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

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5篇

时间:2022-12-15 11:45:07  来源:网友投稿

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5篇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  读书心得——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一、《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这位出身于英国的文学家一生有着非常多的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5篇,供大家参考。

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5篇

篇一: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

  读书心得——论《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一、《哈姆雷特》的创作背景

  莎士比亚这位出身于英国的文学家一生有着非常多的著作,而其中最享誉盛名的就是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哈姆雷特》具有典型的悲剧主义表达方式,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戏剧人物复杂,艺术手法变幻莫测,让其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在16到17世纪莎翁撰写了这部作品,而这个时期正是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革的阶段,英国社会处于极其重要的转折点,他以丹麦为背景书写戏剧故事反映英国社会的状况。在伊丽莎白统治期间,英国的社会稳定,生产力快速发展

  。该地区的专制体制在詹姆斯一世登基以后开始实施,剥削阶级残酷地侵占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冲突在不同阶级中产生,并且越演越烈。而这部作品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出现的,作者通过文字揭示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黑暗,展现了新旧交替过程中,权力更迭的冲突,进一步批评了旧有等级的落后。

  二、“哈姆雷特”的艺术特色

  (一)独特的人物性格

  这部作品里对各个角色的塑造都是非常具有特点的。男主角的个性很鲜明,同时也非常多元化,一方面犹豫不决,心思敏感;一方面勇敢专断。在父王被杀害、母后嫁给凶手、臣子攀附新皇以后,男主角有“倒霉的我,却要担负重整乾坤的重任”的感叹。时代赋予哈姆雷特勇敢却优柔寡断的性格,“人格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矛盾,任何特定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人物”。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在

  自己的实践中依赖客观世界,他依靠自己的活动。”哈姆雷特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上进心,不断追求心中梦想,他不断寻求某种有效的方式,但是最终并不能跳出现实与理想的牢笼。哈姆雷特的忧郁是那个时代赋予知识分子的共性,同时,主人公幽默而果决。在知道幽灵的内幕后,他经过理性的思考才有所行动,这也可见主人公的智慧。报复的种子使哈姆雷特不得不直面他喜欢的奥菲莉亚,当他被毒剑刺中,清楚克劳迪斯的真实情况,毫不犹豫地怀疑生命的初衷和结果,这都证明了哈姆雷特的果决。哈姆雷特的性格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所倡导的理性。

  (二)主题情节的丰富性

  整个故事的三条主线紧密交错,纵横复杂。由于父亲被叔叔克劳迪斯所杀,哈姆雷特为父复仇;勒茨父亲被哈姆雷特所杀,勒茨为父亲寻仇,哈姆雷特之父由于战争杀死福廷布拉斯之父,福廷布拉斯也需要为他的父亲复仇。悲剧的情节是根据哈姆雷特角色的发展而安排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生与死的问题开始的独白,阐述了冲突的成因和主要特征。“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不幸的是,我必须承担起改变宇宙的责任。”生死问题开始“在游戏中发挥作用”,这构成了情节的第二部分。独白是哈姆雷特内心矛盾的体现,这个舞台成为戏剧的转折点,将情节推向高潮。第三部分是在《戏内戏》之后形成的,克劳迪斯的双重情节构成了整部戏剧的高潮。在情节的开头和结尾,“为父亲复仇”的三种方式都各有特点。哈姆雷特在复仇中迟疑反复,面对着生与死的考验,“复仇之父”很简单,但是“改革社会”很难,所以哈姆雷特不能简单地报复。在他的父亲被杀之后,福廷布拉斯为了给父亲寻仇,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最后叔叔劝说,他又放弃了寻仇。哈姆雷特这一形象从勒茨和福廷布拉斯的行为中得到了最高的表达。

  (三)开放式的戏剧结构

  在戏剧的结构中,《哈姆雷特》采用了源自古希腊的公开戏剧结构,将活动时间延长至两三个月。同时,莎士比亚采用了一种多线程、相互交错的行文方法。本剧的第一线索是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这一主线在故事和主题上的作用不可低估。第二线索复仇为拉耳忒斯为父复仇,福廷布拉斯为父复仇。他们紧紧围绕主线,在故事情节慢慢发展中,社会背景、生活环境、次要方面的主要矛盾也缓缓显现。用平行线避免了“有时为生活画面的本质和程度,必然要放弃戏剧(情节)的张力和动作的统一性”,阶级和阶级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多元化之间存在矛盾。以丰富内容、丰满人物形象来表现出更加真实的社会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以此增强艺术表现力。

  三、“哈姆雷特”的现实意义

  第一,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即生存与毁灭、有意义与无意义的问题。哈姆雷特在未实施复仇时,想到一个令人惊讶的问题:“到底是不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时他似乎只有存在与灭亡。存在代表有意义的阶级能指,而毁灭代表存在状态的终结,这种状态不再有意义的阶级能指,而是变成虚无。因此无意义的短暂片段按顺序连接成一个全面而有意义的故事。莎士比亚的整个故事线索是哈姆雷特的复仇精神,这是内外结合作用所激发的积极的同一性协调感。莎士比亚笔下的生命意义是追求价值,这是萨特和加缪所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的起源之一。而现代主义在多种层面颠覆了现实,权力、至上、光阴成为隐性金钱,科技力量成为隐性力量,而现代主义所建立的其他价值体系早已被人们所否定。现在的社会缺乏信仰,也没有追求真理达成理想的信念,精神层

  面变得空虚和颓废,也忘了自己是谁,不清楚生活的目的以及价值,作者的这部作品发出了追问,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明白生活的含义,而不是迷茫而机械地活着,不是行尸走肉没有目标,所以必须给自己设立一个目标,并且持之以恒地去奋斗,必须为了实现理想而坚持到底,如此才能找到自己遗失的信念,才能够让自己的一生有价值。

  第二,这部作品同时赞颂了人性的伟大和可贵。由于现实社会的复杂,展现出了更个性化的一面,而社会的基础组成就是人,因此人和人的关系也更加复杂,冲突也不断增加,并且因为财富、科学等诱因,越来越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当今社会,这一情况就更加鲜明,大家开始思考我是谁,想要什么。因此很多旧有的规则以及思想将重新被定义,并且延伸出了全新的规则,然而还是有很多东西是融入我们的血脉之中的,没有办法去改变,作者在作品里面对主人翁的精神进行了歌颂,倡导大家要具有使命精神,并且奋斗不息,这也是人类不断发展的根源。

篇二: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

  以《哈姆莱特》为例,分析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艺术特征。

  答:莎士比亚的剧作是欧洲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①他的创作基本上是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由于时代和艺术发展本身的条件所决定,他的现实主义又带有自己的独特性。他的剧作的题材绝大部分取之于现成的材料或现成的剧本,并不是取之于现实。他在旧故事的框架中填补了现实生活的血肉,注入了时代精神的灵魂。他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浪漫主义的因素仍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二场中哈姆莱特关于演剧问题的一番谈话,可以代表莎士比亚本人的艺术见解。

  ②莎士比亚戏剧能通过丰富、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现实生活。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哈姆莱特》的剧本本来是一个宫廷复仇的故事,但莎士比亚的剧本中所写的生活内容却远远突破了宫墙的限制。

  ③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丰富,还与剧中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有关,同时,这种生动性并不是外加的人为的,而是由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所决定的。《哈姆莱特》情节曲折动人,冲突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的情节,其间的起伏变化就是由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性格冲突来决定的。

  ④打破了古代戏剧的框框,在一个剧本中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这也加强了情节的生动性。他对欧洲戏剧发展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哈姆莱特》第一幕以哈姆莱特与鬼魂相会的阴森恐怖的场面结束。第二幕以波洛涅斯派人打探儿子品行的戏剧开场。

  ⑤莎士比亚对欧洲戏剧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哈姆莱特具有崇高的理想,斗争的决心,但他理想脱离实际,行动脱离群众,致使他无力承担自己的责任,最终在强大的恶势力前倒下。

  人物性格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人物处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与客观环境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哈姆莱特性格的发展史正是这一特征的很好实例。

  莎士比亚善于在人物对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对比之中,显示出哈姆莱特的远大志向和坚定意志。

  内心独白直接揭示人物内心,也可以用来交代一些情节,推动剧情发展。哈姆莱特的独白有六次之多,这些独白安排在人物思想转变的重要时刻,从而可以看出哈姆莱特的内心活动,了解他的思想性格发展的脉络。

  ⑥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丰富多彩,总词汇量达到两万以上。他的语言又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特别善于运用比喻和隐喻。他的剧本主要用诗体写成,同时又是诗与散文的巧妙结合。哈姆莱特丰富的语言处处都符合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王子身份。

  □

  试论19世纪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艺术特征。

  答:浪漫主义作家在思想上和政治立场上并不相同,风格各异,但是在艺术上具有共同的特征。

  ①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古典主义强调理性和法则,对作家的想像和感情是一种束缚,而浪漫主义强调作家创作的绝对自由,并把情感和想像提到重要地位,从作家的主观出发来认识现实、反映现实。

  ②浪漫主义文学将大自然和资本主义文明对立,着力于歌颂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和泛神论的影响,厌恶城市文明,把大自然看作是一种神秘力量,或者看成是某种精神境界的象征。用自然的美来对照社会的丑。

  ③浪漫主义作家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不受古典主义的束缚,想像丰富,感情真挚,表达自由,语言通俗,浪漫主义作家喜用民间文学的题材、手法和语言。民间文学是各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的精华,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出作家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思想的增强,适应了当时社会活动的需要。

  ④浪漫主义作家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写中世纪和异国的题材,曲折离奇的情节,塑造非凡的传奇性的人物形象,描绘,描绘奇幻神秘的景象和绚丽多姿、激动人心的场面,用以对抗平庸丑恶的现实。

  ⑤浪漫主义是反对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作家主张创作自由,对古典主义的按“规范”进行创作、束缚创作自由的做法坚决反对,并在理论上同古典主义展开斗争。

  ⑥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有纲领、有理论、有大量创作实践的文学思潮,首先于18世纪末在德、英、法等国兴起,很快便传播到欧洲其它国家,形成全欧性的文学思潮,在许多国家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如何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格的?

  答:19世纪现实主义的创作中,有一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现实主义作家在唯物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他们自觉地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在创作中把人物性格和时代,社会环境结合起来描写,时代和环境造就人物性格,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又反映社会和时代的风貌,对环境的描写,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场景,巴尔扎克谈他的创作时说过:“不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达出来,有在种种式式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处境,有典型的阶段,而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种准确。

  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众多的典型形象中,最突出的是个人反抗社会,个人奋斗的典型。高尔基认为:“十九世纪全部文学差不多都建筑在这个典型上面”由于当时各个阶级对大资产阶级的统治极为不满,形成个人反抗社会的普遍现象,现实主义作家真实地反映了这种社会现象,于是个人反抗、个人奋斗的典型就成为这时期文学的主要形象。如司汤达《红与黑》中的于连,巴尔扎克《高老头》中的拉斯蒂涅,等等,都属于这种典型,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个人反抗,个人奋斗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

  试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答:《红与黑》写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平民青年于连个人奋斗的故事,于连是法国外省一个木匠的小儿子,从小就崇拜拿破仑,不满自己低微的社会地位,一心想飞黄腾达,而最终出人头地的希望没能实现却走上了断头台的悲剧人生。

  从整部作品来看,于连的反抗虽然受自由思想的影响,但他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他反对等级压制,谋求个人出路,有时也不免有正义感,但他从不是革命者,他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不要求推翻封建王朝,所以玛特儿说:“他不是一只狼,只不过是狼的影子罢了”他憎恶贵族和教士的虚伪和卑鄙,但是双羡慕他们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他要飞黄腾达,但生不逢时,不得不屈从封建势力,这样形成他又反抗又妥协,又热情又虚伪的矛盾性格,而他的反抗和妥协都出于个人动机。当他受压时他的反抗性就占上风,当他认为对自己向上爬有利,或统治阶级肯抬举他时,他就妥协投降了。于连的形象反映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反抗和妥协的动摇态度。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正如司汤达指出的,当时“法国有二十万个于连”,司汤达通过于连的悲剧命运揭露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社会风尚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表现也反封建的主题。

  □

  试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

  答:司汤达认为写人物不仅要描写他的肖像和行动,更重要的是要描写心理。他的小说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来刻画他们的性格。这是司汤达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之一。这特点在《红与黑》中表现得很突出,对刻画于连矛盾而复杂的性格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小说写于连反对当家庭教师,他对父亲说:“我不愿当奴仆”“人我和奴仆同桌吃饭,我宁可死掉”他想逃去当兵,但又一想,如果跑了做神父的好职位也就没有了,于是忍辱答应了。这段心理描写表现了他反抗和妥协的矛盾性格和向上爬的决心。再如,描写于连对玛特儿的爱情关系,他的心理活动是很复杂的,既有平民的自尊心和虚荣心,也有爱情的欢乐和失恋的痛苦,小说写他赴约之前,先是高兴,然后是疑虑重重,最后想到要维护自己的荣誉,在这过程中,有感情的激动,也有冷静的思考的安排,心理描写非常细致,表现出于连经过神学院的磨砺,已不是鲁莽的青年了,他的性格发展了,司汤达以他精湛的心理描写艺术,使人物形象丰满,具有真实感,这对后来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很大影响。

  □

  试论《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答:①小说具有精细而富于特征的环境描写。注重物质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反映时代风貌,与人物性格的发展紧密联系。围绕拉斯蒂涅来往于伏盖公寓和鲍赛昂夫人院子这两个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人与金钱之间的关系。拉斯蒂涅在两个引路人的唆使之下,完成了他野心家的性格发展。

  ②塑造了典型化的人物形象。用个人的个性来体现典型性,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代表人物的性格特征。从纵横两方面来塑造任务形象。纵的方面,写人的性格的形成过程,横的方面,写不同人物性格在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关系中多方面的表现,使人物形象丰满、有立体感。同时通过肖像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和心理去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的特征。

  ③具有严谨而富有戏剧性的结构。小说两条主要情节线索:拉斯蒂涅从贵族子弟堕落为野心家、高老头被儿女抛弃,两条次要情节线索:伏脱冷和鲍赛昂夫人的被捕,主次分明、写法不一。拉斯蒂涅的性格形成历史是主线,贯穿全书,其他人物都组织到这条线索中,对拉斯蒂涅野心家性格的形成过程起着不同的作用。小说同时利用戏剧结构的手法组织矛盾冲突,惊心动魄,富有戏剧性效果。

  试论《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答:①提出了迫切的重大社会问题,严格地遵守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易卜生坚决拒绝使用当时舞台上流行的制造戏剧冲突的方法,从生活本身出发,把普通的日常生活搬上舞台,人物是观众所熟悉的,矛盾也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迫切问题,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

  ②使用“追溯法”,戏剧矛盾集中突出。将复杂的矛盾集中为精炼的情节,把剧情的开场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时刻。

  ③把“讨论”带进了戏剧。剧情的发展过程,就是讨论展开的过程。剧中的夫妻关系对不对?妻子要求人格独立对不对?海尔茂维护公认的传统道德和法律对不对?诸多问题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促进人们的思考,增加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④女主公娜拉出色的心理描写。这种描写决不是单靠人物的独白或旁白取得,而是利用细节和主人公的动作,如信箱和跳舞在表现娜拉内心活动上所起的巨大作用。娜拉从幸福平静转为忧虑、烦乱、从幻想到幻灭,最后完成觉醒的转变,就是一个心理变化的过程,增加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

  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奥涅金形象。

  答:奥涅金是书时的中心人物,他是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多余人”是介于十二月党人和庸俗的社会青年之间的一批人,他们有良好的教养、聪明的头脑,想有所作为却又脱离人民,找不到出路,没有必要的毅力和能力,结果一事无成。奥涅金对上流社会不满,却离不开上流社会;想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却又脱离实际、脱离人民,他的性格是19世纪20年代贵族阶级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的产物。奥涅金的爱情悲剧是他人生悲剧的一个组成部分,他“多余人”的性格是由那个时代造成的。

  □

  试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艺术特色。

  答:①划时代的独创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典范性的长篇小说。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奠基作品之一。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占有统治地位的时代,普希金着力描绘现实生活,具有极大的独创性。

  ②重大严肃的主题。以奥涅金的形象,生动准确地概括了19世纪20年代俄国贵族青年脱离人民的基本特征。这个特征既是时代的产物又影响着那个时代。奥涅金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以后的“多余人”即有他身上的这种特征,又各具时代特色。

  ③描绘的画面广阔,形式自由。作品由十四行诗构成,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自由形式使诗人将形形色色的内容纳入其中,即包括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也有对俄罗斯现实的描绘。

  □

  试论《静静的顿河》艺术成就:

  答:①作品具有史诗性。肖洛霍夫率先真实地再现了十月革命前后顿河哥萨克及整个俄国命运的伟大转折。再现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时期一系列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浩瀚的内容、众多的人物,丰富多彩的插曲,磅礴的气势和诗史的规模,堪称苏联史诗的高峰。

  ②真人真事与艺术虚构相结合。作家在叙述历史时间和描写历史人物时,将许多历史文献资料写进小说之中,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使其具有编年史的特点。在塑造虚构形象葛利高里时,作者融入自己参与历史的亲身经历和个人心里,将历史人物和人物命运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③哥萨克民间民族语言大量运用和饱含抒情的风景描写。它们不是脱离作品的思想内容孤立存在,而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小说开头引用的哥萨克古歌,既使人们忆起数百年前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斗争,又预示着英雄的后代在浑浊的顿河边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小说中大量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如暴风雨之中诅咒葛利高里以及葛利高里被打死后的心理描写,都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④这部小说也有一些缺点:对哥萨克三次战争描写的片面性,对***人的描写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

  试论意识流小说创作的特点与技巧。

  答:意识流小说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西方现当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意识流小说要求作家退出作品,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全部意识战线在读者面前。意识流作品晦涩、难懂,经常出现清晰与蒙胧的仪式混杂、意识流动大幅度跳跃、时空颠倒。意识流小说主要有一下特点:

  ①以内心独白为主干,通过自由联想贯穿人物的全部意识。内心独白包括了人物的全部意识,而自由联想往往从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或以某事物为中心向各个方向辐射,没有固定的方向,不受时空的局限。

  ②大量使用象征是意识流文学的一个主要手法。

  ③电影化与音乐化四语言和标点符号的创新。

  意识流小说借用了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空间固定而时间流动的时间蒙太奇和时间不动空间迅速变化的空间蒙太奇。意识流作家还使用特写、慢镜头、化入、化出、穿插闪会等电影手段,同时也常借用音乐中的奏鸣、协奏、交响等各种结构。

  □

  试论《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答:《源氏物语》中,通过光源氏与周围女性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

  妇女形象。小说真实地描绘出她们的生活现状。其中,藤壶、紫上、空蝉的形象最具代表性。

  ①藤壶原为先帝的女儿,是皇家的公主,又是桐壶帝的宠妃,不亲身份高贵,而且还有着与“豪门贵族”不同的善良品格,然而她的一生过得并不愉快,内心中始终充满着哀愁、懊悔和疑惧,最终也没有逃脱一般贵族妇女的悲剧命运。在贵族男子纵情恣欲的行为面前,她只能成为罪恶社会的牺牲品。

  ②紫上是小说一、二部的主人公,是作品中塑造的主要妇女形象。她不仅才貌出众,而且具有贤淑、“忍从”等美德。紫上是继葵上之后光源氏的正妻,在家庭中尽量表现出温柔贤淑、落落大方的姿态,不把自己的苦痛与矛盾流露在外。然而光源氏好色成性,经常背着紫上干出一些偷香窃玉的事情,导致了紫上长年的郁郁寡欢、担心将来年老色衰被遗弃,导致她的生命过早凋谢。

  ③空蝉是中等贵族出身的妇女,不幸的命运使她成为比她大十岁的地方官伊的后妻。她是一个聪明而善于思考的的女子,起级对光源氏的无理强求和粗暴行为十分愤怒,当与光源氏接触后,被他的地位、相貌所吸引,。她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丈夫比自己大十几岁而光源氏年轻美貌,但自己又是有夫之妇,常常陷入深深的烦恼之中。丈夫故去后,在矛盾重重万分痛苦之下,最终削发为尼。

  ④小说中塑造的妇女形象,无论地位高低、经历和结局如何,但作为贵族男子渔色的对象这一点是一致的,她们的绝大多数都是贵族社会的被损害者和牺牲品。从这些妇女的内心痛苦和各种遭遇可以了解到平安时代腐朽糜烂的社会现实。小说在描写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时,也部分地接触了平民和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

  论述《戈拉》中戈拉形象。

  答:《戈拉》是泰戈尔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基本内容内容是几个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动向构成的。主要人物戈拉思想的成长和发展是小说情节的中心。戈拉的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答:①他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时候,他的爱国主义同他的宗教信仰及种性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印度教青年的一个领袖。在反帝的爱国斗争中,他走上了一条复古的邪路,成了一个十足的精神狂。而这种宗教狂热,使他脱离了群众也脱离了现实斗争,陷入了孤独可悲的困境。

  ②为了摆脱困境,他决定下乡旅行,同时开始了他矛盾性格的转变。在接触了农村的现实斗争后,他的思想逐渐发生变化,对劳动人民有所了解,对印度教和种姓制度产生了怀疑,但此时并没有彻底否定印度教的糟粕和偏见。

  ③在印度教“忏悔礼”的时刻,养父告知他的真实身份是爱尔兰人的弃婴,根本没有资格信奉印度教,更无权利举行这种宗教典礼。这个秘密的揭穿,使戈拉如梦初醒,自己卸下了印度教和种姓的沉重包袱,彻底清算了自己的宗教偏见。

  ④戈拉是印度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是20世纪初期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艺术概括。他的基本矛盾是爱国主义思想同印度同印度教信仰之间的矛盾。随着他思想的成熟,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印度教信仰不断削弱,构成了他性格的基本方面。

  □

  试论《戈拉》的艺术成就。

  答:①显著的论辨性。这部小说的议论成分占有很大比重;人物间的论辩往往多于行动。而论辩几乎成了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段。作品中所反映的带有争论性的重大社会问题,它本身就带有论辩的性质。小说通过丰富多彩论辩、争议和交谈,直接展示出当时印度社会的不同政治观点和宗教偏见,批判驳斥了以哈伦为代表的向殖民主义者屈膝投降的奴才思想,也揭露了印度教和梵社的缺点及错误,从而充分肯定了热爱祖国、民族团结、民族独立以及自由解放的思想,表现出鲜明的反殖民主义、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倾向。

  ②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小说中既塑造了以戈拉为代表的一系列正面任务,也塑造了反

  面人物。不仅正面人物同反面人物形成对比,就是在正面人物之间,他们彼此的性格也是互相对照,各具特点的。小说通过不同人物的对表描写和塑造,既可以使各种人物的个性鲜明,容易识别,又可以使中心人物戈拉的形象更为突出,具有立体感。

  ③浓郁的抒情色彩。这部小说是作者倾注巨大的爱国热情创作出来的,尽管带有很强的论辩性,但却表现出一种诗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小说中善于把叙事、论辩和抒情相互交织,融为一体,自始至终都带有浓郁的抒情色彩,激荡着感情的洪流。

  ④小说在人物心理描写、语言运用等方面也有一些特点。

  □

  试论《雪国》主人公驹子的形象。

  答:驹子出生在雪国农村,由于生活所迫,被卖到东京当陪酒侍女,几经周折,最终沦为艺妓。小说从日常生活表现和对待爱情态度这两个方面写驹子的性格。

  ①小说在日常生活方面,着重写她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苦练三弦。她记日记的态度是认真的,表现坚持到底的毅力。她读小说不同于一般艺妓随波逐流,而有一种求知的欲望和顽强的毅力。她不仅用普通琴书练习三弦,而且还研究高深的乐谱,尽管是出于职业的需要,但仍表现出她顽强的毅力。

  ②她明明知道岛村有家室,和自己的关系不能维持很久,但又不顾一切地在岛村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可怜的境遇、身份扭曲了她,不能像一个普通姑娘那样去爱真正合乎自己想要的人,不能以正当的方式去爱。她的爱情既有纯真的一面,又有畸形、病态的一面。作为一个艺妓,既不是积极的反抗者的形象,也不是庸俗的堕落者形象,而是具有一定进取心的形象。

  □

  试论《雪国》的艺术特色。

  答:①《雪国》在艺术方面色特色是充满诗意,抒情意味颇为浓厚。小说的结构是松散的,没有曲折的故事和情节。驹子和岛村之间既没有谈什么惊人的话,也没有做出什么惊人的事。小说的美在平淡的无奇之中,魅力也正在于此。某种意义上说,《雪国》不像一篇小说,更像是一篇抒情散文。

  ②小说在描写手法和安排结构两方面,继承日本传统和学习西方技巧。描写手法上,既有一定数量的具体的、客观的描绘,又在很多地方通过岛村的意识流动和自由联想状物写人,抒发情怀。结构方面,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仪式流动和自由联想展开故事推动情节,适当冲破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跳跃。既避免了因为意识随意流动,联想自由浮现,造成杂乱无章,有层次迭起,波澜起伏,活而不乱。

篇三: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

  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

  王子复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12世纪末的一部丹麦史,1576年一位法国作家把它写进他的故事集里;16世纪80年代中,伦敦舞台上曾多次上演过莎土比亚同时代剧作家据此改编的戏。1601年,莎士比亚又把它重新改编,把一段中世纪的封建复仇故事,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悲剧,哈姆菜特的形象也成为世界文学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他开始在《哈姆莱特》中,深刻揭示出这一矛盾。他通过这一个古老的宫廷仇杀的故事,对以克劳狄斯为首的专制王朝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王子哈姆莱特这个人文主义者所进行的反封建暴政的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赏和深厚的同情。

  《哈姆莱特》不仅思想内容上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它也是莎士比亚艺术上成熟的标志。恩格斯提到过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莎土比亚很注意情节的安排,他的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者交错的情节。《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交织在一起,而以哈姆莱特为父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为副线,三条线相互联系,又彼此衬托。在复仇情节之外,剧中写了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之间的不幸的爱情;写了哈姆莱特和霍拉旭之间的真诚的友谊

  以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的友谊的背叛;还写了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一家父子兄妹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又都起着充实、推动主要情节的作用。其次,《哈姆莱特》情节的丰富性还表现在它描绘的生活面很广阔,从宫闱到家庭,从深闺到墓地,从军士守卫到民众造反等场面。在描写生活时,莎士比亚常常突破古典戏剧的清规戒律,把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结合在一起,如在奥菲利娅落水淹死的悲惨场面之后,紧接着是掘坟墓者插科打诨的场面。这种“崇高和卑下、可怕和可笑、英雄和丑角的奇妙的混合”,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称道的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之一。

  除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外,莎土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还充分利用“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全剧中主人公的重要独白共有六次之多,有的戏剧性强,有的富于哲理,但都有助于揭示性格。莎士比亚是语言的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他的戏剧主要用无韵诗体写成。又结合了散文、有韵诗句和抒情歌谣等,不同的文体在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莎士比亚按照人物的身分与处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助于表现人物。克劳狄斯与波洛涅斯,雷欧提斯与奥斯里克,王后与奥菲利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所用的语言都各如其人。同是一个哈姆莱特,装疯时的语言与平时的也各不同。此外,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比喻。隐喻等形象化的语言。

  莎士比亚的悲剧有三个特点:(一)它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人文主义者认为,悲剧之所以为悲剧,必须以主人公的灾难性结局而结束,而死亡是一个人最大的灾难。近代和现代悲剧就不是这样,重要的不仅在于悲剧主人公个人的遭遇,而在于悲剧表现的矛盾的深度,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深度。莎翁悲剧的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当然更不是悲观。(二)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这是阶级偏见和时代局限使然。(三)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莎翁悲剧。叙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当时在德国维登堡大学读书,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毒死老哈姆莱特,篡夺了王位,并霸占了哈姆莱特的母亲。哈姆莱特回国后,通过父亲的鬼魂,叙说自己致死的原因。他遵照鬼魂嘱咐,决定为父报仇,这时叔父国王克劳狄斯,开始对哈姆莱特产生了怀疑。在大臣波洛涅斯的策划下,利用其女哈姆莱特的情人奥菲利娅去试探他,又指使哈姆莱特两同学(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前去打探,都被哈姆莱特识破。哈姆莱特利用剧团在宫廷演戏的机会,

  准备杀死国王。结果他误杀了情人奥非利娅的父亲,奥菲利娅因为父亲被哈姆莱特杀死,疯癫自尽。国王乘机挑拨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以比剑为名,设计用毒剑刺死了哈姆莱特,该剧的结尾,哈姆莱特、国王、王妃、雷欧提斯同归于尽。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莱特的人生命运就是不断的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世人看,最后包括他自己。首先,兄弟为争皇位相残,亲情被无情的毁灭了,其间包含着“乱伦”的恋情,母子之间的亲情也被摧毁。其次是爱情,莎士比亚巧妙的设计了王子哈姆莱特误刺情人奥菲利亚的父亲的情节,接着奥菲利亚跳河自杀,一段美好的爱情也就终结,这是第二次毁灭。第三是哈姆莱特识破两个同学被收买打探自己,令他感觉友谊的不值一文。就这样,在莎士比亚的设计下,主人翁的亲情、友情、爱情就这样的被毁灭在观众面前。故事的结束部分,用的是同归于尽手法。莎士比亚在这里将主人翁自己也给毁灭了。所有被看作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一的被莎士比亚毁灭,尤其最后哈姆莱特的决斗,这里莎士比亚将这个毁灭过程具体化,让观众看到整个毁灭的过程,毒剑、毒酒所有这一切将这个悲剧具化,使悲剧的效果得到放大。

  莎士比亚的悲剧集中的描写矛盾。这也是莎士比亚悲剧的一个特点。他始终将主人公置于一个矛盾的漩涡中,以至于不能自拔。在矛盾中的周旋是身心遭到煎熬。身体的矛盾是悲剧的初级阶段,但是心灵上的煎熬,就将这种悲剧效果发挥到极致了。莎士比亚就善于营造这种心灵上的矛盾。“tobe

  ornotto

  be,thatis

  the

  question!”这是哈姆莱特剧中心理煎熬的集中体现。哈姆拉特需要复仇,为自己的父亲复仇,但是自己优柔寡断的性格也不允许他这样做。爱自己的母亲,却不得不对自己母亲冷眼以对。当他听到鬼魂的话时,他一方面半信半疑,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的犹豫和软弱而感到自责。他利用戏班在皇宫中上演阴谋杀兄夺妻的戏贡扎古之死证实了叔父的恶行,于是他决心为父报仇。他意识到,他的复仇关系到国家的命运、正义的伸张,但是他又感到自己势单力薄,怀疑自己是否能担当如此重任。当他又机会杀死仇人的时候,心理上又出现了矛盾,他意识到“忏悔的人死后会上天堂”,又以这个理由,放弃了自己复仇的机会。在他误杀情人父亲后,他被遣送往英国,他叹息复仇计划出师不利,感到新王已经看出他的敌意必致他于死地。于是他不顾一切,利用与雷欧提斯决斗的机会与新王决一死战。矛盾在这里终于得到释放。

  哈姆莱特形象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悲剧美,关键在于构成这一切的矛盾冲突,莎士比亚的悲剧正是通过对冲突必然性的揭示,通过对有价值东西的毁灭,通过对矛盾的激化,表达了对真善美的肯定。这也是莎士比亚的悲剧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

篇四: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

  浅论威廉·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莎士比亚

  戏剧家

  悲剧

  哈姆雷特

  人文主义

  摘

  要: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着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着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及其艺术风格的分析与研究来探索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于1564年4月23日出生在英格兰中部沃里克郡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镇,在那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

  父亲是一个商人,曾任过斯特拉特福镇的镇长。少年时代在当地文法学校接受基础教育,先后学习拉丁文、哲学和历史等。莎士比亚自幼就接触过戏剧,不断有一些着名的剧团来他家乡巡回演出,这些演出使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他对戏剧的爱好。在文法学校,他经常在课下研读古罗马剧作家的作品,尝试练写诗歌。14岁时,由于他父亲陷入债务,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谋生。他18岁结婚。1586年,他离开家乡,赴伦敦谋生。开始当过一家剧院的打杂工,在戏剧中扮演一些小角色。在繁忙的演员生活之余,他开始从事剧本改编和创作。在16世纪末叶,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一位成功的作家。

  一、莎士比亚的文学生

  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部抒情长诗。他的戏剧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590年至1600年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一时期,莎士比亚初试创作,本时期是他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期,在此期间,他写了许多历史剧、喜剧和很少几部悲剧,这些剧作大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主要代表作为:《查理三世》,《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皆大欢喜》。

  1601年至1608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二时期,本时期是莎士比亚创作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莎士比亚的文艺思想变得更加成熟,他的创作艺术也达到了巅峰阶段,他创作了不朽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1609年至1613年为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第三时期。在此期间,他的创作基调显得深沉和忧郁,他的作品开始由悲剧转向传奇剧,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冬天的故事》和《暴风雨》等,其中后者具有深远意义。

  二、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着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剧作描述的是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他的父亲突然暴死,得到父王的噩耗后,他立即回国奔丧。其时,叔父克劳迪斯正要登上王位,母

  亲正匆匆要改嫁给新王。一连串不幸的消息使他痛苦不已,抑郁寡欢,厌世之情开始在他灵魂深处产生。

  正当新王与母后举行婚礼的狂欢之夜,父亲的鬼魂在城堡上空出现,向王子诉说自己的死亡真相,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迪斯谋杀而死的,克劳迪斯趁他午睡时,将毒草汁滴入他的耳中,毒死了他。父亲的鬼魂要王子为他报仇。

  哈姆雷特下决心替父复仇,为证实叔父谋杀父亲的真相,他开始装疯,在众人面前装出一副精神失常、语言癫狂的样子。阴险狡诈、诡计多端的克劳迪斯开始怀疑起哈姆雷特,先后派遣哈姆雷特的老同学去试探他,被哈姆雷特看穿识破。一天,哈姆雷特乘一个戏剧班子进宫演出之机,授意他们演出了一出凶杀戏《捕鼠机》,邀请新王和王后一起前来观看。这出戏讲的是在维也纳发生的一个蓄意杀兄案。在观看演出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面容失色、惊慌失措、坐立不安,戏未终场,便仓皇退席。鬼魂的话得到证实,哈姆雷特断定新王确是弑父篡位的叔父!与

  此同时,克劳迪斯为搞清哈姆雷特“演戏”的意图,授意王后找哈姆雷特谈话,同时派波洛涅斯躲在内宫帷幕后面偷听。哈姆雷特的母亲责备他对克劳迪斯无礼。哈姆雷特反唇相讥,言辞激烈,气得母亲一阵尖叫,呼喊救命。帷幕后面也跟着发出声响。听到帷幕后的声响,哈姆雷特误以为克劳迪斯在偷听,便拔剑将其刺死。可倒下的却是老波洛涅斯。克劳迪斯害怕哈姆雷特会伤害自己,想出一个借刀杀人之机,匆匆派人把哈姆雷特遣送到英国,暗中让他们携信给英主,让英主处掉他。在去英国的途中,哈姆雷特发现新王的信件,将计就计,改写了文句,让遣送他的人到英国替他送死,自己借海盗的帮助返回丹麦。这时奥菲利娅因父亲被爱人杀死、爱人哈姆雷特被遣离国,伤心过度,精神失常,后溺水身亡。波洛涅斯之子雷欧提斯纠集一伙反叛者要为父报仇。不久,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在奥菲利娅的葬礼上相遇。仇人见面,分外眼红。雷欧提斯向哈姆雷特提出挑战。阴险的克劳迪斯唆使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比剑决斗,他在雷欧提斯的剑尖上涂

  了毒药,在哈姆雷特身旁放了一杯毒酒,阴谋让哈姆雷特或死于剑下,或饮鸩身亡。在决斗中,哈姆雷特取胜。比剑休息时分,雷欧提斯乘其不备,用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顿时警觉,夺下毒剑也反刺对方。雷欧提斯知道自己不能活命,当众披露了克劳迪斯的毒计。这时王后因误饮了毒酒而死。哈姆雷特怒不可遏,怀着新仇旧恨,用毒剑、毒酒一齐加于克劳迪斯,杀死克劳迪斯,惩罚了这个元凶,报了父仇,同时自己亦毒发身亡。

  《哈姆雷特》是一出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悲剧,在这部悲剧中,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思想得以充分体现。施咸荣先生说:“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提倡人道,反对中古神道,把人比作天神,歌颂人的伟大力量,说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着自己的理想。”哈姆雷特成了人文主义者理想的代表人物,剧中他与克劳迪斯的冲突真实地反映了人文主义思想与英国现实社会的尖锐矛盾。戏剧一开头,莎士比亚就展现了一幅丑恶的

  社会画面:丹麦发生宫廷政变,老国王被害,王位被野心家和阴谋家克劳迪斯窃取;“在新王的统治下,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外敌压境、民怨沸腾,窃取得来的王位岌岌可危。他的宫廷成了当时英国封建阶层混乱时代的写照。王后‘让淫亵冲没了心窍’,成了‘情欲的奴隶’,在‘污秽的猪圈里调情弄爱’。

  御前大臣波洛涅斯见风使舵,是个圆滑世故的官僚。……在第一幕的结尾,老王的鬼魂‘显灵’给他之后,哈姆莱特就惊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担起重整乾坤的责任。’这句台词是解开哈姆雷特性格的钥匙。从一开始他就把为父复仇和改造现实的任务结合在一起的。”哈姆雷特本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热血青年,他本可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是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他不得不通过装疯卖傻来替父报仇。“在敌强我弱的恶劣情况下,哈姆雷特敢于针锋相对地展开斗争,他先后识破了奸王设下的一个个圈套:先是戳穿了波洛涅斯和罗森克兰等人进行

  刺探和监视的把戏;又使王后发现天良;接着采用‘调包计’除掉了奸王的两个走卒,把奸王‘借刀杀人’的阴谋击得粉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把双重陷阱——毒剑和毒酒还给了奸王。在每一回合的斗争中,哈姆雷特都显得形象高大。《哈姆雷特》成了一出‘巨人型’的悲剧。”在这部剧作中,到处都渗透着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观念,体现出莎士比亚对人性的高尚和爱情的力量的坚定信念。

  哈姆雷特才能超众,决心要扭转乾坤,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总是郁郁不乐,优柔寡断。他曾多次问自己:“除了我——倒霉的我意外,谁能改变这‘混乱颠倒的时代’?”这就是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改造社会的世界观。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过分相信自己,虽然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却并不相信他们,始终处于孤立的地步,这就注定了他与黑暗势力同归于尽的悲惨命运。

  三、莎士比亚的艺术特色

  谈到莎士比亚的艺术特色,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称莎士比亚是“最伟大的

  戏剧天才”。海涅把莎士比亚比作照耀英国国土的“精神上的太阳”,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他集天才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三位一体,他的作品具有高深的哲理,能供给人们以“高贵的养汁”;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赞扬莎士比亚作品的意义和内容“像宇宙一样伟大和无限”。他首创了现实主义手法,对人物的塑造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

  莎士比亚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语言丰富、情节生动和题材鲜明等方面。他不愧为英语语言大师,在语言运用上,他的戏剧最具特色,托马斯·格雷在谈到他时说:“每一个词到了他手里,都成了一幅画。”他使用的语言丰富多彩,准确精辟、生动活泼、优美动听。他不仅词汇量大,而且善于驾驭语言,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词汇、短语和双关语。他敞开了语言大门,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活生生的语言几乎全部收集进来。当今英语中许多词汇、短语、用法、谚语和格言都是从他那里继承下来的。“在《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满口荒唐’之言,克劳迪斯阴

  阳怪气之语,还有波洛涅斯擅长用的诗体语言,都给读者和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人们处处都可以感受到莎士比亚的智慧火花和艺术光芒。”在《哈姆雷特》剧作第三幕第一场中,哈姆莱特的内心独白极其精彩,名段“生存还是毁灭”给人们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已成为当今人们吟诵的名篇。

  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莎士比亚独具匠心。他建立起了一个巨大的人物画廊,塑造了一系列各种各样、性格复杂、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所有的人物都栩栩如生、真实可信。“他的剧本像一幅巨大的油画,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创作的着名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同罗密欧、朱丽叶等众多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被列入了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

  莎士比亚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对世界文学发展影响巨大。他的文学作品是人文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莎士比亚的剧作中,他真实地记载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冲突,深切地表达了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

  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尖锐地抨击了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忍。马克思和恩格斯称莎士比亚“善于描绘宽阔的时代画卷和揭示时代的基本动力。”屠格涅夫称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个响亮和光辉的名字,他已经成了人们的财富,已经成为他们血肉的一部分。着名的历史学家和作家卡拉姆辛写道:“莎士比亚的思想像雄鹰一样在天空翱翔,绝不能用衡量燕雀的标准去衡量……他是个天才,他仿佛是大自然的化身,他用自己的目光拥抱了太阳和世间万物,无论描绘英雄和小丑、智者和愚人、勃鲁托斯和鞋匠,他的技巧同样高明。他的戏剧就像是一座无比壮观的大自然的剧坛,虽然形式多样,千差万别,但仍然是一个完全统一的整体,无需现在的剧作家们去修改。”

  莎士比亚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戏剧家和诗人,他的戏剧深深地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作为一位不朽的艺术家,他以自己的宝贵财富——充满哲理的戏剧和诗歌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艺术宝库,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正如他的挚友本·琼生所

  说:“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参考文献:

  [1]莫洛佐夫.莎士比亚传[M].许海燕,吴俊忠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杨晓峰.英美文学精华[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施咸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郭开平.中外古代文学与作品选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五: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

  哈姆雷特赏析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朱生豪: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孙大雨:是生存还是消亡,问题的所在。

  梁实秋:死后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

  卞之琳:活下去还是不活,这是问题。

  许国璋:是生,是死,这是问题。

  王佐良:生或死,这就是问题所在。

  方

  平:活着好,还是死了好,这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赏析

  一个人刚睡醒的时候是迷惑的,因为他刚刚被上帝用死亡玩弄。而可怜的哈姆雷特在每一次演出结束时都要带着文艺复兴的回声死去,所以他的每一次出现都带给人清醒着的迷惑,正如同宗教对思想的影响一样。就像对待宗教的态度,一直以来我们不得不放弃某些疑惑以便能够更专注地对被公认的东西进行没完没了地阐述,并将这种阐述作为成就且引以自豪,这种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得到任何改观。人们大都对哈姆雷特给予人类的描述不能释怀,历史则习惯性地记忆了所谓的对人文主义最精彩的论述:那一件了不起的杰作,那么高贵的理性,伟大的理想,优美的仪表和文雅的举动;行为像天使,智慧像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哈姆雷特在这段话里随后对人性的蔑视及他所表现出的对人文主义的完美存在性的深刻怀疑,或者更进一步说成是毫不犹豫的否定,却让我们长久以来幼稚地将他看作一个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造就的“延宕的王子”。当然人们也将这种文艺复兴时期的矛盾看作是紧随的古典主义的启蒙,然后就深陷于这种“灵与肉”的争斗而不知不觉。等到18世纪,思想者们仿佛给出了一个很具有中庸精神的总结,我想大部分人都难免会很辩证地对这种中国式的折衷表现出潜意识层面上的些许认同。如果再往后看,整个文学史也就这样一直在理智和情欲,道德约束和人本自由这样若干对立的因素间徘徊游戏。我们已经习惯了对立统一,习惯了对文学史进行仿佛哲学例证一样的阐述,习惯了迷失在“作家通过什么表达了对什么的思索和苦闷”之类的主观论断之中,习惯了对一部作品进行分类学一般的研究方式。懒惰的我们甚至可以很轻松地介绍一部作品中对某某主义与某某主义的矛盾的体现、思考乃至反叛,某某细节象征了什么,某种安排暗示了什么,然后将这种看似例证充分的研究成果和条理清晰的自言自语转变为文学史上的定论。然而,伟大的

  姆雷特来说,完全被仇恨占据的心灵反复地强化着仇恨,正义的道德要借助邪恶的方式来昭彰,这或许才是他种种诗人般痛苦的根源。

  二.

  阅读《哈姆雷特》的剧本,能够引起人们深刻的思索。而观看电影版的《王子复仇记》,却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哈姆雷特的痛苦引起的是观众的笑声。延宕的复制成了矫情的表演,艺术形式的改变消解了艺术作品的魅力。而剧本《哈姆雷特》与电影版《哈姆雷特》的比照所反映出的,正是这个在当代社会依然极为热门的文学批评话题——传播手段的不同所导致的艺术作品“灵韵”的丧失。

  现代的我们普遍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化方式改变了,艺术的传播方式改变了,艺术的形式必然改变。问题在于它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现在的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水准恐怕不大有人敢说它好,但是我也不敢说它以后就不会好。传统戏剧得到文人阶层的承认也是经历了很长的历程,虽然这种承认往往带来的不是繁荣而是衰落,从昆曲到京剧。传统戏剧的民间演出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现在则是人和机器,这个机器叫媒介,媒介插在人与人之间,我们彼此不再相识。那么艺术呢?应该说艺术接近人的心灵的历程更加困难和复杂了,因为复制代替了原创,这是一个机械复制的时代。尼采早就说过现代人只会饥肠辘辘的到过去的时代中去翻寻一点残羹冷炙,我们成为艺术的耗费者,而不是创造者。戏剧,无论古今中外,都不适合电视这种机器媒介,它的妙处在摄像机面前都走向了反面,因为它的存在是以表演现场为形式的。两种艺术媒介之间进行转换的结果是牺牲了戏剧作为舞台艺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戏剧是以演员与观众面对面,共同拥有一个规定的时空环境为前提的,在此前提下,才有虚拟与假定,虚拟与假定是一种“场”效应。当戏剧被搬上屏幕时,“场”效应就丧失了,在镜头的推拉摇移下,演员与观众达成的共时态的剧场审美规则已经破坏了,导演靠什么来吸引观众呢?导演不得不借助实物化,这种镜头的技术本性,所以尽管一再遭到诟病,戏剧在影视中的实物化有增无减。

  上面引用了一种对现代传媒的普遍反感的看法。其实我们在批评把文学搬上银幕的同时忘记了另一件值得批判的事,那就是把剧本搬上舞台。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最根本特点就是他把一切都蕴含于文字,即把一切都抽象成文字,然后交给读者一个抽象的集合,任他们对这个集合进行多姿多彩的在创

  造,从而导致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读者,不同的阅读经历。这些都意味着不同的艺术再现。有人也许会说小说可以如实地还原场景与环境以及生活中的真实细节,但我们要说的是,这种意义上的还原也只能是作者在进行了详细的抽象之后再具象化地传递给读者,就好比人家说:“橘黄色的花”,我相信每个人脑海中浮现的橘黄色并不相同。同时以文字作为媒介可以随心所欲地让事物的某些因素凸现并且让另一些消退,对审美对象可以进行立体的也可以进行平面的甚至时线性的创造型表现。剧本《哈姆雷特》完全没有对舞台环境的详细说明,一切都体现于极具张力的语言之中,对于豪华的王宫,奥菲利亚的美貌和幽灵出现时的神秘诡异,我们可以迅速地形成完全适合自我的审美想象;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被忽略,我们可以用想象填补空白,也可以同作者一样忽略这些外在的具象,从而专注于由语言揭示的深刻思考。小说和诗歌无疑具有同样的创作自由和阅读自由。然而像所有试图把抽象的文字艺术具象化的尝试一样,舞台对文学的表现无疑是对作品艺术张力的毁灭。不能想象让多数人对舞台异常具体的行为和无比全面的真实进行和导演一样的带有成就感因素的欣赏和思考,因为舞台本来就是搭给想象力匮乏的人们的,艺术之于他们是完全意义上的消遣,这正是舞台或者电视存在的合理性所在。然而真正的艺术是绝不能沉沦于消遣的。因此可以说,现代传媒对文学的冲击不过是无知对于深刻的挑战,而深刻之所以变得无力,则是因为传播方式对大众生活的野蛮介入,视觉文化对印刷文化的占领。

  然而,文学是不会退出的。只要人们的想象力存在,只要文字还在使用,文学,永远会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在当今以消费文化居主流地位的语境中,文本阅读暂时在现代传媒的挤压下成为退居边缘的“弱势群体”,这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文化归根到底是要靠文字来传承的。语言文字的巨大张力构成了文本的独特美感,这是舞台或电视先天所缺乏的。正如几百年来,人们提到《哈姆雷特》,首先想到的是剧本中他那段痛苦深刻的独白,而不是舞台上的哈姆雷特或者电影中那孤独王子,语言文字往往更容易与人们的心灵相契合。传播手段的多样化带来了文化的普及,却不能再造文学。真正的文学只能由语言文字来造就,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相关热词搜索: 哈姆雷特艺术特色分析 哈姆雷特 特色 艺术

版权所有:安华文秘网 2009-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安华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安华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粤ICP备09117125号-1