事故情况汇报上级主管部门;

 1.5 本预案报上级部门备案。

 2、 概况 2.1 事故现象/ b/ e" C0 L! ~( v* `5 M 2.1.1 发电机内部着火:

 (1)

 机组电压、 电流、 功率值出现异常;

 (2)

 机组有冲击声, 并可伴有差动、 定子转子接地等信号和事故停机; + |/ \, R-

 (3)

 火灾报警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4)

 发电机盖板和风洞门等处可有烟冒出, 并有绝缘焦味。

 2.1.2 集电环着火:

 $ u% K) K&quot; l+ ~1 |; ~

 (1)

 在发电机集电环处有烟火冒出, 并有绝缘焦味;

 (2)

 严重时可伴有转子接地、 失磁等信号和事故停机; - + y (3)

 波及电缆时, 发电机盖板有烟冒出;

 (4)

 波及发电机时, 可有与发电机内部着火相同的现象。

 2.1.3 照明及测温电缆着火:

 : ?3 `&amp; r- d$ L7 I+ g4 | (1)

 在发电机风洞门和盖板等处有烟冒出, 并有绝缘焦味; 5 Q% R"

 (2)

 定子、 发电轴承、 空冷器等温度及风闸信号均可异常; ; _5 h*

 (3)

 波及发电机时, 可有与发电机内部着火相同的现象。

 9 `) N8 w$

 2.2 事故造成的后果:

 ( I- Z5 w, O8 H# `1 S6 q6 I/ E6 x8 }&amp; P (1)

 机组事故停运;

 (2)

 集电环和电缆烧损;

 (3)

 测温和照明电缆烧损;

 (5)

 发电机严重损坏;

 (6)

 有毒烟雾造成厂房空气污染。

  二、 电梯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 1 编制目的 为了提升本单位应对电梯运行使用中各类意外伤人和困人事件的能力, 规范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实施, 建立健全电梯乘客事故应急体系, 规范本单位对伤人和困人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有效预防、 及时控制和消除电梯伤人和困人事故的危害, 特制定本预案。

 1. 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电梯发生运行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工作。

 适用于本单位内使用的

 电梯突然发生的、 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

 2. 应急救援组织指挥体系职责 2. 1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汪虹 副组长:

 王震 成员:

 张建国、 冯海垒、 宋波夫、 陈国弟、 杨永琦、 陈小倩 2. 2 组长职责 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 对电梯事故全权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发生电梯伤亡事故后, 启动单位预案、 组织应急救援的同时, 负责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电梯事故调查处理。

 2. 3 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对电梯事故组织进行应急救援。

 负责确定合理的技术处理方案、 制定应急救援方案。

 组长不在现场或不便履行职责时, 行使组长职责。

 2. 4 应急领导小组其他成员职责

  配合组长和副组长, 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2. 5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2. 5. 1 负责电梯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修改和电梯应急准备工作的组织和检查。

 2. 5. 2 发生电梯伤人和困人事故后迅速了解、 收集和汇总有关情况, 及时启动应急救援工作, 实施应急救援方案, 救援受伤和被困人员。

 2. 5. 3 负责现场组织、 协调应急救援、 应急救灾、 伤员救治及转送行动。

 2. 5. 4 救援现场的防护。

 2. 5. 5 负责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报告。

 3. 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 以及定级 3. 1. 1 曳引电梯和液压电梯可能发生事件或事故

 电梯轿厢困人(例如停电, 电梯冲顶, 蹲底, 安全钳意外动作,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制动装置意外动作, 曳引机制动器失效等时造成困人)

 ; 人员受伤; 人员死亡; 门区剪切; 大面积停电; 自然灾害(地震、 雷击、 暴风雨/雪等)

 ; 电梯井道进水、 火灾; 其它突发性事件。

 3. 1. 2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可能发生的事件或事故

  裙板和梯级之间夹持, 扶手带夹持, 梯级链条断裂, 制动器失效, 扶手带断裂, 梯级下陷, 梳齿板夹持等。

 3. 1. 3 单位可根据以上事件或事故情况, 按照定性或定量的具体指标, 划分出事件的等级体系(预警等级和事件等级)

 。

 4. 应急装备、 物资、 通讯保障 保障措施要完善。

 应急救援装备要配备到位, 并应定期检查装备完好情况,安排专人保管, 并明确只能用做救援及演练使用, 不得挪作他用。

 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值守到位, 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

 单位应督促维保单位在维保现场储备数量充足的电梯易损件及电子元器件, 以便电梯元件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更换, 排除故障。

 5. 预警和预防机制 单位要按照不同事件或事故级别的判断要素, 建立完整的预警体系。

 明确预警发布程序, 包括审批者、 流程、 时限和违规责任。

 6. 应急响应(包含预案分级启动、 响应、 处置程序和信息上报程序)

 6. 1 总则 当发生下文叙述的事件或事故时, 应按电梯运行意外事件或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6. 2 启动程序 电梯发生突发事件后, 接报人员应尽可能详细地初步记录下列信息:

 事件发生地点、 时间, 可能的事件严重情况等, 并且应立即报告组长启动本预案。

 6. 2. 1 启动预案后, 应急领导小组向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发出应急救援信息→应急领导小组启动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安排人员与受困人员取得联系、 可能的情况下, 进行初级救援工作。

 向电梯维保单位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如果需要采取医疗措施, 可拨打电话“120” , 联系医疗救助。

 发生火灾、 建筑物受损, 可以拨打电话“119” , 联系消防部门救助。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重大事故和严重事故后, 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

 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逐级上报, 直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后, 事故发生单位或者业主还应当直接报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电梯轿厢内应配备紧急报警装置, 该装置应能与有人值守的建筑物管理机构联通。

  应安排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在现场保持联系。

 应急救援小组应配备适宜的通讯设备, 例如:

 电台、 电话、 对讲机、 电喇叭等。

 应急救援小组, 应编制或携带适宜的应急救援通讯录, 包括:

 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通讯录、 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或特种设备主管部门的联络方式、 社会救援力量通讯录等。

 应急救援小组应设置专用应急救援电话, 24 小时有人值守。

 6. 4 紧急处置 6. 4. 1 针对电梯轿厢内受困人员:

 应急救援人员与电梯轿厢内人员保持联系, 对受困人员进行安抚, 提示电梯轿厢内人员保持安静, 尽可能远离电梯轿门, 配合救援活动。

 如果需要, 在医护人员指导下, 电梯轿厢...

篇九: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预案编号:2 预案版号:20121 年 11 版

  突发 特种设备事故 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

  版本号

  第二版

  实施日期

  2012 年 1 月 3 日

 批准页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法律法规,确保在突发特种设备事件发生后能及时进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及污染,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助,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及公司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结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我公司编制了《莫有限公司突发特种设备事件应急预案》,并于 2018年 12 月 23 日经审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各部门应按照本预案的内容与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准备,以便在重大事故发生后及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救援,在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3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员工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规范应急管理工作,做到发生突发事件后能及时、有效、有序、迅速应对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与社会影响,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2014 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

 (4)《山东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1 年 1 月)

 (5)《威海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 (6)《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8)《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第 302 号令) (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 号)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 373 号令) (11)《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安全管理条例》 (12)《锅炉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 2号令)

 (13)《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公司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莫有限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人为、意外或不可抗力造成锅炉泄漏、爆炸以及起重机等突发设备事件的应急处置。

  4 4 1.4 事故分级和响应分级

 结合《突发特种设备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事件分级和本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响应分级,将事故和响应进行如下分级:

 1.4.1 一般事故 (三级响应,班组级)

 1.4.1.1 没有造成人员受伤;

 1.4.1.2 预估设备损失在 1 万元以下。

 1.4.2 较大事故(二级响应,车间级)

  1.4.2.1 仅造成人员轻伤(是指造成职工肢体伤残,或某器官功能性或器 质性轻度损伤,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一般是指受伤职工歇工在一个工作日以上,计算损失工作日低于 105 日的失能伤害,但够不上重伤者。)

 1.4.2.2 预估设备损失在 1--10 万元。

 1.4.3 重大事故(一级响应,公司级)

  1.4.3.1 造成人员重伤或死亡(重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残缺或视觉、 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 105 日&lt;最多不超过 6000 日&gt;,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失能伤害。

 1.4.3.2 预估设备损失在 10 万元以上。

 1.5 事故报警

  1.5.1.事故一旦发生,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大声高喊提醒现场人员,同时用最快捷有效的报警方式(电话或手机)按以下流程报告事故。事故报告应说明: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部门、地点,有无人员伤亡;事故的大概经过;已采取或正在采取的应急措施。

 1.5.2 班组长、值长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现场处置,防止事故扩大;如果无法处置应在逐级上报的同时,撤离到安全区域并组织人员进行现场警戒,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1.5.3 应急办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初步判断事故等级和响应级别,并按事故等级安排各项应急工作。

  1.5.3.1 一般事故(三级响应):由应急办按指挥中心指令立即通知抢险救援组(各车间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力量进行处置;若本组力量不够,由组长向应急响应总指挥部及时汇报,调集内部其他应急组或外部力量协同解决,以求尽快恢复生产。

 1.5.3.2 较大事故(二级响应):由应急办按应急响应总指挥部指令立即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小组前往现场处置;应急响应总指挥部领导应立即前往现场指挥或立即指派相关人员

  5 作为现场总指挥全权负责。必要时由总指挥调集内外部其他应急力量协同解决,以求尽快恢复生产。

 1.5.3.3 重大事故(一级响应):由应急办按应急响应总指挥部指令立即通知所有应急小组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应急响应总指挥部领导应立即赶往现场统一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同时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对于超出本公司应急能力的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救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态的发展。

 6 1.6 应急预案体系

 莫有限公司突发特种设备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由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1.7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7 7 .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事故扩大优先”的方针。

 1.7 7 .2 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相结合

 执行“以人为本,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给企业员工的工作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

 1.7 7 .3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

 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体系职责明确、规范有序、结构完整、反应灵敏、运转高效。

 4 1.7.4 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 2 2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 21 .1 莫 有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2 21 .1.1 应急组织体系 和应急报告程序图

 2.1.1.1 公司应急组织体系,见图2 2 .1 。

  6

  应急响应总指挥部 应急抢修组 物资保障组 医疗救护组 警戒疏散组 抢险救灾组 善后处理组 调查组 应急响应办公室 图 2.1 莫有限公司突发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系统指挥机构 2 2.1.1.2 各部门应急报告程序

 见图 2.2.

 事故第一发现者 班组长 车间领导 应急 领导指挥组 通知相关救援组织 启动各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总指挥部总指挥 启各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办公室

 图 2.2 各车间突发特种设备事故应急程序图

 2 22 .1.2 指挥机构与职责

 莫有限公司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指挥系统指挥机构与职责见表 2-1。

 2 2 .2 莫 有限公司应急救援 联络 机构组成

 2 2 .2.1 日常机构

 莫有限公司突发特种设备事件应急日常管理机构为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主控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其职责如下:

 (1)接受特种设备事故报警,并向指挥部报告。

 (2)负责特种设备应急指挥部的日常业务工作。

 (3)组织特种设备事故及应急行动的信息发布工作。

  7 莫有限公司应急办公室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联系电话:123456789。

 2.2.2 对外应急联络机构(见表 2-2)

 )

  表 表 2 2- - 1

  莫 有限公司 特种设备 事故应急总指挥部 机构 与职责

 序号 应急职务 姓名 行政职务 职责 1 应急 总 指挥部 总指挥

 总指挥 负责全面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批准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负责确定事故现场的指挥人员 负责确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工作 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 在总指挥不在时代替行使总指挥职责 组员 车间主任 执行总指挥下达的应急指令 2 应急办公室 组长

 安技科科长 负责及时向总指挥汇报突发事故的情况 负责通知车间、机关部门及其他单位的撤离 负责请求外部支援的沟通工作 组员 车间 车间主任 3 后勤保障组 组长

 车间主任 负责协调财务保障、伤员运送保障、物资供应保障工作 成员

 相关人员 负责现场应急物资的供应工作 负责应急抢险工作中的资金保障工作 4 应急抢险组 组长

 车间主任 负责指挥现场抢险具体工作 组员

 相关人员 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抢险工作 负责突发事故伤亡人员的撤离工作 5 通讯联络组 组长

 专工 负责指挥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公司内外通讯线路、通讯方式畅通 组员

 相关人员 6 警戒疏散组 组长

 安保班长 负责指挥抢险工作中现场警戒、交通管制工作 负责指挥应急抢险工作中的人员疏散工作 组员

 相关人员 7 医疗救护组 组长

 车间主任 负责应急抢险工作中伤员的病情判断和紧急治疗工作

  8 组员

 相关人员

 8 善后处理组 组长

 副厂长 负责指挥事故和应急抢险工作中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善后工作 组员

 车间主任 9 事故调查组 组长

 副厂长 负责救援工作结束后,对事故的起因、损失、奖惩进行调查取证 成员 相关领导和人员 车间

  表 表 2 2- -2 2

 外部 应急救援 机构

 机构 职责 联系电话 市立医院 伤病人员医疗救治

 派出所 协助公安部门实施治安保卫工作

 应急救援中心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标工作

 消防队 防火扑火、施救被困人员

 环保局 带头组织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交巡警二大队 事故现场交通管制、施救被困人员、疏导交通

  3 培训与演练 3.1 培训 3.1.1 培训计划 为确保快速、有序和有效的应急能力,所有公司应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救援队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对周边群众应告知危险物质的危害及避险方法。

 (1)相关岗位人员培训 本预案实施后,由各部门应急指挥组组织各岗位人员对本预案的内容进行学习。

 目的:通过学习使各岗位人员了解预案的目的和法律依据,以及预案的组织机构和应急反应程序,明确自己在预案中的岗位和相应的职责; 能完全明白针对不同事故应采用的不同应急技术及安全防护手段;能熟练掌握应急报警程序;明确各岗位人员之间在本预案中的分工协作关系以及各班组、公司应急指挥

  9 部、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关系。

 次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培训。

 3.1.2 培训方式 下发应急处置方案由公司内部各车间自行组织学习,并自我组织一定的实际演习(可由车间负责人进行监控),在实际演习中结合理论方案指出实际存在的问题。各车间做好学习、演习记录,并且有培训员工本人签字。

 3.1.3 培训要求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培训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培训方式、规模。

 (2)着眼实战,讲究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重点,重视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总结推广好经验。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培训目的,精心策划培训内容,周密组织培训活动,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措施,确保培训参与人员安全。

 3.2 演练 3.2.1 演练目的 演练的目的有:一是提高处理事故的应急能力。通过演练,查预案与实际存在的不符,进一步优化完善预案,使预案更贴近实际,流程更加简单,更易操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事故,充分发挥预案的作用。二是,要加强职工应急预案的学习,使每个工人都能熟练掌握。应急预案不是一两个人掌握就够了的事情,需要全部岗位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在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内应能明确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应该做的工作。通过演练,体验了企业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强化了应急作业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了企业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3.2.2 演练组织 结合本公司应急预案中规定的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和职责,明确应急演练工作的管理体系和负责部门,规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以及部门、班组的演练管理职责。

  10 3.2.3 频次 本预案每年组织一次特种设备突发事故应急演练。

 4 总结与修订 应急指挥部应做好演练方案的策划、实施,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总结内容应包括:

 (1)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 (2)演练起止时间; (3)演练项目和内容; (4)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 (5)演练动用设备、物资; (6)应急设备待用状况、人员技术状况。

 (7)演练效果; (8)演练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的建议; (9)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

 5 奖惩 对在事故应急管理、处置、救援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对防止或抢救事故有功的,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且实施效果显著的,以及有其他特殊贡献的部门和个人,由公司给予表扬、奖励。

 对不依法履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责任、存在污染隐患不及时采取治理措施、违反本预案的规定、发生或扩大事件及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部门和有关负责人,由公司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预案的评审、发布和更新 6.1 预案的评审 内部评审:由莫有限公司根据应急演练的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信息,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以确保预案的持续适宜性、有效性和科学性。评审时间和评审方式依具体情况而定。

 外部评审:预案发布前,应报送南平质量技术监督局经过评审,通过后发布。

 62 预案的发布

  11 预案经批准后,应分发给莫...

相关热词搜索: 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 管理制度 特种设备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